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方向

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方向,第1张

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方向:。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工业生产设备互联、人员物品识别定位、节能控制与能耗自动检测、生产设备状态检测和故障呼叫、生产现场重要信息远程告知、工业减排与环保监测等需求产生的共性关键技术等。

编者按: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突出特征,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为团结多领域力量共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浪潮,Hi2硬核派特向业内专家(行业扫地僧)约稿,请专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新技术的概念、现状及趋势。

本文是该系列的开篇,enjoy~

〇 这里是前言

工业领域范围很广,不仅涉及行业多,各种概念也非常多,比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等等,要搞清楚个中详情,还需要费不少时间。

我们花3-5分钟,先搞清楚几个概念。

话不多说,我们发车了!
一 先从智能制造的概念开始

首先,智能制造并不是一项技术,而是制造业追求的一个目标。

智能制造是一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目标 ,所以如果有人说他们已经实现了智能制造,这种说法本身就是有误的,智能制造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蔚蓝大海,大家都是刚刚起航。
二智能制造的核心是人工智能与制造技术的融合

智能制造是个筐,很多概念都往里面装。

根据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发布的《工业互联网术语与定义》,智能制造应当包含 智能制造技术 和 智能制造系统 ,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而且还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

根据 中国工程院 的解释,新一代智能制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其 核心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 。
三 智能制造的“四新”、“三算”

智能制造包含的智能制造技术是指:贯穿应用于整个制造企业子系统涉及的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目前炙手可热的3D打印、石墨烯、虚拟现实等都属于这一范畴,为了方便大家区别,笔者把其中的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 智能制造技术 简称为 “四新” 。

智能制造包含的 智能制造系统 主要是指人工智能,主要涉及 “三算” :算力、算据、算法。人工智能的算力主要是建立在云计算之上,算据是来自于工业物联网对各种设备的数据采集而形成的工业大数据,算法是将工业技术原理、行业知识、基础工艺、模型工具等进行规则化、软件化、模块化。用烧饭做类比,算力是煤气灶,算据是食材原料,算法是厨师技能。
四 工业互联网即智能制造系统

构建人工智能+制造业的“三算”(算力、算据、算法)体系就是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现阶段的关键载体,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融合应用的产物。
五 工业互联网是产业互联网的子集

工业不是第一个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的产业,在这之前,零售业、金融业、通信、教育等早已开始了这场融合(新零售、新金融、新生态等),只不过这次“轮流转”到了工业,而且,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的融合是必然,这种融合就形成了工业互联网。

各个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的产物就是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产业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意思的是,工业和产业的英文都是industry,中文很美妙。
六 数字化转型是目标,产业互联网是手段

数字化转型是目标,它追求的是将各行各业与数字技术融合,从而帮助传统产业获得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而产业互联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和抓手。

数字化转型是一种状态目标,追求的结果是“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这是大家需要注意的地方,不是为转型而转型。
七  最后,我们小结下

1  智能制造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技术包含“四新”,智能制造系统主要是指“三算”;

2  工业互联网是指智能制造大范畴中的智能制造系统这一部分;

3  产业互联网包含了信息技术与多个产业的融合,与工业的融合就是工业互联网;

4  数字化转型是指各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的一个过程与目标,产业互联网是这一目标的手段和抓手。

现在,这些概念你搞清楚了吗?别再被人用各种概念扰乱了思路哦~

以上是本系列的“前菜”, 下期见 。

-END-

“上硬菜”栏目是硬核派微信公众号Hi2Lab的专家约稿/投稿栏目,邀请特约专家通俗地讲述硬核科技的技术概念、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如果有所获,请转发给你的朋友们吧~

以苏州宝丽迪为例,企业在信息化落地之前,经营管理以线下方式为主。通过微信群进行业务沟通,通过纸质表单进行设备点检、维修、保养等造作,无设备预知管理。生产、质量、库存数据无法实施获取融合分析。能源管理无监测系统,存在能源浪费。现有信息化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孤岛,业务数据未打通共享。
通过蓝卓supOS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了中控在数据采集和自动控制的优势,打通业务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在各应用系统如ERP、PLM、MES、WMS、SCADA等的高效流通,通过supOS平台能力,提高数据的及时性和价值,通过数字化支撑管理决策。
supOS同时也满足工业生产现场的自动化智能化建设要求,依靠supOS-Collector数据采集和计算能力,保证工业现场的人机交互、设备之间的交互以及设备和管理子系统的交互,提高产线和工厂的智能化水平。
另一方面,通过设备数据采集,实时展示设备运行状态、设备告警状态、深度感知设备参数现况,借助边缘计算实现设备自动反向控制,减少设备运营人力,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可以参考 SAP提出工业互联网及工业40前沿研究报告>是一家。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为深入贯彻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前沿组织,所以是一家。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数字智能时代的网络,基础设施运营者,同时一批基于公共客户端的标识应用迅猛发展,助力消费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协同发展。

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2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开幕。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开幕式上表示,我国5G商用一年多来,已建设5G基站近70万个,终端连接数突破18亿,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技术先进、运行高效、资源集约的高质量5G网络正加快建成。

肖亚庆介绍,我国充分发挥5G赋能工业应用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全国建设项目超过1100个,涌现出机器视觉检测、精准远程 *** 控、现场辅助装配、智能理货物流、无人巡检安防等一系列应用成果。

“可以说,‘5G+工业互联网’在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过程中正迸发出磅礴力量。”肖亚庆说。

活动主会场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在主论坛上表示,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是工业化的主要任务,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是信息化的主要任务。5G和工业互联网将推动制造业全方位变革。

周济认为,“5G+工业互联网”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支撑。智能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需要强大的“5G+工业互联网”赋能。同时,工业互联网作为一项赋能技术,20%的市场在消费端,80%的市场要在产业端,因此,“‘5G+工业互联网’更大的蓝海在智能制造和数字中国。”

被问及“5G+工业互联网”会给哪些行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首先,工业互联网推动产业生产方式和企业组织范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我们以前的传统生产方式是流水线式的,从一个流水线到下面的流水线,再到下一个流水线;未来的生产模式已经打破了流水线,变成网络化生产方式,它的生产线已经从一个流水线变成一个柔性制造。”

什么是柔性制造?徐晓兰解释,生产线上一个小时在生产手机,下一个小时可能就生产电冰箱或者洗衣机,这在原来的传统生产方式是不可能实现的。

“未来的生产模式,它的生产线是柔性定制,而柔性定制就需要一个广链接的、无线的网络来支撑,这种无线网络就是5G。这就是‘5G+工业互联网’怎么能够带动制造业发生根本性或颠覆性的变革。”她说。

徐晓兰认为,目前“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主要是从传统生产线到柔性生产线的改变,它还有大有可为的空间。

具体而言,徐晓兰认为,未来“5G+工业互联网”的广阔空间还是要 探索 更多新的应用场景,真正把5G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特性发挥出来。“因为我们现在看到更多的还是用了5G大带宽的特性,但低时延、高可靠的特性在工业场景中如何来跟工业互联网更深地融合、促进制造业的根本变革还需要不断 探索 。

活动展厅
在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室原主任史炜看来,“5G+工业互联网”本身是一个中长期的概念,目前我国的“5G+工业互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

史炜明确,工业互联网和工业物联网是两个概念,先有工业物联网,工业物联网进一步延伸才是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实际上强调的是通过对机器的数字化改造来提高产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率,5G本身最根本的特性也是基于工业或者是基于‘物’这个机器设备来实现最有效的海量数据传输。”史炜说,“5G+工业互联网”实际上是通过现在的ICT技术,把提取出的生产经营性的数据进行数据资源的组合交换控制,来实现整个产能的提高。

“现在传统制造业进行工业互联网改造时遇到的第一个瓶颈就是设备本身的瓶颈。”史炜表示,像三一重工、徐工、潍柴动力等企业之所以能够进行比较先进的工业物联网和比较深入的工业互联网,一个重要前提是他的机器设备和已有的生产线可以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改造增加一些相应的仪器仪表和一些机器的辅助设施,来达到工业设备和流水生产线的数据提取。“如果不能提取出数字,所有的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都是假的,这点一定要明确。”

史炜认为,现在很多企业在做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时存在很多困境,是因为机器设备不具备数字化改造的条件。“企业马上会考虑投资仪器仪表得花多少钱,改造生产线花多少钱,人工生产和机器生产之间的过渡花多少钱。”

因此,他认为目前不能搞一刀切,不要所有企业都搞工业互联网,可以有序地针对一些企业优先发展工业物联网,比如智慧矿山、智慧交通、智慧电力等,这些系统相对来说仪器仪表化的水平比较高,而且系统本身的网络架构也比较好,可以快速通过对这些系统的大规模改造,为下一步的工业制造提供基础。

“也就是说现在IT的技术我们是有了,5G几个主要的场景,包括像5G切片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OT(operational technology)的技术是我们需要去补足的短板。”常疆说,这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各行各业之间的差异很大。

常疆表示,每个行业自从开始有这个行业至运营到今天,它积累了这么多运营的模型,这么长的产业链,这么长的价值链在运作,如何把它真正地数字化,能够体现数据的价值,能够给他在未来商业发展创造新的动能和新的商业模式,我觉得这是我们作为传统行业或者说通信企业需要去抓住、去克服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658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4
下一篇 2023-06-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