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无线电/认知无线网络起源于Joseph Mitola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工作,在其博士论文中,Mitola将认知无线电定义为“the integration of model-based reasoning with software radio technologies”,认为认知无线电是智能计算和无线通信这两个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1] 。随后,美国的FCC和DARPA分别启动了多项计划,对认知无线电和动态频谱接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欧盟的端到端重配置计划(E2R: End to End Reconfigurability Project)也启动了对认知概念在技术和经济领域等各方面问题的研究。Simon Hakin在2005年发表了关于认知无线电的著名文章“Cognitive radio: brain-empower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2] ,主要从信号处理和自适应过程的角度对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框架结构进行了较为完善的分析。此后,许多有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展开了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实验平台的开发,认知无线电的概念也被扩展为认知无线网络,指利用认知原理来提高各种资源(频谱、功率等)使用效率的无线网络[3] 。在频谱管理部门的带动下,一些标准化组织也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标准制定工作以推动该技术的发展。目前涉及认知无线电/认知无线网络标准制订的组织和行业联盟主要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国际电信联盟(ITU)和软件无线电论坛(SDR Forum)等。
认知无线网络中,主(授权)用户指那些对某段频谱的使用具有高优先级或合法授权的用户,次级用户是指那些低优先级的用户。次级用户对频谱的使用不得对主用户造成干扰,因此要求其能快速、可靠地感知主用户使用授权频谱的情况。次级用户必须具备认知能力,因而称其为认知用户,在网络结构中则表示为认知节点。认知用户的频谱感知主要包括在某个频段上检测主用户存在与否(主用户信号检测)和估计认知用户对主用户接收机可能造成的附加干扰(干扰温度估计)两个任务[4] 。更进一步的可能要求是频谱感知还应区分主用户信号的种类(空中接口分类)[5] 。目前大部分频谱感知的研究都集中在最重要的主用户信号检测上。
1 频谱感知的基本方法
主用户信号检测的单节点频谱感知基本方法通常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相干检测。如果知道主用户信号的结构特征(如导频、前导或同步消息等),匹配滤波器加门限检测的方法是最优的主用户信号检测方法。相干检测可获得精确的频谱感知结果,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必须知道主用户信号的先验知识,而且当认知无线网络运行在很宽的频段上时,实现许多类型的授权信号的相干检测成本太高,几乎不可实现。
第二类为能量检测。在感兴趣频段上测量某段观测时间内接收信号的总能量,如果能量低于某个设定门限则声明该频段为白空间。与相干检测相比,能量检测需要更长的感知时间以达到同样的感知效果,但低成本、易实现的特性使其受到认知无线网络中频谱感知技术的青睐。
以上基于信号检测技术的两种频谱感知方法,有很好的理论基础[6] ,性能分析已比较完善。
第三类为特征检测[7] 。能量检测的最大缺点是它不能区分接收到的能量是来自主用户信号还是噪声,在低信噪比环境中的频谱感知结果尤其不可靠。在主用户信号的载波频率、调制类型或循环前缀等某些特征已知时,利用信号的期望和自相关函数呈现出来的周期性(循环平稳谱相关特性),可将信号能量与噪声能量区分开来,突破能量检测的瓶颈。文献[8] 还分析实际情况下有限的数据长度对循环谱特征检测的影响。实现复杂度远高于能量检测是制约特征检测在频谱感知中应用的最主要缺点。
此外,2003年底FCC频谱政策工作组提出了干扰温度模型[9] ,意在对无线环境中的干扰源进行量化和管理。干扰温度限提供了特定地理位置在某一感兴趣频段上接收机能够顺利工作的最差环境的特征描述。根据干扰温度模型,认知用户若能确定其对主用户接收机造成的附加干扰量并加以限制,使主用户接收机所受的总干扰(含噪声)不超过干扰温度限,则认知用户可与主用户运行在同一频段上。可以看出,基于主用户信号检测的频谱感知意在避开主用户,而基于干扰温度模型的频谱感知则试图与主用户同时并存于同一个频段,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文献[10] 定义了已知和未知主用户信号参数时干扰温度的理想模型和一般模型,并从通信容量的角度分析了如何来最优地选择认知系统的工作带宽和发送功率。但干扰温度模型存在两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其一为在主用户发送信号存在的情况下如何测定其接收机的噪声水平,其二为在主用户接收机位置未知的情况下如何估计认知用户对它可能产生的干扰。降低问题难度的一种可能办法是让主用户系统来辅助认知系统的频谱感知,如文献[11] 中要求主用户接收机在工作过程中持续发送指示信号。另一个需要考虑到的是,认知用户和主用户共存于同一个频段时,认知系统的通信过程中也会受到授权系统的干扰,所以认知系统能获得的通信容量可能非常有限[10] 。
2 协同频谱感知
认知无线网络可通过对多节点感知信息的协同处理来提高频谱感知的效果,这被称为协同(协作、合作)频谱感知。频谱感知性能主要由感知范围、检测时间、检测概率、虚警概率等几个相互关联的指标来衡量,协同频谱感知可利用空间分集增益改善上述指标,解决单节点感知中难以克服的多径深衰落、阴影衰落和隐终端等难题[4] ,同时也可减轻对单个节点感知灵敏度的要求,降低实现成本[12] 。
实现协同频谱感知的方式有两种,即中心式和分布式。
中心式感知:中心单元收集各认知节点的感知信息,负责识别可用频谱,并将频谱可用信息广播给各认知节点或直接控制认知节点的通信参数。文献[13] 中以AP为中心收集、处理各感知节点的硬判决(二进制)结果,通过克服信道衰落效应来提高感知性能,其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的计算在文献[14] 中给出。文献[15] 以主节点(master node)为中心节点合并各感知结果来检测TV信道。文献[16] 则由融合中心(fusion center)根据各认知节点能量检测的结果最终判断主用户在某个频段上的存在与否。
分布式感知:认知节点彼此之间共享感知信息,但独立判断各自的可用频谱。与中心式感知相比,分布式感知的优点是不需要基础结构网络,部署更灵活些。文献[17] 显示一个用户作为另一个用户中继的两用户协同频谱感知可带来35%的捷变增益(所需感知时间减少35%)。文献[18] 进一步将这种分布式感知协议推广到多用户环境中。
无论中心式还是分布式感知,就协同频谱感知的研究内容而言,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认知节点感知信息的合并处理,即考虑信息融合(fusion)问题。
2)感知信息传递过程的合作,即考虑中继传输问题。
早期前端程序员从事全栈开发的难度是比较大的。
当时的前端开发主要以Web前端开发为主,前端编程语言也有比较明确的应用边界。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发展,目前前端程序员转向全栈开发是完全可以的,而且未来将有更多的前端程序员走全栈开发路线。
随着JavaScript语言的应用边界被不断拓展,以及Nodejs的广泛应用,目前前端开发后端化也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一些常规的后端开发任务采用JavaScript都可以实现,这是前端程序员可以向全栈程序员方向发展的重要基础。当然,前端程序员要想走全栈路线还需要补学大量的后端开发知识,包括数据库知识。
前端开发后端化另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是云计算的应用,主要是PaaS的推动。PaaS服务能够整合大量的后端开发模块,前端程序员可以根据业务逻辑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功能模块,这也是未来一个比较重要的开发方式。
在前端开发场景逐渐丰富的情况下,目前整个软件开发团队当中前端程序员的比例也在提升,尤其是Android开发、iOS开发和小程序开发并入到前端开发团队之后。
前端开发发展前景
随着5G通信标准的落地应用,未来物联网领域将释放出大量的开发岗位,物联网开发涉及到嵌入式开发、大数据开发以及人工智能开发任务,而这些开发任务都离不开前端开发,所以未来前端开发的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确实是这样的一般大型网站后台用的都是java来做。
主要与java的优势有关:
Java具有简单性、面向对象、分布式、健壮性、安全性、平台独立与可移植性、多线程、动态性等特点。
由于Java具有安全性,所以被广泛应用于金融行业,很多第三方交易系统、银行的前后台电子交易系统等都是用Java开发的;由于Java具有平台独立与可移植性让它可以被应用于嵌入式物联网领域。
由于Java的健壮性、安全性等特性,很多企业级的应用都是用Java语言来开发的,通过Java开发可以大大增加应用的安全等级。
一个互联网公司和其他普通传统行业的公司一样,也需要一些基础部门,比如财务、行政、市场、法务等。但是除了基础部门,互联网行业还有研发、测试、设计、运营、产品、运维等部门,依据公司的性质和业务方向可能还有你所在的客服部。
互联网部门这么多,互联网行业哪些职位比较有前途呢?
其实一个职业是否有前途,需要看你付出多少,虽然付出不等于回报,但是没有付出永远不会有回报。所以职位的发展没有觉得好与不好,只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才能在一个领域闯出一番自己的天地。那除开基础部门,我们来聊聊具有互联网特色的岗位如何发展会比较有前途。
一个产品的从0到1,需要一个完整的项目团队依据项目流程产出。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大致都会会经过产品-设计-开发-测试-运营-运维这些部门。
对于产品岗,虽然大家都在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但是真的每个人都能做产品经理吗?当用户、需求、项目、团队、战略等全部向你迎面扑来时,你的能力是否能够招架得住吗?产品经理需要参与项目的全过程,如果没有几年的项目经验,可能连和项目组人员沟通都很困难。目前市场很青睐有项目背景转产品经理的技术人员,所以想要让自己在产品市场更有竞争力,可以在技术岗先了解技术、熟悉项目流程等,然后有意识地培养产品思维、丰富产品相关的知识。
一、全链路UI设计UI设计是什么呢?UI设计做什么呢?
UI即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的简称,UI设计则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 *** 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好的UI设计不仅是让软件变得有个性有品味,还要让软件的 *** 作变得舒适、简单、自由、充分体现软件的定位和特点。
设计岗也有精分,有交互设计、UI设计、甚至专职的插画设计。2020年乃至以后,什么样的UI设计更受企业欢迎?UI设计怎样才能让在职场上更具核心竞争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从招聘网站上调研了大量UI设计师招聘岗位的职能需求,并且也与很多合作企业的HR进行了深入沟通,了解他们对UI设计师更高的一个期望是什么;
对于UI设计,中小型的公司一般不会有很明确的岗位界定,而大型的公司也会比较倾向复合型的技术人才,所以市场上出现了全链路UI设计的说法。所以如果想要进入UI设计行业,让你的职业发展更有前途,那就需要往全链路方面发展。
全链路UI设计可以做产品原型、Web界面设计、移动UI设计、运营H5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插画设计、视觉创意设计、C4D设计、平面VI设计甚至会Web前端知识。那全链路UI设计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
所以,选择UI设计方向,并不是会简单的设计工具就可以了,想要在行业里有不错的前景与发展,需要顺应市场需求去不断完善自己。如果热爱设计行业,请以全链路UI设计为目标而不断学习。
二、Web前端开发Web前端是所有互联网企业研发团队中的必须者,Web前端在国内开始被重视的时间不超过八年,从2014年至今,“前端工程师”热度持续走高,其薪资也水涨船高。
前端工程师首要工作是去实现UI设计的界面,可以说所有用户终端产品与视觉和交互有关的部分都属于前端工程师的专业领域。
5G对于网站的变⾰必将是巨⼤的,再加上万物互联,VR、可穿戴设备、⻋载系统、智能投影、智能交互等新应用场景的出现, 以后Web前端会直接进入各个垂直领域,这也意味着前端将有更⼴阔的发展空间。
那对于前端薪资待遇如何?有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呢?在招聘网站上随便截了一份月薪10K+的JD,供大家参考:
我们总结出了企业招聘时提及最多的技能要求:Javascript、CSS3、html5、Vue、VueJS、Boostrap、Uniapp、React、NodeJS······
所以作为Web前端工程师不仅要精通前端技能,还得了解后台的技术,所以想要往Web前端发展,你的具备基于Web前端开发领域的全栈开发能力。
三、Java全栈开发可能大家会疑惑,编程语言这么多,为什么选择Java,我们来看看Java在所有编程语言排行榜中的地位。
可以看出Java作为一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近20年的时间几乎都是排在第一,所以Java是全球主流的编程语言之一。
那为什么Java语言这么受欢迎呢?因为Java技术具有卓越的通用性、简单性、安全性、高效性、健壮性、多线程、动态性、平台独立与移植性等特点,可以用于编写Web 应用程序、桌面应用程序、分布式系统和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等。
Java的应用领域多、市场需求大,所以我们就聊聊Java开发如何发展呢?
技术人员一般都有初级、中级、高级、资深之分,而走技术路线的小伙伴一般都是初级入行,以领域专家为目标,持续学习。当然也有很多java开发会往架构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方向发展。当然不走技术路线也可以转去做市场、产品、管理等,有一定的技术背景可以让你在这些领域更有竞争力。
那Java开发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在查看市场需求之后,企业在招聘需求中提及最多的技术有以下几点:
熟练掌握Java常用框架及多线程编程技术,熟练Spring-Boot、Spring-Cloud等微服务框架;
熟练掌握MySQL、Oracle等常见数据库;
熟练Linux *** 作系统;
熟悉前端技术CSS、JS、HTML、JQuery、VUEjs框架等;
想要在Java开发领域有好的前景,应该先扎实自己的基本功,熟练掌握Java语言、框架等,同时要掌握常见的数据库、Linux *** 作系统,也要熟悉前端技术。当基本功扎实之后,想要往其他技术领域发展就相对容易了。
四、测试开发对于软件测试工程师,大家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点点点的功能测试上,然而“敏捷开发、测试驱动开发”、“测试提前介入开发流程”等的提出孕育出了新的市场需求-测试开发。很多外行的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这到底是测试呢?还是开发呢?
实际上测试开发属于软件测试的范畴,但它不同于普通的功能性测试,它可以借助开发能力协助测试工作,使测试工作更高效、精准,比如自动化测试脚本、自动化测试框架以及工具。
为了在测试发展更好,应该往测试开发靠拢,不要只停留于简单的功能测试,还要关注产品的性能、安全等。除此之外,利用自动化测试提升测试效率,减少重复工作,精通一门编程语言协助测试工作,甚至开发测试工具等。
对于一个测试人员,应该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才会不被市场淘汰。那目前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测试开发,需要哪些基本技能呢?
熟悉标准规范的测试流程,能够做功能、性能、自动化测试;
熟练使用linux系统,独立搭建测试环境;
熟悉MySQL、Oracle等数据库中的一种或多种;
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Python或Java;
所以为了让自己更有竞争力,不管是普通的功能测试工程师还是想要转行的小伙伴,都可以以测试开发工程师作为自己的目标。
以上只选取了UI设计、Web前端开发、Java开发、测试开发四个方向和大家做简单的分享,通过这些简单的介绍其实也不难看出,企业更需要综合类的人才。所以UI设计才有了全链路UI、开发才有了全栈开发这样的说法。
全栈、全链路其实是让大家充分了解整个项目流程中所用到的技术,可以让项目团队协作更高效有序。当然,了解其他方向知识的前提是对自己领域内的知识精通掌握。所以互联网哪个职位的发展更有前途,取决于你掌握技术的深度以及广度,希望以上回答对你的选择有帮助。
零经验的人学编程是很难的,因为需要许多的专业知识。
第一门编程语言C语言,C语言目前是底层应用开发最为广阔的一门编程语言,是物联网必备的开发语言。
第二门编程编程java,java目前的优势比较多,在开发安卓方面目前非常成熟,市场上几乎所有安卓APP都是java开发,再者java在网站开发也有自己的优势,大型类网站选择java开发是最好不过了,支持多线程高并发,可以支持上百万人同时在线,或者更多。
第三门编程语言python,未来发展方向必定是物联网人工智能,python不仅在人工智能有优势,其实python可以说是万能编程语言,服务端,Web开发都是是可以开发的。
第四门编程语言JavaScript,特别是学习nodejs前端后台框架,如果你熟练nodejs,其实可以不用担心不会其他后台编程语言,毕竟nodejs完全搞定
如果自己学的话,你可以通过网络(网上教程),或者买书(C primer plus),但是别太依赖网上教程,因为不清楚+声音小+错误百出+地方方言你听不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