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生态链太牛逼了!苹果欲弯道超车?网友:连华为都很难达到

小米生态链太牛逼了!苹果欲弯道超车?网友:连华为都很难达到,第1张

说起具备生态链企业,最常被提起的无疑是华为、苹果及小米,而vivo、OPPO、魅族这些品牌并非不拥有自身生态链,不过目前为止,只是成熟度“华米果”比较有代表性罢了。
但这三家的构建当时却大有不同,苹果生态链简单说起来就是对 iPhone + iPad + Mac 的全家桶设,但是单个产品和系统很难体现出苹果生态系统的优势。这种局限性的布局方式无疑是自断臂膀,所以目前为止苹果生态链成效还并不明显。
近年来华为也在不断加强生态链建设,提出了“1+8+n”的战略布局,凭借自身强大的 科技 实力不断完善体系,相比于苹果思路则明显清晰多了,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未来的潜力也是不可限量。但要超越如今的小米生态链年300亿的销售量,恐怕很难达到。
当其他企业正在打磨自己的“船只”时,小米已借助先发优势扬帆起航,现在的小米生态链已经建立了以手机为核心,以手机周边、智能硬件和生活耗材为代表的产品生态系统,这种更加开放的体系,也是小米生态链迅速壮大的原因。
目前,小米生态链已经涵盖到了用户的衣食住行,小米生态链下的产品业已成为中国的世界级消费品牌。如今的小米生态链已经成功帮助小米成为了世界领先的物联网企业,在全球消费级物联网市场中,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不仅如此,在极为重要的AIoT领域小米也在加强布局,在今年年初,雷军将小米的AIoT目标更进一步,他在新年信中表示在“5G+AIoT”战场上,未来5年小米将至少投入500亿元
虽然BAT、TCL、海信等“各路兵马”都在极力争夺,但相比之下小米的维度更广,并且其前期的积累沉淀运用起来也将发挥关键作用。
目前小米生态链也发展迅猛,这除了得益于小米的品牌背书及营销渠道外,更在于小米选品上的“固执”,单在这一点的严谨性就已把苹果甩开太多,苹果想弯道超车并非易事。一直以来小米并不干涉生态链企业的运营管理,但在品质要求上小米对每个产品都会严格把控,做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而在小米旗下的小米有品电商平台选品也同样不例外,就拿其上架的这款70迈 汽车 轮胎充气泵青春版来说,其解决了不少车主的痛点。胎压作为车辆的关键点,不稳定的状态下可能会引发爆胎等危险事故,影响车辆的安全出行,这款充气泵的在连接后内置芯片可监测胎压当前数值,并在大屏上显示。
在半路遇到轮胎没气的突发情况时,可以利用这款充气泵进行快速充气,还可以预设好胎压防止过充,420ml/s的气流基本6分钟左右就能充满一条空胎。37米长的充气半径,即便大七座的SUV的四个轮子也可以轻松连接。
充气泵配置的3种充气接口,也提供了更广的应用场景。家里的山地自行车,篮球甚至泳圈都可以轻松应对。它的一体收纳设计也让其更加轻巧便捷,放在 汽车 后备箱也并不会占用太多空间。
从70迈 汽车 轮胎充气泵青春版这款产品就能看出,小米生态链并不仅仅只是做单纯意义上的产品延伸,而是把握用户消费升级的脉搏,以产品来满足用户需求,而这也是小米生态链目前独树一帜的底气所在。
优秀的企业赚取利润,伟大的公司赢得人心。小米生态链的模式继承了小米“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产品”的理念,而这也无疑会让小米在未来的生态体系领域,更加具备竞争优势。

就在最近,小米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公司营收878亿元,同比增长640%;经调整净利润63亿元,同比增长874%。而从小米的报表来看,这一季小米在海外市场的收入高达436亿元,同比增长816%,占总收入497%,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小米在财报中有分析称,2021年二季度较一季度收入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互联网服务等部分收入增加所致。其中,2021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的ASP上升,主要是由于公司高端智能手机的销售额增加所致。

小米电视在中国市场已经连接10个季度销量排第一了,而在全球也排第5,可以证明小米的产品是受大家喜欢的。

小米的物联网方面,目前小米的AlOT平台已经连接的设备数高达374亿台,这或许意味着小米的AlOT平台,已经是全球连接数最多的物联网平台了。

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主要是因为小米在基因中就蕴含着创新精神。

在最新的《人民日报》内容当中还有一个知名大厂被点名表扬,那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小米。我们都知道,小米早在几年前就实现了自研澎湃芯片的量产,在上个月更是将澎湃C1的芯片装在了刚发布的新机——小米折叠屏手机MIX FOLD当中。

小米在北京的智能工厂,这家工厂又称“黑灯工厂”。至于为什么这么称呼,据说是因为在生产小米折叠屏手机MIX FOLD时,该工厂从加工过程到安装途中都做到了全自动化,全程没有一个人工参与,就连工厂里的照明灯也不需要打开。“黑灯工厂”之称也因此而来。

其实小米的胜出并没有花哨的秘诀,而是依靠持续不断的创新。小米在屏幕、影像、充电、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近年来厚积薄发,多方位引领行业创新。全力冲击苹果最优势的高端市场的小米,最终拼出了属于中国品牌的全球第二。

为了呈现更好的产品,小米在技术和创新上都有很大的进步,单单是2021年第一季度,小米的研发支出达到30亿元,同比增长61%,持续性增长的研发投入,让小米在技术方面取得了接连突破。

充电方面,小米已经实现全球领跑。小米11Ultra首发了硅氧负极电池,高能量密度、高寿命、高性能的硅氧负极电池,提升了新的行业门槛。5月末,小米公布了全新一代的快充技术,行业范围内首次实现200W有线快充+120W无线快充的规格。

相信小米能够成功,相信小米在未来的日子里,小米能够坚持初心、越战越勇,加油!

因为小米价廉物美,为发烧而生。勇敢创新。雷军说的是:小米为发烧而生。而不是说为什么奋斗。为发烧而生的意思让用户随时玩弄手机。比如刷机、获取root权限等等把手机弄坏了同样支持保修。其它牌子这样弄坏的就百分之百不可以保修了。

个人推荐小米,虽然小米手机一般般,但是在物联方面感觉做的非常好。

小米近几年面向智能家居转型,自2013年开始涉足智能家居,并在去年正式向市场推出“米家”品牌,围绕“米家”品牌为核心,打造了一个至今最具规模的智能家居庞大生态环境,在这个生态体系下培育、孵化众多创新企业,仅去年销售额就高达150亿人民币,小米物联网平台连接设备超过8500万台,显然,已成为全球最具规模的智能硬件物联网平台。

如今,小米还推出了物联网开发者计划,对外开放小米IoT平台,同时联合百度共建软硬一体的“IoT+AI”生态体系,重构和升级整个产业,在智能家居产业链,小米希望把朋友搞的多多的,并分享给整个产业链,共同打造下一个智能化的物联网场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724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5
下一篇 2023-06-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