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为什么要用小隔板,解决中蜂格子箱闷热方法

中蜂为什么要用小隔板,解决中蜂格子箱闷热方法,第1张

蜂箱中的小隔板是为中蜂准备的一个栖息场所,便于附着蜂蜜。制作蜂箱要选择具有坚固耐用、质地较轻、不易出现变形和裂缝等特点的木材,比如杉木。而箱身的四壁建议采用整块的木板,若是用小木板拼接而成,需要把拼接处粘牢,注意要等木料充分风干后才能制作蜂箱。

一、中蜂为什么要用小隔板

1、用小隔板的原因

蜂箱中的小隔板是为中蜂准备的一个栖息场所,便于把蜂蜜附在上面。蜂箱是养蜂过程中为蜜蜂提供繁衍生息的处所,也是最基本的养蜂工具。

2、蜂箱的制作要求

(1)选用坚固耐用、质地较轻、不易出现变形以及裂缝的木材。在北方养殖蜜蜂的蜂箱可选用白松、红松、桐木、椴木等木材,南方则用杉木,而在制作蜂箱之前,要把木料充分风干或者烘干后才能开始制作。

(2)箱身的四壁建议采用整块的木板,如果用小木板拼接而成,需要粘牢木板面的错口处以及凸凹面,若是前者,需要刨平蜂箱的外壁,若是后者就需要把凸面的板放在下面,凹面的板放在上面。

二、解决中蜂格子箱闷热方法

1、避免格子箱闷热的方法

(1)给蜂箱遮阴,不能让太阳直射蜂箱,如果有条件,可以把蜂箱转移到树荫下。

(2)建议采用封略少于脾的养殖方式,同时扩大蜂路,增大蜂群内部空间从而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2、格子箱养蜂的尺寸

(1)方型格子箱:箱板厚约2cm,脾中心距离约34cm,内部尺寸有05cm×205cm、24cm×24cm、275cm×275cm(长×高),每层高为8-12cm,建议有5-6层。

(2)圆型格子箱:蜂箱内部直径约26-28cm。

非常好。
物联网卡是正规的,只是购买物联网卡没有经过正规的渠道购买,没有真正了解物联网卡而导致的。所以物联网卡是不是正规,主要在于供应商的选择及具体的用途。蜂窝物联的卡信号很稳定,流量多服务好。
北纬蜂巢物联是北纬通信旗下的虚拟运营商品牌,致力于为企业打造便捷的云通讯平台。蜂巢物联卡是日海北纬推出的物联网卡,支持2/3/4G数据通讯、短信和语音功能。

对于蜂群来说,一般蜂群的大小具有较强的区域特点,而这种区域性特点往往随着由南向北逐渐增大的趋势,主要原因蜂部落认为是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因为南方地区天气炎热,如果群势太强,必然造成蜂群内温度过高,蜜蜂生存比较困难,而小群利于蜂群散热,所以往往南方地区的蜂群群势都不是很大,一般四五脾蜂就发生分蜂,但是北方地区由于天气比较冷,蜜蜂大群更加利于保温,所以蜂群能够维持较大的群势。

目前来说,养殖中蜂可以选用中标箱、格子箱和圆桶蜂箱。就这三种蜂箱来说,使用巢脾可以活动的中标箱进行活框饲养是最方便的。一般活框饲养的中蜂箱以中蜂十框标准箱为准,由郎氏蜂箱改变而来,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中蜂标准箱。但是由于全国各地的蜂群群势有差别,所以在很多地方采用十框标准箱并不适合,比如热带地方的群势达不到十脾,所以又出现了针对性的小型七框标准箱。新手养蜂人在选择时可以综合考虑蜂王性状、控制蜂群的能力及当地蜂群最大群势等因素。

新购买或新制作的蜂箱难免会有木材的气味,为了覆盖这种气味,避免对蜂群产生影响,一般可以采取煮蜡的方式。所谓的煮蜡就是把蜂蜡煮沸以后,把蜂箱在蜂蜡中浸泡。但购买时也可以直接选择刷过蜡的蜂箱,只是价格可能会偏高一点。

除了涂蜡外,也可以选择在蜂箱外壁刷上熟桐油或者一些无刺激性气味的油漆,以达到覆盖蜂箱气味及防腐的目的。如果感觉这些方法太过繁琐,在不急于使用新蜂箱时,买来后可以放在太阳下暴晒十天左右,除尽异味后使用。

大家好,欢迎来看我的文章,今天又是科普的一天,今天我们研究的是中蜂继箱的时候,也可以像格子箱那样懒养吗?一箱中锋继箱活框懒养的蜜蜂蜂群,如果路途遥远,管理不方便,我们可以把平面隔王板都抽掉了,巢箱和继箱中有几七蜂。我们把它们放在这里,如果已经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到蜂场来的话,我们需要赶快观察一下。

一、中蜂继箱懒养的环境条件

由于长时间没有打开蜜蜂蜂箱,沙盖可能会被赘脾牢牢粘住,我们需要携带铲子将蜜蜂蜂箱盖子撬开。如果在海拔很高的高山上度夏的蜂群,往往蜂群会觉得环境宜人,因为夏季的大山里气候宜人,蜜蜂园蜂蜜丰富,蜜蜂群体在这里度夏,不仅蜂巢不断子,还可以打蜜和繁蜂。育王和分蜂会比平坝期提前一个多月。这样好的条件环境,对我们去进行试验创造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二、中蜂继箱懒养的状况观察

我们打开蜜蜂蜂箱后,肯定会有惊喜的发现。你会意外的看到,继箱上框梁都已经搭起了违章建筑,满满的全都是成熟的封盖蜜,简直要流口水了,估计一下,一箱14框蜂的蜂群一次可以打很多斤的蜂蜜。事实证明,中锋继养饲养的时候当然可以像格子箱那样懒养。之前有人说中锋继养饲养的时候像格子箱那样懒养,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事实证明哪些言论被打脸了。中锋继养饲养活框懒养,产蜂蜜的数量比格子箱饲养所产生的蜂蜜还要多很多倍,打蜜和活框一样方便,是一种很好的懒人养蜂技术。如果您觉得文章有帮助,欢迎多看看我的文章,欢迎留言评论,我将只无不答。

豆腐格子蜂箱”与“方格小继箱”养蜂法探秘
(首先说明:这是我在网上给你找的)
本帖最后由 蜜蜂杂志 于 2011-1-20 09:21 编辑
“豆腐格子蜂箱”与“方格小继箱”养蜂法探秘—对中韩两国东方蜜蜂非活框多箱体饲养法的思考
中韩两国,运用具有各自特色的小蜂箱,成功地 实现了东方蜜蜂非活框多箱体词养的实践,具有非常 重要的理论意义,给人以启迪和无限的自由思索空 间。现依据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将上述两国养蜂法作 一简略介绍,并对其中的成功之道进行初步剖析,以 便和关心中蜂、饲养中蜂的蜂友们共同探讨。
1中韩两国非活框多箱体养蜂法探秘
11我国古人的“豆腐格子蜂箱”多箱体养蜂法简介
据纪天祥先生所著《中蜂饲养的历史与实践》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一书介绍, 由明清之际书贾辑录编写的《增补农圃六书畜牧 蜜蜂》卷中,借春秋末陶朱公范蠡之口,讲述了我 国湖南和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的蜂农采用“豆腐格子 蜂箱”并叠加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中蜂多箱体饲 养。据该书介绍,其箱体为木制方格,长、宽均为 一尺,高四到五寸;在箱的内壁上下适中处,横置4 根竹条,相交作进井字,颇似制豆腐的格子;底部 有活动底板,上面有活动箱盖。
用“豆腐格子蜂箱”饲养的蜜蜂,始于底箱内。 当群势发展满箱后,再加一格于其下方,如此循序 渐进,有加至十余格者。取蜜时,从上往下敲动箱 体驱蜂,然后将上面的若干格,从箱与箱之间的连 接缝隙处,用细线横穿截断巢脾,将上部之箱体取 回家中破蜡榨取蜜汁。余下各箱之巢脾,因有竹条 支撑,故不致下坠。在取走榨蜜箱体的同时,迅速 将箱盖盖在留下的箱体之上。由于蜂群具有向上储 蜜、向下筑巢育儿的习性,故上层所取之蜜皆为封 盖的成熟蜜,取蜜时也不会损坏卵虫。每年仅取蜜2 次。
12韩国当代的“方格小继箱”多箱体养蜂法简介
《蜜蜂杂志》2002年第12期刊登的《韩国东方 蜜蜂养蜂场考察纪行》一文介绍:2002年7月4日, 该文作者在韩国农村振兴厅和养蜂组合官员陪同下, 对全罗北道全州市任实郡一个养蜂大户的蜂场进行 了实地考察。该场饲养韩国本土蜜蜂270群,■的蜂 箱被称之为小蜂箱”,规格是长20cm、宽20cm、 高10 ~ 15 cm的木制小蜂箱。其饲养管理方法:越冬
群一般保留3 ~4层,当群内的巢脾延伸到下部时, 在最下部的第一和第二箱之间,加一个同规格的空 继箱。依此类推,最多可叠加到14个小继箱,形成 一个高1 ~ 2 m的多箱体。蜂群在箱内造6 ~ 7张长达 1~ 15 m的巢脾。每群每年仅取蜜1次。取蜜时,将 蜂驱赶到下部,上部的贮蜜箱搬下,根据销售的需 要,或割蜜脾作巢蜜,或挤滤分离蜜。每小节可取 蜜24 kg,每群可取天然成熟蜜10 ~ 25 kg。每个越 冬群可自然分群3 ~6群。
2中韩两国非活框多箱体养蜂法揭秘与启示
上述2种方法虽同为旧法饲养,但却充满了现 代蜂业气息——多箱体饲养管理;优质、高产、高 效和省工。仅以韩国养蜂大户饲养管理的蜂群为例: 所谓优质,所取的蜜为成熟蜜;所谓高产,每年每 群取蜜10 ~ 25 kg;所谓高效和省工,一年仅取蜜一 次,一个家庭蜂场饲养蜂群多达270群,还能得到 数百群自然分蜂群’何其乐矣!
那么,上述管理模式何以能顺利地实现优质、 高产和省工呢?奥秘何在?对今天活框饲养的中蜂, 可以学习、借鉴和感悟到点什么东西呢?笔者认为: 21小蜂箱起了大作用
中韩两国饲养的本土蜜蜂,同属东方蜜蜂种群。 东方蜜蜂与西方蜜蜂的代表蜂种意大利蜜蜂相比较, 在同等蜜源和同等管理条件下,前者蜂王产卵量仅 及后者一半左右,故是个“小群势蜂种”。“豆腐格 子蜂箱”、“方格小继箱”就其单个箱体来讲,的确 小,笔者认为,好就好在一个“小”字上,正好与 中韩两国饲养的本土蜜蜂的蜂王产卵量相吻合、相 匹配,从而为上述模式的饲养成功打下了坚实的物 质基石出。
中韩两国非活框多箱体饲养东方蜜蜂的成功实 践,对当今的中蜂活框饲养业来讲,启示之一,笔者 认为,就是蜂箱的设计和制作不能照搬意标箱。其 实,印度等亚洲国家活框饲养东方蜜蜂时,使用的蜂 箱并不大。印度A型箱不到意标箱的一半,B型箱仅 及意标箱的一半左右,且所加继箱均为浅继箱。
笔者的观点是:活框饲养中蜂的蜂箱,宜小不 宜大。
22群势管理上,实现了动态平衡
群势管理过程中,能否循序渐进,实现动态平 衡,是蜂群饲养成功的又一关键因素。中韩两国非活 框多箱体养蜂法,在群势管理过程中,切实实现了动 态平衡:当外界蜜源枯竭或群势弱小时,蜂群被压缩 于基础箱内,从而充分满足了东方蜜蜂喜好结球保暖 的生物学特性需求;随着季节的变化和蜜粉源的充 沛,群势处于增殖期,适时添加继箱用于扩巢,不断 为蜂王产卵扩大地盘,为外勤蜂创造宽裕的栖息和休 闲空间。这种对蜂群的动态管理运作,笔者认为是非 常科学的。
23蜂群管理模式上,充分满足了东方蜜蜂“喜新厌
旧”和“軎静忌动” 二大生物学特性
对巢脾的“喜新厌旧”,是东方蜜蜂在进化过程 中自我保护的重要特性。这种特性,体现在蜂王上, 则是对产卵巢脾的选择极为挑剔。蜂王决不轻易在陈 旧的巢脾上产卵。对老、旧巢脾,工蜂咬而毁之,或 用于储蜜。中韩两国非活框多箱体养蜂法对巢脾的管 理,极为新奇,具有两大特色:第一,从蜂群下方扩 巢。这一管理措施,与蜂群向上储藏粉、蜜,向下造 脾育儿的习性是吻合的。第二,带箱割巢脾取蜜。由 于旧的储蜜脾都在继箱体的上部,每年取走上部的储 蜜箱体,故巢内无一年以上的老旧巢脾,从而使蜂王 始终处于蜂群不断营造的新环境之中,极大地调动了 产卵积极性,使整个蜂群不断地处于兴奋之中。所 以,这种养蜂法群势极旺,叠加的箱体多达10余格, 高达1-2 m
现代活框饲养的中蜂,其一整套管理模式均“移 植”于西方蜜蜂。中蜂活框多箱体祠养法,运用的同 样是从巢箱上方添加继箱,巢箱与继箱之间使用隔王 板。在蜂群群势发展期,每隔5~7天,就要进行巢 箱与继箱之间某些巢脾的对调和查看继箱内是否有急
造王台,这对蜂群的人为干扰和劳动量可想而知。再 者,关于怎样上继箱,又有一大套学问:低温期如何 上,高温期如何上;群势发展期怎么管,群势收敛期 怎么管?这些学问三言两语讲不清,故非技术娴熟者 极难把握和运用。而本文所述的中韩两国养蜂法,如 何加箱体易学易懂,即使养蜂初学者,一听就懂,一 看就会。
中韩两国非活框多箱体养蜂法饲养东方蜜蜂的成 功实践给现代活框饲养的又一启示是:东方蜜蜂原来 还可以这样管理——从蜂群箱体下方添加巢箱。从巢 箱下方还是从其上方添加箱体扩巢,表面上看只是 “上” “下” 一字之差,但对蜂群的管理来说,却是 具有本质区别的2种截然不同的蜂群管理模式。
从蜂群巢箱的下方添加箱体扩巢,给养蜂者带来 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视角和全新的管理模式。这种逆 向思维方法,如果恰当地与中蜂活框技术“嫁接”, 极有可能会带来中蜂饲养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我们应 该好好珍惜、发掘和开发利用。
东方蜜蜂是一个“应激感应型”蜂种,“喜静忌 动”是其又一个重要生物学特性。那么,中韩两国的 非活框多箱体饲养法又是如何减少、乃至不干扰蜂群 的正常生活的呢?第一,从蜂群巢箱下方扩巢;第 二,活动箱底,便于饲养者帮助蜂群清扫生活垃圾; 第三,取蜜仅“分其赢而已矣”——每年仅取蜜1 ~ 2次。正是上述种种配套的管理措施,从而形成了蜂 群脾新、蜜足,蜂王年轻健壮。而“脾新、蜜足,蜂 王年轻健壮”是成功饲养东方蜜蜂的三大要素。
中韩两国东方蜜蜂非活框多箱体饲养法的合理内 核中,具有很高的含金量。我们科技工作的任务在于 对其进行深人发掘,并给予科学的诠释,以实现“古 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目的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们在户外收到的野生蜜蜂如何把它过箱过到咱们的格子箱里面去?今天这篇文章为你讲解。其实把蜂群过到隔子箱,跟活光箱一样的,先把它纸皮准备好,因为蜂群有恋子情绪,所以说我们在户外收的蜜蜂。这个纸皮千万不要破坏掉了,一定要给它留下来拿回家,我们可以给他绑皮、过箱。如果是用格子箱的话,我们可以用这种竹签,因为隔子箱它是没有巢筐的,所以我们要用这个竹签,把这个皮穿进去,给它挂在箱子的中间。

一、步骤

第一步:有一点新手朋友要注意就是,过箱千万不要带蜂蜜,如果带有蜂蜜蜜蜂会不上皮。那么现在我们就把这个竹签呢给穿进去。很多朋友问我说过箱在什么时间,最好我一般都会选择在天快黑的时候,也就是傍晚的时候,因为快天黑的时候,如果你过箱后蜜蜂想要逃跑,它也跑不掉,有一晚上的稳定时间。我们把这个皮它放在蜂箱中间,用竹签穿好了。其实过箱,不需要很多皮的,我们只需要两到三张就可以了。

第二步:现在我们把这个收蜜蜂的包打开,不要一次性抖下去,如果你一次抖下去的话,这个蜂群的由于受到惊吓,它们马上往空中飞。我们一般都会先用手轻轻的掏两把蜂给放在巢皮上。这样做的目的呢就是先引蜂上皮,然后再把剩下的蜜蜂全部倒在这个巢皮上,再用一块这个蛇皮袋带给盖住,把箱盖暂时盖好。然后我们把这个收蜂包里面那些散蜂,抖在门口,散蜂会马上开始,渐渐进去。

二、注意事项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这季节温度高过乡,千万不要防潮片。现在我们过好箱了之后,这个蜜蜂开始渐渐出出了。如何判断它是否稳定?就是看它有没有在扇风,扇风就代表蜜蜂开始里面稳定,正在扇风排热。咱们过好箱了之后不要直接去开,让它有一晚上的稳定时间,然后到了晚上的时候,在朝门口给它塞一张卫生纸,蘸一点水。第二天它会自己咬开重新认门,那么这箱蜂就稳定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743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6
下一篇 2023-06-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