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联手腾讯京东对抗阿里?

唯品会联手腾讯京东对抗阿里?,第1张

京东与唯品会的“绯闻”终于有了定锤。

12月18日,美股上市公司唯品会宣布,与腾讯京东签署联合投资协议。唯品会将按照每个ADS(美国存托股份)1308美元的价格,定向增发10%的股份,共计863亿美元。三家公司将进行资源互换,此举对互联网格局来说无疑影响重大。资本市场上,由于上述消息刺激,股价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的唯品会美股盘前大涨近50%。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阿里布局新零售的步伐,腾讯也不甘示弱,联手京东投资唯品会,这让市场人士解读为,腾讯与京东狙击阿里天猫的决心,联想到此前腾讯入股永辉超市,以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站队”让人感叹,互联网寡头时代的真正来临。

不过在此次联手中,对于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争论不休,若按照收购溢价以及京东渠道商帮助唯品会达成一定的交易额目标来看,唯品会似乎是最大的赢家,不过,还有声音却称,腾讯入股,无非是为京东铺路。

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以“女装特卖”起家的唯品会在昨天宣布,已经与腾讯、京东签署联合投资协议。届时腾讯和京东将分别持有唯品会7%和55%的股份,其中包括之前已经拥有的唯品会股份。京东此前持有25%的唯品会股份。

根据协议,腾讯和京东将分别斥资购买604亿美元和259亿美元的唯品会A类普通股。购买价格为每股A类普通股654美元,认购价格比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溢价约55%。

众所周知,在购物类手机APP的装机量中,业内公认的占有前三名的分别为淘宝、天猫以及京东,从品类上面来说,京东以3C标品为其特长,而天猫在服饰、女装、鞋类等非标品方面无疑占据优势。不过,京东想进军时尚服饰类的决心也昭然若揭。

从其入股的对象来看,唯品会和京东有着相似的运营模式:高占比的自营业务、且双方都非常重视时尚领域的拓展;京东与唯品会的具体合作商,商品品类和用户结构方面极强的互补性:唯品会3亿会员中女性会员超过80%,服饰穿戴和美妆是唯品会的核心优势;京东以3c数码品类起家,男性用户占比较高。

在未来合作中,京东将与唯品会进行流量合作:京东将为唯品会在app首页和微信朋友圈京东入口首页提供入口,并帮助唯品会在京东平台上完成一定GMV销售目标。

而唯品会确实能够弥补京东在女装方面的短板。不过,客观的来说,唯品会在其核心的业务服饰穿戴和美妆却已经有了危机感,原因两点,一来此前尾货打折形式不再新鲜,新消费者更追求新品、首发款,二来“新零售”语境下,平台战略突破都在线下与线上的融合,不再只是纯线上的孤军作战。

而唯品会自己也在寻求转型之道,公司此前也坦言,服饰、美装方面将转移战略重点,在一、二线城市已经饱和的状态下,向三、四线城市转移,并且着重发展金融以及物流方面,无疑在此前核心业务方面唯品会是有危机感的,而在金融以及物流方面,唯品会与又京东高度重合。

因此,此番引入腾讯、京东对唯品会来说到底是好是坏,唯品会是否占尽资源,还是为京东铺路。

否认联手对抗阿里天猫

对于唯品会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意图是不是联手抵抗阿里旗下的天猫?对此,唯品会否认了上述说法,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唯品会与京东合作,第一,意图在于利用各方的优势进行互补,形成深度共赢合作的战略合作联盟,更好地服务互联网用户和消费者;第二,二者有着相似的运营模式、很强的品类互补性,双方在用户结构上亦可以形成互补,未来将在品牌联盟合作、流量联盟合作等方面寻求共赢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此前将自有电商平台易迅拱手让与京东,此番京东腾讯联合投资,是否意味着他们未来会联手收购唯品会呢,按照唯品会方面的回复,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仍位居第一大股东,保持对唯品会的绝对控股;唯品会此次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旨在建立共赢合作生态圈,持续深化和加强唯品会在时尚穿戴类(包括服装、鞋、包、配饰等)、美妆类等品类的领先电商运营能力和女性用户优势等,为唯品会的用户带来更高的价值和更好的体验。

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非常自豪的看到包括营销技术、支付解决方案、机器学习等在内的各种资源,能够很好的帮助发展一个线上线下的、健康并且多元的零售生态体系。

毫无疑问,京东与腾讯入股唯品会,在线上或许的确能够对天猫带来冲击,但阿里在新零售方面的布局也确实比腾讯抢先一步,在阿里已经入股高鑫零售、三江购物等诸多零售上市公司的背景下,永辉超市12月17日晚才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轩松、张轩宁与林芝腾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张轩松、张轩宁将其持有的4785231万股永辉超市股份(占永辉超市总股本的500%)以合计约4216亿元(每股881元)的价格转让给林芝腾讯。

在新零售的当下,在美妆、服饰领域的新零售唯品会该如何玩转,还是未知数。

我是阿里的忠实粉丝。

阅读全文

个人开发APP真的能赚钱吗?

移动互联时代,现在不需要任何的编程技术,自己就能利用应用公园类的APP在线制作平台,轻松制作多种类型的手机APP,而且应用公园还有大量的APP模板可以直接使用一键完成APP制作。这种全新的方式,让APP的开发成本降低了90%左右,个人都可轻松制作多种类型APP。

1/6

方法/步骤

1

那么如何利用APP赚钱呢?在全新的2018年,2018做什么APP赚钱呢?

1、新零售

新零售无疑是2018年的重戏,从2017年下半年阿里巴巴入股高鑫零售,成为大润发等股东,并推出了“盒马鲜生”这一新零售样板;腾讯紧跟其步伐,入股永辉超市,也推出“超级物种”新零售样板。

传统的电商市场逐步成熟,每一个细分领域都被巨头把控,依靠头部效应、销量,以极低的价格就能赢得不错的利润,让新加入的中小店主无法赚到钱。而新零售就是将“店商”与“电商”彻底打通,用户可以同通过手机预约、下单够买、坐等送货上门,也可以到店领取。借助线上的会员体系、营销系统等,让中小企业也能拥有自己独立的移动互联网平台。这种全新的方式,在应用公园已经有成熟的新零售类模板可以直接使用。

2、同城O2O

同城O2O就是借助手机APP,让同城的商品服务集聚在手机上,用户通过手机就能享受全城的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移动互联网阵地。

在具体的APP运营上,前期可以联合上架,举办“集字”类是有效的裂变手段,通过资源置换,联合多个商家发起免费/低价套餐活动,很多商家之间的流量可以互补,同时借力把用户都留存在自己的公众号上。还可增加抽奖机会为诱饵,把用户导流到自己公众号上。后面演化成本地吃喝玩乐APP,成为同城商家优惠券、团购入口。

2

3、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以最简单的方式,赢得了传统教育、培训机构无法想象的利润。

在全新的2018年,知识付费的风头显然还没有停止,除了千聊、荔枝微课、喜马拉雅等平台的大幅度增值,知识在线直播答题火了,“答对12道题,瓜分100万”,成为2018年的第一个风口。

3

“因为有了移动互联网,中国所有的生意都可以再做一遍”,而移动互联网更大魅力在于,再小的需求,通过手机把大家集聚在一起,就能成为一个的市场,这对APP创业者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利好了。可以靠这些APP来赚钱,实现盈利

另外个人可以通过为公司开发APP赚钱,目前小程序是一个很好的趋势,可以选择开发小程序的。

第1种是卖模板为主的网络公司。

优点是:价格低,几千块钱到万元之间就能搞定,方便,能够快速上线;

缺点是:修改功能麻烦,这里需要避免低价陷阱,不要到最后才发现模板性的修改功能所花的钱比买模板还贵。而且不是独立的,一个模本卖给很多商家用,模板不是永久使用的,一般每年都要交年费。

第2种是主流的方式,定制开发为主的网络公司。

优点是:独一无二的,专为你的企业或者店面定制的,功能你来定,要求你来定,后期修改BUG方便,改东西也很方便,最重要的是永久使用权!!

缺点是:相对价格比较高!!!定制版的基本费用在上万元到十几万不等!不过贵也有贵的道理吧,毕竟功能做的更全面一点。

最后总结,至于找什么样的小程序开发公司?花多少钱来开发?还是需要看贵公司准备的预算这块!希望对大家有用!

1、新零售。

新零售无疑是2018年的重戏,从2017年下半年阿里巴巴入股高鑫零售,成为大润发等股东,并推出了“盒马鲜生”这一新零售样板;腾讯紧跟其步伐,入股永辉超市,也推出“超级物种”新零售样板。

2、同城O2O。

同城O2O就是借助手机APP,让同城的商品服务集聚在手机上,用户通过手机就能享受全城的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移动互联网阵地。在具体的APP运营上,前期可以联合上架,举办“集字”类是有效的裂变手段,通过资源置换,联合多个商家发起免费/低价套餐活动,很多商家之间的流量可以互补。

3、知识付费知识付费以最简单的方式,赢得了传统教育、培训机构无法想象的利润。在全新的2018年,知识付费的风头显然还没有停止,除了千聊、荔枝微课、喜马拉雅等平台的大幅度增值,知识在线直播答题火了,“答对12道题,瓜分100万”,成为2018年的第一个风口。

4、卖模板为主的网络公司。

价格低,几千块钱到万元之间就能搞定,方便,能够快速上线;但修改功能麻烦,这里需要避免低价陷阱,不要到最后才发现模板性的修改功能所花的钱比买模板还贵。而且不是独立的,一个模本卖给很多商家用,模板不是永久使用的,一般每年都要交年费。

5、定制开发为主的网络公司。

独一无二的,专为你的企业或者店面定制的,功能你来定,要求你来定,后期修改BUG方便,改东西也很方便,最重要的是永久使用权!相对价格比较高、定制版的基本费用在上万元到十几万不等!不过贵也有贵的道理吧,毕竟功能做的更全面一点。

‍‍07年张勇进入阿里,曾任职淘宝CFO、天猫总裁,以及集团COO等职务,2015年起担任集团CEO。在天猫任职期间,张勇一手打造了“双11”购物节。其实阿里的许多重大投资决策也是由张勇主导,包括苏宁、银泰、盒马,入股高鑫零售,收购饿了么等。在张勇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以来,连续13季度实现埃里巴巴业绩健康持续增长。在最近公布的2018财年财报显示,阿里营收增幅达到58%,创下上市以来最高增速。另外,在马云的“交班信”中,他高度评价张勇:阿里的接力火炬交给他和他领导的团队,是马云与阿里巴巴合伙人群体现在最正确的决定。马云选择张勇,看似突然的宣布,背后却是对张勇10年的信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777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6
下一篇 2023-06-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