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种植小麦啊?

怎样种植小麦啊?,第1张

一、选用优良品种,实行区域化种植
近几年,本地小麦品种多、乱、杂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因此,今年秋种,各地应在选好优良品种的前提下,实行区域化种植。强筋小麦应以济麦20、淄麦12、烟农19等为主;中筋小麦要以济麦19、莱州95021、山农664、泰山21号、邯6172、汶农5号、临麦2号、山农优麦3号等为主,示范种植泰山008等;旱地主要推广山农优麦2号、烟农19号、烟农18号、鲁麦21号等;稻茬麦和晚茬麦可选用适于晚播早熟的莱州95021、鲁麦21、鲁麦15、鲁麦20、金铎1号等。
二、增加肥料投入,配方施用化肥
肥料是小麦增产的物质基础。近几年,受粮价偏低影响,农民对麦田投入减少,特别是有机肥用量严重不足,重氮肥轻磷肥忽视钾肥的现象比较普遍。再加上今年夏、秋两季雨水充足,秋季农作物收成好,地力差。因此,今年秋种要增加肥料投入,特别要增施有机肥。一般要求高产田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中低产田2500—3000公斤。高产田要控氮、稳磷、增钾、补中微,氮磷钾配比为1:06:05—07,并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补充硫、硅、钙、锌、硼、锰等中微量元素。一般亩施碳铵80—90公斤、过磷配钙50公斤、氯化钾17—20公斤、微肥05—15公斤。有机肥、磷、钾肥和微肥全部底施,氮肥40%作基肥,60%作追肥。中产田要稳氮、增磷,适当施钾,氮磷配比为1:075。一般亩施碳铵60—8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微肥05—1公斤。氮肥60—70%作基肥,其余追施。低产田要增氮增磷,氮磷比例为1:1。亩施碳铵50—6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可采用“一炮轰”施肥法。
三、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
1、扩大机耕机耙面积,精细整地。近年来,我地大部分麦田耕层偏浅,一般不足15厘米,土壤板结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根系发育和小麦产量。特别是今年降雨量大、土壤墒情好,给深耕松土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今年秋种,各地要充分发挥大中型农业机械的作用,尽量增加耕翻深度,努力扩大深耕面积。秋作物收获后要抓紧机械耕翻,蓄水保墒。要按规格作畦,畦的大小要根据水浇条件、地力和耙播机具灵活确定,一般大畦3米,中畦2米左右,小畦15米左右。同时,要大力推广间作套种技术,解决好其他作物与小麦争地的矛盾,稳定小麦种植面积。
2、把好播种质量关,确保一播全苗。墒情、播期、播量是影响小麦播种质量的三个关键因素,因此,要因地制宜,灵活掌握,把好播种质量关。一要足墒播种。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相对湿度为70—80%。二要适期播种。温度是决定小麦播种的主要因素。播种适期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8—14℃,冬前壮苗积温要求570—650℃。我市小麦适播期一般在9月下旬末—10月上旬。近几年,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和小麦主栽品种的改变,小麦适宜播种期应较以前推迟5—7天。三要适量播种。小麦的适宜播种量因品种、播期、地力水平等条件而定。四要精 细播种。无机播条件采用耧播或开沟播种的都要尽量浅播,均匀下种。
3、搞好播前种子处理。播前进行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是防治小麦苗期病虫为害,确保 苗全、齐、匀、壮的有效措施。近几年,我市纹枯病发生普遍,并常与全蚀病、根腐病混合 发生,为害日趋严重。播种前可用2%立克秀按种子量的01—015%拌种;或20%粉锈宁乳油50 毫升,对水2—3公斤拌麦种50公斤。防治地下害虫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 乳油,按种子量02%拌种或用50%辛硫磷100毫升对水2—3公斤,拌麦种50公斤,堆闷2—3小 时播种。
4、积极试验示范小麦垄作栽培技术。该项技术是在施足基肥、深耕耙透、精细整地的基 础上,按垄距60—80cm、垄宽30—40cm、垄高15—20cm要求起垄,把小麦种在垄上,每垄上 播2—3行小麦,小行距15—20cm,播量同畦播。这种栽培方式具有节水、省肥、抑病、抗 倒、改善品质、增产增效等优点,一般增产10%以上,并便于田间管理和麦田套种作业,有利 于套种作物幼苗健壮生长。
秋种结束后,各地要及早进行查苗补种和疏苗移栽,确保苗全、齐、匀、壮。

小麦什么时候播种?怎么种植?

第一,小麦作为种植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冬小麦和春小麦在不同地区的播种时间是不同的!

1春小麦主要种植在冬季严寒地区。我国春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一年一熟。春小麦主要产区为黑龙江、河北、天津、新疆、甘肃和内蒙古。春小麦通常在每年春节后播种,可能从3月到4月。然后在第二年的8月至9月收获。

2与春小麦不同,冬小麦种植在长城南部。主要产区包括河南、山东、陕西、陕西、四川、安徽和湖北。一般来说,每年9月至10月播种,第二年的4月至5月收获。

第二,种植小麦时,播种方法是什么?

种植小麦时,我们应注意其播种方法。小麦的主要种植方式有钻播、播种和穴播。钻孔播种种植小麦是很常见的,但我们应该注意种子是否均匀落下,以便其出苗整齐完整。播种用于麦棉套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有利于节省时间和人力。出苗也很整齐,田间管理比较方便,穗数一般较小,因此小麦幼苗的产量会受到影响。

第三,要了解播种小麦的注意事项

播种前三天晒种子,播种速度直接影响幼苗的强弱。如果幼苗生长缓慢,更容易受到土传或全传疾病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选择优质种子,提前干燥。这样,我们可以使种子播种后发芽速度更快。

第四,要把握播种的深度

小麦生长的深度约为3厘米。如果太浅,会直接影响小麦种子的吸水性。如果埋得太深,也会影响种子出土时的巨大阻力,这将导致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播前要注意调整播种深度,播前还要注意平整地面,避免水平面不平。

1、种植和收获时间:春小麦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生育期80-90天),冬小麦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第二年的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收获(生育期230天)。2、分布区域:长城以北地区主要种植春小麦,长城以南地区主要种植冬小麦,其中以秦岭淮河一线分成北方冬小麦区和南方冬小麦区。

一、小麦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1、小麦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与地区有很大的关系。目前,我国的小麦种植区主要分为春小麦区,冬小麦区(北方),冬小麦区(南方)。其中长城以北的地区主要种植春小麦,长城以南的地区主要种植冬小麦,而北方冬小麦区和南方冬小麦区的划分界限为秦岭淮河一线。

2、春小麦的生育期为80-90天左右,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冬小麦的生育期为230天左右,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第二年的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收获。

二、小麦的种植方法

1、土地整理

(1)耕翻土地20-25cm左右,将土块耙碎、耙透,让耕层深浅保持基本一致。

(2)每亩地施加1000-2000kg腐熟有机肥,40kg配方肥,1kg硫酸锌(整地前施加)。

2、播种

(1)在播种之前,筛选种子,然后进行晒种,拌种(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拌种剂拌种)。

(2)造墒播种。其中沙土地含水量要求在15-16%左右,壤土地含水量要求在17-18%左右,粘土地含水量要求在20%左右。

(3)每亩地的用种量为10-15kg左右(晚播地块适当增加播种量),播种深度为3-cm左右。

(4)小麦平均行距为225cm左右,播种后,使用石磙压实保墒。

3、施肥

(1)在小麦返青期的时候,每亩地追施20-25kg尿素或者是配方肥(35-0-5)。

(2)在孕穗期时,每亩地追施7-8kg尿素。

(3)如果是中高产田,一般在拔节期的时候,一次性追施(每亩地施加20-25kg尿素或配方肥)。

(4)在开花期的时候,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7天后继续喷施一次。

4、管理

(1)冬季来临之前,如果土壤相对含水量高于65%,可以不用浇施防冻水。如果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应当浇施防冻水(浇水后及时松土)。

(2)小麦抽穗之后,保证地皮见湿不见干,并及时浇施抽穗水,扬花水,灌浆水以及麦黄水。

(3)做好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锈病、蚜虫、粘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智慧农业产业链全景图谱

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等工具对动植物、土壤、环境等因素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检测,提高对农业动植物生命体本质的认知能力以及农业复杂系统的调控能力和农业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以达到合理使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智慧农业上游零部件及系统主要为卫星导航系统、集成电路、传感器等,上游主要原材料主要为有色金属、单晶硅、电子陶瓷等;智慧农业中游主要包括数据平台、无人机植保、农机自动机械、智能化养殖等;智慧农业下游主要为农产品生产。具体的智慧农业行业产业全景图如下:

智慧农业上游卫星导航系统代表性企业主要包括北斗星通、华测导航、中海达、华力创通等;集成电路代表企业主要包括中芯国际、台积电、SK海力士等;传感器领域主要代表企业包括海康威视、大立科技、歌尔股份等;从原材料来看,智慧农业上游所需设备及系统原材料有色金属生产企业包括焦作万方、新疆众合等企业;单晶硅生产企业包括隆基、众合股份等;电子陶瓷生产企业包括京瓷、三环集团等企业。

智慧农业中游数据平台领域代表性企业包括海芯华夏、奥科美等;无人机植保领域代表性企业包括大疆创新、极飞科技等;农机自动机械领域代表性企业包括博创联动、司南导航等;智能化养殖领域包括网易等科技企业,以及特驱集团、温氏股份等企业。智慧农业下游主要包括中粮集团、深农智能、新希望集团等企业。

智慧农业产业链区域分布地图

从我国智慧农业相关企业注册地分布来看,智慧农业企业注册地分布较为分散,全国各个地区均有企业布局。其中山东、江苏、广东三地为智慧农业企业注册数量前三名,分别有智慧农业注册企业1901、1594、1486家。

智慧农业代表性企业业务布局情况

从公司业务布局来看,智慧农业所涉及的细分领域较多,行业代表性企业在业务布局方面各有重点,可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提供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其中,海芯华夏等企业智慧农业占比较高,达100%;区域布局方面,智慧农业行业代表性企业主要在国内开展业务,部分企业在境外也有业务,但业务占比较小。

智慧农业代表性企业业务最新动向和规划

从中国智慧农业行业代表性公司最新动态和业务规划来看,各企业均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并尝试布局新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如神州信息联合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共同研发“农业农村大数据公共平台基座”,提升农业农村部门数字化治理能力。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农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种植小麦时,需要挑选颗粒饱满且无病害的种子,再用除虫药剂与小麦种子混合在一起,减少小麦的染病率,然后即可将小麦种子播撒疏松肥沃的土壤中,并每隔一个月施加一次腐熟过后的有机肥料,促进小麦旺盛生长。

小麦如何种植

1、种子处理

种植小麦时,需要选择颗粒饱满且品种优良的种子,再按照除虫药剂的比例配制农药,然后把小麦种子与配制好的农药混合在一起,最后即可把小麦种子放置在太阳充足的地方进行晾晒,并每隔一天翻动一次。

2、土壤条件

小麦适宜生长在富含丰富有机质的土壤中,种植小麦时,需要选择地势较高且向阳的地面,再深耕一遍土壤,增加土壤中的透气能力,使小麦的根系可以自由生长,然后往土壤中施加腐熟的农家肥和饼肥,提高土壤的肥力。

3、种植方法

种植小麦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最好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时进行,在给小麦播种时,可以使用机器耕种,也可以人工耕种,播种完成后,需要对土壤浇一次水,使土壤保持湿润,促进小麦种子快速发芽。

4、科学施肥

在小麦长出4-5片真叶时,需要对其喷洒2-3次叶面肥,增加小麦的粒重,而在小麦旺盛生长期间,需要为其提供营养均衡的腐熟有机肥料,并且要定期向小麦的枝叶上喷洒多菌灵药剂,避免植株感染病害。

实时监测功能
通过传感设备实时采集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棚外温度与风速等数据;将数据通过移动通讯网络传输给服务管理平台,服务服管理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远程控制功能
针对条件较好的大棚,安装有电动卷帘,排风机,电动灌溉系统等机电设备,可实现远程控制功能。农户可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系统,控制温室内的水阀、排风机、卷帘机的开关;也可设定好控制逻辑,系统会根据内外情况自动开启或关闭卷帘机、水阀、风机等大棚机电设备。
查询功能
农户使用手机或电脑登录系统后,可以实时查询温室(大棚)内的各项环境参数、历史温湿度曲线、历史机电设备 *** 作记录、历史照片等信息; 登录系统后,还可以查询当地的农业政策、市场行情、供求信息、专家通告等,实现有针对性的综合信息服务。
警告功能
警告功能需预先设定适合条件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设定值可根据农作物种类、生长周期和季节的变化进行修改。 当某个数据超出限值时,系统立即将警告信息发送给相应的农户,提示农户及时采取措施。
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发展向集约型、规模化转变,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部决定启动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下称区试工程),选择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天津、上海、安徽三省市率先开展试点试验工作。为确保区试工程顺利进行,制定如下方案。一、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也面临着资源、环境与市场的多重约束,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压力依然存在,确保农民稳定增收的任务越来越重。实施区试工程,对于探索农业物联网理论研究、系统集成、重点领域、发展模式及推进路径,提高农业物联网理论及应用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一)实施区试工程,有利于把握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规律,探索形成农业物联网发展模式。信息技术是新生事物,是多种学科技术的集成,兼具系统性和整体性。农业是个古老产业,兼具地域性、季节性和多样性,这就决定了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实施区试工程,研究物联网技术在不同产品、不同领域的集成、组装模式和技术实现路径,逐步构建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促进农业物联网基础理论研究、适用技术和产品研发,探索构建国家农业物联网标准框架体系及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将为推动农业物联网产业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实施区试工程,有利于积累农业物联网应用经验,促进农业物联网科学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应用尚处于尝试性起步阶段,整体应用水平和建设规模明显落后于电力、医疗、环保等其它行业。各地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本呈各自为战、散兵游勇式发展,点多面广,严重缺乏顶层设计,为示范而示范的现象较普遍,重复投入问题较突出,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较少。实施区试工程,有利于逐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为全面、整体、系统推进农业物联网积累经验。(三)实施区试工程,有利于调动地方农业部门积极性,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虽然一些地方农业部门发展农业物联网的积极性较高,但由于缺乏稳定投入,系统推动的后劲明显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物联网效果发挥和长远发展。实施区试工程,不仅有利于调动地方农业部门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政府工程项目的示范、引导和带动,能够促进社会各方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农业物联网发展。二、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工程目标。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理论研究,探索农业物联网应用主攻方向、重点领域、发展模式及推进路径;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构建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标准、政策体系;构建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产学研和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创新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适时开展成功经验模式的推广应用。(二)总体思路。按照“统一规划、系统设计、领域侧重、统分结合、整体推进、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组织实施。遵从“先集中规划后分区试验,先集中建平台后组装集成,先试点试验、积累经验后推广应用”的指导思想分步推进实施。在系统规划设计的同时,支持天津、上海和安徽根据各自经济、社会及农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特点,分别以设施农业与水产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和农业电子商务推进、大田粮食作物生产监测为重点领域开展试验示范,力图探索形成农业物联网可看、可用、可持续的推广应用模式,逐步构建农业物联网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应用体系、标准体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分区分阶段推广应用。(三)重点任务一是研究和部署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农业物联网重大行业应用,重点突破多源信息融合、海量信息分布式管理、智能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构建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面向农业资源规划与管理、生产过程精准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等领域的共性的服务。二是研究和制定一批农业物联网应用行业标准。联合产学研用单位,研究和编制农业领域条形码(一维码、二维码)、电子标签(RFID)等的使用规范,制修订一批农业物联网传感器及传感节点、数据采集、应用软件接口、服务对象注册以及面向大田、设施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应用等方面标准。三是中试和熟化一批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和装备。围绕区域主导产业,重点中试和熟化动植物环境(土壤、水、大气)、生命信息(生长、发育、营养、病变、胁迫等)传感器,研制成熟度、营养组分、形态、有害物残留、产品包装标识等传感器,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和装备的系统引进和自主研发,加强动植物生长过程数字化监测手段、模型研究,突破农业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四是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技术应用模式。针对设施农业与水产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电子商务、大田粮食作物生产等的监测监控,分别研发系列专用传感、传输、控制等设备,开发相应的软件和管理信息系统,从而构建全程技术体系及可持续发展机制。五是培育农业物联网产业。按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思路,围绕农业物联网的感知识别、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智能控制和信息服务等环节,积极引导和推进农业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开发及相关服务,培育一批农业物联网产业化研究基地、中试基地和生产基地,促进农业物联网新兴产业发展。六是强化政策措施研究。总结区试工程经验,研究提出促进农业物联网应用推广的政策建议,积极推动相关政策措施出台,营造农业物联网发展的良好环境。三、试验布局 围绕天津、上海和安徽农业特色产业和重点领域,统筹考虑行业及产业链布局,逐步实现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的渗透和试点省市的整体推进。(一)天津设施农业与水产养殖物联网试验区天津毗邻北京,经济和交通条件好,区位优势明显。设施农业发达,目前拥有高标准设施农业面积60万亩,水产养殖面积62万亩,规模化水产养殖小区55个,蔬菜和水产品自给率高。试验重点是在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水产养殖小区等开展设施农业与水产养殖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探索不同种类农产品、不同类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信息化管理,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农产品流通格局,有效减少交易环节,提高交易效率。一是设施农业与水产养殖环境信息采集技术产品集成应用。选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水产养殖小区,探索不同种类农产品、不同类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模式及可持续商业模式。二是设施农业生命信息感知技术引进与创新。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作物生命信息感知技术和设备,实现农作物径流、叶面温度、蒸腾量等作物关键生理生态信息在线获取,实现即时灌溉决策与在线营养诊断。三是设施蔬菜病虫害和水产病害特征信息提取与预警防控。融合设施环境、视频、动植物生命感知信息,引进创新设施农业病虫害和水产主要病害特征信息提取技术,实现设施农业主要作物的重点病虫害和水产主要病害信息实时提取与预警、事前防治与控制。四是探索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平台与服务模式。集成现有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构建设施农业物联网集成应用服务平台,面向农业主管部门、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农技人员、农户等提供多渠道、内容丰富的设施农业与水产养殖物联网应用服务;总结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设施农业与水产养殖物联网应用服务模式。五是农产品交易流通平台。以天津韩家墅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综合利用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实现物流、配送、仓储高效管理,并依托深圳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分布在全国的26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探索构建“产地装车、销地卸车、网上交易撮合、单品种全国互联互通”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格局。(二)上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试验区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农产品主要依靠外阜输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探索应用物联网技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试验,对确保大中城市食品安全具有普遍意义。试验重点是农产品(水稻、绿叶菜、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加工、冷链物流和市场销售等环节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借助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条码技术,搭建农产品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对农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全过程智能化监控,有效追溯农产品生产、运输、储存、消费全过程信息。一是建设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物联网系统。集成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生产环境信息实时在线采集技术,研究生产履历信息现场快速采集技术,开发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物联网系统,实现产前提示、产中预警和产后反馈。二是建设农业投入品监管物联网系统。在农业生产环节,建立水稻、绿叶菜等农产品田间 *** 作电子化档案,对农业投入品进行规范管理,做到来源清楚,领用清晰,用量明确。三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物联网技术引进与创新。引进、消化国外农业物联网先进技术,在消化吸收相关技术基础上,研制集多种传感器、车辆定位、无线传输于一体的冷链物流过程监测设备,力争在稳定性、可靠性、低成本和低能耗方面有进展。开发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基于物流过程的实时化监测与智能化决策。四是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监管物联网应用平台构建与服务模式创新。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数据库,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物联网应用平台,提供从农田到餐桌为主线的物联网综合应用服务,实现以追溯为核心的多方式溯源服务。培育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示范企业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探索商业化服务模式。五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应用示范。以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突破口,重点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与农产品追溯系统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和推广从农产品生产至终端销售全程追溯的应用系统,搭建农产品产销服务信息平台。(三)安徽大田生产物联网试验区安徽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大田作物“四情”(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监测服务为重点,通过远程视频监控与先进感知相结合的农情数据信息实时采集、高效低成本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智能决策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大田作物全生育期动态监测预警和生产调度。一是建设大田作物农情监测系统。基于传感网数据采集,集成开发大田作物农情监测系统,实现对农田生态环境和作物苗情、墒情、病虫情以及灾情的动态高精度监测。二是建立基于感知数据的大田生产智能决策系统。基于信息采集点感知数据,集成农业生产管理知识模型,开发大田生产智能决策系统,实现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预警防治等生产措施的智能化管理。三是建立基于物联网的农机作业质量监控与调度指挥系统。在粮食主产区,基于无线传感、定位导航与地理信息技术,开发农机作业质量监控终端与调度指挥系统,实现农机资源管理、田间作业质量监控和跨区调度指挥。四是构建集成于12316平台的大田生产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以12316平台为基础,集成现有信息资源和各类专业服务系统,构建大田生产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情监测、生产决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机调度、市场监测预警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五是大田生产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区建设。在小麦、水稻等主产县(市、区)建设大田生产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区,开展“四情”监测预警、农业生产管理、农机作业调度等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探索物联网在大田作物生产上的技术应用模式和机制。六是探索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在设施蔬菜、畜牧、渔业、茶叶、水果等产业,依托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龙头企业,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规模种养殖场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试点,探索适合不同种类农产品、不同类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四、条件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有序、高效推进区试工程任务,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区试工作由农业部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建区试工程技术专家组,由国家有关科研、教育系统的专家参与,负责研究制定区试工程总体技术解决方案,指导区试工程建设,研究和突破关键技术,制定农业物联网相关标准等。试点省市要成立以分管省市领导为组长、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涉农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技术专家组,负责推进本省区试工程。(二)明确工作分工。农业部负责组织制定区试工程总体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区试工程,组织专家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理论、标准规范、共性技术和设备研究与熟化工作,构建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应用模式及经验推广;试点省市领导小组及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落实配套经费、推进区试工程及技术成果的示范与推广、加强资金监管及提高补助资金使用效益等工作。(三)确保稳定投入。要按区试总体方案安排,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以确保区试工程整体、稳步推进。农业部负责监督中央补助资金使用。试点省市要按不少于1:1的比例落实配套资金,并制定相应资金管理办法;注重积极引导有关IT企业和有实力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资参与区试工程,逐步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注重商业模式的培育,探索可持续发展机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853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 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