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物联网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有哪些?

提供物联网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有哪些?,第1张

九纯健科技温湿度传感器_温湿度监控系统_冷链监控_冷链溯源云平台_九纯健科技-科技创立于2004年,是专业从事传感器、物联网开发与应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现由专业的技术开发,市场营销,智能硬件生产基地等公司和团队组成。九纯健科技提供IOT物联网智能硬件及大数据软件平台服务,结合不同行业特点为用户提供最适用的工业物联网智能硬件及软件平台服务。在市场成功实施约12000多个工程项目。
基于IOT物联网智能硬件技术及大数据云平台技术的医药冷链溯源及农产品冷链标准化溯源平台、网格化大气扬尘噪声监测平台、智慧城市之地下管廊环境综合监控项目、居民取暖热力数据监测传感器及信息采集平台,危化工业园区、化工工厂区、危化品仓储区、烟花爆竹厂、城市加油、加气站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及环境参数监测,预警发布;城市立交桥、涵洞、低洼道路等积水监测预警发布等项目系统平台,及其他行业综合IOT物联网平台监控项目的软硬件定制服务。
九纯健保定物联网研发、生产基地,于2019年1月28日落地中关村创新基地。经过近1年多发展,对于IOT工业物联网项目,获得已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10项,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2项。九纯健科技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创新型企业,拥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3A企业信用认证,欧盟CE产品认证、RoHS认证,产品防爆证书、检测/校准证书、IP65/IP66/IP68防护等级认证等。

导读:能源化工是一个国家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基础产业。在进口原油、天然气依存度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如何提升本土的原油、天然气生产效率,降低采集、生产、运输成本,一直是整个行业的重要使命。

电网、发电和化工行业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面临着节能减排、双碳承诺的巨大压力,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降本增效,解决生产、管理问题是所有行业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2022年,我国能源化工行业的数字化建设有以下重要发展趋势:
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信息基础设施与能源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支撑传统能源基础设施转型升级,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更加智能化。以中石化公司为首的头部企业正致力于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针对油田数字化改造、管道数字化管理、炼厂数字化建设、加油站数字化服务全面布局数字化改革策略。

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数据采集、计算技术的支撑下,智能化业务监控和管理系统实现油气集输“三化”管理、比如中石化研发了中国首个公司级管线管理。通过三维建模、全景影像、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使地下管线可视、地面站库多维度展示,已覆盖近4万公里油气管线,显著提升管道隐患治理、应急响应能力。实现34万公里管线数据的全覆盖,推动系统应用,实现巡线任务下达、事件上报、巡线人员监控、隐患事件分析等功能。

趋势二:传统能源化工生产企业正在向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转型

能源数字化转型体现在产、供、销三大环节的能源实现各能源间的灵活转换和互通互济,产、供、销三大环节的信息利用(包括采集、传输、处理、存储、控制)效率提升,以及产、供、销三大环节的业务模式与形态创新。新的业务模式和新生态包括内外协同与跨界融合的新业务发展模式、科学精益与灵活高效的新运营管理模式、快速反应与智能互动的多元服务模式、共建共享与共治共赢的新生态发展格局。

英国石油,一家原本专注于生产资源的国际石油公司,通过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商业模式进行了较大的变革,现已成功转型为综合能源服务公司,专注于为客户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中国综合能源市场起步晚,综合能源市场生态服务建设经验仍有待提升。当下能源电力上下游产业链尚未打通,并且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建设和分布式电源技术发展,产业服务生态将不断衍生,因此能源电力服务在顶层设计、资源整合、绿色金融、精准体验方面仍需持续探索,对于新的市场挑战,需不断加强数字化建设和机制引导,助力绿色能源服务全面开展。数字化技术为能源服务升级提供了有效支撑,依托互联网生态和数字化技术不断丰富的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建设成为能源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考验,除满足最终客户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外,还应在能源系统效率、边际用能成本上不断优化,拓宽能源服务主体边界,构建新型服务生态经济圈,发挥数字化服务转型后的商业价值。

中国综合能源市场起步晚,综合能源市场生态服务建设经验仍有待提升。当下能源电力上下游产业链尚未打通,并且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建设和分布式电源技术发展,产业服务生态将不断衍生,因此能源电力服务在顶层设计、资源整合、绿色金融、精准体验方面仍需持续探索,对于新的市场挑战,需不断加强数字化建设和机制引导,助力绿色能源服务全面开展。数字化技术为能源服务升级提供了有效支撑,依托互联网生态和数字化技术不断丰富的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建设成为能源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考验,除满足最终客户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外,还应在能源系统效率、边际用能成本上不断优化,拓宽能源服务主体边界,构建新型服务生态经济圈,发挥数字化服务转型后的商业价值。

未来,随着可在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以分布式、储能等为代表的新兴能源技术及基础设施将快速发展,而且基于新的数字化技术也将提供全新的商业化服务,此时综合能源生态服务需要兼顾传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特性,通过搭建数据开放平台、数字服务平台、数字经济平台,实现能源价值的深耕挖掘,朝着绿色能源的发展路径创新商业模式,促进跨界生态合作并提升用户体验。

数字技术与业务、财务融合,将数据要素深度嵌入到生产运营流程与客户服务之中,充分发挥业财融合下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与倍增效应。

横跨众多业态的多元经营是不少集团企业的发展模式,对业财深度融合的管理创新需求越来越强烈。以涉及能源、医院、农牧、物流等多个业务板块的宝丰集团为例,在集团预算体系的建设中,依据各板块特点及管控需求,打通了从战略目标、业务计划、预算编制、监控、调节,到绩效考核分析的全过程,并在预实分析的基础上拓展了主题分析。主题分析包括经营性分析(产量、销量、库存等)、损益性分析、工程管理分析,以及重点工作追踪分析等。

数字场景建设是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行业企业在推进数字场景打造时,由于基础条件、驱动因素等不同,场景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电网和发电行业企业关注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以及设备的检修维护等方面场景的打造;化工企业门类众多,行业企业数字场景建设时,重点关注对生产过程的管控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等方面;能源化工行业企业大多有工程项目建设,因而更关注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控的数字场景打造。

比如:国电投的投资决策模型,宝丰能源、旭阳集团、富海集团等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公司则更多的应用了产供销平衡模型、动力平衡模型、配煤模型等,中石化的建设经营管理数据服务平台,建立了3万多个数据资源模型,支持了财务、物资、营销、金融等业务领域数据分析类应用,都是能源化工行业场景化数字化转型的典型示范和有效路径。

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应用AI智能、知识图谱等技术为管理报告应用进行全场景赋能。比如预算偏差自动定位、同比偏差自动定位的智能归因分析,包括采购成本上升、整体成本下降等场景的应用﹔智能情景模拟与预警,例如销售收入、费用、库存异常偏差监控及报告的智能预警等等。

数据智能交互技术,以百度式搜索、微信式聊天的方式与系统进行互动(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随时随地、实时高效与数据进行"无门槛”交互。

借助场景化分析的知识图谱技术进行智能推荐。通过人工与自动两种方式,形成数据之间的关联网络,直观呈现给分析人员,分析人员可以便捷地获知数据可分析的维度和路径。系统也支持基于知识图谱的关联信息自动推荐功能。未来,也可依据知识图谱实现智答的主动分析,自动找到数据变化的隐含原因,并给出结论。

打造数据资源体系,建立跨部门、跨专业、跨领域的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强化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建立最小化的数据共享负面清单,推动数据规范授权、融合贯通、灵活获取,实现“一次录入、共享应用”,在此基础上,发挥数据要素的作用,获取不同层次应用成效。

以国家电网为代表的能源企业通过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应用驱动人财物等核心资源优化配置来推进企业经营的数字化应用水平。

能源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全流程、多层次的战略转型,还是一个需要兼顾内部运作与外部协同的系统工程。在集团内部要做好集团层面与子公司、战略层面与业务层面的协同。在集团外部,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共享平台,促进资源的有效协同。部分企业可以凭借体量与政策优势,发展面向行业的专业性公共信息服务,搭建网络化协同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转型,促进产业链价值跃升。
邦零saas(帮助企业自建行业生态saas系统)

整合供应链,搭建数字化运营中心,为化工企业的“保”—“买”—“卖”赋能

定制化低成本构建高效、灵活扩展的数据中台

让企业轻松实现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全面激活业务增长

如何以创新为抓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新型智慧城市”是以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资料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路空间安全清朗为主要目标,通过体系规划、资讯主导、改革创新,推进新一代资讯科技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实现国家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新生态。其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措施与体现。
一、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方向
1、资讯网路宽频化
推进光纤到户和“光进铜退”,实现光纤网路基本覆盖城市家庭,城市宽频接入能力达到50Mbps,50%的家庭达到100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达到1Gbps。推动4G网路建设,加快城市公共热点区域无线区域网覆盖。
2、规划管理资讯化
发展数字化城市管理,推动平台建设和功能拓展,建立城市统一的地理空间资讯平台及建(构)筑物资料库,构建智慧城市公共资讯平台,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国土利用、城市管网、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的数字化和精准化。
3、基础设施智慧化
发展智慧交通,实现交通诱导、指挥控制、排程管理和应急处理的智慧化。发展智慧电网,支援分散式能源的接入、居民和企业用电的智慧管理。发展智慧水务,构建覆盖供水全过程、保障供水质量安全的智慧供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发展智慧管网,实现城市地下空间、地下管网的资讯化管理和执行监控智慧化。发展智慧建筑,实现建筑设施、装置、节能、安全的智慧化管控。
4、公共服务便捷化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业务协同、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资讯服务体系。利用资讯科技,创新发展城市教育、就业、社保、养老、医疗和文化的服务模式。
5、产业发展现代化
加快传统产业资讯化改造,推进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路化、智慧化、服务化转变。积极发展资讯服务业,推动电子商务和物流资讯化整合发展,创新并培育新型业态。
6、社会治理精细化
在市场监管、环境监管、信用服务、应急保障、治安防控、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领域,深化资讯应用,建立完善相关资讯服务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二、“六个一”建设理念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六个一”建设理念即“一个体系架构、一张天地一体的栅格网、一个通用功能平台、一个数据集合、一个城市执行中心、一套标准”。
1、一个开放的体系架构
遵循体系建设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构建开放的体系架构,通过“强化共用、整合通用、开放应用”的思想,指导各类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2、共性基础“一张网”
构建一张天地一体化的城市资讯服务栅格网,夯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实现城市的精确感知、资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惠民服务;
3、一个通用功能平台
构建一个通用功能平台,实施各类资讯资源的排程管理和服务化封装,进而支撑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智慧化,有效管理城市基础资讯资源,提高系统使用效率;
4、一个数据体系
建立一个开放共享的资料体系,通过对资料的规范整编和融合共用,实现并形成资料的“总和”,进而有效提高决策支援资料的生产与运用,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性和智慧化水平;
5、一个高效的执行中心
构建新型智慧城市统一的执行中心,实现城市资源的汇聚共享和跨部门的协调联动,为城市高效精准管理和安全可靠执行提供支撑,更好对城市的市政设施、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巨集观经济、民生民意等状况有效掌握和管理;
6、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
标准化是新型智慧城市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需要通过 主导,结合各城市特色,分类规划建设内容和核心要素,建立健全涵盖“建设、改革、评价”三方面内容的标准体系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随着网路强国战略、国家大资料战略、“网际网路+” 行动计划的实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这不仅推动了传统意义上的智慧城市向新型智慧城市演进,更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金鹏资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频谱管理如何助推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发展现在最大的障碍在宽频速度上,只要解决该问题我个人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将取得很大突破,tv-lcd了解到的

如何协同推进法治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

1、加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为规范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所出现的混乱局面,亟待加强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地规划智慧城市建设。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应该根据党的十八大有关促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战略出发,全面系统地规划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成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资讯化、城镇化相互融合的一条有效路径,不仅要服务于城市居民,也应该能够服务于城镇和农村居民。
2、基于新一代资讯科技构建智慧城市总体框架
与以往的城市资讯化相比,智慧城市建设应该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充分应用以物联网、云端计算、无线宽频、三网融合等为主要内容的新一代资讯科技,二是与民生相关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为业务系统发展重点。智慧城市建设应该重新整理当前城市资讯化发展现状,整合资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为人们呈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
3、智慧城市建设应该与国内新一代资讯科技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融合城镇化、资讯化、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成为支撑国内新一代资讯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内需市场。在当前国际经济仍然持续低迷、针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日渐增多的情况下,这个庞大的内需市场对于促进我国新一代资讯科技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保障和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4、建立综合协调机制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资讯通讯产业管理、城市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社群管理服务等诸多领域,因而必须建立一个综合统筹机制去协调推进。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个综合、统一有效的机制去统筹智慧城市建设。从地方的智慧城市规划来看,最初主要是资讯化主管部门主导,但是最近在一些地方,城市规划建设部门也开始规划建设"智慧城市",最近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就在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从内容来看,资讯化主管部门主导的好处在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有效地整合新一代资讯科技的应用,能够将现有的资讯化管理资源融入其中,不足之处是资讯化应用难以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具体业务专案上,而城市规划建设部门主导的优劣势则正好与此相反。
5、建立健全资讯网路安全机制和体系
在网际网路时代,由于我国根本没有技术和产业主导权,我国的资讯网路安全问题几乎是完全暴露在跨国公司特别是美国公司的技术掌控之下,几乎没有安全可言。在以物联网、云端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资讯科技支撑的资讯网路时代,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其潜在威胁也更大。为保障智慧城市的安全稳定执行,有必要从保障国家安全高度规划资讯网路安全,整合当前分散的资讯保安管理机制,建立高效的资讯网路安全保障体系。
6、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物联网与云端计算时代,法律法规问题要比传统的网际网路时代更加复杂。就我国而言,网际网路法律法规建设存在大量"欠账",许多的资讯网路安全问题处于无法可依状态。在物联网时代,这种局面必须得到改观。

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企业能做啥

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降低硬体成本增强稳定性(这是企业应该做的)
目前,中国制作一个RFID标签的成本大约是15元,高额成本决定了这项技术目前只能应用在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商品上,在低价值商品上则无法推广,从而使得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广困难重重。

如何建设智慧城市 pdf

智慧城市不是一下子就设计和规划出来的,所有的城市都没有把全面建设智慧城市当做目标。智慧城市是一种发展趋势,每个城市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去发展某一个模组,可以是交通出行,可以是物流运输,可以是行政办公,也可以是健康医疗等等。每个城市把自己的模组发展好,也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这样集思广益,才能为智慧城市的大框架提供有力的案例支援。
智慧城市建设要达到新型城镇化的五个要素,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这五大要素内涵就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卓尔软体-智慧城市的开拓者(智慧公路养护系统,智慧环卫系统,智慧城管系统,地铁云购票系统)

智慧城市创新吗?

必须有,两会上有提出来了我们的智慧城市要有自主创新

日华科技如何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日华科技通过“平台+应用+服务”模式,融合物联网、网际网路、通讯网等技术形成互连、泛在、融合的智慧网路覆盖,并利用"平台+大资料"提供城市资源通用服务平台,实现城市运转的全面感知和跨部门的协调联动,进一步提升对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城市治理、智慧产业的服务和管理。

怎样建设智慧城市

近年来,美国、欧盟、新加坡、印度等国家与地区,围绕智慧城市科技研发、应用创新、基础环境展开新一轮的智慧城市政策筹划和部署。从具体政策措施上看,构建产学研用多方协同的创新网路与产业联盟,积极推广智慧城市技术服务,增进国际间合作成为重要方向。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导下,我国正在重视和推进智慧城市国际合作与海外推广,加强智慧城市联盟与创新中心建设,促进智慧城市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从具体的政策内容上看,科技研发、应用普及和基础环境优化成为重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一、加强基础和应用科学的研发投入
各国 均将科技研发作为智慧城市的基础支撑环节,不断加大资金支援。在美国投入16亿美元启动的新“智慧城市”计划:
1、通过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向学术机构分别提供3500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以加强智慧城市基础技术研发;
2、通过国土安全部、交通部、能源部、商务部等 相关部门投入4500万美元,推动安全、能源、气候应对、交通等领域应用技术研发。
在欧盟出台的“智慧城市和社群灯塔”计划中,伦敦等城市计划投入2500万欧元用于智慧停车场、公共脚踏车和智慧能源供应等领域实验智慧技术研发等。
二、推动先进ICT技术的普及应用
各国推进智慧城市普遍以ICT技术为导向,希望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巩固ICT领先优势。新加坡“智慧国家2025”计划提出通过ICT技术采集全国资料资讯,并基于这些资讯实现更好的城市管理、便民服务和经济发展。为达成该目标,新加坡资讯通讯发展管理局提出“三步走”远期规划:
1、第一个阶段以“连线”为核心,构建一个安全、高速、经济且具有扩充套件性的全国通讯基础设施;
2、第二阶段聚焦在“收集”,通过遍布全国的感测器网路获取更理想的实时资料;
3、第三阶段推进资讯的“理解”,通过建立面向公众的资料共享和分析机制,预测民众需求并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以重点专案引领各方积极参与
欧盟于2012年7月正式启动智慧城市与社群创新伙伴计划,旨在汇集欧洲各城市管理者、企业以及公民代表的意见,并进一步出台智慧城市与社群的战略实施计划(EIP)和 *** 作实施计划(SIP)两个纲领性档案。2014年,欧盟释出智慧城市专案邀标书,旨在为智慧城市相关行动建立市场,促进这些行动在欧盟范围内推广并为寻找有相同兴趣的合作伙伴提供平台。截至2015年9月,该计划已经收到了来自欧洲各国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提交的514项有关投资建立智慧城市的资金承诺、合作专案与相关解决方案。
四、优化基础环境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智慧城市的首要任务,欧盟智慧城市与社群创新伙伴计划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三大重点领域之一,而印度2015年8月公布98个智慧城市试点主要内容也聚焦在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欧盟国家突出绿色和低碳主题,希望通过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水务等建设推动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则期望通过提升水利、电力、环保、公交等公共设施智慧化水平,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加强住房保障、缓解交通拥堵、促进 高效运转,从而改善投融资环境并推动经济增长。
金鹏资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需要“三规合一”
所谓“三规合一”的规划模式,即“空间规划+技术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是城市的“骨架”,将明确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割槽、功能组团、交通路网、绿地碳汇等,让城市站起来;技术规划是城市的“肌肉”,明确城市智慧低碳系统的体系结构、具体功能、技术方案、效能指标等,让城市动起来;产业规划是城市的“血液”,明确城市智慧低碳产业的发展导向、产业布局、重点专案和招商引资策略等,让城市活起来。

中国为何要建设智慧城市

其实“智慧的地球”本来是IBM在美国经济萧条时期提出来的,本来目的是想让奥巴马 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援,以提升自身的收入,但现在看来,中国 倒是更加重视这一观点并将之付诸实践。接下来的最大赢家很有可能是IBM。至于中国为何要建智慧城市,我认为:一方面是中国目前的发展主要以城镇化为重心,城镇化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嗜待解决,而智慧城市很有可能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将使城市生活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安居乐业, 对城市的管理更加具有效力(能够掌控全域性,处于维稳考虑);最后,智慧城市建设是需要不断的创新的,而中国目前正在提倡创新,由此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扩大就业,改善环境、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

河南诺信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11-05在河南省郑州市市本级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翠竹街6号863软件园11号楼项目二层(西)C39号。

河南诺信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10100MA45YP8H24,企业法人郭柯,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河南诺信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物联网技术服务;地理信息系统、测绘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燃气设备、检测仪器、电子产品、仪器仪表、环保设备的研发及销售;地理信息咨询服务;地下管线数据探测服务;数据技术的技术服务;网上贸易代理;企业营销策划;货物或技术进出口。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河南诺信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发挥市场机制在城市建设中的资源配置作用、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

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8大类20余种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一、当前的困境:

管理体制和权属复杂,涉及政府30多个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问题比较严重,敷设在地下的各种管线重叠交错、杂乱无章,施工挖断管线事故不断,违法占压管线等安全隐患突出,马路重复开挖问题屡见不鲜,管线安全事故日益增多。

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意见》明确了近、中、远期的总体工作目标,提出了全面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重点任务。《指导意见》中,对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城市建设中的资源配置作用、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改革城市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提出了政策措施。

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4〕2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地下管线建设规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凸显,一些城市相继发生大雨内涝、管线泄漏爆炸、路面塌陷等事件,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秩序。为切实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工作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适应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需要,把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作为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统筹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维护、应急防灾等全过程,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提高创新能力,全面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

(二)基本原则。

规划引领,统筹建设。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规划、后建设,科学编制城市地下管线等规划,合理安排建设时序,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

强化管理,消除隐患。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维修、养护和改造,提高管理水平,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切实保障地下管线安全运行。

因地制宜,创新机制。按照国家统一要求,结合不同地区实际,科学确定城市地下管线的技术标准、发展模式。稳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科学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

落实责任,加强领导。强化城市人民政府对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责任,明确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加强联动协调,形成高效有力的工作机制。

(三)目标任务。2015年底前,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编制完成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地下老旧管网改造,将管网漏失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显著降低管网事故率,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使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水平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急防灾能力大幅提升。

二、加强规划统筹,严格规划管理

(四)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的规划统筹。开展地下空间资源调查与评估,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统筹地下各类设施、管线布局,原则上不允许在中心城区规划新建生产经营性危险化学品输送管线,其他地区新建的危险化学品输送管线,不得在穿越其他管线等地下设施时形成密闭空间,且距离应满足标准规范要求。各城市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对各类专业管线进行综合,结合城市未来发展需要,统筹考虑军队管线建设需求,合理确定管线设施的空间位置、规模、走向等,包括驻军单位、中央直属企业在内的行业主管部门和管线单位都要积极配合。编制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应加强与地下空间、道路交通、人防建设、地铁建设等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并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地下管线建设规划的基本依据。

(五)严格实施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依据经批准的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城市地下管线实施统一的规划管理。地下管线工程开工建设前要依据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要严格执行地下管线工程的规划核实制度,未经核实或者经核实不符合规划要求的,不得组织竣工验收。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各类违反规划的行为及时查处,依法严肃处理。

三、统筹工程建设,提高建设水平

(六)统筹城市地下管线工程建设。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合理安排地下管线和道路的建设时序。各城市在制定道路年度建设计划时,应提前告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管线单位。各行业主管部门应指导管线单位,根据城市道路年度建设计划和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制定各专业管线年度建设计划,并与城市道路年度建设计划同步实施。要统筹安排各专业管线工程建设,力争一次敷设到位,并适当预留管线位置。要建立施工掘路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道路挖掘,杜绝“马路拉链”现象。

(七)稳步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36个大中城市开展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探索投融资、建设维护、定价收费、运营管理等模式,提高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水平。通过试点示范效应,带动具备条件的城市结合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道路新(改、扩)建,在重要地段和管线密集区建设综合管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应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满足管线单位的使用和运行维护要求,同步配套消防、供电、照明、监控与报警、通风、排水、标识等设施。鼓励管线单位入股组成股份制公司,联合投资建设综合管廊,或在城市人民政府指导下组成地下综合管廊业主委员会,招标选择建设、运营管理单位。建成综合管廊的区域,凡已在管廊中预留管线位置的,不得再另行安排管廊以外的管线位置。要统筹考虑综合管廊建设运行费用、投资回报和管线单位的使用成本,合理确定管廊租售价格标准。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加强对各地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

(八)严格规范建设行为。城市地下管线工程建设项目应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落实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施工许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监理、竣工测量以及档案移交等制度。要落实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确保施工作业安全。对于可能损害地下管线的建设工程,管线单位要与建设单位签订保护协议,辨识危险因素,提出保护措施。对于可能涉及危险化学品管道的施工作业,建设单位施工前要召集有关单位,制定施工方案,明确安全责任,严格按照安全施工要求作业,严禁在情况不明时盲目进行地面开挖作业。对违规建设施工造成管线破坏的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工程覆土前,建设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竣工测量,及时将测量成果报送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并对测量数据和测量图的真实、准确性负责。

四、加强改造维护,消除安全隐患

(九)加大老旧管线改造力度。改造使用年限超过50年、材质落后和漏损严重的供排水管网。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建设,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要建设截流干管,适当加大截流倍数。对存在事故隐患的供热、燃气、电力、通信等地下管线进行维修、更换和升级改造。对存在塌陷、火灾、水淹等重大安全隐患的电力电缆通道进行专项治理改造,推进城市电网、通信网架空线入地改造工程。实施城市宽带通信网络和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光纤入户改造,加快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改造。

(十)加强维修养护。各城市要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和管线单位,建立地下管线巡护和隐患排查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配备专门人员对管线进行日常巡护,定期进行检测维修,强化监控预警,发现危害管线安全的行为或隐患应及时处理。对地下管线安全风险较大的区段和场所要进行重点监控;对已建成的危险化学品输送管线,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严格管理。开展地下管线作业时,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按照先检测后监护再进入的原则进行作业,严禁违规违章作业,确保人员安全。针对城市地下管线可能发生或造成的泄漏、燃爆、坍塌等突发事故,要根据输送介质的危险特性及管道情况,制定应急防灾综合预案和有针对性的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组织演练;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人员专业素质,配套完善安全检测及应急装备;维修养护时一旦发生意外,要对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杜绝盲目施救,造成次生事故;要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及救援需要及时划定警戒区域,疏散周边人员,维持现场秩序,确保应急工作安全有序。切实提高事故防范、灾害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

(十一)消除安全隐患。各城市要定期排查地下管线存在的隐患,制定工作计划,限期消除隐患。加大力度清理拆除占压地下管线的违法建(构)筑物。清查、登记废弃和“无主”管线,明确责任单位,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废弃管线要及时处置,消灭危险源,其余废弃管线应在道路新(改、扩)建时予以拆除。加强城市窨井盖管理,落实维护和管理责任,采用防坠落、防位移、防盗窃等技术手段,避免窨井伤人等事故发生。要按照有关规定完善地下管线配套安全设施,做到与建设项目同步设计、施工、交付使用。

五、开展普查工作,完善信息系统

(十二)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实行属地负责制,由城市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各城市要明确责任部门,制定总体方案,建立工作机制和相关规范,组织好普查成果验收和归档移交工作。普查工作包括地下管线基础信息普查和隐患排查。基础信息普查应按照相关技术规程进行探测、补测,重点掌握地下管线的规模大小、位置关系、功能属性、产权归属、运行年限等基本情况;隐患排查应全面了解地下管线的运行状况,摸清地下管线存在的结构性隐患和危险源。驻军单位、中央直属企业要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做好所属地下管线的普查工作。普查成果要按规定集中统一管理,其中军队管线普查成果按军事设施保护法有关规定和军队保密要求提供和管理,由军队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另行明确配套办法。

(十三)建立和完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各城市要在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满足城市规划、建设、运行和应急等工作需要。包括驻军单位、中央直属企业在内的行业主管部门和管线单位要建立完善专业管线信息系统,满足日常运营维护管理需要,驻军单位按照军队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要求组织实施。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管线信息系统应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实现信息的即时交换、共建共享、动态更新。推进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智慧城市融合。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做好工程规划、施工建设、运营维护、应急防灾、公共服务等工作,建设工程规划和施工许可管理必须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据。涉及国家秘密的地下管线信息,要严格按照有关保密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管理。

六、完善法规标准,加大政策支持

(十四)完善法规标准。研究制订地下空间管理、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等方面法规,健全地下管线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应急防灾等方面的配套规章。开展各类地下管线标准规范的梳理和制(修)订工作,建立完善地下管线标准体系。根据城市发展实际需要,适当提高地下管线建设和抗震防灾等技术标准,重要地区要按相关标准规范的上限执行。按照国防和人防建设要求,研究促进城市地下管线军民融合发展的措施,优先为军队提供管线资源。

(十五)加大政策支持。中央继续通过现有渠道予以支持。地方政府和管线单位要落实资金,加快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要加快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分清政府与企业边界,确需政府举债的,应通过发行政府一般债券或专项债券融资。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管廊建设等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PPP)试点。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管廊建设的企业,可以探索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项目收益债券等市场化方式融资。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完善特许经营制度,研究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协议、特许经营权、收费权等作为银行质押品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发起设立以投资城市基础设施为主的产业投资基金。各级政府部门要优化地下管线建设改造相关行政许可手续办理流程,提高办理效率。

(十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城市地下管线科技研发和创新力度,鼓励在地下管线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及应急防灾等工作中,广泛应用精确测控、示踪标识、无损探测与修复、非开挖、物联网监测和隐患事故预警等先进技术。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支持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管道预构件产品,提高预制装配化率。

七、落实地方责任,加强组织领导

(十七)落实地方责任。各地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纠正“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等错误观念,加强对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省级人民政府要把城市地下空间和管线建设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监督、指导和协调力度,督促各城市结合实际抓好相关工作。城市人民政府作为责任主体,要切实履行职责,统筹城市地上地下设施建设,做好地下空间和管线管理各项具体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对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不力、造成重大事故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十八)健全工作机制。各地要建立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协调机制,明确牵头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联动协调,共同研究加强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政策措施,及时解决跨地区、跨部门及跨军队和地方的重大问题和突发事故。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发展改革部门要将城市地下管线建设改造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通信、广播电视、安全监管、能源、保密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分工明确、高效有力的工作机制。

(十九)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积极作用。各城市应设立统一的地下管线服务专线。充分运用多种媒体和宣传形式,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安全和应急防灾知识的普及教育,开展“管线挖掘安全月”主题宣传活动,增强公众保护地下管线的意识。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举报危害管线安全的行为。

                                                                                               国务院办公厅

                                                                                             2014年6月3日

物联网就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第二,物联网的用户端不仅包括人,还包括物品,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品及物品之间信息的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又一推动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910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 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