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远通信——5G6G通信的开拓者和华为中兴并称三足鼎立

移远通信——5G6G通信的开拓者和华为中兴并称三足鼎立,第1张

移远通信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的使命是将设备和人员与网络和服务连接起来,推动数字创新并帮助构建更智能的世界。我们的产品可助力实现更为便捷、高效、舒适、富裕和安全的生活。

自 2010 年成立以来,移远通信迅速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蜂窝模组供应商,现已成为业内最大的蜂窝模组供应商。

大概说说公司产品,以个例说明

移远通信 RM500Q-AE 是一款专为 IoT/eMBB 应用而设计的 5G Sub-6 GHz 模块。采用 3GPP Release 15 技术,同时支持 5G NSA 和 SA 模式。RM500Q-AE 采用 M2 封装,与移远通信 LTE-A Cat 6 模块 EM06、Cat 12 模块EM12-G、EM120R-GL 和 EM121R-GL,以及 Cat 16 模块 EM160R-GL 兼容,方便客户从 LTE-A 迁移到 5G。

RM500Q-AE 模块为工规级模块,仅适用于工业级和商业级应用。

RM500Q-AE 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主流运营商。集成多 星座 高精度定位 GNSS(支持 GPS、GLONASS、BeiDou 和Galileo)接收机,在简化产品设计的同时,还大大提升了定位速度和精度。

RM500Q-AE 内置丰富的网络协议,集成多个工业标准接口,并支持多种驱动和软件功能(如 Windows7/8/81/10、Linux、Android 等 *** 作系统下的 USB/PCIe 驱动等),极大地拓展了其在 IoT 和 eMBB 领域的应用范围,如工业级路由器、家庭网关、机顶盒、工业笔记本电脑、消费笔记本电脑、工业级 PDA、加固型工业
平板电脑、视频监控和数字标牌等。

L76 系列模块(L76、L76-L 和 L76B)

主要特点:
尺寸紧凑、使用方便
丰富的功能接口
可用于供电和数据传输的 Micro-USB 接口
模块工作状态指示灯
可提供适用的外部电池

该评估套件包含:
介绍 EVB 连接方式、EVB 配件的单页说明书
Micro-USB 数据线
GNSS 有源天线(33V)
包含 USB 驱动和相关文档的光盘

BG600L-M3 是一款支持 3GPP Release 14 协议规范的多模(LTE Cat M1、LTE Cat NB2 和 EGPRS)LPWA 模块。在 LTE Cat M1 网路下,模块可支持最大上行速率 1119 kbps 和最大下行速率 588 kbps。采用内置 MCP 以及支持 ThreadX 系统的 ARM Cortex A7 处理器,该模块功耗超低;与同类 LPWA 模块相比,其 PSM 功耗降低 70%、eDRX 模式下功耗降低 85%。

BG600L-M3 拥有一整套基于硬件设计而实现的安全功能,可让受信任的应用程序直接在 Cortex A7 TrustZone 引擎上运行。其封装尺寸为 187 mm 160 mm 21 mm,同时还具有低功耗、高集成度、高机械强度等特点,能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进行产品开发。模块采用 LGA 封装,特别适用于当代大规模生产的自动化贴片需求,易于 SMT 焊接和售后维护。

丰富的互联网协议、工业级标准接口以及丰富的功能,将模块的适用范围扩展到更广泛的 M2M 应用上,如无线POS、智能计量、追踪、可穿戴设备等。

AG550Q是移远通信开发的一系列车规级5G NR Sub-6GHz模块,支持5G NR独立组网(SA)和非独立组网(NSA)模式。采用3GPP Rel 15技术,该模块在5G NR网络下最高可支持212Gbps下行速率和 900Mbps上行速率,在LTE-A网络下最高可支持202Gbps下行速率和75Mbps上行速率。通过其C-V2X PC5直接通信功能(可选),AG550Q可广泛应用于车联网领域,为实现智能 汽车 、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建立提供可靠解决方案。同时,该模块支持双卡双通(可选)和丰富的功能接口,为客户开发应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卓越的ESD和EMI防护性能,确保其在恶劣环境下的强大鲁棒性。

为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AG550Q共包含多个系列型号:AG550Q-CN、AG550Q-EU、AG550Q-NA和AG550Q-ROW。同时,该模块向后兼容现有的GSM、UMTS和LTE网络,因此在目前没有部署5G NR网络的地区以及没有3G/4G网络覆盖的偏远地区均可实现连接。

AG550Q支持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在同一频段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大大降低误码率、改善通信质量。该模块支持高通 IZat 定位技术Gen9VT Lite(GPS、GLONASS、BeiDou、Galileo和QZSS),结合其可选的QDR 30和多频GNSS接收机(L1/L2/L5),在简化产品设计的同时,还可提供更快、更精准、更可靠的定位服务。

该系列模块可为 汽车 原厂和一级 汽车 部件供应商提供安全可靠的互联 汽车 解决方案,也可以为 汽车 制造商提供智能灵活的自动驾驶 汽车 制造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远程信息处理器(T-Box)、远程信息控制单元(TCU)、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C-V2X(V2V、V2I、V2P)系统、车载单元(OBU)、路边单元(RSU)和其他智能网联和 汽车 制造领域。

AF50T 是移远通信新推出的车规级、高性能、低成本的Wi-Fi 6 & BT 51 模块;支持2 2 MU-MIMO,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7745Mbps。其超紧凑的封装尺寸195 mm 215 mm 23 mm,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终端产品对小尺寸模块产品的需求,并帮助客户有效减小产品尺寸、优化产品成本。该模块用于与移远通信车规级LTE-A/5G 模块AG520R/AG550Q 搭配使用以建立可靠的LTE-A/5G+Wi-Fi/BT 应用方案。

采用SMT 贴片技术,AF50T 可靠性高、能满足复杂环境的应用需求。紧凑的LGA 封装使其尤其适用于尺寸受限、并要求可靠网络连接的场合。该封装类型适合大规模、自动化生产,能有效帮助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基于可靠的PCIe 20 接口,模块可实现高速率、低功耗的WLAN 无线传输。结合其紧凑尺寸、较低功耗、超宽温度范围以及高可靠性,AF50T 可满足车载领域各类应用需求。


QuecHub —端通过物联网协议网关桥接设备运行,另一端通过客户应用运行。通过单步加载即可立即使用可部署云的模组创造性地完成统一的云访问程序。该接口还提供支持轻松编码的 RESTful API 网关,从而实现设备与各种 Web 和移动应用的快速集成。


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 数增长势头强劲,IoT Analytics 预计 2025 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包括蜂 窝及非蜂窝)联网数量超 300 亿。据 GSMA 数据,中国 2020 年物联 网行业市场规模约 17 万亿,预计2025 年市场规模达到 28 万亿,CAGR 达 11%,中国引领全球物联网行业发展。模组承接物联网产业链上下 游两端,直接受益上下游高景气度。

国内物联网芯片厂商加快国产替 代进程,将显著降低模组厂商成本,带动中游模组需求增长。基于模 组自身的普适性及可定制性,模组行业充分受益于下游垂直应用的多 元需求,市场空间广阔;鸿蒙的推出将为下游应用场景带来增量;中 国移动开启 5G 通用模组集采,推动模组价格下行,促进 5G 行业应用 拓展,进一步带动 5G 模组需求爆发。

车载模组是 汽车 接入车联网的重要底层硬件,可应用于 汽车 主机、T-BOX、OBD、OTA 等车载的不同领域。伴随通信技术迭代和智能 汽车 的发展,车载模组 需求迎来爆发。佐思汽研预计 2025 年全球 汽车 无线通信模组装载量将 到达 2 亿片,2020-2025 年 CAGR 达 15%,其中中国 汽车 无线通信模组 装载量将达到 9000 万片,2020-2025 年 CAGR 达 19%;5G 模组渗透率 提升,佐思汽研预计 2025 年中国车载 5G 无线通信模组的装配率达到 35%左右。

由于车规级产品对实施传导、安全性、稳定性等各方面性 能要求相比消费级、工业级产品更为严苛,同时 5G 车规级模组集成 度进一步提升,车载模组尤其是 5G 车载模组单产品价值量更高。未 来智能网联 汽车 将逐渐普及,车载模组渗透率持续提升,行业有望迎 来量价齐升的发展机遇。

公司具备完整的车载模组产品线,覆盖 5G、 LTE、C-V2X、Wi-Fi6 和高精度 GNSS 定位等前沿技术,基于全球领 先的车规级平台研发了丰富的产品,契合 汽车 厂商对智能 汽车 升级换 代的技术连续性需求。公司与高通等领先的芯片厂商合作,推出的产品与上游芯片面世时间相差较短,可保证客户最新车型在技术上处于 领先优势;

公司量产经验丰富,已为全球超过 60 家主流 Tier 1 供应商 和 30 多家知名整车厂提供车载前装和后装智能连接设计,主要应用于 T-BOX、车载导航系统等场景中,在全球已交付量产项目近 50 个。公 司国内 4G 通信模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伴随着智能 汽车 景气度的高 增,车载模组市场将为公司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众所周知。国内的通讯巨头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在通讯基站建设制造这方面有华为,中兴等 科技 公司。国内的互联网 科技 公司有,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美团,京东等。

这些公司中具体有哪些搭建了物联网平台?他们搭建的物联网平台又是怎么样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全称物联网管理系统平台。即IOT管理系统平台, 那么,什么是IoT管理系统平台呢?
要了解什么是物联网平台,首先您需要了解一个完整的IoT系统的组件。

那么“物联网系统如何工作”。

完整的IoT系统需要硬件,如传感器或设备。 这些传感器和设备从环境(例如水分传感器)收集数据或在环境中执行动作(例如浇水作物)。

完整的IoT系统需要连接。 硬件需要一种将所有数据传输到云端的方法(例如发送湿度数据)或需要一种从云接收命令的方法(例如,现在对作物播种)。对于一些IoT系统,可以在硬件和连接到云之间的中间步骤,例如网关或路由器。

完整的IoT系统需要软件。 该软件托管在云端(什么是云端),并且负责分析从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并作出决定(例如,从湿度数据知道刚刚下雨,然后告诉灌溉系统今天不打开) 。

最后,完整的IoT系统需要用户界面。 为了使所有这些都有用,需要一种方式让用户与IoT系统进行交互(例如,具有显示湿度趋势的仪表板的Web应用程序,并允许用户手动打开或关闭灌溉系统)。

IoT平台是连接IoT系统中的所有内容的支持软件。IoT平台有助于通信,数据流,设备管理和应用功能。

IoT平台存在于第3部分中,通常是上述内容的第4部分。随着所有不同种类的硬件和不同的连接选项,需要一种使所有工作在一起的方式,这就是IoT平台所做的工作。

IoT管理系统平台帮助:连接硬件,处理不同的通讯协议,为设备和用户提供安全和身份验证和收集,可视化和分析数据与其他Web服务集成。您的业务何时应用物联网管理系统平台

由于IoT是一个系统系统,因此在所有相关领域拥有专长的组织很少见。存在物联网平台,可帮助企业克服技术挑战,而无需将其全部归咎于内部。

物联网作为未来发展重要方向,承载了世界梦想,面对新一轮信息 科技 机遇,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加大部署或者 探索 物联网,以此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各界积极入局跑马圈地,以此抢夺时代制高点。

谷歌希望安卓 *** 作系统能能广泛应用在各种智能设备当中去,发布了Android Things物联网系统,同时,谷歌希望把强大AI能力扩展到各种物联网智能设备上,至此在今年面向智能终端首款AI芯片Edge TPU,核心用于边缘计算,让本地就具有AI处理能力。

美国另一 科技 巨头微软,希望win10无处不在,推出Win 10 IoT为全球各行各业智能设备提供服务,帮助他们迈向物联网时代。另外,Win10 IoT可以在边缘做更多工作,包括机器学习、事件处理、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并与Azure物联网再到边缘无缝集成为Win 10 IoT设备带来了云智能和安全分析。与此同时,微软也将投入50亿美元支持物联网创新。

亚马逊则在多年前就发布了AWS IoT平台,以此抢占物联网应用市场,例如帮助工业企业提高运营效率,使用AWS IOT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在云中或直接在工业设备上运行,从而设备可以响应本地事件并采取智能动作。

物联网连接规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以LoRa和NB-IoT等低功耗广域网LPWAN通信技术发展迅猛,连接复合年增长率为109%,在城市井盖、水、电、燃气表等得到了大量应用。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万物互联得以实现,在国内,BAT以及华为等厂商战略纷纷向物联网转变,华为以大连接谋划,去撬开这个千亿级连接市场。

百度以ABC+IoT+智能边缘促进物联网在各垂直领域展开大规模应用,并赋能各行各业,促进物联网时代到来。

腾讯在今年迎来重大战略转型,被视为变革开启之年,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是腾讯战略大调整核心部门,寄托未来变革命运,拥抱产业互联网,助力产业与消费者形成更具开放性的新型连接生态。

中国移动:成立物联网公司、车联网公司,搭建物联网专网、提供专号、建设物联网设备接入管理平台和物联网应用开发平台,大力推动物联网业务展。
可以说基本上在国内有名的公司全部入局了物联网平台建设。物联网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必将有大大小小的 科技 企业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进入 科技 产业化的过程中。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物联网主要涉及的行业包括电子、软件和通信,通过电子产品标识感知识别相关信息,通过通信设备和服务传导传输信息,最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存储信息。

而这些产业链的任何环节都会开成相应的市场,加总在一起的市场规模就相当大,可以说,物联网产业链的细化将带来市场进一步细分,造就一个庞大的物联网产业市场。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全面的改变。

自己在电信上班,这个问题很不错。就现在成都电信物联网建设来说,已经很完善了。

这是中兴新支点开发应用在物联网的一种新设备,ICG也就是智慧协同网关Intelligent Collaboration Gateway,是一款多运营商上链智慧协同路由器,无线多链路带宽聚合设备,是专为复杂无线网络环境设计的集中式网络通信系统。该系统融合优化多运营商多制式网络,支持低、中、高速环境中的数据通信,为用户提供可靠、稳定、安全、高带宽的网络接入服务。应用于现场直播、移动轨道交通如高铁等、工业物联网、无人巡检、备份链路、应急救援等场景的无线网络搭建。
简单来说应该就是,用这个中兴新支点ICG设备,可以在很多复杂的弱网环境下搭建无线网络,实现高速稳定wifi上网。

在业界的普遍认为中,运营商做物联网似乎有着先天的优势,优质的网络资源、强大的计费平台以及广泛的用户基础,应该肯定的是,运营商在联合地方政府提供民生类的社会化物联网服务的过程中,确实做出了不小的成绩。
比如中国移动的12582“农信通”,已形成了以6个应用产品,4条服务主线,2个全网平台,1个中央信息库的产品体系,在农生、农商、农政等领域开发了12582热线、百事易、商贸易、政务易、务工易、农情气象6大产品,通过语音、短信、互联网等服务方式为广大农户,提供找工作、找销路、农业科技、生活百科等十余项惠农信息服务。
但在物联网更大的市场范围—行业应用中,运营商的优势依然存在?以车联网市场为例,完善的网络覆盖显然是汽车通信的标配,一方面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需要随时传输到后台,另一方面信息服务的提供也需要不间断的无缝网络,但现阶段运营商显然还无法实现百分百覆盖,利用多种通信技术实现多网共存仍然是其主攻方向。
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谢大雄也表示,物联网将引发多端时代,更加专业化的终端数量不断增加,物联网应用不可能仅在一张网运行,比如汽车、医疗都会搭建自己的网络,如果过去十年通信的任务是IP化,那么今后运营商就要更多地专注在IT化。
另外,在运营支撑领域,尽管运营商具备业界完善的计费系统,但能否直接应用于物联网业务?回答应该否定的。
运营商的计费系统是按秒计时,但车联网业务都是合作的打包套餐,并在出包以后续费,另外一些业务也将采取更灵活的订阅计费方式,比如按次收费或后向收费等等。而这种灵活多变的组合计费方式显然与传统的电信计费不同,运营商想要接手恐怕还需要在IT环节“另起炉灶”。如此一来,相比那些行业内的专业厂商而言优势何在?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技术部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车联网是物联网的一部分,车联网通过3G移动互联网,进行汽车的信息收集与共享,通过信息的处理,实现车与路、车与人、人与人、人与第三方服务商的沟通,让汽车生活更加智能。车友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3G车联网的创新者,致力于打造中国3G车联网服务第一平台,以车主需求为核心向资源方整合基于精确地理位置信息的安全驾驶、交友、娱乐、移动增值等实时互动车联网服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922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 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