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2G、3G和4G都指的是什么?5G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

1G、2G、3G和4G都指的是什么?5G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第1张

从1G到5G这是指移动通讯技术的更新换代,即将到来的5G就是第五代。从1986年的第一代通讯技术标志着我们正式进入了移动通讯时代,经过短短三十几年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我们提供通讯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 娱乐 方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移动通讯的发展历程。
一,1G时代,大哥大时代。 由美国开发的最早的蜂窝电话系统标准,采用模拟调制技术,只能进行语音通话,而且通话容易被干扰和窃听。
二、2G时代,数字电话时代。 主要有GSM和CDMA两种标准,和1G最大的区别就是采用了数字信号调制技术,通话稳定不易受干扰,提高了安全性,并引入了短信功能。

后来在GSM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发展了GPRS数据业务,我们才能够进行手机上网,但最多的就是进行手机QQ聊天,也只能传送个文字和而已,大部分人在当时每月花5元包5M流量就够用了。
三、3G时代,移动多媒体时代。 主要有TD-SCDMA、WCDMA和CDMA2000三大标准,支持更大的接入带宽和容量,智能手机的普及也使我们进入了移动多媒体时代,我们不只实现了打电话和发短信,还可以直接在手机上浏览各种网站,众多电脑端的应用也都逐渐转移到了手机上。
四、4G时代,高速上网时代。 主要有TD-LTE和FDD-LTE标准,和3G最大的区别就是网速明显更快,约等于3G网速的几十倍,得益于网速的大幅提高,各种移动自媒体平台也在高速发展,人人都可以是一个自媒体,随处可见拿着手机在直播的网红们。
五、5G时代,万物互联时代。 5G网络拥有超高的网速和更低的延时,为VR/AR技术以及各种云服务提供了基础,这些产业都会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大放异彩。还有5G时代运营商的业务范围也不仅限于传统的语音和数据业务上,而是会像各种物联网行业延伸,比如人工驾驶、远程医疗等在5G时代都将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移动通讯技术的每一代升级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无不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目前真正的5G时代还没有到来,至于5G大规模普及之后,到底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还不可知,就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1G、2G、3G、4G它们后面都带有一个字母G,这里字母G是第几代的意思。1G是第一代,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是第二代,新增了发信息的功能。3G是第三代,最大的特点是高速资料下载。除此之外,已经能做到视频通话功能。4G是第四代,也就是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2G到3G之间的变革最具有意义,它对人们的生活、思想产生的冲击是巨大的。

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某些习惯会被颠覆。具体会发生的变化太多,我说一下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

当5G时代的到来,我们手中的手机要更新换代一次。之前手机更新换代是取决于手机,这次则是取决于网络的更新。虽然5G手机的外形和现在使用的不会有区别,但还是要更换成5G手机。5G时代网速会大幅提升、资费会大幅下降,再也没有流量不够用问题的困扰。

4G网络是视频时代,5G网络是万物互联。假如说4G网络是正方体的面,那5G网络是完整的正方体。4G时代查询快递物流信息,只能看到它到了哪个位置。5G时代会更加具体,在出库时就能看实物。

还没有5G的概念时,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事物都在往智能、互联方面走。5G更像一名实施者,把人们在4G时代提出的概念实施出来。把4G已经做到的事情,变得更加完善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们生活在4G时代,感觉不到每代之间的变革有伟大。2G时代出了诺基亚、3G时代苹果横空出世、4G时代出了小米。5G时代的竞争依然强烈,谁能把握好当前的风口、谁能推出革新的产品,谁就能在5G时代成为王者。我们只需记住这一点: 科技 不管怎么变,始终是围绕人来制定的。
在了解1G、2G、3G、4G和5G之前,首先需要对“G”进行了解,“G”是generation的缩写,意思是“代”,从1G到5G指的是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一种迭代的过程。
1G是第一代,1G使用的是模拟通信技术,解决了语音传输问题,但只可以通话,抗干扰性能较差,典型代表是大哥大。2G是第二代,2G使用的是数字通信技术,由于技术的进步,2G在抗干扰的能力上比1G有了很大提高,使得手机不仅仅支持电话,还可以发短信、上网冲浪等等,但网速比较慢,2G时代的代表公司是诺基亚。3G是第三代,以CDMA制式为主流,扩展了频谱,增加了频谱利用率,让手机上网速度更快,人类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开始普及。4G是第四代,与3G最大的区别就是网速明显更快,约等于3G网速的几十倍,开始进入高速上网时代,催生了直播、自媒体等新兴行业,扫码支付开始普及,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手机。
而5G是第五代,具有超高的网速、更低的延时、泛接入的特点。5G网络的这些特点会为VR/AR技术提供高速网络的支持,无疑会推动VR/AR生态的发展,使得人工驾驶、远程医疗成为可能。此外,随着5G的普及,将会推动智能家居的发展,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我们的生活更为便利。5G实现了从人与人的通信走向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实现了万物互联。

1、G的意思也就是“代”(generation的缩写,1G2G3G4G5G指的是移动通信技术的迭代!

2、1G是模拟通信技术,解决语音传输问题;2G时代就是数字通信技术,解决了文字传输问题;3G到来代表着一个全新的时代,移动通信变成互联网的载体和基础设施,人类开始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和各种新经济模式开始层出不穷。4G时代,移动通信的传输速率大大提高,带来视频化的时代,改变整个经济形态和每个人交流方式;5G代表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也代表着人类开始正式进入到数字化时代,5G解决了物与物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是万物互联的时代,移动支付就是物联网的初级应用,未来几乎所有的产品都会通过感应器会接入数据库,夸张一点说,如果你买的衣服没有上税都不能上街穿,因为遇到感应器会立刻报税务局抓你的!美国已经超越5G研发6G了,6G解决人和物与通讯卫星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星联网),其实星联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GPS早已经实现了,只不过以前是应用于垂直领域而已!

3、4G改变了经济形态,5G改变的是 社会 形态,6G改变的是生存方式。移动通信技术迭代对于 社会 意义不仅仅是网速提升,而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未来是万物互联时代,智慧城市、无人驾驶 汽车 、数字化商业,甚至星际旅行都会成为现实,这些需要人与物或者物与物之间的链接,而要实现它们就需要更强大的无线数据网络作为支撑。

现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移动通信, 从1G语音时代,2G文本时代,3G时代,到现在的4G视频时代,再到即将普及的5G时代,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通信史。
1G即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采用了模拟通信技术 ,来自于美国的航天和国防应用。代表作就是90年代初港片里的大哥大。
1G时代的代表公司是摩托罗拉,摩托罗拉是当时模拟通信技术的佼佼者,可惜一代巨头未能跟随市场转型,最终轰然倒下。
1G采用了模拟通信,有很多缺陷,比如串号、盗号等现象。
2G即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从模拟通信进入了数字通信 ,解决了模拟通信的保密性、信号不稳定的问题。
2G时代有两个标准,欧盟的GSM和美国高通的CDMA 。由于第一代通信技术标准掌握在以摩托罗拉为代表的美国人手里,欧盟不甘心落后美国,最终搞出了GSM标准,在2G时代全面超越了美国。当时还有高通的CDMA标准,但是,支持的国家比较少。
2G时代的代表公司是诺基亚 ,可以使用手机自带的浏览器浏览WAP网站的内容,大多数为文本内容。
3G即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的3G时代步入的比较晚,3G时代在我国只有短暂的停留。 3G网络提高了通信频率,可以传输更多的数据,支持视频通话。
3G时代有3个标准,WCDMA、CDMA2000、TD-SCDMA ,其中WCDMA技术成熟度最高,得到了普遍使用,我国自主的TD-SCDMA相对来说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移动通信标准,我国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3G时代的代表公司是苹果的崛起,智能手机的普及 。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发布了第一代iphone,取消了传统的键盘,搭配多点触控使用,并且创造性的使用了应用商店。
4G即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了,具有速度快、通信灵活、智能性高等特点,因此催生了很多新的应用,比如扫码支付、抖音、快手等应用。
4G时代就是智能手机的时代,4G信号覆盖非常广泛,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来不开智能手机。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具有高网速、低时延、泛接入的特点,实现“万物互联”。
根据5G标准, 5G的理论速度达到了10Gbps,实际应用时可以达到1Gbps ,用于开展自动驾驶、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的应用。
根据工信部的要求, 三大运营商将在2020年实现5G网络的正式商用 ,还有1年多的时间,5G即可与我们见面。
2G实现了1G模拟时代进入数字时代,3G实现了2G语音时代走向数据时代,4G实现了全面IP化,数据速率大幅度提升,5G实现了从人与人的通信走向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实现了万物互联。
1G和2G其实差别不大,在我们知道“G”的时候应该就是3G,也就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是通信技术
最早的 1G ,诞生在1978年左右,是摩托罗拉和贝尔实验室最先发明的。
这一代通信系统,是模拟通信系统,抗干扰性差,语音质量也差,价格昂贵,因此没有被广泛使用。
2G (second generation)表示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代表为GSM。以数字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 
3G 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通话)及信息(电子邮件、实时通信等)。3G的代表特征是提供高速数据业务,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
2001年4月16日,第一个3G电话经由英国的沃达丰网络拨出。
4g 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5G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及人工智能一直处于发展阶段,而5G时代的开启就意味着人工智能的崛起(包括智能家居、无人飞机等),也就是 科技 生活。
1G、2G、3G和4G中的G就是generation(代)的缩写,表示第几代通信技术,比如4G的英文全称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下面对这几种通信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一、第一代通信技术(1G) 这一代通信技术的核心是使用模拟调制技术, 由此建立的通信网络只能进行语音通话,而且电话信号容易被干扰,通话质量很不稳定,这时候的网络标准只有两种,分别为欧洲的TACS和美国的AMPS,可以说,这时候的通信标准都掌握在欧美手中,这一时期的代表产品是摩托罗拉8000X,俗称“大哥大”。
二、第二代通信技术(2G) 这代通信技术采用了数字信号调制技术, 相较与1G技术,通话稳定性大大提高,而且通信安全也开始有了保障,不容易被窃听;2G技术不仅支持语音,也开始支持发送文字功能,这一时期,发短信成为人们的重要交流形式;在GSM系统此基础上,2G开始发展GPRS数据功能,也就是上网功能,相信大多数人都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接触手机上网,当时移动公司每月30M的流量包能让我们用好久。这一时期的技术标准主要有TDMA和CDMA两种。这一时期的代表产品是诺基亚7110。
三、第三代通信技术(3G) 这一时代又叫移动多媒体时代, 3G通信网络可以支持更高的带宽和网络速度,由此带来的就是智能手机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移动互联网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这一时代的技术标准有TD-SCDMA、WCDMA、CDMA2000,但3G的技术专利可以说是被高通垄断了起来,依靠收取专利费,高通赚的盆满钵满。3G时代苹果开始推出IPhone系列,国产手机厂商联想、小米、魅族也开始入局智能手机市场。
四、第四代通信技术(4G) 4G时代带来的是高速网络时代, 相比如3G,网速更快、流量更便宜,由此产生了很多新生行业,如直播、手机 游戏 、自媒体等。这一时代的技术标准有TD-LTE、FDD-LTE,至此,虽然手机通信技术发展了4代,但相关标准和专利中国并没有掌握,我们只是亦步亦趋地跟随着美欧的脚步,而美国和欧洲通信公司通过标准和专利从中国赚取了大量金钱。由此,也使我们国家在下一代通信技术5G的发展中格外重视。
最后,就是5G时代,这一通信技术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 由于5G网络的高速和低延迟特性,将催生一大批新型产业,如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物联网等,使得VR/AR技术不再停留在口头上,所以说,5G技术将不单单是一种通信技术,它更像一种基础设施,我们的生活都会因此改变。
通过对4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通信技术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高精尖产业密切相关,可以说,谁掌握了信息技术标准和专利,谁就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优势,这也是美国与中国进行5G竞争的根本原因,而5G技术中国的代表公司华为,无疑是美国重点制裁对象。
最明显的改变就是网速的提升,不能小看网络提速带来的作用,量变造成质变,当网速达到5G理论速度时,我们的 社会 生活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网速达到一定速度之后,无线通信应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比如智慧城市的建设、万物互联、AR/VR生态的发展,都需要高速网络的支持。

而直接影响我们普通生活的,可能就是智能家居了。受限于网络,现如今的智能家居还停留在较为表层的情况,5G的普及,将会推动智能家居的发展,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我们的生活更为便利。

总的来说,就是高速网络将会把人与物品连接在一起,互通讯息。万物互联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让我们做好准备去拥抱它吧。
2G、3G、4G这些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表示的是不同的通信技术。

G是Generation,也就是“代”的意思,1G~5G等的定义,主要是从速率,业务类型,传输时延,还有各种切换成功率角度给出具体实现的技术不同。
1G时代是语音时代,就是可以通话,抗干扰性能差,同时简单的使用FDMA技术使得频率复用度和系统容量都不高。当年的大哥大就是典型代表。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加入更多的多址技术,包括TDMA和CDMA,同时2G是数字通信,因此在抗干扰能力上大大增强。2G时代是文本时代,使用了数字传输取代模拟,并提高了电话寻找网络的效率。
3G时代通过互联网可以进行包括语音、视频和其它多媒体内容在内的数据包传输,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媒体,提供电子商务、视频通话等服务。
4G目前来说是所有网络中最快的,理论上下行峰值能达到100Mbps,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制式主要有LTE、TD-LTE、FDD-LTE,全球运营商已经广泛部署。能够满足人们目前对所有无线服务服务需求。
5G具备低时延、低功耗、高可靠的5G通信技术,是4G多种有线、无线接入技术的演进式集成解决方案。5G时代的下载速度更快,可以为多种需要高速网络的应用服务。
明年5G正式开始商用,5G时代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改变,包括:物联网、车联网、无人驾驶、智慧医疗、VR/AR、工业40等关键应用,这些将使我们生活改变很大,很期待万物互联时代的真正到来。
最近5G的概念与人工智能一样火热,也正是5G的火热让过去不怎么受待见的1G、2G、3G、4G等概念也被提起。

从1G到5G,指的都是通信技术。人与人要通信,人与物要通信,物与物要通信,大家都要通信。既然要通信,肯定就要造出一些用于通信的设备出来,开发出通信的软件出来。通信的设备嘛最长见的就是手机,还有野外的基站、机房等。不管是这些设备还是软件,都要靠人类的智慧把它们造出来,人类的智慧与知识就是通信技术。

现在已经发展到了5G,相对于以前的那些G,5G使用的通信频率更好,通信波长越短,从而基站要做改变,手机接收天线也要做改变。
5G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可以想象下,一个是下载速率的提高,一个是物联网会迎来更大的发展。
速率的提高,就是手机上网的速率。我们平日使用手机做的最多的事就是上网看新闻看视频听音乐,我们最怕的就是上网时打不开,而且伴随着一个小圈在转个不停,我们就知道网速又不行了。5G将会大大提高上网速率。

物联网方面,在5G时代将会实现万物互联。5G网络速率高、连接设备多、覆盖范围广,给物联网打下了较好的设施基础和技术基础。也许对于动物园饲养员来说,远程监测可爱的动物们的身体 健康 不是梦。

虽然现在5G还没有普及,但是我们可以想象未来5G时代能给我们生活带来多么巨大的变化。小伙伴们,你们觉得呢?

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和电信运营商的无线传输网络。 EPoSS在《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报告分析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2010年之前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2010-2015年物体互联,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体终端进入全智能化。 RFID是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RFID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最简单的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Tag)、读写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三部分组成,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其他硬件和软件的支持。2009年中国RFID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其中电子标签超过38亿元、读写器接近7亿元、软件和服务达到5亿元的市场格局。
MEMS传感器市场前景广阔 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是微机电系统的缩写,MEMS技术建立在微米/纳米基础上,是对微米/纳米材料进行设计、加工、制造、测量和控制的技术,完整的MEMS是由微传感器、微执行器、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通讯接口和电源等部件组成的一体化的微型器件系统。MEMS传感器目前主要应用在汽车和消费电子两大领域。任天堂公司的Wii无线游戏机允许使用者通过运动和点击互相沟通和在屏幕上处理一些需求,其原理是将运动(例如挥舞胳膊模仿网球球拍的运动)转化为屏幕上的游戏行为。在苹果公司的iPhone中,通过对旋转时运动的感知,iPhone可以自动地改变其显示格式,以便消费者能够以合适的水平和垂直视角看到完整的页面或者数字。根据ICInsight最新报告,预计在2007年至2012年间,全球基于MEMS的半导体传感器和制动器的销售额将达到1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与2007年的41亿美元相比,五年后将实现97亿美元的年销售额。目前上市公司中歌尔声学已经掌握MEMS芯片设计、MEMS半导体封装等多项核心技术,2008年申请相关专利高达44项,主要应用在MEMS麦克风的生产制造。我们认为公司将在物联网时代MEMS传感器领域占据竞争优势。 智能终端备受期待 法国Violet公司推出了Nabaztag小兔子,通过wi-fi路由连接网络,可为主人提供所需的各类新闻等,能够讲5国语言,在主人接收到邮件或信息时,会发出语音提醒。此外它还能识读Ztamps标签上的信息,并实时连网,随时呈现动态信息。我们认为随着物联网推进,家用电器的智能化将是未来发展趋势。上市公司中的拓邦电子是家电智能控制应用领域的行业先行者,未来发展值得关注。 集成电路产业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2005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达到3800亿元,占全球比重达25%,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集成电路市场。32位CPU芯片、网络路由交换芯片、GSM/GPRS手机基带芯片、TD-SCDMA基带芯片、数字音视频和多媒体处理芯片、第二代居民身份z芯片等一批中高端产品相继研发成功并投入市场,产品设计能力达到018微米,集成度超过千万门;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工艺水平达到12英寸013微米,90纳米工艺技术研发取得进展,与国外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 电信设备商最受益于物联网 当下最大的投资机会在于电信设备商,物联网的商业建设尚处于萌芽阶段。电信运营商是物联网的积极推动者,物联网丰富电信网络的应用。就三家电信运营商而言,包含强势固网的全业务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行业用户的ICT(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建设中一直处于领导地位,其全业务模式十分便于将通信网络与物联网相关信息管理的企业内网实现对接,完成对物联网的全程管控。由于资源所限以及历史原因,单纯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目前能够实现的物联网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而言,网络的升级换代对光纤产业将产生实质性利好,受益的公司包括烽火通信、中天科技、亨通光电、中兴通讯、光讯科技、三维通信等国内领先的光纤制造商、通信设备提供商。在物联网建设进程中,这些公司最先受益,确定性最高

从人与人相连接,到万物互联,互联网技术的演进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革。随着物联网在近几年的爆炸式发展,IP地址变为稀缺资源,多国开始参与建设根服务器,以IPv6协议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正快速改变现有互联网的面貌与格局,全球已经进入了互联网发展的“拐点”,本文将分析IPv6的发展以及各种影响因素,对于5年后全球IP地址的需求量进行预测。

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发来的数据包, 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从TCP或U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更低层。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 [1] ]。

为了实现TCP/IP,网络中的每个设备都需要根据恰当的信息正确地配置。特别是,每个设备都需要分配一个本地的IP地址,以便让网络来认识这个设备。一个IP地址就是一个数字的标签,类似街道门牌号码,用一种“点+地址”的方式表述,每个十进制数字代表一串八个二进制数字——0和1。一个路由器如果要明白需要将哪个数据传输到哪个设备上,就必须用到IP地址。TCP/IP向路由器广播数据,用特定的IP地址来区分数据的接收者。路由器读到IP地址然后转发这个数据到这个地址的计算机上。

连接到今天的互联网上的每个服务器或设备都会被分配一个自己的IP地址。在未来的物联网世界里,每个单一的设备,不管多小,也必须要被分配IP地址。所以产生了由于需要联网的设备数量巨大,很容易超过可用的IP地址数量的问题——至少在当前的IPv4中。IPv4提供了大约43亿的唯一地址,其中的大部分已经被分配给了已有设备。

按照工信部在2010年的预估的5年间,我国IP需求量会增至345亿,包括移动互联网为10亿,物联网预计需求量为100亿,固定互联网为5亿(考虑IP地址33%的利用率)。而再要考虑到2025年,需求的增加将更将随着5G的部署和智能设备的普及而翻倍。尽快普及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是一种解决方案,IPv6协议理论上扩充到了多达340个100万的11次幂的地址,远远超过所有可能的物联网设备所需要的地址。但是要预测5年后的全球IP地址数量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工程师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尝试通过各种办法为IPv4 协议续命延缓 IP 资源耗尽的时间。比如NAT 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 IPv4 的地址短缺问题并且能够保护私有内部的网络,提供防火墙的功能;IPv4 与 IPv6 协议完全不兼容,我们需要引入双协议栈、隧道技术或者 NAT64 解决兼容性问题,而应用这些技术也需要额外的成本;通过对资源的细粒度管控,并回收不再使用的 IP 地址,延缓 IP 地址耗尽的时间等。

但是,发展IPv6成为全球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解决方案,全球你追我赶普及IPv6的竞争态势正在形成。IPV6是一个网络拓扑的革命。不需要二手中转,也不需要P2P打洞,两个物联网的设备之间就可以非常好地自由地通讯。每一个设备也不需要躲在网关后面,就可以升级到网络世界的一等公民。而且因为都是直接IP, Ipv6网络可以降低10~30%的网络延时。在可预见的未来 IPv4 协议也终将被 IPv6 替代。而在接下来的5年,IPv6发展趋势依旧,到2025年,IPv6将占据大部分市场,5G使得万物互联成为可能,预测结果将基于IPv6。

根据APNIC Labs提供的全球IPv6 用户数及IPv6用户普及率的数据(该机构的测量工具对中国数据的测量可能不准确),截至2020年6月,全球IPv6用户数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地区依次是印度(358亿)、美国(143亿)、中国(12亿)、巴西(5千万)、日本(4千万)。

在域名系统方面,根据Hurricane Electric提供的数据,截止2020年6月,在全球1511个顶级域中,有1489个支持IPv6,占总量的985%,在这1511个顶级域中,有1485个权威服务器支持IPv6,占顶级域总量的983%。另外,经测试全球共有至少15114074个拥有AAAA记录的域名,占总域名量的59%。在Alexa排名前100万的网站中,共有203197(203%)个网址在AAAA记录中提供IPv6地址。同时,全球共有5万1千多个网址可以通过IPv6起始的域名提供IPv6访问。

根据We Are Social的全球数字报告数据,近五年全球联网的网民数量以稳定速度增加,2015年全球网民为342亿人;2016年全球网民达到377亿人;2017年全球网民达到402亿人;2018年全球网民达到439亿人;2019年全球网民达到454亿人。网民占全世界的总人口数量从46%增长到59%。从增长的趋势上看,全球的网民的增长速度稳定且逐渐增加。

在近五年中,非洲和南亚地区网民的增长数量极为显著,而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呈现小的增幅。整体来看,互联网用户并不是均匀的分布在全球各地,在非洲和南亚的大部分地区仍然数量较少。所以虽然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在网民数量上将要达到瓶颈峰值,但是在全球范围,增长的趋势在接下来的5年也将基本保持。随着社会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使用互联网,也是网民数量增长的一方面,预计2025年网民数量将可能突破60亿。考虑私人联网以移动设备的社交等基本需求为主,以人均一个IP地址作为基数,就至少需要60亿IP地址。

自2008年“智慧地球”提出以来,物联网概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被认可,并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如今,物联网连接数量实现爆发式增长,物联网的商业化应用已经占据了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在物流、交通、建筑、医疗等行业应用已得到发展,但在对智能化要求较高的领域如智慧交通、制造、能源等,仍处于分散的、小规模的状态。

从全球角度出发,物联网产业正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物联网行业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5G、AI、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行业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各国为了抢占新一轮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先机,纷纷出台政策进行战略布局。美国的“SMART物联网法案、欧盟的十四点行动计划、日本的“i-Japan战略”、韩国的“u-Korea”策略规划、新加坡的“下一代I-Hub”计划等都将物联网作为当前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据市场分析公司高德纳(Gartner)估计,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达到260亿个,物联网市场规模达19万亿美元。

各大机构对全球物联网未来发展的预测如下表:

综合各大机构的预测数据,以全球各国物联网的增长速度,智能设备在2025年可突破750亿,万物互联要每一个智能设备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IP地址,全球对于IP地址的需要也达750亿。

物联网发展技术壁垒可能导致智能设备在普及用户方面受到限制而影响智能设备对于IP地址的需求量。根据《2014-2019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物联网需要多行业、多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协同配合,物联网企业特别是从事跨越多层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企业,需具备较强的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专业研发能力,还需要拥有较强的底层协议、微 *** 作系统、与硬件紧密结合的嵌入式软件和信息处理应用平台软件开发能力。这样的要求在5年完成也是较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NAT可以避免内部IP的频繁修改,可以当做防火墙,保护内部网络,在IPv6快速部署中也有存在的空间,这样对于大量的智能设备而言,可能不需要独立的IP地址。

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正快速改变现有互联网的面貌与格局,在未来将成为支撑前沿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石,有力支撑起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5G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催生出更多新业态、新应用、新场景,最终惠及到每一个网民。全球产业界已经为快速普及IPv6做好准备。通过之前各项因素的考虑,预计5年之后,全球IP地址的需求量在500亿左右,考虑到IP地址的利用率不是100%,全球IP地址的需求量超过650亿。

[[1]] 叶舟IPv4向IPv6过渡关键技术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2009 DOI:107666/dy170245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933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 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