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成立 国家队资本要翻谁的牌子?

千亿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成立 国家队资本要翻谁的牌子?,第1张

互联网行业迎来国家队的投资基金入场。1月22日,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成立(简称中网投),由国家网信办和财政部共同发起,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中网投的基金规划总规模1000亿元人民币,首期规模300亿元已全部认缴到位。

这个消息一时在互联网行业引发的震动不小。在过去一年网络管控在各个行业趋向收紧(就在1月22日,工信部发布通知:未经批准,不得自建或租用),现在,国家队穿着钢铁盔甲来了,它来干什么?为什么现在来?它的基金管理人是谁?没有人知道。

在新华网发的新闻通稿中,有这样一段话:

设立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是推动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的有力举措。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将秉持“专注专业、引导引领、扶优扶强、共享共赢”投资理念,坚持国家战略导向、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聚焦互联网重点领域,通过市场化方式支持互联网创新发展,为优秀互联网企业助力,为网络强国战略服务,推动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同水电煤一样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来看国家队出手也在情理之中——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主要表现在对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

时至今日,国家队想用产业投资,参股的方式渗透进入互联网相关领域,表示国家战略正在寻求同市场行为的融合。

同样是财政出资,中网投是要继中投之后在互联网领域里打造一个“淡马锡”?有几点值得强调:

1、虽然根子上都是“国家”的钱,不过中投与新加坡淡马锡是彻头彻尾的国家主权基金,而中网投除了中央财政的钱,还有其他多家国有资本参与。那么,淡马锡从2005年开始逐年披露业绩(因为毕竟拿是国家与全民的钱,要增加透明度),中网投呢?它会更多的走市场逻辑,还是政治逻辑?(新加坡另一个主权基金GIC投资风格较淡马锡就明显保守)两条路线之间如何平衡?

2、这支“财大气粗”的国家队,基金管理人是谁,不清楚。除了资本实力,一支基金最重要的就是其管理团队,中投当年哪怕宣布成立时也有名正言顺的董事长,中网投目前未披露负责人与管理团队姓名,看上去这成立消息宣布得有些仓促?核心团队尚在组建?未来会不会有目前风投界的明星人物加入?在不明确核心管理团队的情况下,国家财政与各大国资就甩手300亿,这也真是大Boss才能刷得了这个脸啊。

3、这支基金的进入会助推接下来两年的IPO趋势?借此趋势稳赚不赔?

4、主要的投资方向会是?哪些领域公司最有可能被这个资本大佬翻牌子?已有好事机构为它指点出路了。证券日报有文章采访分析人士表示,

重点看好有技术突破性进展有望大规模商用、市场需求有确定性增长的行业。

1)看好信息安全领域:《网络安全法》已出台,工控安全等保护制度出台在即,2017年行业增速将提升;

2)看好互联网金融领域:该领域主要面向长尾客户,对借款、理财需求迫切,政策利好信贷、消费金融等领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行业发展;

3)看好人工智能领域: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行业内上相关市公司将迎来发展机遇。

5、中国互联网头20年发展的红利绝大多数都被外国资本吸取,这两年互联网公司又在轮番拆VIE回国上市;这番国家队入场,会为一些优质的互联网公司(上市或未上市的)回归母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拆除障碍,对中国公司来说,这点积极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国家战略同市场行为的结合

据新华网报道,中网投的基金出资结构,包括中央财政引导资金,以及6家战略投资方,具体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信国安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工商银行、中邮保险为代表的金融资本。

其中,工商银行战略出资100亿元,并列单一最大战略投资方。如果按照工行给出的出资额度来估算,中央财政引导资金在中网投的资金构成中很可能接近半数。

除去千亿人民币的融资规模,中网投投资企业还将得到了工行、国开行、农行的1500亿元的银行授信。

根据新华网的采访,中投网负责人透露(报道未披露姓名),中网投的投资方向为那些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企业。

投资决策主要按照以下三个指导方向:

一是坚持国家战略导向。把推动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市场化方式培育壮大互联网企业。

二是坚持市场化运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搭建组织架构,所有权、管理权、托管权相互分离。

三是坚持专业化管理。组建专业化的投资运营团队,建立完善的投资决策机制,搭建科学的风险防控体系,专注专业地开展投资运营。

中网投追求的是国家资本同市场化运作的结合,这是一次在互联网领域,国家战略同市场行为相融合的尝试。能够肯定的是,一家企业被国家队的爸爸翻了牌子,应该会得到很强大的支持。

中网投要成为淡马锡吗?

提到政府型投资,最先想到的是淡马锡控股——一家成立于1974年,由新加坡财政部100%控股的企业。

根据淡马锡官网公布的数字,截至2016年3月31日,以新元计算的1年期股东总回报率为负902%,3年期为325%,10年期为6%、20年期股东总回报率为6%。而新加坡20年期的年化核心通货膨胀率低于2%。

淡马锡20年股东回报率

淡马锡公布的数据,40年期股东总回报率为15%,不得不说这个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收益表现并不逊色于一些机构基金。

不同于中网投的专门面向互联网的投资方向,淡马锡的投资领域很宽泛,在电信、媒体与科技领域比如参股阿里巴巴,在金融服务领域参股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平安等等。

淡马锡投资领域

淡马锡应该是国有资本市场化 *** 作的典范,从股东投资回报率来说,对国有资本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从投资的行业来说也通过产业投资,参股、控股的方式介入到对国民经济中有很高影响力的金融、交通,通信、能源等行业。这应该是“新加坡式的国有经济”。

作为政府型投资,淡马锡无疑是成功的案例,证明国有资本在完善的公司体系之下,能够保障效率和利润。而且时至今日,淡马锡也是非常国际化的投资机构,投资的公司中新加坡本土企业的比例是29%,其余为亚洲其他国家及北美等地的企业。

但是淡马锡的成立也有其背景原因,上世纪70、80年代,新加坡发展大型工业项目需要大量资金,而当时新加坡经济基础薄弱,私人资本积累不足资金能力有限,许多工业项目需要借助国有资本。

然而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史同资本是联系在一起的,从1996年张朝阳手持罗伯特教授的风险资金回国创建爱特信公司开始,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就得到了资本的大力支持。

BAT中,百度在上市前得到过美国投资基金德丰杰的多轮融资,阿里早期接受过雅虎和软银的投资、腾讯早期接受IDG和盈科数码的风险投资等等。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史就是中国资本投资的成长史,现阶段投资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找不到风口,不知道投什么,很少听到说找不到资金。

所以国家型投资基金在这个时间点进入互联网领域,很清楚自己要做的了吗?

哪些行业既是互联网、又符合国家战略

上中学的时候政治书有这样一段表述,国有资本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主要表现在对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

过去这些关键领域包括银行、铁路、电力等,现在应该会包括互联网或者说是互联网的一部分细分领域,比如说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等。

就拿智慧城市来说,这种结合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通过城市运行的相关数据结合算法的方式来“管理”城市。

比如说通过交通摄像头对城市道路运行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对数据进行分析、交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再通过相应的结果进行公共资源的调配。

当互联网相关技术成为城市大脑的支撑,而国家队并没有参与到其中,这是不是很心塞,说好的中国特色呢,说好的国家安全呢。

如果互联网离水电煤这样的基础设施更进一步,就表示它离进入国家队爸爸的管理半径就越近一步。

再者说,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还需要一些基础学科的发展作为技术支撑。比如说类脑研究等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这些耗时费钱的研究,更需要国家队资金的参与。

中网投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网投投资的公司要符合国家战略,要代表本行业领先科技成果和发展趋势。

哪些行业符合国家战略?看看被《“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点到名字的新趋势,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人工智能等。

比如构建促进基于云计算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推进公有云和行业云平台建设;构建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数据开放平台,构建以遥感、通信、导航卫星为核心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推进三网融合,构建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

看看中网投发布会上来的各部委: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证监会等国家有关部委。有这么多国家部委的保驾护航,中网投比淡马锡控股能够调动更多国家资源的支持。

很多分析认为,淡马锡的成功,在于成功构建了完善的公司体系,保障了国有资本的效率和利润。那中网投会有哪些创新,很显然作为“上面有人”的投资基金,一些机构性投资基金不好意思不带中网投一块玩,所以资本充裕、能撬动资源的中网投能够给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变化,不论积极消极,都值得持续观察。

Part1

股票投资需要哪些能力

极强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股票投资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入市之前,你需要学习股票是什么,如何开户,选择哪家券商;入市之后,你需要学习市盈率、市净率、现手这些专业名词;入市一段时间之后,你还需要了解5G、边缘技术、网络切片、泛在电力物联网等热点板块和概念,所以股票投资者还有另一个称号,科研工作者!

除了强烈的学习欲望之外,还需要一定学习能力,如果你的数学成绩长期不及格,可能会十分吃力。建议你去去看一下《证券投资分析》,如果能轻松理解,就可以入门,如果觉得十分枯燥,咱还是看看基金。

科学的认知能力:投资股市是一个很模糊的东西,在没有内幕消息的情况下,任何预测都只是一个概率,没有人能保证上涨。

股价变动受到基本面、技术面、小道消息、热点新闻、当日天气、软件流畅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因为变动因素太多,就很难确定股价上涨和下跌究竟是因为哪些原因,一旦你放弃追寻投资逻辑,股票投资就很容易变成一种玄学

自信:自信的人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的投资者一定自信。为什么你总是卖在最低点?为什么你容易恐慌?为什么你从没持有一支股票超过一个月?为什么你总是逃不出涨一点就卖、跌一点就抗的怪圈,核心原因就是对自己的选择和 *** 作缺乏信任。

Part2

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在普通投资者眼中,股票就只有买和卖两个知识点,卖股不用学,是人都会,所以只需要学如何买股。这种认知十分无知,如果用一张图表示,一个完整的股票投资流程包含信息收集、分析、确定选股策略、股票筛选、买入、持仓监控、卖出8个环节,缺一不可。

学习信息搜集:回想一下,你的主要资讯信息来源于哪里?是微博热搜?还是朋友圈早间新闻?抑或是同花顺右下角的新闻d窗?

金融投资是时效性最强的领域,你不可能等热点事件都上了微博热搜了才去投资,那你就是接盘侠,所以,平时通过怎样的手段最快捷、最准确地获取最新的国内外金融、时政要闻,就显得非常重要。

大学期间,为了更及时的获取新闻资讯,我微博关注了一百多个新闻媒体,随时追踪市场热点,不仅提高了信息收集效率,拓宽了视野,还培养了良好的新闻敏锐度,能迅速分辨哪些资讯有投资机会,为股票投资带来不小的收益。

养成良好的资讯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它是帮助你实现长期稳定超额收益的第一步。

学习信息分析:同样的资讯信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思想深远的人观点往往独树一帜,精准无误。

例如中国平安发布年度报告,普通投资者认为营收、利润增速均有下滑,利空,股价要跌;分析能力强一点的投资者认为保险行业增速整体下滑,中国平安年报业绩与预期持平,中性,股价不变;而高超的分析能力会详细查看年度报告,得出中国平安净利润增速下降主要源于股市下跌,影响了投资收益,其新星寿险业务增速快速增长,行业地位提升,应该获得更高估值,利好,应当加仓。

所以,分析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投资判断的准确性,这种能力是可以学习的,你可以与优秀的人交流,可以看优质的文章,也可以学习券商的研究报告。

学会股票分析:上面谈到,决定股价波动的因素很多,每一个因素在不同的时期对股价的影响力不同,制定投资策略的目的就是寻找影响股价的主要因素,并根据主要因素预测股价的走势,整体来看,基本面和技术面对股价的影响最大。

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是所有知识中最容易入门的,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张口而来顶背离、底背离、均线突破等理论,稍微高阶一点的会跟你谈论KDJ、BOLL通道、筹码分布、主力控盘等指标,倘若你仅满足于个别指标的应用,并依赖几个指标做投资决策,你的投资能力也就止步于此了。

倘若你偏爱技术分析,你的水平至少应该追上最简单的量化交易模型,技术指标包含反转指标、入场指标、趋势指标、破位指标、卖出指标、波段指标等等分类,每一个指标都有不同的应用方法和局限性,你至少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选股指标才能算得上技术分析投资者,如果你使用KDJ指标从事趋势分析,那你可以关闭屏幕回家种田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945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 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