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物联网智能锁商用 为什么又是ofo小黄车占领先机

全球首款物联网智能锁商用 为什么又是ofo小黄车占领先机,第1张

亲测发现即便是最近推出的智能锁的单车依旧是每辆车固定一个密码。只不过说最新一批智能锁的车是把锁锁上它在1分钟内能自动结束行程,也就是必须把锁锁上才能结束行程,但密码依旧是固定不变的。

ofo小黄车遭遇公司裁员、高管离任的传言,南都记者向ofo相关人士求证得知,目前并没有所谓裁员最多是正常的人员优化。至于传言提到的COO张严琪也没有离职,“昨天(上周日)还在一起开会呢”。但该人士并不清楚目前张严琪负责的业务板块,另外有知情人士表示其现在兼管ofo区块链项目。与此同时,ofo五位创始人戴威、张巳丁、薛鼎、杨品杰、于信依然在职,其中于信分管公关及政府公关业务,昨天早上在朋友圈对传言予以回应,表示“ofo海外业务仅仅一个新加坡的营收怕是比其他某些友商全量营收都高”,否认高管离职及公司裁员。南都记者反复拨打于信电话一直无法接通。

知情人士处了解到,ofo全国目前共有1500万辆车,最高日均订单3200万单,但各地城市运营维护人数难以完整统计。以广州为例,目前投放总量50万辆,运维人员近千名,这相当于每个运维人员负责约500辆车辆。去年ofo曾向南都记者表示广州运维团队接近1500人,两相对比确有一定比例“人员优化”。与此同时,其目前日均订单超过150万单,相当于每车日均3单。

除了裁员,有关传言还称“COO张严琪已经离职,其负责的海外事业部也已经解散。”但ofo相关人士则对此明确否认,不过因为几名高管过去几年一直轮岗不同业务板块,一些内部人士也对张严琪的具体分管业务并不熟悉,据透露张严琪还监管区块链项目。

在于信公开回应“海外事业部解散”传言中专门提到的营收强劲的新加坡市场,今年4月开始尝试区块链项目,用户通过骑行获得GSE代币。当时ofo强调这只是一个市场活动,并再次强调没有筹备任何“ICO”发币的行为。

上个月中旬,ofo还成立了区块链研究院,“将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区块链技术赋能大数据、物联网,连接企业、政府、用户等多方主体,解决共享单车投放、调度、停放、维修等运营痛点,协助解决共享单车的城市治理难题。”

共享单车的大起大落在上游厂商的财报里体现得尤其明显,从去年全年财报与今年一季度财报里就能看出“冰火两重天”的境况。以ofo生产厂家上海凤凰为例,去年其总营收涨幅156%至1428亿,但今年一季度营收与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 。6亿与508万,分别下滑42 。75%及5139%。如果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则甚至扭盈为亏,亏损1 6 5万,同比下滑116%。

这个疲态其实从下半年就已经开始显露。去年5月,ofo曾与上海凤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一年内采购500万辆单车,但今年5月份披露的最终数据仅有186万辆,并没有达到预期。而去年上半年,上海凤凰300万辆的总产量超过2016年全年,这其中ofo采购了130万辆,这个数字到去年下半年仅剩48万辆。如果按今年5月5日公布的187万辆的采购数字看,今年前4个月采购量只剩9万辆,同比萎缩了13倍。但按照ofo去年透露的规划,ofo去年总共拥有1000万台共享单车,原计划今年在海外再新增2倍(2000万辆)“国际小黄车”。

其财报说明,“2018年业绩大幅衰退的原因系报告期内共享单车订单相比上年同期大幅减少,以及人民币兑美元快速升值导致公司汇兑损失大幅增加。”

上周,永安行发布了蚂蚁金服子公司上海云鑫增资20亿哈罗单车的公告,还顺带宣布了去年“永哈”的成绩:总资产36 。51亿,净资产4 。1亿。2017年营收128亿元,净亏损却达到了4 。8亿,亏损额接近收入的4倍,而哈罗去年的成绩还远不如摩拜与ofo,消息人士称,去年摩拜与ofo光造车与人员工资花了近200亿。

血拼之后,单车们开始逐步“节衣缩食”,摩拜与ofo在今年初取消了“1元月卡”。相比于摩拜卖给了美团,ofo则在今年初通过质押单车的方式获得上海云鑫17 。66亿元投资。上海凤凰公告透露181万辆小黄车收入6 。3亿,相当于平均每台车造价342元;而这次质押融资中一笔5亿元对应444万辆车,也就是每台车抵押价112元,仅为造价32%。

而ofo也在寻求更多的盈利模式,除了区块链则是车体广告。媒体报道的ofo广告销售价格表显示,车身广告分为品牌定制车、后轮三角板展示位、车筐展示位、车把展示位、防水车座套展示位。价格分别为2000元/辆/月、250元/辆/月、200元/辆/月、160元/辆/月、160元/辆/,除了定制品牌车,一台车全部广告位卖出去获得760元/辆/月,相当于每车日均骑行20次,远超目前实际骑行量。

ofo共享单车是全国通用吗?

不是,部分地区还未覆盖。

2016年9月,自行车共享项目“ofo”已经获得了经纬中国领投、金沙江、唯猎资本跟投的数千万美元B 轮融资。

2016年9月26日,滴滴出行宣布数千万美元战略投资共享单车平台ofo,未来双方将在城市出行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作为创新开放的出行平台,滴滴出行将进一步支持创新、支持年轻创业者,全力帮助整个移动出行行业共享发展。

2016年10月10日,共享单车平台ofo宣布完成13亿美元C轮融资,包括两周前滴滴出行数千万美元的C1轮战略投资及新宣布的C2轮融资。

2016年11月17日,ofo共享单车今日正式宣布进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城市,并启动“城市大共享”计划。ofo还宣布前Uber中国北区西区总经理张严琪进加盟ofo出任COO。

2016年12月9日,共享单车平台ofo宣布进入深圳,并将与深圳地铁达成战略合作。

2016年11月17日,在京召开城市战略发布会,宣布正式开启城市服务,推出新一代小黄车ofo30,并启动“城市大共享”计划。还与700bike公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共享单车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2016年12月16日,ofo宣布正式进入成都厦门。

2016年12月23日,ofo率先发布海外战略,在美国旧金山、英国伦敦展开试运营。

2016年12月27日,ofo确认已布局新加坡市场,首批单车已到当地。

2016年12月29日,ofo宣布正式进入昆明。

2017年1月11日,ofo宣布覆盖到全国33个城市,将于22日前连续开启下列城市的城市服务:合肥、武汉、长沙、南京、重庆、佛山、天津、西安、石家庄、郑州、济南、南昌、苏州、宁波、南宁、福州。

2017年1月13日,ofo 宣布正式进入天津。

2017年1月16日,ofo发布第一代智能锁。

近日,知名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比达咨询发布《2016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单车整体市场份额中,ofo以512%的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一。其中,城市覆盖数是第二名的3倍,单车投放量是第二名的16倍

2017年2月22日,共享单车行业领军企业ofo宣布与中国电信、华为达成全面合作,三方将共同研发基于新一代物联网NB-loT技术的共享单车智能解决方案。

美国时间2017年3月12日至15日,共享单车平台ofo“小黄车”出现在奥斯汀街头,宣布着中国共享单车杀进海外市场。

2017年5月3日,共享单车平台ofo小黄车宣布正式进入第100座城市拉萨。

2017年8月,ofo小黄车宣布进入马来西亚,首批将进驻马六甲。

2017年8月21日,ofo小黄车落地英国牛津,首批预计投放100辆单车。

2017年8月27日,ofo小黄车宣布进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首批预计将陆续投放2000辆ofo小黄车。同时,ofo也宣布app全球支付体系正式打通,国内的ofo用户可以通过中文版app直接扫码解锁全球任何城市的小黄车,实现无国界使用。

2017年10月23日,ofo小黄车宣布已经正式进入以色列,首先在特拉维夫的巴伊兰大学投入100辆共享单车,并计划在2017年底完成1000辆城市投放的部署。

6月20日,小黄车ofo宣布提高押金。新注册的用户若想使用小黄车,押金将从原来的99元提高到199元。而对于老用户,押金虽然还是99元,可一旦退押的话,下次再使用就需要按照新标准199元交押金了。ofo提高押金的这个举动对市场的影响显然是巨大的。消息传来,人们就纷纷猜测ofo为何提高押金。

而小黄车方面的解释则是,ofo正在建设一套全新的信用体系,对新用户收取199元押金,是这套信用体系的一部分。因为新用户还没有积累足够的信用行为,需要一段时间的使用来加入信用体系。

听上去似乎挺有道理,从逻辑上讲,押金当然对用户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新用户因为没有信用行为记录,对其收取较高押金也可理解,但问题是,老用户一旦退押,再次使用为何要按照199元的标准交押金?在原来的标准下,老用户已经积累了信用记录,他的个人注册信息也已经在系统后台保留。即便退押后再次使用,只要还是用原来的信息登录,系统完全可以识别出他究竟是老用户还是新用户。也许,老用户退押在ofo看来也是一种失信行为?

对老用户退押后再次使用按照较高标准收取押金,恐怕和信用没有多大关系,而主要是为了留住用户而已。就算对新用户来说,提高的押金对信用行为恐怕也很难说有多大意义。摩拜单车损毁较少,与其说是其同样199元的押金起了作用,不如说是其车锁技术较为先进。因此对于ofo提高押金,我更倾向于认为是其基于自己市场地位的一种市场调整行为。

在众多共享单车中,ofo之前的押金确实是比较低的。尽管人们对小黄车有许多不满,但较低的押金也的确为ofo获得了可观的用户数量。价格为王是市场的王道,中国消费者也是对价格变化极为敏感的群体。ofo在与其他共享单车激烈搏杀之时大胆提高押金价格,除了其所谓的新的信用体系建设,恐怕还是对自己的市场占有量颇为自信。这几天,ofo投资人朱啸虎和马化腾在微信朋友圈里你来我往地互怼,热闹场面之中倒也透露了不少信息。一是有关研究报告认为ofo的活跃用户以及用户增长稳居市场第一,再是从微信支付的数据看,摩拜要高出ofo一倍多。这些数据尽管有争议,却难免让人揣测,小黄车ofo之所以提高押金,可能是认为自己跑马圈地取得重大成功,已经牢牢占据了市场主动权,成为市场的定价者。

企业如何定价,消费者其实不需过多 *** 心。所有的价格变动最终都会通过用户行为反作用到企业上。与其琢磨ofo为何提高押金价格,倒不如关心下押金的去向。共享单车收取的押金仍然处于一个灰色地带,还没有什么严格的监管体系。而共享单车市场却是一个风险极大的战场,悟空单车不就说没就没了?目前没有一家共享单车企业实际有盈利,它们全部都在依靠风险投资纵横捭阖、开疆拓土,同时描绘着自己的无限风光。此种时刻,资金链些微风吹草动,都会严重影响企业运营。即便是较大的龙头企业,在没有最终见分晓之前,也很难说有什么安全保障。如此态势下,追问押金的监管和去向不是杞人忧天,因为押金不是对企业的风险投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947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 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