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舰真的这么厉害吗

驱逐舰真的这么厉害吗,第1张

今天,一则来自军报融媒体平台的消息迅速疯传,频上头条。这个消息的内容很简单,一条万吨级别的驱逐舰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了。

按理说,这条船也就是万吨级,但是其抓眼球的能力,却堪比前一段时间国产航母下水。一条驱逐舰为什么能与国产航母同日而语

答案无他,按目前军报惜言如金的报道来看,这条船应该就是传说中的055级驱逐舰了。这条舰艇有何神奇,且听岛叔细细说来。

航母

中国正在发力发展航母编队,这不是秘密。毕竟航母不能孤家寡人的出门跟人死磕,否则,一旦到了远洋,必然面临来自海陆空天潜电的四维监视、跟踪甚至攻击,所谓“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

真正有威力的航母编队,必然需要大量的主力舰艇和辅助舰艇协同执行防空、反舰、反潜和电子对抗等等任务。这些东西每增加了一点,航母编队的遂行任务能力就要增强几分。如果不信这点,就看看俄罗斯的独苗“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不久前,俄媒曝光了一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叙利亚海域进行海上补给的。由于没有大型补给舰,俄航母的补给方式十分落后,其身后不得不带着一堆的油船和干货运输船,结果导致补给效率极其低下。这次曝光的照片里,竟然是一艘安装有大吊车的民用自航驳船给该航母进行补给,简单粗暴的方式让人仿佛瞬间穿越回了一百多年前。

“库兹涅佐夫”号正补给,吊车吊炮d,果然战斗民族玩的猛

“库兹涅佐夫”号的编队方式,表面上看似乎是方便易行,实则效率低下、风险巨大。幸亏作战对手没有什么像样的空中力量和潜艇兵力,不然那时候的航母基本跟一只待宰的肥鸭子没区别。所以,为了避免如此劣势,发展与航空母舰匹配的附属舰,非常必要。

目前中国的“辽宁号”航母编队进行了若干次演练,其中还包括途中前出至西太平洋海面的跨区机动项目。不过除了对辽宁号编队初步形成战斗力感到高兴之外,其实还是有不少担忧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辅助舰艇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短板。中国的航母编队注定不可能只是“澡盆”舰队,未来必然要面对远洋作战任务。这些短板若不补齐,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航母编队的远洋表现。

吨位

说到补短板,短板在哪 先来说说新下水驱逐舰的吨位。

首先,护航舰艇吨位过小,意味着远洋自持能力不足。船越大越能装嘛,几百号水兵兄弟们的吃喝用品,开船用的燃料都是要多多益善的。如果装载量太少,就需要时不时的麻烦补给船进行补给。

补给的麻烦还在其次,关键是补给所带来的危险。两条船因为补给线路连在一起,就要互相协调航速,甚至降低航速来保证稳定性。这时候一旦遇到袭击,机动性受限的两条船,闪避的余地小很多。所以,远洋补给这种事越少越好,出远门打仗带着一个甩不开奶瓶的孩子很麻烦,更不要说带着一群……想想库兹涅佐夫号吧。

其次,吨位小也必然意味着火力不足和选择灵活性不足。目前,我国的导d虽然也用上了“垂发阵列”(垂直并列排放方式可以在相对小的空间同时容纳较多的导d),可是在技术上跟世界先进水平比还是有差距,不管是发射装置还是导d本身体积都不小。因此在同样大小的船上,052系列驱逐舰装载的导d数量比起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这样的老资格还是有差距的,更不用说后者还可以根据任务需要,配备几种不同的导d搭配装载方案,供作战指挥官灵活选择。

因此在现有成熟技术水平基础之上,适当放大作战舰艇的吨位,显然可以塞进去更多更大的导d。这不,据说055驱逐舰上面可以有112个发射单元,并且因为不用过分担心体积限制,还可以装上远程巡航导d,实现多d种搭配。

除了导d,未来中国的航母编队要面对的电子对抗和反潜等任务都会很重,这些设备显然也是需要相当的空间和电力支持。而我们的航母由于设计原因使得内部空间“寸土寸金”,如果不努力把每一寸空间都用到航空兵力作战上,显然作战效能还会再打折扣。这显然是不可以接受的。所以,当航母能力不够,就需要从护航舰艇的能力上找补了。

目前,我们的新锐主力驱逐舰052C/D型导d驱逐舰性能虽然很不错,但是真的让他们挑大梁,担任航母编队防空和反潜核心力量,恐怕还是会有点“强人所难”。目前辽宁号航母编队使用的054系列护卫舰则是出于某种无奈,虽然综合性能均衡且造价经济实惠,可是受限于舰种在设计时候就有的明确任务划分,所以不管是在吨位上,还是机动性上,054系列护卫舰并不适合远洋作战。

这下好了,055来了,万吨级的体量决定了他的远洋自持性更好,火力更强大,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有更强大的雷达、通讯和电子战设备。在未来的远洋战场上,他完全可以担起防空、反潜、反导、战场感知和制电磁权的核心骨干任务。

此外,将他编入航母编队,把目前担负这个任务的052D型导d驱逐舰,作为次级护航舰艇搭配使用,腾出来的054系列护卫舰去担负本来就该做的近海防卫,不仅会让本来就很重的任务有所缓解,还将使航母编队水平得到大大的 “升级晋等”。

制造

说到这里,故事还没有结束。看看中国海军近几年的发展就会发现,除了在尖端科技上有了许多突破,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创建的庞大工业体系正在投射出巨大威力。

052D、054A、056等系列舰艇,一旦先进水平足够、技术成熟,立马就可以实现批量制造。而且从立项到下水,周期之快在世界范围内都可稳居“第一梯队”。这次的055虽然刚刚下水首舰,就有消息说其第一批次的数量是四条,还有三条正分别在不同的船厂里赶工呢。

能够短在时间内,让某些技术迅速成熟并且稳定下来,快速组织起高效稳定的标准化生产流程,这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工业水平不仅仅是依多为胜,在质量上也有了根本性的提高。不再如某些国家,掉入“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干”的大坑。岛叔尤记得,某国的某个项目在岛叔还是学生军迷的时候就搞出来完美蓝图,在岛叔当兵时候他们开始积极大干,结果在岛叔退役时候,也没见到他们搞出来堪用的东西,直到今天,岛叔的孩子都到了入伍的年龄,这项目还是没见影子……

说了这么多,最后总结一下。这艘万吨级的驱逐舰的出现,明显标志中国海军的发展道路进入了新的高速路段。军事装备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的进步意味着中国的工业科技实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未来,我军将不再拘泥于“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的无奈阶段,而要开始“打什么仗就造什么武器”的牛气阶段了。

也许有人还想着 “不该搞航母,很可能过时了”云云论断,回想20世纪初被各海上强国争抢的 “无畏舰”,是首先发生在有足够底蕴的英国;号称革命性坦克“阿玛塔”,是最先出现在头号钢铁洪流大国俄罗斯。所以说,没有厚实的技术储备和工业实践能力,空谈“弯道超车”其实是很危险的。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但也要冷静看清自身不是技术领跑者的局限。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国不会像美国那样追求全球霸权,建立绝对军事优势。出于有限的战略目标,维护自己的航路安全,做一个踏实的 “技术紧密跟随者”,反而很实用。

彩蛋来了,手机横过来感受现场的震撼吧~

中国之前在海军发展上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从清末的北洋水师,到民国的落后军舰,被各国海军碾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一直有强大海军的想法。但由于当时的新中国太过弱小,连重工业都非常匮乏,造船业也非常落后,以至于当时的中国海军还在大量使用数百吨级的炮艇。连主炮都没有,把陆军榴d炮搬到军舰甲板上,可见以前的中国海军有多苦,但是现在我们有最先进的舰艇,有自己的航母舰队,很难。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 *** 纵的无人驾驶飞机。地面、船上或母机遥控站的人通过雷达等设备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无人飞机可以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也可以用助推火箭发射,也可以由母机带到空中投入飞行。回收时可以像普通飞机的降落过程一样自动降落,也可以通过遥控降落伞或阻拦回收。

无人机登舰标志着我们舰载机联队已经纳入无人机,从而有效提高了我们航母编队的作战能力。外界从外形及形状来看,认为这种无人机可能具备垂直/平飞能力,可以有效补充我们在这一方面发展的空白。

世界上最擅长航母舰队作战的就是美国海军,拥有十艘大型的航母战斗群,我国也一直在学习美国海军的作战理念,同时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而无人机搭配航母进行作战就是一项连美军都没有的战术,依靠着廉价的无人机可以进行大面积的侦查,扩大预警范围;同时无人机也可以充当反潜机来加强航母舰队的水下防护,可以极大的缓解我国航母载机量不足的问题。

关于航空母舰的定义:航空母舰是一种主要以舰载机为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所以,第一,航母舰载机是航母最主要的武器。不过对于航空母舰来说,其自身的武器除了舰载飞机以外,一般还都会配置其他自卫武器,航母装备什么自卫武器,具体到每个国家由于其战争思想不同,多少也有一些区别。

俄式航母这些挂着巡洋舰名头的东西武备逆天,挂满了各种粗大的导d发射器,充满了苏联那源于辉煌的赫鲁晓夫年代的火箭哲学。拿我们最熟悉的辽宁舰姐妹舰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来说,船头配备12组SS-N-19大型反舰导d发射单元,号称一发能击沉航母的“航母杀手”。垂直发射:4座六联装SA-N-9导d系统、8座“卡什坦”近防系统、包含30速射舰炮和短程防空导d、4台AK630 30MM近防炮以及2座RBU12000火箭发射器。此外,库兹涅佐夫、明斯克、基辅这些东西也大同小异,具备异常强化的反舰能力。甲板对它们而言只不过是附加功能之一罢了。主业是载机巡洋舰。现代俄罗斯继承下来的库兹涅佐夫航母,和瓦良格是姐妹舰,配备也差不多,8台传家宝AK630、8台“卡什坦”近防系、含两组SA-N-11防空导d、12组SS-N-19发射单元、4组6单元SA-N-9导d系统。

美式航母最为常见,但武器系统也是最不显山露水的一个,强调舰队搭配的理念使航母去芜存菁,撇除杂七杂八影响飞行作战的东西,更加专精本职工作。以乔治布什号为例,它也就装备了对空搜索雷达一部,并4座“密集阵”防空系统,以及3台8联装的“海麻雀”防空导d系统。他们相信舰队能完成一切护航职责,而航母的舰载机就是最大的战斗力。从早期预警到电子战防御,有E2“鹰眼”和F18“咆哮者”电子战攻击机。始终成链的信息化系统保持着最大的作战半径,敌人即便有强大的导d能力,也远远够不着美国航母。

英国航母“皇家方舟”号的武器配置是这样的:武备为4挺762MM机q,2座厄利孔20MM对空高炮,双联装“海标q”导d系统一台。后期进行了改装,“皇家方舟”号装备的是3台美国MK15密集阵速射炮,“无敌、卓越”二舰装的则是3台“守门员”近防炮。

中国辽宁号航母的武备包括:

配备了24单元的FL3000N导d系统,共两套,分布在船头和船尾,4个角都装备了海红旗16 的48发射井,另外舰身各处都配备了数量不等的多管近防速射炮,以及4台24管火箭发射器,也是火力十足诚意满满。

现代航空母舰的主要任务是用舰载机夺取海战区及近海陆缘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航空母舰的作战武器是它装载的各种飞机,包括战斗机、攻击机、预警机、固定翼反潜机、电子战飞机、救援直升机等。航空母舰利用舰载机进行空中截击、对地对海攻击,直接把敌人消灭在距离航母数百千米之外的地方。

相较于最大攻击距离仅有40千米的火炮,舰载机有着1000千米以上的作战航程,还可以通过空中加油的方式延长航程,并能在攻击完后回到航母上装载d药再度起飞攻击,其作战持续性和任务多样性也是舰载机与巡航导d在海战所扮演的角色最大的不同。

扩展资料

航空母舰的缺点

1、自身目标大因而造成雷达反射截面大,电磁信号、红外信号、音频信号等特征非常明显,很容易被对方各种探测设备发现。被发现后的航母将要面对敌人多方向、多批次的袭扰和攻击。

除此之外,航空母舰的d射器、拦阻索、雷达和水下推进器等部件容易被攻击而暂时失去功能;停在飞行甲板上的飞机容易被摧毁,使航母的攻防效能大大下降。这时,航母更容易被连续攻击、重创,甚至被击沉。

2、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受气象变化的影响较大。尽管航母本身可以经受较强的风浪,在12级风浪的海况下也能够航行,但航母上的飞机易受到海浪和气象条件的影响,风、浪、能见度等都会限制飞机起降。

美海军规定,航空母舰必须在风力6级以下才能起降飞机,一旦风力达到8级或海浪达6~7级,大部分飞机便难以起飞,即使有d射器也受气象条件的严重制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的主要武器装备是它装载的各种舰载机,歼击机、轰炸机、预警机、固定翼反潜机、电子战机、救援直升机等航空母舰利用舰载机进行空中截击、对海对陆进行攻击,直接把敌人消灭在距离航母数百千米之外的领域舰载机是航空母舰最好的进攻和防御武器。从理论上说,没有一种舰载雷达的扫描范围能超过预警机,没有一种舰载反舰导d的射程能超过战机的航程,没有任何一种舰载反潜设备的反潜能力能超过反潜机或反潜直升机。整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可以在航母的整体控制指挥下,对数百公里外的敌对目标实施搜索、追踪、锁定、攻击所以无需再安装其它进攻性武器。
航空母舰上也装备自卫武器,有火炮武器、导d武器。前苏联的航母同时装备有远程舰对舰导d,从这一点来说前苏联的航母是“航母与巡洋舰的混合体”武器装备还有对空,对舰甚至反潜导d,自卫武器毫不含糊,对自身的保护起了很大作用, 一般来说,航空母舰主要有以下类型:按担负的任务,可分为攻击航母、反潜航母、护航航母和多用途航母按舰载机种类,可分为固定翼飞机航母和直升机航母;按吨位,可分为大型航母、中型航母和小型航母;按动力可分为常规动力航母和核动力航母。
任务分类
根据执行任务类型分为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攻击型航空母舰主要载有战斗机和攻击机,反潜航空母舰载有反潜直升机。多用途航空母舰既载有直升机,又载有战斗机和攻击机各国装备的航母多为多用途航空母舰。
排水量分类
超级航母(满载排水量8万吨及以上);大型航母(满载排水量6万吨至8万吨);中型航母(满载排水量3万吨至6万吨)和小型航母(满载排水量3万吨以下)。
舰载机分类
有固定翼飞机航空母舰、短距起降航空母舰及直升机航空母舰,前者可以搭乘和起降包括传统起降方式的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在内的各种飞机,一般吨位在4万吨以上,现有美、俄、英、中国、印度装备。而中者则只能起降直升机或是可以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机,吨位较小,一般是4万吨至2万吨的轻型航空母舰,大多为西方欧洲等国家装备。后者吨位最小,只能携带一定的直升机以及少量的垂直起降战斗机。
动力装置分类
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核动力航空母舰以核反应堆为动力装置。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以蒸汽轮机为基本动力的航空母舰。常规动力航母的缺点是有一个极大的烟囱,非常碍事且容易暴露目标。而核动力航母就没有烟囱。而且核动力航母的续航力比常规动力航母要强大得多,如美国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满载核燃料可以以35节的最高速度行驶10万海里(赤道周长为3万海里)。
其他
此外,一些国家的海军还有一种外观类似的舰船,称作“两栖攻击舰”,也能搭乘和起降军用直升机或是可垂直起降的定翼机。这种两栖登陆舰好似被缩小的航母,这种舰用途也很广泛,主要是作为抢滩登陆的运输工具。 舰载机是航空母舰的主要武器,其性能决定航母的战斗能力,载机数量越多者实力也相对越强,航空母舰本身也是为了让飞机起降、维修以及使其能长期作战而存在,相较于传统最大攻击距离仅有40千米的战列舰舰炮武器舰载机有着1000千米以上的作战航程,还可以空中加油的方式延长航程,并能在攻击完后回到航母上装载d药再度起飞攻击,其作战持续性和任务多样的作战能力也是舰载机与巡航导d在海战所扮演的角色最大的不同。
舰载机按照用途种类可分作轰炸机、反潜机、鱼雷机、攻击机、战斗机、预警机、电战机、直升机和侦察机其中以攻击机和战斗机为航母舰载兵力的核心组成部分;若以布局和起降方式为依据,舰载机还可分作直升机、传统起降机和垂直起降机。现今大规模战争不再、军费缩减、航母空间有限的背景下为节约成本而让单一舰载机功能多样化,专职的水平、俯冲轰炸机并入攻击机,许多的专职战斗机退役,改以战斗轰炸机与攻击战斗机(Strike Fighter)取代之,专职的舰上鱼雷机与侦察机也从航空母舰上消失。
舰载机由于其特殊而严苛的作战环境,在诸多设计上与陆基飞机截然不同例如在机身材料选择上,由于要考虑机体长期置于甲板上具有腐蚀性盐雾、污染物和高温辐射等条件复杂的环境,材料必须慎选;在结构上舰载机由于长期使用着舰钩降落、d射起飞时极大的纵向过载,其整体强度必须要比陆基飞机更优秀;还有气动技术上必须严格要求低进场速度、高升力、失速控制和迎角飞行能力等等。在航母驶往远方战场进行独立作战时,舰载机兵力难以补充,这些直接影响其存活率的因素格外重要。
舰载战斗机、攻击机
F-35联合战斗机,为英美等多国海军预计将使用的新一代舰载机。
舰载战斗机、攻击机与战斗攻击机是航空母舰的主力,2011年之际服役中的有美国的F/A-18、F/A-18E/F、法国的阵风M、英国海猎鹰II式(意大利、泰国与西班牙也采用该机种)、印度的海猎鹰式、俄罗斯的Su-25、Su-33和巴西的A-4天鹰式。英美与其多个盟国计划装备新一代的F-35联合打击机,该机为第五代战斗机,有着隐身与垂直/短程起降的能力,其C型与B型将分别取代大黄蜂和海猎鹰系列,由于意大利与西班牙亦是潜在买主之一,届时舰载机类型将大幅统一,俄罗斯则预计在未来以米格-29取代的Su-33,印度海军也预计采用前者作为新式舰载机。中国海军的歼-15由中国从乌克兰购得的T-10K-3试验机(苏-33原型机)发展而成,将部署到瓦良格号航空母舰以及未来中国国产航空母舰上。
在上述现役的舰载机中,海猎鹰式与海猎鹰II式舰载机为垂直起降机,其战斗能力虽较直升机为强,能进行某种程度的空战、反舰、对地攻击行动,但因为必须以垂直/短程起降,在载重量上受到限制,故能搭载的武器和油料一般皆不如传统起降机。
舰载直升机、反潜机、预警机
服役中的固定翼的预警机仅有E-2空中预警机,由美国与法国航母使用,英国与俄罗斯则为反潜直升机或是垂直起降的猎鹰系列改装型,前者计划装备V-22鱼鹰式倾斜旋翼机的预警机型。一般来说,舰载直升机负责反潜、搜索、中程制导、运输和救援的任务,但不足以肩负对敌军战斗机或导d的拦截行动,远程打击能力也不足作为预警机的能力也不如固定翼飞机,与陆基直升机相比,舰载直升机有着为了收纳至机库方便,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旋翼与尾梁皆为折叠式等特点,有些舰载直升机甚至能于水面起降。世界各国航母主要就服役5种军用直升机,为美国海军的“SH-60海鹰式”、“SH-3海王式”和俄罗斯“卡-27”。美国海军也有使用固定翼反潜机“S-3维京式”,但由于冷战结束、任务需求量大减,多被用于其他任务,如侦查和空中加油。 大部分现代航母的武装除了舰载机就只有保护自身最低限度的武器,包括各式防空导d、近程防御武器系统以及电子战武器设施。之所以发展至如此,其肇因于航母角色的转换与雷达设备的进步。启蒙时期时,航母舰载机的对舰打击能力还在不明了的状态,定位为海上为战列舰侦查的工具。这样一来就无须太在乎甲板设计会影响到舰载机数量的问题。另外,由于当时舰载雷达尚未出现,航母会在无意间进入敌舰射程范围内,为了进行反击,航母上会配装舰炮。二战期间,舰载雷达蓬勃发展,航母可有效避开敌舰的突袭,加上舰载机的攻击能力已得到了证明,航空母舰本身就不需要防空火炮以外的武器,中大口径舰炮随即消失。尔后飞机进入喷气超音速时代后,传统防空炮根本无法应付,因此美国曾计划将防空任务全交由舰载机负责。
然而到了1980年代,由于苏联海军强化了反舰导d打击能力,发展了自潜艇、飞机与水面舰等多平台发射大量反舰导d进行饱和性攻击,这种战法极可能突破由舰载战斗机与护卫舰艇组成的空中防护网,因此航母本身还是配备了防空导d、近迫武器以及电子战等武器来确保自身的安全,若是传统动力航母还可发射热焰d来闪避红外线制导的导d。以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为例,即装有射程约50千米的进化海麻雀导d(RIM-162 ESSM)、射程26千米的海麻雀导d、射程96千米的RIM-116滚体导d、射程45千米的20毫米密集阵近防系统,还有干扰敌人雷达的反电战装置(ECM,例如SRBOC干扰丝发射系统)。苏联与俄罗斯航母算是个例外,由于其海军舰队防空网强度不足以及该国重视单舰作战能力,“基辅”级与“库兹涅佐夫”级舰本身火力比西方各国航母强上许多,包括反潜火箭、反舰导d、防空导d以及近迫防御武器。意大利的“加里波底”号也有类似的武装,后者也是唯一一种可以发射鱼雷的航空母舰。另外,该国的“加富尔”号、法国的“戴高乐”号还有着垂直发射的防空导d,反应时间比“尼米兹”级者更短。
除了对应敌军武器,航母上亦有完善的消防系统,前者使用了海龙、泡沫、蒸气、海水等复式设计,并以甲板和机库为重点配置,可以中央管制室或地区独立运作。

航空母舰,凭借着巨无霸的实力,成为现代战争当中的最重要的军事力量。那么航空母舰上有什么样的自卫武器呢

其实航空母舰最主要的作战方式是舰载机最重要的战略武器,因此,舰载机就成了航空母舰最主要的攻击武器,但是自卫武器,却不是舰载机,还是有其他的武器装备

比如说俄罗斯航空母舰,有各种各样的导d发射器。这是因为,走在美苏争霸的时期,苏联***就曾经提出了自己著名的火箭哲学。所以航空母舰上配备了多组大型反舰导d发射单元,对于其他航空母舰来说,具有绝对的威慑作用。据有关专家介绍,俄罗斯航空母舰所配备的导d是SS-N-19大型反舰导d,只需要一发就可以让其他航空母舰沉入海底,被称作航母杀手一点都不为过。

除了俄罗斯日常强化的反舰能力之外,美式航母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美国航空母舰最看重的是舰队搭配。所以美国航空母舰不仅配备了对空搜索雷达,同时还有密集的防空系统。这组防空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即使敌人最强大的导d,在面对美国信息化构成的电子防御系统时,根本无法击中美国的航空母舰。

中国的辽宁号也已装备了导d系统,同时航空母舰的舰身各处都有火箭发射器,这种火力,也足够让其他舰队喝一壶的。综上所述,每一个国家的航空母舰都配备了各自不同的自卫武器,航空母舰最大的战斗力是舰载机,但是只有完成自卫,才能够发挥航空母舰最大的优势,不是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969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9
下一篇 2023-06-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