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有哪些,第1张

核心技术主要包括

1、射频识别技术

2、传感技术

3、网络与通信技术

4、数据的挖掘与融合技术

物联网应用中三项最关键技术描述:

1、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大家都知道,到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

2、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以嵌入式系统为特征的智能终端产品随处可见;小到人们身边的MP3,大到航天航空的卫星系统。

嵌入式系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如果把物联网用人体做一个简单比喻,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网络就是神经系统用来传递信息,嵌入式系统则是人的大脑,在接收到信息后要进行分类处理。

物联网的三项关键技术与领域包括,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RFID标签、嵌入式系统技术。领域:公共事务管理(节能环保、交通管理等)、公众社会服务(医疗健康、家居建筑、金融保险等)、经济发展建设(能源电力、物流零售等)。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 1999 年提出的,它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也就是说,物联网是指各类传感器和现有的互联网相互衔接的一个新技术。

2005 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 报告指出, 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 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008年3月在苏黎世举行了全球首个国际物联网会议“物联网 2008”, 探讨了“物联网”的新理念和新技术与如何将“物联网”推进发展的下个阶段 。

无论你使用什么设备,它都必须连接到互联网,我们称之为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将设备连接到Internet可以产生许多好处。我们已经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电脑和其他设备实现了它的好处。如果我们将其他设备连接到Internet,我们将获得更多意想不到的好处。我在这里指的其他设备都是设备。

物联网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把所有的设备都连接到互联网上,物联网之所以让每个人困惑,不是因为它的概念平台太窄,而是太宽。即使有很多应用实例,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从智能井盖到智能路灯,从智能停车到自动驾驶,你也很难在脑海中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所有这些都与物联网技术的原理有关物联网技术的原理实际上是基于物联网,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技术,构建一个连接一切的“物联网”。在这个网络中,所有连接的对象都可以相互“通信”,相互传递信息。物联网有三大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传输技术和云计算。它代表了物联网设备信息收集、传输、计算(思考)和反馈的全过程。

目前,传感器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已经比较发达,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但传输技术限制了物联网的广泛应用,目前物联网的方式有:低功耗短距离:ble或ZigBee低功耗长距离:dda iot,nb-iot、lora-iot或2G大数据短距离:WiFi大数据长距离:4G(值得一提的是,dda-iot是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技术,其技术指标和参数性能已远远超过中国国际水平、自主性,可控性和本地化,可能成为未来智能时代国家的安全保障。)在网络布局上,远程网络直接接入基站,不需要自己设置网络节点。在短距离网络中,需要一个网络节点。首先将终端数据传输到节点,然后将节点连接到Internet上,远程传输的价格比短距离传输的价格更高,功耗也更高。

合理使用长距离匹配,可以有效降低物联网终端的成本,如原来共享单车使用2G网络解锁,需要保持长数据连接或使用下行链路短信解锁,功耗高,成本高;现在共享单车直接使用手机蓝牙解锁,节省了数据流,降低了功耗,提高了解锁速度,所以物联网非常简单:物联网=物联网,物联网=传感器内置物,物联网=物联网客户端和物联网。

物联网是一个集合,而旗下各类传感器(射频识别等传感技术)、各类有/无线传感网络、智能联动等技术才是物联网的根本。
传感器技术 传感技术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技术。从仿生学观点看,如果把计算机看成处理和识别信息的“大脑”,把通信系统看成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的话,那么传感器就是“感觉器官”。微型无线传感技术以及以此组件的传感网是物联网感知的重要技术手段。
射频识别(RFID)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的无线通讯技术。在国内,RFID已经在身份z、电子收费系统和物流管理等领域有了广泛应用。RFID技术市场应用成熟,标签成本低廉,但RFID一般不具备数据采集功能,多用来进行物品的甄别和属性的存储,且在金属和液体环境下应用受限,RFID技术属于物联网重要的信息采集技术之一。
WSN(无线传感网络)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或称神经末梢网)主要有ZigBee、蓝牙、NFC、Wi-Fi等表现形式。上海秀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宋福鑫介绍到:“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由独立分布的节点以及网关构成的传感器网络,安放在不同地点的传感器节点不断采集外界的物理信息,如温度、声音、震动等,相互独立的节点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每个节点都能够实现数据采集和数据的简单处理,还能接收来自其他节点的数据,并最终将数据发送到网关,再从网关获取数据,查看历史数据记录或进行分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069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0
下一篇 2023-06-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