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没有三级保护动物这级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是最初由原林业部和农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共同制定并发布的一份由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名录。其中保护级别分为一级和二级,并且对水生、陆生动物作了具体划分,明确了由渔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的具体种类。《名录》于1988年12月10日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1989年1月14日由原林业部和农业部发布施行,之后也经历了些许变更。《名录》的颁布把对于这些野生动物的保护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如有人违反相关法规(如捕杀或倒卖名录内所列的野生动物),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2021年5月,国家林草局会同农业农村部印发公告,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予以公布施行,调整后的《名录》物种数量比原有《名录》大幅增加,并在6月30日之前设置过渡期。调整后的《名录》共包括302种(类)水生野生动物,其中46种(类)国家一级保护,256种(类)国家二级保护。
野鸡是保护动物。野鸡是国家保护动物,猎捕是犯法的,野鸡属于野生动物,受法律保护,抓野鸡是违法行为,情节较轻的会被给予行政处罚,情节较重的,可能涉嫌构成非法狩猎罪,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野生动物保护法》
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国家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许可证,许可证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野生动物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021年野生甲鱼不是保护动物。
野生甲鱼不算是保护动物,并没有被列入保护。只是野生甲鱼数量稀少极其珍贵,目前国家在呼吁人们保护它们,不能肆意捕杀。而且我国的甲鱼品种主要有中华鳖、山瑞鳖和斑鳖,后两种品种数量很少,山瑞鳖被评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鳖被评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二我们平常所吃的甲鱼为中华鳖。
野生甲鱼并不属于保护动物,所以卖野生甲鱼的行为并不构成犯法行为。不过野生甲鱼的数量逐渐稀少,不建议大家进行随意的捕杀、交易等行为,保护濒危动物,人人有责。
好坏鉴别
在不同环境中生长的甲鱼,其肉味品质各有差异,一般可根据以下方法进行辨别分级体型区分体型较圆,裙边(即甲盖边缘部)宽而厚者为佳;体型椭圆、裙边狭而薄者为不佳,但要注意雌雄体型的差异,雌性甲鱼本身裙边就要比雄性甲鱼的裙边小。
体色区分:饲养环境的不同可造成体色各异,在水质肥、水色浓、水较深的水域中,鳖背部色偏黑,腹部偏白;在水清、沙底的水域中,鳖背部色偏黄,腹部为灰白色。
鳖体色的变化主要因环境与内在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单从甲鱼的颜色不能区别其好坏,但温室甲鱼的腹部地板上有指甲大小的黑褐色圆点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同样大小的外塘放养甲鱼腹部是没有黑褐色圆点的。
四肢基部脂肪的颜色区别:切开鳖的四肢,根据基部脂肪的颜色加以区分:脂肪呈金为上等品。
百度百科-野生甲鱼
豹猫是国家保护动物。
根据最新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豹猫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属国家“三有”野生保护动物。
豹猫是食肉目猫科动物,在中国也被称作“钱猫”,因其身上的斑点很像中国的铜钱。主要栖息于山地林区、郊野灌丛和林缘村寨附近,属夜行性动物,晨昏活动较多。
濒危原因
1、致危因素主要是长期以来作为毛皮兽而大量捕杀和贸易。
2、经济林木(人工纯林)和作物的大面积垦植,使豹猫栖息地被破坏和恶化。
3、作野味食用,在80年代,华南地区每年的消耗量约数千。
4、部分农区灭鼠后引起第二次中毒而造成豹猫死亡。
我国没有设有特级保护动物,《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划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种。
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约97种。
保护名单
哺乳纲
灵长目:蜂猴、倭蜂猴、台湾猴、北豚尾猴、喜山长尾叶猴、印支灰叶猴、黑叶猴、菲氏叶猴、戴帽叶猴、白头叶猴、肖氏乌叶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川金丝猴、怒江金丝猴、西白眉长臂猿、东白眉长臂猿、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白掌长臂猿、西黑冠长臂猿、东黑冠长臂猿、海南长臂猿、北白颊长臂猿
鳞甲目:印度穿山甲、马来穿山甲、穿山甲
食肉目:豺、马来熊、大熊猫、紫貂、貂熊、大斑灵猫、大灵猫、小灵猫、熊狸、小齿狸、缟灵猫、荒漠猫、丛林猫、金猫、云豹、豹、虎、雪豹、西太平洋斑海豹
长鼻目:亚洲象
奇蹄目:普氏野马、蒙古野驴、藏野驴
偶蹄目:野骆驼、威氏鼷鹿、安徽麝、林麝、马麝、黑麝、喜马拉雅麝、原麝、黑麂、豚鹿、鹿、西藏马鹿(包括白臀鹿)、塔里木马鹿、坡鹿、白唇鹿、麋鹿、驼鹿、野牛、爪哇野牛、野牦牛、蒙原羚、普氏原羚、藏羚、高鼻羚羊、秦岭羚牛、四川羚牛、不丹羚牛、贡山羚牛、赤斑羚、喜马拉雅斑羚、塔尔羊、西藏盘羊、台湾鬣羚、喜马拉雅鬣羚
啮齿目:河狸
海牛目:儒艮
鲸目:北太平洋露脊鲸、灰鲸、蓝鲸、小须鲸、塞鲸、布氏鲸、大村鲸、长须鲸、大翅鲸、白鱀豚、恒河豚、中华白海豚、长江江豚、抹香鲸
鸟纲
鸡形目: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斑尾榛鸡、黑嘴松鸡、黑琴鸡、红喉雉鹑、黄喉雉鹑、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棕尾虹雉、白尾梢虹雉、绿尾虹雉、蓝腹鹇(蓝鹇)、褐马鸡、白颈长尾雉、黑颈长尾雉、黑长尾雉、白冠长尾雉、灰孔雀雉、海南孔雀雉、绿孔雀
雁形目: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白头硬尾鸭
鸽形目:小鹃鸠
鸨形目:大鸨、波斑鸨、小鸨
鹤形目:白鹤、白枕鹤、赤颈鹤、丹顶鹤、白头鹤、黑颈鹤
鸻形目:小青脚鹬、勺嘴鹬、黑嘴鸥、遗鸥、中华凤头燕鸥、黄嘴河燕鸥
鹱形目:黑脚信天翁、短尾信天翁
鹳形目:彩鹳、黑鹳、白鹳、东方白鹳
鲣鸟目:白腹军舰鸟
鹈形目:黑头白鹮、白肩黑鹮、朱鹮、彩鹮、黑脸琵鹭、海南鳽、白腹鹭、黄嘴白鹭、白鹈鹕、斑嘴鹈鹕、卷羽鹈鹕
鹰形目:胡兀鹫、白背兀鹫、黑兀鹫、秃鹫、乌雕、草原雕、白肩雕、金雕、白腹海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
鸮形目:毛腿雕鸮、四川林鸮
犀鸟目:白喉犀鸟、冠斑犀鸟、双角犀鸟、棕颈犀鸟、花冠皱盔犀鸟
隼形目:猎隼、矛隼
雀形目:黑头噪鸦、灰冠鸦雀、金额雀鹛、黑额山噪鹛、白点噪鹛、蓝冠噪鹛(靛冠噪鹛)、黑冠薮鹛、灰胸薮鹛、棕头歌鸲、栗斑腹鹀、黄胸鹀
爬行纲
龟鳖目:缅甸陆龟、凹甲陆龟、四爪陆龟、红海龟、绿海龟、玳瑁、太平洋丽龟、棱皮龟、鼋、斑鳖
有鳞目:大耳沙蜥、鳄蜥、孟加拉巨蜥、圆鼻巨蜥、西藏温泉蛇、香格里拉温泉蛇、四川温泉蛇、莽山烙铁头蛇
鳄目:扬子鳄
两栖纲
有尾目:安吉小鲵、中国小鲵、挂榜山小鲵、猫儿山小鲵、普雄原鲵、辽宁爪鲵、镇海棘螈
硬骨鱼纲
鲟形目:中华鲟、长江鲟、鳇、白鲟
鲱形目:鲥
鲤形目:北方铜鱼、扁吻鱼
鲇形目:长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