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怎么做

物联网怎么做,第1张

什么是“泛在电力物联网”?要建一个什么样的泛在电力物联网?

01

为什么要建泛在电力物联网?

国家电网公司在2019年两会报告中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要建设运营好“两网”,这里所说“两网”分别是“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泛在电力物联网这个名词首次出现在国家电网公司的两会报告中,成为和坚强智能电网相提并论的重点工作。

首先来看国网2019年1号文件是怎么说的:在2019年1月13日发布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19年1号文件中,排在年度重点工作首位的就是:推动电网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着力构建能源互联网。具体内容是:“持之以恒地建设运营好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打造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的泛在电力物联网,为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提高经营绩效、改善服务质量,以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数据资源支撑。承载电力流的坚强智能电网与承载数据流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相辅相成、融合发展,形成强大的价值创造平台,共同构成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三流合一”的能源互联网。”

可以认为一号文件中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定义以及在能源换联网中的重要地位作出了明确地官方解释。一号文件的重点工作之二是: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创新能源互联网业态。其具体内容是:研究探索利用变电站资源建设运营充换电(储能)站和数据中心站的新模式,积极推动公司通信光纤网络、无线专网和电力杆塔商业化运营,拓展服务客户新空间。大力开拓电动汽车、电子商务、智能芯片、储能、综合能源服务等新兴业务,促进新兴业务和电网业务互利共生、协同发展。一号文件的重点工作之三是:扩大开放合作共享,打造能源互联网生态圈。具体内容是:充分利用电网数据、技术、标准优势,加强与新经济和互联网企业合作,积极参与新能源、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新兴业务领域的开拓建设,加快构建围绕能源互联网发展的产业链、生态圈。

从一号文件中可以看出国网未来将通过建设电力互联网发展与互联网经济相关的新业态,包括新能源、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新业务。非传统领域的新业态已经和传统电网业务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实际上,所谓所谓新能源、智能家居、智慧城市,都可以被囊括进“泛在电力物联网”。总地来看,“坚强智能电网”仍是国网业务的基本盘,坐稳输-变-配-用-售环节的既定业务范围,在增量配网试点和配售电侧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坚守传统阵地,抵御“外部的野蛮人”,是国网今后工作的“拿分项”;而在国有企业改革走向深水区,电改大势倒逼,国网新一代领导层逐步稳定之际,提出“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则是主动出击开拓新方向的求变之举,是国网今后工作的“发力点”。

国网内部对于公司发展和业务调整,有一定的共识和紧迫感,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升高,电网形态日趋复杂,电力潮流和电网故障演化机理不断由可预见向难以预见演变,这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电改推进、政府及社会对电价下调的要求,导致企业经营面临瓶颈;三是在互联网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下,社会经济形态发生着深刻变化,在改革即将进入深水区之际,如果没有做好未来这几年的发展转型,通信运营商现在面临的困境可能就是国网的明天。而借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东风,继续在传统强电部门深耕,加强信息化,还是着力发展电动汽车、综合能源服务等新业务,需要一个有力的规划纲领作为指导。

02

什么是“泛在电力物联网”?要建一个什么样的泛在电力物联网?

物联网的概念由 MIT 的 Kevin Ashton在1998年首次提及,他指出将
RFID技术和其他传感器技术应用到日常物品中构造一个物联网。紧接着的第二年由 Kevin Ashton 带头建立的 Auto-ID center
对物联网的应用进行了更为清晰的描述:依靠全球 RFID 标签无线接入互联网,使得从剃须刀到欧元纸币再到汽车轮胎等数百万计的物品能够被持续地跟踪和审计。

电力行业对“物联网”的理解是:物联网是一个实现电网基础设施、人员及所在环境识别、感知、互联与控制的网络系统。其实质是实现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通信信息资源的(互联网、电信网甚至电力通信专网)结合,从而形成具有自我标识、感知和智能处理的物理实体。实体之间的协同和互动,使得有关物体相互感知和反馈控制,形成一个更加智能的电力生产、生活体系。从而衍生出泛在智能电网——基于通信技术的全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

各国在建设现代电网的过程中都用到了物联网,但对其应用的侧重点则各有不同。在欧洲,提升供电安全性、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是各国积极发展智能电网的主要原因,在这种驱动力下,欧洲电力行业对物联网的应用更倾向于清洁能源和环保方向;在日本,可再生能源接入、节能降耗和需求响应是日本发展智能电网的主要驱动力,日本电力行业对于物联网的应用主要在于对新能源发电监控和预测、智能电表计量、微网系统监控等领域;在中国,物联网技术为提高电网效率、供电可靠性提供了技术支撑,RFID技术、各类传感器、定位技术、图像获取技术等使仓库管理、变电站监控、抢修定位与调度、巡检定位、故障识别等业务实现灵活、高效、可靠的智能化应用。

目前国网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具体定义还未形成,将传统电力生产、传输、消费的所有环节信息化,都可以称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就目前国网的技术储备而言,增强电网的感知、通信、计算和分析能力,是其可预见的发展方向。2018年的国网信通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打造全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智慧企业,引领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的工作目标,并提出了建设国网-电力物联网SG-eIoT
(electric Internet of Things)的技术规划。预计将综合运用“大云物移智”等信通新技术,与新一代电力系统相
互渗透和深度融合,实时在线连接能源电力生产和消费各环节的人、机、物,全面承载并贯通电网生产运行、企业经营管理和对外客服服务等业务。在终端层表现为万物互联的连接能力,在网络层表现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通信能力,在平台层表现为对全景设备和数据的管控能力。在2018年国网信通工作会议上制定的规划来看,整个“SG-eIoT”系统在技术上将分为终端、网络、平台、运维、安全等五大体系,打通输电业务、变电业务、配电业务、用电业务、经营管理等五大业务场景,通过统一的物联网平台来接入各业务板块的智能物联设备,制订各类电力终端接入系统的统一信道、数据模型、接入方式,以实现各类终端设备的即插即用。

有意思的是,国网一直以来虽然没有明确喊出电力物联网的口号,却已经有了相当的技术积累。国网的信息化水平近年来也不断提升,目前国网系统接入的终端设备超过5亿只(其中47亿只电表,各类保护、采集、控制设备几千万台),规划到2030年,接入SG-eIoT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到20亿,整个泛在电力物联网将是接入设备最大的物联网生态圈;经过D5000、调控云等系统改造和升级,国调中心在电网观测、控制水平已经称得上世界先进,输电网基本做到可观、可控、能控、在控;各地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也在推进当中,规划到2020年完成全网95%的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各种在线监测、智能预警系统比比皆是;基于PMS20系统,主要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近两年内也能基本完成;通信网络建设如火如荼,无线专网、保护专网陆续上马;国网智慧车联网平台目前已经连接全社会80%的公共充电桩以及4万多辆电动汽车。想要在近年内交一份能够写出足够多亮点的成绩单,问题应该不大。

笔者认为,国家电网作为世界五百强第2的旗帜性央企,应该有更高要求拿出真正的可以定义行业发展方向的技术方案,要么具备成熟的、可复制的海外技术输出能力,被海外能源企业接纳,例如华为通信解决方案,支付宝/微信移动支付;要么具备强烈提升用户体验、能直接让用户感受代际差异的新服务水平,如高铁。就供电可靠性、电网安全稳定性等方面而言,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和产生的社会效应都已有限。泛在电力物联网应该向着智慧小区/智慧城市整体能源解决方案、智慧交通整体能源供给方案、智慧能源套餐及交易模式、用户能效分析及用户画像、智能家居与用能管理等方面延伸。虽然国家电网是国内每年电气专业研究生就业的首选单位,是每年获取专利数最多的企业,甚至超越了华为,但国家电网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的形象在公众心中依然没有建立起来,电力用户期待获得更多的知情权和参与感,例如得到用电诊断、科学用电方案、差异化电价信息等增值服务。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行业背景下,要“建成世界一流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只有深刻改变用户习惯,才能进一步赢得发展的先机。

03

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应规划先行

一般情况下,抛出一个战略性概念后,国网公司会在组织机构、科技研发、重点工程等方面共同发力,并使之成为今后3-5年的主要方向。按以往规律,国网的新概念往往由相关利益部门主张并提出,上升形成公司战略后由原提出部门出主力班底进行战略规划、科研投入和工程运作。新战略的实施情况,有时受制于公司其他利益部门对该战略的支持和配合力度。国网领导班子对新成立部门的支持力度、其他利益部门对新成立部门的配合力度往往关系着新战略的整体推进效果。相对于我国政府和企业过往一些实施相对成功的战略,国网的风格还有些遵循丛林法则,主要由强势部门和地方公司利益驱动,在领导层取得首肯后立即上马项目,一定程度上缺乏规划引领的顶层设计,导致重复建设、技术路线多样,虽然每年都涌现出数量众多“世界一流”的技术或工程,却难以形成合力,在国际上和社会上缺乏“中国高铁”这样的名片技术。

物联网技术虽然在电网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前景,但也面临一些发展问题。从技术上来看,感知层的传感器数据准确性、传感器在复杂环境下的故障率、数据传输的及时性、无线传输的安全性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受到可靠性、成本、原有管理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物联网产业一直推进缓慢。制定合理的长期规划,对指导物联网在电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国网应组织科研单位牵头,遵循目标导向,按照我国不同地区电网技术基础及资源禀赋,设定泛在电力物联网近期目标及中长期技术规划,尽快明确重点项目及技术攻关方向,集中力量突破既定关键技术。此外,利用好自身科研人才和科研力量,必要时与外部企业及科研力量联合,突破传统电力生产-科研-设备研发利益窠臼,走出电网成熟技术的舒适区,从微创新转变为模式创新,真正成长为具备全球影响、全民感受的科技巨头。

5G建设成本攀升 中国移动增收不增利

在流量红利消失、行业竞争加剧以及提速降费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近年来,三大运营商无一例外陷入增长瓶颈,集体出现营收下滑的趋势。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上半年,三家运营商的营业收入却都实现正增长。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20 年上半年,中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 6927 亿元,同比增长 32%。其中,中国移动营收3899亿元,同比增长01%;中国电信营收为193803亿元,同比增长17%;中国联通营收为1504亿元,同比增长38%。在净利润方面,中国联通净利润为3344亿元,同比增长109%;中国电信净利润为13949亿元,同比上升03%;只有中国移动同比下降05%至5577亿元。

有证券分析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联通、电信的利润增长与成本控制有关。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也表示,业绩增长得益于“持续良好的资本开支控制和高效运营”,其中包括控制5G资本开支,严控用户发展成本、清理低效无效产品和渠道等。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电信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25997亿元,同比下降11%;中国联通销售费用为1488亿元,同比下降148%。此外,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在5G网络上的共建共享也使得两家节省了大量网络建设开支。王晓初此前透露,在5G的五年建设周期中,共建共享将为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各节省2000亿元的资本开支。

而按照中国移动财报的解释,其上半年营运支出为330745亿元,同比增加1073亿元。其中,由于5G网络、数据中心规模扩大,电费增长较快导致的网络运营及支撑成本同比增加11%,成为营运支出攀升的主要原因。

中国电信移动用户大增 成携号转网最大受益者

根据三大运营商的月度运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为946亿户,排名行业第一;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为343亿户,排名行业第二;中国联通的移动用户为309亿户,排名行业第三。

不过,值得留意的是,上半年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净流失353万户,中国联通的移动用户净流失8947万户,而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实现了净增长790万户。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由此不难看来,中国电信成为了携号转网新政的最大受益者。

从三家财报来看,固网宽带业务正成为三大运营商营收增长的新动力之一。上半年,中国移动宽带收入为36368亿元,同比增长1059%;中国电信宽带收入为353亿元,同比增长05%;中国联通宽带收入为219亿元,同比增长59%。

与此同时,三大运营商的移动通信业务却表现不乐观。上半年,中国移动语音收入同比下降1539%,短彩信收入同比下降988%,无线上网收入同比仅增长32%,增幅远低于去年同期;中国电信语音收入同比下降1158%,互联网收入仅同比增长43%;中国联通语音收入同比下降155%。

工信部发布的 2020 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也反映了这一趋势,上半年固定通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2%,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09%。截至 6 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 1595 亿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 465 亿户。电信业务使用方面,移动电话通话量降幅逐步收窄,移动互联网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同比增长 304%。

“新基建”成财报亮点 广东多个数据中心拟投产

数字化转型成为近年运营商的共同方向, 2020年上半年,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基建”业务也成为运营商们的财报亮点。

根据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移动IDC及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29%,物联网及大数据收入均增长50%以上;中国电信行业云收入同比增长304%,物联网收入同比增长155%;中国联通IDC及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29%,物联网及大数据收入均增长50%以上。

三大运营商也开始在5G应用场景的变现上加快 探索 。比如,政企客户等B端市场被中国移动视为“蓝海”,今年7月,他们推出了5G专网产品、技术、运营三大体系,其5G专网包含“优享、专享、尊享”三种模式。中国联通在8月18日的5G+工业互联网推进大会上发布了三款“5G专网产品”和两大“5G专线产品”,这些都是5G在垂直行业商业化落地的重要基础。

除了5G建网投资,运营商们也启动了数据中心的投资计划。南都记者从中国移动了解到,该公司拟加快推进移动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IT云资源布局;优化形成“3(热点区域中心)+3(跨省中心)+X(省级中心+业务节点)”数据中心布局。 而中国电信则透露,未来该公司将继续加快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川渝陕的大型数据中心建设。

广东移动告诉南都记者,他们在2020年将投产广州、汕头、湛江数据中心一期二阶段项目,2021年拟投产东莞数据中心一期二阶段项目,这些项目主要用来满足大区网络云业务和省级IDC业务的需求。广东联通则透露,该公司互联网基地一期广州中新知识城项目、广州联通白云北、深圳联通坂雪岗、佛山联通三山等四个重点大型数据中心项目,将在年底前全年投产,全面助力工业互联网及大数据发展。

5G半年投资合计约880亿 基站年度目标或提前完成

按照2019年财报显示,三大运营商2020年将建成50万个基站。其中,中国移动将新建25万个5G基站,中国电信将与中国联通共建约25万个5G基站,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级(含)以上城市。其中,中国电信负责建设14万个站,中国联通负责建设11万个站,整体分布上呈现“南电信,北联通”的特点。

南都记者对比三家运营商2020年上半年财报发现,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在中国超过50个城市已累计开通了188万个5G基站;中国电信上半年建成开通5G基站约8万个;而中国联通在超过50个重点城市新增共建共享5G基站约15万站。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中国5G基站总数已达到41万个。上半年,三大运营商用于5G网络建设的资本开支合计约880亿元,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分别投入552亿元、126亿元、201亿元。若仍按照年初公布的资本开支计划,即中国移动全年拟投资约1050亿、中国联通全年预估投资350亿、中国电信全年估计453亿投资来推算,下半年三大运营商还有97347亿元用于5G预算在路上。

随着5G建设进展的加快,5G基站目标将会提前完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近日表示,从目前三大运营企业的进展来看,预计在9月份有可能全面完成全年工作目标。8月7日,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慧镝也表示,预计今年8月底前完成全年建设任务,建设进度远远超过时间进度。

就目前趋势,5G基站的2020年的建设目标很可能继续“加码”。近日,中国移动就表示,全年新建5G基站数量将提升至30万个。 中国联通则称年底前可用5G基站将超过30万站,覆盖全国所有地市。而工信部预计,到今年年底,运营商将部署超过60万个5G基站,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

“其实,运营商在5G建设方面并不一味‘求快’,而是向着‘又快又好’的目标前进。”有电信方面的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广东电信和广东联通近日联合完成了全省全部21个地市5G 200MHz超大带宽共建共享组网验证。对此,广东电信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目前运营商通常采用100MHz频率带宽进行5G网络部署,广东电信、联通将双方的频率带宽进行整合,共建200MHz频率带宽的5G网络,提升了网络速率与容量。

随着国际标准组织3GPP宣布R16标准冻结,5G SA(独立组网)网络的建设也在提速,中国联通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告诉南都记者,今年运营商的SA基站招标都已经结束了,设备到货安装、调测、优化、运行,“我们正在紧锣密鼓的安装,会非常快。”8月17日,深圳正式宣布成为全国首个5G独立组网(SA)全覆盖的城市。据了解,深圳5G基站已累计建成超过46万个。

出品:南都商业数据新闻部

统筹:甄芹 田爱丽

物联网市场调研情况、物联网行业前景及现状怎么样物联网市场得益于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的不断丰富,物联网应用场景迎来大范围拓展,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家庭、个人信息化等方面产生大量创新性应用方案,物联网技术和方案在各行业渗透率不断加速。

物联网市场调研情况、物联网行业前景及现状怎么样物联网市场得益于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的不断丰富,物联网应用场景迎来大范围拓展,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家庭、个人信息化等方面产生大量创新性应用方案,物联网技术和方案在各行业渗透率不断加速。物联网的来临使得“万物”都产生了上网的需求,但物联网产业链条十分冗长,从行业客户发展的必要情况来看,他们的优势集中在自己所深耕的垂直行业中。

2022物联网行业报告及市场浅析

目前物联网通信能力已经在过去2G、3G、4G的基础上得到拓展,诞生了更加符合物联网连接需求的NB-IoT、Cat1等技术。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得以不断积累与升级,产业链也逐渐完善和成熟,加之受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性行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等周期性因素的驱动,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领域和行业交替式地不断推进物联网的发展,带动了全球物联网行业整体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物联网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网络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可以通过各种有线或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 行业产值、增长率分析

目前全球物联网产值大约15万亿美元左右,其年均增长率接近23%,预计2021年以后物联网增速有望达到30%,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产值将达到30万亿美元的体量。

中国是物联网应用实践和创新开发最多的国家,中国占到了全球物联网产值的1/4左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已完成5G基站超70万个,预计2021年年产值超27万亿人民币。 此外物联网产生344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同时还会降低1770亿美元的经营成本。

物联网的关键核心优势是实现万物互联,因此车联是物联网发展重点,以车联网为例,2025年5G联网车辆将超过6千万,100%新车都将连接网络,车联网市场空间无可估量。

物联网 市场规模

中国是物联网应用实践和创新开发最多的国家,中国占到了全球物联网产值的1/4左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已完成5G基站超70万个,预计2021年年产值超27万亿人民币。此外,2020年物联网产生344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同时还会降低1770亿美元的经营成本。物联网和智能设备已经在提高全球主要工厂的性能指标,并将生产率水平提高40-60%。

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物联网产业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物联网 年均复合增长率约达23%-26%。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启之年,将迎来发展新时期。

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136万亿美元,物联网产业力量不断丰富。当前,全球物物联网核心技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加快构建,产业体系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

《2022-2027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物联网报告对我国行业的供需状况、物联网发展现状、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物联网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挑战、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建议、物联网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物联网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物联网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091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0
下一篇 2023-06-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