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是211吗还是985?

广东工业大学是211吗还是985?,第1张

广东工业大学是211。

广东工业大学,位于国家中心城市广州,是广东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211工程”、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制造2025国家示范基地。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联盟。

扩展资料:

广东工业大学不断加强与产业深度融合,与地方政府和工业界联合建立了“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佛山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惠州广工大物联网协同创新研究院”。

“汕头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云浮创新设计中心”“东源广工大现代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多个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落地。

前期投入6亿元资助中心建设。学校致力于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IC设计、工业设计、先进材料、环境生态、生物制药、软物质等多个领域构建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和协同创新取得实质性成果,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东工业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张海燕院长::全面负责材料与能源学院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分管学院办公室、师资队伍建设、人事、职称评定、学位授予、学位点、重点学科及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联系高分子材料工程系。杨卫平党委书记:全面负责材料与能源学院党的工作。负责教职工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事、成教、统战、宣传、保卫、消防及治安综合目标管理、计生等方面的工作。杨元政副院长:分管研究生工作。负责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研究生(硕士、博士)的培养管理工作,协助做好学位点及重点学科建设工作。联系微电子材料与工程系。揭晓华副院长:分管科研工作。负责日常的科研管理工作、外事工作、学生科技活动指导工作和学院网络管理,协助做好重点学科及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等工作。联系金属材料工程系。肖小亭副院长:分管本科教学工作。负责本科专业学科建设、教学计划和课程、日常教学管理等事务工作。联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陈颖副院长:分管实验室工作。负责本科实验室规划、调整、设备、实验课程、学科实验室建设等日常管理工作,负责管理学院实验中心、协助做好消防工作。联系能源工程系。周东斌党委副书记:分管全院本科学生工作。负责全院本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院团委及日常管理等工作。

两所档次一样的,关键看专业、专业实力、就业钱景
还有以后意向就业地点如果是在中西部,那就重邮;如果在珠三角,肯定广东工业大学
重邮: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实力和就业发展最好(一级学科博士点)
该校其他强势专业:件工程、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广工:
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数控、物联网这类专业挺强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 最值得考虑的就是该校机械、控制类,另外通信、材料也还可以

广州工业大学开设的专业:
1、重点专业
国家品牌(6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环境工程
2、本科专业
艺术学(7个):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动画
理学 (1个):应用化学
工学 (3个):化学工程与工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自动化
法学(2个):社会工作、法学
文学 (3个):商务英语、日语、英语
金融学(1个):投资学
经济学(2个):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
工学(34个):生物工程、安全工程、风景园林、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交通运输、包装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制药工程、测绘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土木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工业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财经大类(1个):电子商务
管理学(14个):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工业工程、物流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科学
理学(3个):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应用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广东工业大学始建于1958年,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于1995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已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结合的、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坐落在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校园占地总面积3348亩,拥有大学城校园及东风路、龙洞等多个校区。大学城校园突出工科特色,多个学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创设多个协同创新科研平台。
历史沿革:
1、原广东工学院
广东工学院的前身是1952年建立的广东省广州水利土木工程学校(由广州高工,北江高农、兴宁高工、海南农校、广西第六工校组成)。
1953年更名为珠江水利学校。
1954并入为武汉长江水利学校。1955年易名为广东省广州水利学校。1959年,广东省广州水利学校与省电业局广州中心试验所、广东电力学校、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合并组成广东水利电力学院。
其组成部分还包括1954年建立的广州基建交通班。1957年后更名为广州市技术学校。 后广州业余工学院并入。
1958 年,易名为广州高等工业学校,同年10月23日,升格为广州工学院。1961年6月,广东工学院与湖北科技大学,广东科技学院合并为中南科学技术学院
1962 年,广东水利电力学院和中南科学技术学院合并组建为广东工学院 。
1970年,更名为广东矿冶学院。
1982年6月,复名广东工学院。
广东工学院以前是连在一块的,占地面积也很大,1970年后期搬迁至韶关,回迁后被环市东路隔开为生活区和教学区。
2、原广东机械学院
1956年创办广东省机械学校。 1968年学校停办。
1978年12月,学校复办,并升级为广东机械学院。
3、原华南建设学院
1956年,创办“广东省城市建设局干部培训班”。
1957年,更名为“广东省土木工程学校”。
1958年,升级为“广东省建筑工程专科学校”。
1963年秋,学校停办。
1965年,恢复办“广东省土木工程专科学校”1968年,学校再次停办。
1973年,更名为“广东省工程建设学校”1985年,更名为“广东省工程建设专科学校”。
1991年,并入华南建设学院,更名为“华南建设学院(东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108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1
下一篇 2023-06-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