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水表需要按一下吗?

物联网水表需要按一下吗?,第1张

题主是否想询问“物联网水表开阀需要按一下吗”?需要。智能物联网水表开阀的方式是按键触发,在物联网水表界面有一个小手形状按钮,用户需要开阀时可通过长按触摸小手形状按钮3秒即可激活水表。

无线远传水表 的安装方便,不用施工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供水公司开始采购无线远传水表,但是你知道吗无线远传水表是如何进行采集传输的吗,什么种方式比较好?

一无线远传水表的概述

目前,市面上的无线远传水表最火的便是物联网电子远传水表了,其中又分为NB-IoT电子远传水表、lora电子远传水表。首先,先了解nb-iot电子远传水表,以益都电子远传水表(无磁/NB-IoT)为例。
ZSL-YC型电子远传水表(NB-IoT)是益都智能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研发的一款基于NB通讯技术的新型智能仪表。水流入水表后,沿叶轮盒底部进水孔进入计量机构,推动叶轮旋转,并由叶轮盒上部出水孔流出,叶轮转速与水的流量成正比,叶轮转动经减速齿轮传递给指示机构记录出流经水表的使用水总量。记录的用水量数据通过NB-IoT无线网络接入技术可以与管理中心通信,进行无线抄表、网络充值、远程控制、故障检测等功能。

二无线电子远传水表的数据如何采集传输

电子远传水表通过给计量基表加装远传发讯模块,接收无线抄表主机发出的抄表指令,由无线通讯模块将水表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以完成抄表。电子远传水表NB-IoT由无线通讯模块和基表组成,具有计量、运算、存储、诊断、无线远传等功能。

三无线远传水表的特点

安装极为方便并不易出错,一根总线可连接楼内所有住户的水表,施工费用较分线制低。数据采集器不参与底层数据采集,仅进行通讯, 计量不受外界因素影响。总线的通﹑断和各户表引出线的通﹑断不影响单表的数据采集和保存,即使此次因线路故障致使无法读数,只要重新挂接好线路,无需设置,各户表的真实数据仍可继续读出,其安全性与稳定性较好。

益都智能 秉承思考、快乐、协作、高效的企业精神和立足“高”“新”的企业经营理念,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和信息化、智能化的物联网发展趋势,积极满足和引领市场需求,不断地在智慧能源、大数据、物联网、节能环保、资源再生等领域深耕和拓展,让“益都”品牌为全球能源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借助物联网,覆盖范围广,网络稳定。中互联流量的物联卡采用独立网元和专用号段,物联网抄表高速稳定。智慧社区多种抄表服务,性价比高,帮助业主有效降低水电气的运营成本和日常开支。
2实现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传统水表和电表内置物联网芯片,实现水电表的升级,能够实时查看使用数据信息,还能够通过平台对表具设备实时远程管理和监控,一点出现问题将自动上报并发送消息推送,这就大大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
3采用远程抄表执行起来更方便,数据基本无误差。物联网芯片,完全将表具与数据处理中心紧密结合,并采用传感测量技术,实现自动采集水、电、气表的数据,整合上传到数据库,使得数据精确无误差。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上存在一些漏洞,为了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工作,未来水表的主要方向是智能化。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水表行业趋势前瞻与投资分析报告》显示,当前我国智能水表渗透率约20,年产销量1500万台,对应市场规模仅为50亿元,而且智能水表产品技术、管理水平、发展态势等明显滞后。不过,随着政策的落实以及NB-IoT通讯技术的应用,预测智能水表将以28的增速快速发展,预计未来五年智能水表市场规模将超过400亿元,2020年规模将超过170亿,成长性很高。

智能水表大概分为:卡表(IC卡和射频卡水表),无线远传水表,GPRS物联网水表,计数直读远传水表,脉冲水表,光电直读远传水表等。
1、智能卡表:智能IC卡水表是采用现代微电子技术、现代传感技术、智能IC卡技术来实现水量计量、用水控制、数据传递及交易结算的新型水表。该表用于计量管道中的冷/r热水流量,产品符合GB/T778-2007和CJ/T133-2012产品标准,益都IC卡水表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连个系列水表,接触式从卡片介质上可分为逻辑加密卡和CPI卡,非接触式为射频卡。它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入户抄表模式,实现了先缴费再供水的用水模式,极大的方便了供水管理部门及用户。
2、无线远传水表:目前主要是用LORA的因为他覆盖广,信号稳定,功耗低,防干扰。适合远程抄表,阶梯水价预付费。
3、物联网水表:利用GPRS信号,无线电源大容量锂电池供电,数据可以实时上传。
4、计数直读远传,光电等 有线远传水表数据上传可以100%准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138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1
下一篇 2023-06-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