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vr和ar在硬件方面会不会迎来重大的突破?我觉得AR在未来一定会见的很多,因为科技每年都在不断的发展,增强,在未来没有什么是科学解释不了,做不了的,比如说现在网上就有ar眼镜卖,贵的有几万,便宜的有几十,几万的和几十的比较大家应该知道,ar眼镜可以让自己感觉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AR技术就会出现在我们的世界,科技创新,未来发展。AR技术可能很多人都听过,在体育,影视以及娱乐行业已经有了很多的应用。但如何将AR技术引入到中小学的教育中,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vr是虚拟现实的简称。用大白话来说就是通过一个封闭式的头戴设备,将人带到一个沉浸式的虚拟世界中。
如果大家想要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可以通过《头号玩家 》这部来感受一下。如果想体验,现在很多城市也有vr设备可以体验,建议体验vive的设备,体验感更好。现在主流设备有Oculus Rift和HTC Vive;ar是增强现实的简称。ar其实已经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了。比如现在的百度地图实景路线导航;支某宝的集五福,扫福会出现动画效果;最多的恐怕就是美图、某音等的视频拍照在脸部添加动画和美颜功能,还有之前火爆全球的pokemon go游戏,都是用到了ar技术。即在现实的基础上,添加一些动画,使原本不可能出现在真实世界的物体,出现在了现实世界。有点哈利波特的意思,在现实世界里自然地出现奇奇怪怪的东西,只不过这些增强了现实的东西,你是只能看到,是摸不着的。
近年来,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崛起,加之可穿戴设备、车载显示、AI等新兴需求的不断释放,让显示成为人机交互的重要端口,这为新型显示技术创新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5月29日举办的2019年海峡两岸(成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欧阳钟灿、郑有炓两位院士针对超高清视频及Micro LED产业发展发表的演讲无疑成为本次论坛的最大亮点。
超高清视频产业 应借冬奥会迎风飞扬
2019年3月出台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22年)》明确提出,到2022年,中国超高清视频行业总体规模要达到4万亿元,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有条件的地方电视台要开办4K频道,不少于5个省市的有线电视网和IPTV平台开展4K直播频道传输和点播业务,实现超高清节目制作能力超过1万小时/年;到2022年,4K频道供给能力大幅提升,超高清视频节目年制作能力达3万小时,超高清视频用户达到2亿。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表示,超高清技术不仅应用于电视产业,更将带动VR/AR、医疗显示、数字标牌、安防监控、车联网、军事地图等行业的发展,预计2020年,4K/8K超高清影像产值将达25万亿元,其中8K超高清影像产业将超过1万亿元。
据IHS Markit预测,2025年,超高清视频显示屏幕市场需求将达183M㎡,渗透率达67%,产值约700亿美元。
欧阳钟灿认为,我国在4K/8K超高清影像产业优势集中在播放显示、传输环节。在播放显示环节,中国大陆8K超高清显示终端具备绝对优势,创维、海信、长虹、康佳等品牌企业已相继推出8K超高清电视,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京东方在8K超高清显示面板领域全球领先,韩国三星、LG在美国消费电子展上展出并获奖的8K系列产品,其显示面板均来自京东方。8K超高清产业全球领先的日本,从4年前开始与京东方合作,日本在2016年巴西奥运会上进行试播的显示终端采用了京东方自主创新的8K显示屏,而不是日本本土企业夏普的产品。
欧阳钟灿算了一笔账,得出的结论是:貌似“过剩”的TFT-LCD产能在4K/8K TV的需求下是远远不够的。他说,目前,我国2K电视保有量7亿台,以10代以上产能、每片6切65英寸计算,5条(京东方2条、广州富士康1条、华星光电2条)每年只能提供4000万台4K/8K TV,全部更换需要近20年。但2K到4K/8K的转变不是“立竿见影”的,相当长的时间内,2K、4K、8K将并存。
他同时指出日本发展4K/8K的路线图,为响应2020东京奥运会的召开,日本NHK电视台已开通4K/8K电视广播。作为后来居上者,我国影像4K/8K超高清视频产业,为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尽快部署开通4K/8K电视广播,带动超高清视频产业的发展。为此,他建议,首先,制定4K/8K超高清影像产业发展战略,推动影像产业供给侧改革,引导我国超高清影像产业骨干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协同创新,尽早实现4K/8K超高清产业化。
其次,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在制定《2019—2021年中国新型显示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中,应出台“购买4K/8K TV补贴”等政策,以支持我国消费者更换2K电视,向4K/8K电视升级。
最后,以产业链上各关键环节企业和骨干研发机构为核心,组建国家级“政产学研用”的“中国4K/8K超高清影像产业联盟”,研究产业发展趋势与各国产业发展战略及政策,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做好产业政策制定,构建产业协同发展的支撑平台,推进核心技术突破,建立标准和专利体系,扩大高清视频片源制作平台。
把握Micro LED发展机遇 掌握发展主动权
而在刚刚结束的SID Display Week 2019(国际显示周)上,Micro LED产品的集中展示,印证了郑有炓的观点。台湾工研院的Micro LED用PCB板,台湾錼创 科技 的756英寸全彩Micro LED显示器(分辨率达到720480,像素密度114PPI,穿透率60%)、柔性Micro LED显示器及高达458PDPI的可穿戴装置,天马微电子的756英寸透明全彩显示屏,华星光电的35英寸全彩Micro LED显示器,Plessey的针对AR应用的Micro LED显示器,X- Display的采用主动式驱动Micro IC方案、51英寸70PPI的显示器面板……形态各异的产品让Micro LED大放异彩。
郑有炓认为,基于Micro LED显示屏的可扩展性,Micro LED模块的无缝拼接可实现任意尺寸、任意形状的超大屏幕终端显示,与LCD、OLED相比Micro LED更具优势,支撑下一代数码显示器对高动态范围、超高像素密度、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的需求,有望率先推出用于以数码屏为代表的超大尺寸高端工程显示器产品。它在数字院、指挥调度中心、商业中心显示、高端商务会议、高端数字告示、光电制作级产品有大量应用。近几年,索尼、三星、LGD接连推出多种Micro LED拼接模块拼接成的超大尺寸的数码屏样机。
郑有炓强调,“巨量转移”是发展Micro LED最主要的瓶颈技术,目前已涌现出众多提供各种巨量转移工艺的设备制造公司,如Uniqarca公司开发的“激光放置技术”,一个激光器每小时可转移1亿个管芯;日本设备厂Toray在今年的NEPCON JAPAN上展示了一整套巨量转移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目前,Micro LED技术进展很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还不清楚哪种技术将会胜出,但这不影响Micro LED产品的进一步发展。”郑有炓说。
郑有炓同时认为,Mini LED作为发展Micro LED的过渡技术,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他表示,Mini LED支撑小间距LED朝减小间距方向发展,小间距LED技术发展面临一致性差、良品率低、成本高、可靠性差、维护难等技术瓶颈,Mini LED是从分立式封装实现集成化封装,可以克服这些技术困难,并推进更小间距产品的发展,为小间距LED技术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Mini LED有望作为继小间距LED之后的新技术带,支撑LED显示产业发展。
郑有炓最后总结说,Micro LED是战略性新技术,顺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LED显示技术可持续发展。Micro LED推动LED显示技术大变革,小间距LED、Mini LED和Micro LED协同发展,引领LED显示技术从户外高端应用走向主流民用市场,为LED显示产业拓展巨大商机。“我们要把握Micro LED发展机遇,吸取显示产业发展经验,积极应对,抢占技术先机,掌握发展主动权。”郑有炓表示。
新零售是将互联网与传统零售相结合的一种商业模式,通过技术手段来提高零售行业的效率和便利性。以下是一些新零售中应用的主要技术: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大量消费者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购物习惯,为零售商提供更精准的推荐和个性化服务。
人工智能技术: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识别消费者需求,提高商品推荐的准确性和效率。
物联网技术:通过将各种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物品间的数据交互,实现智能化的供应链管理和库存管理。
移动支付技术:利用移动支付技术,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支付,从而提高购物体验和交易速度。
AR/VR 技术:利用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消费者带入虚拟购物场景中,提供更加沉浸式的购物体验。
无人化技术:通过利用无人化技术,实现自动化的采购、库存管理和交付等环节,从而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区块链技术: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建立可信的交易环境,保证商品的真实性和交易的安全性。
以上是新零售中常见的一些技术手段,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手段也将不断涌现。
5G时代将来,我们的生活又将发生什么变化:
生活上:早晨起床你的5G手机会自动控制家里的智能家居设备,缓缓调节室内光线,播放悠扬的音乐,将你唤醒。穿上拖鞋时,你的体重、体脂等数据,同样被采集和发送到云端。;你上洗手间时,5G智慧马桶会自动完成尿液采集,并进行化验,得出相关数据,并上传云端。到了早饭时间,你的数字化智能厨房会根据你的健康数据,给出合适的膳食搭配,也就是最佳食谱。当然,你的冰箱也是5G智能的。它会自动对所储存的食材进行数量和质量分析——哪些食材需要补充,哪些食材已经过期需要处理,它都会通过冰箱门的大屏幕告诉你,或者将提醒信息发到你的5G手机上。除了冰箱之外,实际上家里所有的电器都内置了5G 通信模块,支持5G网络,从而变成了5G智能家电。不安全的通信网络已经被淘汰,5G能带来更安全、更稳定、更低功耗、更大带宽的网络服务,为家电的智能化提供可靠保证。
教育上:5G 在教育领域主要有三个应用场景,一是增强移动带宽,应用一般是超高清视频、VR、AR,会大幅度提高传输效率;二是海量大连接,5G 可以链接 PC、传感器、监控器,实现物联网相关连接数据的传输,打造智慧互联教室;三是低时延的高可靠,对于教育,对于时延要求会提高视觉的体验,甚至是互动的效率。应用实际当中,就会是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动态测评学生的状态、学习专注度和活跃度。而对于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5G 能够有提供更好的互联网服务,超高清、语音交互、优质教育资源,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
医疗上:5G最大的大流量、大带宽、大连接、低时延,适合了未来医疗的需求。医生可以充分利用5G的高带宽,来实现生命体征数据、影像诊断结果、生化血液分析结果、电子病历等资料的高速传输,更快地调取图像信息、开展远程会诊和远程手术,随时就诊断和手术情况进行交流……待5G医疗成熟后,将为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带来先进了医疗技术,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也能为患者生命的急救赢得速度。
交通上:5G技术传输延时更短、传输带宽更大、整个网络会更加稳定,能够对未来自动驾驶以及车联网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基于这种实时传输,车端视频可以实时传输到云端,同样,云端信息也可以实时下发到车端。通过这样的能力,可以在云端实现智慧交通中枢,对整个交通流量以及车辆做出远程的实时调节和控制,以及对应急车辆、公交等等做出云端的远程调度。据了解,2019年5G岗位将比去年增加20%-80%,未来10年国内5G人才需求将达到2000万人。而在2020-2022年期间,对5G人才的需求量是最大的,届时将会出现200万的人才缺口,主要集中在物联网安装调试员、VR摄影师/导演/直播策划、自动驾驶工程师、远程医疗解决方案开发者、云游戏程序员、智慧城市从业者、数据分析师等
有手机摄像头产业人士对此解释道,全球智能手机进入存量时代,行业创新不断,各大主流品牌手机都在寻求多领域的技术创新和销量突破。上游的摄像头厂商们也在不遗余力地追求摄像头产品的创新。
上游的摄像头厂商除了对围绕镜头技术本身做革新,还对摄像头技术在智能 汽车 、AR/VR等新领域的开拓也充满积极性。
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技术升级已成趋势
由于用户对手机摄像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手机摄像头技术不断创新升级,未来将逐渐向多摄、CIS高像素、7P/8P、玻塑混合、潜望式镜头、3D Sensing TOF等多方向发展。
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全球智能手机后置双摄及多摄(三摄及以上)的渗透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后置双摄智能手机自2015年初具规模以来,于2018年渗透率达到高峰,占据400%的份额。此后,后置三摄及以上的多摄智能手机逐渐成为市场主流,预计至2024年,后置双摄及多摄智能手机渗透率合计将达到 980%。
与此同时,平均单部智能手机所搭载的摄像头数量也在逐年上升,自2015年的20颗上升至2019年的34颗,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3%,此后预计将以年均73%的增长率上升至2024 年的49颗。
从手机上游摄像头厂商欧菲光的2020年财报也可以看出,其智能手机光学镜头产品(含对内自供摄像头模组部分)在2020年实现出货量190亿颗,同比增长4120%。增长潜力可观。
随着智能手机旗舰机中的像素不断升级,手机镜头中的超级大广角、大光圈等功能需求增多,光学变焦也不断要求被升级,夜拍效果逐渐加强。由于多层镜头组合可以互相矫正过滤,可以增强镜头的对比度和解析力,同时还可以改善眩光,降低色散与反射等,增加成像真实性。国内高端机种的镜头也逐渐从5P升级到6P、7P。
天风国际郭明錤预测,舜宇光学可望通过iPhone7P镜头品质测试并自2Q21出货,据相关资料显示,光学领先企业欧菲光也在积极布局中。据悉,欧菲光一亿像素7P光学镜头已经启动小批量产,长焦镜头、微距镜头和超广角镜头等多性能产品,均已进入国内主流手机厂商镜头供应链。5月20日,欧菲光再次透露,公司8P镜头项目已研发成功,目前处于试产阶段。同时,欧菲光已经早早在液态镜头相关产品做了布局。
随着拍照的进一步升级,潜望式镜头、TOF镜头等也开始逐步渗透,成为光学行业成长的新动力。
汽车 赛道前景可期 光学企业纷纷加码
随着光电子技术、互联网、物联网、5G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光学镜头产品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宽,除手机、PC等传统移动终端外,还被广泛用于消费电子、工业领域、 汽车 行业、安防监控、VR/AR、 投影视讯、无人机、智能家居等领域。
笔者注意到,在智能 汽车 大热的背景下,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渗透率不断提升,摄像头作为实现ADAS功能的基础元器件之一,也让光学厂商们纷纷加码 汽车 赛道。
过去的一年,自动驾驶在中国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同样来自企查查的《近十年自动驾驶项目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自动驾驶市场披露融资总金额大幅度上涨,高达4363亿元。进入2021年,智能 汽车 赛道热度不减,仅前两月的投融资事件已达24起,披露投融资总金额已达1764亿元。而随着多家 科技 巨头的入局,使得 汽车 智能化进程进一步提速。
东吴证券测算,2020年自动驾驶市场规模为844亿元,2025年将达到2250亿元。这个数字仅针对国内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市场而言,更不必说“钱”景更为广阔的L4级以上自动驾驶领域所创造的产值将以万亿为单位。尽管目前无人驾驶技术尚处于辅助驾驶阶段(ADAS),但也吸引着像欧菲光等光学企业纷纷加码在这个赛道。
有手机分析师对笔者表示,从手机摄像头到具有潜在市场机遇的车载摄像头领域,欧菲光在手机摄像头模组领域有一定的工艺累积,近年来也开始逐渐进入车载摄像头模组领域,而未来 汽车 市场的确前景可期或将为其贡献明显的增量。
在自动驾驶中,缺一不可的三大要素包括感知、决策和执行。其中,“感知”是一切的起点和基石,只有不断提高感知性能,才有推动更高级别自动驾驶落地的可能。目前,用于感知的传感器主要有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
与手机摄像头相比,车载摄像头的主要功能是保证驾驶安全,需要在驾驶期间始终保持工作状态,且必须能够适应较差的工作环境,偏重于工作稳定性、防磁、耐高温性以及长使用寿命等,对制造工艺要求更为严苛。而随着自动驾驶级别的提高,车载摄像头数目越来越多。
根据中信证券研究所,L1/L3级对应的3-5颗摄像头,L3级为4-8颗,到了L4/L5级,单车摄像头数量将大幅增长至10-20颗。当前,平均单车摄像头搭载量仅为1-2颗。随着辅助驾驶阶段(ADAS)系统渗透率不断提高,平均车载摄像头数目将大幅提升,将给车载摄像头行业带来快速发展。据Yole数据预测,到2023年全球平均每辆 汽车 搭载镜头将从2018年的15颗增加至3颗。而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数据则显示,全球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将有望于2025年达到241亿美元,对应2018-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97%,这也意味着未来车载镜头前景可期。
有手机行业人士对笔者表示,欧菲光依靠在手机摄像头、模组领域的积累直指自动驾驶级别系统对车载摄像头的需求,也成为欧菲光进入自动驾驶领域最大的底气。而此前和互联网企业、手机产业链的紧密合作关系,也将有助于欧菲光等光学企业通过原有的客户扩宽赛道切换到智能 汽车 供应链。
据悉,智能 汽车 市场上的低速雷达传感器配置以超声波雷达为主,而欧菲光短距毫米波雷达能实现近场、低速检测,欧菲光方面称,短距毫米波雷达在探测范围、速度、角度等方面超越超声波传感器,实现 汽车 准确判断周围环境、减少擦碰等情况;对低速时的MEB(紧急制动) 有跨越式的性能提升。
据第一手机界研究院孙燕飚介绍,摄像头、光学厂商是手机厂商们的重要供应商,在手机厂商纷纷切中 汽车 赛道后,上游的摄像头供应商也会跟着客户走、而且智能 汽车 代表了未来方向,也就使得摄像头供应商们未来会跟着客户一起去拥抱未来产业。
AR/VR或迎拐点 想象空间巨大
VR/AR 行业经历了热炒、低谷,到复苏,似乎要迎来了新的拐点。据报道,2020年特殊时期推动了居家需求,以 Oculus 为代表的 VR 产品需求增长强劲,用户基数增加以及众多开发者的加入,使 VR 行业明显提速。未来,随着5G技术的极速布局,AR 光学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行业或将迎来了新的拐点。
对于AR/VR市场的前景,IDC曾对AR/VR终端数量进行预测,预计2020年摄像头作为AR/VR整机的核心元器件之一全年出货量接近710万台,较2019年增长236%。AR/VR头显的长期增长将保持强劲势头,到2024年出货量将增长至7670万台,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815%。
VR产业链涉及到硬件,内容和平台。上游主要是存储芯片、传感器、光学元件及各类零组件,中游是模组封装,下游是代工。
国盛证券报告显示,VR上游的传感器厂商主要包括豪威 科技 (韦尔股份)、兆易创新、北京君正、全志 科技 , 代工厂商包括歌尔股份、欣旺达等。显示厂商有京东,光学等厂商包括韦尔股份、水晶光电、歌尔股份、联创电子、苏大维格、福晶 科技 、舜宇光学、立讯精密、歌尔股份、欧菲光,利亚德等。
在光学领域,采用 3D 摄像头技术可以获得周围环境图像的RBG 数据与深度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同时可以通过 3D sensing 实现手势识别、动作捕捉等人机交互方式。
摄像头作为AR/VR整机的核心元器件之一,随着3D Sensing应用技术的量产落地,AR终端出货量持续提升,有巨大的应用想象空间,也让摄像头厂商们积极对AR/VR进行布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