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物联网与物联网有什么不同?

蓝牙物联网与物联网有什么不同?,第1张

蓝牙物联网可以说是物联网的一种,物联网讲的是物与物之间的相互连接,通过不同的通讯协议,达到交换信息、 *** 控的目的。而蓝牙技术契合现代物联网组网的需求:低功耗、低成本、传输速度快等。目前国内较为成熟的蓝牙物联网公司是北京的Cassia。

在蓝牙模块选型前期,一定要了解应用场景以及需要实现的功能(应用框图),以及功能实现过程中所能提供调用的接口(主从设备,功能),考虑模块供电,尺寸,接收灵敏度,发射功率,Flash,RAM,功耗(广播,连续传输,深度睡眠,待机状态),连接距离,接口,天线,性价比等。

根据蓝牙标准,SKYLAB的BLE蓝牙模块大致分为BLE42模块,BLE50模块,BLE52模块;如果蓝牙方案中需要的是支持主从一体的蓝牙模块,则可以选择BLE42模块SKB369,BLE50模块SKB501,BLE52模块SKB378,如果是想要找高性价比且做从的蓝牙模块,则优先考虑蓝牙42模块SKB376。

BLE蓝牙模块选型之参数:

传输速率:传输速率通常是设计人员首要考虑的,因为它关系到传送的信息类型。因此在进行蓝牙模块选型的时候务必要清楚蓝牙模块的应用,并以工作状态下所需要的数据传输速率为选型标准,毕竟把高质量音乐传送到耳机所需的数据速率,与心跳监护仪所需的数据速率有着很大的差别。

连接距离:根据距离的远近来选择,根据蓝牙方案的实际应用中的距离来确定哪个BLE蓝牙模块更能够满足数据传输需求。传输距离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当然距离越远越好,SKB369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30米,SKB501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50米,SKB378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50米+;

功耗:功耗主要由传输速率和距离来决定。一般蓝牙设备通过电池供电,功耗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的续航能力。BLE蓝牙模块本身就是以低功耗著称,但是因为其拥有多种工作状态:广播(100ms间隔),连续传输(20ms间隔),深度睡眠(μA),待机状态(μA);各个状态下的功耗值也是有区别的,这个就需要工程师根据实际的蓝牙方案来确定了。BLE52蓝牙模块SKB378拥有极低功耗:TX 41mA@0dBm, RX 36mA@1Mbps, Sleep current<18uA);适合对于功耗有着严苛要求的产品,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表等产品;

通讯接口:模块产品本身就是为了缩减产品上市周期了,为了方便蓝牙模块的使用,现有的BLE蓝牙模块都提供灵活的硬件接口,支持UART/SPI/GPIO/I²C/I²S/PWM接口,用户可以根据蓝牙方案的实际需求入手,如果只是数据传输,采用串行接口(TTL电平)就好了。

芯片方案:芯片决定着蓝牙模块的运算能力,没有一颗强劲的“ 芯 ”,蓝牙模块的性能无法保证。SKYLAB BLE42/50蓝牙模块都是基于Nordic方案研发推出,参数性能稳定可靠。SKYLAB BLE52蓝牙模块SKB378主频768MHz,32位ARM Cotex-M33处理器,同时内置32kB RAM和512kB Flash,支持模拟或者数字外设;

工作方式:BLE蓝牙一般分主、从机、主从一体/主从同连,一个主机目前最大可以与7个从机通讯,支持点对点通信;

目前市场中SKYLAB的BLE蓝牙模块主要是基于Nordic方案的蓝牙模块,分别是基于Nordic nRF52832芯片制作的SKB369和基于Nordic nRF52840芯片制作的SKB501,以及基于EFR32BG22蓝牙无线收发芯片的SKB378。可应用于互动娱乐设备:遥控、3D眼镜、游戏控制器;个人区域网络:健康/健身传感器和监护仪、医疗设备、钥匙扣+手表;遥控玩具;蓝牙信标;蓝牙网关;室内定位。

无论蓝牙,还是wifi,都不是一件简单的工程。一个项目组,主要包括硬件开发和软件。(当然也可以更多)硬件开发包括电路设计、FPGA仿真等等。软件开发包括wifi开发(host和device),蓝牙开发,wifi测试(包括功能和性能),自动化测试,蓝牙测试,蓝牙和wifi共存测试。总之无论蓝牙模块,还是wifi模块,都是一件很复杂的工程。当然,这只是芯片开发,如果只是买来芯片适配,要简单的多。至于你说的无线数据传输,如果从功耗、稳定性上来说,蓝牙40比较好。如果从吞吐量、功能多样性,首选wifi。

rfid:射频识别,rfid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射频的话,一般是微波,1-100ghz,适用于短距离识别通信。

rfid读写器也分移动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

zigbee: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根据国际标准规定,zigbee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这一名称来源于蜜蜂的八字舞,由于蜜蜂是靠飞翔和“嗡嗡”地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也就是说蜜蜂依靠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群体中的通信网络。

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简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zigbee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协议。zigbee协议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媒体访问控制层、传输层(tl)、网络层(nwk)、应用层(apl)等。其中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遵循ieee 802154标准的规定。

wi-fi:是无线局域网,包括80211a/b/g/n等标准。买个无线路由器就能组建个wi-fi网络了。

bluetooth: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使用24—2485ghz的ism波段的uhf无线电波)。蓝牙技术最初由电信巨头爱立信公司于1994年创制,当时是作为rs232数据线的替代方案。蓝牙可连接多个设备,克服了数据同步的难题。

扩展资料:

这几个都是近距离传输数据的方式,除了RFID之外,其他都是可以双向传输的,并且需要电源和程序支持。从传输距离上讲,wifi和zigbee最远(也不过几十米),RFID和蓝牙次之(有源RFID标签配合高功率天线,读到十几米应该没问题);

从技术上来讲,zigbee的优势最大,因为它可以自组网,自由度高;从价格上来讲,无疑就是RFID了,一个标签也就一两块钱,可以尽情的用。还有一点,wifi和zigbee都是在24g频段展开的,所以它们不能共存,否则会有冲突。

蓝牙共享最多几十kb/s。

wifi热点能达到网络最大网速。

网络共享就是以计算机等终端设备为载体,借助互联网这个面向公众的社会性组织,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并允许他人去共享自己的劳动果实。

网络共享的方法有很多,而且都不难实现,大概有无服务器方式共享、单服务器方式共享以及多服务器方式共享三类。

互联网最初的设计是为了能提供一个通讯网络。

即使一些地点被核 武器摧毁也能正常工作。

如果大部分的直接通道不通,路由器就会指引通信信息经由中间路由器在网络中传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221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2
下一篇 2023-06-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