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机学院 软件工程专业怎么样啊,本人这块很有兴趣,分数正好够到这里

上海电机学院 软件工程专业怎么样啊,本人这块很有兴趣,分数正好够到这里,第1张

上海电机学院上海电机学院是一所面向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以工为主,经、管、文、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产学研紧密合作为途径,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全日制本科院校。
上海电机学院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全称:上海电机学院 英文名:Shanghai Dian Ji University 隶属关系: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定位:一所以工学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原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9月升格为本科院校 地址:中国上海闵行区江川路690号 邮编:200240
编辑本段学校简介
上海电机学院隶属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是 上海电机学院
一所以工学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上海电 机制造学校;1985年在全国首批试点举办五年制技术专科教育;200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高职高专院校;2004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 升本以来,学校明确提出“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指导
校园风光(11张)方针,贯彻落实上海市政府对行业所属院校“明确定位、办出特色、强化内涵、服务行业”的指示要求, 面向先进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通过产学研深层次、制度化合作,努力打造符合上海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服务上海先进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发展需要,具有技术应用型本科内涵实质和产业大学属性特征的教学型、特色型高等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529亩,拥有闵行、杨浦两大主校区,目前正积极努力筹建临港新校区。学校以培养具有扎实的技术理论基础,较强的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现场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与技术服务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1]。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1319人,教职工923人,其中专任教师551人, 上海电机学院
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2785%,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5589%,有2名教师获得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4名教师获得上海市育才奖。 学校现有4个学科门类,20个本科专业,其中,有各级重点建设学科7个(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为上海市重点(培育)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学科);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3个(国际经济与贸易、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自动检测技术”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上海
校园生活(16张)市级精品课程9门,基本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经、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建设格局。 学校下设电气学院、机械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语学院、文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汽车工程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二级教学单位,另有工业中心(上海市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体育教学中心负责实验实训及体育教学工作,继续教育学院、李斌技师学院承担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2]。
编辑本段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郝建平
党委副书记兼院长 夏建国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胡际菁
副院长 徐余法吴志清焦斌杨若凡王也仿
院长助理 瞿龙祥于忠海
党委书记助理 潘清
编辑本段组织机构
思想管理部门 党委办公室 党委组织部 党委统战部 党委宣传部 党委学生工作部 党委武装部 纪检委办公室 工会 团委
行政部门 院长办公室 新校区建设办公室 杨浦校区综合办公室 人事处 教务处 教学评估工作办 科研处 后勤保障处 学生处 发展规划处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财务处 审计处 实验室管理与装备处 保卫处
教学辅助部门 信息化办公室 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分院 图书馆 工业中心 工程训练中心 高等技术教育研究所 培训处 继续教育学院 上海电气李斌技师学院
校产 上海昂电实业有限公司
其它部门 后勤服务中心 《电世界》杂志社
编辑本段所授荣誉
学校始终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曾获“市级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高专重点建设院校”、“上海市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建设院校”、“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3]。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上海电机学院,创建于1953年,由华东工业管理局筹办,初时校名为 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电器工业学校。1954年改名为上海电器制造学校。1956年改名为上海电机制造学校。 1953年上海电器工业学校创建 1954年上海电器工业学校更名上海电器制造学校 1956年上海电器制造学校更名上海电机制造学校 1970年上海电机制造学校撤销 1978年上海市电机制造学校复校 1985年上海市电机制造学校升格上海电机制造技术专科学校 1987年上海市机电一局职工大学闵行分部并入上海电机制造技术专科学校 1982年上海市机电一局职工大学闵行分部创建 1992年上海电机制造技术专科学校更名为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1998年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一分校、上海机电工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并入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一分校
1987年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一分校创建
上海机电工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87年上海市电器公司职工中专创建 上海市石化通用公司职工学校并入上海市电器公司职工中专 上海市电器公司职工中专更名上海机电工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2004年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并入(合署)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
1987年上海市电器公司职工大学、上海市电线电缆公司职工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市机床公司职工大学、上海市机电局职工大学、上海市轻工业机械公司职工大学、上海市石油化工通用机械公司职工大学、上海市冶金矿山机械公司职工大学、上海市轴承公司职工大学合并组建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 1上海市电器公司职工大学 1980年上海市电器公司职工大学创建 2上海市电线电缆公司职工大学 上海市电线电缆公司职工大学创建 3上海市机床公司职工大学 1970年上海机床厂七二一工人大学创建 上海机床厂七二一工人大学更名上海市机床厂职工大学 上海市机床厂职工大学更名上海市机床公司职工大学 4上海市机电局职工大学 上海市第一机电局职工大学创建 1985年上海市第一机电局职工大学更名上海市机电局职工大学 5上海市轻工业机械公司职工大学 上海市轻工业机械公司职工大学创建 6上海市石油化工通用机械公司职工大学 上海市石油化工通用机械公司职工大学创建 7上海市冶金矿山机械公司职工大学 1980年上海市冶金矿山机械公司职工大学创建 8上海市轴承公司职工大学 1980年上海市轴承公司职工大学创建
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
1951年上海第二机械艺徒训练学校创建 1953年上海第二机械艺徒训练学校更名上海机床厂技校 1964年上海机床厂技校更名上海机器技术学校 1968年上海机器技术学校撤销 1978年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复校 2001年,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与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合并。 2004年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上海电机学院
编辑本段院系设置
电气学院
电气学院原名电气工程系,成立于1953年,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综合实力最强的二级学院之一,学院位于闵行校区本部——江川路690号。学院下设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系、测控工程系、电工电子教学部和实验中心等部门;拥有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上海市教委教育高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机与控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检测与控制)”共6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0余名,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以上教师40人;
机械学院
机械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创建于1953年的上海电器工业学校机械制造科,1992年成立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系,2001年与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上海机电工业学校合并后组建成新的机械工程系。2004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学校,学校更名为上海电机学院。2005年12月学校调整二级教学单位,在原有机械工程系基础上成立机械学院,迄今为止机械学院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程。截止2009年4月,机械学院目前在校生人数1900余人,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高工)25人,博士17人(含在读),外聘兼职教师9人。目前机械学院已经形成了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学院下设机械基础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系、实验中心、学院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培训办公室等部门。学院现有上海市重点培育学科1个,学校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学校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1个。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和工业设计4个本科专业。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是学校最年轻的工科类学院,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学院之一。2001年2月为了适应我国工厂企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学校决定以原电气工程系的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为基础成立信息工程系。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扩展成电子信息学院,目前,电子信息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网络工程系、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设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五个本科专业;成立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和专业实验中心,专门负责全校的计算机基础和专业基础教学以及电子信息学院各系的本科学生的实验、课程设计和实训教学。实验中心现有5个专业实验室(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网络技术、电子通信技术、通信工程),下设17个实验分室,实验室总面积达约1700平方米,实验设备共1230台(套),设备总资产达到了920万元。实验中心可开设计算机硬件维护、微机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组建、计算机软件、信息安全技术,通信电子实验、约270项。 电子信息学院现有的48名专职教师中,硕士学历以上的教师42名,达到了875%,具有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师14名,达到了291%,其中教授4名,博士8名。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由其前身经济工程系发展而来,横跨经济学与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工业工程”、“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五个本科专业,其中有的专业又设若干专业方向。 经管学院教师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二级学科“国际贸易学”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企业管理学(财务管理方向)”为校级重点扶持学科。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机电产品贸易)”为上海市教委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也是上海市特色专业。课程建设成果显著,其中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建设课程4门(《基础会计学》、《国际贸易实务》、《财务管理基础》、《国际贸易》),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会计学基础》专科)、上海市精品课程4门(《管理学基础》、《财务管理》、《会计学基础》、《经济学基础》专科)。 经济管理学院目前有专业教师53人,高级职称教师20人, 其中博士占1698%,硕士6981%。
外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是于2003年2月由英语系、西语系和中欧教育学院组建而成的。目前 外国语学院设有英语、德语两个专业,英语系、德语系和大学英语教学部和语言实验中心等四个教学及辅助单位,有教职工64人,其中德语专业教师11名,英语专业教师16名,正高职称2名,副高职称7名,中级职称43人,初级职称12人,博士2人。在现有专业教师中,有教授2人,另有外籍专家和教师4人。目前招收英语、德语2个专业学生,涉及商务和涉外文秘等方向。在校生人数达940余人。
人文社科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09年4月成立,其前身是由基础部、文理系发展而来的文理学院中分离出来的人文社科系。人文社科学院主要从事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相关公共基础课和有关专业课的教学工作。 人文社科学院设有管理办公室、学生办公室、社会科学教学部、社会学系和中文系。学院现有教职工2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助教 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9人。另外,还有兼职教授1人,兼职副教授 4人,兼职讲师7人,兼职助教3人。
国际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于2004年8月成立,是在多年中外合作办学基础上,为了进一步适应未来上海电机学院建设和发展目标而设立的一所涉外型、国际性的教学机构。国际教育学院中外合作教育引进国际教育理念、融合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课程教学国内外接轨,在教学中既强调中西文化的互溶特点,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000年6月正式与加拿大圣力嘉应用艺术与技术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设置的专业有“工业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与维护”;2002年6月正式与澳大利亚博士山继续教育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设置的专业有“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国际商务”;2003年2月正式与加拿大卢氏企业工业公司和德汉姆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设置了“汽车运行技术”专业; 2003年4月正式与路德维希港经济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设置的专业有“酒店管理、汽车营销”。这些具有教育优势的合作办学项目,提高了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汽车学院
2005年12月,上海电机学院以向汽车后市场服务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为指导思想,成立了汽车工程系,2009年4月更名为汽车学院。成立以来,汽车学院一直坚持“创新机制、科学管理、面向市场”的原则,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充分利用上海汽车市场博大浩瀚的资源优势,立足“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学院发展思路,在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高级汽车技术应用人才的高等教育方面寻得一定的发展空间。 作为上海电机学院最年轻的二级学院,汽车学院是最有活力、最具创造力和最有发展前途的二级学院之一。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和耕耘,汽车学院已初具规模,具备了较好的培养合格汽车专业本专科大学生的教学条件。拥有全校平均学历层次最高的师资队伍,21名专业教师中,博士5名,硕士14名,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12人,有4名教师还被派往加拿大Durham College 和北美最大的汽车零售商Canadian Tire 进行教学培训与汽车维修实践,具备较强的双语教学能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和科研活动,我院教师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具备了相当的科学研究水平和能力,争取到省市企业等8项科研项目,并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另外,我们还拥有一批由知名院校汽车方面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汽车技师组成的教学顾问和兼职教师队伍。 汽车工程系目前开设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车辆工程(本科)、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专科)、以及中加汽车合作专业MOTIVE Power Technician---Service and Management 。并配备了拥有先进的汽车故障检测、诊断与维修设备的校级示范性实验室,并与加拿大合作办学方共同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汽车实训中心。
编辑本段临港新校区
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根据临港新城的发展定位,结
规划图(6张)合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上海电机学院规划在临港新城建设校区,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开创新的局面。临港校区建成后的上海电机学院将成为: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上海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基地;临港装备制造企业在职职工的教育培训基地;装备制造业领域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基地。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规划容纳10000名学生,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进行实施。总用地面积616075平方米,一期工程用地33133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60000平方米,一期工程150000平方米。一期工程建筑单体包括:图书馆23700平方米,公共教学楼17000平方米,文理大楼5000平方米,学生事务中心5500平方米,工业中心14500平方米,语言教学中心3000平方米,物理实验教学中心3000平方米,学生公寓65000平方米,研究生公寓5000平方米,第一食堂5000平方米,第三食堂3000平方米。一期工程计划于2010年年底完工,2011年9月份投入使用,届时7000名学生入驻临港校区;二期工程计划于2013年完成,新增3000名学生。目前,学校临港校区一期工程被列为“2009年市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正处在全力建设过程中。

泰皇酱大虾意大利面;主料:泰皇酱,精选大虾,进口的Barilla牌的意大利面
泰皇酱是由瀚爵士西餐大厨陈致富先生用 三文鱼,瑶柱、虾米、金华火腿及辣椒等27种优质原材料,经过4小时小火慢熬调制而出,味道鲜中带辣。
原料大多是海味干货,所以营养价值也就来源于这些食材,营养丰富
这个意大利面味道很适合大众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吃,当然有人说像老干妈那就是常识问题了,吧是一种味的怎么去对比呢?肯定是好吃的,但是不吃辣的人不推荐

中国国家馆: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中国贵州馆:贵州馆平均高度为72米,极端高度达85米,展示主题为“醉•美贵州,避暑天堂”。在600平方米的展示面积中,将贵州的自然山水和多元民俗文化巧妙结合,抽取风雨桥、鼓楼、苗寨、银饰和山水瀑布极具贵州特色的视觉元素,高度凝炼贵州人文自然风貌以及“醉•美”和“避暑”的特色。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民俗特色,力求使绝大多数不了解贵州或从未踏足过贵州的参观者,也能在第一时间内对贵州馆留下深刻的印象。
宁波滕头馆:滕头馆的垂直绿化。这是一种全新的绿化模式,意思是在整个墙面上种植一种特殊的植被,对墙体内的室温进行调节。
宁波滕头村是全球生态500佳和世界十佳和谐乡村。滕头村的“生态理想化、生态资源化、生态生活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战略,营造了“村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生活模式,成功走出了“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养生态”的特色经济发展路径,是中国乡村城市化的代表之一。
中国青海馆:青海馆的设计将围绕“水”的主题,以长江、黄河、澜沧江为引子,通过多媒体、互动游戏等形式,讲述三江之源是生命的源头、文明的源头、城市的源头,体现了江河赋予人们的“养育之恩”。同时亮相的青海馆吉祥物“三原”以水滴为原型,憨态可掬的拟人化形象,不仅与“四海之宝”海宝相呼应,同时体现了“三江之源”的主题。
中国香港馆:香港馆占地约600平方米,由本地两位年轻设计师设计。该馆分为3层,馆名为“无限空间”,意念来自香港城市发展的不同层次。香港寸金尺土,但港人的创意却有无限空间,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香港馆”的设计蓝本。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展览中,香港参展方案则以“智能卡、智能城市及生活”为主题,虚拟“真人导赏”将成为展览最大特色,参观者可利用电子互动屏幕,在虚拟场景中“试用”智能身份z过关、八达通乘车等,亲历港人“一卡通行”的高效率生活。
中国澳门馆:澳门馆位于中国馆区,其背后的中国馆已雄姿耸立,各种设备安装的机械声此起彼伏。在欢庆的祥狮舞中奠基的澳门馆,被设计成“玉兔宫灯”造型,犹如世博会中国馆前一只吉祥喜庆的迎宾彩灯。
据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上海世博会澳门筹备办公室主任杨宝仪介绍,澳门馆占地637平方米,楼高7层,展示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高19.99米,寓意了澳门回归祖国的年份。
大明宫展馆:“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项目”是西安向上海世博会组织者申报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属于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领域。唐大明宫是唐朝的政治中心,是举世闻名的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雄伟壮丽的建筑群,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项目是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安市最具活力、最具人文特征的城市新区。其中,占地32平方公里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于2010年建成开放,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展出的大明宫展馆将依照大明宫主殿——含元殿西翼的栖凤阁为蓝本,以唐代阙楼建筑艺术的代表“三出阙”形式为设计思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担纲设计,以唐栖凤阁1:1比例复原实体,外形古朴雄浑。
中国航空馆:中国航空馆由中航工业和东航集团共同投资28亿元建造,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外形洁白、柔软、光滑、圆润,如同浦西岸边一朵白云。航空馆展馆设计将世博会环保理念融入其中,利用双层屋面构造方法,导入自然空气,形成独特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生态夹层;同时采用高效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的绿色照明体系,创造出声光交织的表演舞台,令上海世博会的夜景更加璀璨悦目。
太空家园馆:外观以浩瀚的宇宙为背景,仿佛是太空飘来的神秘魔方悬浮在空中,以异型的支柱与地面轻盈连接,形成一种摆脱重力的效果……这就是灵动而富有创意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太空家园馆”将通过天-地-人的展示脉络,划分为梦想起源、漫步太空、美好家园三个展示区域,为观众展示中国航天人的探索精神,以及航天技术发展应用对人类生活的贡献;并将回归地球的航天技术与电子科技相结合,展现在航天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引领下,绿色、安全、智能化的未来家园。
中国船舶馆:中国船舶馆的建设应用了最新的环保技术、智能化灯光的互动效果和先进的多媒体视觉技术,形成绿色环保展示环境,充分体现领航新时代,享受水生活,让参观者提前体验未来水域城市生活的美景,人与船舶、人与城市的紧密关系,集中体现“中国造船”元素,体现中国造船工业发展前景和对未来的展望。
场馆的建筑设计和展示设计贯穿了“船舶,让城市更美好”的参展主题,演绎了“龙之脊,景之最”的理念,该展馆对江南造船厂原址的一个厂房进行了重新优化设计和改造,改造后的展馆呈长方形结构,增添了弧线构架,形似船的龙骨,突出船舶馆的企业形象;又形似龙的脊梁,借喻中国民族工业坚强的精神。该展馆还充分利用了地理位置的优势,建筑设计中穿插了别具一格的观景斜廊,为世博会浦西园区创造了绝佳的景观资源。
信息通信馆:信息通信馆由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联手打造,主体建筑高20米,总建筑面积将达6196平方米。“信息通信馆”展馆建筑表现为流畅动感的形体,借助丰富多彩的图像,形似披上了一层幻彩的丝绸外衣,也传达出对信息时代的美好愿景与想象。展馆建筑设计聚焦“流动的信息”,建筑取消了所有的建筑转角,形成流畅的建筑体形,表达了信息时代“无限沟通”的特征。轻盈而不着痕迹的形体线条,变幻闪烁、晶莹内敛的色彩设计,高科技材料和未来的元素,信息通信馆整体从造型到色彩,从整体到细节着力捕捉信息的流动。就象生物体的所有活动都是基于神经系统传递的生物电信号,信息流也依托信息通信技术成为未来城市“生命活动”体系的神经,在人、物、自然之间,随时、随地、随愿、流畅轻盈的涌动。
美国国家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的建设格外引人关注。据美国参展机构负责人介绍,规划中的美国馆已完成设计方案,以“可持续性、团队合作、健康环保和美国华裔社区”为主题,占地6000平米,将成为本届世博会最大的展馆之一。美国馆展示空间里将由一位美籍华裔青年带领游客徜徉于未来时空,亲身体验2030年的美国城市,让参观者通过感性游历领悟“可持续发展、团队精神、健康生活、奋斗和成就”这四大核心理念。
日本国家馆:银白色的日本展馆形成一个半圆型的大穹顶,宛如一座“太空堡垒”,其实,这是一层含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这让日本馆成为一座会“呼吸”的展馆。
日本展馆延续了爱知世博会“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在设计上采用了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展馆外部透光性高的双层外膜配以内部的太阳电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展馆内将使用循环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术。而在展示方面,日本馆将融合了日本传统特色与现代风格两种形态,通过过去、现在、未来三部分的讲述,让参观者在视觉、触觉、听觉的感受下,了解一个真实的日本,以及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新型的城市生活形态。
奥地利国家馆:奥地利馆选择了和谐的城乡互动关系为展示主题,并取用众多中国元素,展馆外立面将采用中国瓷作贴面。奥地利馆共分5个展区,参观者将亲身感受从高耸的山脉跨越森林和草地,穿过河谷低地,最终来到城市,体验奥地利的经济和文化。
澳大利亚国家馆:澳大利亚国家馆将展馆主题设定为“战胜挑战”,正是希望借助展馆,共同探讨人类的未来。
展馆内既展现澳大利亚强大而富有活力的经济,也有体现澳大利亚技术优势的创作,世界一流的研究和教育机构,丰富多彩的澳洲文化和自然美景,同时还有展示澳大利亚城市的优质生活。整个展馆集趣味、休闲、文化等元素于一体,适合各年龄段的参观者游玩。在那里,参观者们还能与讲双语的澳洲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欣赏澳洲本土音乐家和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品尝闻名遐迩的澳洲美食及红酒。
澳大利亚国家馆想给所有参观者呈献一个“世界上最适宜居住地”的城市形象,并以次探讨如何缔造城市建设和自然环境之间可持续发展的和谐。
巴基斯坦国家馆:巴基斯坦国家馆坐落于中国馆的西面,两国展馆仅一步之遥,设计源自于巴基斯坦著名的拉合尔古堡,这座古堡始建于1025年,又在1566年经历改造后呈现出现在的面貌。拉合尔是巴基斯坦的文化中心,拉合尔古堡从其建立之初就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成为了这个城市极具象征力的地标,这座美丽而著名的古堡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巴基斯坦国家馆将通过声效和多媒体手段将当地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生活传递给参观者,而巴基斯坦馆还将表现巴中两国亘古不变的友好情谊,始于丝绸之路的商贸关系将两国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波兰国家馆:波兰馆主题是“人类创造城市”,波兰的主题分为三个概念:“人类,创造力,城市”。人们把它们对生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融入到生活中,把艺术和创造力融入到城市中。他们是城市的最大价值。
波兰馆将是波兰建筑成就的一个展示,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都将以其独特的外观吸引参观者。波兰馆的外部由相互交织的剪纸图案所组成,阳光可以透过缝隙进入大厅。展馆的展示空间呈几何状,可以被分割成几个小区域,用于小型展览,音乐演出以及售卖物品等。主展馆的灯光将营造一种明暗错落的效果,内部的墙体也可以作为荧幕,播放波兰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视频。同时,展馆的设计同样充满着人性化,比如在开放式的餐厅处为排队的游客提供了遮阳的场地。
俄罗斯国家馆:分为三个部分的三个元素将代表俄罗斯展馆的主要建筑风格。展馆由三个基本元素组成:十二个白金塔,“悬浮在空中”的位于十二座塔的基础之上的立方体,和内部设施。
展馆的设计类似于古代斯拉夫人的小村落,象征着“生命之花”或者太阳,“天堂的生活”奠基在“和平之树”的根部(斯拉夫人伸展的橡树枝)之上。高塔的“根”部汇聚在中心并且充当与“人”的符号相关联的“文明立方”的支撑。展馆的高塔向上,象征着快速发展的,遍布非直线设计发展的摩天大楼的超百万人口大城市。白金颜色的高塔可以给人一种俄罗斯古代建筑设计特色的印象,高塔的顶部镂空部分以居住在俄罗斯地上的各色人种元素为基础。立方体的外部装修元素则是可活动的,有着巨大的“活动正面”的表面,在其上展现天,高塔,绿色植物和人类,白天展现出一幅巨大的活动画面。而夜晚在专业灯光和屏幕的辅助下更是可以带给人鲜活亮丽的惊人视觉效果。
非洲联合馆:非洲联合馆建筑面积达2万6千多平方米,占地规模相当于3个半标准足球场,4个外立面的面积总和达9500平米,是上海世博会11个联合馆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展馆室内净高9米,馆内各国家的占地面积均为250平方米。有42个非洲国家和1个国际组织(非盟)将在非洲联合馆内进行展示。树木、沙漠、海鸥、动物、建筑……这些富有强烈非洲特征的元素将呈现在非洲联合馆的外立面上,勾勒出非洲大陆独具多样性的风貌,展现非洲的古老文明和勃勃生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247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3
下一篇 2023-06-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