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思数据为什么不上市

涛思数据为什么不上市,第1张

因为它没有上市计划,在着力于发展技术开发技术推广以及技术服务方面。北京涛思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05月16日成立。
北京涛思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陶建辉,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技术服务等。 2021年5月24日,北京涛思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涛思数据”完成4700万美元B轮融资
:北京涛思数据科技有限公司(TAOS Data) ,是一家专注时序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查询、计算和分析的公司。不依赖任何开源或第三方软件,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可控的高性能、可伸缩、高可靠、零管理的分布式时序空间数据引擎TDengine,可广泛运用于物联网、车联网、金融等领域,让数据监测分析系统的成本直降80%。公司已经申请多项技术发明专利,且全部提交PCT专利申请。 TAOS Data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为物联网、工业40时代的大数据产业提供全栈、高性能、低成本的大数据技术解决方案,成为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引擎,创造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2017年6月,北京涛思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明势资本和蛮子基金的天使投资。 2019年2月,北京涛思数据科技有限公司(TAOS Data)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投资方是永辉瑞金和温青投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尤其是以美国为主的海外市场拓展。 2021年5月24日,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涛思数据”完成4700万美元B轮融资,经纬中国领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GGV纪源资本、指数资本跟投,指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此次融资主要用于扩张团队和开展市场营销。

1、货运软件G7与E6合并

2022年6月7日,G7物联(“G7”)与易流 科技 (“E6”)宣布,已于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合并,并已完成首阶段业务整合。合并后,G7创始人兼CEO翟学魂担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E6创始人兼CEO张景涛担任副董事长,G7首席财务官担任首席财务官。G7和E6是货运行业物联网技术与软件服务领域(IoT SaaS)的头部企业,二者均以物联网技术和软件为核心,向大型货主、大型物流企业和数以万计的货运经营者提供服务。

2、满帮集团2022年Q1营收1333亿元 同比增长537%

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集团发布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数据显示,满帮集团第一季度营收133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867亿元增长537%;净亏损192亿元,去年同期为197亿元;非美国会计准则下实现净利润约19亿元,同比增长68%。

3、易工品工程机械后市场已扩军覆盖全国150城

易工品开启“工程机械后市场扩军”之路,推进 2S+3C店建设,在县城及重点乡镇区域挑选影响力客户/大修厂/机械配件店,统一门店形象,提供高品质的设备服务和配件销售。截至6月,易工品已扩军包括合肥湘元、广西山宁、山西湘阳、浙江成峰、武汉九州龙、陕西悦大、贵州通程兄弟、四川盛和在内的多家合作伙伴,合计签约过百家代表客户,覆盖全国22个省份、150个城市,服务门店数量超过500家。

4、日日顺物流成立国际供应链服务公司 注册资本6亿元

天眼查信息显示,日日顺(青岛)国际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于贞超,注册资本6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供应链管理服务;国际货物运输代理;道路货物运输站经营;国内货物运输代理;普通货物仓储服务;装卸搬运;无船承运业务;运输货物打包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显示,该公司由海尔集团旗下日日顺供应链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

5、树根互联“闯关”科创板 拟募资15亿元

6月2日晚间,上交所受理树根互联有限公司(简称“树根互联”)科创板上市申请。招股书(申报稿)显示,树根互联拟募资15亿元。其中,6亿元用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升级项目,296亿元用于工业互联网行业场景应用项目,3亿元用于营销与客户成功体系建设项目,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 这些公司获得了新的融资 #

1、湃道智能获数千万美元A轮和A+轮融资

“湃道智能”连续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和A+轮融资,A轮由赛富亚洲和创新工场联合领投,A+轮由老股东中鑫资本追加投资。本轮融资后公司也将引进更多专业人才。在产品层面,湃道将会在主要行业中开拓更多细分场景,应用包括AR与工业元宇宙等前沿技术。据介绍,湃道智能主要产品“云端工业安全管控平台”,主要用以提升工厂各类生产场景中的人员作业安全水平。

2、“蓝海机器人”连续完成数千万A轮和A+轮融资

智能物流及管理系统提供商“蓝海机器人”连续完成数千万A轮和A+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本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拓展客户及研发新品。

3、“清云智通”完成超亿元B轮及B+轮融资

工业智能服务商“清云智通”(北京) 科技 有限公司完成超亿元B轮及B+轮融资,其中,B轮由高瓴创投领投,百度、鼎晖和泽华资本跟投,B+轮由中石化资本投资,青桐资本担任财务顾问。此前,“清云智通”曾获前沿基金、SEEFUND、达晨财智、建银国际、元禾原点、泰有基金、同方投资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4、“iData盈达”完成过亿元A轮融资

物联网(IoT)数据智能终端服务商“iData盈达”宣布完成过亿人民币A轮融资,由三一创投领投,保腾资本、鹏鼎投资、国联担保、国联新创、无锡创投、新尚资本、云沐资本跟投。该轮融资主要将用于加大研发投入,包括人才引进、产品研发和创新,同时加速海外市场的拓展布局。

5、奕目 科技 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工业三维光场视觉头部企业奕目(上海) 科技 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本轮由经纬创投独家投资。

6、能源云链平台“普投能源”获数千万元首轮融资

能源云链平台普投能源获数千万元首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督国际应急救援领投,海通云链跟投、普投产业控股集团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油”+云链平台的迭代开发,市场推广和人才招募。

7、数字化家装企业未来美家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数字化家装企业未来美家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立投资领投,希晟控股、中博装饰、易宸投资、凤鸟投资与鼎鑫投资跟投。

8、“乐胶网”完成Pre-A轮融资

一站式胶粘供应链电子商务在线交易平台“乐胶网”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奋道资本领投,产业投资人跟投。乐胶网创始人张立方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物联网设备部署、智能分配算法升级等业务方面。

在传统展业模式中,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高度依赖于核心企业信用,并以线下模式为主,耗费人力精力的同时业务也面临难以上量的瓶颈。

在2012年的“钢贸大危机”中,诸多钢铁行业供应商采用货物多重抵质押的方式进行欺诈性融资,导致布局其中的银行不良率飙升,并自此对供应链金融心生怯意。

而如今市场的外部环境已悄然改变,近年来银行对金融 科技 力量越发重视,多家银行成立了直属金融 科技 公司,日渐成熟的智能仓储及监控、电子合同签章、区块链等新技术,亦被逐步应用到供应链金融业务中,过往银行在风控端的弱势正被不断抹平。

叠加国家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政策端强力支持,以及国内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极大的市场融资缺口,银行“重返供应链金融战场”势在必行。而以互联网线上化、区块链等技术为支撑的新展业模式,正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突围利器。

那么如今各家银行在供应链金融的布局上有何具体变化呢?智信据2018年各家银行发布的年报数据,对5家大型商业银行、4家代表性股份制银行、两家城商行以及电商系民营银行的展业概况进行了以下梳理:

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其线上小微金融服务平台上,平台主要包含纯信用类的“经营快贷”、抵质押类的“网贷通”,以及“线上供应链融资”三大主要产品。工行还与平台方中企云链合作,创新了可流转多层级的核心数字化应收账款确认凭据,将核心企业信用进一步向供应链末端小微企业延伸。

仅2018年前9个月,工行便已累计为1300户上下游客户发放超过450亿元的线上供应链融资。截至2018年末,工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总额达321685亿元,同比增长181%,小微金融业务中心的布局亦达到258个,全面推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落地。

▌农业银行

农业银行发力供应链金融首先体现在制度建设上,2018年农行总行建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八大后台中心”的事业部架构,37家一级分行和重点二级分行均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形成“三农+小微”双轮驱动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在具体业务的推动上,农行主要通过发展“数据网贷”业务,向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客户提供全线上化融资服务。截至2018年末,农行已为众多核心企业的上下游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3万笔,总额达91亿元。而近期,农行也与平台方中企运云链合作推出了供应链新产品 “保理e融”,为核心企业上下游各层级供应商提供融资。

▌中国银行

凭借在国际贸易金融上的优势,中国银行早在2007年便推出了基于供应链融资的产品“融易达”,2009年成立供应链团队并正式发力供应链金融,在2009~2014年七年期间,其供应链金融业务发生额便从740亿元突破至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8%。2011年底,中行通过“银企对接”将平台融资方的订单信息直连中行系统的方式,实现了首个在线供应链金融项目的落地,后续通过此种方式累计拓展了京东、苏宁等300多家企业,在线发放融资超百亿元。

中行2018年年报亦显示,其正在参与“区块链福费廷(Block Chain Forfeiting)交易平台”和“数字票据交易平台”的建设和投产,未来将继续以“电子化”+“全球化”的方向拓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截至2018年末,其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0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26%。

▌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在2018年提出了普惠金融发展战略三年规划,并在组织建设方面实现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在一、二级分行的全覆盖,累计组建小企业中心达288家。

具体到业务层面,建行则是围绕企业采购、制造、销售直至最终用户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三流”的运作,设计研发了包括应收账款融资、金银仓、动产质押融资、订单融资、动产质押融资等十余个供应链融资产品。在业务受理中建行重点关注业务的真实交易背景,产品与企业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高度嵌入,以及需提供结构化、组合式的服务。截至2018年末,建行已累计向33万家企业发放了5385亿元的线上供应链融资,线上供应链合作平台达1184家。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631017亿元,较上年新增212515亿元。

▌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通过“蕴通供应链”平台进行,并主要围绕 汽车 及其他各行业核心企业,通过与国内大型物流公司开展质押监管合作,并与保险公司开展信用保险合作的形式,交行先后推出了“快易贴”、“快易收”和“快易付”等产品,打造了“蕴通e链”的一系列供应链融资产品。

截至2018年末,交行累计拓展境内达标产业链网络超3000户,产业链金融系列产品融资余额超人民币11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242%,交行的区块链技术已在 汽车 物联网金融领域落地应用,应收账款链业务亦正在快速推进。

▌平安银行

平安银行(原深发展银行)是国内最早涉足并提倡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2002年,深发展银行成为国内首家系统性提出并推广供应链金融及贸易融资产品组合的银行,仅2005年,深发展银行“1+N”供应链金融模式就创造了2500亿元的授信额度,当年不良贷款率仅为057%。

在线上布局部分,针对产业链核心企业及其上游客户,2018年平安银行推出了供应链应收账款服务平台(SAS平台),提供线上应收账款的转让、融资、管理、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SAS平台全面应用“平安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对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实施智能核验和持续监测。截至2018年末,平安银行的SAS平台累计交易量已突破100亿元,为111家核心企业及其上游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

▌浦发银行

浦发银行最早在2007年推出“企业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为核心企业提供信用服务、采购服务、存货周转、账款回收等融资支持。自2011年起,浦发银行致力于打造具有特色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并与中国移动、神龙 汽车 、中远物流等多家核心企业和物流公司合作,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整合。

在线上化的布局上,浦发银行围绕资产端核心企业的批量获客,落地了“京浦e账通”、 “京浦e商贷”等产品,并在线上供应链金融领域推出“政采e贷”和“票据池秒贷”等创新产品,以及云资金监管、e企行综合服务平台等产品。截至2018年末,浦发银行在供应链领域服务 科技 型企业客户超过313万户,推动 汽车 供应链20条,服务 汽车 行业上下游客户864户。

中信银行

中信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通过构建三大平台、四大增值链以及五大特色网络的方式推动。三大平台包括物流融资平台、同业合作平台及政府支持平台,四大增值链包括打造应收账款增值链、预付账款增值链、物流服务增值链、电子服务增值链,五大特色网络为 汽车 金融网络、钢铁金融网络、家电金融网络、电信金融网络及石化金融网路等。

中信银行也于2018年10月成功上线全流程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创新产品“信e链—应付流转融通”,将中信银行业务系统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对接,借助标准化电子“付款凭证”的多级流转,向其上游N级供应商提供全流程、线上融资。2018年中信银行还推出了国内首个区块链福费廷交易系统,并发布“区块链+供应链”试点创新项目,截至2018年末,其链上发生的业务量超过100亿元。

▌浙商银行

供应链金融是浙商银行目前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浙商银行从2016年开始研究区块链技术应用,并于2017年8月率先投产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应收款链平台。围绕供应链金融,浙商创新“池化”及“线上化”的融资业务模式,在三池(涌金票据池、涌金资产池、涌金出口池)的基础之上,继续围绕三大业务平台进行展业。

一是池化融资平台,其2018年签约客户达22290户,同比增长4358%,池内资产余额350679亿元,累计入池应收账款笔数1008万笔,入池金额约729亿元。具体产品“至臻贷”2018年签约客户1645户,同比增长2625%,融资余额50125亿元,同比增长4468%。

二是针对核心企业财务服务的易企银平台,2018年共落地易企银平台234个,较上年末增长17209%,平台累计融资367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8528%。

三是应账款链平台,截至2018年末,浙商银行落地应账款链平台1410个,同比增长近12倍,累计签发金额122878亿元,同比增长近4倍。

▌上海银行

上海银行于2018年10月发布了“上行e链”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并于今年4月新成立了供应链金融部,将业务模式扩展并覆盖至核心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同时运用大数据开始构建企业的信用模型。

“上行e链”以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核心,包涵3大类共15项产品,通过与核心企业共建平台共享数据,掌握所需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形成闭环管理。同时上海银行通过与江苏润和软件合作,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核心企业信用的可拆分、可组合支付,从而将核心企业的信用延展到二级、三级、四级供应商。2018全年上海银行实现供应链金融贷款投放52487亿元,同比增长11722%,在2018年上海银行年会上,这一数据预期到2020年将提高至1000亿元。

▌北京银行

北京银行布局供应 “e商融”的交易市场综合服务方案,借助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信用,为平台交易商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务,打造“供应链金融+资金存管”线上创新业务模式。在具体产品层面,推出了“京信链”的在线供应链产品,将核心企业信用延伸至上游多级供应商,实现应收账款债权的拆分与转让。截至2018年末,北京银行小微企业公司贷款余额为4256亿元,同比增长19%。

此外,其他电商系的民营银行如微众银行、苏宁银行、网商银行等亦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上有所布局。微众银行目前正基于区块链技术拓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除了自身拓展核心企业的方式,微众还提出了由微众提供基层技术,与城商行合作开展业务的“银银合作”模式。

苏宁银行则在2017年9月成功上线基于区块链的国内信用证信息传输系统(BCLC系统),并2018年9月开创了“物联网+区块链”的动产质押融资先河,基于某企业的煤炭存货苏宁银行给予了融资人动产质押的授信额度,并成功实现放款。同时,其区块链+物联网 汽车 库融平台,以及区块链+物联网3C商品监管平台也已提上发布日程。

随着各家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展业的不断深入,这一业务将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为展业方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金融 科技 技术的加成亦将持续推动市场业务模式的更新进化,并形成良性的业务生态循环。

电信小微ICT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云计算:电信运营商通过建设和运营云计算平台,向小微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帮助企业实现IT资源共享和成本优化,实现数字化转型。
2 大数据:电信运营商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向小微企业提供大数据服务,帮助企业了解市场趋势、消费者需求等信息,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竞争力。
3 物联网:电信运营商通过建设和运营物联网平台,向小微企业提供物联网服务,帮助企业实现设备互联、数据共享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4 5G网络:电信运营商通过建设和运营5G网络,向小微企业提供高速、低延迟的通信服务,帮助企业实现远程办公、智能制造等应用,推动数字化转型。
5 安全服务:电信运营商通过提供网络安全、数据保护等服务,帮助小微企业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保障企业信息安全。

2012年度中国物联网产业****奖陈勇,江苏物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陈勇在云计算的平台和应用的研发、运营、市场推广、引进风险投资和规划海外上市等方面有丰富经验。
陈勇,江苏物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2006中国十大新媒体人物,中关村留学生创意产业园创业导师,石景山区海外联谊会理事。他是吉林大学计算数学学士、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计算机硕士和博士(信息安全方向),并在加州从事高科技研发工作,之后获INSEAD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
陈勇于2005年初回国创业,任中国云计算领军企业北京讯鸟软件有限公司董事,战略、商务拓展及投融资副总裁。由于在中国首个成功把呼机叫中心和CRM软件搬上互联网(即云计算SaaS),陈勇被中国传媒论坛评为2006中国十大新媒体人物。2009年初,因为在云计算方面的成就,陈勇代表讯鸟领取著名风险投资媒体红鲱鱼评选的2008全球高科技创新百强奖项(2008年中国大陆仅5个企业入围) 。作为讯鸟创业团队核心成员,陈勇负责公司战略制定、商务拓展及投资者及政府关系维护等工作,积累了在云计算的平台和应用的研发、运营、市场推广、引进风险投资和规划海外上市等方面的丰富经验。
1998年,陈勇与斯坦福大学合作为美国心脏联合会成功开发美国首个远程医疗项目,结合互联网和传感设备为病人提供远程医疗服务。陈勇在国外的多年学习和工作经历造就了其国际化的视野,而在中国的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以及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及戴尔亚太区总部的完整从业经历,也让其对公司的管理、成长和战略有着很好的理解和把握。
江苏物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核心业务的高科技企业,专业提供物联网云计算平台的搭建、集成以及运营服务,并提供平台化的物联网云应用服务。公司注册资金5500万元,总部位于江苏镇江,研发中心在江苏南京。公司已在上海、北京、广东、湖南、云南成立分公司。公司共有员工近200人,本科以上员工占比高达80%。公司主要技术力量来自美国硅谷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等著名大学。
物泰已经成功建设国内第一个物联网云计算平台,并成功运营智慧酒店系统、智慧景区、云呼叫中心、智慧冷链物流管理系统、智慧路灯管理系统、智慧云家居、智慧化工园区监控系统等物联网应用。公司已经通过了ISO27001认证与CMMI3评估,申请发明专利10项,申请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登记软件著作权4件,正在进行国家高新企业、双软企业认证工作。
物泰在物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三大技术领域拥有完整的核心技术、成熟领先的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物泰的愿景:通过创新改变人和世界的关系物泰的目标:成为全球十大科技企业,融合中西文明,促进世界和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274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3
下一篇 2023-06-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