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物联网的发展

如何促进物联网的发展,第1张

(一)加快技术研发,突破产业瓶颈。以掌握原理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为目标,把握技术发展方向,围绕应用和产业急需,明确发展重点,加强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智能化传感器的研发与产业化,着力突破物联网核心芯片、软件、仪器仪表等基础共性技术,加快传感器网络、智能终端、大数据处理、智能分析、服务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推进物联网与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卫星通信等技术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创新资源,形成一批物联网技术研发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促进应用单位与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加强协同攻关,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二)推动应用示范,促进经济发展。对工业、农业、商贸流通、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等重要领域和交通、能源、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围绕生产制造、商贸流通、物流配送和经营管理流程,推动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应用,抓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典型应用示范工程。积极利用物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提升生产和运行效率,推进节能减排,保障安全生产,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产业升级。
(三)改善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在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领域,围绕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创新,实施物联网典型应用示范工程,构建更加便捷高效和安全可靠的智能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发挥物联网技术优势,促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扩展和延伸服务范围,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四)突出区域特色,科学有序发展。引导和督促地方根据自身条件合理确定物联网发展定位,结合科研能力、应用基础、产业园区等特点和优势,科学谋划,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物联网发展,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要强化物联网技术研发、产业化及示范应用,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基础较弱的地区侧重推广成熟的物联网应用。加快推进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应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要加强统筹、注重效果、突出特色。
(五)加强总体设计,完善标准体系。强化统筹协作,依托跨部门、跨行业的标准化协作机制,协调推进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按照急用先立、共性先立原则,加快编码标识、接口、数据、信息安全等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和重点应用标准的研究制定。推动军民融合标准化工作,开展军民通用标准研制。鼓励和支持国内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升自主技术标准的国际话语权。
(六)壮大核心产业,提高支撑能力。加快物联网关键核心产业发展,提升感知识别制造产业发展水平,构建完善的物联网通信网络制造及服务产业链,发展物联网应用及软件等相关产业。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骨干企业,积极发展创新型中小企业,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不断完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集群。强化产业培育与应用示范的结合,鼓励和支持设备制造、软件开发、服务集成等企业及科研单位参与应用示范工程建设。
(七)创新商业模式,培育新兴业态。积极探索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共赢的新型商业模式。大力支持企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的物联网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推进应用服务的市场化,带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培育新兴服务产业。鼓励和支持电信运营、信息服务、系统集成等企业参与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运营和推广。
(八)加强防护管理,保障信息安全。提高物联网信息安全管理与数据保护水平,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推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安全评估机制,有效保障物联网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应用等各环节的安全可控。涉及国家公共安全和基础设施的重要物联网应用,其系统解决方案、核心设备以及运营服务必须立足于安全可控。
(九)强化资源整合,促进协同共享。充分利用现有公共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开展物联网应用。促进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岛。重视信息资源的智能分析和综合利用,避免重数据采集、轻数据处理和综合应用。加强对物联网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分析和风险评估,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合理投资。

1、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2、物联网的组成:

物联网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具体如下:

(1)、感知识别层。

感知层是物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是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融合的重要一环。在感知层,我们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物体本身以及周围的信息,让物体也具备了“开口说话,发布信息”的能力,比如声音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强传感器等。感知层负责为物联网采集和获取信息。

(2)、网络构建层。

网络层在整个物联网架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负责向上层传输感知信息和向下层传输命令。网络层把感知层采集而来的信息传输给物联云平台,也负责把物联云平台下达的指令传输给应用层,具有纽带作用。网络层主要是通过物联网、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网络等传输海量信息。

(3)、平台管理层。

平台层是物联网整体架构的核心,它主要解决数据如何存储、如何检索、如何使用以及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问题。平台管理层负责把感知层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有效地整合和利用,为人们应用到具体领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4)、综合应用层。

物联网最终是要应用到各个行业中去,物体传输的信息在物联云平台处理后,挖掘出来的有价值的信息会被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比如智慧物流、智慧医疗、食品安全、智慧园区等。

扩展资料:

物联网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获取信息的功能。

信息的感知、识别,信息的感知是指对事物属性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知觉和敏感;信息的识别指能把所感受到的事物状态用一定方式表示出来。

2、传送信息的功能。

传送信息指的是信息发送、传输、接收等环节,最后把获取的事物状态信息及其变化的方式从时间(或空间)上的一点传送到另一点的任务,这就是常说的通信过程。

3、处理信息的功能。

处理信息指的是信息的加工过程,利用已有的信息或感知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实际是制定决策的过程。

4、施效信息的功能。

施效信息指的是信息最终发挥效用的过程,有很多的表现形式,比较重要的是通过调节对象事物的状态及其变换方式,始终使对象处于预先设计的状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联网

日前,代市长赵静波率我市经贸代表团赴新加坡、深圳开展经贸招商活动。
在新加坡期间,代表团与新加坡吉宝讯通公司成功签署了投资2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新加坡吉林食品区国际物流园项目合作备忘录,与新加坡淡马锡控股集团洽谈了组建中新吉林食品区合资管理公司,成立双方高层联席委员会等事宜,这标志着中新食品区发展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7月6日晚,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魏苇、代市长赵静波、副市长王志厚与新加坡农粮兽医局局长陈宝凤、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助理局长尤善钡、新加坡吉宝集团董事长李文献、新加坡淡马锡中国区总裁丁玮、吉宝讯通公司董事长张顺和以及新加坡国家发展部、新食品公司、裕廊国际、新加坡食品厂商联合会等相关负责人共同出席了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物流园项目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这为中新食品区打造国际一流且健康安全的农产品和食品交易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7月4日,赵静波、王志厚参加了新加坡国际市长峰会论坛。赵静波在会上作的主题发言中,从可持续性角度全面介绍了中新食品区的发展情况。他的发言,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当晚,赵静波还出席了新加坡国际水资源周开幕式。
7月5日、6日,我市经贸代表团与淡马锡控股举行了两轮正式洽谈。双方就合作开发中新食品区项目达成了共识,并就下一步组建合资公司、高层联席委员会及双方的全面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在新加坡期间,赵静波分别拜会了新加坡国家发展部政务部长李弈贤、农粮兽医局局长陈宝凤、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魏苇,就中新食品区项目的进展及下步合作进行了广泛交流。他还先后与新翔集团、裕廊顾问公司、新加坡战略投资咨询公司、新加坡能源有限公司、新科集团、胜科集团、新加坡食品厂商联合会、新加坡国际食品集团等企业高管进行了合作项目洽谈,进一步推动了项目合作的进程和步伐。
7月7日,赵静波结束新加坡活动后,率我市代表团赴深圳,就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及东博会客商邀请开展相关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深圳期间,深圳市副市长袁宝成会见了赵静波一行,并肯定了两市合作取得的成果,表示深圳市政府将继续全力支持吉林-深圳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的建设,并将派出以市领导带队的深圳市政府及企业家代表团参加第七届东博会。
赵静波还拜访了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总商会会长、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思民,并与参加会谈的20余位深圳企业家进行了交流。赵静波一行考察了中国首家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的医疗设备企业、全球生命信息监护领域第三大品牌——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会见考察时,双方还就下步推进工作进行了认真讨论,并达成了共识。
副市长王志厚、房立群分别陪同赵静波参加了在新加坡和深圳的经贸交流和招商活动。吉林中新食品区工作目前取得了很大成果,招商工作的顺利进展,起步区基础设施工程的顺利进行,但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紧抓机遇,突破性进展,让岔路河人们进快看到曙光。
1、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提出了先行先试的基本要求。《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这一纲要没有提出明确的发展规划,没有具体的政策倾斜,给予区域内各城市最大的优惠就是“先行先试”四个字,这一同等的发展机遇,谁先运用得当,谁就能够乘势而上,率先实现突破,吉林中新食品区位于吉长中段其地理位置适应具备先行先试的条件。
2、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为先行先试扫清了体制、机制障碍。《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要深化省区协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一体化发展战略鼓励东北地区实行跨省(区)经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这就为吉林中新食品区冲破辖区限制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为先行先试构建了行动纲领。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按照这一总体部署,吉林中新食品区要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眼点应落在扩大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创新发展模式上来。
4、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部署为先行先试指明了行动路径。2009年9月9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措施明确,含金量极高,在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等方面都能够找到贴近食品区实际的发展路径。
5、区位和资源优势具备先行先试的条件 中新食品区利用吉林省农业资源优势,特别是长白山野生资源,核心区将重点发展食品加工、健康食品、保健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此外,还设有面积14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5万公顷的控制区,由山脉、河流等天然屏障自然封闭,以保障食品安全。
在认真体会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和基本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吉林中新食品区要实现“先行先试”的战略构想应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
1、新城模式的先行先试。吉林中新食品区的发展阶段决定要有新的发展策略,目前岔路河新城总体规划已完成,按新城规划,新城模式是适宜食品区未来的现实选择。纵观国内外园区发展的经验,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均以“新城模式”为战略选择。将吉林中新食区以发展中心食品产业,围绕主导工业产业进行新城建设,将拓宽食品区的发展思路,解决目前面临的各种发展瓶颈,增添发展的活力。
2、资金筹措的先行先试。吉林中新食品区很受国家及省、市关注与重视,机遇极大,发展势头强劲,已经开始着手“提升完善岔路河新城区、全面启动工业起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工业项目进区的需要。预计今年需要投入建设资金近10亿元,其中土地收储资金5亿元。如此庞大的资金需要仅仅依靠银行信贷难以得到满足,这无疑成为进一步开发建设的资金瓶颈。按照新城模式谋划起步区建设,实现不同地段土地的合理定价,合理开发,用房地产开发资金弥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不足,实现滚动开发、滚动发展,增强资金的筹措能力,是现实可行的选择。
3、板块拼接的先行先试。吉林中新食品区已申报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如何学习吉林经开区的成功经验,结合食品区实际,如何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吉林中新食品区要有超前的谋划。吉林中新食品区位于吉长中段,极其优越的区位优势,主要用来承接长吉两市的产业转移,实现吉林与长春发展的对接。共同的定位决定了食品区融合发展的可能,以板块拼接的方式实现一体化发展是最为现实的选择。
4、双轨管理的先行先试。吉林(中国-新加坡)食品区新的管理体制已建立,食品区下辖三镇一局,即岔路河镇、万昌镇、一拉溪镇和星星哨水库管理局,是一种发展地带创新管理方式,实行双轨制管理。一方面与县体制隶属关系不变,另一方面,在行政统一管理、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国库,税收分成的过程中实行统一管理、增强群组发展的整体实力,实现多头共盈。5、外向发展的先行先试。中新食品区以经济外向度要尽快提高。要想得到大的提升单纯依靠常规发展难以实现,必须有全新的思路。吉林中新食品区要在积极构筑一个适宜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环境。在中新合作及朝向东北亚发展的进程中,帮助企业壮大,就是要提高企业的外向度。要以各种形式在新加坡、朝鲜、蒙古等周边国家复制食品区模式,外推内引,积极培育面向东北亚的总部经济。同时,延长物流的链条,强化中新食品区在东北亚物流中的节点地位,力争实现吉林中新食品区与新加坡等国家的双向直通。
6、高端招商的先行先试。做为吉林中新食品区要在招商方面尽快转变招商理念与方式,要把传统招商尽快转变到高端招商上来,从目前现状看新加坡方面在近期规模投资很难,这就须要我们在食品安全上做文章,做好文章来吸引那些真诚的读者,通过精心打造完成的“作品”结合中新合作这个平台来推介、吸引国内外大规模企业入区。这么大规模的高端招商引资工作要实现目标,必须有力度更大的配套政策跟进。因此,着眼长远发展,牺牲部分短期利益,这是目前一种可行的选择。要在充分论证确立项目的前提下,对符合食品区未来发展的重要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给予力度更大的政策返还,增强招商的引力。通过招大商、招好商,为食品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定好方向。
7、融资与房地产开发先行先试。吉林中新食品区刚刚起步压力、困难巨大,起步区征地基础设施投入很大,地方财政在资金上难以确保,入区企业享受优惠政策一时没有资金回笼,靠贷款、一时又没有可抵押的资产,在资金上根本没有保障,尽快发展举步艰难,但正如李长山书记在干部会上所说,“克难求进,握沙成团,世上无难事,在大的困难也难不倒食品区人”,要想解次资金上的困难,目前,一是要加大融资力度,与规模资金单位、企业融资求得共盈;二是责成有关部门搞房地产开发,在现有行政区划内沿河堤规划出建设用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充分利用省政府还没对食品区房地产开发进行开放,房地产紧张,价格高,图纸出来就能开盘的有力契机,搞房地产开发以求短期资金回笼;三是在征得的土地上做文章,流转、转让等以求得短期资金效益。
8、积极向上争取各方面资金 中新食品区要通过各方面渠道向上争取各类专项资金,来充实资金紧张局面。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关键

智慧园区广义上是指园区信息化、智能化,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园区基础设施优化、运营管理精细化、功能服务信息化和产业发展智慧化。由此可见,智慧园区建设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

其中,物联网被誉为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具有广阔市场前景。2017年以来,我国物联网市场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全年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对于智慧园区建设而言,物联网技术起着重要作用。例如,传统的园区内楼宇智能化系统是自成一体的独立封闭的系统,而物联网是开放的,具有连通性,可以把各个子系统集成在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上,实现各系统之间实时数据的交流和共享,弥补了传统智能建筑数据采集孤立的缺陷,解决了系统难以联动的问题。

物联网应用平台从数据接入、数据处理、数据应用三个层面,为智慧园区提供统一的应用与管理平台。因此,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园区建设必是未来智慧园区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比物联网,云计算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被视为科技业的下一次革命,它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基于此,我国云计算发展迅猛,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17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为692亿元,同比增速高达343%。

云计算在智慧园区内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对物联网、GIS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可以使其更加庞大,信息更加全面;另一方面,可以与BIM模型等结合,对园区建设过程中的决策进行模拟并给出相关建议。

大数据技术所创造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上,通过对大数据的运用,为这些领域发展赋能。近年来在政策和技术的强力推动下,我国大数据得到了快速发展。2017年,我国大数据市场产值规模达4700亿元,同比大增306%。

对于智慧园区来说,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园区智能设备数据化,通过内外经营和管理数据的采集,以智慧园区平台为依托,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及沉淀,并逐步深化数据的分析、应用和管理,对平台沉淀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模型搭建,逐步在运营管理和业务分析中让数据发挥其分析价值和作用,为园区节能环保提供决策指标,指导业务和管理的方向。

除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智慧园区建设涉及的技术还包括GIS技术、BIM技术、人工智技术等。如BIM技术是智慧园区及智慧建设的基石,只有通过BIM技术,园区的建设与管理才能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

综上所述,GIS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BIM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均可在智慧园区的建设中发挥作用。

将进一步用于园区建设

建设智慧型园区是未来各类经济园区发展的方向,实现园区的智慧建设及管理需要建设一个智能化的园区服务平台,此平台需要协调应用多种理论和技术,更全面、更有效、更快捷、更智慧的将园区建设及管理的各个层面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园区智慧化发展。

现阶段,国内对上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均已具备一定的研发基础和产业化能力,其中部分已经在交通、医疗、公共配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可以进一步用于园区建设和管理上。

另外,各地加强了园区智慧化的建设投资力度,2018年全国园区信息化市场规模已增2688亿元左右,这意味着相关技术在智慧园区建设的市场空间将扩大,有利于吸引更多企业参与进来。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园区建设规划布局与招商引资策略分析报告》。

本人从事物联网专业多年,分享下自己的认识,希望能给你一些帮助。
物联网其实是互联网的一个延伸,互联网的终端是计算机(PC、服务器),我们运行的所有程序,无非都是计算机和网络中的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除了计算机外,没有涉及任何其他的终端(硬件)。
物联网的本质还是互联网,只不过终端不再是计算机(PC、服务器),而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及其配套的传感器。这是计算机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人类服务的计算机呈现出各种形态,如穿戴设备、环境监控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等。只要有硬件或产品连上网,发生数据交互,就叫物联网。
不过物联网的概念目前被炒到过热。鄙人大概十年前开始学习嵌入式,那个时候还没物联网、智能硬件这么高大上的字眼。相信很多前辈那时跟我一样,学的是单片机编程,大家都用“单片机”来概括这个行业。大概2012年左右,很多热钱从房市涌出,投入资本市场。正是这个时候,一大波高大上词汇来袭。服务器技术叫“云”,单片机叫“智能硬件”,网络单片机应用叫“物联网”,车载单片机应用叫“车联网”
不过受限于技术上的瓶颈,物联网的发展,其实无法像当初互联网那样爆发。或者换通俗一点的说法,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物联网的应用,其实是锦上添花的东西,需求性并没有那么强,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智能硬件卖得并不是很好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需求性原因,所以商业上也不会出现滴滴打车那样的持续性投入,又一定钳制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到今年,这一波的投资热潮冷却了很多,但是在这波浪潮里,我们的社会还是发生了很多变化。首先是关注物联网的人越来越多,从业者也越来越多。而且很多大学也开设了相关课程,政府也出台了行业鼓励政策。前面我们说过物联网的概念被炒得有点过热,所以在物联网的大群体里,有两类人最为迷茫。其一就是专注物联网的创业者,其二就是物联网专业的学生。鄙人也曾经属于第一类人。
物联网的技术前景是广阔的,近些年上市的一些空气净化器产品,穿戴设备,家庭环境监控设备,在过去是不曾有的,在目前的消费背景下,正服务着大众。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新式设备出现,这些正是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投身于物联网的技术研发,是很有前景的一件事。
然而物联网的商业前景却是复杂的,特别是对于创业者而言,这不是一个好消息。既然创业,目的肯定是赚钱,然而放眼人类社会,最赚钱的事情,其实归类起来就那么几样。首先是资源、再就是获取资源的工具,以及信息。每个企业,想要活得好,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垄断。然而社会上的大部分资源,都是垄断在大企业手里,小企业参与的,往往是跟民生有关的门槛低的行业,竞争激烈,赚钱辛苦。回到计算机行业,虽然计算机行业开放程度很高,然而垄断的存在并不亚于其他行业。英特尔、ARM等公司,基本垄断了处理器行业。微软、Google(Android)、苹果垄断了 *** 作系统。物联网是新兴市场,虽然目前容量不大,但各家各户都盯着,对于创业者而言,无法创造垄断,很难存活。创业者大部分都是小公司,你无论多么牛逼的技术,一旦有市场,大公司都可以迅速投入数倍于你的资金,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模仿你,超过你,压垮你。你是小公司,宣传推广,也不可能投入像大公司那样的资金及影响力,所以产品再好,也不一定卖得好,这是每个技术型创业者,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正是因为上述压力,很多创业者非常迷茫。本人过去四年间一直从事物联网行业,因此结识了很多同行,其中大部分都是创业者。这些创业者非常勤奋,对自己的想法充满热情,也往往敢于坚持。然而这些并没有什么用,大部分创业者,都没有走到今天,因为投资人的钱总是会烧完的。
我觉得想走向成功,物联网行业的创业者应该处理好两个问题。首先,应该认识到,计算机行业想突破垄断,对于大企业而言,是技术积累。然而对于个人或小团队而言,唯一的方法是缩小用户群体。就是我们应该专注于一个领域一项技术去解决一个问题。如果你说你的客户是大众每一个人,那你的东西基本一个都卖不出去。但是如果你的客户是“捷达轿车车主”+“装过电子导航系统”,那你的东西会比较好卖。缩小用户群体的好处,是大企业不会来跟你抢饭吃,而你又非常容易精准的找到你的客户并说服他们买你的东西。其次,个人或小团队,不应该有任何一刻在亏本,否则你终会难以坚持。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大家都有正职工作(收入),但是比较闲,一起来维护一款小产品,这样的情形,往往容易成功(最后团队或项目被大公司收购,实现财务自由,或职位上升)。

(一)着力发展物联网技术
1新型传感器及传感节点研发技术
2传感节点组网与协同处理技术
3物联网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
4物联网应用抽象及标准化技术
5物联网共性支撑技术
(二)大力培育物联网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物联网产业爆发力强、关联度大、应用范围广的特点,以应用为突破和带动,强化商业模式,按照产业关联度大小,重点培育和发展物联网核心产业、支撑产业和带动产业三大重点产业领域。
(三)全力推广物联网应用
面向重点领域,先期在工业、农业、物流、电力、交通、环保、水利、医疗、安保、家居、园区等领域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为物联网的应用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市场环境,培育完整的市场应用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国家和江苏省的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在示范先行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应用推广,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我市建设成为“感知中国”战略应用示范先导区。
(四)努力搭建物联网平台
采取引进、合作、培育等方式,快速集聚一批国家、省、市物联网领域高层次科研力量和研发机构,按照统一规划、市场运作、鼓励企业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物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服务平台,协调发展各平台的优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304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3
下一篇 2023-06-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