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该怎么看待华为鸿蒙系统?

国人该怎么看待华为鸿蒙系统?,第1张

鸿蒙系统十年磨一剑,如今终于和大家见面,作为里程碑一般的存在,鸿蒙20在大范围推广的同时,还在贯穿华为的全场景体系,如今终极框架也揭开面纱,但是华为之志 不仅是手机。

一直以来,华为研发鸿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带给消费者跨终端最好的体验,致力于通过鸿蒙将手机 电脑等,多种智能设备连接在一起, 华为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布局,更是一个长期规划,首次提出这个策略,是在2012年9月,华为的一个专家座谈会上,任正非提出要做终端 *** 作系统,他认为这样可以防患于未然,可以在面临断粮危机的时候,让鸿蒙挑起大梁,2017年 鸿蒙系统10完成技术验证,并开始了20的研发,在2019年10正式亮相时,这一系统的关键模块已经全部实现自研,到了2020年,升级过的鸿蒙系统,还增加了通用微内核架构等功能, 说到鸿蒙的框架,主要包括内核层 系统服务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今天熊猫君就为大家详解,鸿蒙系统的终极框架。

首先是内核层,它包含着内核与驱动两个子系统,在当前的框架中,鸿蒙是一个多内核管理的系统,在面对不同的设备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内核, 因为内核可以提供调度和通信的服务,安卓系统使用的是宏内核,而鸿蒙系统使用的是微内核,与安卓的内核不同的是,微内核可以与多套系统服务共存,更适合多处理器的系统设计,通过内核抽象层,就能将底层不同内核的差异屏蔽,从而提供统一的接口,而驱动子系统则可以提供驱动开发,与管理框架,是鸿蒙生态开放的基础,另外核心能力的集合,就是系统服务层,主要包括基本能力 基础软件服务,增强软件服务以及硬件服务4个子系统,可以通过框架层,为应用程序提供这些系统,将分布式应用在多个设备上,还能进行调度和迁移,是鸿蒙系统主要能力的集合,接着是框架层,可以为鸿蒙系统的应用开发,提供多种语言用户程序,和多个框架,而这最后一层就是应用层了,因为鸿蒙属于开源性的 *** 作系统,它的软件应用层则存在于,系统应用和第三方非系统应用中,从以上的分析来看, 鸿蒙系统的框架与普通的 *** 作系统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管理的是所有设备的功能,那么它的价值与意义也有所不同。

就拿熊猫君来说,本人并不是喜欢玩电子设备的人,平时也更愿意用笔写字,但是随着 社会 的不断发展,熊猫君发现, 科技 发展的作用就是延伸人的能力范围,因此鸿蒙系统就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可以催生出不同的应用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也是它最有价值的意义所在,此前熊猫君一直认为,鸿蒙系统只是一款智能手机 *** 作系统,但现在熊猫君知道,它不仅是华为的一个可以面向多种智能终端,以及全场景的一个 *** 作系统,还是可以连接手机和其他智能家居的设备,为实现万物互联提供了最重要的前提,在华为手机升级为鸿蒙系统后,就可以随意连接鸿蒙的系统设备,不过这还只是最基本的 *** 作,可以随时调用不在身边的鸿蒙设备,才是它最重要的作用,这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更加便利的存在,即使不在家也可以为孩子打开台灯,对于懒癌患者来说,躺在床上就能把厨房里的豆浆打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这也就表明,鸿蒙系统是一个以华为产品为基础,可以连接所有支持鸿蒙系统设备的一个平台,熊猫君觉得,鸿蒙与安卓 苹果相比,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它可以用在手机 车机,以及电视等多种硬件设备上,而安卓和苹果只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智能手机终端的一个 *** 作系统, 至于鸿蒙为什么叫做分布式 *** 作系统,其实是基于它要处理的4件事,那就是输入 输出 计算以及存储。

其实在此之前,分布式并没有被用来形容过 *** 作系统,大多都是分布式存储 分布式计算,现在华为不仅要实现这两个分布式 *** 作,还要将分布式输入和输出一起实现, 这四个 *** 作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鸿蒙这个分布式 *** 作系统,这样一来,不管是在哪个设备上,都能随时调用其他设备上的资源,就好像自己拥有的一样,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正在使用电脑,但是老板突然说要开会,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一边走向会议室,一边用手机把刚刚的工作完成,这时手机就可以随时把个人计算机接入,用来做存储设备,省去传递文件的过程,还有华为的发布会曾演示过的,无人机与手机的互动,就是把无人机的摄像头,作为手机的输入设备,手机的屏幕就成了无人机的输出设备, 所以分布式 *** 作系统,就是在统一的用户账号下,所有设备的输入和输出设备,另外鸿蒙在实现完全开源后,它是安卓套壳的谣言也不攻自破了。

一直以来我国主要的手机系统,都是安卓和苹果,并且从2017年开始到2019年,安卓系统在我国的市场份额,从原来的907%直接上升到了911%,就是因为安卓系统的开源性,帮助系统在软件应用上实现多元化的作用,比苹果系统更加突出, 只是也有消费者更愿意选择知名度更高的,手机产品终端厂商,所以苹果手机的市场份额也得到了提升,但是鸿蒙 *** 作系统的出现,也许会改变整个物联网,据熊猫君了解,鸿蒙系统依靠分布式技术,可以实现多种类设备之间,硬件互助和资源共享的目标,让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都能按照需求选择到最合适的部署方案,在2020年华为举办的发布会上,余承东就曾表示,华为万物互联的发展战略,是在5G时代到来之际,为了打造出全场景的智慧生活,从而制定出来的重要部署,并不只是单纯的取代安卓系统。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华为的销售收入增长了快4千亿,主要是全球领先的5G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并且在涉及道德领域中,芯片 基站 信息安全等领域,都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有相关媒体报道,鸿蒙系统今年的覆盖目标是3亿台,并且截止到今年3月,已经有将近300家企业加入,作为一款国产的 *** 作系统,熊猫君也预祝华为早日突破芯片难关,鸿蒙系统未来可期。

华为在被美国无耻打压后,没有低头反而选择硬刚谷歌。

华为宣布鸿蒙系统在6月首推,将打造自己的软件应用生态圈,这也是华为的态度和强力回应。

有专业人士表示, 搭载鸿蒙系统的设备数量将在年底达到3亿 ,如有能够成功突破16%的市场占有率,鸿蒙即跨越了生死线,成为 全球第三大 *** 作系统 。

那么在安卓和苹果IOS的夹缝中, 横空出世的鸿蒙系统,能否完成目标呢?

一开始的手机只是一个简单的通话工具,后来演变成一个移动的个人信息收集和处理平台,也叫智能手机。而演变的开端,就是给手机安装上 *** 作系统,手机 *** 作系统也叫移动终端 *** 作系统。

*** 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控制软件,功能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

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手机 *** 作系统,也为手机功能的扩展 、第三方软件的安装与运行提供平台。说得太专业,可能会有点烧脑,你可以理解为智能手机就是可以打电话的掌上电脑。

众所周知,如今智能手机的 *** 作系统主要有两家,即安卓和苹果IOS,前者占据了全球68%的市场份额,而后者占据了31%,剩下的一些小众品牌加起来还不到1%。

然而安卓和苹果IOS称霸天下,不过是近十几年的事,从手机 *** 作系统问世时,也经历过“百家争鸣”的时代。

手机 *** 作系统大热,导致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时代过度,就不得不提起曾经手机界的霸主,诺基亚和其搭载的塞班系统。它是塞班公司研发的闭源 *** 作系统,三星、摩托罗拉、索尼和爱立信都有产品搭载过塞班系统。

但只有诺基亚联手塞班开始称霸全球,尤其是2002年,诺基亚推出塞班S60造就了几代爆款智能手机,塞班S60智能化系统,易用的界面,支持第三方开发者,再加上支持48种语言界面,妥妥的让诺基亚畅销全世界。

塞班系统对整个智能手机的推广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后来被安卓打败,不过最先对塞班系统发起挑战的是苹果IOS系统。苹果IOS系统于2007年发布,除了苹果手机,还使用于 平板、笔记本、电视、手表等苹果产品体系中

相较于塞班系统,苹果IOS有着严格的管控,不允许开发者随意调用权限,并且有统一的推送后台,加上该系统实际体验最为流畅,所以用户口碑一直很好。

而苹果手机一上市就对诺基亚发起了猛烈的挑战,不过诺基亚的基础用户太大,牢牢地把握着中低端市场,苹果只拿下了高端市场。

正当诺基亚和苹果两个巨头公司正沉溺于高度竞争时,谷歌研发团队设计的 *** 作系统悄然问世,安卓 *** 作系统最初由一个不知名的小公司开发,于2005年被谷歌收购,经过两年的优化,谷歌正式在2007年11月联合84家公司共同研发改良的安卓系统,并以Apache开源许可证的授权方式,发布了Android的源代码。

2008年9月,HTC正式发布了第一台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

得益于安卓系统的开源,面世以来就受到很多程序开发者的追捧,市场占有率从2011年超过塞班后,就一直稳居第一宝座。如今除了苹果手机是自有系统以外,市面上绝大部分品牌手机都是搭载的安卓系统,就连三星也不得不向谷歌低头。

前面讲到,三星手机一开始搭载的是塞班系统,但是被诺基亚独占风头,之后又转投了安卓的怀抱。三星的研发能力是有的,它曾和英特尔公司联合开发了一款泰泽 *** 作系统,但是移动 *** 作市场已经完全被安卓和苹果瓜分,泰泽 *** 作系统已经很难吸引到开发者和制造商了。

和三星一样,微软公司也是错过了最佳时机,被谷歌打败。

微软本来就是做计算机 *** 作系统出身的,做移动 *** 作系统就属于看家本事了。但由于比尔盖茨错误估计了智能手机的发展速度,才让安卓首先成为非苹果阵营的通用 *** 作系统平台,否则以微软的实力要成为第一轻而易举。

而且微软发布的WP系统,其流畅度可以媲美苹果IOS,但是缺乏开发者的支持,所以只能遗憾错过机遇。

如今移动 *** 作系统的市场被两大公司牢牢把握,像微软和三星这样的巨头公司都不能参与角逐,那么即将发布的鸿蒙系统, 能够顺利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 *** 作系统么?

其实从华为发布开始研发鸿蒙系统开始,就饱受网友的质疑,甚至很多媒体机构都认为鸿蒙是“翻版”的安卓,其架构都是套用安卓的,这个说法就大错特错了。

不管是安卓还是鸿蒙,都是基于Linux *** 作系统的二次开发,它首先是由林纳斯·托瓦兹发布,并通过全世界各地计算机爱好者的共同努力,已成为今天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种UNIX 类 *** 作系统,并且使用人数还在迅猛增长。

世界上任何个人和机构只要遵循GNU通用公共许可证,都可以自由地使用Linux的所有底层源代码,也可以自由地修改和再发布。

所以安卓和鸿蒙,你可以说是两兄弟,但你要是鸿蒙抄袭安卓,那绝对不存在,不过是同一块地里长出来的庄稼罢了。

当然,也有很多人极其看好鸿蒙系统。

首先从用户上来讲,华为的自有用户达到了2亿,而合作商的用户达到了1亿。而且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智能手机的消费市场,只要华为能够争取到国内手机厂商的支持,市场占有率达到16%也并非是很困难。

而且来说,智能手机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另外一个风口,那就是物联网 *** 作系统时代即将到来。

简单说来就是万物可互联,就比如手机和智能 汽车 、手机和智能家居等等,甚至实现人和物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它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电信网技术、生物技术等各种信息采集技术,达到人对物体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这个是未来 科技 的大势所趋。

而鸿蒙就是一款物联网 *** 作系统,最大的特色就是低延时的全场景分布式 *** 作系统,这是全球截止到目前唯一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系统。

所以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得出来, 鸿蒙和安卓有着本质的区别 。

而且现在微软、三星等大公司也在重新布局物联网 *** 作系统,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又会在该行业里形成“各路神仙打架”的局面。如果安卓和苹果不及时做出调整,很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对于鸿蒙来说,想要壮大就得毫无保留的全面开源 *** 作系统,让任何厂商都可以采用鸿蒙系统。不仅仅是国内的,国外企业也可以的,唯一的影响就是开源后,可能会形成乱象,所以需要制定相应的物联网 *** 作系统的制度和规矩。

不管怎么说,未来对于鸿蒙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要有真实的科研能力,相信未来可期。

正如华为的官微宣言: 鸿鹄志远,一举千里,蒙厚爱,不负期待!

到 2030 年,物联网将拥有高达 15 万亿美元的市场。

如此蛋糕,怎么不让人惦记

很多人都期待华为鸿蒙OS,可以用于手机。

甚至说,要是搭载鸿蒙OS的手机出货了,一定要买一部!

但正如有时候,基层员工未必能看懂高层决定一样,华为鸿蒙OS用于物联网,实在是因为长远来看,物联网绝对是块肥肉。

华为鸿蒙要做的是,建立物联网标准,让万物互联的门槛降低。

纵观 2019 年 8 月 9 日的华为开发者大会,鸿蒙全程只在讲一件事:如何让物联网设备接入鸿蒙。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华为为鸿蒙的物联网接口,建设了许多方便易用的“代码集”。

按照更准确的说法,也可以理解为,鸿蒙正试图以软件和硬件为切入点,用开源的方式建立一套新世界的物联网标准。

就像当年联发科推出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一样,鸿蒙的目标是让现有硬件产品能够“零成本”地实现向物联网设备的转身。

鸿蒙OS的物联网路径

根据华为公布的鸿蒙OS的演进路径,华为将在 2020 年,推出鸿蒙OS20,应用于创新国产PC、手表/手环、车机上;

2021 年,将推出鸿蒙OS30,应用于音箱、耳环上; 2022 年将应用在VR眼镜等更多终端设备上。

余承东在大会上还表示,华为同时打造服务和硬件两个生态平台,结构化产品1+8+N,即 1 是智能手机, 8 包括PC、平板、车机、穿戴、AR、VR、智慧大屏、智能音响等。

这 8 个领域是华为参与的自研产品,N是大量的IoT设备,非常广泛的设备,为消费者衣食住行全场景提供智能智慧服务。

其实早在之前华为《 2018 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会上,华为董事长梁华在谈及鸿蒙系统时就表示,鸿蒙系统是为物联网开发的,用于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低时延场景。

梁华表示,华为手机还是把开放的安卓系统和生态作为首选,如果美国不允许华为使用安卓,华为是否会把鸿蒙发展为手机系统还没有确定。

而物联网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它早在 1995 年,就已经出现在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一书当中。

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即“万物相连的互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

2003 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可乐公司竟然也在拥抱物联网

事实上,很多人都爱喝的可乐,其背后的公司都在拥抱物联网。

以百事可乐公司为例。作为一家领先的软饮料生产商,百事可乐公司转向物联网的原因非常基本和简单,而且他们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

和很多企业一样,这家公司的IT和OT基础设施非常低效,而且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其工厂内部只有非常有限的IT和OT资源。

百事公司的内部,也同样出现了服务器散乱,即每一台服务器仅支撑生产负荷中一个非常小的部分。

百事可乐公司花了很高的成本,购买并支撑着一个由未加充分利用的服务器、 *** 作系统以及其他网络资产组成的正在不断扩张的IT基础设施。

其结果是:资金的使用效率极低,可以说处于最小化。甚至更糟的是,效率极低的网络,阻碍了原本能够推动工厂生产率提升的数据采集。

百事可乐只花一个月租赁费,斩获IaaS平台!

当百事可乐公司决定采用物联网时,它选择了与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合作,以替换它原有的基础设施,并因此创造出今天我们熟知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模式。

这家公司采用了虚拟工业服务器、以及一整套标准的网络基础设施,它所采用的解决方案包括所有的硬件、软件以及专为支持百事可乐公司生产线而预配置的网络链接。

这一方案同时改善了工厂生产系统的可靠性,并降低了生产设备的停工检修时间以及支持成本。

物联网使得负责系统设备支持的员工,可以通过不间断的远程监控,与所有的基础设施组件进行通信。

这使得技术人员们,在任何问题有机会对生产造成影响之前,就能够对这些问题作出积极响应。

无论何时,当某一家工厂需要技术支持时,该工厂的经理,都能拨打一个全天候的呼叫中心电话,并且保证能在 10 分钟之内就收到回复。

有了这种层次的技术支持后,每一家百事可乐的工厂,实际上都配备了一支高度熟练的、对生产线非常熟悉的技术支持团队,这确保了机器的停工检修、或者各种技术上的挑战,可以得到及时高效的处理,也因此减少了可能对生产计划造成的冲击。

按照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内部一份“百事可乐公司基础设施即服务”的资料,所有这些改变,带来的几乎是即时的回报。

只花了一个月的租赁费,百事可乐公司现在已经拥有了一个统一的、完全支持的平台,这个平台上现在正运行着它所有的生产制造应用。这一方案简单、灵活,而且不再会有任何其他的烦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336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4
下一篇 2023-06-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