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闹”得比较火的一件事是ETC的安装。而根据交通运输部的《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重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截至12月18日,全国安装ETC用户已经累计达到1922344亿,ETC发展推广终于告一段落。
本来是件好事,但是中国的事情历来都是喜欢搞“突击”,唯上是从。反映到基层,对于未安装ETC的车辆,许多高速收费站的态度都不太友好。就像有媒体报道的,甚至有收费站工作人员这样说:“现在就说不办ETC就让他堵,就这么说的。我们多开了(通道),我们要担责任呀,谁来担这个责任?”
本文并不讨论这些ETC安装执行过程中的社会话题。我们关心的是,ETC背后反映了哪些技术和标准问题。因为,就在12月12日,大洋彼岸的美国发生的一件事,让我们对于这场未来的技术之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也让我们嗅到了5G大战的气息。
ETC背后的C-V2X
实际上,我们回顾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的发展历程就能看到,从2007年交通运输部启动示范工程,到2015年ETC全国联网,再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而后ETC加速,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这个进程和执行力度在全球来看,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做到的。
要知道,虽然最初中国的ETC技术标准是基于DSRC(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专用短距离通信技术),但是中国已经慢慢走出了自己的标准之路,并且在5G时代即将来临时走在了应用前列。
当然,这就涉及到了近几年很热门的V2X(vehicle-to-everything),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万物互联”。
V2X早期主要是基于DSRC。而DSRC最初正是欧美主导的通信技术,并且在美国已经经过多年开发测试,只是随着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才出现了C-V2X(Cellular V2X,即以蜂窝通信技术为基础的V2X技术)。
就在我们国人狂欢购物的12月12日,美国通信领域的最高管理机构——联邦通信委员会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一锤定音,将应用的天平倾斜向了C-V2X。换句话说,原本20年前划分给DSRC的带宽75MHz的无线电频谱资源,这次被一分为三,其中最下层的45MHz向全社会开放,上层的20MHz给了C-V2X。而DSRC能分配到的只剩下10MHz。
实际上,早已风闻FCC态度摇摆的DSRC支持者们,一直在观望。今年4月,丰田就宣布暂停从2021年开始为美国市场车型搭载DSRC的计划。而在中国以“更福特,更中国”开始反攻的福特早已坚定地站在了C-V2X阵营中。一贯很保守的通用汽车,得知FCC的决议后保持了沉默(通用汽车是美国唯一实现DSRC技术量产应用的车企,但搭载此功能的CTS车型并未能实现大规模销售,这时候听到这个消息必定很纠结)。
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欧洲还在摇摆,但至少DSRC在美国大势已去。而整个美国汽车行业乃至全球汽车行业的通信技术与标准格局,也正在被改写。
说起来,之前DSRC有美国和欧盟撑腰,但是C-V2X背后的3GPP最终在移动通信5G时代获得了主导,包含华为、爱立信、英特尔、诺基亚等成员的3GPP力量越来越强大,包括奥迪、丰田等车企都在这个阵营中。
2017年,3GPP宣布了第一套使用与IEEE 80211p技术不同的V2I和V2V通信的C-V2X物理层标准。随后,C-V2X在产业化进程方面与DSRC的差距快速缩小。2018年6月14日,3GPP全会(TSG#80)批准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5G NR)独立组网功能冻结。这也标志着,5G第一个版本标准出台。而2020年5G实现商用也即将成为现实。
而且,随着蜂窝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国在LTE布局多年,网络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LTE市场,如果5G通信2020年开始商用,那么,无论从从技术持续迭代性、可靠性和信号传输迟滞性等来说,C-V2X都有较大优势,应该在中国市场有更广阔的前途。而美国FCC的选择,可谓无奈而又明智之举。
5G时代之争
DSRC是如何逐渐式微的呢?有其天然的短板。
拿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WiFi来说,DSRC是与之同源的技术,都是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定义的标准。
我们平时所用的WiFi,遵循的是8021a、80211ac等一系列协议。而DSRC遵循的是80211p。虽然它们的优势都在于通信时延低且质量稳定,但是,由于它们本质上都是局域网,这也就决定了它们的信号范围有限。
此外,基于IEEE 80211p的DSRC的弱点在于,组网需要新建大量路侧单元(Roadside Unit),这种类基站设备的新建成本较大,其硬件产品成本也比较高昂。而C-V2X直接利用现有蜂窝网络(就是手机用的网络)即可,使用现有基站和频段,组网成本明显降低。这也决定了在ETC应用上DSRC必将被淘汰的命运。
从C-V2X的首字母Cellular(蜂窝网络)就知道,C-V2X与我们的手机所使用的通信技术,同属一个体系。这也是C-V2X在4G网络实现部署之后才开始崛起的原因所在。所以,随着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C-V2X就显出了强大的潜力。
而且,DSRC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不能向5G平滑过渡。这是因为底层通信协议不同,DSRC如果想与5G共存,除了必须建设两套基础设施,必须在一辆车里面搭载两套车端通信单元,切出两个互不干扰的频谱……
在5G时代快速到来的时刻,大规模部署DSRC,然后再向5G下的C-V2X硬切换的路线,肯定是件把自己拖向死亡深渊的傻事。美国交通运输部曾估算,实现DSRC的规模化部署,至少需要数十亿美元的基建支出。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则计算出车辆端的DSRC部署成本为大约300美元/车。这也是美国FCC逐渐倒向另一边的原因所在。当然,FCC还是给DSRC留了那么一丝丝机会。
而C-V2X可以更顺利地向5G过渡,并被吸纳为5G技术的一个子集。事实上,C-V2X从4G步入5G时代的路线图——从LTE V2X到LTE eV2X再到NR V2X,就是这么干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一个国家加速推广C-V2X,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汽车产业将取得5G时代的先发优势。
所以,中国原本可能在DSRC这条路上走得更久。但当4G网络在中国大规模铺开之后,中国迅速投入到C-V2X的阵营中。
2017年的“2017年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基于C-V2X的商业应用开始演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推的就是LTE-V(基于4G的C-V2X)。”2018年,工信部出台《车联网直接通信使用5905~5925MHz的管理规定》正式发布,明确规划59G频段作为基于LTE的C-V2X技术的车联网直连通信的工作频段。自此,C-V2X在中国取得了压倒性的地位。
未来属于C-V2X?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ETC所代表的ITS(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智能交通系统)领域,对热衷于做多选题的车企和行业来说,面对一项技术选择旗帜鲜明地站队,此前并不多见。这是因为,C-V2X拥有强大的推进组织,就是2016年9月成立的5G汽车朕盟(5GAA)。
而在2018年4月的5GAA会议上,福特汽车发布了与大唐、高通的联合测试结果,对比DSRC和C-V2X(LTE-V2X)实际道路测试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测试环境下,通信距离在400米到1200米之间时,LTE-V2X系统的误码率明显低于DSRC系统,而且C-V2X的通信性能在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均明显优于DSRC。
正是有了如此一个测试结果,才促使福特公司最终放弃DSRC而选择了C-V2X。事实上,高通曾经也支持过DSRC,直到2017年高通还在技术方案中寻求DSRC与C-V2X的兼容。不过最终倒向了C-V2X阵营。如今,5GAA联盟成员覆盖全球主要车企、运营商、芯片商、汽车电子企业及信息服企业等,包括华为、大唐等我国主要的系统厂商及运营商也是其成员,成员数量已经超过100家。
而从1999年分配频谱,到2004年首次确立标准,到如今放弃DSRC选择C-V2X,美国在这场标准竞争中明显落了下风,即使美国交通运输部已经为DSRC的推广支出超过7亿美元,也阻挡不了趋势。
此外,虽然欧洲目前还没有表明态度,保持着中立。但是在趋势到来之际,大概率地不会逆势而为。根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经咨询有限公司去年8月发布的《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研究》白皮书预测,到2020年,全球车联网V2X市场规模将突破6140亿元,中国市场将达到2000亿元。这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市场。
而从DSRC和C-V2X的对决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唐、华为等中国企业在这场面对未来的竞争中正在快速发力,已经站在了标准队伍的前列。这是我们的骄傲,但是从汽车行业整体而言,还有很多缺憾,并没有掌握真正的技术主导权,需要放弃“弯道超车”这种投机取巧的思维,要像曾国藩那样“扎硬寨,打硬仗”,砥砺前行。所以,以5G为鉴,汽车行业的自主品牌们没有理由不奋进。
文/王小西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武汉物联网产业联盟(2010425成立)武汉RFID产业创新联盟组织武汉物流协会领导及成员单位到联盟骨干企业参观
经过8月份“物联网与智能物流”技术论坛的成功召开后,许多物流企业对运用RFID技术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表示出了浓厚兴趣,纷纷表示希望进一步深化了解,加强与本地RFID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在武汉RFID产业创新联盟的组织下,11月26日,武汉物流协会熊鑫华副会长、韩洪保秘书长及武汉物流协会旗下会员单位,武汉商贸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新港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汽车运输总公司、武汉中百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武汉捷利物流有限公司、湖北华融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良中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九家单位的二十余名代表与武汉RFID产业创新联盟秘书处的同志一起到联盟的骨干企业,中船七〇九所武汉凌久信息技术有了限公司、武汉华工图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武汉泰通卫星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参观与交流。
本次参观交流的第一站是联盟理长单位中船七〇九所武汉凌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的黄立波总经理、段红清总工向大家介绍了RFID技术在军队资产管理和车联网中的运用,车联网是运用RFID技术实现对道路交通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对车辆的实时监控,将是未来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之一。物流企业代表兴致浓厚,在模拟演示厅向“凌久信息”的技术人员不断询问技术细节,部分企业表达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
我这里还有物联网相关联盟、协会(及其会员单位)等资料,不知是否对你有帮助
参观的第二站是“华工图像”公司,该公司的李春阳总经理向大家介绍了公司在RFID领域的应用案例,其技术特点是将自身的传统优势激光全息防伪技术与RFID电子标签技术相结合,实现多重防伪和产品信息查询与追溯。另外特别是在RFID食品安全溯源系统中,该公司已于2008年与“成都九洲”合作实施了成都放心肉项目,2010年中标了仙桃市放心肉示范工程。此次参会的物流企业“良中行”、“中百物流”等对食品安全管理及冷链物流的信息化十分关注,有意向借助于本地RFID企业的技术实力和成功解决方案来提升物流效率。
最后一站大家来到武汉泰通卫星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的技术特点是RFID立体电子标签,已成功开发出运用于钢铁物流的、抗干扰的无源标签,并且参与了武钢集团科技创新项目“RFID钢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本次参会的物流企业湖北华融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钢材贸易、钢铁物流服务为主的物流企业,正在筹建的钢铁物流基地已经决定采用RFID信息化解决方案,目前正在对多家技术提供方进行考察,在会上对于泰通已成功解决钢铁上贴RFID标签防干扰难题表示了强烈的兴趣。
人为因素是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不安全的根本原因。
对计算机信息构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人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发的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漏洞,或者潜入计算机房,盗用计算机系统资源,非法获取重要数据、篡改系统数据、破坏硬件设备、编制计算机病毒。
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攻击者未经授权浏览了信息资源。这是对信息保密性的威胁,例如通过搭线捕获线路上传输的数据等。
攻击者中断正常的信息传输,使接收方收不到信息,正常的信息变得无用或无法利用,这是对信息可用性的威胁。
攻击者未经授权而访问了信息资源,并篡改了信息。这是对信息完整性的威胁,例如修改文件中的数据、改变程序功能、修改传输的报文内容等。
下面选项中属于人工智能的致命弱点的是()。A实现数据的结构化。
B充分将大数据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C不能将自主获得的知识做超范围应用。
D无法像人类那样利用已有知识库存来解答问题。
正确答案:CD
未来面临无工可打是必然的,但这也只是针对一部分人来说的。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大量普及,其必将代替一些人来工作,工作岗位因此减少。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危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当他们意识到危险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了自己位置。因此,永远不要低估你的前途,无论你现在的工作多么的稳固,你都必须要有一种危机感。越是懒惰的人,就越容易被牺牲;越是简单,重复的工作,就越容易被替代。
门槛低的工作最容易被取代。门槛低的工作,一般并不是什么好工作,更没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尽管并不是绝对的,但是大部分的工作都与这个特点相一致。
门槛低,就是人人都能干,很容易就会失去发言权,无法做出更多的抉择,更多的是一种“任人宰割”的无力感,以及苟且偷生的凄惨。因此,如果一份工作要求不高,没有挑战性,也不会轻易成长,那么最好还是慎重选择。
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都是按部就班的去做,不管是好是坏,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计划和计划。这是一种非常隐秘的致命弱点,如果你总是随机应变,那么你很有可能会在某一天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请你仔细地规划你的事业,好好工作,不要把最好的青春浪费在混日子里,后悔一辈子。
能察觉到无工可打的风险,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不能光是想想,必须要做点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有新的开始,才能解决问题。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可以说,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但是,我们不能预知未来,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做好准备。
如果你能做到这两点,那么你失业的危险就会降到最低:1、不断学习和精进;2、与时俱进,适应新鲜事物。持续的学习和精进,可以保证你在这个领域中不容易被淘汰,并且能够保证你在更高的位置上取得更好的成绩。顺应时代潮流,接受变化和新鲜事物,能够让你的嗅觉敏锐,判断准确,能够找到新的机遇,将危险降低到最低。虽然这条路很难走,但只要你做好了准备,做好了一切准备,那么,你就可以安全地通过这一关。危机来袭时,也常伴随着机会和转机。这世界,属于有格局的人,属于努力的人,属于不断精进的人。
持续学习和精进,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所谓有格局,其实就是活在当下,着手未来,学会未雨绸缪,为将来做好准备。比如华为在很多年前启动了备胎计划,也正因为有这么一手,才能在今天遭遇打压时,如此底气十足。底气和自信,往往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之上,人生也是如此。
无线连接领域,WiFi和蓝牙长期以来一直扮演着各自的角色。WiFi以其传输速率快、数据量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庭网关中。蓝牙在低功耗的消费电子产品中很受欢迎,但两者都在慢慢弥补自己的弱点,开疆拓土。“在Wi-Fi的早期,很多应用都是由电源供电的,所以不需要考虑功耗。随着无线时代的到来,以前的Wi-Fi用电源线是无法做到真正的无线的,于是ZigBee和蓝牙作为替代品应运而生。在网关是AP(无线接入点)的情况下,其他技术方案必须使用网关等其他设备来组网,增加了成本。”Dialog半导体公司连接和音频业务部产品营销总监崔南秀解释道,“目前几乎每个家庭都会采用Wi-Fi,但是Wi-Fi的功耗太高。如果克服了这个致命弱点,Wi-Fi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光明的,所以我们开发了超低功耗Wi-Fi,克服了Wi-Fi的根本弱点。”
崔南秀向合肥网介绍,“之前Dialog推出了超低功耗芯片FC9000,DA16200是第二代Wi-Fi网络SoC芯片。两代芯片均符合Wi-Fi规范标准,新品功耗是上一代的1/3;另外上一代芯片的处理器是ARM Cortext-M0,二代芯片采用ARM Cortext-M4F。芯片尺寸也缩小了,以前是7×7。现在芯片QFN封装是6×6,fcCSP封装的芯片是38×38 DA16200采用8英寸40nm工艺,在空地上传输距离可以达到300米。DA16200使用Dialog VirtualZero技术的模块,为具有Wi-Fi联网和电池电源的物联网设备提供突破性的电池续航时间,可以使设备始终保持连接,使电池续航时间达到一年甚至三到五年。与竞争对手的Wi-Fi SoC不同,DA16200是一款专为支持这些电池供电设备而优化的物联网设备。”
不牺牲功能且功耗极低
一般在讨论无线组网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比较各种方式的功耗。对于DA16200的功耗,Dialog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而是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功耗有多低。以Wi-Fi安防监控摄像头为例,10 MB高清视频,如果每天使用5次,可以实现1年以上的续航;每天使用智能门锁20次,使用4节5号AA干电池,实现一年以上续航;如果恒温器一天使用30次,电池寿命可达3年以上。如果温度/湿度传感器每天使用1440次(每分钟一次),使用2节AAA干电池,电池寿命可达4年以上。与之前的Wi-Fi芯片相比,新产品的功耗显著降低。不会的,网络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共享!
硬盘的维护之道
其实要对PC配件进行正常的保养与维护的话,就一定要了解配件本身的特性,特别是对其有伤害的 *** 作一定要了解,这样就可以避而行之。我们可以根据硬盘的特点来分别进行维护。
1、致命的弱点--震动
硬盘是属于机械产品,震动可以说是硬盘的一大死敌,硬盘内部构造是相当精密的,磁头离每分钟数千转的盘片表面只有几微米的高度,一旦震动较强烈的话就会出现读写异常甚至造成盘片或者磁头物理性的损伤,后果相当严重。
硬盘读写时严禁挪动:其实硬盘在不工作的情况下,能够经受得起一定的碰撞的,否则硬盘就没法被搬运到全世界各地了。但是硬盘在工作的时候,能承受的震动是相当小的,小小的震动就可能会引来灭顶之灾。特别是对于DIY用户,喜欢把PC折腾,经常图方便不关电脑来 *** 作,让硬盘在工作的时候挪动,这样的 *** 作无疑是相当危险的,轻则丢失数据,重则让硬盘直接报废。所以一定要切记,硬盘在工作的时候,不能进行挪动 *** 作。
机箱与硬盘不能有共震现象:硬盘在工作时是处于稳定的旋转状态,例如目前主流的PC硬盘就是7200转的。在有规律的转动时硬盘有可能与PC机箱处于同一个共震点,这样一来,硬盘就会处于晃动的状态,尽管振幅很小,但是长年累月处于这样的状态的话,对硬盘的伤害是很大的,量变会演变到质变,最后导致硬盘出现问题。我们可通过增加橡胶垫等方法避免硬盘与机箱共振的情况,同时也能减少硬盘与机箱共震而带来的噪音。
降低硬盘共振噪音的方法
先准备四块1毫米左右厚,指甲壳大小的橡胶垫,然后用剪刀在橡胶垫中间开口,只要硬盘固定螺丝可穿过即可。接下来将硬盘装入机箱的硬盘架上,注意同时要将橡胶垫卡在硬盘架与硬盘之间,并且要将开的口与硬盘的固定螺丝口对齐。最后将硬盘固定螺丝穿过橡胶垫旋紧即可。另外,也可以使用d性橡皮条制作一个悬挂系统,也就是使用橡皮条将硬盘悬挂在硬盘托架下方,这样避免了硬盘和托架的刚性连接,也就避免了共振噪音。
电脑桌一定要平稳:大部分的PC用户都是使用电脑桌(或者办公桌)来放置电脑的。但是对电脑桌的重视程度却是不够,设计或者质量不好的电脑桌在使用久了之后就会有晃动的现象,特别是在用户打字时晃动较大,对于游戏用户来说,在激烈的战斗的时候,电脑桌会被晃动得更历害;而有些用户在使用电脑时喜欢用脚不停地遥动着电脑桌,这些都是对硬盘十分不利的 *** 作。所以我们建议用户在购买电脑桌办公桌时要选用材质过硬的产品,同时也要养成使用电脑时切勿晃动桌子的习惯。
其它一些 *** 作:在临时接上硬盘时,尽量要平放妥当,最好是固定在硬盘支架上,不要随便吊在机箱上。不少用户觉得只是临时交换一下数据,就把硬盘随便放置。这样的话,硬盘一边读写数据,一边在摇晃,对硬盘的损害就不言而喻了。另外就是硬盘最好不要临时放在处于工作状态的光驱上,光驱读盘时震动是较大的,甚至可以把放在光驱上的硬盘震动移位,这样的话对硬盘的损伤也是相当明显的。
2、硬盘的死敌--高温
硬盘容量不断地增大,其中盘片密度、盘片张数与转速都是在向前发展的。然而硬盘的温度问题一直都是厂商们头痛不已的难题之一。也正因为如此,7200转至今还是市场上的消费级主流转速,持续了几年都没法顺利过渡到10000转的低成本大容量硬盘上去,当中发热就是一个问题。当然了,硬盘本身的发热问题只能由厂商去解决,用户能做到的只能是改善硬盘的使用环境,具体的注意事项如下:
硬盘上下空间要足够:硬盘在工作时会持续地发热,这时用户能做的只能是让其热量散去。硬盘大部分的热量是通过其上下两面来散失的,所以硬盘的上下空间一定要留足够,尽量不要堵住硬盘上下空间。不少用户在安装双硬盘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这一点,或者是机箱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安装,就把两个硬盘安装到非常接近的位置,这样对硬盘的散热是相当不利的。
硬盘的上下空间不应该被堵住
机箱的散热风道要讲究:很多情况下,机箱里面的热量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排除的话,那么所有PC配件的温度都会随之而升,自然也包括硬盘了。所以机箱的风道设计不能忽视,良好的风道设计会有效地降低机箱内部的温度,从而也让硬盘的热量得到有效的散失。
机箱的散热风道要讲究
关于改善风道设计的事项在这里就不多叙述了,要提醒大家的一点是,不要简单地认为采用了机箱风扇就一定能有效地散热。要慎用机箱风扇,风扇要放在恰当的位置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否则还有可能出现反效果的情况。对于大部分机箱来说,安装更多的风扇不但无益于散热,而且容易干扰风路,造成散热不畅。因此要保证机箱的散热通畅,除了机箱前部进风扇、后部或顶部的排风扇有必要之外,其实只要我们合理建设好机箱内部风道,其他位置的风扇都可以不用。
不要在夏天非空调环境下长时间连续使用PC:硬盘从开始使用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开始了其慢长的老化过程。长时间地使用硬盘的话,硬盘积聚的热量会越来越高,由于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采用了良好的风道设计,所以硬盘发出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可能不相等,这样一来长时间运行后硬盘的温度会越来越高,从而引发故障。一般来说,我们最好不要连续使用PC超过24小时,特别是在夏天非空调环境中,如果确是要连续使用的话,建议拆开机箱,用大风扇对机箱整体进行散热降温 *** 作。
3、其它恶劣环境下尽量少使用PC
其实不止是温度、震动对硬盘有很大影响,其它一些恶劣环境对硬盘的损伤也是不能忽视的。例如较低的湿度、较强的磁场、灰尘较大和电压不稳定的场所等。下面分别来看一看它们的危害。
湿度的危害:湿度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是指每立方米的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质量;相对湿度是指水蒸气在空气中达到饱和的程度,饱和时为100%RH。当绝对湿度不变时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其实一般人认为湿度过高时对硬盘会比较有害,其实不然。因为硬盘盘体是密封性很好的精密部件,并不会因为湿度而受到什么伤害,而且在出厂时已经对湿度有适应性的测试;而硬盘上的电路板均为贴片元件,贴片元件的一个好处就是对湿度的敏感性较低,并不会因为湿度大而影响工作;另外硬盘接口处都是已经做了防氧化的措施的,也不会因为湿度过大被氧化从而引起接触不良等情况。
实际上硬盘害怕的反而是湿度过低,其实就是干燥的环境。在冬天干燥的时候,人体会经常带着静电,如果是在铺地毯的环境中更是如此。当人体接触到硬盘或者机箱时,静电会威胁到硬盘的安全,硬盘芯片能承受的电压并不大,所以在湿度较低的环境中使用PC时,人体要注意一定要触摸接地物体后才与PC接触,以防止静电损坏PC配件。
电磁干扰的危害:其实大部分的磁性材质配件都是会受到强磁场的干扰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以前使用的磁带,磁头就是用强磁性来进行洗录 *** 作的。硬盘也同样有着类似的道理,所以硬盘最好不要在强磁场的环境中使用。例如音箱中的大功率的低音炮就会产生较强的磁场,尽管厂商一再宣称是防磁设计,但是只要你拿检测仪器去检测一下就会知道,这个防磁的水份还是不小的,而且音箱在使用过程泄磁的机会还是有的。其它电器例如一些高功率的电机类的产品也会产生强磁场,应当保持与这些产品1米或者更远的距离。
灰尘的危害:灰尘一向都是PC配件的慢性杀手,多少配件出现的奇怪问题就是灰尘引起的。对硬盘而言同样如此,虽然硬盘盘体是密封状态,但是硬盘电路板的表面和主轴电机附近处如果吸附的灰尘过多的话,同样会损害到硬盘的,所以PC如果处于较大灰尘环境下工作时,用户就要注意做好定期除尘工作了。
电压波动的危害:电压不稳也是硬盘的一大杀手,数据奇怪丢失,系统找不到硬盘等奇怪现象的一个原因就是电压波动所致。这里电压波动分两个情况,一种是市电的电压本身不稳定,这里多为四六级城市和一些山区地方。如果市电不稳定的话,那么最好是自行配备一个大功率电源稳压器,对电脑来说可以配备一个UPS电源,不但可以起到稳压作用,还可以保证断电时持续为PC供电,不让硬盘在工作时突然掉电。另一种情况就是PC电源供电电压不稳定,一些劣质电源或者缩水电源(电源的实际功率过小)就会发生这种现象,用户只要更换质量较好的电源即可。另外,用户如果挂接的设备太多的话,也会引起PC电源供电不足从而引起电压不稳定的情况,此时就需要更换功率较高的电源了。
4、建议保证系统拥有512MB内存
虚拟内存机制是Windows *** 作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举措。现在程序运行时需要的内存越来越大,就是一个QQ聊天软件,占用的内存也不可小视,更不用说那些大型的图像处理软件了。如果PC物理内存少的话, *** 作系统就会让硬盘作为虚拟内存,来补充内存的不足以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此举无疑对硬盘是有害无益的,同时对系统速度来说也让用户烦恼得很,因为硬盘的速度与内存的速度相比的话相差得实在是太远了。
内存要够大
目前主流的 *** 作系统是Windows XP,要想让它运行得流畅的话,256MB内存是至低的要求,但是当运行程序多了的话,256MB内存是不够的,建议用户升级至512MB内存以保证系统运行的速度,同时对硬盘来说也是一个相当有利的保护方案,再说现在的内存已经很便宜,这个投资不应该省。
5、硬盘 *** 作习惯方面注意事项
避免频繁读写数据
硬盘从开始工作的那一天起,就是不断地开始了其漫长的老化过程。读写数据 *** 作就是其老化过程的量变因素,所以读写 *** 作频率的话,会使硬盘老化过程加化甚至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其中要注意的几点如下:
不要24小时BT下载:这里并不是说BT下载程序本身对硬盘有什么恶性伤害,而是指BT下载的速度和下载的内容对硬盘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负担,例如下载一部电视连续剧,可能要10G以上,下载的种子数并不稳定,这样下载的速度就受到影响,往往需要用户24小时内不断地下载,甚至用几K/秒的速度去下载数十G的数据资料,这样频率地读写硬盘,还要连续不间断地工作的话,硬盘的老化速度及出现问题的机率就肯定是加大了。
不要过渡频繁整理硬盘碎片:系统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硬盘就会产生较多的文件碎片,较大地影响数据存取速度从而加速硬盘老化进程。不少用户就使用系统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来进行大规模的整理。这个措施是好的,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过度频繁,否则会适得其反。因为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本身就是对硬盘频繁读写的 *** 作,如果频繁采用这个 *** 作的话,会加速硬盘的老化进程甚至损害硬盘。建议每一两个月进行一次磁盘整理,半年重装一次系统,这是最有效的提高系统速度的方法。
尽量少用PC硬盘作为服务器:既然称得上是服务器,自然最好是使用服务器配件,普通的PC硬盘并非是为服务器而设计的,而且用在普通的PC里面,硬盘的所有服务器保护措施都没有。作为24小时工作的服务器,普通的PC硬盘是承受不住高强度的上传和下载服务的,所以普通用户最好还是少在自家架设24小时服务器,除非你是准备一年更换一个硬盘。
硬盘读写数据时切勿断电
硬盘在读写 *** 作时不但不能挪动,而且也不能断电。虽然硬盘厂商已经做了各种各样的安全措施,但是突然断电 *** 作对硬盘来说还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经验表明,突然断电是很容易造成硬盘物理性损伤的,这不只是丢失数据的问题,一些物理性的损伤有可能无法恢复,所以用户一定要注意,尽量避免硬盘在读写数据时断电。
而且,不要频繁地开关电源,有些DIY用户在进行一些测试性损伤,要经常开关机。例如PC出现问题后要经常采用换硬件的方法来检测PC,这时应该把硬盘电源拔开,否则硬盘的磁头就要频繁地经历“起飞”“着陆”过程,这肯定是增加了硬盘的损坏的机率的,所以一定要注意。
不要对硬盘进行超频使用
一些DIY用户非常喜欢超频,其热度高到不但为CPU、显卡超频,连硬盘也进行超频。其实这是相当不好的一个 *** 作。硬盘在超频后的性能提升十分有限,而由此而带来的危害却是相当大的。硬盘和CPU、内存不一样,它是属于机械机构的配件,超频后硬盘一旦出现不稳定的现象时,其危害直接表现为数据丢失,这些都是CPU、内存所不能比的损失。数据无价,用户最好不要采用这种得不偿失的超频方法。
学会屏蔽硬盘坏道
硬盘坏道是一个历史性问题,出现这种情况后低格已经不再是普遍使用的方法,因为现在数百G的硬盘经受这样的 *** 作的话实在是比较残忍。其实我们可以采用屏蔽硬盘坏道以阻止其扩散的办法来减低损失。而且在划分坏道区的时候要狠点心,划分多一点空间,不要因小而失大。同时笔者建议出现坏道的硬盘里面的数据要经常进行备份,毕竟它是一个病号,备份是解决数据丢失的最保险的办法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