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网端架构浅见

云网端架构浅见,第1张

这篇文章算是应邀而作的科普文。
科普文有科普文的压力,才疏学浅,生怕误人,不敢动笔。但是拖延症是不好的,拖延久了,就好像云网端架构里,如果两个节点(Node)之前的通信延迟很高,那是要不得的——问你话呢,半天不回答是咋回事?不爱了吗?

“云网端架构”,乍听有点拗口,我理解的就是云原生(Cloud Native)架构。我读科普文,最怕一串又一串新名词冒出来。所谓云原生,就理解成“云”+“原生”,这就没有生词啦。云,是天上的云,云上面“承载”了我们所有美好的回忆。原生,原生家庭嘛,云就是原生家庭。这样的架构有什么特点呢?对普通人来说,互联网的架构比较务虚,我拿物联网的举个实在点的例子。

文字解读一下。我在上海,我卧室里的垃圾桶会自动垃圾分类,但是需要联网,一直连着服务器。我可以通过手机修改垃圾桶的分类规则。我手机打开某个app,先联4G网,基站帮我传信号,app登录到服务器,登的是上海机房的服务器。服务器帮我找到这个垃圾桶,告诉它,d簧是可回收垃圾,嗯。后来我去了多伦多,刚下飞机突然想看看垃圾桶是不是已经塞满了,同样打开app,联网,因为这个app在北美有业务,在多伦多建了机房,所以直连多伦多机房的服务器,但是垃圾桶还是在上海呀,光信号从北美到东亚,垃圾桶慢悠悠地露出它空荡荡的肚子,我终于放下心来。

真实的架构不一定是这样子,里面有太多的技术细节。但是这个案例是一个很real的场景。
我们的诗人,喜堆砌意象。在上图中也有这么几个意象:

他们的关系大致是: 人通过手机控制垃圾桶,控制信号经由服务器处理,基站传输。

黄晓庆的达闼机器人,提出了“云端机器人”的理念。其实用我这个图修修补补,也能凑合凑合,大部分意象没有改变:

他们的关系大致是: 人与机器人进行直接交互,机器人的行为由服务器控制,服务器下发的控制信号经由基站传输。

一般人讲这样的架构,不会提到基站。但是我感觉 无名英雄应该有名字 。大家知道声速不过几百米每秒(超音速也就那么一回事呀),如果光靠吼的,坏事传千里也太慢了,大家都不会知道皮几万的故事了。而且碰见真空还会歇菜。

面对面沟通效率高,无非几点:

“云端机器人”的核心要义,其中之一就是: 4G网络的速度,已经够快 。也就是说,我跟机器人说的话,机器人傀儡后面真正的主人,也就是服务器,几乎没有延迟地听到了,就好像它在我面前一样。这个要义的实现,除了4G网络标准及其设备本身足够优秀以外,TCP/IP为代表的网络协议栈,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话就是,这是大伙儿齐心协力的结果。

那么下一个要义就是,服务器的处理速度要够快,不能像个傻子一样,回答问题慢吞吞的。说到这里,想起最近看一个纪录片,讲棋圣聂卫平,晚年去监狱做公益活动,和一群狱友下棋——一人同时对几十人。可惜聂卫平后来身体抱恙,没能下完所有的局。这个下棋的场景,和服务器运转几乎一模一样。我们普通人就是狱友,棋盘对面是机器人,我们每落一子,机器人把棋局发给聂卫平,聂卫平略一思忖,马上给出落子方案,机器人帮忙落子。聂卫平的挑战就是,处理几十上百的并发请求——说是并发,其实仍然是分片,对聂卫平思考时间的分片。

好了,至此已觉该述已述,该去洗漱。

中国联通
2020年6月24日,中国联通与TeamViewer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远程协同办公、打造智慧城市,以及物联网与AR技术在5G上的运用等领域展开长期合作。TeamViewer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冯满亮(David
Fung),中国联通上海市分公司副总经理戴苓出席签约仪式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5G,物联网和AR领域深化合作,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教育、医疗、商业零售,互联网等行业实现资源共享。上海联通会使用TeamViewer的技术,加强信息化管理建设,与物联网、大数据、云网一体、5G等相结合,推进IT,网络运维,网络优化和数据管理等相关业务。TeamViewer将采用中国联通的云架构及相关服务,为中国本地化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面对5G时代物联网产业,双方将共同推行5G+IoT、5G+AR等整合解决方案。此外,中国联通还会融合TeamViewer的解决方案来共同获取客户,通过渠道互进、资源互换、联合运营等模式,开展业务代理、网点共建,推广政企客户群,深化双方营销渠道和体系。
TeamViewer公司于2005年创建于德国,是一家基于云的企业级SaaS远程连接平台,在全球有超过900名员工。目前,公司在全球范围覆盖了225亿台终端,在中国覆盖了15亿台终端。2019年3月TeamViewer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开设中国分公司。
冯满亮表示,“TeamViewer将采用中国联通的云架构及相关服务,为中国本地化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同时,引进TeamViewer的技术,会进一步丰富中国联通原有的解决方案。"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爆发,导致企业和个人用户在远程办公和远程连接方面的需求增加。对此,冯满亮认为,远程连接增长的趋势在疫情之前就存在,疫情只是加剧了这一趋势,未来会有更多中国企业与世界远程连接,这会提供更大的市场机会。

时间匆匆,转瞬即逝,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的末尾。回首2021年,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蓬勃发展,促使全球企业上云需求激增,企业内部的网络连接转变为企业和云、客户和云的连接,网络通信模型发生了巨大改变。

在数字化转型趋势下,网络需要进行变革,既要数字化,也要更智慧,并且具备架构可演进,自动化部署与配置,可视化运维,智能业务响应和自我演化能力。最终可以满足云计算、移动化、物联网和新业务模式的所有需求,以便与企业的业务目标保持一致。

“新基建”正在加速中国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并进一步促使企业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的步伐。“5G+工业互联网”赋能效应不断凸显,使企业业务融合创新日益深入。据相关机构预测,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有望达到3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2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11%。

后疫情时代,混合办公模式正逐渐成为新常态。据思科调查数据显示,7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需要混合式的工作方式。混合办公不仅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多更灵活的工作方式,还可以让企业以不同的角度开始重新审视办公环境,优化重塑办公场所,让员工在更加开放的办公环境中,适应快节奏的创新工作。

那么,在网络通信领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有哪些产品可以让我们眼前一亮呢为此,IT168综合了各方面的声音,经过多轮评测和试用,对网络产品进行集中盘点、总结与评比,最终产生了“技术卓越奖”、“创新产品奖”、“创新解决方案奖”等一系列奖项。

数字化转型名单:

数字化转型奖:全讯汇聚网络 科技 (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赵东方

一句话点评: 赵东方专注产品功能研发和提升用户体验,带领研发团队技术深耕企业网络市场。

数字化转型奖:全讯汇聚网络 科技 (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赵东方

嘉宾介绍: 赵东方,现任全讯汇聚网络 科技 (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无线产业联盟无线城市委员会成员,北京市丰台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曾获得2017年度商业影响力新锐人物,2018年度第九届互联网牛耳文娱盛典互联网年度最佳创业者等称号。

创立爱快以来,爱快在企业级网络应用市场快速发展。赵东方专注产品功能研发和提升用户体验,带领研发团队技术深耕,推动了SD-WAN在企业的应用,与Intel、腾讯、迅雷等战略合作伙伴一道,为爱快60万家企业用户提供深入和持续的服务。

获奖理由: 近年来,爱快在成都设立了研发中心,在全国建立了6家分公司,拥有2000+代理商,全面覆盖企业、新零售、酒店、教育、能源、医疗等多个领域,助力各行各业智慧发展,数字化转型。

据统计,爱快每天为超过26万场所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日活跃设备超2700万,服务了中核集团、元气森林、便利蜂等不同行业的客户,助力不同行业公司成功数字化转型。

技术卓越奖名单:

技术卓越奖:华为OptiXtrans E6600多业务光传送平台

一句话点评: 华为OptiXtrans E6600系列产品是业界首个内置Liquid OTN技术的光传送平台。

技术卓越奖:华为OptiXtrans E6600多业务光传送平台

产品介绍: 华为OptiXtrans E6600多业务光传送平台:基于MS-OTN架构,支持PCM、SDH、分组和OTN业务的4-in-1高集成度光电融合平台,并支持向下一代传送技术Liquid OTN平滑演进,为能源、交通、政府、银行等行业提供高效的传输解决方案。

获奖理由: 华为OptiXtrans E6600多业务光传送平台具备极简、超宽、智能三大性能。

第一、极简:4-in-1技术融合基于MS-OTN架构,融合PCM/SDH/PKT/OTN技术,业务统一承载,简化网络,降低TCO。

第二、超宽:带宽无忧OTN容量单子架最大可达28T,单槽位支持200G接入容量;单波200G,最大支持80波DWDM,单纤容量16T。

第三、智能:智能运维,化被动为主动基于iMaster NCE-T 提供资源实时可视、敏捷业务发放,网络自动运维等丰富的功能。

技术卓越奖:爱快SD-WAN

一句话点评: 爱快SD-WAN从端到端,为您打造一张自己的专网。

技术卓越奖:爱快SD-WAN

产品介绍: 爱快SD-WAN是由全讯汇聚网络 科技 (北京)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硬件+软件低成本的部署方案,可以与爱快路由器配合使用,用于在公网上建立专用网络,实现不同分支节点间的一键互联,使企业、餐饮、连锁超市等数据互通。

获奖理由: 通过爱快SD-WAN,帮助用户快速搭建云网关,实现异地边缘节点或分布式服务的灵活的加密互联。业务场景主要有分支机构互联、企业办公系统安全准入、大型企业互联、运维互联、工业物联网边缘计算等。

企业用户无需改变现有网络架构,可根据自身网络环境,选择直通、旁路、透明网桥部署形式。在运维管理方面,基于地图的网络监控,整网状态可观;在安全方面,可用在广域网流量传输的过程中对流量进行加密,并通过对网络进行分片来提高安全性;在成本方面,大幅降低成本,较之于高昂的MPLS连接,爱快SD-WAN使得企业有效利用,所有可用的网络连接来满足其全部需求,无需担心维护空闲的备份链路。

技术卓越奖:向日葵远程控制

一句话点评: 向日葵以桌面控制为核心,提供软硬结合一体化的专业远控解决方案。

技术卓越奖:向日葵远程控制

产品介绍: 向日葵远程控制是一款提供远程控制服务的软件。向日葵远程控制支持主流 *** 作系统Windows、Linux、Mac、Android、iOS跨平台协同 *** 作,在任何可连入互联网的地点,都可以轻松访问和控制安装了向日葵远程控制客户端的设备。

向日葵远程控制开发了多款智能硬件,如开机棒、开机插座、控控、向日葵UU等,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解除部分用户使用软件限制,打造了远程开机-远程控制-远程关机一体化完善的远程控制体系,还支持定制化解决方案,针对个人、企业等不同类型用户,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远程方法。

获奖理由: 向日葵是由Oray自主研发的一款远程控制软件,主要面向企业和专业人员的远程PC管理和控制的服务软件。无论你在任何可连入互联网的地点,都可以轻松访问和控制安装了远程控制客户端的远程主机,进行文件传输、远程桌面、远程监控、远程管理等。

向日葵远程控制软件具有跨平台,跨网络;随时随地,远程开机;极速流畅,远程桌面;远程文件,双向传输;远程诊断、配置、CMD;支持多摄像头、麦克风;开放API,软硬件嵌入等多功能特点。

技术卓越奖:新华三S12500系列数据中心交换机

一句话点评: 新华三S12500系列数据中心交换机提供400G能力,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技术卓越奖:新华三S12500系列数据中心交换机

产品介绍: 新华三在400G交换机产品的研发方面始终保持先发优势,基于技术趋势和用户需求持续演变,现已拥有完备的400G产品序列。其中400G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12500系列,支持576400G端口(最大可扩展支持768400G端口)线速转发。

作为QSFP-DD组织成员,新华三作为Contributor成员参与制定了400G的接口电气标准、模块封装形态等规范,输出了QSFP-DD-Hardware-rev51、QSFP-DD-CMTS-rev4p0等标准文档,相关标准也作为全球以太网交换机400G端口的正式标准得以广泛应用。

获奖理由: 2019年,新华三联合思博伦通信针对S12500完成了业界首个基于SRv6的大规模400G性能测试,全连接线速转发,密度达到72个400G端口,验证了S12500满足5G承载网应用的性能表现。

该系列产品从PCB板材的工艺、散热技术、上层软件技术都进行了全面升级,所有线卡均采用工业领域最高等级的基板材料,从硬件工艺到软件效率全面升级,获得了一项专利授权“插拔模块及框式设备”。

创新产品奖名单:

创新产品奖:迈普智能网卡

一句话点评: 迈普智能网卡可以实现服务器网络流量、存储全卸载,提升服务器100%网络性能。

创新产品奖:迈普智能网卡

产品介绍: 迈普智能网卡系列产品技术架构先进,根据不同业务应用和场景,提供基于CPU+FPGA芯片的智能网卡方案,国内技术领先。可针对数据中心计算/网络/存储等基础设施,提供区别于传统网卡的强大优化能力,如网络加速、OVS卸载、存储标准化、加解密、安全卸载、裸金属管理、可编程能力等。从芯片到硬件到软件的全方位提供安全可控、稳定、可靠、开放的高性能智能网卡硬软件平台。

获奖理由: 迈普智能网卡可以实现高速率、低延迟、零丢包的可编程灵活数据处理架构。在满足网络、存储、安全加速的基础上,具备信创云环境下网卡国产化替代的能力,针对国产服务器的性能优化,助力信创云基于国产服务器开发高性能应用。

创新解决方案奖名单:

创新解决方案奖:华为智能云网解决方案

一句话点评: 华为智能云网涵盖“四大引擎”(AirEngine,CloudEngine,NetEngine,HiSecEngine)数据通信产品,让企业上好云、用好云。

创新解决方案奖:华为智能云网解决方案

产品介绍: 围绕“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华为打造端到端智能云网解决方案,以数赋智,提供云园区网络、云广域网络、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网络安全四大场景,涵盖“四大引擎”(AirEngine,CloudEngine,NetEngine,HiSecEngine)数据通信产品,让企业上好云、用好云。

获奖理由: 目前,华为智能云网已经服务了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0多家客户。未来,华为将携手合作伙伴,持续深耕行业,做客户数字化转型道路上最可信赖的专家和同路人,聚焦于客户体验和业务需求,开创发展的新空间。

创新解决方案奖:七云网络SD-WAN解决方案

一句话点评: 七云网络SD-WAN是一套根植于安全底层、结合SDN技术与广域网优化技术的广域网智慧互联解决方案。

创新解决方案奖:七云网络SD-WAN解决方案

产品介绍: 七云网络SD-WAN解决方案是一套根植于安全底层、结合SDN技术与广域网优化技术的广域网智慧互联解决方案。方案具备智能广域网、轻量安全接入、全局可视化、应用加速、多云互联、边缘计算、智能运维七大核心能力辅以7x SD-WAN、7x AI OPS、7x SASE 3大平台及自研隧道,不仅能够为多分支企业提供快速、灵活、低成本的广域网接入方案,还可为企业带来高性能且与实际业务更加贴合的安全组网体验,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劲助力。

获奖理由: 七云网络服务团队是SD-WAN解决方案服务商,通过7x SD-WAN、7x AI OPS、7x SASE等组成的平台产品体系,为企业提供面向网络安全高效管理的解决方案;通过七云边缘计算管理平台、自动化运维等产品,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及边缘计算环境的资源管理解决方案。

企业以产品+服务+咨询的方式,支持企业快速、灵活、低成本的广域网接入方案,还可为企业带来高性能且与实际业务更加贴合的安全组网体验,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劲助力。

目前已为包括零售,建筑, 汽车 ,银行,餐饮,能源等十多个领域的大型企业及客户提供了专业广域网接入,安全组网的解决方案,支持着众多客户的生成系统稳定高效运行,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创新解决方案奖:迈普超融合数据中心信创网络解决方案

一句话点评: 迈普超融合数据中心信创网络解决方案,为客户应用需求提供安全可控的新一代网络。

创新解决方案奖:迈普超融合数据中心信创网络解决方案

产品介绍: 在BDN解决方案基础上,结合中国电子集团云技术力量,集成打造了云网一体化的信创体系解决方案,以及超融合解决方案,为信创网络和基于信创资源的数据中心向信创云升级改造,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基于飞腾CPU、麒麟 *** 作系统为技术路线的云平台,可以实现和此技术路线云平台的顺利对接和适配。同时,迈普信创网络设备,和基于龙芯技术路线的云平台,也能够实现对接和适配,保持了云平台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获奖理由: 迈普超融合数据中心信创网络解决方案基于关键组件进行深度挖掘和创新,推动数据中心打造新一代网络关键技术,可有效地将传统网络设备、网络控制器、智能网卡、网络分流器等资产和组件有机整合,为客户应用需求提供安全可控的新一代网络技术整体方案,在芯片、软件、技术、网络、应用等方面打造创新生态系统,为客户提供可持续的竞争力和价值。

创新企业奖名单:

创新企业奖:华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句话点评: 华泰人寿携手深信服基于SD-WAN构建安全、智能的全新广域网络。

创新企业奖:华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介绍: 华泰人寿携手深信服基于SD-WAN构建安全、智能的全新广域网络,满足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阶段对广域网络“降本增效”、提升运维效率的需求。

获奖理由: 该产品具备“灵活组网、d性带宽、统一管理、成本优化”的四个特性。

1、灵活组网:各机构的SD-WAN设备支持Internet混合接入,实现固定网络同时接入,实现智能随选;

2、d性带宽:通过多种智能应用选路策略,如重要业务保障、 基于应用或者带宽等策略,提升带宽利用率;

3、统一管理:SD-WAN集中管理平台统一管控、集中运维,更细颗粒度的全网管理;

4、成本优化:中支全面引入互联网线路,通过SD-WAN组网替换MSTP专线,通过sofast链路优化引擎保障业务访问体验,节省专线费用达数百万级别。

信创卓越贡献奖名单:

信创卓越贡献奖:深信服信创应用交付网关

一句话点评: 深信服信创应用交付网关能够为用户提供多数据中心负载均衡、多链路负载均衡、服务器负载均衡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信创卓越贡献奖:深信服信创应用交付网关

产品介绍: 深信服信创应用交付网关,采用国产处理器和麒麟 *** 作系统,作为专业的应用交付设备,能够为用户的应用发布提供包括多数据中心负载均衡、多链路负载均衡、服务器负载均衡的全方位解决方案。配合性能优化、单边加速以及多重智能管理等技术,实现对各个数据中心、链路以及服务器状态的实时监控。

同时,根据预设规则将用户的访问请求分配给相应的数据中心、链路以及服务器,进而实现数据流的合理分配,使所有的数据中心、链路和服务器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不仅扩展应用系统的整体处理能力,提高其稳定性,更可切实改善用户的访问体验,降低组织的IT投资成本。

获奖理由: 深信服信创应用交付网关,实现自主可控的同时综合技术性能优于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主流高档数字型处理器,有利于完善信息化产品在应用高端芯片时产生的安全和保密问题。

基于新一代麒麟 *** 作系统开发定制,最大程度发挥 *** 作系统和硬件平台的整体性能。对国产处理器和国产整机进行了全面地支持,在各模块良好兼容的基础上对安全进行增强,确保安全、可控、稳定地对外提供服务。满足高可用性、高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的应用需求。(雪薇)

目标是实现万物互联的物联网(英文:Internet of Things,缩写IoT)概念似乎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较为遥远,而实际上物联网正在不知不觉的渗透进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仅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在悄然变革着互联网产业的格局,孕育着下一个IT产业的霸主!

达宝利销售的Pofit智能工学电脑椅正是座椅产业进行智能化物联网升级的初步尝试。Pofit除采用动态仿生脊椎靠背,同时支撑3节胸椎、5节腰椎、1节骶椎,更好的分散脊椎压力外,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将智能化的概念引入产品的设计之中。Pofit座椅内置了多个传感器,所搜集的数据通过蓝牙与手机APP相互传输,用户在APP中进行功能设置,享受数据统计、坐姿警示、久坐提醒、评价与建议等服务。

虽然Pofit在智能化融入方面做出了勇敢的尝试,在避免久坐、保持正确坐姿等方面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深层次需求,但是离真正意义的智能物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不过,Pofit对座椅智能化的有益尝试正在揭示着一股来势汹汹、不可逆转的产业升级趋势:传统产品的智能化与物联网化。

在从互联网向物联网延伸的新时代,传统产业又迎来一次转型升级的难得契机。

可实现智能化的产品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谈到智能化设备,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电器、电子产品的智能化,例如电视、热水器、空调、洗衣机、风扇、路由器、抽油烟机、音响、插座、照明等。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原本与电毫无关系的传统产品正在加速智能化并接入物联网,例如健康领域出现的心电图手环、血糖仪、体脂秤、胎心仪、血压计、体温计等;安防领域出现的视频监控、防盗报警器、烟雾警报器、红外探测仪、门控、入墙开关、智能锁、智能猫眼等;家用领域出现的美妆镜、净水器、扫地机器人、水壶水杯、办公座椅、升降桌、智能床、窗帘、足浴盆、智能水族、晾衣架、地暖等;甚至原本只是机械的车辆,也在加速智能化并接入物联网,Mercedes me智能车家互联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我们身边可智能化的传统产品还有很多,没有做不到的智能化,只有想不到的智能化。那么传统产品智能化有什么优势呢?

第一,智能化产品将在传统产品的红海撕杀中跳脱出来,开辟一片广阔的蓝海市场,率先吸引到高端客户的关注。

举个例子:数千年来,扫帚和簸箕是人类清扫地面的主要工具,后来吸尘器面世,分流了一部分客户,近几年来,不受电线束缚的扫地机器人的销量高速增长,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智能化的扫地机器人不断迭代,功能不断完善,清扫甚至拖地的效果越来越好,将不断蚕食扫帚和簸箕的传统产品市场,最终导致传统产品的消亡。

手机替代相机、电子货币替代纸币、微信替代信件和电话、外卖平台替代方便食品、打车软件替代路边叫车、电子商务冲击实体商业……随着科技的爆炸式发展,智能化产品层出不穷,有可能几十年甚至十几年,一种传统产品就由鼎盛转为衰落。传统生产厂家在产品智能化的道路上要避免重蹈“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的覆辙。

第二,智能化产品将会通过终端程序搜集到大量用户的使用数据,通过网络及时反馈到研发部门,研发部门利用大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确定产品改进方向,开发出更符合客户需求的新产品,加快产品的迭代速度,强化市场竞争力。

第三,智能化产品使厂家可以通过 *** 作终端(APP或小程序)与客户建立高效的一对一的沟通渠道,强化客户管理和营销效果。客户打开物联网终端的时候正是使用产品的时候,也是对厂家的营销信息接受度最高的时候;其效果远强于一个被客户关注却设置为“不接收文章推送”,几乎很少主动打开的微信公众号。

厂家不主动对产品进行智能化改造,就会沦为IT企业的附庸

在传统产品的智能化升级过程中,厂家积累的产品改进经验所起到的效果越来越差,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既懂硬件又懂软件的IT公司,它们开发出一套适合某个产业的智能化系统,只需选择生产厂家即可。在智能化新品的利润构成中,IT公司占据了很大一块,行动迟缓的厂家只能沦为低附加值且竞争激烈的代工厂。

而对IT公司而言,传统产品的智能化趋势给它们带来了由“软”变“硬”的机会。只要发挥技术优势,针对一个产品或一个行业研发出一套软硬件结合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就可以选择工厂进行代工贴牌,从而走上制造和销售的道路。

小米2011年10月推出第一款手机,以手机品牌的形象亮相。2013年9月第一款小米电视上市,进军电视产业。5年时间过去,2018年小米电视霸榜京东618,销售额7日连续第一;根据奥维云网数据,小米电视出货量进入全球市场前十,中国市场前三;2018年8月,小米宣布“小米电视全渠道销量第一”。我们不管小米电视是否真的是中国第一,但是小米电视仅用五年时间就从局外人做到全球前十,与传统的家电企业相比,如此神速的“小米”显得过于“凶猛”。

小米电视为什么这么“猛”?原因不全在产品质量的优势上,因为小米电视也是厂家代工的,别的电视品牌也能达到同样的质量;再除去商业模式的原因,小米擅长搞预售和饥饿营销,拿到海量的订单后,可以从厂家获得更低的出厂价格,小米电视主要通过电商渠道销售,节省了渠道费用,因此价格更有优势;小米“凶猛”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它建立了智能互联生态,将电视与主业——手机深度捆绑。小米用智能物联网重新赋能了电视。小米手机的客户因为对小米品牌的认可,为了获得手机与电视互联互通的新鲜体验,更倾向于购买小米电视,同样因为这个原因,米粉们进而会购买小米的空气净化器、空调、路由器、扫地机器人、电水壶等一系列可互通互联的产品,甚至未来的汽车、房产等小米推出的一切产品。

小米崛起的案例为传统厂家转变思路敲响了警钟。传统的商业理论认为“品牌要细分化和专业化,才能保持市场竞争力”,但是这一理论正在受到物联网时代的挑战。因为代工的普通存在,产品在质量和功能上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小,除品牌影响力外,产品背后的智能物联生态成为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小米在电子电器领域逐渐站稳脚跟,正在将触角延伸到以“小米有品”为代表的非电传统产品,不断加速传统产品的智能化和物联网化,进一步强化小米生态产业链。

全球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变硬,成为软硬一体的公司。国际上有亚马逊、谷歌、微软、脸书等IT公司,国内有百度、阿里、腾讯、小米、京东等IT公司,种种实例都在证明着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

如果传统企业不主动实现产品的智能化,掌握研发和产品的主动权,就可能被拥有智能化优势的IT公司捏住七寸,被压在产业链的底端,失去市场话语权。

智能物联平台成为IT大佬的兵家必争之地

传统产品独立进行智能化遇到两个难题。

第一、如果每个产品都独立开发一个APP,种类会有成千上万种,用户也不愿意在手机中下载那些几乎很少用到的APP。也就是智能产品可能被迫“不智能”,仅成为一个被使用的物品。

第二、如果每个产品都需要重新设计硬件模组、配制服务器、开发前端程序,那么智能化的成本会很高。独立开发的智能化产品由于缺少技术和平台的支持,也很难实现真正的物联网化。

产品的智能化和物联网化不是同一个概念。

智能化只要求产品具有感应元器件、执行元器件,通过蓝牙或扫码等方式与手机中的APP或小程序建立数据连接,将感应器采集到的数据反馈到终端程序中,将客户在程序中输入的命令传达到产品中执行。

而物联网化除智能化外,更大的区别在于数据传输和处理方式上的互联网化。在物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应用电子标签将真实的物体上网联结,在物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在获得许可的前提下,查出它们的具体位置,获得它们采集的数据,并对它们进行控制和管理。物与物之间的连接依靠的是打破地域限制的互联网,而不仅仅是有范围限制的蓝牙连接,或有渠道限制的扫码连接。

传统产品的智能化亟需IT公司提供物联网服务平台和底层的技术支持。

将万物互联的硬件基础、储存运算、终端展现掌握在自己手中,将产生极大的行业影响力和非常丰富的商业模式想象空间,因此智能物联平台成为IT大佬的兵家必争之地。

从国内看,阿里智能为厂商提供包括智能硬件模组、阿里智能云、阿里智能APP在内的一站式设备智能化解决方案。小米IoT开发者平台宣称“将面向智能家居、智能家电、健康可穿戴、出行车载等领域,开放智能硬件接入、智能硬件控制、自动化场景、AI技术、新零售渠道等小米特色优质资源,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极致的物联网体验。”腾讯推出云小微、叮当、QQ物联等平台相互竞争,选择优势项目扶植。百度内部大力整合成立SLG部门,推出DuerOS对话式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华为也推出了HiLink联盟,推出华为智能家居APP。中国BATMJ五大豪门全部参与到智能物联平台的争夺战中。

对于传统厂家来说,从五大豪门中选择一个智能物联平台进行合作,将大大降低产品物联网化的成本和难度。相比之下,阿里、京东、小米各有自己的众筹平台和电商平台,如果厂家选择它们的智能物联平台进行开发,制造出产品原型即可在它们的众筹平台上进行众筹,如果众筹效果不好,对厂家来说仅损失了开发费用和原型制作费用,损失并不大;如果众筹效果好,可批量生产完成交货,收获智能化的第一桶金,并根据用户的反馈进一步优化产品;进而在它们的电商平台上开店销售,解决销售渠道的问题。

IT大佬们不惜耗费重金建立和推广智能物联平台,目的就是建立智能物联生态圈,构建生态影响力。因此它们更愿意谈及连接设备及活跃数量,因为这是生态能力的体现。2018年初,百度DuerOS公开的数据是,连接设备数量达5000万台,日活跃数1000万;小米公布的激活设备数量是1000万量级。

同样,凡是愿意与AMJ智能物联平台深度合作的厂家和产品将得到这些IT巨头的资源倾斜和推广支持,这对厂家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竞争优势,也是许多新公司快速切入行业竞争,崭露头角的捷径之一。

智能音箱是简易物联网的入口,APP才是智能物联网的核心

2017年底,小米推出智能音箱“小爱同学”,此后,阿里推出“天猫精灵”、京东推出“叮咚”,百度推出“小度在家”,腾讯推出“听听”,智能音箱大战如火如荼地展开。

为什么互联网巨头纷纷抢滩智能音箱呢?

因为智能音箱的语音交互功能很有趣,对普通消费者非常有吸引力,能够吸引消费者尝试,而互联网企业的最终的目的是让消费者初步感受到控制物联网上其它相关产品的乐趣,比如用语音控制热水器准备烧水洗澡,用语音控制扫地机器人开始工作,用语音控制灯光开关等,并培养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将消费者留在自己的智能物联生态圈中。

因为语音控制的局限性,只能让客户简单控制联网的少数产品。随着加入智能互联生态的产品的数量和种类急剧增长,语音交互控制只能满足部分需求,成为客户控制联网物品的辅助手段,真正控制数量众多联网产品的有效工具仍是APP。因此正在加速进入千家万户的智能音箱的配套APP将逐步演变成一个智能物联网控制中心,这才是互联网企业争夺的焦点。

智能家居只是初级阶段,智能社会才是物联网的终极方向

智能家居的物联生态是互联网巨头目前争夺的焦点。因为家居产品离人最近,使用频率最高,是促使人们了解和使用物联网的有效途径。但是物联网的壮大不会局限于家居,而是会逐渐渗透到运输物流、机关服务、健康医疗、智能环境等个人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我们畅想一下物联网在未来的应用领域。

在银行里,客户用手机连接到银行服务的物联硬件,可以用手机实现取号,到号提醒和业务办理指引。

在列车上,客户用手机连接到列车上的物联服务硬件,可以浏览列车提供的增值服务,实现呼叫乘务员,购买餐饮、物品,坐等送货等功能。

在旅游景区,客户用手机连接到景区的物联服务硬件,程序可以精准定位客户在景区的位置,在手机中展示相关的多媒体内容,配合语音进行导游讲解。

物联网的应用空间非常广阔。

智能物联的硬件生态链的发展可能威胁到软件生态链的地位

微信已经成为高频社交应用软件,它推出的(附近)小程序服务正在汇集数量众多功能各异的应用。随着5G、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微信正在成为软件生态链的入口,拥有更稳固的影响力。

随着IPV6的成熟,128位的IP地址能够让智能物联网连接世界上的每一粒砂子。受固有物联网概念的束缚,我们认为物联网就是对物品数据的获取和指令的下达,但是我们仔细思考,物联网一定要这么使用吗?每个联网的物品,当用户访问它的IP时,完全可以把IP跳转为云端的某个应用程序,变访问物品为访问程序,这样就可以实现前面列举的社会化物联网应用的场景。

一定要在物品的周围用扫码添加、蓝牙配对的方式才能接入物联网吗?并不尽然。物品在物联网上只是一个IP,并通过GPS或所连接的网络显示所在的物理位置。通过物联网背后的智能物联管理平台,用户可以通过IP地址或者位置搜索接入这个物品,从而摆脱物理空间对物联网的限制。

再进一步推演:如果不涉及物品信息的搜集和控制,只是通过物联网的地址去跳转程序,那么物品的实体可以不存在,只需要在物联网上模拟出这个IP和所在的物理位置即可。

经过一系列演变,智能物联管理平台可能演变成一个基于物理位置的程序(含硬件控制)汇集平台,本身的性质和作用与微信的附近小程序十分相似。物联网携海量IP、附近硬件接入提醒、硬件控制等优势,可能会从另外一个层次对微信这样的软件形态应用产生冲击和影响。

如果互联网企业在软件、小程序(云计算)的竞争中未取得领先优势,那么深度开发基于智能物联网的平台和应用,有可能获得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您好,上海电信竭诚为您服务。
电信宽带信号稳定,速度快,延迟低。十全十美5G畅享融合套餐更是同时包含流量和宽带,共有六档可选,129档、169档、199档、299档、399档、599档。
129档享300M宽带,包含30G国内流量和500分钟国内通话;
199档享千兆宽带,包含国内流量60G和1000分钟国内通话;一张主卡最多可叠加2张副卡,可共享主卡基础套餐内容,国内接听免费,赠送来电显示、189邮箱。一人办理全家畅享!  

如今全 社会 对5G的商用前景十分关注,但其应用还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基站。而遍布城市的智慧路灯可成为5G的微基站及智慧城市载体。

10日,由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主办的“万物互联使能-云网端一体化多场景应用实践”分论坛,在广州琶洲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上举行。中科院广州软件所常务副所长袁峰博士这样向媒体介绍。

袁峰博士十分看好智慧路灯的发展趋势。他认为,随着5G技术的成熟和云网端一体化的健全,物联网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然到来。如零延时高清画面、即时数据分析等大容量、低延时的网络输送,都将变得简单易得。而城市中的智慧路灯,既可以发展智慧照明的功能,又可以跨界智慧城市,成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的载体。

他介绍,广州软件所已经做到将5G基站、WiFi、气象监测点、井盖监测点、显示屏、电动车充电桩和报警桩集于路灯杆一身,甚至还有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他们与有关部门合作,已经在广州珠江新城建成示范点,证实技术达到应用的水平。

据了解,广州软件所及其成果转化的合作伙伴----中科智城软件有限公司,正在助推一场技术变革,先后建设了国内首个区级的智慧城市物联网统一管理平台、首个接入三种以上不同厂商照明管理系统的市政道路统一监管平台以及首个万级NB-IoT智慧路灯管理系统等代表项目,已是国内外的行业技术风向标。 这种智慧城市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已在国内外近百个地区得到应用。

通讯员马学涛

校对居伟强

作者 祁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关于公布2019-2020年度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
工信厅科函〔2020〕1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经各地区各单位推荐、综合评审和网上公示等环节,确定2019-2020年度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示范项目名单(见附件),现予以公布。
请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项目推荐单位结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布局和工作实际,在技术创新、应用落地、政府服务等方面对入选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协助做好上下游企业对接,加强实施效果跟踪,推进优秀成果推广应用,深化物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地推动产业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
附件:2019-2020年度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示范项目名单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20年6月30日
附件:
2019-2020年度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示范项目公示名单
序号
申报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面向高精度传感器、边缘计算、 *** 作系统核心软件、无线通信、安全可信等关键技术项目,以及物联网标准体系、物联网检测认证等创新平台项目)
1
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及系统应用
上海枫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
单芯电池监测芯片技术开发与应用
大唐恩智浦半导体有限公司
3
微机电与传感技术创新平台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4
IoT边缘端红外-可见光异构图像传感单元及AI处理系统
西北工业大学
5
物联网用新型高精度电学量传感器系列
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
6
钢丝绳物联检测传感器技术应用
冷丘(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7
5G边缘计算网关与业务平台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8
ALP_iCloud-IOT平台
青岛奥利普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9
H3C 绿洲物联网平台边缘计算支撑系统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10
新型交通基础设施电子标识传感器与车路协同多模融合AI芯片
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1
基于物联网的机器人视觉边缘计算
华通科技有限公司
12
矿山安全监测与风险管控系统
北京北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3
支撑物联网大数据应用的GIS基础软件研发及产业化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4
中信工业互联网平台
中信云网有限公司
15
基于物联网关键技术的智慧停车管理服务平台
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6
城市智慧能源管控系统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17
矿山智能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宁夏广天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8
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实验室系统
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
新疆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新疆汇通互联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
电力物联网智能化安全主动防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1
物联网安全管理系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2
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产业应用支撑平台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23
基于芯端云协同的物联网整体安全体系研究和产业化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24
高安全物联网终端拟态处理器及应用示范
之江实验室
25
绿盟物联网准入网关项目
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
26
工业物联网设备安全可信接入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7
基于多元网络数据的物联网安全风险监测服务平台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28
数字化大坝安全智能监测平台
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29
物联网使能平台自主研发与生态运营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30
综合管廊可视化运控平台
长沙变化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1
面向物联网区块链的设备资源虚拟化与边缘计算调度技术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2
数字视网膜开放平台及芯片验证应用
浙江智慧视频安防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33
基于可信认证的城市公共安全视频智能监控网络平台
讯之美物联网服务有限公司
34
物联网系统与安全检测评估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35
基于物联网的衣物全生命周期智慧解决方案
青岛云裳羽衣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36
物联网近场空口检测认证服务创新平台
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有限公司
37
物联网系统抗复杂电磁环境研究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38
基于物联网电子证据链的远程检测平台及应用示范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39
车联网信息安全检测认证平台建设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40
基于5G-V2X的智能网联基础设施集成和云控平台研发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1
基于5G技术的设备物联状态监测平台
鞍钢集团自动化有限公司
42
近零功耗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创新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43
无源物联网节点及芯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上海坤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44
新型显示器件MURA缺陷视觉检测技术
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45
面向云制造领域的物联网关键技术创新
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46
基于“云边端”协同的低耦合、高扩展的智能感知解决方案
西安图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47
工业实时 *** 作系统NECRO
安徽国讯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48
一铭国产 *** 作系统
一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49
自动驾驶 *** 作系统虚拟化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面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泛在能源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领域物联网集成应用项目)
50
基于北斗的车辆运输应急安全管理云平台
山东航天九通车联网有限公司
51
基于C-V2X的车联网公交云脑平台应用示范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52
基于新型电子电器架构的智能网联汽车平台技术开发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53
新能源汽车远程监控和电池溯源管理平台
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
54
“一路”云停智慧停车管理系统
厦门路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55
基于辅助驾驶产品车联网生态应用
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56
基于智能网联的移动出行平台建设项目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57
基于北斗新能源汽车绿色公务出行示范与应用
安徽中科美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58
全程供应链管理之车联网智慧运输管理系统
广州市嘉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59
基于车路云协同技术的“数字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新奇点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60
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1
基于卫星遥感与物联网的公路建设全过程智慧管控平台研究
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2
电建大型机械设备远程监控平台项目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63
基于二维码标识的轮毂精确追溯系统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64
水电工程物联网安全监控平台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5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纸行业云运维系统
长沙长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66
工业企业能效与环保综合管理物联网平台
河北申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67
集装箱智能监测管理系统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68
基于物联网的起重机安全与健康监控系统集成创新
江西飞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69
基于德恩云智造新模式的工业物联网建设
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0
基于5G通信网络的工业多源异构数据管理平台
山东万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71
基于智慧工厂及数字化车间研发及应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重庆锦声科技有限公司
72
自主研发智能终端在工业互联网的创新融合应用
银川华信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73
基于AI的煤矿信息化综合监控嵌入式系统平台
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4
面向汽车研发验证与产品优化的物联网集成平台构建
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
75
互联网+智能水电站监控系统
甘肃博瑞电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76
面向高端铝材精深加工的协同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及示范
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
77
路曼远程运维服务项目
天津路曼科技有限公司
78
中服云端智能物联网平台
西安中服软件有限公司
79
光纤预制棒数字化与智能化制造技术研究
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
80
盾构远程在线监测云平台
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81
基于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刀具专业云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82
安捷综合能源智慧管理集成创新融合应用
天津安捷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3
多能互补微网系统解决方案及示范工程应用项目
西电宝鸡电气有限公司
84
鞍山综合能源服务示范项目
辽宁电力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85
基于边缘智能的输变电隐患与缺陷预警泛在电力物联网应用
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86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配电房解决方案研究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87
基于园区的综合能源管控物联网项目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8
基于“云-边-端”一体化的综合能源物联网服务平台
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9
面向智慧生活的家庭、社区融合服务智能物联平台及应用示范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90
基于物联网应用的创新智慧医联综合服务云平台
北京维卓致远医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9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决策分析与道路指挥调度系统
成都九洲电子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92
“生态眼"—生态环境立体多源实时动态感知平台
江苏南大五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93
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监测与安全评估系统研发及应用
武汉智慧地铁科技有限公司
94
基于物联网的机场智慧运行管理平台
飞友科技有限公司
95
“金龙湖绿网”绩效服务分析平台
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96
海绵城市智能管控分析系统及应用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97
基于物联网的北斗智慧交通监控与综合服务平台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8
智慧城市大数据服务平台
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
99
基于AI+物联网融合创新智慧集成应用
福建星网物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100
面向 AIoT 的全域交通 AI 控制系统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
101
城市轨道交通融合云平台运营及运维联合创新项目
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102
城市异构物联网分布式云平台研发与应用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03
全面支持国家标准的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平台
中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04
智慧养老全区块监管平台
上海市爱护网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105
基于中国移动OneNET的城市物联网平台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106
基于超大监测物联网的地铁隧道全寿命诊断与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107
中信智慧水务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108
汇桔大脑
广州博鳌纵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109
临平老城区有机更新一期(文化艺术长廊)智慧化项目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10
基于NB-IoT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照明大数据云平台
河南继元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1
晨泰科技智慧用电安全动态监管平台
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2
电动自行车安全管控系统
福州聪电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13
基于视频分析挖掘的智慧城市管理平台的开发与示范
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
114
智能化办案区管理系统
哈尔滨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嘉利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5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供水管网智慧监控与优化调度技术应用示范
河北建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116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综合管理平台的研发及推广应用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117
智慧水利云平台应用示范项目
山东力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8
生态环境泛在网络科研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研究
成都德鲁伊科技有限公司
119
农业有害生物监测及防控技术体系构建与产业化应用
广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0
蔬果数字农业示范区
上海赋民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1
基于物联网的粮食仓储管理解决方案
安徽航天信息有限公司
122
智慧孵化物联网应用推广示范
烟台大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123
平安智慧产销溯源平台项目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24
渔联网+智慧渔业
常德启腾水产服务有限公司
125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殖系统
南京丰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6
物联网高效节水项目
京蓝沐禾节水装备有限公司
127
以文山三七为重点的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
云南神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8
轻量化汽车零部件协同设计、制造物联网集成创新应用项目
浙江华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9
生产制造业 (汽车制造 )智能分析管理平台
吉林省联恒易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130
基于HTML5的Web网络单片机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海口丰润动漫单片机微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原标题:《2019-2020年度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示范项目名单公布》

是。因为有一部分摄像头在您正常安装好了之后,只要把电源给通上,它上面就会有一个指示灯,只要是处于电量不足通电的状态之下,上面的指示灯就是一直亮着的,它就是红灯。深圳易莱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围绕运营商体系的平台支撑与运营,产品研发,市场业务发展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针对运营商政策与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为运营商打造云网端物联网化视频产业驱动能力,并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运维服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524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6
下一篇 2023-06-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