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级定位+旗舰芯片,网件RBK353 WiFi6 Mesh套装评测

入门级定位+旗舰芯片,网件RBK353 WiFi6 Mesh套装评测,第1张

面积大、干扰大、墙体多、设备多……这一切都有可能让WiFi信号产生死角,于是WiFi MESH网络来了,也火了。

WiFi Mesh网络产品最高发端于北美市场,国内市场的推出计划略有落后,但经历了这两年的野蛮生长,用“火爆”来形容也不为过。WiFi Mesh面世的背景是为了满足大户型用户对于网络覆盖的需求。WiFi Mesh网络产品依然是下一个最流行的无线技术趋势,对扩充整个WiFi生态圈的产品形态很有意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WiFi Mesh网络及其产品,下面依旧做一些WiFi Mesh相关的科普。

WiFi Mesh网络(无线网状网)也被称为“多跳”的网络,是一个新的无线网络技术,与传统的WiFi网络有所不同。WiFi Mesh网络是一种基于多跳路由和对等网络的网络技术,是一种新的网络结构,具有移动宽带的特性,它可以动态扩展,自组织,自管理,自动修复和自我平衡的典型特点。最早应用于物联网领域,但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家用路由器领域一直未有出色的产品面世,直到这两年技术突破才迅速进入家用市场。

WiFi Mesh面世的背景是为了满足大户型用户对于网络覆盖的需求,那么具体什么样环境下需要我们选择一台WiFi Mesh路由产品呢,这里简单列举了几种情况供大家参考。

1、家里房子较大(面积较大或者是多层复式),现有的家庭路由存在WiFi信号死角,例如生活阳台、卫生间等旮旯位置;

2、无论采取什么措施,依然解决不了传统路由器的无线信号质量问题;

3、家里存在大量需要联网的智能家居设备;

4、你是一名喜欢追赶新技术潮流和新产品的消费者;

不可否认的是,能够实现全屋WiFi信号覆盖的并非只有WiFi Mesh路由一种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市面上一共有两种主流的全屋WiFi方案。

第一种:AC+AP,优点是稳定性好,酒店多数使用这种方案,无缝漫游;缺点是必须要提前布线,安装门槛较高;

第二种:Mesh网络,优点是部署简单灵活(可有线可无线),无缝漫游漫游;缺点是市面假Mesh路由较多,高端Mesh产品价格较贵,且兼容性有待提升;

如果说你家的装修已经很完善且短期不会重新装修的话,每个房间已经有布网线的话,那么两种方案可以任选,但方案一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安装门槛相对较高;如果每个房间没有布网线呢?那么几乎没得选,只有方案二。

如果说你的房子正在装修或者还未装修,强烈建议布网线,并且是6类网线起,有了网线就回到了上面情况。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对WiFi Mesh路由已经有了一定了解,WiFi Mesh路由也正是凭借安装简单、新一代技术潮流、WiFi信号全无覆盖等优点获得了无数小伙伴的认可。而接下来我们便通过对网件RBK353 WiFi6 Mesh套装的体验评测来实地看看WiFi Mesh路由的表现。

网件RBK353发布于2021年的1月28日,是网件继RBK852和RBK752后的第三款Orbi系列产品。如果对网件Orbi路由没有足够了解的小伙伴可能对网件的产品名比较懵,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这里简单介绍下。

以Orbi RBK353为例,其中RBK35X代表系列,截至目前已经有RBK35X、RBK75X和RBK85X三个系列,而数字越大意味着产品定位越高端,例如RBK75X和RBK85X均是三频路由,而RBK35X仅是双频路由,对于无线Mesh来说,三频和双频的区别在于双频没有专属回程频段信号,子路由的带宽会收一定影响;

而最后的数字则代表MESH套装内路由器的件数,RBK353就意味着整个包装内有三只路由(1只主路由+2只子路由),RBK352则整个包装内有两只路由(1只主路由+1只子路由)。

从定位上可以看出,网件Orbi RBK353属于入门级,但是不同于友商的做法,Orbi RBK353在硬件配置上直接选择了高通IPQ6000,集成4核心ARM Cortex A53 CPU,14nm工艺,18GHz主频,芯片定位在中上水平。

而在定价方面,不要奢望网件领势华硕三巨头会多么亲民,Orbi RBK353目前官方售价2199元,和性价比似乎没啥关系。虽然和性价比没关系,但不可忽略是Orbi RBK353一款简单、稳定、省心的成熟之作,适合对于路由器外形有较高要求又不喜欢(擅于)折腾的用户。

作为网件Orbi RBK产品线一员,网件RBK353在包装和产品上均延续了RBK85X系列的诸多特色,外观上可以说是像素级的继承,但是在产品外观设计上,RBK35再一次力求能够为用户带来颠覆感,细节上做了诸多改动,所以在网件Orbi RBK353身上还是有不少看点。

包装依旧是网件Orbi经典的蓝白色系,外层的蓝白硬纸壳材质来提升整个包装质感,内部的瓦楞纸材质为产品提供足够的支撑,以避免运输途中的破坏。正面右侧有产品渲染图,但从渲染图上就能感受到这货的高颜值,左侧便是产品系列名称,特地标明速率达到了18Gbps。

背面则是Orbi系列的一些特色功能介绍,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直接忽略,不过看看有利于了解产品的一些特性。我此次入手的是国行国内版本,按照惯例来说无线地区会被锁区。所以大家后面想入手能够更换无线地区的网件路由产品,那么建议发布之后尽快入手,因为按照网件以往的调性,新品发布之后国内版本并不会马上出,此时国行货都是拿欧美等其他区域的货在售卖,这些版本是支持更换无线地区的(EU 欧洲、PR 中国、NA 北美 、AU 澳大利亚)。

打开包装里面就是家族式的快速上手指南,因为是国内版本,所以家族式的快速上手指南做了本土化。一直以来网件Orbi RBK包装内均没有对应说明书,而这恰好是Orbi的定位,上手简单。

Orbi RBK353采用的是两只装,所以包装内有三只路由,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只路由有主副之分,最快的分辨方式的看路由正面是否有贴有产品标签,有标签的则是主路由(RBR350),没有标签的就是子路由(RBS350)。

所有配件单独包装,有三个一模一样的电源适配器,网件的电源适配器一直被我吐槽,造型上过于传统,与友商相比颜值较差。电源输出标准是12V/15A,为适合国情,插头部分为两插固定式(海外为可拆可换设计)。

包装内还附赠有一根“面条”网线,从网线自身的标识可以看得出,这是一根超五类网线。面条线美观度上有绝对优势。但不得不说的是面条网线的强度和抗干扰能力都要弱于正常的超五类网线,虽说应付家中千兆网络问题不大,但是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更换。网线整体长度约为2m。

虽说Orbi RBK353的三只路由有主副之分,但是外观上两者的差异非常小,所以下面的路由外观讲解部分以主路由为主。

路由外观上延续了Orbi家族的一贯风格,采用立式设计,以白色为主色调。但是在细节上网件Orbi RBK353做了诸多优化。首先整体尺寸小了一圈,仅有仅为17814561mm(RBK852三维尺寸为25419057112mm),重量上主路由066Kg,子路由为053Kg。

造型上Orbi RBR350并不规则,整体扁平,但是相比RBK852要更加圆润,配合小一圈的体积,RBK353看起来更加的小巧,更易于融入家居环境。

整个机身正面除了Logo没有多余的元素,正反面的断层下方均隐藏的是散热孔,能够将散热孔优雅的设计成装饰点,可见网件PM的用心和对美感的追求。

其实在Logo下方的内凹散热孔中还隐藏有一个呼吸灯,根据灯光颜色等来指示路由当前的不同状态,同时起到装饰作用。

背面和正面差别不大,但机身所有的IO布局在背面,主路由RBR350从左到右分别是Sync组网按键、1G WAN口、3个千兆LAN口、电源接口和重置按键。

子路由RBS350背面的接口则变为Sync组网按键、2个千兆LAN口、电源接口和重置按键。其实在IO上方同样有大面积的散热格栅。

路由顶部采用的是圆润设计,两条缝隙为散热通道,冷空气从底部进入,从顶部流出。

底部是4块大面积的硅胶垫,为产品站立式时提供足够大的摩擦系数,中心位置有一张产品标签,产品的基础必要信息均在上面,例如型号、MAC地址、默认无线等信息。

处理器:Soc是高通的IPQ6000

5GHz频段为高通QCN5052,支持2x2 MU-MIMO,80MHz频宽,最高速率为1200Mbps;24GHz频段高通QCN5022,支持2x2 MU-MIMO,速率可达573Mbps;

内存:512MB Flash& 512MB RAM;

LAN口:数量3,全千兆;

WAN口:数量1,1Gbps;

发送/接受:24GHz 22;5 GHz-1 22

电源输入:12V/15A;

支持数据传输率:

80111ax(WiFi 6)24Ghz:573Mbps;

80111ax(WiFi 6)5Ghz:1200Mbps;

再回想起Orbi RBK353包装正面的“18Gbps”相信大家应该有所了解,18Gbps=1800Mbps=24Ghz :573Mbps+5Ghz:1200Mbps。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厂家宣称的路由器无线传输速度只是各频段下的理论值总和,这个值加起来很高但现实中很难实现,这里不是针对某一个品牌,是所有的路由品牌。

正如上文所说,网件的Orbi走的是高效、稳定、易用和覆盖广路线,体现在使用上自然是怎么简单怎么来,这点不管是在网页端还是手机APP端、是配网还是组网都得到了验证。

网页端一如既往的简单明了,但整个UI还是偏传统,虽说上手快, *** 作起来简单,但美观度上尚有提升空间。

为了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网件引入了Armor Security,可以更好的保护你的网络和连接的设备,但是试用时间结束后需要自己购买,当然我们也可以手动关闭此功能。不过遗憾的是在国内版本上没有找到此选项。

RBR850同时支持AP模式,这对于高阶路由玩家提供了更多的设置空间。相对来说更多的设置需要在网页端完成。从这里可以看出网件的思路是APP满足日常的基本需求,更高阶的设置则依旧保留在网页端,和华硕有异曲同工之妙。

APP *** 作比较简单,首先需要在苹果应用商店或者谷歌商店下载对应的APP,然后创建一个账号进行登录,有了此账号后期可以实现远程 *** 控路由。正常登录账号后,添加对应的路由,然后通过手机镜头扫描RBR850机身正面的QR码即可连接新路由,然后进行常规设置即可完整配网步骤。

除了正常的账号密码登录外,“Orbi”应用还支持指纹登录,为防止账号遗失,在注册账号时还必须设置问题回答,安全机制等级较高。

进入到APP路由管理界面,能够直观的看到当前路由状态和分身状态,往下则是6个对应的常用功能模块,分别是设备管理器(查看当前Mesh系统的联网设备),网速(内置的是SpeedTest测速,从实际体验来看测速过程较慢)、Wi-Fi分析(能够直观的看到当前信号强度、查看信号的信道和相关干扰情况,对于有一定网络知识需要调试的小伙伴比较有用)、网络地图(Mesh系统的联网状况)、无线设置和访客网络。

按理说,Mesh组网是一个复杂而又极具技术含量的事, *** 作起来并不简单。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复杂性,反而引起来路由工程师的重视,通过繁重的幕后工作换得了我们目前比较简单的Mesh组网方式。虽说各个路由品牌的Mesh组网都不难,但是网件Orbi也算是做到了极致。

只需要将主路由配网后,再将分身路由正常通电,待白灯稳定常亮按下分身背后的SYNC按钮,剩下的便是等待,约数十秒的时间,两只路由便自动组网成功。

网件Orbi RBK353优先组无线回程Mesh网络,如果想切换到有线回程,只需要通过网线连接主路由的LAN口和分身路由的LAN口,会自动切换到有线连接,拔掉网线又会自动回到无线回程。

关于无线回程,因为Orbi RBK353仅有双频信号,所以会使用58G与RBR350组建无线回程,并释放出24G和58G供用户使用,因为没有专属回程信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最大速率。

测试环境:建筑面积为81平的两室两厅两卫房子,户型示意图里的深褐色为承重墙。Orbi RBR350放置在图中红色标注位置,测试位置分别是A、B、C、D、E。A点与路由中间没有任何的遮挡物,距离为35米左右;B点相隔一面承重墙,距离为3米左右;C点相隔一面普通墙壁,距离为25米左右;D点相隔一道木门,距离为6米左右;E点相隔一面承重墙和两面普通墙,距离为75米左右。

负载情况:智能家居终端全部切换到测试路由,保持30个终端在线(不进行大流量交互),模拟真实环境;

测试设备:OPPO Reno 10倍变焦版手机;

信号强度:中国区;

测试网络:电信300M光纤;

(信号强度:图中顺序对应ABCDE位置)

尽管在五个不同位置信号出现了波动,但信号强度依旧处于正常范围内,由于E点距离路由较远同时阻隔墙壁较多,所以信号强度衰减到了-77dB,已经影响到日常使用,这就是为什么需要Mesh路由的重要原因之一。

(SpeedTest测速:图中顺序对应ABCDE位置)

从速度测试上也能清晰的看到各个位置的网络状况,AB两处在5G信号下基本是全速状态,而CD亮点由于信号强度衰减,速率也出现了对应衰减,E点此时已经难以保持正常的上网需求,只能维持最基础的网络通信。

其实只要下行速度超过300Mbps/s,上行超过30Mbps,基本就可以断定速度已经达到了满速,

之所以这样决定是因为下行速度超过200Mbps之后就很难断定是因为路由信号衰减而造成的速度下降还是因为电信光猫自身的压制作用。

网件Orbi RBK353主打网状网络技术,所以接下来我会将两个设备进行Mesh无线组网。

测试环境:建筑面积为81平的两室两厅两卫房子,户型示意图里的深褐色为承重墙。一个主路由Orbi RBR350放置在图中红色三角标注位置,一个分身路由Orbi RBS350放置在图中黑色三角标注位置,另一个分身路由Orbi RBS350放置在图中黑色三角标注位置。测试位置同样是A、B、C、D、E。A点与路由中间没有任何的遮挡物,距离为35米左右;B点相隔一面承重墙,距离为3米左右;C点相隔一面普通墙壁,距离为25米左右;D点相隔一道木门,距离为6米左右;E点相隔一面承重墙和两面普通墙,距离为75米左右;从日常的使用来看,E点是WiFi信号的重灾区。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为啥要求生活阳台有网络呢?生活阳台位置我放有智能洗衣机(需要联网)、吸顶灯(需要联网)等设备,所以也需要网络。

负载情况:智能家居终端全部切换到测试路由,保持30个终端在线(不进行大流量交互),模拟真实环境;

测试设备:OPPO Reno 10倍变焦版手机;

双频信号:双频合一

传输区域:中国,测试的房子不是很大,为了更好的漫游效果,将信号的发射功率调小了;

测试网络:电信300M光纤;

(5G信号强度:图中顺序对应ABCDEF位置)

从单个路由5G信号强度和Mesh网络5G信号强度的对比图上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房间每个位置的信号状况,可以看到D(书房)、E(生活阳台)两个位置的信号有了明显好转,信号强度要远远超过单个路由。之所以这样自然是移动终端自动漫游到了更好的信号源上。

(5G SpeedTest测速:图中顺序对应ABCDEF位置)

SPeedtest速度方面,在A点和B点,不管是单个路由还是Mesh组网网络,上行和下行均达到了满速状态;D和E点速率有了明显提升,但是按照信号强度来说,这样的速率表现肯定是不合格的,这里面主要是因为网件Orbi RBK352是双频路由,回程信号共用一个5G信号,导致子路由的整体吞吐有所下降。

漫游除了改善家中各个位置的信号状况,其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那就是信号漫游时的网络状况,例如我们在《王者荣耀》中打得正酣,你需要从主卧到生活阳台去拿个物品,此时的走位一定会出现信号切换,如果漫游效果不佳的话,延迟掉线是必然的,所以接下来也简单测试下网件Orbi RBK353漫游时的具体表现。

测试环境:建筑面积为81平的两室两厅两卫房子,户型示意图里的深褐色为承重墙。一个主路由Orbi RBR350放置在图中红色三角标注位置,一个分身路由Orbi RBS350放置在图中黑色三角标注位置,另一个分身路由Orbi RBS350放置在图中黑色三角标注位置。测试位置同样是A、B、C、D、E。A点与路由中间没有任何的遮挡物,距离为35米左右;B点相隔一面承重墙,距离为3米左右;C点相隔一面普通墙壁,距离为25米左右;D点相隔一道木门,距离为6米左右;E点相隔一面承重墙和两面普通墙,距离为75米左右;从日常的使用来看,E点和F点均是WiFi信号的重灾区。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为啥要求生活阳台有网络呢?生活阳台位置我放有智能洗衣机(需要联网)、吸顶灯(需要联网)等设备,所以也需要网络。

负载情况:智能家居终端全部切换到测试路由,保持30个终端在线(不进行大流量交互),模拟真实环境;

测试设备:OPPO Reno 10倍变焦版手机;

双频信号:双频合一

传输区域:中国,测试的房子不是很大,为了更好的漫游效果,将信号的发射功率调小了;

测试网络:电信200M光纤;

走位情况:从D——A(第一次漫游),A——E(第二次漫游),E——A(第三次漫游),A——D(第四次漫游);

第一次漫游:副路由(户型图黑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切换到主路由(户型图红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耗时88ms;

第二次漫游:主路由(户型图红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切换到厨房副路由(户型图黑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耗时35ms;

第三次漫游:厨房副路由(户型图黑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切换到主路由(户型图红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耗时58ms;

第四次漫游:主路由(户型图红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切换到副路由(户型图黑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耗时53ms;

而整个漫游过程中,丢包率为0。

如果说以上测试数据并没有太大感知,下面我便说说我自身的一下体验,确实有被Orbi RBK353的漫游实力惊艳到。应该说绝大多数路由厂商都会宣传自家的Mesh产品可根据当前的信号强度和速率来选择最佳的信号接入,但是实际体验并非如此,表现较好的是信号漫游比较及时(前提是漫游前的信号较弱),不丢包;表现差的会表现出漫游效果差,出现丢包等各种状况。但是通过实测发现,Orbi RBK353不仅漫游及时,并且在多个Mesh信号覆盖的区域,Orbi RBK353能够在最快的速度找到当前位置速率最佳的信号并自动切换过去。

网件Orbi的产品理念一直是简单、易用、高效、覆盖广,当第一代Orbi产品完成这个使命后,RBK353作为后续继承者,要做不可不仅仅是继承,而是发扬光大,而从实际体验来看,RBK353确实已经做到了。

例如在简单易用方面,网件RBK353只需插电、按下SYNC按钮即可自动完成MESH无线组网全过程,即使是没有任何网络技术基础的小伙伴也能单独完成;在信号覆盖范围伤,三支装的RBK353可以满足200平以上的房子,只要不是屈指可数的大土豪都可以满足,即使是大土豪也只能额外增加一些子路由即可;在定位方面,网件RBK353虽然是入门级,但是在用料上却不含糊,虽算不上性价比产品,但是却能够满足高负荷的网络环境,做到一劳永逸。

所以说,如果你是对路由有一定要求而又不想折腾,那么网件Orbi RBK系列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比之下,Orbi RBK353就是性价之选了。

低代码开发平台(LCDP)是无需编码或通过少量代码就可以快速生成应用程序的开发平台。通过可视化进行应用程序开发的方法,使具有不同经验水平的开发人员可以通过图形化的用户界面,使用拖拽组件和模型驱动的逻辑来创建网页和移动应用程序。

它的强大之处在于,允许终端用户使用易于理解的可视化工具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而不是传统的编写代码方式。构建业务流程、逻辑和数据模型等所需的功能,必要时还可以添加自己的代码。完成业务逻辑、功能构建后,即可一键交付应用并进行更新,自动跟踪所有更改并处理数据库脚本和部署流程,实现在 IOS,Android,Web 等多个平台上的部署。低代码开发平台(LCDP)英文全称为 Low-Code Development Platform,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应用程序开发当中,不仅是具有专业编程能力的程序员,非技术背景的业务人员同样可以构建应用;对于大型企业来讲,低代码开发平台还可以降低 IT 团队培训、技术部署的初始成本。

关于飞博科技

武汉飞博科技有限公司前身起源于华中科技大学产学研共同合作项目,是1998年创始人张开方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共同发起。公司于2005年正式成立,为大型医院提供专业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及运维服务,至今已在行业积累23年,公司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低代码开发软件应用的理念并发展至今。

目前,武汉飞博科技有限公司是具备颠覆性创新的低代码快速开发开源平台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深耕智慧医疗信息化行业二十余年!致力于打造工具智造时代的软件智慧工厂,以B/S架构、云平台、物联网、大数据,为底层算法,颠覆客户参与模式、交付模式及后续开发模式,通过”要素共性提炼、核心技术封装、关键元素一键生成“等独有技术路径,使客户总体开发速度、客户响应及时度、应用体验幸福感多倍提升,从而为客户创造信息价值和成本价值!

当前,物联网(IoT)技术领域充释着各种标准,像NB-IoT、LoRa、SigFox等,他们正通过各自擅长的技术和应用抢夺IoT风口,以争取在这片广阔的市场上取得优势。
这里写描述
NB-IoT是由电信标准延伸而出的,主要是由电信运营商支持,而LoRa则是一个商业运用平台,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商业运营的模式:NB-IoT基本是由电信运营商来把控运营,所以使用者必须使用它的网关及服务,而LoRa就量对开放一些,有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商业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技术层面上来看,NB-IoT和LoRa的差异其实并不是很大,属于各有优劣。而相对于某些领域,国内有一些用户在并行使用这两种技术和网络。NB-IoT相对而言是受限于基站的,而LoRa则要加入一个网关相对简单容易,并且总的来说价格要比NB-IOT低廉。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增加不同的网关覆盖。所以从覆盖程度上来说LoRa的覆盖程度可能比NB-IoT更广一点。
LPWAN又称LPN,全称为LowPower Wide Area Network或者LowPower Network,指的是一种无线网络。这种无线网络的优势在于低功耗与远距离,通常用于电池供电的传感器节点组网。因为低功耗与低速率的特点,这种网络和其他用于商业,个人数据共享的无线网络(如WiFi,蓝牙等)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广泛应用中,LPWAN可使用集中器组建为私有网络,也可利用网关连到公有网络上去。
LPWAN因为跟LoRaWAN名字类似,再加上最近的LoRaWAN在IoT领域引起的热潮,使得不少人对这两个概念有所混淆。事实上LoRaWAN仅仅是LPWAN的一种,还有几种类似的技术在与LoRaWAN进行竞争。
概括来讲,LPWAN具有如下特点:
• 双向通信,有应答
• 星形拓扑(一般情况下不使用中继器,也不使用Mesh组网,以求简洁)
• 低数据速率
• 低成本
• 非常长的电池使用时间
• 通信距离较远
LPWAN适合的应用:
• IoT,M2M
• 工业自动化
• 低功耗应用
• 电池供电的传感器
• 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抄表,街灯控制等等
LoraWAN和Lora之间关系
虽然一样是因为名字类似,很多人会将LoRaWAN与LoRa两个概念混淆。事实上LoRaWAN指的是MAC层的组网协议。而LoRa只是一个物理层的协议。虽然现有的LoRaWAN组网基本上都使用LoRa作为物理层,但是LoRaWAN的协议也列出了在某些频段也可以使用GFSK作为物理层。从网络分层的角度来讲,LoRaWAN可以使用任何物理层的协议,LoRa也可以作为其他组网技术的物理层。事实上有几种与LoRaWAN竞争的技术在物理层也采用了LoRa。
LoraWAN的主要竞争技术
这里写描述
如今市场上存在多个同样使用LoRa作为物理层的LPWAN技术,例如深圳艾森智能(AISenz Inc)的aiCast。aiCast支持单播、多播和组播,比LoRaWAN更加复杂完备。许多LoRaWAN下不可能的应用因此可以实现。
Sigfox使用慢速率的BPSK(300bps),也有一些较有前景的应用案例。
NB-IoT(Narrow Band-IoT)是电信业基于现有移动通信技术的IoT网络。其特点是使用现有的蜂窝通信硬件与频段。不管是电信商还是硬件商,对这项技术热情不减。
关键技术Lora简介
LoRaWAN的核心技术是LoRa。而LoRa是一种Semtech的私有调制技术(2012收购CycleoSAS公司得来)。所以为了便于不熟悉数字通信技术的人们理解,先介绍两个常见的调制技术FSK与OOK。选用这两个调制方式是因为:
1这两个是最简单、最基础、最常见的数字通信调制方式
2在Semtech的SX127x芯片上与LoRa同时被支持,尤其是FSK经常被用来与LoRa比较性能。
OOK
OOK全称为On-Off Keying。核心思想是用有载波表示一个二进制值(一般是1,也可能反向表示0),无载波表示另外一个二进制值(正向是0,反向是1)。
在0与1切换时也会插入一个比较短的空的无载波间隔,可以为多径延迟增加一点冗余以便接收端解调。OOK对于低功耗的无线应用很有优势,因为只用传输大约一半的载波,其余时间可以关掉载波以省功耗。缺点是抗噪音性能较差。
这里写描述
FSK
FSK全称为Frequency Shift Keying。LoRaWAN协议也在某些频段写明除LoRa之外也支持(G)FSK。FSK的核心思想是用两种频率的载波分别表示1与0。只要两种频率相差足够大,接收端用简单的滤波器即可完成解调。
对于发送端,简单的做法就是做两个频率发生器,一个频率在Fmark,另一个频率在Fspace。用基带信号的1与0控制输出即可完成FSK调制。但这样的实现中,两个频率源的相位通常不同步,而导致0与1切换时产生不连续,最终对接收器来讲会产生额外的干扰。实际的FSK系统通常只使用一个频率源,在0与1切换时控制频率源发生偏移。
这里写描述
GFSK是基带信号进入调制前加一个高斯(Gaussian)窗口,使得频率的偏移更加平滑。目的是减少边带(Sideband)频率的功率,以降低对相邻频段的干扰。代价是增加了码间干扰。
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实验发现:学习Lora调制技术的一些准备及发现
然而,对于“悠久历史积累”和高安全、易部署等综合优势的LoRa阵营来说,最近几年里,在技术和落地方面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离真正的规模、解决行业客户的切实问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那么,究竟是技术壁垒突破较难?产业链生态不健全?亦或者是商业模式限制了从业者对市场规模的想象?对于LoRa产业链的广大从业者而言,找到制约LoRa技术大规模发展的瓶颈,并联手产业合力突围对推动产业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蓝牙52相比于50提供了原始属性协议(ATT)的升级版本,称为增强属性协议(EATT),比ATT更高效、更安全。而且蓝牙52提供同步通道(ISOC)-这是一项全新的功能,支持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通信。凭借这些进步和效率提升,蓝牙52提供了更快的配对能力以及更长的电池寿命。

家里的网络太差,经常在玩手游掉线,需要整改网络环境。基友家是3层小别墅,之前采用桥接和中继这种链状拓扑结构的,一个个传递,如果中途一个路由出现问题,整个链状就断开了。并且在楼下走上楼中间会自动切换信号,都需要等待手机设备重新联网,这样体验下来会明显感觉到切换卡顿时间,并且网速也随之明显衰减。

原本考虑比较实惠靠谱的有线组网+多点多路由,除了要上交换机外,最头疼的就是布置网线,因为房子当时是他家人装修的,所以都没考虑全屋布线问题,这种费时费力的方案就作罢。不考虑以前的桥接中继,又不能重新布网线,只能考虑MESH组网了。

什么是MESH组网

理想中的路由器是当然是选择信号覆盖范围大,性能稳定是必要的。市面很多路由器都宣称有很多条天线和信号覆盖范围如何稳定,实际生活中使用并没有这么理想化,类似中国式的房子构造多样化:大空间复式房子、复杂的出租房、跃层用户等等,不管是穿墙后的覆盖范围还是信号稳定,都不尽人意。

传统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多个路由做桥接或者中继,就类似上图的链状拓扑结构,要一个个传递,如果中途一个路由出现问题,整个链状就断开了。

现在主流的高端路由采用了先进的网状拓扑结构组网技术,也叫MESH网络技术。网络中所有的节点都互相连接,并且每一个节点至少连接其他两个节点,所有的节点之间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采用节点互联互通的方式,让局域网中所有的节点都是连接在一起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拥有多条连接通道,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去中心化态势。简单说如果其中一个路由出现问题,其他的路由会接力填补信号空隙,确保了网络正常,也方便了网络管理维护,不再需要像传统路由中继都要考虑保持中心化放置。

在MESH网络中,还有一个很好的优势:发射端和接入端的各设备都统一管理,凭借统一的网络名称(SSID)和密码便利性,实现轻松无缝漫游,设备在网络间可以进行无感切换。

简单从上图对比就可以看出差别,传统路由中继,从楼下走上楼中间会自动切换信号,都需要等待手机设备重新联网,这样体验下来会明显感觉到切换卡顿时间,并且网速也随之明显衰减。MESH网络会通过算法来自动给用户匹配,让设备在移动中也能连接更好的Wi-Fi信号,并且切换过程中是非常快速连接起来,几乎感觉不到Wi-Fi信号已经切换了。如果路由器还支持80211k /v /r协议的话,就真的是无缝漫游了。

现在市面上支持MESH的主流路由,都支持任意组网:有线组网、无线组网、混合有线无线组网等多种组网方式,根据每个人的家庭环境需求来实现定制组网方式。

什么户型需要MESH组网

居住环境,不管是复式别墅、跃层、大平层用户,还是普通二居三居平层住宅用户,家中的路由器能够覆盖到所有的角落吗?一般来说,我们都是优先考虑中心化摆放,也就是说在整个房间最正中心的位置放置路由器,最为理想的。但是实际上涉及到具体的户型还有家中家具摆放等等各种问题,都很难实现中心化。首先,一般宽带的光猫都是在入户的弱电箱处,极大多数户型都是设计在大门口的位置,和全屋正中心位置还是有一段距离需要走线;其次,目前国内的商品房户型在正中心位置都是客厅区域居多,如果路由不好看,特别摆设放在客厅,会显得有一些唐突;另外家中还有很多的承重墙,就算突破困难重重把路由器放在正中心位置,还是会被墙阻挡信号,难以全部覆盖到。

一般就是面积大于160㎡,就优先考虑选择MESH组网部署了,这样不仅可以解决Wi-Fi覆盖面更大,还能解决信号稳定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类似我基友家那样,装修的时候没有预留网线,或者原本的网线出现故障导致速率大减的。

选择Wi-Fi 5 or Wi-Fi 6

在2020年,80211ax (Wi-Fi 6) 无线路由器迅速地取代了 80211ac w2 和 80211ad 并在消费市场普及开来。对绝大多数普通用户而言,Wi-Fi 6路由会比Wi-Fi 5路由最明显的提升就是:1024-QAM 增加的近四成 (5G) 速率了,而160MHz频宽的信道限制问题,基本上都是使用80MHz频宽的信道,特别是在住户密集的城中村使用,都会跟邻居出现互相干扰等问题,所以2021年,选择路由器就需要优先考虑支持Wi-Fi 6的,它引入了多个新技术OFDMA、MU-MIMO、BSS抗干扰、TWT定时唤醒、1024-QAM,下面挑选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技术介绍一下。

OFDMA:实现频域空间的多路并发,适用于小数据包的并行传输(如网页浏览、即时消息等应用),提升单空间流的信道利用率与传输效率,减少应用延迟与用户排队。运行状态稳定,不容易受终端影响。

MU-MIMO:实现物理空间上的多路并发,适用于大数据包的并行传输(如视频、下载等应用),提升多空间流的利用率与系统容量,提高单用户的有效频宽,同样能降低时延。但运行状态不够稳定,很容易受终端影响。

BSS抗干扰:在Wi-Fi信号无处不在的时代,无线之间的干扰也是无处不在的。无线信号的干扰主要有两种:邻频干扰:相邻频段的无线电波叠加引起干扰,此干扰会导致数据损坏;同频干扰:虽然不会损坏数据,但会使竞争开销增加。

TWT定时唤醒:则让Wi-Fi 6更加省电,对手机等移动设备以及物联网设备都有帮助。设备和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接会进行定时休眠和唤醒,相当于劳逸结合而不是整日工作,提升了两边的功耗表现和传输效率。

MU-MIMO和OFDMA之间是没有冲突的,在实际使用中,这两种技术都是叠加使用来增加传输效果,从而给用户体验第一感觉就是:就算再多的设备接入网络中,也非常的流畅,并且不卡顿。BSS抗干扰这个也是很实用的,我们现在随意拿出手机搜索,就能发现周围都有非常多的Wi-Fi信号,在各种Wi-Fi信号交叉覆盖,就会造成干扰。有了BSS抗干扰的着色技术,来识别来无线报文,从而可以实现更好的干扰管理效果,减少周围Wi-Fi信号对自己的网络干扰。

选择路由进行MESH组网

之前我使用过领势推出的三频Wi-Fi 6路由器:领势MX4200,这款路由器定位介于领势MX5300与AC2200之间,在Wi-Fi 6技术支持下总速度达到了4200Mbps。当时我是入手了领势MX8400套装(2只领势MX4200组合),使用这么长的时间真的是非常稳定,基友家比我家大,所以推荐他入手的是领势领势MX12600套装(3只领势MX4200组合)。

目前市面中高端的Wi-Fi 6 MESH路由器都是常用双/三节点式的组合套装,同样领势MX12600也是一样,它的定位也比较低一些,价格方面也实惠,算是降低了不少高端路由器入门的门槛。

领势MX12600套装,每只领势MX4200的硬件配置方面:

处理器:高通四核14GHz IPQ8174主控

支持数据传输率:

80111ax(Wi-Fi 6)24Ghz :574Mbps

80111ax(Wi-Fi 6)5Ghz-1 :1201Mbps

80111ax(Wi-Fi 6)5Ghz-2 :2402Mbps

内存:512MB Flash & 512MB DDR3L RAM

LAN 接口:数量3,全千兆

WAN 接口:数量1,1Gbps

USB 接口:USB 301

电源输入:DC12V/3A

尺寸:113113243cm

重量:953g

这款领势MX12600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全新的高通IPQ8174芯片+双NPU网络协处理器,四核14GHz,A53架构,最多支持8条空间流,无线总速率41Gbps=573Mbps+1201Mbps+2402Mbps,作为高通NetWorking Pro 800系列产品,比小米等产品使用的IPQ8071要更加强大。四核CPU+双核NPU的设计足以应付各种高负载场景,闪存内存双512MB的设计保证了它的稳定与扩展潜力。

领势MX12600的包装非常大,因为是3只领势MX4200。可以从包装上了解到这个套装是针对别墅大平层用户设计的,最高可覆盖750㎡面积、支持120+个设备连接,最高42Gbps速率等。可能有的小伙伴说,我家的房子没有这么大,买这种套装组合岂不是性能溢出吗?实际上考虑到穿墙跃层等因素,都会出现衰减,溢出的性能能保证极限条件下把衰减控制到最小损失。

包装侧面和背面则是这款路由的硬件参数与Wi-Fi 6的优----势介绍等内容,主要还是做了一些Wi-Fi 6技术优点科普说明,其中形象化举例介绍了MESH组网,让全屋信号覆盖。领势MX12600支持三年换新只换不修的服务,质保方面大厂还是比较有保障的。

领势MX12600的全家福:3只领势MX4200路由器本体、电源适配器、超五类扁平防缠绕网线、说明书等。路由器使用了国标2脚插头的12V/3A外置电源,大功率电源适配器也为信号覆盖提供了稳定功率储备。在大功率的加持,也意味着发热量会大,一款好的路由器不仅信号要好,还要性能强悍,另外散热也是决定一款路由器好坏品质因素之一。

外观也是沿用了Linksys经典的直立式设计外观设计,单个尺寸113113243cm,如同一瓶500ml的罐装可乐,占用的地方很小。整体的设计很简洁,不失设计感,可以很好融入家居环境里面。隐藏天线设计,内部有9根精密排布天线,可以最大化各方位信号覆盖,单个路由器最高可覆盖2700平方英尺,当多个设备使用Mesh组网后,非常适用于复式房型、大平层、别墅洋楼等,满足家庭高速稳定网络的需求。外壳使用的是白色工程塑料,在外层是有轻微磨砂质感的,磨砂面能起到防黏腻指纹,也比亮面设计更耐划痕,正面底部是Linksys的LOGO。

单个路由器重量大约947g,日常直立放置在一些柜子角落高处上,也不用担心不稳会摔倒。

在顶部全部是散热孔,在一边角是LED指示灯,通过不同的颜色来表明路由当前的状态:蓝灯闪烁:正在启动、蓝牙常亮:组网正常、红灯闪烁:网络断开等。

底部是防滑橡胶垫,还有3个按键:开关键、WPS键、重置键。前面有说到散热也是决定一款路由器好坏品质因素之一,直立式的外观设计,机身四周没有散热孔设计的,仅通过顶部和底部的散热孔来实现空气对流带走热量的方式来实现散热效果,整体上形成烟囱型的散热通道。不得不说Linksys的设计技术真的过硬,仅仅通过微弱空气对流利用风道就能实现良好散热。

接口区域采用的是背式直立式布局,从上到下:1个USB30接口、3个千兆LAN接口、1个千兆WAN接口、DC电源孔。有点可惜就是无法盲插,好在接口上都有标识,方便用户识别。USB30接口可以连接外置移动存储设备(如移动硬盘、U盘)来实现私有云功能,把路由器变成简易的NAS,局域网内的用户都可以通过路由器访问移动硬盘或者U盘的数据,也可以接入打印机进行共享使用。

快速部署MESH组网

手机端APP:

以前路由器的部署非常的麻烦,对于一些不懂网络的小伙伴来说:真的是丈二摸不着脑袋!领势的Velop路由器部署极其简便,根据APP的部署引导提示就可以很快进行 *** 作部署了。另外还可以通过连续连续点按底部5次Reset按钮,稍等2-3分钟,即可将路由器自动配置成DHCP上网模式,再根据路由器底部标签上的默认Wi-Fi名称和密码连接,就完成了上网部署。

将路由器接入电源和网线后,根据路由器底部的默认SSID和密码连接上Wi-Fi,打开APP会自动识别设备,并运行网络设置程序,根据提示下一步就可以设置完成。在APP控制面板找到“设置新产品”进行添加节点,通过创建新的子节点,就可以拓展我的Wi-Fi网络了。设置完成节点之后,可以根据家中环境来放置节点,保证有效距离的同时减少节点之间的墙壁障碍物的数量。

在APP控制面板可以查询已经设置好的节点,如果节点出现故障会出现警示叹号,以便快速查找出哪个节点故障排除,避免传统链状故障难以快速识别哪个路由出现问题。

进入APP管理界面后,就可以针对路由器设置一些常规的功能,例如来宾访问、家长控制等。其中最为实用的就是可以家长控制功能,管理孩子的上网时间,另外也能阻止不健康网站访问等,这些都是传统普通路由器所没有的功能。

电脑WEB网页端:

网页端管理和APP端大致是一样的,领势MX12600在默认状态下Wi-Fi信号是采用了混合模式,也就是24G和5G频道合并为一SSID,根据连接设备的距离自动切换。如果需要专门使用Wi-Fi 6模式,就需要在高级设置中把两个5G频段分开,在网页管理界面的右下角,可以看见“CA”,点击就可以启动高级模式分开了。

用户在网页端也可以通过“家长控制功能”对某些网页进行过滤,同时可以指定设置某一设备的上网访问时间,例如从周一到周日/24小时制等规则,做到精确的设置,从而防止家中孩子过于沉迷上网影响学习。

领势MX12600 MESH组网体验

NAS自建测速服务器:

我是利用群晖DS420+来通过Docker安装speedtest自建测速服务器,测试手机或者电脑Wi-Fi和路由器之间内网的速度。这样的搭建在测试路由的时候非常方便,开手机或者电脑WEB端都能直接使用,也比那些所谓的测速软件要靠谱得多。

首先,在群晖套件中心安装Docker,安装完成打开。

选在注册表,搜索:speedtest,下载如图所示的:adolfintel/speedtest,右键选择下载此映像。

根据网络下载情况,耐心等待下载,约440MB大小。下载完成后,选择启动。

启动后,选择高级设置,修改本地端口。这次说明一下,这个本地端口是随意填写的,例如我输入41,那么完成设置后在浏览器上输入:群晖的IP:41,比如我的群晖IP是192168796,那么要使用speedtest自建测速服务器,就是输入IP:192168796:41。

▲台式机有线测试,轻松跑满千兆。注意浏览器要尽可能关闭扩展尤其是和网络有关的扩展,不然性能会严重下降。

路由部署:

通过把领势MX12600分别部署在三层楼后,信号覆盖会之前中继方案更强劲,3只路由分别部署放置地点为:一层,光猫接入的主路由放置在了客厅的位置;二层,节点路由放在客餐厅的位置;三层,节点路由放在多功能室的位置。由三只路由组成MESH网络,使用的是无线回程。

▲iPhone 12 Pro Max 跑 5GHz 无线测试,一层分别ABC点的测试数据如上。

▲iPhone 12 Pro Max 跑 5GHz 无线测试,二层分别ABC点的测试数据如上。

▲iPhone 12 Pro Max 跑 5GHz 无线测试,二层分别ABC点的测试数据如上。

之前基友说每次从一层走上三层的时候,连接Wi-Fi玩手游经常掉线,现在就可以测试MESH组网的漫游。试玩着手游,在一层和三层来回走动,来检测信号切换时候的波动情况。

王者荣耀:正常延时54ms,切换节点的瞬间到了92ms,马上又切换回56ms左右,在游戏中是基本感觉不到的。

和平精英:正常延时32ms,切换节点瞬间到了45ms,之后马上切换回34ms,同样在游戏中也是很难觉察到的。

经过两款手游体验后,的确通过MESH组网后,可以在家中自由自在走动,随时随地游戏了。

通过MESH组网,这样全屋都完全覆盖5G频段的信号,再也不用担心什么5G频段穿墙不好。如果是以前,基友真不敢在传输文件的时候拿着笔记本在家走动,稍不留神走到没5G频段信号的房间,突然传输中断了。

使用的是支持Wi-Fi 6的海信55E3F-MAX电视,与领势MX12600使用时,在5GHz频段下有更好的传输速率,结合群晖NAS和4K蓝光原盘机使用。更高带宽的Wi-Fi 6可以解决看片过程中的卡顿,也不必再因为播放流畅度而牺牲画质了,Wi-Fi 6最高传输速率可以达到96Gbps,相当于12GB/s的下载速度,比上一代协议在速度上提升了30%。如果是以前的Wi-Fi 5,对于4K蓝光播放就多少力不从心,如果不压缩解码的话,播放起来很容易出现卡顿,特别是高码率的4K原盘,经常出现延迟影音不同步。

总结

领势MX12600的三大独有优点:

1三频Wi-Fi 6路由器,拥有独立回程线路,这是普通Wi-Fi 5路由器和双频Wi-Fi 6 MESH路由器所不具备的,领势MX12600有两组5GHz和一组24GHz,共三组Wi-Fi频段,支持8条空间流,为每个节点提供更稳定和跟好速度的数据传输。

2支持MESH布网,可以做有线回程和无线回程,特别适合老式住宅没有预先做好埋线布网,又不想明线布网的小伙伴。网络中所有的节点都互相连接,并且每一个节点至少连接其他两个节点,所有的节点之间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采用节点互联互通的方式,让局域网中所有的节点都是连接在一起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拥有多条连接通道,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去中心化态势。

3使用Linksys intelligent Mesh智慧组网技术,如果家里有Linksys其他支持MESH组网的Wi-Fi 5路由器,也可以用来作为节点路由与领势MX12600进行混合MESH组网部署,来增强全家信号覆盖范围,可以继续发挥Wi-Fi 5路由器最大可用价值,不用担心会像其他的一些老设备遭遇淘汰无法继续发挥潜在价值。

领势MX12600的高通四核14GHz IPQ8174 处理器+双NPU网络协处理器,再复杂的网络流量也不在话下,支持多台设备并且智能分配带宽保证使用体验和满足大流量应用,即便是未来升级到8K电视的流媒体共享也流畅自如。搭载灵动回程30技术,支持高通和博通的跨平台组网,在Wi-Fi 6技术加持下,可以做到跨协议的回程。根据周围环境会智能判断使用AC回程还是使用AX回程的策略。如果家中多设备连接,类似各种智能家居、PS5联网游戏、4K观看等需求小伙伴,领势MX12600是很值得那些想体验极致流畅的小伙伴入手的。希望这次分享能给小伙伴们家里组网有所帮助,少走选择弯路,做到极致畅快上网体验。

课程名称
使用教材
备注
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导论
《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与商业模式》,电子工业出版社,等教材。
在学完高等数学,物理,化学,通信原理,数字电路,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原理等课程后开设本课程,全面了解物联网之RFID、M2M、传感网、两化融合等技术与应用。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等教材。
物联网涉及底层编程,C语言为必修课,同时需要了解OSGi,OPC,Silverlight等技术标准
Java程序设计
《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等教材。
物联网应用层,服务器端集成技术,开放Java技术也是必修课,同时需要了解Eclipse,SWT, Flash, HTML5,SaaS等技术
无线传感网络概论
《无线传感器网络理论、技术与实现》,国防工业出版社,《短距离无线通讯入门与实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等教材。
学习各种无线RF通讯技术与标准,Zigbee, 蓝牙,WiFi,GPRS,CDMA,3G, 4G, 5G,Mote等等
TCP/IP网络与协议
《TCP/IP网络与协议》,清华大学出版社,等教材。
TCP/IP以及OSI网络分层协议标准是所有有线和无线网络协议的基础,Socket编程技术也是基础技能,为必修课
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技术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等教材。
嵌入式系统是物联网感知层和通讯层重要技术,了解TinyOS等,为必修课
传感器技术概论
《传感器技术》,中国计量出版社,等教材。
物联网专业学生需要对传感器技术与发展,尤其是在应用中如何选用有所了解,但不一定需要了解传感器的设计与生产,对相关的材料科学,生物技术等有深入了解
RFID技术概论
《射频识别(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等教材。
RFID作为物联网主要技术之一,需要了解,它本身(与智能卡技术融合)可以是一个细分专业或行业,也可以是研究生专业选题方向。
工业信息化及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等教材。
工业信息化也是物联网主要应用领域,需要了解,它本身也可以是一个细分专业或行业,也可作为研究生专业选题方向。
M2M技术概论
《M2M: The Wireless Revolution》,TSTC Publishing,等教材。
本书是美国“Texas State Techinical College”推出的M2M专业教材,在美国首次提出了M2M专业教学大纲,M2M也是物联网主要领域,需要了解,建议直接用英文授课。
物联网软件、标准、与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与商业模式》,电子工业出版社,等教材。
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应用,软件是灵魂,中间件是产业化的基石,需要学习和了解,尤其是对毕业后有志于走向工业和企业界的学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534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7
下一篇 2023-06-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