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管理机、数据采集器、网关的区别。以及通讯管理机推荐

通讯管理机、数据采集器、网关的区别。以及通讯管理机推荐,第1张

通讯管理机、数据采集器、网关,其实都是一个意思。除了这些,还有其他叫法,比如物联网智能网关、工业采集网关、数据采集网关等。
1、XL91智能网关,也叫无线网关,工业物联网智能网关,工业通信网关,无线传感管理主机等集通讯管理、数据接收、协议转换、数据处理转发等功能,支持手机WiFi现场调试,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产品,可同时接收多个无线传感器数据,支持1路以太网口(Ethernet)、1路RS485串口、无线传输等上行方式, 可选GPRS,433MHZ,24GHZ,WI-FI等无线传输方式。它的应用范围广,无需布线,减少运维成本,安装便捷,即插即用,适用于油田、油井、气田,蒸汽管道、供暖管道,水泵房,冷藏、仓储,农业大棚、养殖等环境数据实时监测与预警。
2、XL90智能网关,也叫无线网关,工业物联网智能网关,工业通信网关,无线传感管理主机等,集通讯管理、数据接收、协议转换、数据处理转发等功能,支持手机WiFi现场调试的,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产品,可同时接收多个无线传感器数据,支持2路以太网口(Ethernet)、RS485和1路RS232串口、无线传输等上行方式, 可选GPRS,433MHZ,24GHZ,WI-FI等无线传输方式。它的应用范围广,无需布线,减少运维成本,安装便捷,即插即用,适用于机房、机站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低压配电监控系统,电能数据监控系统,工厂机器设备、生产线运行状态监控系统,生产信息采集系统等无线监测与预警。

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必然要经过一扇门。同样,从一个网络向另一个网络发送信息,也必须经过一道“关口”,这道关口就是网关。网关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

物联网网关是什么?

在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中,在感知层和网络层两个不同的网络之间需要一个中间设备,那就是“物联网网关”。物联网网关既可以用于广域网互连,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联。此外物联网网关还需要具备设备管理功能,运营商通过物联网网关设备可以管理底层的各感知节点,了解各节点的相关信息,并实现远程控制。

物联网网关三个主要功能

1、协议转换能力

从不同的感知网络到接入网络的协议转换、将下层的标准格式的数据统一封装、保证不同的感知网络的协议能够变成统一的数据和信令;将上层下发的数据包解析成感知层协议可以识别的信令和控制指令。

2、可管理能力

首先要对网关进行管理,如注册管理、权限管理、状态监管等。网关实现子网内的节点的管理,如获取节点的标识、状态、属性、能量等,以及远程实现唤醒、控制、诊断、升级和维护等。由于子网的技术标准不同,协议的复杂性不同,所以网关具有的管理性能力不同。

3、广泛的接入能力

目前用于近程通信的技术标准很多,现在国内外已经在展开针对物联网网关进行标准化工作,如3GPP、传感器工作组,实现各种通信技术标准的互联互通。

物联网网关设计需要考虑的两个因素:

1、数据安全:这是决定大规模物联网能成败的关键要素。随着网络成更多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安全变得更加重要。安全问题应落实到每一个设计阶段,而在设计任务全部完成后再增加安全功能的做法是错误的。

2、可维护:没有系统是完美无缺的。不管部署前做过多少测试,部署后还会发现安全缺陷、隐患和漏洞。物联网网关和节点必须支持现场维护和更新功能。设备维护不应只依赖远程维护,还应有更多的联网方法可选。

物联网网关的设计仅是物联网技术的一部分,针对物联网智能解决方案的定制,不同行业需求不同,建议要选择技术领先的合作品牌。

简单地讲,物联网网关主要完成三个任务:首先,是收集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其次,执行数据协议转换;最后,将协议转换后的数据快速有效的发送到公共网络。除此以外,物联网网关同时还具有相应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随着5G、LoRa以及NB-IoT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物联网进入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深化大连接阶段。
有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40亿个,远超2017年的1535亿个。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联网数量将达到252亿,远高于2017年的63亿,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目前的四倍。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不少相关的top域名都被注册,对域名行业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我国在物联网技术方面可以说是不遗余力,整个产业界都在积极的推进。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多。共享单车、移动POS机、电话手表、移动售卖机等产品都是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场景中也用到了物联网技术。
当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在通信行业、智慧城市建设以及智能工业制造等方面。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努力下,中国形成了芯片、元器件、设备、软件、电器运营、物联网服务等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基于移动通信网络部署到机器。涌现出一批较强实力物联网领军企业,初步建成一批共性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投融资、标识解析、成果转化、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594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7
下一篇 2023-06-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