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一些培训基地靠谱吗?有哪些学校靠谱?还有为什么清华没有设立物联网专业

物联网的一些培训基地靠谱吗?有哪些学校靠谱?还有为什么清华没有设立物联网专业,第1张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浪潮,目的在于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国际电信联盟2005年在一份报告中畅想“物联网”时代的美景:当司机出现 *** 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资料显示:中国科学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并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拥有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这为物联网的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次开设物联网工程的院校有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北大学。
物联网工程是归属于电气信息类的,所以学校自身在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实力会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本身有很大影响——背靠大树好乘凉嘛。如果你想报考这个专业,那就要先确定你的分数层次大概能读以上哪些学校,筛选完毕后依次了解它们在电气信息方面的实力,如相关相近专业的基本开设情况(课程、师资等软硬件水平),了解相近专业的教师数量、国家/省级重点学科数量、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数量等,这些流程很乏味繁琐,但对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新专业来说,已经是比较好的选择之道。
以下纯属个人判断:因为是新专业,所以大家在填报时比较忐忑,所以我觉得不会像传统专业那样火爆,但因为有政策和舆论因素,所以小编估计,竞争程度中等偏上些吧。
新专业有个危险之处,虽然很热门,但相关产业并未完全成形,比如你4年后物联网工程毕业了,但都没什么单位招聘这个专业的学生,或者对这个专业不了解、不敢用它的毕业生;而且各院校开设这个专业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带摸索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对未来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因素。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点看法,不一定对!如果你对物联网工程很有兴趣,建议你多了解这个专业的内涵、学习课程、未来的就业趋向,不要想当然觉得新鲜、热门就填报了。

采取园区和基地协同管理体系。
据物流技术与应用公众号可知,打造物联网+物流示范基地采取协同管理体系,依托智能运营中心将分布在不同城市区域的N个物流园联通起来,平滑接入N个园区的N个多源智能化业务系统,综合展示园区和基地的实时运营情况,为园区,基地管理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实时报警,快速响应并进行指挥调度,提高园区,基地管理效率和治理水平。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

肯定不行的。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专业化运营物联网专用网络,开发运营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OneLink和物联网开放平台OneNET。

2010年7月,中国移动依托重庆丰富的资源,决定充分发挥重庆的技术优势和积极性,以重庆为大本营,建立中国移动物联网基地,并正式授牌。

1、普天

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普天新能源”)是以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建设、运营和服务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是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

依托于中国普天在信息通信和电池电源等领域积累的产业优势,普天新能源认真贯彻“创新、、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商业模式,打造核心竞争能力,致力于成为中国大型新能源汽车综合服务运营商。

目前已在北上广深等20多个核心城市开展公交、公务、出租、物流、私家车的充电运营服务,服务车辆以每年2倍的速度增长。同时,通过技术体系创新,建立了全国性的基于互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管理平台,确保充电安全,并为大数据挖掘、提炼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效推进中国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智能服务。

2、许继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是专注于电力、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高科技现代产业集团。公司作为国内装备制造业的企业,积极履行大型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能源和电力技术装备,为清洁能源生产、传输、配送以及使用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撑。

公司聚焦于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电动汽车、轨道交通及工业智能化五大核心业务,节能环保、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军工全电化五类新兴业务,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各环节。

许继集团控股1家上市公司,下设16家子(分)公司,打造了许昌1个研发中心,北京、上海、西安、哈尔滨4个研发分中心,以及许昌、珠海、福州、厦门、济南、哈尔滨、成都等7个产业基地,设立了东南亚、中东、非洲、俄罗斯、南美洲等地7个海外办事处。

3、特斯拉

2003年,一群希望证明电动车比燃油车更好、更快、并拥有更多驾驶乐趣的工程师创立了 Tesla。今天,Tesla 不仅制造纯电动汽车,还可以生产能够无限扩容的清洁能源收集及储存产品。Tesla 相信,让世界越早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向零排放迈进,人类的前景就会更美好。

Tesla在 2008 年推出了 Roadster 车型,从而揭开了先进电池技术和电动动力总成的神秘面纱。从那时起,Tesla 开始设计纯电动豪华轿车 Model S,一款傲视群雄的产品。

Model S 性能优异,行驶里程表现独领风骚、并且可以通过 OTA 空中升级助力车辆不断完善,而经美国《汽车族》杂志的测试,Model S 百公里加速最快仅需 27 秒 (Model S P100D L)。2015 年,Tesla Model X 正式发布。

4、奥特迅

奥特迅创立于1993年,专注于电力、电子、新材料创新及其应用。 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于深圳市中小板上市,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30年大功率工业充电设备研发、制造、运行经验,是电力自动化电源细分行业的企业、我国目前(2019年)民用核安全级高频开关电源供应商。

2009年,奥特迅进入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将工业电源及核安全电源技术民用化,是多项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至今,奥特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已运行十年。

5、 特来电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来电”)是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001)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的建设、运营及互联网的增值服务。

特来电采用互联网思维,依靠国际完善的汽车群智能充电技术和系统,创新电动汽车充电商业模式,专注于建设并运营全国较大的汽车充电网。

通过大系统卖电、大平台卖车、大共享租车、大数据修车、大支付金融、大客户电商,建立 “让客户满意、让政府放心”的中国大型汽车充电系统生态公司,打造充电网、车联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新能源互联网。

6、万马新能源

浙江万马新能源有限公司是由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是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公司位于杭州青山湖畔的临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资本5000万元。

公司遵循“素质决定实力”的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对绿色能源的倡导,以国家“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完善为公司发展方向,专注于智能电网相关的电力电子应用产品的开发。

7、 泰坦

珠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贰亿元)是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泰坦能源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港股代码:2188)下属全资公司,成立于1992年9月8日, 注册资金2亿元人民币,研发基地位于珠海吉大占地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生产基地位于珠海金鼎占地面积约20000多平方米。

公司专注于电子电力领域,集科研、制造、营销一体化,围绕发电、供电、用电的各类用户,运用优良的电力电子和自动控制技术,解决电能的转换、监测、控制、优化、节能和新能源利用的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取得企业的发展。

8、南瑞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2月28日,由南京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2003年9月向社会公众发行A股股票并于10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国电南瑞”,证券代码“600406”。

国电南瑞下设1个研究院、4个事业部,13家分公司、31家全资子公司(含间接全资)和14家控股子公司。公司业务覆盖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电力自动化信息通信、继电保护及柔性输电、发电及水利环保等领域。

9、星星充电

星星充电,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制造,为全球客户提供设备、平台、用户和数据运营服务,借助车辆销售、私人充电、公共充电、金融保险等业务打造用户充电全生命周期平台,专注于用物联网技术服务全球五亿人,现已发展为国内的民营电动汽车充电运营商。

作为全国较早的一个持续盈利的运营商,星星充电更懂运营更智能。星星充电是全国日均充电量颇高的电动汽车运营商,全国大型的私人充电服务商和私桩共享平台商,同时也是具备城市公共充电运营一体化经验的充电商(太原)。

10、依威

源自于香港的EV POWER依威能源集团,自2010年起就开始为香港地区的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充电服务,集团不仅提供安全及高智能的充电设备,更针对国内的特殊状况对停车场投入大量资源,协助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和电动车使用者解决电动汽车充电所带来的运作、安全、管理和资金上的烦恼。

作为香港大型的充电服务商。EV POWER依威能源集团充电设备遍布全港停车场,包括政府公共停车场、事业单位、大型商场及私人企业,其中不乏标志性建筑。

2014年进入内地充电服务市场,不仅为新能源汽车车主提供充电服务,更利用独到的资源能帮业主很好地与物业进行沟通,解决车主小区建桩难的问题,此外也有完善的24小时售后服务和400客服热线,方便用户在发生特殊情况时,及时沟通与解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635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 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