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爱了!华为发布《智能世界2030》报告:这就是未来

爱了爱了!华为发布《智能世界2030》报告:这就是未来,第1张

近日,华为携手产业伙伴举办了智能世界2030论坛。华为常务董事、ICT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汪涛以“无界 探索 ,翻开未来”为主题演讲,发布了《智能世界2030》报告。这是华为首次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对未来十年的智能世界,进行系统性描绘和产业趋势的展望,帮助各行各业识别新机会,发掘新价值。

基于对未来的不懈 探索 ,过去三年,华为与业界1000多名学者、客户和伙伴深入交流,组织了2000多场研讨,参考了来自联合国、世界经济论坛、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的数据、方法;来自Nature、IEEE等科学杂志、论文的线索;和相关的产业协会、咨询公司报告的洞察等,集业界专家和华为专家的智慧,输出了面向下一个十年ICT技术及其应用的趋势洞察——《智能世界2030》报告。

报告在宏观层面提出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八大 探索 方向,阐述ICT技术如何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组织、个人带来哪些新机会;在产业层面,系统思考了通信网络、计算、数字能源以及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这四个领域的未来技术和发展方向。

智能世界2030:人类活得更 健康 、更有质量,食物更绿色、更充足,居住的空间更人性化,上班路上不再担心拥堵,生活在宜居的城市,享有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把重复的、危险的工作交给机器,安全放心地享用数字服务等。围绕这些需求,华为提出了八个维度的展望:

到2030年,通过对公共卫生和医疗 健康 数据的计算建模,人类将从“治已病”到“治未病”,实现疾病的主动预防;同时借助物联网、AI等技术,治疗方案也将不再千篇一律。
未来,人们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测与分析每一份土地环境、每一株农作物长势的实时状态,通过精准的数据来提升产量。我们还能够依靠 历史 数据来预测未来的种植环境变化,提前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减产风险。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农艺知识相结合的科学决策体系,实现精准的农事 *** 作,如水肥一体化实现精准的施水施肥,通过无人机实现察打一体,实现精准施药。

利用类似“垂直农场”这样的新种植模式,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数据来打造不受气候变化和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可全球复制的智能农业形态,普惠绿色饮食。

此外,每个人还可以按照自己对肉类的偏好,形成个性化的口感、营养成分的数据模型,通过3D打印,获得符合个人 健康 需求且口感最佳的人造肉。

面向2030年,我们通过ICT技术将更多的农田、农具、农作物等关键农业生产要素联接起来,收集并综合利用气候、土壤、农作物生长状态等多类数据,以提升粮食产量。
构建智能化的社区新基础设施,通过ICT技术,将各智能设施产生的大数据汇集于统一 的社区管理系统,依托系统进行社区实时全局化管理,让人们享受到更便利的生活服务。

应用绿色设计和清洁能源技术实现建筑零碳排放。当被动节能式设计无法满足日常需求时, 通过节能管理系统进行主动干预,优化能源使用结构,精准调节室内环境,降低能耗。

5G+AIoT技术助力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自适应。全屋智能家居系统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 在更高速的网络和更精密的算法加持下,它可以自主感知用户在家中的即时性需求,提 供更自然、更贴心的服务。

2030年,通过传感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ICT技术,将从社区、建筑物和室内三个层面来对人们的居住环境进行改造,形成一套由外而内的全新的生活办公交互体验,打 造“懂你”的个性化空间。

2030年,人们的家中将遍布各类智能家居,生活、 娱乐 将被新的交互模式来重塑;楼宇将安装各种智能管控设备;社区也将拓展更丰富的智慧功能。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大带宽的联接来提供没有时延的居住体验。

华为预测:到2030年,全球光纤宽带用户数 量达16亿,万兆家庭宽带渗透率达23%。

到2030年,有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新能源 汽车 ,让我们拥有专属的移动第三空间;新型的载人飞行器不但能提升紧急救援效率,降低应急物资的输送成本,甚至还将改变人们的通勤方式。

未来十年,电动化+智能化的大潮不可阻挡,ICT技术与 汽车 产业趋于融合。 汽车 产业将迎来智能驾驶、智慧空间、智慧服务和智能生产的大发展,华为希望以自身的ICT技术赋能产业智能化,帮助车企造好车。

智能驾驶的终极目标是依托自动驾驶等技术,极大的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给用户提供高效、无缝的出行体验。自动驾驶将率先在高速、园区等封闭道路场景中实现,并逐步覆盖开放道路中如城区在内的全场景。

未来, 汽车 作为全新智慧空间,在ICT技术加持下,人工智能、生物识别、车载光、AR/VR等技术使得座舱呈现出虚实结合的新特征。智能 汽车 将真正从“灵活的移动空间”成为“虚实融合的智能生活空间”。

华为预测,到2030年,中国自动驾驶新车渗透率将高于20%;电动 汽车 占新车销量比例将超过50%;车载算力将整体将超过5000TOPS;车载单链路传输能力将超过100Gbps。

除了日常的医、食、住、行,华为还 探索 了城市、能源、企业和数字可信的未来,期待和大家一起翻开2030, 探索 无限可能。

下一个十年,将是5G,光,AI,云,区块链,智能传感等ICT技术快速发展的十年,城市将会进入到万兆联接的时代:万兆的企业接入,万兆的家庭宽带接入,万兆的个人无线接入体验,华为预测:到2030年,全球万兆企业WiFi的渗透率将达到40%,全球万兆家庭用户渗透率将达到22%。

城市与ICT技术的结合与聚变必将会在未来产生巨大的裂变效应,大幅提升城市资源的利用率,治理的效率,用户的体验,从而真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宜居。
面向2030年,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升级。利用人工智能、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5G、AR/VR等技术来打造新生产力,弥补劳动力缺口,帮助企业把握新的业务商机,拓展企业边界。

华为预测:到2030年,每万名制造业员工将与390个机器人共同工作,VR&AR 用户数达10亿。有100万家企业会建设自己的5G专用网络(含虚拟专网);云服务占企业应用支出比例达87%;AI计算占企业IT投资比例达7%。

未来,通过对产品设计、任务分配、设备功能、物流配送等环节的柔性化重塑,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新生产模式。3D打印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商业化普及,甚至可以直接省去模具制造、产线调整等环节,让消费者自己设计,自己生产,打造全新的个性化生产模式。供应链也将会在数字化的助力下,变得可视化、网状化,增强企业的韧性以应对变化万千的市场环境。
未来十年,人类将进入数字能源时代,全面推进低碳化、电气化、智能化转型。光伏、风电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撼动传统化石能源地位,电力电子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正深度融合,实现整个能源系统的“比特管理瓦特”,并在“能源云”上实现各种智能化应用。

华为预测,到2030年,在能源生产侧,风光新能源成为主力电源之一,可再生能源占全球发电总量比例50%;光伏装机达3000GW,光伏度电价格低至001美元;80%数字基础设施将通过绿能供电。在能源消费侧,终端电气化率将超过30%,电动 汽车 占新车销量的比例将超过50%,超过80%的数字基础设施将采用绿能供电。
面向2030年,人类可以借助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和数字资产, 更精准地打击假新闻等数字造假行为,减少诈骗或数据盗用的隐患。隐私增强计算等技 术为多方实现安全加密的数据共享,在不影响隐私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数据价值的流通。

华为预测:到2030年,50%以上的计算场景将采用隐私增强计算技术;85%的企业将 采用区块链技术。

同时,以GDPR为代表的数字安全领域法律和规则,以及数据反垄断趋势将会拓展至 全球各地,进一步在个人与组织之间构建信用体系,加速组织在数字可信方面的合法合 规进程。

一个健全的数字可信生态需要多方共建。企业除了做好自身的防护和对合作方的管控, 还可与相关机构合作,共同打击违反信息安全、数据垄断相关的违法行为,保护用户数 据安全。企业还应该积极参与到加强全民数字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中,提升公民数据安全 和隐私意识,共建数字可信的智能世界。
智能世界2030论坛的召开,是华为首次针对未来十年、系统性分享前沿研究和未来洞见,这将对人类 社会 发展,特别是全球数字化转型进程、数字经济发展等带来重要价值。

想象力决定了我们的未来能走多远,行动力决定了我们到达未来有多快,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未来。在迈向智能世界2030的道路上,仍有大量的挑战需要跨越。正如汪涛在演讲最后提到的:“最强的智是众智,最大的力是合力,我们坚信,思想的力量是世界进步的根本驱动,感谢您的一份助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迈向智能世界2030!”

“速度,其实是5G最无聊的应用。”北京邮电大学的何同学,在他制作了一个火遍全网的5G主题视频后,以这句话做结。

5G对我们而言,是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汇,而此时,作为“毛衣战”的焦点技术,5G以更猛烈的方式闯入人们的视野之中。5G到底是什么?将会带来哪些影响与改变?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滥觞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第一代到第五代的峰值速率的不断提升,其应用场景也发生了巨变。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用于模拟语音传输,彼时的我们在用大哥大交流;

第二代用于数字语音传输并且能够承担少量低速的数据要求,我们能够打电话、发短信、简单浏览网页;

第三代则要求承担更为高速的数字语音传输,我们进一步能够浏览大多数网页,开始玩社交软件、玩手游,但看视频仍有些勉为其难;

第四代要求能够具备更为多样的业务传输能力,我们可以顺畅地视频通话,还能玩转短视频。

那么,接下来的5G又将开辟出一个怎样的天地呢?

根据东方证券研究所对移动通信技术演进历程的梳理,5G或将实现万物互联的目标。

IMT-2020(5G)推进组《5G概念白皮书》中预计,5G主要在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四个技术场景中得到应用,其中前两项所针对的是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诉求,而后两项则是满足未来物联网的市场需求。

根据同花顺iFinD终端产业链显示,整个5G产业全景呈现出“ 网络规划设计->无限射频配套->基站主设备与传输->网络工程与优化->5G终端->5G应用 ”的链路,大致可分为接入网、承载网和核心网。接入网中基站是核心,主要任务是完成通信数据的收发;承载网位于接入网和交换机之间的,用于传送各种语音和数据业务的网络,通常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核心网主要作用是对承载网传送过来的数据进行管理、将传送过来的数据连接到不同的网络上。

太平洋证券5G系列报告中,将5G商用划分为三个阶段,结合上图的5G产业链,我们大致可以梳理出如下受益时序:

第一阶段,5G商用初期,运营商将开展大规模网络建设。在这一阶段,设备制造商将是5G的主要受益者;

第二阶段,5G商用中期,换机潮预计将来临,来自用户的终端设备支出和电信服务支出有望获得快速增长。这一阶段,终端设备厂家及其产业链受益明显;

第三阶段,进入5G商用中后期,随着5G终端和网络的持续渗透,与5G相关的信息服务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一阶段,互联网企业将笑傲整个5G产业链。

从产业链的各个细分环节来看:

一、 基站端:天线、PCB等环节价值凸显

根据东方证券的测算,5G基站投资总额约在9000亿元。大规模阵列天线(Massive MIMO)是提升频谱效率的关键技术,基站架构的升级、基站的建设等直接提升了天线、PCB等产业链环节的价值。此外超密组网技术的引入,使小基站数量在5G时代有望显著增长,国内小基站供应商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明显受益。

二、射频前端:5G需求引发产业性变革

Yole预计,受益5G,射频前端市场规模有望从2016年1011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2278亿美元,6年复合增速145%。其中,滤波器6年复合增速达到了21%。太平洋证券5G相关研究报告指出,5G对手机射频模块的变革在于:(1)5G增加的新频段直接提升了射频器件的需求;(2)毫米波的引入使适用于高频的BAW滤波器需求明显增加;(3)MIMO技术升级带来了天线及相关器件需求;(4)5G的高频通信使射频制作工艺从目前的GaAs升级到了GaN。

三、 核心网及传输网:通信设备、光模块和光纤需求最盛

在5G规模商用前期,运营商将开展大规模网络建设,其中,设备投资占比最大。中国信通院预计,到2020年仅国内市场,电信运营商在5G网络设备商的投资将超过2200亿元,全球市场更是数倍于此的投资,5G建设将给系统设备商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此外,5G承载网络各层设备之间主要通过光纤实现信号传输,光模块是其中实现光电信号转换的关键,因而光纤与光模块的需求也“应声上涨”。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估算,5G在2020、2025和2030年的直接产出分别是4840亿元、33万亿和63万亿元,十年的年均复合增速为29%;期间的间接产出则分别为12、63、10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带来万亿市场的同时,5G应用将引爆的生活场景化变革,同样也是值得期待的。

沉浸式体验更“沉浸”

在现实中,我们可以通过VR(虚拟现实)眼镜、头盔或其他传感器,做到人在家中,却能现场体验千里之外的 旅游 景点、演唱会、博物馆。但很多时候难免会产生眩晕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时延,即系统监测到人体动作并反映到VR视野中时,会存在延迟。

而相比当前4G大约70ms的时延,5G数据传输的延迟将不超过1毫秒,可以有效解决数据时延带来的眩晕感。与此同时,5G高带宽、高速率特性,可以有效解决VR内容的传输问题,推动其大规模应用。

也许在不久之后的5G时代,我们置身于战场之中,目之所视、耳之所听、手之所触,均是“真实场景”,每开一次q、投一次蓝、射一次门,不再是点击鼠标或触屏,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手和脚来“出招”。

自动驾驶或将成为现实

在4G时代,过长的延时,会让无人驾驶的 汽车 和飞机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可能来不及反应而酿成事故,这一担心,在5G时代将无限减少。

V2X是自动驾驶的关键。V2X无线通信是 汽车 制造商和无线生态系统针对 汽车 和道路联网提出的新型通信技术。V2X利用网络和其他物体为 汽车 提供距离更长的非视距视图以及云计算能力,从而对光探测和测距等自动驾驶功能形成补充。

而5G是V2X联网的基础,依靠5G的低时延、高可靠、高速率、安全性等优势,可以有效提升对车联网信息及时准确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有助于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的信息互通与高效协同。5G的商用可以加速自动驾驶的到来。

万物互联

现在的智能家居已经逐渐开始流行。我们可以通过手机、SIRI、智能音箱等控制一些家用电器,而在5G时代,这或许是最原始的状态。

未来,可能每个物件上都会有一个或若干个芯片,用于收集信息、传输信息或接受指令。 我们可以追踪每一个苹果、猕猴桃的生长情况,可以精确知道自己的快递到了哪里。

到超市买东西,不再需要收银员,我们拿了东西直接出门就行了,芯片会自动把购买信息传给中央处理系统,在你的账户里扣掉相应的金额。

看病不必去挂号排队,远程医疗应用快速普及,患者(特别是边远地区患者)在家即可进行诊断、治疗和咨询。

也许当整个世界步入5G时代之后,更多的行业乃至 社会 的变革将席卷而来,无论是现在所能预料的还是无法预料的,都在昭示着,5G,比4G多出的1G,将是革命性的。

2030年中国将有5个超级城市圈: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长江中游城市圈、成渝城市圈”。

1、中国为什么需要城市化20?中国面临的长期挑战是“人口未富先老”——而且人均生产率的增速已从2000年到2009年的44%迅速下降到2010年到2018年的23%,看短期,中国又处在经济周期的底部,同时与美国的贸易关系紧张。

在这种背景下,只有促使人口、资源进一步集中,才能发挥出规模效应、协同效应,应对短期与长期的挑战。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从1978年的18%增长到60%。

据大摩估计,2030年将达到75%,这意味着将有22亿人进入城市。中国的人均生产率将比现在提高80%,2025年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其中,55%的生产率提升来自智慧城市的集聚效应、40%来自农村向城市的迁移效应,5%来自农业现代化。

2、中国的城市化20有什么障碍,如何克服?障碍包括:大城市病、户口限制、人口老龄化、外部不确定性。大摩有3方面举措可以应对:组建超级城市圈,交通和污染问题可以采用高铁连接解决,发挥人口集聚效应。建造“智慧城市”。

使城市生活更安全、更舒适:通勤快速,犯罪和交通事故率降低,智慧家居得到发展,教育和健康医疗水平提升。实现农业现代化,向城市输送更多劳动力。上述举措,不但可以实现城市化20,也是减轻中国经济面对的短期压力的“反周期”政策。

同时,大摩认为中国将在“超级城市群”和“智慧城市”发展方面成为全球领导者,其有利因素包括:全球最长、最快的高铁系统,帮助实现“1小时都市圈”。

先进的5G为物联网和高速电子商务奠定基础。强大的人力资源,体现在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以及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迅速增长的培训需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638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 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