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更安全的保护措施。在新技术出现之初,它的技术力量几乎都集中在创新上,导致监管水平低下,这就使业界的兴奋、激进和政策、监管的滞后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物联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下降,企业在物联网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创新和应用一旦普及,各种新技术的风险也突显出来。
2更普遍使用智能消费品设备。IoT所覆盖的行业人群广泛,从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应用,到私人智能家居、个人、智能汽车等应用,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将是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
——预见2023:《202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等
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产业发展前景:物联网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发展前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物联网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中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6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超过7万亿元。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发展趋势:重点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分工协作格局将进一步显现
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只有一个校区
二、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地址:江西省鹰潭市信江新区滨江东路2号
三、鹰潭职业技术学院简介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设置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学院座落于华东交通枢纽、世界铜都、中华道都、智慧新城——鹰潭市的大学城。
2020年5月学院迁入信江新区滨江路新校区,校园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建有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实训工厂、智慧教室、图文信息中心、标准型运动场、体育馆等,学生公寓空调、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生活配套设施完善。新校区与信江河相依相伴,校园环境优美怡人, 设施先进智能,文化气息浓厚,生活交通便利,是理想的读书治学园地。
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师176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41名,占专任教师比例25%以上;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教师占比20%以上;“双师型”教师75名,占专任教师比例50%以上。学院加强校企、校校交流合作,长期聘请行业专家、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1000万元,重点用于各专业高水平师资的引进、培养和培训。
学院目前设有6个系部,开设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漫制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产品艺术设计、视觉传播设计和制作、会计、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26个专业。2020年新校区建设中投入资金1亿元,更新和添置各专业教学设施、实验实训设备和图书资料,以高端的人才队伍和先进的教育技术,大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智能化水平。
学院秉持“厚德、笃学、优术、自强”校训,依托鹰潭“大教育”发展优势,主动适应新经济、新业态发展需要,主动服务国家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围绕产业办专业,努力实现与行业、产业的协同共振。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学生实训、实习和就业创造了优良条件。学院曾被评为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毕业生供不应求,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2006至2020年,物联网应用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率先突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
截至到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发展到15万亿元。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各类政策大力发展物联网行业,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物联网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发展意见,从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税收优惠、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工业自动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示范,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达万亿元。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超预期增长,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成效突出。在网络强国、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加快推动IPv6、NB-IoT、5G等网络建设,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逐步开始规模化应用,5G、车联网等领域发展取得突破。
政策推动我国物联网高速发展
自2013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印发以来,国家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来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
我国物联网行业呈高速增长状态 未来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自2013年以来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增速一直维持在15%以上,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经从2013年的489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5万亿元。
虽然我国物联网发展显著,但我国物联网行业仍处于成长期的早中期阶段。目前中国物联网及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5%,创新活力突出,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巨大。
物联网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
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GSMA移动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9%左右,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目标16亿元,按照目前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态势,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有望超预期完成;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
未来物联网行业将向着多元方向发展
标准化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是希望在早期主导市场的行业领导者之间的一场斗争。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百家争鸣,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现。因此在未来可能通过不断竞争将会出现限数量的供应商主导市场,类似于现在使用的Windows、Mac和Linux *** 作系统。
合规化同样是当下物联网面临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数据隐私问题。目前数据隐私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各种用户数据泄露或被滥用的事件频发,特别是Facebook的丑闻引发了全球担忧。
因此在未来,我国各种立法和监管机构将提出更加严格的用户数据保护规定,,用户的敏感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多重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
从技术创新趋势来看,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强。连接技术不断突破,NB-Iot、eMTC、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全球商用化进程不断加速;物联网平台迅速增长,服务支撑能力迅速提升;
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题材不断注入物联网,为物联网带来新的创新活力。受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综合驱动,物联网呈现“边缘的智能化、连接的泛在化、服务的平台化、数据的延伸化”等特点。
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二、促进市场主体提质增效。出台“个转企”实施方案,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建立与行政审批、税务、金融、人社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渠道,强化信息共享和政策衔接,确保“个转企”企业在便捷准入、税费减免、社保扶持、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的扶持政策执行到位。
三、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将“小个专”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监管职能,实现党建工作和“小个专”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建立“小个专”党建工作指导站和工作联系点,帮助解决“小个专”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广泛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等活动,引导广大“小个专”市场主体争当“诚信守法经营户”“市场秩序维护者”;推动助企惠企政策落实落地,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小个专”。
四、开展质量提升工程。以眼镜产业、铜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为载体,为全市200余家眼镜产业、铜产业及相关产业企业开展精准服务,打通质量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少跑腿”。力争实现上述企业外部质量成本下降30%,产品出厂合格率提升7%。,客户满意度提升13%。
五、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支持优势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以商标工作站为服务抓手,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鹰潭受理窗口为服务支撑,为各类企业提供商标注册便利化服务。依托知识产权志愿服务队,为企业提供一体化知识产权服务。强化跨部门、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提高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围绕铜产业、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立知识产权侵权监控机制和风险应对机制,增强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保障产业发展安全。积极搭建保企对接平台,鼓励和引导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高价值专利进行参保,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六、助力企业融资。深化政银企联动,加强市场监管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推送,通过局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向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行业“白名单”市场主体推送“助企纾困,稳企强链”短信提示,助推金融监管部门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引导担保公司及保险机构为需要担保的企业提供部分额度增信或全额增信服务,提升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信心。实行贴息补贴政策,降低质押融资成本。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发明专利,为质押融资提供高价值专利储备。畅通知识产权质押渠道,年内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5亿元以上,服务企业30家以上,缓解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七、加强标准化培育扶持。免费为企业提供标准查新和下载服务、标准问题检查评估及商品条码办理咨询。取消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实行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承诺制。无偿提供标准研制资源及衔接服务,建立地方标准快速立项“绿色通道”,优先推荐我市重点特色企业参与制(修)订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链,助力企业积极申报各类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积极参与企业标准“领跑者”“江西绿色生态”等品牌建设,增强企业“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八、加强计量服务企业。2022年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计量检定、校准费用实行优惠,采取减收、缓收等措施。对列入强检目录的计量器具免费检定,非强检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依据《江西省计量检定收费标准》减半收费,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计量检定或校准需求“欠费不欠服务”,允许在3个月内补缴。
九、帮扶食品产业发展。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许可服务指导,减少企业建设和许可成本。帮助食品经营单位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制度,开展食品安全业务培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争取专项资金,按照每家2000元标准,对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改造提升达标的,发放奖励补助,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十、支持和规范零售药店连锁化经营。零售单体药店被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收购、兼并时,如仅是经营主体发生变化,原主体的经营场所、设施、关键岗位人员等未发生变化的,经书面申请审核同意,重新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时,可不再进行现场检查验收,在首营资料和票据齐备的条件下原有剩余药品可继续销售。
十一、助力消费提质升级。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实现“衣食住行”日常消费行业全覆盖。积极倡导推动线下无理由退货行动,指导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制定承诺内容和退货规则并向社会公开公示,压实企业责任,提升商品和服务供给品质,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畅通消费投诉举报渠道,拓宽在线纠纷解决机制覆盖面,提高投诉处理效率,以放心消费环境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十二、优化市场主体信用修复机制。按照被处罚情节轻重分别设置3个月、6个月、1年不等的最短信用公示期,优化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开通信用修复网上办,对被作出行政处罚公示的鹰潭市市场主体,在履行法定义务后,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线上申请修复,在线递交申请材料,实现信用修复“零跑腿”“零见面”全程网上办理。
十三、实施“信用+智慧监管”。对全市市场主体按国家标准将信用风险从低到高分为A、B、C、D四类,根据风险高低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切实提高信用监管效能。全面推行市场监管领域“智慧信用+联合”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使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实现低风险市场主体“无事不扰”比例达60%以上。
十四、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围绕水电气暖、交通物流、商业银行、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等领域,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行动,严查各类乱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广告、合同、特种设备监管,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十五、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按照鼓励创新原则,在坚持质量与安全底线的基础上,留足发展空间,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对列入免罚清单20版的108项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于行政处罚。出台减轻、从轻处罚清单,对列入清单的28项违法行为,综合考量违法行为的事实、情节、危害后果,当事人过错、改正情况以及新冠疫情对市场主体的影响,按照就轻不就重的原则,推行更有温度的执法。研究制定少用慎用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对于非主要用于违法行为的设备物资等以及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少用慎用行政强制措施,将行政执法对企业经营实质性影响降到更小程度。(规划科技与应急管理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