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安装了智能电表说每个月都不需要电工来查看就知道表多少度是怎么做到的?

现在安装了智能电表说每个月都不需要电工来查看就知道表多少度是怎么做到的?,第1张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远程抄表的 *** 作主要是运用远程智能终端对数据进行计量与采集,运用合理的网络和方式将其送到特定的系统而引用的抄表方式,同时在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 *** 作。

远程抄表系统的优势就是能够解放一部分劳动力,不再只是以传统的手工抄表,而是采用专网无线等对电能表等信息进行采集,并且通过 TCP/IP、GPRS 等通讯链路远程传送到主站计算机,从主站软件对采集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计算。

远程抄表系统是在无线通讯不断发展,网络通信方式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能够与当前的众多技术相融,其中也包括物联网技术的决策和应用,实现电力智能仪表的远程抄表目标。现阶段,我国的电力系统与物联网的完美融合典型代表就是应用电力载波抄表的方式,实现远程抄表。

电力载波抄表指的是电力线应用低压电力线,随之采用电力载波的方式对电能的相关数据进行传输。其优势在于节省了重新布线的时间,只要有电线,数据传输就可以成为现实。

红外线作为高科技的产物,应用于我国的各个行业,采用红外抄表方式即可实现本地的一对一抄表方式,抄表员只需要在现场利用红外设备,对电能表进行抄表,现场情况即可清晰展现。不足之处在于必须人工在场,并且不可以进行大面积的自动抄表。无线微功率与载波抄表优势有所相同。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能表,智能电表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以外,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使用它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电表代表着未来节能型智能电网最终用户智能化终端的发展方向。

智能电表正在快速发展的电表类别,传统的智能电表用户持IC卡到供电部门交款购电,供电部门用售电管理机将购电量写入IC卡中,用户持IC卡在感应区刷非接触式IC卡(简称刷卡,下同),即可合闸供电,供电后将卡拿走。

当表内剩余电量等于报警电量时,拉闸断电报警(或蜂鸣器报警),此时用户在感应区刷卡即可恢复供电;当剩余电量为零时,自动拉闸断电,用户必须再次持卡交费购电,才可以恢复用电。

而新型的智能电表已实现银行及网络供电,用户可通过电力公司营业窗口,合作银行、第三方代售电机构及网络进行购电,极大的方便了用户,以北京网银购电为例:

1、登陆银行网站,点击“分行特色”下“电费”。

2、点击左侧“智能表购电”。

3、输入客户编号,点击确定。

4、核对客户信息,点击确定。

5、输入购电金额,点击确定。如需查询,点击左侧“查询”。

6、核对客户信息与缴费信息,并选择“缴费卡号”。

7、确认缴费信息,并插入银行U盾,输入密码,点击确定。

8、购电成功。如需发票,请于三个月内至工行网点或自助机具补打发票。

参考资料:

智能电表—百度百科

通信局站集中监控系统的雷电防护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戴传友

要在简要分析通信局站集中监控系统雷击损坏的主要原因和雷电浪涌侵入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监控系统雷电防护的基本措施。简单介绍了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ENP)集中监控系统雷电防护的主要技术特点。
关键词 集中监控系统 雷电浪涌 雷电防护 布线 线路屏蔽 等电位连接 浪涌保护器
LIGHTNING PROTECTION FO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OF TELECOMMUNICATION STATIONS/SITES
DAI Chuanyou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 Shenzhen 518129 ,
China)
Abstract The main causes of lightning damage o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and the probable coupling
paths of lightning surge are analyzed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in
telecommunication stations/sites are recommended In
addition, the main lightning prot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NP's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PSMS are
summarized in briefly
Key Words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lightning
surge; lightning protection; routing of cables; line
screening; bonding;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
近年来,随着集中监控系统在通信局站特别是移动通信基站中的广泛应用,监控系统因遭受雷击而损坏的事故时有发生。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通信网的长期稳定、可靠运行,还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浪费。因此,如何做好集中监控系统的雷电过电压防护,有效降低雷击事故发生率,是摆在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 概述
雷电浪涌造成监控系统损坏的主要原因有:
首先,监控系统采用了大量的高集成度微电子元器件,而这些元器件本身抗干扰的能力很低。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微电子元器件不断涌现,其集成度越来越高,所传递的信号电流也越来越小,对外界的干扰也越来越敏感。
其次,通信局站,特别是移动通信基站的实际运行环境比较恶劣。由于大部分通信局站内设有铁塔,比周围的建筑物 /
构筑物都高,遭受雷击的可能性比较大。加之由于技术或经济上的困难,部分局站没有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采取整体防雷措施,为站内监控系统留下了雷击隐患。
最后,长期以来,通信局站设备防雷都是以防止雷电浪涌沿局外线路感应为主,对监控系统等在局站范围内的系统的防雷研究较少。但事实上,由于监控系统的连接线路较多,有些线路的敷设长度可达
100 ~ 200
米甚至更长,一旦这些线路遭受雷电电磁场的影响,将雷电浪涌传到各监控设备的接口电路中去,从而对接口电路产生影响和冲击。
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标准对局站范围内部的各种通信系统(包括监控系统)的防雷问题也日益重视。如国际电信联盟
(ITU) 的 K40 建议 [1] 对电信中心的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提出了指导性方法,而 K41 建议
[2]
则规定了电信中心内部的通信线路和设备端口的浪涌抗扰性要求。这两个建议的提出表明,国际上已经开始重视通信局站内部设备的雷电浪涌的抗扰性要求。而在最新的通信行业标准
YD/T5098-2001 [3] 中也已经明确提出监控系统的雷电过电压保护的设计要求。
2 雷电浪涌侵入集中监控系统的途径
任何一个电磁干扰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首先是干扰源,其次是传递干扰能量的途径或媒介(耦合途径),最后是对干扰产生反应的设备(敏感设备)。干扰源、耦合途径和敏感设备被称为干扰三因素。为减小到达敏感设备的干扰能量,必须先弄清干扰源的性质、干扰的耦合方式以及敏感设备自身的耐受能力,才能有的放矢,提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本文所考虑的干扰源就是雷电电磁脉冲( LEMP
),它包括雷电放电电流以及雷电放电时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的瞬态电磁场,反映在设备上就是雷电浪涌;敏感设备就是监控监控系统;对监控系统而言,雷电浪涌的耦合途径主要有:
1
、近场感应。雷击通信局站或其邻近区域时,会在其周围空间产生强大的瞬态电磁场,该电磁场会在处于其空间范围内的金属导线上感应出一定幅值的瞬态过电压(主要是磁场感应),感应过电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雷电流的变化率、线缆与雷击点的距离、线缆的长度、各线缆间形成的回路面积以及线缆是否有效屏蔽等因素。它主要施加在与线缆相连的设备端口上,以共模分量为主,差模分量的大小则视线缆的结构型式而定。感应过电压是造成通信局站内监控系统雷击损坏的主要原因。
2
、公共地阻抗耦合。雷击时,雷电流沿接地体入地时会引起接地体的地电位升高,如果设备或系统布置不当或者接地不当,会在接地系统与设备间产生较高的过电压(称为反击过电压),从而导致设备损坏。此外,当通过各种线缆(如信号线、数据线等)互连的设备间存在较大的地电位差时,也会导致设备的损坏。
3
、传导耦合,主要是指雷电侵入波。雷电侵入波又称为线路来波,它是指沿进局电缆以行波的方式窜入室内的雷电浪涌。雷电侵入波产生的根源可能是感应雷,也可能是直击雷,但从监控系统的角度来看,则可视为传导耦合。对于需要将监控信号上报的无人值守站(特别是移动基站),雷电侵入波是造成监控设备损坏的另一重要因素。
3 集中监控系统雷电防护的基本措施
集中监控系统具有线缆类型多、接口类型多、线缆数量大等特点,其雷电损坏以近区磁场感应过电压和雷电侵入波为主,因此监控系统的防护应针对上述特点,从整体上加以考虑,才能起到良好的防雷效果。
监控系统的雷电防护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抑制或衰减雷电浪涌的耦合途径,主要措施包括屏蔽、合理布线、等电位连接和接地等;其二、提高监控设备本身的浪涌耐受能力,主要包括合理设计内部电路、加装电涌保护器等。
31 合理布线
如上所述,通信局站或其近区遭受雷击时,雷电电磁场在站内监控系统的线缆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主要取决于雷电流的变化率、线缆与雷击点的距离、线缆的长度以及各线缆间形成的回路面积以及线缆是否有效屏蔽等因素。因此,合理布线对减小感应过电压水平、降低监控设备雷击损坏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实施监控系统布线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局站范围内,严禁室外架空走线。室外架空走线有可能遭受直击雷,严重威胁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架空走线形成的环路面积较大,雷击时会产生较大的感应过电压。
2 、室外线缆的布放应尽量远离铁塔等可能遭受直击雷的结构物,应避免沿建筑物的墙角布线。
3
、室内各种监控线缆的布放应尽量集中在建筑物的中部。雷击时建筑物中部的空间电磁场相对较弱,因此将电缆布放在建筑物的中部可有效降低感应过电压。
4
、监控线缆及线槽的布放应尽可能避免紧靠建筑物的立柱或横梁。在不可避免时,应尽可能地减小沿立柱或横梁的布线长度。
32 线路屏蔽
屏蔽是电磁干扰防护及控制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其目的是限制或防止某一区域内外电磁场的相互耦合,将电磁场作用限制在规定的空间范围之内,即通过抑制耦合途径来减小干扰源对敏感设备的影响。对通信系统的雷电防护而言,屏蔽可分为建筑物的屏蔽、房间的屏蔽、设备的屏蔽和线缆的屏蔽。这里主要讨论线路的屏蔽。
常见的线路屏蔽方式主要有两类:其一、采用屏蔽套管或屏蔽槽等外部附加屏蔽;其二、采用屏蔽电缆。
屏蔽套管(金属管屏蔽)的主要优点是屏蔽效能良好,其主要缺点是柔软性差,施工不便。由于屏蔽槽存在较大的缝隙,其屏蔽效能比屏蔽套管的差。但由于其施工方便,如果在施工工程中做好接头和接缝处的处理,还是能取得一定的屏蔽效果。
采用屏蔽电缆是一种常用的线路屏蔽方式。尽管其屏蔽效能不如金属管屏蔽,但在线路不长(如小于 100m
)、外界电磁场干扰不是太强烈时,仍具有较好的屏蔽效能。
在实施线路的屏蔽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电缆屏蔽层、屏蔽套管或屏蔽槽等屏蔽体的两端必须接地。由于感应过电压主要是由近区磁场感应所致,屏蔽体两端接地后,在屏蔽体与地回路间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路,该环路中所链接的磁场所感应出的电势在环路中形成感应电流,该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干扰磁场方向相反,从而抵消或减小外界干扰磁场对芯线的影响,大幅度降低芯线的感应过电压。
2
、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屏蔽体的感应电流,任何影响电流流通的因素都应加以注意。如屏蔽体在整个电缆长度上必须是导电贯通的,并尽可能多点就近接地;做好屏蔽体接头和接缝处的连接,以期获得稳定的低阻抗电气连接;做好屏蔽体的接地,尽可能降低接地引线的阻抗等。
3 、在工程实际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金属走线槽和走线架,屏蔽电缆和金属走线槽的配合使用可获得附加的屏蔽效能。
33 等电位连接和接地
适当的等电位连接和接地是减小反击过电压和地电位差的有效措施。
等电位连接是用连接导体或浪涌保护器将处在需要防雷空间内的防雷装置、建筑物的金属构架、金属装置、外来导体、电气或电子设备等连接起来,其目的是减小需要防雷空间内的各金属部件以及各系统之间的电位差。通信局站的等电位连接和接地包括:由建筑物金属构架、防直击雷装置以及外来导体等相互连接而成的公共连接网,局站内各通信系统所建立的局部等电位连接网,以及上述各连接网间的连接和接地。
原则上讲,监控系统的外露导电部分所形成的局部等电位连接网可具有以下两种结构型式: S 型(星形结构)和 M
型(网型结构)。相应地,它们与公共连接网的连接方式应分别采用 Ss 型和 Mm 型。如图 1 所示。
星形结构一般适用于较小的闭环系统,系统内设备间以及设备与外界的连接线较少,容易与公共接地网隔离。当采用星形结构时,系统的所有金属组件除连接点外,应与公共连接网有足够的绝缘,即仅通过唯一的点连接到公共连接网中形成
Ss 型。此时,设备间的所有线缆应按照星型结构与等电位连接线平行敷设,以避免产生感应环路。 Ss
型等电位连接网的主要优点是能抑制外界的低频干扰。其缺点是维护和扩容比较麻烦,且在高频下易引入干扰。
网状结构一般适用于延伸较大的开环系统,系统内设备间以及设备与外界的连接线较多而且复杂。当采用网状结构时,系统的各金属组件应通过多点就近与公共接地网相连形成
Mm 型。 Mm
形等电位连接网的主要优点是在高频时可获得一个低阻抗网络,对外界电磁场有一定的衰减作用,且维护和扩容比较方便。其缺点是理论上可能会引入低频干扰。
由于监控系统的采集设备与其它设备间存在广泛的互连,监控设备间的连接线缆也比较多,而且采用了大量的屏蔽电缆。适合于采用
Mm 型等电位连接网。同时,通信局站的实际运行经验表明,合理设计和施工的 Mm
型等电位连接网一般不会引入低频干扰。
34 内部电路的合理设计
在采用了合理的线缆布置、有效的线路屏蔽以及适当的等电位连接和接地措施后,到达监控设备的浪涌能量会大幅度降低,从而减小雷电浪涌对监控设备的危害。但上述措施不能完全消灭达到监控设备的雷电浪涌,特别是当部分局站没有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采取整体防雷措施而导致站内监控设备所处的电磁环境比较恶劣时,雷电浪涌对监控设备的危害仍然存在。因此,在有效抑制雷电浪涌耦合途径的同时,应提高监控设备自身的浪涌耐受水平。
由于感应过电压和反击过电压或地电位差对设备造成损坏的主要原因是共模过电压,适当提高监控设备内模块的共模耐受水平可有效地防止此类损坏。
实际运行经验表明,监控设备的损坏大部分表现在设备的接口部分,因此应审慎地设计监控设备的接口部分电路,以提高其浪涌耐受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可采用的方法有:优选接口芯片、采用电气
/ 光电隔离技术、内置浪涌吸收电路等。
35 接口防护(加装电涌保护器)
运行经验表明,在综合采用上述防护措施后,基本上可以防止绝大多数由感应过电压和反击过电压或地电位差造成的监控设备的损坏。但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监控设备仍有可能因雷电浪涌而损坏:
1 、对于需要将监控信号上报的无人值守站(特别是移动基站),外引线(如 E1 线、电话线或 RS422
等信号线)可能会将较大幅值的雷电侵入波引入监控系统。
2 、当通信局站遭受直接雷击且雷击强度较大时,在站区内的长距离监控线缆中可能还会感应出较大的过电压。
此时,可采用加装浪涌保护器( SPD )来降低雷击事故率。
信号线用 SPD 的选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 SPD 的保护水平应满足监控设备浪涌耐受水平的需要。
2 、 SPD 应满足信号传输速率及带宽的需要,其接口应与被保护设备兼容。
3 、 SPD 的插入损耗应满足监控设备的要求。
4 、 SPD 的标称放电电流应满足标准 [3] 的要求。
4 ENP 集中监控系统( PSMS )的防雷技术特点
在认真研究集中监控系统雷击损坏原因和失效机理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 ENP
集中监控系统的雷电防护的整体方案,该方案具有以下主要技术特点:
1 、将监控系统作为整体进行考虑,综合采用线路屏蔽、合理布线、等电位连接和接地、加装 SPD
等措施,抑制了雷电浪涌与监控系统间的耦合路径,最大程度地减小了感应过电压、反击过电压以及雷电侵入波对监控系统的危害,大幅度地提高了监控系统的整体防护性能;
2 、通过内部电路的合理设计,提高了监控设备自身的浪涌耐受能力;
3 、对于雷击重点部位,采用有效的接口防护措施,极大地提升了监控系统的雷电防护能力。主要端口的标称放电电流达
5kA 以上,远高于 YD/T5098-2001 [3] 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1] ITU-T K40 (1996) Protection against LEMP in
telecommunications centres
[2] ITU-T K41 (1998) Resistibility of internal
interfaces of telecommunication centres to surge
overvoltages
[3] YD/T 5098-2001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
>智慧用电:智能无线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智慧断路器,智能电力仪表等
智慧用电:云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并上传电气线路的剩余电流、温度、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电度等安全状态参数,再经云平台的综合诊断分析,随时随地通过电话、短信、APP等向安全管理人员推送预警信息,指导其开展隐患治理。
智能无线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智能无线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针对电气火灾引发的主要因素(导线温度、电流和漏电电流)进行不间断的数据跟踪与统计分析,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发现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即时向企业管理人员发送预警信息,指导企业开展治理。
智慧断路器:基于物联网技术与智慧用电监管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断路器,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设备 的电压、电流、温度、漏电等监测数据传输至大数据管理平台,并可通过手机APP与PC端监管云平台进行远程 控制,实现用电设备的智能管理。
智能电力仪表:测控电表可直接代替盘表,独立应用于高低压开关柜、交流盘、仪表控制盘、UPS等任何需要电量测量和显示的场合,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民用供电系统和变电站中,帮助用户节省投资和使用空间。

简介: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是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286SZ)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918602万元,是一家集研发、生产为一体的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安科瑞的一期工厂于2006年6月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厂房面积10000平方米,是智能电力仪表行业中首家采用无铅化生产工艺的企业,为江苏安科瑞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实施提供了保障。2010年3月,江苏安科瑞技改,将车间进行防静电改造,使生产环境进一步提升,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同时也为安科瑞品牌进驻国际市场提供了条件。江苏安科瑞生产上引进MES管理系统,每道工序都进行条形码扫描,使整个生产进度和过程都得到了控制。基本实现了无纸化管理,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江苏安科瑞建有ZigBee(物联网)无线网络电能管理系统,在配电系统中加装了智能电力仪表,通过物联网无线模块进行电量采集,实现开关柜、动力箱、照明箱等电气设备“无线相联”,对生产工序、班组用电进行监控。江苏安科瑞2010年生产仪表25万台,开票销售收入9340万元,工业增值1402万元,用电量为49万度,折合标准煤60吨,生产每只表能耗为2度电。
法定代表人:周中
成立时间:2004-12-14
注册资本:1668602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2028100012433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江阴市南闸街道东盟路5号

2009年是南京国联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从1999到2009,公司凭借专业的设计与优秀的服务,以及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在江苏、安徽、河南、福建、山东等地独立和联合承接设计了单机50MW以下热电站和发电厂共计二十余座,为江苏省电力公司所属市、县供电公司设计了110~220KV输变电工程数十余座。公司以高效的管理、过硬的质量、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深受用户的一致好评,在电力行业享有良好的声誉,并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
南京国联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同时,整合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多元化的发展策略。秉承“服务社会发展,促进环境和谐”的企业宗旨,公司亦逐步致力于能源环保及余热利用工程的设计,并在此领域不断拓展市场空间,为公司的多元均衡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指明了新的方向。

虹润公司创建于1995年,虹润科技园占地118亩。虹润公司先进的生产设备:组装生产线、校验维修、、两条全自动贴片机生产线、波峰焊机生产线、全自动光学检测机、电磁兼容实验室。
虹润公司十分注重产品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与清华、浙大、上理工等院校建立了研发平台,先后在北京、南京成立了研发中心。具备独立设计、中试各类智能仪表的实力。公司是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或参与起草26项数字仪表国家标准[2],是福建省认定的2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之一;2014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首批全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拥有400多项国家专利及60多项软件版权登记。“虹润”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产品被国家五部委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虹润公司为了严把产品质量关, 公司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通过欧盟CE认证。目前公司花六年时间倾心研发了数显仪表、无纸记录仪、电力仪表与转速表、隔离器与安全栅、过程校验仪等五大系列产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803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 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