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有芯片吗

华为有芯片吗,第1张

华为现在的处境如下:


                                 

华为去年受到进一步制裁后,已经不能生产自家的芯片,也不能继续使用 EDA 芯片设计软件,更不能使用谷歌 GMS 等手机系统生态。

不过,相关限制后来获得一定程度的放宽,英特尔等美国芯片公司陆续获得供货许可,台积电也可以为华为代工 28nm 以下的成熟制程。换言之,除了手机芯片以外的产品,华为仍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空间。

但今年3月路透社传出消息,称美国针对华为的限制又再收紧,任何包括 5G、关键基础设施、企业数据中心、云计算等相关应用,均不会发放许可。如果消息属实的话,这将会影响华为几个本来尚能运转的新业务板块。

毕竟华为造车要芯片、云计算也要芯片、物联网也要芯片,受影响的绝不仅仅只有手机和基站业务。笔者曾向华为求证汽车以至云计算业务是否会受到影响,但截至发稿,华为未有任何回复。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华为早前已经加强备货,在刚发布的华为新一年财报里,其库存量已达多年来的历史高位(上图)。截至 2020 年 9 月,有消息称华为手机芯片“麒麟”累积了 1000 万颗的库存,预计能支撑半年。

另有消息表示,华为的基站芯片天罡累积了约 200 万颗库存,英特尔的 CPU 和赛灵思 FPGA 芯片则囤了一年半至两年的数量。

谈及手机,徐直军表示:“手机制裁没有芯片,确实面临很大的挑战,大家想买华为5G手机基本上买不到了。华为不会放弃手机业务,也不会出售,我们正在努力让手机业务在适当的时候,重回正轨,这是我们的目标。大家等几年,看看我们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让消费者继续买到华为5G手机。当然很艰难,但是至少要有梦想。”

华为也在多方解决难题,“一个方向是努力解决新的5G手机,但是哪一天出来不知道。第二个是通过鸿蒙不断优化客户体验,不断通过软硬件协同,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徐直军谈道,“我们不会把手机业务关闭掉,也不会卖掉。否则我们辛辛苦苦打造的这个品牌,说没了就没了,我们这么努力求生存,有什么价值呢?”

对于鸿蒙 *** 作系统,徐直军说道,华为是希望打造一个面向万物互联的 *** 作系统,但是在面向智能终端的时候,它本质上是取代安卓 *** 作系统。

徐直军此次也解析道:“现在开源的OpenHarmony,还只能支持物联网的终端,还不能一下子支持完整的智能手机。我们希望和产业界一起,基于OpenHarmony,明年年底能够支撑起完整的智能手机。”

同时,他还特别指出炒作鸿蒙的现象,“单独做鸿蒙的软件公司,我都不知道它怎么去创造价值,怎么去带来收入?市场上有一段时间,把鸿蒙炒的热火朝天,有些公司股价炒到好几倍,我都不知道它怎么通过鸿蒙带来收入的增长。”徐直军说道。

徐直军表示:“原来的欧拉更多是服务好鲲鹏,现在我们把欧拉定位为未来的数字基础设施的 *** 作系统,不仅仅是服务于鲲鹏,也能支持x86;同时支持边缘计算,也能支持云基础设施,还准备发展一个分支,未来去支持嵌入式设备。”

他进一步谈道:“华为未来打造两个 *** 作系统,一个是鸿蒙 *** 作系统,一个是欧拉 *** 作系统,两者都开源。鸿蒙 *** 作系统的应用场景,就是智能终端、物联网终端和工业终端;欧拉 *** 作系统面向服务器,面向边缘计算,面向云,面向嵌入式设备。另一方面,我们鸿蒙和欧拉会实现底层技术共享。”

在徐直军看来,中国的ICT产业一直是缺芯少魂,“我们内部有一个铸魂工程,就是通过欧拉和鸿蒙,打造覆盖所有场景的 *** 作系统,而且全部开源,让产业界参与进来,适配更多场景,只要产业界积极支持,共同努力,铸魂工程就能够真正实现目标,把缺芯少魂的’少’字去掉,就是有魂了。”

对此,徐直军直言:“欧拉又有人炒作,站在数字基础设施的角度看,欧拉确实解决了少魂的问题,也解决了我们各行各业需要 *** 作系统问题。但怎么带来收入?只有基于欧拉做发行版的公司才能创造收入。其它那些炒作的公司,能不能基于欧拉创造收入,创造价值,大家要把眼睛擦亮一点。

以下是此次采访的核心内容:

谈芯片和手机:“一直靠库存维持生存,努力解决芯片制造问题”

徐直军: 为什么要放弃手机业务呢?我们手机由于美国的制裁,没有芯片,确实面临很大的挑战,大家现在要想买华为的5G手机,基本上买不到。

我们在多种场合表态了,华为不会放弃我们的手机业务,也不会把我们手机业务出售。我们正在努力,努力再努力,让我们手机业务在适当的时候重回正轨。这是我们的目标。

希望大家能等几年,看看我们能不能努力达到这个目标,让大家能继续买到华为5G手机。(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当然很艰难,至少要有梦想,如果没有梦想,那就没有动力。我们期望有这么一天,全球的消费者,特别是中国的消费者还能买到华为品牌的5G手机。

从供应商那里,我们了解到,他们确实有一些芯片获得了美国的许可,主要用于车部件的部分低端芯片。

徐直军: 现在假消息遍地飞,今天讲这个芯片的问题,明天讲那个芯片的问题,我怎么都不知道?我们被制裁之后,一直靠库存维持生存,当然我们也在努力解决芯片制造问题,要靠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共同努力,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现在你们看到的跟华为芯片相关的消息,全是假消息,没有一个是真的。

徐直军: 你现在讲的过亿,都是讲的手机,不含物联网设备。现在物联网设备有多少用了鸿蒙,统计不出来。现在手机已经过了12亿了。我们的目标实现是快还是慢,要看消费者的体验。

每一款手机,都要经过严格的测试,测试出来之后升级,升级以后看它的效果,效果好就可以放开给大众升级。现在进展是超预期的,我们希望把华为存量的手机,争取能升级的全部升级到鸿蒙。当然升级以后,华为手机的用户体验变好了,它可以使用的时间变长了,如果能等到未来我们解决了手机问题的话,刚好衔接得上,那是最好的。

我们现在从几个方向努力,一个方向努力解决未来还有新的5G手机出来,但是哪一天出来不知道。第二个是通过鸿蒙不断优化客户体验,不断通过软硬件协同,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

我们不会把手机业务关闭掉,也不会卖掉。否则的话,我们辛辛苦苦打造的这个品牌,说没了就没了,我们这么努力求生存,有什么价值呢?

谈鸿蒙和欧拉 *** 作系统:“炒作热火朝天,把眼睛擦亮一点”

徐直军: 关于欧拉 *** 作系统、鸿蒙 *** 作系统,既然你问到了这个问题,我就好好讲一讲。鸿蒙 *** 作系统,我们希望打造一个面向万物互联的 *** 作系统,但是在面向智能终端的时候,它本质上是取代安卓 *** 作系统。这个 *** 作系统在各种智能终端运行的时候,本质上也只是在具备安卓 *** 作系统的能力基础上,增加了分布式能力,就是相互之间能够互为外设。例如手机和电脑在一起,电脑可以看得到手机,电脑也可以看得到手机。

我们把Harmony OS的基础能力全部捐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开源是一步一步在向前走的现在开源的OpenHarmony只能支持物联网终端,还不能一下子支持完整的智能手机。我们希望和产业界一起,基于OpenHarmony,明年年底能够支撑起完整的智能手机。

现在鸿蒙可以怎么用?其实就是大家基于OpenHarmony,来开发各种物联网终端。这些物联网终端,能够融入鸿蒙生态,跟鸿蒙 *** 作系统的手机可以联起来,消费者可以得到最好的体验,这是最能够带来价值的事情。

另外,应用开发商可以基于鸿蒙开发应用,现在大家可以看到,不断有鸿蒙版本的应用出来了。

还有一类公司,它参与鸿蒙开源社区,贡献代码,让OpenHarmony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能满足各种智能终端的需求。

而单独做鸿蒙的软件公司,我都不知道它怎么创造价值?怎么带来收入?市场上有一段时间把鸿蒙炒的热火朝天,有些公司股价炒到好几倍,我都不知道他们怎么能通过鸿蒙带来收入增长,我搞不明白。

鸿蒙是面向万物互联的 *** 作系统,和安卓相比,它的优势在于,所有基于鸿蒙的终端,都能够互相连起来,形成一个超级终端。仅从单一终端来看,它跟AOSP功能差不多,AOSP能干什么,它就能干什么。

最近我们确实把欧拉重新进行了定位。原来的欧拉更多是服务好鲲鹏,让我们的鲲鹏生态发展得更好。我们开源的主力也是聚焦在支持鲲鹏。

现在我们把欧拉定位为未来的数字基础设施的 *** 作系统,不仅仅是服务于鲲鹏,也能支持X86;同时支持边缘计算,也能支持云基础设施,还准备发展一个分支,未来去支持嵌入式设备。嵌入式设备是什么呢?我们做电信设备,大量的一块板一块板,这就是嵌入式设备,这些板子上也需要 *** 作系统。

华为未来打造两个 *** 作系统,一个是鸿蒙 *** 作系统,一个是欧拉 *** 作系统,两者都开源。鸿蒙 *** 作系统的应用场景,就是智能终端、物联网终端和工业终端;欧拉 *** 作系统面向服务器,面向边缘计算,面向云,面向嵌入式设备。

另一方面,我们鸿蒙和欧拉会实现底层技术共享,把鸿蒙最优势的部分,即分布式软总线的技术嵌入到欧拉里面,未来所有用到欧拉 *** 作系统的设备,只要旁边有鸿蒙 *** 作系统设备,就可以自动连接起来,如此就打通了欧拉和鸿蒙,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中国的ICT产业,一直是缺芯少魂,我们内部有一个铸魂工程,就是通过欧拉和鸿蒙,打造覆盖所有场景的 *** 作系统,而且全部开源,让产业界参与进来,把它们做得更好,适配更多场景,只要产业界积极支持,共同努力,铸魂工程就能够真正实现目标,把缺芯少魂的“少”字去掉,就是有魂了,有覆盖各种场景的 *** 作系统了。

我们开源欧拉 *** 作系统以后,只有基于开源版本做发行版的公司,才能够从 *** 作系统本身获取收入,因为发行版可以卖钱,还可以通过服务获取收入。

在欧拉发行版上开发应用的公司,和在其他 *** 作系统上做应用开发的公司没什么区别。欧拉又有人炒作,炒的热火朝天。站在数字基础设施的角度看,欧拉确实解决了少魂的问题,也解决了我们各行各业需要 *** 作系统问题。但怎么带来收入?只有基于欧拉做发行版的公司才能创造收入。其它那些炒作的公司,能不能基于欧拉创造收入,创造价值,大家要把眼睛擦亮一点。

谈华为云和数字能源:“没有上市计划,没有剥离计划,也没有出售计划”

徐直军: (华为云和数字能源公司)没有上市计划,没有剥离计划,也没有出售计划。

我们要打造面向数字世界的黑土地,在黑土地上,既要种我们各行各业应用的树,华为的树也需要有一块土地,如果这块土地没了,我们的树种到哪里呢?

华为云既是一个亏损的业务,又是一个快速增长的业务,我们也清楚有竞争对手 历史 上亏了多少年,我们亏的年数差不多就行了,但是云业务的增长还是很快的。

你提到的弥补损失不存在。因为我们从2017年开始做华为云,本来也是我们规划中的业务,不存在谁弥补谁。

6、我们留意到华为的政务云发展的非常迅猛,这方面华为是否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华为云中国区整体的业务情况如何?

徐直军: 中国的政务云,你的问题的假设是错误的。政务云市场这么多年起起伏伏,多少公司参与竞争,华为为什么成功了?华为从一开始就制定了面向政府客户发展政务云的模式,首先定了“三不”政策:不投资,不入股,不成立公司。你看很多公司,为了去搞一个城市的政务云,又投资又入股,又成立公司,最后什么都搞不成。

第二,我们坚定不移地卖云服务,主要目的是促使政府的应用不断迁移到云上。而其他公司,很多采取卖设备的模式,卖完了,就没人管了。我们给每个政务云都配了一个团队去持续运营,帮助政府的应用不断地迁移到云上,给政府真正带来价值。

第三、我们最近还和一些合作伙伴想办法,改造过去非云服务模式的政务云,让它走向一个 健康 、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这是我们政务云成功的关键。经过我们持续的运营,政府看到了价值,我们也得到了可持续的收入。双方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

鲁勇:我补充一下,华为云BU正式成立是17年,我17年开始主持中国区的工作,经历了整个华为云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到今年华为云IaaS技术服务排在中国第二,全球第五,我用飞速发展,快速增长这个词不为过。

第二,支撑华为云发展最为关键的是技术。我看到很多其他公司参加展会大多数讲情怀,华为公司讲的全是技术。华为云从2017年到2020年,这三年基本上在打基础,现在华为云有220多种云上的服务、230多万开发者,就是在打基础。

从2020年开始,华为云业务增长快速,市场感受到了华为云的进步。我举三个例子,第一,在 游戏 、互联网、音视频,这种云原生的企业,最近已经有一个趋势是H+X,华为云加另外一个云,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在整个应用和安全上要求越来越高。

第二、政务云更加复杂,我们不仅在做云的销售,更多的是持续地运营,我们每一个政务云和产业云的基地,都有运营经理,因为云的生意是要源源不断去做,这是华为云做的事情。

第三个是行业,如果第一代消费互联网是促成很多云公司的发展,当前中国数字化转型中,各行各业的上云才是真正的开始。华为本身是大型企业,加上这两年制造业发展,行业应用上云,华为云必定是首选。

从“厚积薄发”,到“后发先至”,我用这八个字来总结华为云这几年的发展。

徐直军: 华为云的定位从来没变过。传统IT,服务器、存储,跟华为云到底短期是什么关系,长期是什么关系,内部确实一直受煎熬,不是争论,是煎熬。所有的传统IT公司,就是做传统服务器,做存储的公司,都没有把公有云发展起来,就是因为传统势力太强大。因为卖服务器,卖存储,短期收入高,已经通过渠道,通过伙伴,形成了一套固有的销售方式。

第二,中国政府和企业,确确实实对云的接受有一个过程,他们都建了自己庞大的IT部门,习惯于自己掌控,习惯于买服务器,买存储,或者买私有云。所以说我们在私有云做与不做上,斗争了很久。你看私有云是客户需求,买过去放在它的机房里面,看得见摸得着,自己还能管理。对于我们来讲,虽然很清楚,趋势是要走向公有云,但是销售人员,卖私有云收入来的快,卖公有云收入来的慢。

在华为内部,有一点是一直清晰的,未来走向公有云这个方向,大家是认同的。但是走向公有云的过程中,到底走的多坚决,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组织调整的目标,是怎么让华为云更好的发展。现在调整的方案,是把华为云面向云原生的业务全部由华为云自己解决。

都知道云是未来,都知道公有云是趋势,但是内部就是转不过来,华为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很痛苦的。原想把计算、存储和云放在一起,一起使劲,促进华为云的发展,所以我们成立了云与计算BG。但是,市场上碰到一起就打架,我们就把它们分开,分开还是打架。今年我们又做到一点,干脆把云原生的组织全部放到云BU,我们在公有云这块独立建销售队伍。我们内部冲突的过程,转型的过程,从卖产品,卖license,到卖云过程中,是很痛苦的过程。唯一可喜的是华为云活下来了,还在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鲁勇:任何一个企业转型都有一个过程。

徐直军:我们转商业模式是很难的,转销售队伍更难,我们从卖产品,卖license转向卖云服务,最难的不是研发,最痛苦的是销售。可喜的是,我们内部已经逐步转过来了。我想今年以后,应该好多了。外部看,内部变来变去,也是痛苦的过程,尤其涉及到商业模式的转型,涉及到销售队伍的转型。

徐直军: 对华为来讲,卖服务器不是我们的追求,我们追求的还是要把华为云做好。我很认同华为云张平安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为什么客户还会去找各种解决方案,或者说发展自己的云,主要原因还是我们这些云服务商做得不好,或者说做的不够好,让他们还不能彻底的放心,把它的关键应用、数据放到我们云服务商的云上。

我们唯有一个办法,就是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通过持续的投资,把我们云做得更安全更可信,让客户,不管是国企,还是政府,还是互联网企业,都能够放心地把应用、数据能够部署到云上,或者迁移到云上。

实事求是来讲,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对政府也好,对企业也好,对各级组织也好,把自己的关键应用和关键数据,放在云服务上,尤其是公有云上,还是觉得不放心的。这里有三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云服务商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不断的解决方案,去证明你是安全可信的,值得信赖的。政府和企业也要慢慢去看,云服务商提供的云,是不是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也许比自己建个云,或者自己打造一个所谓的国资云更放心,更可靠。我们很清楚。一个企业自己去建个云,它在这个云上的投资是有限度的。而一个云服务提供商,像我们8000多人持续在研发,持续在投资,肯定在安全可信上,应该来讲,能力更强。这里面的关键是云服务商要坚守不碰数据,而且要保护好数据,让客户的数据能够安全可信,这是云服务商要做的。这是一个过程,最终都会被技术的持续创新,规模效益,成本优势,统统归到几个云服务上,这是大势所趋。就像智能手机,现在不就这几家了吗?云服务也是一样的,不管现在是私有云还是什么云,最终通过技术的持续创新和云服务商的持续投资,和规模优势发挥,在中国会统一到三家左右,这是必然的趋势。

徐直军: 华为支持双碳战略里面,最有价值的,就是我们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去帮助各行各业降低能源消耗,实现低碳 社会 。我演讲里面也讲了,到2030年,各行各业受益于ICT技术带来的碳排放减少能够达到121亿吨,是ICT这个行业本身产生碳排放的十倍。

华为也并非今天才开始努力降低能源消耗的,华为一直有一个部门叫节能减排办公室,就是努力把我们自己的设备功耗降下来,同时去服务于其他行业,把能源消耗降下来。

至于我们数字能源业务,当然也是为了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应对气候问题,包括应对全球提出来的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加大了投资和发展力度。它的中文名字叫数字能源,不是太准确,其实英文更准确,叫Digital Power。所以它的边界很清楚,就是聚焦电力电子技术,把数字技术跟电力电子技术结合起来,我们侯金龙发明了一句话叫:比特管理瓦特,把信息流和能量流结合起来,清洁能源和推动传统能源绿色化结合起来。

本质上数字能源的业务就是与电力电子技术相关的产品,包括基站供电,数据中心供电,太阳能逆变器,储能的解决方案。还有一个电动车的三电,技术都是同源的。因此数字能源的业务战略就是把我们多年在ICT领域积累的数字技术和电子电力技术结合起来,做产品和解决方案。所以不是Digital Energy,而是Digital Power。

谈服务器和AI:“x86服务器确实遇到了困难 有与潜在的投资者接触”

徐直军: 我们x86服务器确实遇到了困难,遇到什么困难大家都很清楚,我们在想各种办法积极解决,包括有与潜在的投资者接触,有明确的消息再告知,现在在进程中。

徐直军: 我个人参与了华为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打造的全过程,从决策第一天开始走到现在,只有四年多的时间。我们在人工智能进展上,客观来讲是超过我们预期的。

我们有一个创新的架构,能够打造全栈全场景的AI解决方案,全场景是指我们能够覆盖从最小的穿戴设备、到手机、服务器一直到云上的各种应用场景。全栈,是指从处理器的内核,到指令集,到芯片,到芯片的使能,到AI服务器,到AI集群,到我们整个AI计算框架MindSpore,到支持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的工具ModelArts,整个技术栈我们都能够提供。可以这样讲,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已经彻底摆脱了美国的任何技术。我们能够提供整个AI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够全面支持国内进行AI研究和应用开发,以及AI的各种商业实践。

当前AI的发展,无论对大学,还是研究机构,或者创新企业,最缺的就是算力。最近我们跟全国二十几个城市合作,建设了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打造AI算力网络,把它作为一个公共服务提供给所有的需求方,来支持我们在AI上的研究、应用开发和创新。基于此,我对我们国家AI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第二,原来AI应用开发很难。我在18年全联接大会上,第一次发布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的时候讲到,AI开发要科学家才能干。我们的目标是让AI应用开发简单、简单、再简单,普通工程师都能开发应用。经过这几年努力,我们的ModelArts基本上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在昨天演讲里面也讲了,针对企业AI应用的三个阶段,ModelArts都能做什么。

我们最近为什么不断地发布AI大模型?不是以前不想发布,是发布不出来,为什么?是因为算力不够!一点点算力,没有办法把大模型训练出来。自从我们有了AI集群,我们能做到4096个升腾处理器,无阻塞计算,具备了很强大的算力,我们跟鹏城实验室一起打造了鹏城云脑2,通过不断的训练,做出了多个大模型。

大模型训练出来有什么好处呢?当我们把AI应用到各行各业的时候,发现行业场景中,数据样本是很少的。通常的方法,基于那一点数据,训练出来的模型精度很低,根本达不到需求。有了大模型以后,基于少量的样本数据,也能够训练出高精度的模型,来满足需求。所以说大模型是各行各业真正把AI用起来,来解决各行各业问题,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AI大模型将是华为云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最后一点,我们的计算框架MindSpore,开源以后,现在成为中国最活跃的开源社区,进展也不错。

我们的目标是为中国所有的AI研究者,AI应用开发者,AI创新创业者,提供研究、应用开发和创新创业的AI基础设施服务。这是华为能够给中国的产业界和学术界带来的独特价值。

谈 汽车 :“越是人人都造车的时候,越要冷静”

徐直军: 各有各的选择。华为公司过去 历史 上,很多选择大家都是不可理解的,但是每一个企业都知道自己的定位什么最好。对于华为公司,我们整个高层团队来讲,我们清楚我们做什么合适,做什么不合适,清楚我们在求生存阶段,做什么合适,做什么不合适,清楚我们的未来,我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所以为什么要造车呢?有几个造车的挣了很多钱,你去看看。不造车说不定挣的钱更多。这个问题没有为什么,只是一个选择,选择对与错,也没法衡量。成了就是对的,没成就是错的。越是人人都造车的时候,越要冷静。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Wi-Fi最大的优点是连接快速持久稳定,它是解决IoT设备端连接的首选方案,唯一需要考虑的是智能设备对于Wi-Fi的覆盖范围的依赖导致智能设备的活动范围比较小,缺点是不适合随身携带或户外场景

1、3765C考勤机是一款典型的通过Wi-Fi与云平台连接通讯设备,但是手机与其连接借助的是Bluetooth通讯

蓝牙最大的优点是不依赖于外部网络,便携,低功耗,只要有手机和相应的智能设备,就能够保持稳定的连接,走到哪连到哪,所以大部分运动的智能设备和户外使用的设备都会优先考虑Bluetooth。它的主要不足有:
1不能直接连接云端
2传输速度比较慢,只能用于数据量较小的传输
3组网能力比较弱(距离近(大概10米)、蓝牙的组网一个central只能连接7个外设)

13650签到机采用的蓝牙通讯:校验设备、设置各种参数,签到机的发现采用的Beacon协议(而Beacon协议也是蓝牙协议的扩展):智能手环与手机之间的通讯是蓝牙通讯

Wi-Fi的不足是智能设备移动范围小,蓝牙的短板是设备不能直接连云端和组网能力弱。而WWAN既可以移动,也可以随时联网,看上去好像完全弥补了Wi-Fi和Bluetooth的不足,实际上它也两个主要的短板
1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比较高的费用
2网络状况不稳定,常常遇到无网或弱网的环境

智能设备车载Wi-Fi

前面介绍了主流的三种无线技术占到了所有IoT使用场景的95% ,剩下的是一些特殊场景用到的无线技术选型

ZigBee,也称紫蜂,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上协议,底层是采用IEEE 802154标准规范的媒体访问层与物理层。主要特色有低速、低耗电、低成本、支持大量网上节点、支持多种网上拓扑、低复杂度、快速、可靠、安全
例如在全屋智能场景中,家中已存在大量IoT设备,如果使用Wi-Fi方案,每个设备配网会非常麻烦,并且Wi-Fi每次做移动,修改密码,智能设备都要一一作出调整。如果使用蓝牙方案,以目前BLE42标准,蓝牙的组网一个central连接7个外设,但是蓝牙的组网能力弱也满足不了需求,所以在全屋智能场景中,经常会使用ZigBee+Wi-Fi的二合一网关。ZigBee和蓝牙一样都是近距离低功耗的通讯技术,但他对比蓝牙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强大的组网能力,在全屋智能场景中,IoT设备多达十几个,蓝牙的配网模式满足不了需求,所以一般会使用搭配ZigBee和Wi-Fi的二合一网关,通过ZigBee连接IoT设备,通过Wi-Fi将数据同步到云端

智能家居场景

智能家居的通信一般使用Wi-Fi,蓝牙,Zigbee。而我们的手机,平板可以通过蓝牙和Wi-Fi接入进行数传通信。电脑可以通过Wi-Fi
此方案中,蓝牙和Wifi都可以作为设备的接入点,即使身边没有专业的Zigbee控制器,也可以通过蓝牙,Wifi这些常用的设备接入,最终通过串口控制另一个可接入模块和Zigbee的主设备

例如飞行器的使用场景,飞行器一般都在没有Wi-Fi的环境使用,所以Wi-Fi不满足,飞行器常常有较远的飞行距离,所以Bluetooth和ZigBee不满足,另外飞行器常常在海边、山上等GPRS无线信号或者弱网的环境使用,所以WWAN也不合适,从上述来看单一的无线通讯模块都不能很好的解决飞行器的通讯需求,所以飞行器需要用的是多种无线模块的组合使用,通过Bluetooth让遥控器和手机连接,通过Sub1GHZ处理长距离时飞行器和遥控器之间的通讯,通过其他波长处理中距离或短距离飞行中的数据通信,这种组合技能满足手机 *** 控,又能在中距离有高质量的图像数据,在远距离还能继续控制

NB-IoT,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是一种专为“万物互联”打造的蜂窝网络连接技术,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顾名思义,NB-IoT 所占用的带宽很窄,只需约 180KHz,而且使用License 频段,可采取带内、保护带或独立载波三种部署方式,与现有网络共存,并且能够直接部署在GSM、UMTS 或 LTE 网络,即2/3/4G的网络上,实现现有网络的复用,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
移动网络作为全球覆盖范围最大的网络,其接入能力可谓得天独厚,基于蜂窝网络的 NB-IoT 连接技术的前景更加被看好,已经逐渐作为开启万物互联时代的钥匙,而被商用到物联网行业中

2014年,华为与沃达丰共同提出 NB-M2M

2015年5月,华为和高通共同宣布了一种融合的解决方案,即上行采用 FDMA 多址方式,下行采用 OFDM 多址方式,命名为 NB-CIoT(Narrow Band Cellular IoT)

2015年8月10日,在 GERAN SI阶段最后一次会议,爱立信联合几家公司提出了 NB-LTE(Narrow Band LTE)的概念

2015年9月,3GPP在2015年9月的 RAN 全会达成一致,NB-CIoT 和 NB-LTE 两个技术方案进行融合形成了 NB-IoT WID。NB-CIoT 演进到了 NB-IoT(Narrow Band IoT),确立 NB-IoT 为窄带蜂窝物联网的唯一标准

2016年4月,伦敦 M2M 大会上华为宣布与沃达丰成立 NB-IoT 开放实验室

2016年4月,NB-IoT 物理层标准在 3GPP R13 冻结

2016年6月,NB-IoT核心标准正式在3GPP R13冻结

2017年一季度,根据《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划》,把 NB-IoT 网络定为信息通信业“十三五”的重点工程之一

2017年4月1日,海尔、中国电信、华为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发基于新一代 NB-loT 技术的物联网智慧生活方案

2017年4月25日,全球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协会发布数据,目前全球仅有4张 NB-IoT 商用网络。但同时又指出,至少有13个国家的18家运营商规划部署或正在测试40张 NB-IoT 网络

2017年5月,软银与爱立信合作,将在日本全面部署 Cat-M1 和 NB-IoT 网络,以期率先在日本国内推出商用蜂窝物联网业务

2017年5月,中国联通上海宣布5月底完成上海市 NB-IoT 商用部署。上海联通在2016年上半年,建设了全球首个 pre NB-IoT 大规模连续覆盖区域—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并携手华为共同发布 NB-IoT 技术的智能停车解决方案

2017年5月,华为 NB-IoT 芯片 Boudica 120在6月底大规模发货

从2018年开始全面推进国家范围内的 NB-IoT 商用部署。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已经推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试用商反馈也是一片良好,垂直使用场景也是数不胜数

NB-IoT目前的应用

综上所述,NB-IoT 就像一个可以保障 5G 大范围完美落地的安全气垫。建设基于 NB-IoT 技术的物联网垂直行业应用将趋于更加简单,分工更加明晰。在 5G 大家庭里,它是一个温润如水的大哥。有山的背膀和水的包容力。是 5G 家里稳定又踏实的“经济适用男”。是家里第一个冲向前线的人,并且为了实现家庭的大目标尽可能完善自己。飞速发展的 5G 时代里,它是勇攀高峰的保险绳

对前面无线通讯技术的做个总结,优缺点以及适用于哪些领域一目了然

对于未来的Bluetooth50以及NB-IoT都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技术,Bluetooth50相比42,在组网和传输距离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连接范围扩大了4倍,速度提高了2倍,无连接数据广播能力提高了8倍,Bluetooth50对于ZigBee的冲击影响可想而知
而NB-IoT目前的提出就是针对IoT的使用场景,其中最大的特色是覆盖面广,价格便宜。NB-IoT现在联盟的力量很强大,大部分芯片商,通讯商,电信运营商都参与其中,都在积极的推进NB-IoT的公共网络建设,未来潜力非常值得关注

IoT技术选型及模型设计的思考

什么是NB-IoT

要知道,华为的芯片是在2020年9月15日这一天正式断供的,距今已有9个多月的时间了。虽然在这期间“禁令”限制住了华为快速崛起的脚步,但是,有着先见之明的任正非似乎早已准备好了“B计划”。

6月26日消息,据DigiTimes援引知情人士称, 华为将在湖北省武汉市建立其第一家晶圆厂,预计从2022年开始分阶段投产。

该知情人士指出,华为这家工厂初期仅用于生产光通信芯片和模块,以实现半导体自给自足。

虽然这则消息目前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但是有关“华为海思在武汉建厂”一事,早在2019年就已初见端倪,而当时一个名为“海思光工厂”的项目也是一度引发热议。

简单来说,海思工厂的新闻最早是由华为要在国内发债所引发的。根据其披露的《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显示,华为拟注册中期票据规模为200亿元,首期拟发行约30亿元,期限为3年,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本部及下属子公司营运资金。

也就是说,在该募集说明书中, 华为提出了拟建武汉海思工厂项目,总投资为18亿元。

无独有偶,当时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发布了一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武汉研发生产项目(二期)A地块规划设计方案调整批前公示”,里面恰巧也提到了这个项目是海思光工厂。不过,该项目一直搁浅,后续也再无消息。于是,这件事也就从公众面前淡去,逐渐不了了之。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该方案和上述建厂一事之间是何种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 华为一直都没有放弃海思半导体。

日前,华为董事兼高级副总裁陈黎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海思半导体在2020年的员工数量超过了7000人。其中,这7000名员工的薪资成本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财务负担,但得益于华为是一家私人控股的公司,不会受到来自股市的影响,因此不会放弃海思团队。

陈黎芳指出,他们内部仍继续在开发领先世界的半导体组件,海思部门不会进行任何重组或裁员的决定。“海思会继续开发半导体芯片,未来两三年还能应付自如。”

事实上, 这并不是华为第一次对外透露要坚持保留海思。 此前在HAS 2021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指出,“海思是华为重要的芯片设计部门,不是盈利的公司,对它没有盈利的诉求。现在是养着这支队伍,继续向前,只要我们养得起。这支队伍可以不断研究、开发,为未来做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武汉筹建晶圆厂之外, 华为海思也在“下血本”面向全球招聘芯片类博士, 主要涉及芯片研发设计、架构研发,以及光电芯片封装等几十个岗位。

从华为海思的招聘信息可以看出,在芯片方面,华为正在全力突破,而突破点则是芯片架构、新材料,以及光电芯片等。毕竟,在硅芯片方面要想全面突破难度有点大,但在光电芯片和新材料方面却相对容易一些,因为这两者都是全新的技术,不涉及美国技术。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海思半导体成立于2004年,前身是创建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后来随着麒麟系列处理器在华为手机的卓越性能表现,逐渐成为了全球最先进的芯片研发公司之一。然而,如今由于被制裁,海思先进工艺芯片无法再被生产,导致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额只有38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暴跌87%。

不过,根据最新消息称, 华为海思部门正在设计和研发3nm工艺芯片, 其产品代号暂命名为麒麟9010。虽然当下还无法生产,但研发工作将一直继续,确保华为海思团队的芯片研发水平不会停滞。

21ic家认为,华为怒保海思团队的决心和态度是理所当然的。毕竟,从当前电子产品行业来看,不论是上游供应链,还是下游终端厂商,芯片始终是决定产品竞争力的最核心的武器,华为手机曾靠麒麟芯片站稳高端,必然不会轻易放弃。

除此之外,海思团队不仅研发应用在华为手机上的麒麟处理器等,还负责包括车规级芯片、物联网芯片、监控芯片、网络设备、电视芯片等,这些均属于华为的重点业务范围,所以海思半导体无疑仍是华为的核心。

未来,如果武汉晶圆厂能够成功投产,那么华为相关网络设备中的高端光通信芯片和模块就能实现自给自足,不用依赖海外进口,这也算是解决了一个可能卡脖子的隐患。

欢迎关注21ic电子网,获得更多资讯!

智能家居哪家做的最好

智能家居哪家做的最好,智能家居又称智能住宅,是一个以住宅为平台载体,安装有智能家居系统和众多智能家电的居住环境是非常好的,下面就为大家分享智能家居哪家做的最好。

智能家居哪家做的最好1

(一)华为

华为早已在跑马圈地,推出了HiLink连接服务,希望主导该领域,包括美的、创维和志高在内的100多个品牌使用了HiLink技术,生态圈内的硬件可以实现互联互通。

在智能家居生态布局中,华为以聚拢众多伙伴来共同实现,向伙伴提供HiLink SDK、LiteOS、物联网芯片、安全、和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能力,围绕着衣食住行方面提供智能硬件设备,以达到用户全场景的智能生活体验。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近期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了《打开全连接时代的三扇门》演讲,阐释了华为打开三扇门、通往全连接时代的三把钥匙。

其中谈到第二把钥匙指出智能家居是物联网的重要领域之一,HiLink智能家居开放互联平台能让所有支持HiLink的终端实现自动发现、一键连接,无需繁琐的配置和输入密码。华为通过HiLink将和所有智能硬件厂家的设备和服务聚合,形成开放、互通、共建的智能家居生态。

(二)小米

同样作为手机厂商的小米,则在积极面向智能家居转型,自2013年开始涉足智能家居,并在去年正式向市场推出“米家”品牌,围绕“米家”品牌为核心,打造了一个至今最具规模的智能家居庞大生态环境,在这个生态体系下培育、孵化众多创新企业,仅去年销售额就高达150亿人民币,小米物联网平台连接设备超过8500万台,显然,已成为全球最具规模的智能硬件物联网平台。

智能家居应如何选择

1、明确个性化需求

大家在购买智能家居产品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功能是什么,需要哪些个性化的服务。因为每个家庭对智能生活的要求不同,所以对于智能家居的选购自然也不同。智能家居的功能可以任意组合,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对智能生活的需求。

除了必备的功能,如家庭安防系统、报警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等部分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殊需要来安装智能家居产品,如家庭娱乐系统、背景音乐系统等,它可以让我们在家中享受到更多的娱乐。

有些消费者喜欢追求功能完美,盲目地安装智能家居,这其实是不明智的。因为有些功能是不必要的,只会成为新鲜过后的摆设品。这不仅会使你的智能生活大打折扣,有时候也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建议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购产品,用最少的钱来实现自己最必要的需求。

2、选择节能环保型产品

节能环保已成为主题词,推动节能成为一种消费潮流和产业趋势,各行各业也都在倡导“节能”、“环保”。作为智能家居生产厂商。

为用户提供既好用又节能的产品,更是不容忽视。基于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节能环保功能在照明节能中体现的最为突出,可通过各种定时事件管理、感应控制功能、亮度传感器灯光亮度自动检测等核心手段,实现照明节能等。

3、产品及品牌的选择

选择产品时主要看的是产品的质量与外观工艺。智能家居产品除了能够带给我们智能的享受,其实好的外观工艺还可以给我们的家庭带来美的视觉享受。有些智能家居产品将重点放在了产品的功能之上从而忽略了外表的视觉享受功能,其实这也是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不可忽视的一点。

品牌的选择,一定要遵循“货比三家”的原则,选择一家优秀的智能家居品牌厂商是您规避风险的一个良方。因为一个大品牌的厂商,对于产品的质量是有保障的,并且技术也是能够保证的。所以大家在选用智能家居时一定要尽可能的选择信誉好、知名度高的品牌。这可以使您放心购买,安心使用。当然,您在选择代理商的'时候,也最好以这个为原则。

4、是否具有远程控制功能

远程控制是指通过遥控器、定时控制器、集中控制器或电话、手机、电脑等来实现各种远距离控制。智能家居就相当于一个家庭的智能控制中心,把家电控制、家庭安防和监控、家庭信息终端以及家庭数字娱乐都整合到一起。因此,在购买时请检验是否可以通过Internet来访问智能终端,并 *** 作体验。

5、功能是否集成

智能家居集成是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备集成。对家庭设备采用的是集中统一控制的方式,所以核心应该是有一个通讯协议,一个系统平台,一个解决方案,相当于电脑的 *** 作系统。

而对应的具体产品,如安防产品、监控产品、灯控产品、多媒体产品等,都是可以集成在这一个系统上,通过系统的通讯协议,使各个子系统相互连接,互通信息, *** 作上可以相互控制。而现在市面上很多都是只具有一个简单的子系统设备产品,也宣传为智能家居,其实是不正确的,这就要求消费者在选购之前与商家作好详细分析,并且产品的兼容性一定要好。

6、产品售后服务是否周到

对于每个厂商来说,产品的售后服务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在购买大件消费品时都会非常注重售后服务的质量。尤其是在购买智能家居产品时,这就显的更为重要了。智能家居市场目前在国内还有待规范,每个厂商的售后服务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大家一定要对这方面了解清楚。

智能家居品牌多吗

Honeywell霍尼韦尔:美国的百年科技先锋企业,其创新科技和智能解决方案渗透在航天航空、商业等众多重要领域。如今,霍尼韦尔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积极开拓智能家居市场,把消费者的需求从浅层(空净及净水器产品)到深层(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都覆盖到的品牌。

Control4:总部位于美国犹他州盐湖城,是一家专注于提供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公司。智能家居业务拥有丰富、灵活的解决方案,提供多元化的控制功能,如灯光、窗帘、空调、背景音乐、家庭影院、安防、监控的集中控制和管理;有线、无线(Zigbee、WiFi)方式通讯;功能模块化,可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配置,以控制预算,强大的扩展功能,可满足未来的功能扩展要求。

路创(LUTRON):隶属于路创电子公司,于1961年成立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库珀斯堡市,产品的应用涵括住宅、酒店、办公楼、零售店、公共设施等领域。

可从单个的调光器到控制整栋建筑的全面照明管理系统(包括电动窗帘、占空、日光感应器等),成功项目包括上海中心、中国银行总部、北京首都博物馆、湖州喜来登酒店、上海柏悦酒店等在内的多个大型建筑、公共场所及高端住宅。

CRESTRON快思聪:始创于1971年,拥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是一家专门从事数字城市、数字社区、数字酒店、数字家庭的核心技术及智能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综合性高科技企业。

亚马逊:2014年11月,亚马逊推出了一款全新概念的智能音箱:Echo,这款产品最大的亮点是将智能语音交互技术植入到传统音箱中,从而赋予了音箱人工智能的属性。但由于目前只有支持英文、且搜索功能需要网络**所以在国内仍未占据广泛市场。

谷歌:2016年5月,谷歌发布了配有内置扬声器的语音激活设备GoogleHome。同年10月,推出能通过语音助理“声控”的GoogleHome。

GoogleHome是一个存在在智能家居各个位置的一个白色盒子,盒子里面内置了处理系统以及谷歌助理。GoogleHome可以借助日渐强大的谷歌助手对用户的语音控制进行识别,从而转化为智能家居全面智能声控的信息源。

欧洲

法国

Schneider施耐德: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通过提供互联互通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力产业优化,改善城市生态,丰富人们的生活,让每一个人随时随地尽享能效之利。

德国

西门子:作为全球电子电气领先企业,西门子在推出智能家电产品的同时,注重“家居互联”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解决智能家居碎片化的现状。

永诺:永诺智能家居德国知名品牌,拥有百年历史的智能品牌,永诺为了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易用性,采用的是基于KNX协议的有线智能家居系,其渐进式解决方案可娴熟地桥接永不过时的建筑技术和“德国制造”美学设计。

瑞士

ABB:全球电气产品、机器人及运动控制、工业自动化和电网领域的技术领导企业,ABB凭借在智能配电、电气安全、楼宇智能控制、能源效率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和数字化解决方案,满足工商业和居住建筑的业主和最终用户对安全、智能、舒适和绿色的要求。

产品:智能建筑领域的数字化技术,其中包括全数字楼宇对讲系统出入管理、ABBWelcomeIP全数字智慧社区、全高清数字智能家居、非住宅智能门禁、i-bus智能建筑控制系统、i-家无线智能家居系统、i-家有线智能家居系统、开关插座等创新解决方案。

中国:产品丰富百花齐放

青岛

海尔U-home:全球知名家居品牌,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的开山品牌。它以U-home系统为平台,采用有线与无线网络相结合的方式,把所有设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了“家庭小网”、“社区中网”、“世界大网”的物物互联,并通过物联网实现了3C产品、智能家居系统、安防系统等的智能化识别、管理以及数字媒体信息的共享。

产品:家居布线系统、家居安防系统、家庭自动化系统、家庭体验系统。

尼特:公司引进加拿大先进的智能家居理念、品牌和技术,经过近20年的完善和开发,目前已经形成了完全自主的智能化产品体系,并分别在秦皇岛和天津建立了研发生产基地,注册资金超过1亿元。

北京

米家MIJIA:小米智能家居是围绕小米手机、小米电视、小米路由器三大核心产品,由小米生态链企业的智能硬件产品组成一套完整的闭环体验。目前已构成产品矩阵,轻松实现智能设备互联,提供智能家居真实落地、简单 *** 作、无限互联的应用体验。

360智能家居:国内最大互联网安全公司,依托6亿PC用户、7亿手机用户的大数据积累,以及多年积淀的互联网安全技术,360将自身的云服务能力、大数据平台技术、在线营销平台、APP开发能力、开放芯片组等资源等进行全面垂直整合,希望打造一个开放的完整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河南

紫光物联:河东智能家居始创于1985年,是一家同时从事专业网络化舞台灯光控制系统和建筑智能控制系统的设备制造、销售的集团公司。现已有1300多个代理商和工程商的网络。

四川

长虹Changhong:长虹已逐渐褪去了一个传统家电制造商的形象,体内不断融入互联网的血液,凭借智能家居的热潮全面升级转型。2016年推出全球第一台人工智能电视,推出行业首创人工智能语音王空调Q2F系列;2017年底,推出Q3Ts人工智能智慧眼柜机,赢得市场追捧。

上海

索博Super:上海索博智能电子有限公司,是国际型智能家居专业生产企业,拥有亚洲最大的智能家居研发中心,也是最早将荷兰PLC-BUS及美国X10等成熟智能家居产品引入中国的国内智能家居龙头企业。目前产品有一半以上供应国际市场。

产品:智能灯光开关、智能窗帘面板、智能场景面板、智能插座、zigbee智能网关、智能人体感应报警器、智能金属液晶显示开关、智能金属单开面板、索博智能金属双开面板、索博智能水晶面板、端口模块、索博智能液晶屏双路面板、索博智能遥控器。

浙江

杜亚DOOYA(宁波):全球领先的智能家居及门窗电机制造商。以Zigbee无线通讯技术为核心,开发了能实现本地和远程可视化控制的150多种智能化产品。 BroadLink(杭州):专注于智能家居产品与服务领域,通过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通互联网平台通道,帮助传统企业向智能转型。公司自主研发的Wi-Fi模块,年销售量超500万片;基于Wi-Fi模块方案开发的一系列“轻”智能家居系列产品销往全球100余个国家。

产品:网关、空气、声音、安防、光纤五个方面,包括iHS智慧家庭主机、语音智能遥控器、魔镜、空调节能王、智能影音控制中心、智能门磁、开关面板等产品。

鸿雁HONYAR(杭州):鸿雁电器诞生于1981年,是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旗下大型在杭中央企业。2016年,鸿雁布局智能家居生态圈,提出“将智能面板(开关插座)打造成智能家居入口、平台、终端”战略;积极开展专利布局。

福建

冠林AURINE(福州):国内最具实力的楼宇对讲和智能家居专业生产厂商。

广东

河东HDL(广州):河东智能家居始创于1985年,一家总部位于广州的国际化科技公司,致力于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酒店领域,提供综合性的智能控制系统和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安居宝ANJUBAO(广州):广东安居宝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上市企业,以社区安防技术研发为核心,集楼宇对讲、智能家居、云停车场、云监控、安防专用线缆等为一体,充分利用技术关联的优势,开发出智慧社区相配套的系列产品。

美的(佛山):一家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智能供应链(物流)的科技集团。美的M-Smart系统将建立智能路由和家庭控制中心,将提供除WiFi之外,如Thread、PLC、BLE、EnOcean等新的连接方案。同时M-smart系统还将扩展到黑电、娱乐、机器人、医疗健康等品类。

KOTI(东莞):广东聚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金2亿元(RMB),是一家专注于研究智慧生活领域产品服务,以智慧生活产品的研发及运营服务为主业的大型高科技公司。

TCL智能家庭(惠州):TCL智能家庭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成立,向集团全线产品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智能单品、智能家居成套系统、智慧社区平台和生活增值服务四大板块进行多层次深耕。

深圳

华为HiLink:是华为开发的智能家居开放互联平台,目的解决各智能终端之间互联互动问题。平台功能主要包含智能连接、智能联动两部分,合作厂商更多是传统电器企业。

新和创neuwill:推出智能家居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旗下知名品牌有:新和创、Neuwill。新和创智能家居管理系统集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无线通讯技术(主流ZigBeeZ-HA、WiFi、蓝牙、RF等)、门禁人脸识别技术、安防智能检测技术为一体。

欧瑞博ORVIBO: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连接基础电器,使设备互联互通,构建包括七大智能系统。实现对家居、办公、酒店等场景的智能化,创造更安全、更节能、更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视得安Shidean:深圳市视得安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于1993年,是一家集智能楼宇对讲系统、电视监控器材、家用安防电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

达实智能DAS:达实智能是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建设服务提供商。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深耕细作持续创新,提供定制化的建筑和轨道交通智能化及节能整体解决方案。

智能家居哪家做的最好2

智能家居十大品牌排行榜

天猫精灵

好评率: 9623%

上榜理由:天猫精灵(TmallGenie)是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Alibaba AILabs)于2017年7月5日发布的AI智能产品品牌,当天同步发布了天猫精灵首款硬件产品——AI智能语音终端设备天猫精灵X1,未来还将推出更多AI智能产品 。

安居宝

好评率: 8583%

上榜理由:广东安居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知名(著名)智能家居品牌,国内社区安防知名企业品牌,上市公司,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安防及智能家居领域重要集成生产商。

河东HDL

好评率: 9018%

上榜理由:广州市河东电子有限公司,智能家居知名品牌,中国智能照明系统先进品牌,广东省建筑电气推荐品牌,中国专业灯光最具竞争力品牌之一,广东演艺设备产业集群核心企业,智能照明控制优秀供应商。

米家

好评率: 9051%

上榜理由:小米集团旗下品牌,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小米供应链产品,专注家用电器的研发和销售,包括智能家电、智能小家电等产品。

紫光物联

好评率: 5556%

上榜理由:紫光物联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家居知名品牌,以先进的物联网无线技术为核心的企业,中国品类最全的智能家居设备制造商之一,较早致力于智能家居系统自主研发的高科技型企业。

欧瑞博

好评率: 8708%

上榜理由:知名智能家居品牌,ZigBee国际联盟成员,成立于2009年,隶属深圳市欧瑞博电子有限公司,是深圳智慧家庭协会副会长单位,智能家居平民化倡导者,专注于物联网与智能硬件的高新技术企业。

柯帝

好评率: 5543%

上榜理由:广东聚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柯帝KOTI,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会员,国内规模较大的智能家居公司之一,专门从事数字城市、数字社区、数字酒店、数字家庭的核心技术及智能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综合性高科技企业。

尼特Neat

好评率: 8706%

上榜理由:秦皇岛尼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家居知名品牌,《家用火灾安全系统》等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大型一体化住宅智能化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智能消防产品的高科技企业。

新和创bechamp

好评率: 9831%

上榜理由:深圳市新和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家居知名品牌,智能家居推荐品牌,深圳极具竞争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全球专业智能家居行业的产品制造商和方案提供商,较早推出数字化智能家居产品的高科技企业之一。

索博Super

好评率: 9396%

上榜理由:上海索博智能电子有限公司,智能家居知名品牌,在智能家居和电力线通讯领域居领导地位,世界智能家居中为数不多的集标准智能家居协议与产品生产的企业之一,智能家居行业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

智能家居哪家做的最好3

中国智能家居排行

1、MIJIA米家

作为国内知名的科技公司,小米在2016年发布了智能家居品牌米家。小米是国内最早推出智能家居这一概念的公司,其智能家居产品更是层出不穷,毫不夸张的说小米绝对是国内智能家居的先驱者和缔造者。

2、阿里智能

中国最出名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也是国内首批推出智能家居的公司之一,阿里巴巴已经在杭州、深圳等地开设了人工智能的酒店,从入住到退房全程都无需人工 *** 作,酒店房间的窗帘、灯光以及电视等更是实现全部声控 *** 作,阿里巴巴已经在智能家居这一领域走在了大多数公司的前面。

3、HiLink华为

华为将其研发的智能家居品牌取名为HUAWEI HiLink,目标就是研究各个终端连接的问题,从而组建出一套智能家居的系统。HUAWEI HiLink的未来期许就是可以通过一个移动终端控制所有的智能家居,从而实现一个安全而又快捷的智能家居生态。

4、京东微联

国内一流的电商公司京东,虽然进入智能家居生态链时间较晚,但是京东在智能这一领域发展的非常迅速,其通过app就可以 *** 纵所有的智能设备,实现远程的管理。京东微联是国内一流的智能硬件平台,可以为用于创造简单而又舒适的智能生活。

5、U-home海尔

U-home海尔不仅提出了让人们生活更简单更科技的超前理念,更是在众多智能家居的难题方面皆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也受到了国家***多次的表扬。U-home海尔在智能家居的技术研发方面是世界一流,同时也是国内智能家居产业化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U-home海尔成为2021中国十大智能家居品牌排行榜第一名绝对是实至名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823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 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