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是否必须适应强电磁干扰环境

物联网是否必须适应强电磁干扰环境,第1张

正确的是:必须适应强电磁干扰环境,采用自适应跳频、确定性通信资源调度,无线路由,采用低开销高精度时间同步,网络分层数据加密,异常监视与报警以及设备入网鉴权。

就国内目前的主要市场环境来看,其主要用的是wifi mesh(例如strix的mesh设备)和cofdm mesh(例如winet无线智能宽带网络),前者利用的是wifi技术速率可达几百兆,频率主要用24G和58G,使用全向天线距离大概3-5公里。

物联网

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IT行业又叫:泛互联,意指物物相连,万物万联。由此,“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指各种物联网设备或物联网在个行业的应用。
物联网的概念,最初在1999年提出: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RFID+互联网)、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是如何确保设备本身安全。某些设备或设施可能无人值守地运行,因此不受频繁的安全性影响。报告称,使这些设备防篡改可能是有利的,因为这种类型的端点强化可以帮助阻止潜在的入侵者获取数据。它也可能抵御黑客或其他网络犯罪分子的攻击。

作为一种最佳实践,安全端点强化可能意味着部署一种分层方法,要求攻击者绕过多重障碍,旨在保护设备及其数据免遭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企业应该保护已知的漏洞,如开放的TCP/UDP端口,开放的串行端口,开放的密码提示,Web服务器、未加密的通信、无线连接等注入代码的位置。

另一个保护设备的办法是根据需要升级或部署安全补丁。但请记住,许多设备供应商在构建和销售设备时并不关注安全性。正如调查报告指出的那样,许多物联网设备被破坏后是不可修补的,因此无法保证安全。在投资的设备采用工业物联网之前,需要评估设备的安全功能,并确保供应商对设备进行彻底的安全测试。

当物联网设备试图连接到网络或服务时,要小心地管理物联网设备的身份验证,以确保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公钥基础设施(PKI)和数字证书为物联网设备身份和信任提供了安全基础。

如何保障物联网的安全?

物联网安全解决方案

物联网应用涉及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 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信息时代,物联网无处不在。由于物联网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因此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如下。

1、城市管理

(1)智能交通(公路、桥梁、公交、停车场等)物联网技术可以自动检测并报告公路、桥梁的“健康状 况”,还可以避免过载的车辆经过桥梁,也能够根据光线强度对路灯进行自动开关控制。

在交通控制方面,可以通过检测设备,在道路拥堵或特殊情况时,系统自动调配红绿灯,并可以向车主 预告拥堵路段、推荐行驶最佳路线。

在公交方面,物联网技术构建的智能公交系统通过综合运用网络通信、GIS地理信息、GPs定位及电子控 制等手段,集智能运营调度、电子站牌发布、IC卡收费、ERP(快速公交系统)管理等于一体。通过该系 统可以详细掌握每辆公交车每天的运行状况。另外,在公交候车站台上通过定位系统可以准确显示下一 趟公交车需要等候的时间;还可以通过公交查询系统,查询最佳的公交换乘方案。

停车难的问题在现代城市中已经引发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找 到车位。智能化的停车场通过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摄像感应、地感性传感器、太阳能供电等技术,第一 时间感应到车辆停入,然后立即反馈到公共停车智能管理平台,显示当前的停车位数量。同时将周边地 段的停车场信息整合在一起,作为市民的停车向导,这样能够大大缩短找车位的时间。

(2)智能建筑(绿色照明、安全检测等)

通过感应技术,建筑物内照明灯能自动调节光亮度,实现节能环保,建筑物的运作状况也能通过物联网 及时发送给管理者。同时,建筑物与GPs系统实时相连接,在电子地图上准确、及时反映出建筑物空间地 理位置、安全状况、人流量等信息。

(3)文物保护和数字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采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对文物保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降尘和有害气体等进行长期监 测和控制,建立长期的藏品环境参数数据库,研究文物藏品与环境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创造最佳的文 物保存环境,实现对文物蜕变损坏的有效控制。

(4)古迹、古树实时监测

通过物联网采集古迹、古树的年龄、气候、损毁等状态信息。及时作出数据分析和保护措施。

在古迹保护上实时监测能有选择地将有代表性的景点图像传递到互联网上,让景区对全世界做现场直播 ,达到扩大知名度和广泛吸引游客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实时建立景区内部的电子导游系统。

(5)数字图书馆和数字档案馆

使用RFID设备的图书馆/档案馆,从文献的采访、分编、加工到流通、典藏和读者证卡,RFD标签和阅读 器已经完全取代了原有的条码、磁条等传统设备。将RFID技术与图书馆数字化系统相结合,实现架位标 识、文献定位导航、智能分拣等。

应用物联网技术的自助图书馆,借书和还书都是自助的。借书时只要把身份z或借书卡插进渎卡器 里,再把要借的书在扫描器上放一下就可以了。还书过程更简单,只要把书投进还书口,传送设备就自 动把书送到书库。同样通过扫描装置,工作人员也能迅速知遭书的类别和位置以进行分拣。

2、数字家庭

如果简单地将家庭里的消费电子产品连接起来,那么只是—个多功能遥控器控制所有终端,仅仅实现了 电视与电脑、手机的连接,这不是发展数字家庭产业的初衷。只有在连接家庭设备的同时,通过物联网 与外部的服务连接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服务与设备互动。有了物联网,就可以在办公室指挥家庭电器的 *** 作运行,在下班回家的途中,家里的饭菜已经煮熟,洗澡的热水已经烧好,个性化电视节目将会准点 播放;家庭设施能够自动报修;冰箱里的食物能够自动补货。

3、定位导航

物联网与卫星定位技术、GSM/GPRS/CDMA移动通讯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能够在互联网和移 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内使用GPs技术,使用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并能实现端到端的多向互动。

4、现代物流管理

通过在物流商品中植入传感芯片(节点),供应链上的购买、生产制造、包装/装卸、堆栈、运输、配 送/分销、出售、服务每—个环节都能无误地被感知和掌握。这些感知信息与后台的GIS/GPS数据库无 缝结合,成为强大的物流信息嘲络。

5、食品安全控制

食品安全是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通过标签识别和物联网技术,可以随时随地对食品生产过程进行实时 监控,对食品质量进行联动跟踪,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有效预防,极大地提高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

6、零售

RFID取代零售业的传统条码系统(Barcode),使物品识别的穿透性(主要指穿透金属和液体)、远距离 以及商品的防盗和跟踪有了极大改进。

7、数字医疗

以RFID为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帮助实现对病人不问断地监控、会诊和共享医疗记录,以及对医 疗器械的追踪等。而物联网将这种服务扩展至全世界范围。RFID技术与信息系统(HIS)及药品物流系统的融合,是医疗信息化的必然趋势。

8、防入侵系统

通过成千上万个覆盖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的传感节点,防止入侵者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 入侵。上海机场和上海世界博览会已成功采用了该技术。

据预测,到2035年前后。中国的物联网终端将达到数千亿个。随着物联网的应用普及,形成我国的物联 网标准规范和核心技术,成为业界发展的重要举措。解决好信息安全技术,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
根据我的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现在各大公司巨头也已经开始布局物联网市场了,所以掌握物联网核心技术是非常有益的!!

(1)V8网络化多功能电法仪

V8是加拿大凤凰公司最新一代多功能电法仪,汇集当代最新科技成就于一身,成功地解决了很多用户过去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其先进的GPS同步和无线网络技术的结合使V8即使在复杂的山区施工也较方便;野外施工无需对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V8和V5-2000SSMT采集单元兼容,可以做多站大面积同步采集,每个A/D采样和格林尼治时间同步,野外作业各站点随时随地开机,时间重叠做同步数据相关处理。

V8的出现将电法勘探带入一个全新意义的新纪元,开创真正的电法三维或四维观测新阶段,V8系统采用的是先进的模块化技术,包含天然场的远参考大地电磁(MT)和音频大地电磁(AMT)以及人工场源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各种时间域和频率域电磁功能(TDEM和FDEM)、时间域和频率域激发极化(TDIP和SIP),还具有偶极、施伦贝格、温纳等各种电阻率功能,还可以通过合适的传感器记录或监测时间序列数据。

V8有三个电道和三个磁道,V8可以单机工作,也可和多个系统单元(V8或RXU-3ER)组成多道无线局域网络同步采集系统,见附图3。所有采集单元及发射单元均通过GPS信号保持精确同步,在GPS信号不好的地方,系统内晶振时钟自动启动并保持同步。凤凰公司研制的还有TXU-30多功能大功率发射机、T-3便携式多功能发射机、T-4A瞬变电磁专用发射机,为完成各种不同参数的测量,配有MTC-50大地电磁专用探头、AMTC-30音频/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磁探头、MTEM-AL中频率瞬变电磁接收线圈、TDEM线圈。

(2)GDP-32Ⅱ

GDP-32Ⅱ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器(附图4)实际上是一个万用的、多通道的接收机,其设计目的在于采集任何类型的电磁或电场数据,其带宽为直流(DC)至8kHz。GDP-32Ⅱ既可进行频域测量,也可进行时间测量。在0000121Hz到8kHz范围内,可以按二进制间隔,任意选择26个频率道。

GDP-32Ⅱ设计了多通道数据采集功能。大型号GDP-32Ⅱ可以提供同步测量的16个通道,其频率范围从直流到8kHz。多个接收机也可同时使用以进行更多通道的数据采集。小型号GDP-32ⅡT最多可接收6个模拟通道。这些通道可以是高速NanoTEM采集板和标准模拟板的一种组合。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最多三个高速NanoTEM通道是可以被安装的。

GDP-32Ⅱ可测量电阻率、激发电位(频域或时域)、复电阻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谐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HACSAMT)、频域电磁(FEM)、瞬变电磁(TEM)、纳米(Nano)瞬变电磁(连续的纳米瞬变电磁)、天然源大地电磁、天然源音频大地电磁等。

(3)EH-4连续电导率剖面仪

EH-4是美国Geometrics公司和EMI公司联合研制的双源型电磁/地震系统,为系统首创的变频率电磁测深系统(附图5)。该仪器设计精巧、坚实,特别适合地面2D与3D连续张量式电导率测量,在技术上率先突破传统单点测量壁垒,走向电磁测量拟地震化、联合2D与3D连续观测和资料解释。采用独特的正交偶磁极可控源,结合地震仪技术,系统可快速、自动、多频率采集数据。每个点采集时间为5~20min。勘探深度2~1500m,通常1000m左右。可现场实时彩色成像。

EH-4连续电导率剖面仪是目前浅层油气、煤田、矿产、地下水、冻土层、山区工程、矿井工程勘探的电磁仪器。它的勘探深度小于1000m,可用于2D与3D连续电导率测量。主要用途有岩土电导率分层、地下水探测、基岩埋深调查、煤田高分辨率电探、金属矿详查和普查、环境调查、淡水分界面划分等。

(4)高密度电法仪

高密度电法仪是一种阵列式直流电法勘探仪器,它具有采集数据量大、反映地下信息丰富、效率高、避免人工移动电极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高密度电法仪生产厂家和仪器型号较多,附图6北京大地华龙RIS-2D分布式高密度电法仪。

⊙主要技术指标:输入阻抗大于100MΩ;电压测量范围为±4V;精度优于±03%;分辨率1μV。

⊙电流测量范围在±2A;精度优于±05%;分辨率1μA。主机最大供电电压为600V,最大供电电流为±2A。测量电位、电流、电阻率精度均在±2%,电源为12V与14AH铅酸充电电池。工频抑制优于-80dB。自电补偿方式及范围是全量程跟踪式自动补偿。工作温度在-10~+50℃之间。重量约65kg。电极道数为60道可扩展,工作装置可采用温纳、施伦贝格等方式。

(5)探地雷达仪

探地雷达(简称GPR)是一种近十余年才发展起来的电磁探测技术,具有无破坏性检测、分辨率高、定位准确、快速经济、灵活方便、剖面直观、实时图像显示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勘察、工程质量无损检测、水文地质调查、生态环境检测、城市地下管网普查、文物及考古探测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探测效果。

国外仪器主要有SIR系列、GV系列、EKKO系列、RAMAC系列、RIS-K2系列等和国内的MUL系列、LTD系列、CL系列等。附图7为GSSI公司的便携式SIR-3000探地雷达。

⊙技术性能:坚固耐用,重量轻,便携式;高分辨率强光型液晶显示;通用微型闪存装置;内置式可充电电池;USB,RS-232多种接口。

⊙技术指标:①主机和存储器:传感器适配各种探头;256Mb闪存卡;微型闪存口;微处理器;显示器;②数据采集中,数据格式、扫描率、样点字节、扫描样点数、 *** 作模式、测量范围、增益、及滤波器都可选择。

(6)瞬变电磁仪

瞬变电磁仪(附图8)在水文工程中用于探测含水层、断层含水性;在矿产资源勘探中主要用于寻找多金属矿;在环境工程中用来地下局部极化不均匀体及部分环境污染区等。

瞬变电磁仪接收机可实现三分量同时接收,电缆或晶体同步,有30个观测道,24位信号分辨率和29位系统分辨率,有27个基本频率,积分时间从05~120s,工作温度-40~+60℃,防水、防潮、防震,重15kg。瞬变电磁仪发射机,发射功率达1500W,内部电源电压18~60V可变,可与发射线圈实现最佳匹配。如使用外部电源,发射功率可达3800W,电压可达160V。

⊙接收机主要技术指标:①电流波型:偶极方波,正、负方波之间可设置50%占空系数;②基本频率:30,75,285Hz,(60Hz工频时),25,625,2375Hz,(50Hz工频时);③关断时间:40m×40m发射线圈,3A发射电流时,25μs;④线圈尺寸:5m×5m(8匝)到100m×100m(单匝);⑤输出电压:0~9V连续变化,最大发射电流3A;⑥同步:电缆同步;⑦工作温度:-40~+60℃,重量:53kg。

(7)微机激电仪

微机激电仪(附图9),配合使用大中小不同功率的发送机供电,多台激电仪同时接收。用于电阻率法和时间域激发极化法的测量,仪器可显示视电阻率、视激化率、半衰时、累加和、偏离度、自然电位、供电电流、一次场等测量值。可广泛用于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探、寻找地下水源、水文工程、环境工程等地质勘探。

本仪器可进行地面所有装置的激电测量、电阻率测量,也可进行井中的连续激电测井和井中激电测量,以DUM-2高密度电阻率仪电极自动转换器配合,还可进行高密度电阻率测量。本仪器一机多用功能,优于国内其他同类型仪器。

⊙仪器特点与功能:①采用信号增强技术和数字滤波,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②自动进行自然电位、漂移及电极极化补偿。③接收部分有瞬间过压输入保护功能。④大屏幕液晶汉化显示,测量参数、观测曲线,明了直观。⑤多参数测量(可测量并存储自然电位、一次电位、供电电流、视电阻率、半衰时、累加和、偏离度等)。⑥掉电保护:具有掉电数据不掉功能,能存储1MB个数据并长期保存。⑦全密封结构,具有防水、防尘、寿命长等的优点。

⊙主要技术指标:①输入阻抗:大于100MΩ;②一次电位分辨率:为1μV,最大可测20V;③电位精度:为1%±1个字;④极化率分辨率:0001%,极化率精度:±1%±1个字;⑤电流分辨率:001mA,电流测量精度:±2%±1个字;⑥自电补偿范围:为0~±1023mV;⑦50Hz抑制:在495~50Hz范围内大于80dB;⑧接口:USB,存储器:16M非易失存储器;⑨工作温度:-10~+50℃(液晶0℃);⑩外形尺寸:270mm×130mm×190mm;瑏瑡仪器重量:2kg。

(8)综合电磁法测量系统

多道网络化综合电磁测量系统(附图10)是电场和磁场传感器直接与主机连接组成标准的MT,AMT,远参考道或CSAMT观测系统,与多个测站连接成多道网络或E-MAP观测系统。通频宽从直流到250kHz,对不同通道可同时设置不同的采样率,可以同时采集不同频段的信号,除固定频带外还可以自由设置频带范围。可通过以太网、局域网、蓝牙技术、Internet等手段对仪器进行控制或下载数据,最多可由32个测站组成网络系统同步工作,由内置GPS实现同步。

⊙测量系统的主要特点:①具有10个数据采集通道;②通频带最宽,从直流到512kHz;③可通过网络和其他形式对仪器控制或下载数据;④在多道和网络系统中有高精度的内置GPS同步;⑤自检、自行标定、自动补偿电极极化电位;⑥实时处理、实时显示时间系列和各种MT参数;⑦12V电瓶供电,功耗3~5W。

当前,物联网(IoT)技术领域充释着各种标准,像NB-IoT、LoRa、SigFox等,他们正通过各自擅长的技术和应用抢夺IoT风口,以争取在这片广阔的市场上取得优势。
这里写描述
NB-IoT是由电信标准延伸而出的,主要是由电信运营商支持,而LoRa则是一个商业运用平台,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商业运营的模式:NB-IoT基本是由电信运营商来把控运营,所以使用者必须使用它的网关及服务,而LoRa就量对开放一些,有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商业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技术层面上来看,NB-IoT和LoRa的差异其实并不是很大,属于各有优劣。而相对于某些领域,国内有一些用户在并行使用这两种技术和网络。NB-IoT相对而言是受限于基站的,而LoRa则要加入一个网关相对简单容易,并且总的来说价格要比NB-IOT低廉。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增加不同的网关覆盖。所以从覆盖程度上来说LoRa的覆盖程度可能比NB-IoT更广一点。
LPWAN又称LPN,全称为LowPower Wide Area Network或者LowPower Network,指的是一种无线网络。这种无线网络的优势在于低功耗与远距离,通常用于电池供电的传感器节点组网。因为低功耗与低速率的特点,这种网络和其他用于商业,个人数据共享的无线网络(如WiFi,蓝牙等)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广泛应用中,LPWAN可使用集中器组建为私有网络,也可利用网关连到公有网络上去。
LPWAN因为跟LoRaWAN名字类似,再加上最近的LoRaWAN在IoT领域引起的热潮,使得不少人对这两个概念有所混淆。事实上LoRaWAN仅仅是LPWAN的一种,还有几种类似的技术在与LoRaWAN进行竞争。
概括来讲,LPWAN具有如下特点:
• 双向通信,有应答
• 星形拓扑(一般情况下不使用中继器,也不使用Mesh组网,以求简洁)
• 低数据速率
• 低成本
• 非常长的电池使用时间
• 通信距离较远
LPWAN适合的应用:
• IoT,M2M
• 工业自动化
• 低功耗应用
• 电池供电的传感器
• 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抄表,街灯控制等等
LoraWAN和Lora之间关系
虽然一样是因为名字类似,很多人会将LoRaWAN与LoRa两个概念混淆。事实上LoRaWAN指的是MAC层的组网协议。而LoRa只是一个物理层的协议。虽然现有的LoRaWAN组网基本上都使用LoRa作为物理层,但是LoRaWAN的协议也列出了在某些频段也可以使用GFSK作为物理层。从网络分层的角度来讲,LoRaWAN可以使用任何物理层的协议,LoRa也可以作为其他组网技术的物理层。事实上有几种与LoRaWAN竞争的技术在物理层也采用了LoRa。
LoraWAN的主要竞争技术
这里写描述
如今市场上存在多个同样使用LoRa作为物理层的LPWAN技术,例如深圳艾森智能(AISenz Inc)的aiCast。aiCast支持单播、多播和组播,比LoRaWAN更加复杂完备。许多LoRaWAN下不可能的应用因此可以实现。
Sigfox使用慢速率的BPSK(300bps),也有一些较有前景的应用案例。
NB-IoT(Narrow Band-IoT)是电信业基于现有移动通信技术的IoT网络。其特点是使用现有的蜂窝通信硬件与频段。不管是电信商还是硬件商,对这项技术热情不减。
关键技术Lora简介
LoRaWAN的核心技术是LoRa。而LoRa是一种Semtech的私有调制技术(2012收购CycleoSAS公司得来)。所以为了便于不熟悉数字通信技术的人们理解,先介绍两个常见的调制技术FSK与OOK。选用这两个调制方式是因为:
1这两个是最简单、最基础、最常见的数字通信调制方式
2在Semtech的SX127x芯片上与LoRa同时被支持,尤其是FSK经常被用来与LoRa比较性能。
OOK
OOK全称为On-Off Keying。核心思想是用有载波表示一个二进制值(一般是1,也可能反向表示0),无载波表示另外一个二进制值(正向是0,反向是1)。
在0与1切换时也会插入一个比较短的空的无载波间隔,可以为多径延迟增加一点冗余以便接收端解调。OOK对于低功耗的无线应用很有优势,因为只用传输大约一半的载波,其余时间可以关掉载波以省功耗。缺点是抗噪音性能较差。
这里写描述
FSK
FSK全称为Frequency Shift Keying。LoRaWAN协议也在某些频段写明除LoRa之外也支持(G)FSK。FSK的核心思想是用两种频率的载波分别表示1与0。只要两种频率相差足够大,接收端用简单的滤波器即可完成解调。
对于发送端,简单的做法就是做两个频率发生器,一个频率在Fmark,另一个频率在Fspace。用基带信号的1与0控制输出即可完成FSK调制。但这样的实现中,两个频率源的相位通常不同步,而导致0与1切换时产生不连续,最终对接收器来讲会产生额外的干扰。实际的FSK系统通常只使用一个频率源,在0与1切换时控制频率源发生偏移。
这里写描述
GFSK是基带信号进入调制前加一个高斯(Gaussian)窗口,使得频率的偏移更加平滑。目的是减少边带(Sideband)频率的功率,以降低对相邻频段的干扰。代价是增加了码间干扰。
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实验发现:学习Lora调制技术的一些准备及发现
然而,对于“悠久历史积累”和高安全、易部署等综合优势的LoRa阵营来说,最近几年里,在技术和落地方面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离真正的规模、解决行业客户的切实问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那么,究竟是技术壁垒突破较难?产业链生态不健全?亦或者是商业模式限制了从业者对市场规模的想象?对于LoRa产业链的广大从业者而言,找到制约LoRa技术大规模发展的瓶颈,并联手产业合力突围对推动产业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物联网时代的大数据策略

互联网时代,PC、Pad、智能手机等设备无处不在,数以亿计的用户通过微博、微信、SNS、博客等途径产生大量的自媒体数据,电商、新闻类网站、搜索引擎每时每刻都在记录着丰富的用户行为信息,海量的数据促进了云计算,分布式技术的发展,而这些技术反过来不仅推动了Web和移动互联网的革新,也推动了物联网的飞速前进。现在,我们正逐渐迈入物联网时代,实现万物互联的愿景,如果说之前人是信息生产的主体,那么或许不久的将来设备将成为主角,它们将源源不断地产生与人相关的衣食住行信息,这些信息会通过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实现价值的升华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优质、贴心的服务。那么物联网时代会产生什么样的数据,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大数据策略呢?
THINKstrategies 的总经理 Jeff Kaplan 在自己的博文《 当物联网遇见大数据 》中写道:
“你不能使用现在的策略,因为可以被捕获、管理并利用的数据将更加多样化,同时用例也会更加丰富。附加到各种设备和对象上的传感器会产生各种类型的数据。这些数据将会用于各种响应式的、主动的或者 创造性的目的 。IT部门的任务就是与业务部门一起工作,完全理解物联网方面的用例,然后寻找满足业务需求的技术。特别是,IT部门必须识别出最优的分析平台和工具,让业务用户能够获取到需要的数据,分析数据的含义并快速地做出响应。”
Gartner公司的副总裁、著名分析师 Joe Skorupa 认为: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物联网设备将产生大量的输入数据,将所有的数据传送到一个位置进行处理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经济上都是无法实现的。最近的趋势——将应用程序集中起来以便于降低成本并增强安全性——并不适合物联网。组织必须将数据集中到多个分布式的小型数据中心中,在此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处理并发送到一个中心站点进行额外的处理。数据中心管理员需要在这些区域部署更加具有前瞻性的容量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Patrick McFadin则在自己的博文《 物联网:数据都去了哪里? 》中阐述了一个具体的数据策略解决方案。他认为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产生数据并通过Internet传递、中央系统收集并组织数据、持续的数据分析与使用。
第一阶段需要决定数据创建的标准以及如何通过网络进行传递。Patrick McFadin认为可以通过>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物联网时代的大数据策略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917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 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