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云计算市场现状如何?

国内的云计算市场现状如何?,第1张

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2007年以来,中国云计算的发展先后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市场引入阶段,云计算的概念刚刚在中国出现,客户对云计算认知度较低;第二阶段为成长阶段,用户对云计算已经比较了解,并且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踏入这个行业;第三阶段是成熟阶段,这个时候云计算厂商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厂商们开始从更加成熟优秀的解决方案入手,SaaS模式的应用逐渐成为主流;第四个阶段是高速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云计算市场整体规模偏小,落后全球云计算市场3至5年,且从细分领域来看,国内SaaS市场仍缺乏行业领军企业。

2020年市场规模超1800亿元

近年来,我国云计算,特别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快速推进,多个城市开展了试点和示范项目,涉及电网、交通、物流、智能家居、节能环保、工业自动控制、医疗卫生、精细农牧业、金融服务业、公共安全等多个方面,试点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将产生巨大的应用市场。

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保持了逐年较快增长,2020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19225亿元,增速34%,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10477亿元,相比2019年增长3274%。

2020年华为云排名私有云运营商第一位

在私有云市场方面,2020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达8748亿元,较2019年增长3559%,私有云提供商有望在云计算市场持续高速发展进程中持续受益。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中国私有云发展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华为云、紫光云等企业在安全性、可控性方面的表现较为优异。

公有云厂商中阿里云占比最高

厂商市场份额方面。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查统计,阿里云、天翼云、腾讯云占据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前三,华为云、光环新网(排名不分先后)处于第二集团;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华为云位于公有云PaaS市场前列。

IaaS为公有云最大分支模块

目前,国内的云计算应用主要是企业计算市场,这里面又分为大企业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大企业客户目前的主要业务是对已有服务器系统的升级,如IBM给中化集团实施的云计算平台,属于企业私有云的建设;中小企业客户则主要是寻求IaaS、PaaS和SaaS服务,其主要目的是节省成本。市场格局上,大企业的IaaS市场主要由IBM、HP等主导,一些系统集成商也涉足其中,如客户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与IT服务提供商神州数码战略合作签约开辟云计算领域;中小企业的IaaS市场主要由原来涉足IDC和CDN的厂商主导,如世纪互联。

以公有云市场为例,2020年,我国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达到681亿元,占中国公有云总体市场的65%,占比相比2019年提升3个百分点,预计受新基建等政策影响,IaaS市场会持续攀高;公有云PaaS市场规模为1048亿元,占比相比2019年提升1个百分点,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拉动下,未来几年企业对数据库、中间件、微服务等PaaS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公有云SaaS市场规模达到2619亿元,比2019年增长了1447%,增速稍有减缓。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市场调研: 市场调查与市场研究的统称,它是个人或组织根据特定的决策问题而系统地设计、搜集、记录、整理、分析及研究市场各类信息资料、报告调研结果的工作过程(网上)

 客户洞察: 对客户背景、规模、需求、市场营销、销售、企业规划等数据的收集、挖掘、管理,分析客户给企业带来的市场机会与风险,分析企业面对客户应如何做出应对策略。(网上)

根据后续工具以及方法(稍后讲到)查找的部分资料:

行业报告、白皮书、分析、文章资料:

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

2020年中国智能物联网(AIoT)白皮书

2020年中国智能语音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发布版_20190925

2019中国智能家居发展白皮书:从智能单品到全屋智能

2020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从全屋智能到空间智能化

智能家居市场专题分析2019

2020中国智能硬件行业发展全景研究报告

2020中国智能音箱产业及产品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020年中国智能锁行业供需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政策/ 通知: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国务院     2016-11-29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国务院     2017-07-08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工信部  2020-05-07

《智慧家庭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工信部     2016-11-24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
写市场洞察是要处于某个目的来写,比如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及明确定位,来分析市场的某个领域的市场发展现状、行业规模、行业需求、范围界定、PEST分析、SWOT分析、客户分析、产品分析、市场趋势等,根据分析内容做市场、客户、产品的发展策略以及规划实施线路(还会包括产品的规划、竞品的分析,后续章节讲解)。

本打算自己写一个《智能家居行业市场洞察》示例,发现是个人行为且没有明确的战略定位以及目标,所以下面将直接引用《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的目录贴出来给到大家参考(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标准、模板、思路、方法作为参考,具体产出的内容还是要靠个人的努力)。
2018 年

 开篇摘要
 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背景与现状

1 中国智能家居:概念界定-行业概念立体,涉及范围广阔

2 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特点-以住宅为载体集中管理:兼具便捷舒适、安全环保

3 中国智能家居:发展背景-站在物联网风口上,智能家居发展良机到来

4 中国智能家居:政策环境-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应用,行业标准体系尚在建立当中

5 中国智能家居:经济环境-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大量住房库存为后装市场创造需求

6 中国智能家居:社会环境-移动互联为远程 *** 控创造条件,消费升级助推家居智能化

7 中国智能家居:技术环境-关键技术与智能产业化应用相互促进

8 中国智能家居:发展历程-硬件企业和互联网公司竞相进场,入口争夺站日趋白热化

9 中国智能家居:投融资情况(一)融资集中在项目早期,投资逐渐回归理性

10 中国智能家居:投融资情况(二)独角兽企业数量可观,已领先企业更受资本青睐

 智能家居行业产业链分析

1 中美智能家居:发展情况对比-美国居住环境更利于市场发展,中国智能家居场景仍需探索

2 中国智能家居:产业链分析-上游元器件、中间件不断取得突破,下游渠道加速扩张

3 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图谱-跨界玩家众多,竞争格局尚不明朗,各类型企业均有机会

4 中国智能家居:关键产品-智能家居的最终形态就是实现全屋产品的智能化

5 中国智能家居:主要应用产经-落地应用多样化,未来场景想象空间广阔

6 中国智能家居:商业模式-硬件厂商以销售差价盈利,软件厂商通过流量和数据变现

7 中国智能家居:销售渠道-2C模式涵盖线上线下零售,2B2C模式采用项目采购制

8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2017年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智能家电占比高达869%

9 中国智能家居:家电智能化渗透率逐年提高,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超20%

10 中国智能家居竞争要点一:硬件产品-智能功能决定购买行为,交互体验推动产品普及

11 中国智能家居竞争要点二:生态模式-以生态连接各垂直细分领域,发挥企业核心优势

12 中国智能家居竞争要点三:通讯协议-多种通讯技术互为补充,生态割裂联动尚存困难

 智能家居行业从业者调研

1 调研样本说明-从业者角度的行业判断发展,根据参考价值

2 调研基本情况-纵深延展的行业布局,业务立体且更具备市场竞争力

3 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阻碍因素-非需求功能产生的产品溢价,消费者并不买账

4 中国智能家居:爆发时间与推动因素-消费者接受以及产品交互体验提升是行业爆发的关键因素

5 中国智能家居:率先爆发的领域-安全与影音娱乐类在技术推动下率先爆发

6 中国智能家居:落地最快的场景-各场景的发展与消费者的需求密切挂钩

7 中国智能家居:通讯协议的主导地位-WiFi是现阶段最具备条件实现互联互通的通信协议

8 中国智能家居:最被看好的用户入口-普及度+移动性+交互方式决定用户入口产品的形态

9 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态度-从业主对行业发展充满期待,普遍认为行业处于上升阶段

 典型企业案例

1 家电企业----海尔,打造全场景智慧生活解决方案,联合合作伙伴共建生态

2 硬件生态链—小米,从投资孵化智能硬件初创公司,走向全面开放的物联网平台

3 全屋智能—LifeSmart云起,软硬结合的物联网公司,专注于产品和技术的打磨

4 全屋智能—LifeSmart云起,面向高端用户群体,以2B线下渠道落地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5 成长型公司—ORVIBO欧瑞博,从智能基础家电切入,以科技美学重塑人居交互

6 运营商—中国电信,以家庭宽带和IPTV切入市场,强渠道和高补贴实现快速突破

 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趋势

1 行业发展趋势一,巨头于独角兽激烈碰撞的表现下,将是彼此依存、共生共赢

2 行业发展趋势二,顺势而为:把握行业发展周期,产品和技术两不误

3 行业发展趋势三,前装市场正在崛起,与后装市场形成互补,未来将齐头并进
一般市场调研数据获取途径:

 相关机构、官方途径发布的统计数据及报告(例,国家统计局、国家教育局、招标网以及各地方的官网方网站)

 中国政府网

>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概况、未来六大发展趋势及未来发展形势预测 一、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 近十年中国互联网网民数量快速增长,网民数量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9%,超过这段 时间中国的GDP 平均增速;相较之下,美国网民数量缓慢增长,网民数量十年复合增长率为 26%,甚至在某些年份网民数量出现负增长。2018 上半年中国互联网网民数量增加 2968 其中手机网民数量增长3509万,可见现阶段中国网民数量增长主要来自于人口红利以及智 能手机的大范围普及。一旦人口红利枯竭,网民数量将主要由经济形势决定。随着网民数量 的增长,中国互联网网民渗透率也在逐年增加,由2009 289%提升至2018 585%,若参考美国768%的渗透率,中国互联网渗透率尚有183%可以提升。可以预见,未来中国 网民增长主要来自与三部分群体:新增人口、偏远地区人群以及老年群体。因此紧紧抓住这 部分群体需求的公司,业务规模将会持续增长。中国网民渗透率接近天花板,这也是众多互 联网巨头2018 年在ToB 领域重点布局的原因之一。 2009-2018 年中美互联网网民数量及渗透率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2009 年至今,美国互联网网民在全世界网民中的占比持续下降;相较之下,中国互 联网网民在全世界网民中的占比虽然略有起伏,但总体上开启了下降的阶段。可见未来全球 互联网网民的增长来源主要是非洲以及南美地区的第三世界国家。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世 界经济体量最大的美国以及拥有全球最多互联网网民的中国未来(或现在)必然会把自己的 互联网技术、产品以及商业模式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输出。因此产品和商业模式的本地化 处理将成为中美诸多公司探索的重点。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用户教育的模式、挖掘用户潜力和价值的手段以及面对如此多用户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全球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2009-2018 年中美网民数量占世界网民的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至今为止,随着互联网产业2C 的流量市场与商业机会接近天花板,同时伴随着AI、区 块链、大数据、云计算、5G 等技术的发展与突破,技术之间的相互取长补短实现了大数据 作为生产资料、算力作为生产力、区块链作为生产关系的科技矩阵。多元科技融合将优先服 端的产业矛盾存在多年,技术改造需求强烈;另一方面,C 端的服务所需要的高并发性能、低价硬件成本等条件目前技术无法满足。 互联网产业的渗透与发展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得益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智能终端以及网络通信等技术的进步,为制造业或工 业、金融、医疗、交通、零售、城市建设与管理、政府及事业单位等各行各业提供了突破信 息互联网服务局限的新型科技产业形态。在过去人们所经历的信息互联网产业变革中,存在 信息服务边界,因此,诸如教育、医疗、制造业等对打破信息不对称需求不强烈的行业,并 没有受到较大的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939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 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