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
Internet最早来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从60年代开始,ARPA就开始向美国国内大学的计算机系和一些私人有限公司提供经费,以促进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的研究。1968年,ARPA为ARPAnet网络项目立项,这个项目基于这样一种主导思想:网络必须能够经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它部分应当能够维持正常通信。最初,ARPAnet主要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有五大特点:
⑴支持资源共享;
⑵采用分布式控制技术;
⑶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⑷使用通信控制处理机;
⑸采用分层的网络通信协议。
1972年,ARPAnet在首届计算机后台通信国际会议上首次与公众见面,并验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可行性,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
1980年,ARPA投资把TCP/IP加进UNIX(BSD41版本)的内核中,在BSD42版本以后,TCP/IP协议即成为UNIX *** 作系统的标准通信模块。
1982年,Internet由ARPAnet,MILNET等几个计算机网络合并而成,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该年1月,ARPA把TCP/IP协议作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其后,人们称呼这个以ARPAnet为主干网的网际互联网为Internet,TCP/IP协议簇便在Internet中进行研究,试验,并改进成为使用方便,效率极好的协议簇。与此同时,局域网和其它广域网的产生和蓬勃发展对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
1986年,NSF建立起了六大超级计算机中心,为了使全国的科学家、工程师能够共享这些超级计算机设施,NSF建立了自己的基于TCP/IP协议簇的计算机网络NSFnet。NSF在全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中心相联,最后将各超级计算中心互联起来。地区网的构成一般是由一批在地理上局限于某一地域,在管理上隶属于某一机构或在经济上有共同利益的用户的计算机互联而成,连接各地区网上主通信结点计算机的高速数据专线构成了NSFnet的主干网,这样,当一个用户的计算机与某一地区相联以后,它除了可以使用任一超级计算中心的设施,可以同网上任一用户通信,还可以获得网络提供的大量信息和数据。这一成功使得NSF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电子产品是以电能为工作基础的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手表、智能手机、电话、电视机、影碟机(VCD、 SVCD、DVD)、录像机、摄录机、收音机、收录机、组合音箱、激光唱机(CD)、电脑、移动通信产品等。因早期产品主要以电子管为基础原件故名电子产品。
配件可能包括:
◆陶瓷电容器:片式电容、中高压、安规电容、 可调电容、排容、高能电容;
◆正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高精度可调电位器、高压电阻
◆片状电感线圈:高频电感、功率电感、天线线圈;
◆静噪元件/EMI静噪滤波器(EMIFIL)、片状磁珠、磁珠排、DC/AC用共模扼流线圈、军工用复合型静噪滤波器;
◆陶瓷振荡器 ( Resonators):插脚 、贴片谐振器(KHz、MHz)、汽车用谐振器、声表振荡器;
◆通讯设备用滤波器、声表滤波器、射频滤波器、中频滤波器、鉴频器 、介质/天线/收发共用器、介质带通滤波器;
◆高频元件:高频用微型片状电容器、片状介质天线、介质谐振器、射频开关、同轴连接线;
◆高频组件(Microwave Modules)PLL组件;射频开关;微波振荡器VCO ,Bluetooth蓝牙模块;
◆电源 (Power Supplies)开关电源,高压电源,超薄型电源 ,C&D 电源模组;
◆传感器元件(Sensors):陀螺仪,超声波、冲击、旋转、磁性识别、热电型红外、温度等传感器
◆压电元件(Piezoelectric Sound Components)蜂鸣器,蜂鸣器振动板等。
发展历史
编辑
电子技术是欧洲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最早由美国人莫尔斯1837年发明电报开始,1875年美国人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电话,1902年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发明电子管。电子产品在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由于,电子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恰好能够充分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性,所以下面就从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来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
UL认证(美国):
保险实验室认证标志。进入美国的货物,很多都需要有UL标志。
UL是英文保险商试验所(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的简写,UL安全试验所是美国最有权威的,也是界上从事安全试验和鉴定的较大的民间机构。它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的、为公共安全做试验的专业机构。它采用科学的测试方法来研究确定各种材料、装置、产品、设备、建筑等对生命、财产有无危害和危害的程度;确定、编写、发行相应的标准和有助于减少及防止造成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的资料,同时开展实情调研业务。总之,它主要从事产品的安全认证和经营安全证明业务,其最终目的是为市场得到具有相当安全水准的商品,为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得到保证作出贡献。目前,UL在美国本土有五个实验室,总部设在芝加哥北部的Northbrook镇,同时在台湾和香港分别设立了相应的实验室。
CE认证(欧盟):
“CE”标志是一种安全认证标志,被视为制造商打开并进入欧洲市场的护照。凡是贴有“CE”标志的产品就可在欧盟各成员国内销售,无须符合每个成员国的要求,从而实现了商品在欧盟成员国范围内的自由流通。
在欧盟市场“CE”标志属强制性认证标志,不论是欧盟内部企业生产的产品,还是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要想在欧盟市场上自由流通,就必须加贴“CE”标志,以表明产品符合欧盟《技术协调与标准化新方法》指令的基本要求。
CE两字,是从法语“Communate Europpene”缩写而成,是欧洲共同体的意思。欧洲共同体后来演变成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CE标志加贴的商品表示其符合安全、卫生、环保和消费者保护等一系列欧洲指令所要表达的要求。
有关CE标志的产品:符合欧盟的有关健康,卫生,安全,环保和消费者保护的等一系列规定。是产品在欧明境内销售的市场准入证明,目前有20多条欧盟指令规定CE涵盖的产品范围及相关的安全要求。
CE标志对贸易和工业产生巨大的影响,符合欧洲标准指令的产品才可贴CE标志。一般而言,欧洲指令的要求适用于最终产品和其它部件的销售。 对于绝大多数电子,电器类产品而言,申请CE认证必须符合低电压指令(LVD)和电磁兼容指令(EMC)。
有关指令要求加贴CE标志的工业产品,没有CE标志的,不得上市销售,已加贴CE标志进入市场的产品,发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要责令从市场收回,持续违反指令有关CE标志规定的,将被限制或禁止进入欧盟市场或被迫退出市场。
现今执行的指令主要有如下:
低电压指令 电磁兼容 机械 玩具 简单压力容器 个人护具
衡 器 活性移植医疗设备 燃气设备 电讯终端设备 防爆设备
VDE认证(德国):
VDE是德国国家产品标志。VDE的全称是Prufstelle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Institute,意即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它成立于1920年,是一个国际认可的电子电器及其零部件安全测试及出证机构,是欧洲最有测试经验的试验认证和检查机构之一,也是获欧盟授权的CE公告机构及国际CB组织成员。在欧洲和国际上,得到电工产品方面的CENELEC欧洲认证体系、CECC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的欧洲协调体系、世界性的IEC电工产品、电子元器件认证体系等的认可。评估的产品非常广泛包括家用及商业用途的电器、IT设备、工业和医疗科技设备、组装材料及电子元器件、电线电缆等。
VDE标志主要适用范围为各类电工产品,电子元器件产品等。
VDE是德国著名的测试机构,在电器零部件认证是欧洲最权威的认证。
根据申请按照VDE规范或其他公认的技术标准对电工产品进行试验和认证。因而它向公众提供了一种保护性服务,避免电器在使用时造成危害和产生无线电干扰。
VDE一P的试验和认证特别适用于家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工具、娱乐电子设备、医疗电气设备、信息技术设备、安装材料。电线、电缆和电子元器件。VDE—P还对电器所产生的无线电干扰进行测量,在需要时也测量电磁兼容性(EMC)。
GS认证(德国):
GS的含义是德语Geprufte Sicherheit(安全性已认证),也有Germany Safety" (德国安全)的意思。GS认证以德国产品安全法(SGS)为依据,按照欧盟统一标准EN或德国工业标准DIN进行检测的一种自愿性认证,是欧洲市场公认的德国安全认证标志。
GS标志表示该产品的使用安全性已经通过公信力的独立机构的测试。GS标志,虽然不是法律强制要求,但是它确实能在
产品发生故障而造成意外事故时,使制造商受到严格的德国(欧洲)产品安全法的约束。所以GS标志是强有力的市场工具,能增强顾客的信心及购买欲望。虽然GS是德国标准,但欧洲绝大多数国家都认同。而且满足GS认证的同时,产品也会满足欧共体的CE标志的要求。
在德国和欧洲,GS标志是最常见的第三方产品质量和安全认证的标志,GS标志适用产品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家电产品,信息产品,电动及手动工具,影像及音响产品,灯具产品,电子检仪器,健身器材,玩具,办公室家具等。
3C认证(中国):
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的英文缩写。是国家对19类132种涉及健康安全,公共安全的电器产品所要求的认证标志。已取代长城,CCIB(商检)标志,CCIB(商检)标志及EMC(电磁兼容认证)。
产品目录中包括微型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与计算机连用的显示设备,与计算机连用的打印设备,多用途打印复印机,电脑游戏机,学习机,复印机,金融及贸易结算电子设备,服务器等12种IT产品,还有扫描仪,计算机内置电源及电源适配器充电器。
中国强制认证依据产品类别由不同的认证机构实施,机构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代表中国参加IECEE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合格评定组织),中国汔车产品认证中心等。
对产品的安全性能,电磁兼容性,防电磁辐射等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定,购买计算机时,应认准确3C标识,以合证使用产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FCC认证(美国):
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于1934年由COMMUNICATIONACT建立是美国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直接对国会负责。
FCC通过控制无线电广播、电视、电信、卫星和电缆来协调国内和国际的通信。
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管理进口和使用无线电频率装置,包括电脑、传真机、电子装置、无线电接收和传输设备、无线电遥控玩具、电话、个人电脑以及其他可能伤害人身安全的产品。这些产品如果想出口到美国,必须通过由政府授权的实验室根据FCC技术标准来进行的检测和批准。进口商和海关代理人要申报每个无线电频率装置符合FCC标准,即FCC许可证。凡进入美国的电子类产品都需要进行电磁兼容认证(一些有关条款特别规定的产品除外)。
CSA认证(加拿大):
CSA是加拿大标准协会(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的简称。
它成立于1919年,是加拿大首家专为制定工业标准的非盈利性机构。在北美市场上销售的电子、电器等产品都需要取得安全方面的认证。它能对机械、建材、电器、电脑设备、办公设备、环保、医疗防火安全、运动及娱乐等方面的所有类型的产品提供安全认证。
SASO认证(沙特阿拉伯):
国际符合性认证计划(ICCP)是由沙特阿拉伯标准组织(SASO)1995年起率先执一项对规定产品进行包含符合性评定、装船前验货及认证的综合计划,以保证进口的商品出运前能全面符合沙特的产品标准。
此方式最适于发货非常少的出口商或制造商。每次出货前需申请装船前的验货 (PSI)以及装船前的测试(PST)。两者都合格了就可获得CoC证书(CoC证书由SASO授权的SASO Country Office(SCO)或由PAI授权的PAI Country Office(PCO)办理签发)。
EMC认证(欧盟):
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直译是"电磁兼容性"。意指设备所产生的电磁能量既不对其它设备产生干扰,也不受其他设备的电磁能量干扰的能力。
EMC这个术语有其非常广的含义。如同盲人摸象,你摸到的与实际还有很大区别。特别是与设计意图相反的电磁现象,都应看成是EMC问题。
电磁能量的检测、抗电磁干扰性试验、检测结果的统计处理、电磁能量辐射抑制技术、雷电和地磁等自然电磁现象、电场磁场对人体的影响、电场强度的国际标准、电磁能量的传输途径、相关标准及限制等均包含在EMC之内。
拥有EMC标志的产品,表明该产品的电磁兼容特性符合欧洲标志,EMC标志的适用范围为各类电器产品。
北欧四国Nordic产品认证:
北欧四国是指挪威,瑞典,芬兰,丹麦。该四国的认证机构之间 定立了协议,互相认可彼此的测试结果。换言之,只要您的产品 获得其中北欧四国中任何一个国家的认证,如果您还需要其余 3 个 国家的认证,您不需要再提供产品进行检测,就可以轻易的取得 证书。
Nordic产品认证范围包括:工业设备、机械设备、通讯设备、电气产品、个人防护用具等、家用产品。
德国TUV莱茵产品认证:
TüV标志是德国TüV专为无器件产品定制的一个安全认证标志,在德国和欧洲得到广泛的接受。同时,企业可以在申请TüV标志时,合并申请CB证书,由此通过转换而取得其他国家的证书。而且,在产品通过认证后,德国TüV会向前来查询合格元器件供应商的整机厂推荐这些产品;在整机认证的过程中,凡取得TüV标志的元器件均可免检。
Ek认证(韩国):
韩国的安全认证体系采用EK 安全标志。韩国产业资源部(MOCIE)技术标准局(ATS)是指定EK安全认证机构的政府主管部门。 韩国检测实验室(KTL)、韩国电气检测所(KETI)和电磁兼容性研究所 (ERI)是ATS指定的可颁发EK安全标志的认证机构。 在产品EK安全标志的认证中, 安全检测占主体, 而电磁兼容性的检测则是补充性的。
该安全认证体系是为杜绝电器产品造成的电击、火灾、机械危险、烫伤、辐射、化学等危害而设立,它一方面照顾了电器产品安全管理的实用性,避免了消费者用电危险;另一方面又整体完善了电器产品安全管理机制(例如电器安全适用标准及检测程序),从而有效地应对了国际化带来的影响。通常,输入电压在50伏至1000伏区间的电器产品都在此认证计划内。
TCO认证(瑞典):
瑞典专来雇员联盟就电磁场制定的更高标准,必须对生态,能源,辐射及人体工学等四方面符合标准,是针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所设定的认证标志,用于规范显示器的电子和静电辐射对环境的污染。
IMQ(意大利):
意大利产品安全认证标志。
HK:
香港安全认证标志
OVE认证(奥地利):
奥地利安全认证标志
LVD认证(欧盟):LVD
LVD,低电压指令。LVD是针对工作电压在交流电50V~1000V之间,直流电75V~1500V之间的电气产品的认证。
EMI认证(日本)
在电气干扰领域有许多英文缩写。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直译是电磁干扰。这是合成词,我们应该分别考虑"电磁"和"干扰"。
所谓"干扰",指设备受到干扰后性能降低以及对设备产生干扰的干扰源这二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如雷电使收音机产生杂音,摩托车在附近行驶后电视画面出现雪花,拿起电话后听到无线电声音等,这些可以简称其为与"BC I""TV I""Tel I",这些缩写中都有相同的"I"(干扰)(BC:广播)
第二层含义,即干扰源,也包括受到干扰之前的电磁能量。
其次是"电磁"。电荷如果静止,称为静电。当不同的电位向一致移动时,便发生了静电放电,产生电流,电流周围产生磁场。如果电流的方向和大小持续不断变化就产生了电磁波。
电以各种状态存在,我们把这些所有状态统称为电磁。所以EMI标准和EMI检测是确定所处理的电的状态,决定如何检测,如何评价。
EMS认证:
ectro Magnetic Susceptibility)直译是"电磁敏感度"。其意是指由于电磁能量造成性能下降的容易程度。为通俗易懂,我们将电子设备比喻为人,将电磁能量比做感冒病毒,敏感度就是是否易患感冒。如果不易患感冒,说明免疫力强,也就是英语单词Immunity,即抗电磁干扰性强。
PSE认证(日本):PSE标志 - 日本产品安全标志 ,日本的DENTORL法(电器装置和材料控制法)规定,498种产品进入日本市场必须通过安全认证。其中,165种A类产品应取得T-MARK认证,333种B类产品应取得S-MARK认证。
JIS认证(日本):
自愿性认证制度,是日本标准化组织(JIS)对经指定部门检验合格的电器产品组织颁发的产品标志,S标志是强制性的,S标志是非强制性的。
不管是哪国的安全认证,都对爬电距离,抗电强度,漏电流,温度等方面做出了严格规定。爬电距离指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器件之间或导电器件与设备界面之间的最短距离。UL和CSA安全标准强调了爬电距离的安全要求,这是为了防止器件间或器件和地之间的打火从而威胁到人身安全。抗电强度的要求是在交流输入线间和交流输入与机壳之间由零电压加到交流1500V或直流2000V时,不击穿或拉电弧即为合格。关于漏电流的要求,UL和CSA均要求暴露的,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均应与大地相接。漏电流的测量是通过在这些部分与大地之间接一个15KΩ的电阻,测其漏电流。开关电源的漏电流,在260V交流输入下,不应超过25mA。温度的要求,安全标准对电器的温度要求很重视,同时要求材料有阻燃性。对开关电源来说,内部温度不应超过65℃,如果环境温度是25℃,电源的元器件的温度应小于90℃。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电源在刚开始用时对使用者并没有什么直接的不良影响。但用久了以后,由于潮湿的空气和灰尘的影响可能导致高压区短路,不但造成电源本身损坏,还会严重影响其他电脑配件。
ROHS 指令: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于2003年1月通过了RoHS指令(中文版),全称是 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即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也称2002/95/EC指令,2005年欧盟又以2005/618/EC决议的形式对 2002/95/EC进行了补充,明确规定了六种有害物质的最大限量值。目前RoHs只有检测报告而没有证书,因为ROHS目前只是指令,它还不是标准或法规,所以RoHS目前只有检测报告,没有ROHS证书。在欧盟最早发布的RoHS指令中,一共列出六种有害物质,包括:铅Pb、镉Cd、汞Hg、六价铬 Cr6+、多溴二苯醚PBDE、多溴联苯PBB。其他有害物质可能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进一步补充进来。 在2005/618/EC中附件1中,对2002/95/EC质量的51条款进行了补充,限定了铅、汞、六价铬、多溴二苯醚 PBDE、多溴联苯PBB的质量百分比上限为01%(1000ppm),镉的含量上限为001%(100ppm)。
绿色产品:一般意义上,把符合欧盟RoHS指令要求的产品称为绿色产品。在此之前,先有过无铅产品(Pb-Free),主要是针对电子元器件的引脚及焊接工艺而言的。而绿色产品的概念则涵盖了所有交付最终用户的产品的每一部分都能够符合RoHS指令的要求。即产品所使用的零部件, PCBA,外壳,组装用的紧固件,外包装等都能够达到要求。不是。
技术原理
无线网络在无线局域网的范畴是指“无线相容性认证”,
实质上是一种商业认证,同时也是一种无线联网技术,以前通过网线连接电脑,而无线保真则是通过无线电波来连网;常见的就是一个无线路由器,那么在这个无线路由器的电波覆盖的有效范围都可以采用无线保真连接方式进行联网,如果无线路由器连接了一条ADSL线路或者别的上网线路,则又被称为热点。
2主要功能
无线网络上网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无线上网,几乎所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都支持无线保真上网,是当今使用最广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实际上就是把有线网络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就如在开头为大家介绍的一样,使用无线路由器供支持其技术的相关电脑,手机,平板等接收。手机如果有无线保真功能的话,在有Wi-Fi无线信号的时候就可以不通过移动联通的网络上网,省掉了流量费。
无线网络无线上网在大城市比较常用,虽然由无线保真技术传输的无线通信质量不是很好,数据安全性能比蓝牙差一些,传输质量也有待改进,但传输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54Mbps,符合个人和社会信息化的需求。无线保真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布线,可以不受布线条件的限制,因此非常适合移动办公用户的需要,并且由于发射信号功率低于100mw,低于手机发射功率,所以无线保真上网相对也是最安全健康的。
但是无线保真信号也是由有线网提供的,比如家里的ADSL,小区宽带等,只要接一个无线路由器,就可以把有线信号转换成无线保真信号。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城市里到处覆盖着由政府或大公司提供的无线保真信号供居民使用,我国也有许多地方实施”无线城市“工程使这项技术得到推广。在4G牌照没有发放的试点城市,许多地方使用4G转无线保真让市民试用。[3]
3应用领域
网络媒体
由于无线网络的频段在世界范围内是无需任何电信运营执照的,因此WLAN无线设备提供了一个世界范围内可以使用的,费用极其低廉且数据带宽极高的无线空中接口。用户可以在无线保真覆盖区域内快速浏览网页,随时随地接听拨打电话。而其它一些基于WLAN的宽带数据应用,如流媒体、网络游戏等功能更是值得用户期待。有了无线保真功能我们打长途电话(包括国际长途)、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音乐下载、数码照片传递等,再无需担心速度慢和花费高的问题。无线保真无线保真技术与蓝牙技术一样,同属于在办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离无线技术。
掌上设备
无线网络在掌上设备上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智能手机就是其中一份子。与早前应用于手机上的蓝牙技术不同,无线保真具有更大的覆盖范围和更高的传输速率,因此无线保真手机成为了2010年移动通信业界的时尚潮流。
日常休闲
2010年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在国内越来越广泛,高级宾馆、豪华住宅区、飞机场以及咖啡厅之类的区域都有无线保真接口。当我们去旅游、办公时,就可以在这些场所使用我们的掌上设备尽情网上冲浪了。厂商只要在机场、车站、咖啡店、图书馆等人员较密集的地方设置“热点”,并通过高速线路将因特网接入上述场所。这样,由于“热点”所发射出的电波可以达到距接入点半径数十米至100米的地方,用户只要将支持无线保真的笔记本电脑或PDA或手机或psp或ipodtouch等拿到该区域内,即可高速接入因特网。
在家也可以买无线路由器设置局域网然后就可以痛痛快快的无线上网了。
无线网络和3G技术的区别就是3G在高速移动时传输质量较好,但静态的时候用无线保真上网足够了。
无线网络的规模商业化应用,在世界范围内罕见成功先例。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型运营商对这一模式的不认可;二是本身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但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无线局域网已经日趋普及,这意味将来可以十分方便的应用。一旦存在无线保真网络的公众场合,解决了运营商的互联互通、高收费、漫游性的问题,无线保真将来从一个成功的技术转化为成功的商业。
而蓝牙
名称与图标
“蓝牙”(Bluetooth)一词是斯堪的纳维亚语中 Blåtand / Blåtann (即古挪威语blátǫnn) 的一个英语化版本,该词是十世纪的一位国王Harald Bluetooth的绰号,他将纷争不断的丹麦部落统一为一个王国,传说中他还引入了基督教。以此为蓝牙命名的想法最初是Jim Kardach于1997年提出的,Kardach开发了能够允许移动电话与计算机通讯的系统。他的灵感来自于当时他正在阅读的一本由Frans G Bengtsson 撰写的描写北欧海盗和Harald Bluetooth国王的历史小说The Long Ships,意指蓝牙也将把通讯协议统一为全球标准。[2]
。
wifi与蓝牙功能 为方便管理 一般会软件集成和模块化为 统一的WLAN模块里,那么其实两者也可以是独立存在的,不过大部分笔记本 手机 等都将这两者 集成为一个WLAN管理与主板节点模块中咯; 但是蓝牙功能有效 不代表 wifi功能有效,我们许多水货机 翻新机 还有官方国内阉割版 数码终端设备等 就有将wifi功能 禁用或者阉割的问题 这样可以节约一定成本 和保证机体一些功能稳定与能耗大大降低 配合国内国情延长使用寿命; 说这么多 蓝牙好的 wifi80211功能不一定是OK的。17世纪
1684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罗伯特·胡克在皇家学会的一次演说中,首先提出了视觉通信的原理。他建议,在通信时,把要传送的文字的一个个字母和代表各种各样意义的编码符号,挂在高处的木框架上,让对方看到并接收下来。但这个建议一直没有能够实现。
18世纪
1753年2月17日,用电流进行通信的设想首次在一本名为《苏格兰人》的杂志上提出,文章署名为CM。 1790年,杰出的法国工程师劳德·查佩和他的弟兄们根据胡克提出的视觉通信的原理,成功地研制出了一个实用的通信系统,这种系统能将报文发送到全法国。 1793年,法国查佩兄弟俩在巴黎和里尔之间架设了一条230千米长的接力方式传送信息的托架式线路。这是一种由16个信号塔组成的通信系统。信号机由信号员在下边通过绳子和滑轮, *** 纵支架的不同角度,表示相关的信息。 1794年8月15日,一种叫“遥望通信”的视觉通信方式首次在法国里尔和巴黎之间使用。 1796年,英国人休斯提出了用话筒接力传送语音的办法,并将之命名为Telephone,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19世纪30年代
1832年,俄国外交家希林制作出用电流计指针偏转来接收信息的电报机。 1835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用电磁学原理用于电报传输的电报机。 1837年6月,英国人库克获得第一个电报发明专利权,他制作的电报机首先在铁路上获得使用。 1837~1838年,莫尔斯又发明了将电流“通”和“断”来编制代表数字和字母的码—莫尔斯码。
19世纪40年代
1843年,莫尔斯修建成了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的电报线路,全长644公里。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在国会大厦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19世纪50年代
1850年8月28日,第一条海缆由约翰和雅各布˙布雷特兄弟俩在法国的格里斯-奈兹海角和英国的李塞兰海角之间的公海里铺设,但是,只拍发了几份电报就中断了。原来,有个打渔人用拖网钩起了一段电缆,并截下一节高兴地向别人夸耀这种稀少的“海草”标本,惊奇地说那里装满了金子。
19世纪70年代
1876年3月10日,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沃森先生,快来帮我”成了人类第一句通过电话传送的语音。当时贝尔将话筒中的酸液溅到了腿上。 1878年,手持电话:这部电话是由Werner Siemens于1878年在德国制造的。它的听筒和话筒是一个,听话和说话时交替使用。 1879年,盒式电话:这部电话配备了Viaduct制造公司生产的磁力发电机由红木制成,还配有一个柱状听筒。 1879年,天津与大沽北塘炮台之间架设了电报线。
19世纪80年代
1880年,贝尔电话:这是第一种在欧洲使用的电话。它取代了电报,比装有手柄的磁力发动机电话先进。 1881、1882年,磁力发电机壁式电话:左面的电话称为美国贝尔型,1881年制造,由位于哥本哈根的国际贝尔电话公司使用。LMEricsson制造。这款电话在上世纪末盛行。 1882年2月21日,丹高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设立了电话交换所。 1885年,“埃菲尔铁塔”磁力发电机电话:这款电话由L M Ericsson于1885年制造。在当时这是第一款放在桌面上的电话。麦克风设在旋转臂上,曲柄用来接通交换机。 1885、1902年,磁力发电机壁式电话:由Ferdinand E Stensen于1885年在哥本哈根制造,是最早的一部由丹麦人制造的电话。这款是在霍森的Emil Mdlers电话公司制造的。 1885年,木支架桌式电话:生产厂商及产地不详。
19世纪90年代
1892年,电动折叠橱式桌面电话:这种电话多数用于家庭、宾馆和电话亭。 1892年,带听筒的“埃菲尔铁塔式”电话:这是一部真正的经典电话,1892年,由L M Ericsson制造。这款电话流传全世界,生产近百万台。 1893年,“咖啡壶式”电话:这款电话在丹麦只有几个样品,对收藏者来说它最富吸引力和收藏价值。 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机。 1897年5月18日,马可尼进行横跨布里斯托尔海峡的无线电通信取得成功。 1899年,数字机械墙式电话:这种数字机械电话有墙式和桌式两种。
20世纪
1900年,直立桌式电话:这种圆肚形桌式电话是青铜镀镍的。在挂杆下面有一块结实的电木。它还有一个可以炫耀的外设听筒。 1900年,直立锥形桌面电话:这部电话有个绰号叫“油壶”,都是因为它的外形。 1900年,20线分离电话:本款是所谓的20线分离电话。只能用于内部通话,由L M Ericsson瑞典制造。 1900年,中国第一部市内电话在南京问世;上海、南京电报局开办市内电话,当时只有16部电话。 1901年,磁力发电机台式电话:本款是1901年由Ferdinand E Stensens Telefonfabrik在哥本哈根制造的。注意看它的听筒,单独挂在挂钩上。可能是因为当时电话接入质量不高,有时必需用两只耳朵听。 1901年,马可尼实现了隔着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 1902年,Kellogg角落台式电话:这种角落台式电话多数用于家庭、办公室和电话亭。它是由美国哈得伍得电话公司制造的。是从加利弗尼亚一个小镇的农夫手中买到的。 1902年,公用电池墙式电话:这种电话不需转动手柄,拿起话筒直接与接线员通话。它是从旧金山一个古玩店中买来的。 1903年,无线电话试验成功。 1904年,“蜘蛛式”民用波段电话:L M Ericsson’s第一部民用波段电话。 1904年,磁力发电机共线电话:本款电话在1904由LMEricssom制造。此款电话可由四个用户共享一根电话线。 1904年至1905年,俄国在中国的烟台至牛庄架设了无线电台。 1905年,芝加哥的树式桌面电话:这部桌面电话被称作“大腹便便”,因其手柄的中部隆起而得名。 1905年,门廊对讲机:这是一部康涅狄格州电信公司的32门门廊对讲机。 1905年,11数字拨号桌式电话:它采用了11个数字拨号的方式。 1907年11月8日,法国发明家爱德华·贝兰在法国摄影协会大楼里表演了他的研制成果—相片传真。 1907年,“德国模式”的电台波段电话:于1907年在德国由EZwuetysch&Co制造,此款电话的出现可以一定程度解决通话等待时间太长的问题。 1907年,磁力发电机式电话:这部电话1907年由LMEricsson制造。值得注意的是:接听电话时,要将听筒悬挂在分离的挂钩上。这是当时电话生产商的统一标准。 1908年,CH-08扩音器电话:由KTAS推出。
20世纪10年代
1910年,互联电话:这是一部由SH Couch公司生产的直立桌面互联电话,用于办公室间的通信。 1912年,办公用排列机:这部电话通过主机可同时带有17个分机,每个分机都可以打出去,并且分机之间也可互相接通。 1912年,CH-08壁式电话:此款电话生产于1912年,由丹麦人在哥本哈根制造的,可自动收发电报。 1912年,磁力发电机电话:由在LMEricsson制造的电报传真电话,经常偏远地区或小岛上使用。 1914年,Magnavox抗噪音桌面电话:这部电话的独特设计在于当对着话筒说话时,声音穿过话顶部的小孔使电话中的振动板振动。噪音进入话筒时就会被消掉。其双旋转听筒有助于阻止无用的噪音。 1914年,Magnavox抗噪音桌式电话B1型:同样具有消除噪音的功能。 1914年,磁力发电机电话:于1914年在HORWENS制造,可以用来电报传真。 1915年,Veau桌式电话:资料不详。 1915年,家庭自制壁挂电话:这部电话在东俄勒岗一个废弃的农场中发现。当地有近20个废弃的农场的墙上留有挂过电话的痕迹。 1919年,帕尔姆和贝兰德发明了“纵横制接线器”。十年后,即1929年,瑞典松兹瓦尔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型纵横制电话局。
20世纪20年代
1920年7月,中国中华邮政开办邮传电报业务。 1920年,磁力发电机壁式电话:这部电话于1904制造,并于1920更新,配备了可接、听转换的旋转红色按钮。 1927年,D-08半自动电话:第一部拨号电话,它的出现将代替交换机的人工呼叫系统。拨号装置是在1927年安装的,它真正使用是在1978年。 1927年,交流发电振铃电话:由Kristian Kirks Telefonfabrikker在丹麦Horsens制造,70年代仍在使用。 1929年,自动壁式电话:资料不详。 1929年,瑞典松兹瓦尔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型纵横制电话局。
20世纪30年代
1930年,D-30半自动镀金电话:此款电话是丹麦企业在1930完成制造的,其特别之处是表面镀金,而当时多数电话漆黑的,并且此电话有拨号装置。 1930年,FL-30自动电话:30年代由丹麦制造的,它用字母拨号。同类电话使用了大约48年。 1935年,自动电话:此款电话被用于与偏远地区的电信交换机的联络,它的设计受到30年代美国电话业的影响。 1937年,英国人里夫斯提出用脉冲所有组合来传送语音信息的方法(脉冲编码调制)。
20世纪40年代
1943年,CB-43型电话;这部电话是由Kristian Kirks Telefonfabrikker在丹麦制造,它内部设计两种振铃声,用于区别市内外来电。 1945年10月,英国人AC克拉克提出静止卫星通信的设想。 1946年,埃克特和莫奇利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提出了蜂窝通信的概念,将移 动电话的服务区划分成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设立一个基站,构成蜂窝移 动通信系统。
20世纪50年代
1950年12月,中国东北长途明线国际干线工程建成,北京到莫斯科有线载波电路开放。 1951年,F-51自动拨号电话;这部电话是由Kristian Kirks Telefonfabrikker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制造的。 1952年,F-52自动拨号电话机:于1952制造,不同于往日黑色电木材料,它是用象牙和较晚一些出现的塑料材料制成。 1954年7月,美国海军利用月球表面对无线电波的反射进行了地球上两地电话的传输试验。并于1956年在华盛顿和夏威夷之间建立了通信业务。 1956年,在英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大西洋海底铺设完成了电话电缆,使远距离的大陆之间电话通信成为现实。 1956年,“Ericofon”自动拨号电话;此款电话由瑞典LMEricsson设计和制造,命名为Ericofon。它是用新型的材料制成的,比传统电话的听筒还轻得多。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于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1号”。 1958年8月,首部国产12载波电话设备在上海邮电器材厂研制成功。
20世纪60年代
1960年1月,中国首套1,000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在上海吴淞电话局开通使用。 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梅曼用强大的普通光照到人造宝石上,制造出了比太阳光强1000万倍的激光。 1962年,美国研究成功了脉码调制设备,用于电话的多路化通信。 1965年,第一部由计算机控制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在美国问世,标志着一个电话新时代的开始。 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提出以玻璃纤维进行远距激光通信的设想。 1968年,F-68自动拨号电话:这部电话是七十年代最为常见的电话,它最初设计是在六十年代,在丹麦被广泛制造生产。 1969年,北京长途电信局安装成功中国第一套全自动长途电话设备。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提出了研制ARPA网的计划,1969年建成并投入运行,标志著计算机通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20世纪70年代
1970年,世界上第一部程控数字交换机在法国巴黎开通,这标志著数字电话的全面实用和数字通信新时代的到来。 1970年,F-68按钮拨号电话:丹麦首次使用的按钮电话,这部电话是用数字按钮代替原来的拨号方式。 1972年,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首次提出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概念。 1974年,中日海底电缆开始建设,这是中国参与建设的首条国际海底电缆。 1975年,中国自行研制设计的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设备通过国家鉴定,开始批量生产。 1976年,76E/DK80型按钮拨号电话:在1972由Jutland Telephone公司最初制造的。 1976年3月,中国自己研制的首条大容量传输系统—1800路中同轴电缆载波系统在北京、上海、杭州建成投产,全长1700公里。 1978年,中国电话容量359万门,用户214万,普及率043%。 1979年,F-79按钮拨号式计费电话:此款电话介于普通电话与公用电话之间,它主要用于服务场所、旅馆等类似地方,可以防盗打电话功能。
20世纪80年代
1980年,DA-80按钮拨号电话:这部电话的设计标志着电子学理论真正进入电话行业。 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任务是制订泛欧移 动通信漫游的标准。 1982年,便携式电报电话:此款电话由Ericsson无线系统所制造,当时它只能在丹麦、芬兰、挪威及瑞典等国家使用,它的出现为以后GSM移 动电话系统开辟了新的天地。 1982年,中国第一批投币式公用电话在北京市东、西长安街等繁华街道出现,共22个投币式公用电话亭。 1982年12月,中国从日本引进的首个万门程控市话交换系统在福州市电信局投产使用,建成中国首个引进的程控电话局。 1983年,AMPS蜂窝系统在美国的芝加哥开通。 1983年,DanMark 2按钮电话:DanMark2于1983年制造,是80年代最先进技术的体现。它具有许多功能,如电话号码记忆功能、重拨功能、监听功能、24种铃声。
21世纪
2002 年,第一部固网的智能电话机COM2008在中国诞生并进行了批量生产。 固网智能电话机
该系列的电话机后来被中国电信博物馆正式收藏。电信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员当时是这样评价的:“普通电话一般只能进行语音方面的沟通,而商务智能电话不仅能顺畅进行语音沟通,它还集合了手机、PDA、电脑等诸多(商务办公)功能,成为信息接受终端。同时具有大屏幕、手写功能、网络功能等商务电话的特点。电信博物馆最为看中的是这款商务智能电话所展示出的电信通讯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收藏此电话对研究了解我国电信通讯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价值,而且我们预计,不仅日后办公电话会换成商务智能电话,而且所有的固网电话都会向这个方向发展。” 2006年,A7688系列多媒体智能电话机 彩色屏幕的多媒体智能电话
该系列固定电话机增加了网络接口,将固定网络电话带进了多媒体网络信息时代。
编辑本段USB电话
是一种在外形上小巧美观,型似手机,易于携带的VoIP网络话机。它使用USB接口连接电脑,利用电脑接入Internet来传送语音。专业高性能,支持很多软电话。独特的手机式外型设计,即插即用,连接PC电脑或笔记本,简单易用您可通过它像普通电话一样拨打或接听任何网络电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