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800字

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800字,第1张

爱有许多种爱,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意义,有父母对子女的爱,那是无私的;朋友之间的爱,那是纯洁的;我们对穷苦人的爱,那是真诚的……但是我觉得最难忘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我的父母就是那样地爱我,让我感动不已。
其中让我最难忘的是妈妈对我的爱。有一天早晨,阳光明媚,让人觉得好象夏天已经到来,因此,我只穿了一件短衫就上学去了。妈妈就对我说:“玲玲,今天这样热是不正常的,等一会儿可能就会变冷的,你还是多穿一点去上学吧!也可以把长衣放在书包里带着去上学。天一冷就把长衣穿上。”我不听妈妈的话倔强地走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到了中午天色变暗,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温度明显下降,我穿得少,直感到冷。浑身上下不听我的指挥,不停地打起了哆嗦来了,我只好躲在了教室的一个角落里,和几个同学挤在一起。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教室外面走来,隔着玻璃窗,我看到来人正是我的妈妈。她腋下还夹着一包衣服,匆匆地走向教室门口。我立刻迎上去,激动地叫了一声“妈妈”。妈妈迅速把衣服给我披在身上。这时,我看到妈妈下身的裤子已经全部湿透了,好象刚从河里走上来一样。我问妈妈:“你在上班,怎么可以出来给我送衣服?”妈妈说:“天冷,你穿得那么少,不送会害你生病的。我跟老板请了一个小时的假,现在要赶回去上班,争取补上请假所少做的工作。”
我看着妈妈远去的背影,心里升起了一个高大的母亲的形象——伟大的母爱。
爸爸对我的爱却又是那么无私。小时候,我很早就一个人睡在一个房间里面。然而我的睡觉相道却非常错,睡不到半夜被子就会掉到地上,连我自己也不知道。被子掉了,我这个人就会感冒。爸爸知道以后,每天半夜总会起来两次帮我盖被子,特别是冬天,爸爸从热被窝里出来,只披了一件棉衣就走过来给我盖被子。有几次,我正好醒过来,看到爸爸一边给我盖被子,一边身子冷得发抖。一夜下来,爸爸早上起来显得没精打彩的。有时,他还感冒了。但是爸爸却说:“大人感冒不要紧,吃一点药就会好的。小孩感冒那就糟糕。你感冒还不如让我感冒。”你看我爸爸就是这样对我好的。
爸爸妈妈对我这么好,我一定要好好报答父母!

                    肖丽霞
      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很多,归总起来,不外乎“三靠”:一靠自己、二靠同伴、三靠专家。所以,“自主研修”、“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已经提升为新课程背景下促进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大策略。根据我校的实践经验,在具体 *** 作中,每一种策略当中都包含着三种 *** 作方式,他们相辅相成,优势互补。
      1自主研修策略
      自主研修方式之一:读书
      读书是教师终身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读书可以丰富自己的学识,夯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教师读书,提倡读整本的书,多读一些打底的书和经典的书,这是自己专业成长的根基。当然,各类教育的报刊杂志也要读,因为这些期刊上的很多文字反映的是当前的教育热点和教改动态,对当前的教改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读书的方式也有很多,但教师的读书主要有精度、泛读和研读三种。精读注重的是阅读的深度,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不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作些圈注,有时还要写些读书笔记和读书后感,这样的精读,有利于教师与文本作深度的对话,有利于自己对教育理念和本质的理解与建构。泛读注重的是阅读的广度,它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浏览和搜寻到大量的资料和有价值的信息,为教师提供更宽广的学识背景。研读注重广度和深度的结合,它要求教师带着自己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专题或问题,广泛研读许多相似、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掌握大量与课题有关的信息,从而提高自己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水平和研究起点。
      自主研修方式之二:反思
      反思是“回头思考”,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再思考,从中可以评估实践活动的效果和成败,还可以探索其中的原因和机理,为下一阶段的实践提供经验和决策。教育中的反思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它可以反思教育教学的成功之处,也可以反思教育教学的失误之处;可以反思教学机智的生成之处,也可以反思学生表现的独特之处,还可以反思教学设计的改进之处等等。教育反思一般可分三个环节:第一是对实践过程和教育现象的回顾,第二是对上述过程与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和本质探寻,第三是为后续的实践提供教育启示和 *** 作方略。
      自主研修方式之三:写作
      教师的写作是自主研修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读书和反思,可以提高教育实践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而在教育实践中积累的大量丰富而有价值的动态素材,也只有通过写作,才能凝聚成静态的文本。动态的素材凝聚成静态的文本,这个过程是教师教育思想的外化过程,是教师教育水平和思想水平的提升过程。没有写作参与的校本研究,是浅薄和苍白的。
      在自主研修中,写作的形式是多样的,而且每种形式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平时教师的写作,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第一种是写点滴反思,可以结合课堂教学进行,上课以后,总有不少感想和收获,可以及时记录在备课本上,成为教学后记;第二种是写教学日记,一日工作下来,对其中发生的重要的教学行为和现象作简要的记录和描述,写出自己即时的想法;第三种是教育随笔,在某个时间段中,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对某个问题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就以随笔形式记录下来,体裁不限,可以夹叙夹议,可以记事抒情;第四种是教育论文,这是教师对某个研究课题在阶段性实践和思考以后的较为全面和理性的总结和论述。
      2同伴互助策略
      同伴互助方式之一:磨课
    “磨课”是对课堂教学研究的一种形象化说法,往往由集体开展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三个环节组成。 “磨课”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管理过程,从目标的制定到具体实施,再到最后的总结评价,正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在“磨课”的每一个环节中,都是集体参与讨论、策划、修订和完善,它反映了集体的意志和智慧,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氛围,自动构成了一个能动的“磁场”,带动每一个成员自主地参与并自如地运行。
    “磨课”虽然有它相对封闭的运行流程,但一个流程的结束同时意味着新的过程的开始。所以“磨课”还有一个研究行为继续跟进,研究轨迹螺旋上升的形态。在“磨课”中,有两种方法值得推广,第一种是“一课多人上”,即同一堂课由几位教师同时执教,而且执教者的地域跨度越大,往往执教风格和思路差异越大,研究探讨的价值也就越大,这样的磨课,往往能让执教者之间更好地进行取长补短、借鉴改进、优化整合,有利于教改的不断深入;第二种是“一课一人多上”,即一堂课由一位执教者上几次,每上完一次,都有一个集体探讨和修改教学方案的过程,然后重新执教,纵向对比成败得失,并进一步修改完善,不断优化,不断超越。这两种磨课方法,都采用了“比较法”的研究策略,不管是横向比较和还是纵向比较,都有利于将教学研究推向深入。
      同伴互助方式之二:沙龙
    “沙龙”原意是指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高雅人士的小型聚会。本文指教育工作者或教育研究者之间主题性的小型教育研讨活动。这样的研讨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要有一个合适的主题;二是要有一定数量的教师或专家;三是要有一个主持人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四是要围绕主题开展自如深刻的对话,参与者之间没有绝对的权威,大家各抒己见,时常有思想交流、智慧碰撞、观点交锋;五是最终应该形成对讨论主题的阶段性的看法或认同,这是众人观点和智慧的有机整合。
        学校的教育“沙龙”有很多形式,假如按“沙龙”的途径可分成“场景式沙龙”和“网络式沙龙”。其中的场景式沙龙是在一个现实的场景当中开展的沙龙,它的优点是氛围好,互动频繁,信息传输快;而网络式沙龙是指参与者在网上同一个论坛或聊天室中开展的沙龙,它的优点是不受空间限制,文本的形成迅速,传播范围广。
        假如按照沙龙的内容可分成“读书沙龙”、“教学沙龙”、“德育沙龙”、“课题沙龙”、“管理沙龙”。在我校,读书沙龙主要以年级组为单位,年级组长就是主持人;教学沙龙主要以学科组为单位,主持人为教导主任或教研组长;德育沙龙主要以班主任为单位,主持人是德育处主任;课题沙龙主要以课题组为单位,主持人是教科室主任或课题组长;而管理沙龙主要以本校或几个学校的管理人员为单位,主持人往往是校长。这些沙龙组定期开展有效的沙龙活动,成为同伴互助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充分激发了教师们的潜能和智慧。
        同伴互助方式之三:展示
        学校定期由教研组或课题组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向其他教研组或教师群体展示各自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的实践、思考和成果。教学研究的展示虽然是一时的短期的,但展示前的准备工作确实大量的。以教研组为例,教研组长要对本组成员进行展示前的分工落实,明确各人展示的任务和内容,而且要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展示的序列。比如围绕研究的课题,安排好活动策划者、课堂执教者、活动主持者、活动发言者、媒体宣传者、问题讨论者、成果收集者等等。在展示活动中,展示小组的所有成员各尽所能、各显神通,专业能力会在展示的全过程中得到较好的培养和锻炼。
        3专家引领策略
        专家引领方式之一:讲座
在新课程改革中,专家引领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教师聆听专家讲座,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接受专家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对某些教育问题的见解,可以打开自己的教育视野,获得某些方面的教育启迪,促进教师在某些领域的深入思考,激发自己对教育问题的探究热情。不同的专家,各自的研究领域不尽相同,学校在邀请某专家之前,应该对他的学术专长有所了解。具体的讲座内容可以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而定,然后“以题定人”,并能够充分发挥他的学术优势和研究之长。近几年来,我校分别邀请了《小学青年教师》主编蔡东彩,《小学语文教师》主编李振村、谈鸿声,《小学数学教师》资深编辑华忠明,华师大教授胡东芳,特级教师盛大启、薛法根、薄俊生,苏州教科院教研室专家任苏民、潘家康、许红琴、袁卫星等。他们的精彩讲座,至今仍然让人记忆犹新,他们的教育思想和观点,至今仍然对我校的教育改革发挥着指导和促进作用。
        专家引领方式之二:对话
        我们邀请一位专家来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让专家来校能够充分发挥他的作用和价值,我校除了安排专家作一个专题讲座或报告之外,还充分动员部分骨干教师与他开展对话互动。围绕某些共同的话题,教师和专家共同畅谈各自的思考和观点,相互启发、补充和丰富。假如教师聆听专家讲座是一种单向接受的话,那么与专家对话更多的则是双向的甚至多向的交流;假如“讲座”是专家对教师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浸润,那么“对话”则是专家与教师的思想启迪和智慧碰撞。能与专家充分对话的教师,肯定也是一个有思想有底蕴有内涵的优秀教师。《小学语文教师》主编李振村和我校语文教师关于新课改中语文教改新动向的对话,《作文大世界》主编、儿童文学作家刘崇善与我校语文教师关于作文教学理念和策略的对话,均对我校参与对话的教师留下深刻的启迪。)
        专家引领方式之三:诊断
        教育专家对学校引领的作用和方式很多,除了上述的“讲座”和“对话”以外,还有对学校教育问题的“诊断”。学校教师自主开展的教育科研必须与相关的教育专家“联姻”,最终才能结出丰硕的科研成果。校本研究中的一些重大课题,在开题、中期汇报和结题等重要研究阶段都应该聘请相关专家来校把脉会诊。通过专家对校本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思考、实践、成果等的阶段性诊断和鉴定,可以进一步提高校本研究的实效。在开题阶段的专家诊断,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作要点和策略等;在中期汇报阶段的专家诊断,可以让我们了解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指明下阶段的研究方向和 *** 作重点;在结题阶段的专家诊断,能够帮助我们系统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帮助我们对课题研究的过程作理性的思考和价值的提升,有利于促进我们对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运用。

        节选自《三峡教育论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阶段、途径和策略》

第一篇:
父母的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自从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父母就开始爱着我们,直到永远。父母的爱,是一种对儿女天生的爱,自然的爱。犹如天降甘霖,沛然而莫之能御。这能够维护生命之最大、最古老、最原始、最伟大、最美妙的力量莫过于父母对我们的爱。
古人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的爱犹如于春天里灿烂的阳光,带给我温暖,带给我光明;母亲的爱,犹如于狂风中的一把稳定而沉着的大伞,为我遮风挡雨;母亲的爱,总在我困难的时候给予我帮助,给予我动力。那股如丝般连绵不断的爱意成为我坚强的后盾,让我时时刻刻不再有空虚的感觉。
而父亲的爱,是博大精深的,是不拘小节的。父亲的爱,总在我犯错误时,给予我正确的指导;父亲的爱,总是在我遇到难题时,给予我正确的教导……如果说,母亲的爱如水一般深远,那么,父亲的爱就如同山一般的厚重了。
说起了我父母,我的心头就涌起无限的感激。父母为了我的成长,呕心沥血,这份恩情该如何报答呢?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如何做事,如何做人。他们给我讲二万五千里长征,给我讲毛泽东、周恩来,给我讲雷锋的故事、董存瑞炸暗堡……他们告诉我,做事要小心谨慎、对人要诚恳、不可以说谎、要学会宽容、学会尊老爱幼,要懂得知恩图报、懂得无功不受禄……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以前的我总很天真的认为,父母照顾自己的儿女是很应该的,很自然的事。现在回头想想,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精神,有时,我总在想,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促使着他们呢,我也很不明白,但这也许是一种责任,一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还是爱怜,但不容置疑的是:他们确实对我们很好,确实精心的照顾着我们。就拿每一天来说吧!
每一天的上午,妈妈为我做早餐,每一天的中午,又为我做午餐,每一天晚上,又为我料理晚餐,但每一次在吃饭时,她依然在干活。到了晚上学习时,父亲又来辅导着我,教我要做每一道题的时候都要认真,不能马虎,父母每天都为了我教育着我。
这样的每一天,构成了幸福的我们,这样的每一天都是平凡的,又是不平凡的,每一天的是都是小事,有是大事,面对着父母的这分恩情,我应该以感激的心化为孝敬的实际行动,让我们都来爱护我们的父母吧!
第二篇;
这就是爱
拿着光盘的那一刻,我顿悟:爱无垠,爱无边,爱无界,让爱住在你的身 边。 ——题记
画面上,滚滚江水,瑟瑟秋风,一个身影渐渐清晰。
是他。正值中年的体态如此苍老,未曾谋面早已哀声不断。一代忠良,怎得如此地步?我分明听到他心中的波涛,正如这滚滚江水,奔涌不息。那是爱的涛声,震耳欲聋,一波接一波,一浪打一浪,怎令人不为之折服?
那悲怆的《离骚》是千古绝唱,也是他心中忧郁的排泄口。他把自己那满腔的爱国热潮伴着岁月,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楚国——这令他梦萦神往的地方,纵然楚王最终流放了他,也纵然他的革新政策受到无数的攻击。可历史的天平还了他的清白,他被历史认可,被人民传诵。
他高站在大江边,高吟着“长叹兮,以掩涕兮,”带着满腔无奈的激情,跳入那滚滚江水。
风依旧
不可否认,屈原只是无数人中的一员,只是中华民族无数文人中的一粒沙。可为什么他会名垂千古,永远烙印在历史的青竹片上呢?我想不仅是因为他在文坛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赤诚的丹心,拥有一种爱国的情怀!不是人人都如此,也不是人人都愿意如此,但屈原不同。他爱生他养他的每一寸土地,他爱伴他随他的每一位人民,他爱楚国的一切。也正是这份爱,铸就了历史长河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屏幕上打出一行字:“这就是爱,一种博大的爱,是它令沙子变成明星。
画面上,风和日丽,在加拿大的一个小镇上
一个叫邦妮的少女,身患重病,不久就要离开生活了16年的小镇,一想到自己的病,她不禁十分辛酸。
她来到镇上的一家俱乐部,观看那里的篮球训练。当她看到一个被同伴轻视的小男孩不能上场时,同情之意油然而生。在门口,她听到了这个叫罗杰的男孩与母亲的对话。从中了解到,罗杰家要搬家,他想明天得到上场的机会,尽管他知道这不大可能。邦妮很想帮助他,于是找到了罗杰的队友,与他们协商。
想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邦妮想最后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她答应那些孩子,只要他们让罗杰上场,自己就将一串价值不菲的紫水晶项链送给他们。后来,正因为有了邦妮的帮助,罗杰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勇气,从而改变的他的一生。
其实,那串紫水晶固然值钱,可更令我们感动的是什么?是邦妮那颗比水晶更值钱的心!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男孩,她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奉献出来。是什么促使她这样做?是那颗善良的心,这颗心让她义无返顾地帮助别人,爱别人。
屏幕上又显示出一行字:“这就是爱,一种细腻的爱,是它令一串紫水晶项链有了新的价值。”
我的心在颤抖:这就是爱。倘若按物质世界的分类将“爱”分为两类,那么会产生宏观的爱,与微观的爱,但无论是哪种爱,都会改变事、人,以至国家、世界。
这就是爱。

钱穆是谁?上高中时,数学竞赛得过奖,对数学有些迷。推广0618的优选法时,知道了华罗庚——中国著名的数学家;读工学院时,学习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知道了科学家钱伟长,那时他已从事社会活动了。一个工科生,不知道钱穆,应算正常。真是在买到手《四书五经》,读起《论语》后,才知道有这样一位“国学大师”。却已于1990年在台北辞世。

小学没学《论语》,倒是断章取义的批判过孔丘;退休前五年,有时间读论语,感到相识恨晚。于是研究《论语》的人物都开始上线:1960年钱穆《论语新解》;1976年南怀瑾《论语别裁》;2006年傅佩荣《解读论语》;于丹《论语心得》;2015年王蒙《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

作为中国现代史学家,一代儒宗的钱穆,在教授小学《论语》课时,就仿效《马氏文通》体例,写成《论语文解》,并在1918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生平正式出版第一部著作。在中学任教期间,又完成了《论语要略》等著作。1960年,钱穆到美国耶鲁大学讲学,在哈佛东方学研究院做学术讲演,并完成了《论语新解》,成为最受读者欢迎,20世纪最优秀的《论语》注释本之一。
知道了钱穆又怎样?仅从论语的角度认识钱穆,当然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钱穆先生学识渊博,著作等身。有介绍:他的著作一本又一本出版,多达80余种,凡1400余万字。他的《先秦史》、《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在港台地区、在大陆,一次又一次再版印刷。他在1940年出版的《国史大纲》,是20世纪中国深具影响力的一部通史著作,影响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

而我根本就没有读过他的书。只是退休闲下来,通过手机读到他孙女钱婉约写的:钱穆与联大为何没能“走到最后”。了解到在抗战胜利之后,钱穆没有随校复员回归北平,而是结束了他在北京大学任教的履历,走了一条淡出和疏离学术重镇的道路。读出性情中人的他!还看到了一篇钱穆《谈诗》的文章,在钱穆看来,读诗不是为了成为诗人或文学家,而是学会欣赏,通过欣赏接触到更高级的人生,获得一生中无穷的安慰。戳到了我的心坎。

读书是一种认识,现场访古应是另一种认识。趁着在无锡的机会,我去鸿声镇的“钱穆、钱伟长故居”,探访“国学大师”出生的地方,寻觅他坎坷人生和奋斗历程,考究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人物,溯源吴文化的深厚底蕴。

网上攻略:中间换乘一次,公交车共坐11站就到。然而不顺,换乘那路车是一小时一趟,问起 *** 着吴侬语的老人,他们也不知故居在何处。大热天里误了一个车次,到站还有一千多米,亏得一位工厂小老板开车送我,拐个直角弯才看到故居。位于鸿山街道“怀海义庄”旁原钱氏家族旧址,有照片显示,也很陈旧。上世纪曾因两次大火成废墟,仅保留20平米的旧址。今按照钱氏鼎盛时期建筑规模重现昔日旧貌,占地约5400平米。整体建筑青砖黛瓦、楼台水榭,具有江南水乡风味,而故居门前有条叫“啸傲泾”的小河,曾经伴随着钱氏家族儿女的成长,潺潺流淌至今。
游览提示有:第一进“七叶衍祥”,第二进“鸿议堂”,第三进“素书堂”,第四进纪念馆之顺序。我却借着人少,在故居内反复辗转。

卧室兼书房里,带有蚊帐的木床似乎等小钱穆睡眠,书桌的墨迹还在。书架上没有钱穆“自从知道读书,就爱上的《史记》”,却是现代的《无锡鸿声钱氏六院士》和《钱伟长校长》等书。而东面墙上,四块匾上刻有钱氏家训,分个人篇、家庭篇、社会篇、国家篇;而在“怀海堂”下,这四篇从右往左顺序镌刻在一块大匾上。似与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件事相对应,但内容更具体而接地气。
据介绍:《钱氏家训》是一篇无价的宝典,是钱家先祖后唐时期吴越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而家训是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这成为钱氏后人的行为准则,所以才成就了家族群星璀璨。个人篇有“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的训语,钱穆就是做到了典范。其治学出入于经师子集四部,为传统国学的通儒之学。毕生的著述、讲学之宗旨,刻刻不离对国家前途与民族文化之关怀。

在“私塾”的长凳上我坐了一会,体会着钱家的学习氛围。狭长的南北向屋,最南墙上是孔子的画像,两边是对联:能自得师澄慧业,与人为善爱名贤。所有的光从东边的门亮子照到长桌上,照到西墙上的孔子、老子、墨子、庄子的画像上。钱穆在素书堂呱呱坠地,钱氏家族自明初到清末都办私塾供钱家子弟上学。钱穆7岁时就在此私塾读书,与同族兄弟在这里描红开笔。据后人介绍说,钱穆每日可学生字七八十个,记忆过人,聪明过人。钱穆11岁父亲早亡,家道中落,哥哥钱挚15岁到苏锡两地商店任职,母亲一有空就自己纺纱织布,补贴家用,供孩子上学。所以钱穆特别知道发愤读书,同族兄弟读《四书》时他已通《五经》。到1908年钱伟长之父办了又新小学,私塾才结束使命。
钱穆10岁接受新式小学教育,13岁入常州府中学读书。他的知识功底、博闻强记,赢得了同窗刘半农、瞿秋白的好评。他的作文水平之高,博得任课老师吕思勉先生的表扬。18岁起为乡村小学教师。1930年起,历任多所知名大学教授。

游览简介中没有介绍“守愚亭”,而走到跟前看引导牌,感觉应该与我考究的为什么有关系。细看,这就是南方常见的四角亭子。“守愚”词意深奥,源自钱氏家训;“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亭虽狭小,望之悠然自得,感之心旷神怡。亭子东角,怪石后边一束芭蕉叶伸了出来;南侧,一珠树已枝繁叶茂,绿荫蔽日。亭子的木制窗旁,不少钱穆书法的制品:圣人之心如明镜止水,物来不乱,物去不留。有对联“劲草不为风偃去,孤桐何意凤飞来。”亭子栏杆下,翠绿的树叶托出那么多小绿果,惹人注目。

这些景致各呈风采,但更引人遐思的是介绍的文字:“守愚亭”也叫“思过亭”,凡族内子孙违反家规,必须在此面壁思过,严重者罚跪受训。钱家的“怀海义庄”有没有像大观园贾宝玉那样的主,不得而知。而五百年前的慈善机构,孕育一门六院士的奇迹,就是在濒临泰伯渎支流啸傲泾,取名“放生官河”边产生。
记得撒贝宁主持的节目《开讲啦》,曾邀请了钱易院士,她说:“不要叫我院士,请叫我老师。因为做老师是我真正喜欢的事情。”是的,钱穆是由小学而教中学,由中学而教大学,成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的教授。他的侄子钱伟长于1946年5月回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钱易是钱穆之女,现在是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文章开始已提到的钱婉约是钱穆孙女,她继承钱老先生衣钵,选择了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他们是“学而不厌”的学者,又是“诲人不倦”的传承者。他们牢记“兴学育才则国盛”的家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真是一门六院士,半门皆教师。

钱穆先生在台北,也住“素书楼”30多年,讲学,著述,隐居谈道。他在楼中挂了一幅对联:“水到渠成看道力,崖枯木落见天心”,这对联两句,是从明末清初的“江南大儒”陆世仪诗中取来的。这不是写的“结果”“总结”,是一种信心,一种很坚强的自信心。我在参观的故居中也看到签名钱穆的这副对联,通过眼观、心想,就这样知道了钱穆是谁;对他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进一步知道:在人杰地灵的吴文化大地上,为什么会产生钱穆这样的“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详细的参观故居,并获得一点感悟!看来还要创造机会,我会“乐而忘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990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 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