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中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通信是( )方式。

物联网中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通信是( )方式。,第1张

题目:物联网中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通信是()方式。A只利用有线通信B只利用无线通信C综合利用有线和无线两者通信D既非有线亦非无线的特殊通信答案:C综合利用有线和无线两者通信

物联网通信方式:

1、串口串口通信普及率高、成本低,但是组网能力差,只适合低速率和小数据量的通信

2、以太网接口(网线)以太网(Ethernet)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局域网通信技术,它规定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

以太网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介,在没有中继的情况下,最远可以覆盖200米的范围,最普及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 Mb/s。

1)核心无线技术包括:
a) 感知:传感器技术(传感器精度等,可参考Auto-ID实验室的技术成果);
b) 传输:无线传输技术(低功耗、自适应、传输协议);
c) 应用:数据处理(分布式、云计算、数据挖掘)、上层业务解决方案、信息安全
2)难题:技术的合理应用、没有标准、缺乏市场的需求刺激
另:物联网不是一个产业,更可以说是一种服务和应用。

属于无线媒介的是光纤。
光纤属于无线媒介传播。利用传输的导线进行信息传播的。因此属于无线媒介的是光纤
无线媒介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强,没有什么阻碍信号传递。

这个问题要从物联网的构成来分析:
物联网主要由感知层(主要是传感器)、网络层(负责数据传输)、应用层(负责数据处理、分析、控制等)构成。
其中感知层主要是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其本身已经比较成熟;
应用层主要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有技术对于物联网来讲已经足够完成支撑;
网络层则还不够成熟,在16年之前无线传输技术一般都由功耗较大或者通讯距离较短等缺点,这会导致感知层与网络层的实施存在困难(想象一下大量传感器部署后,由于无线网络模块功耗高需要经常换电池、由于覆盖距离短需要增设大量网关设备)。

传输媒体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传输媒体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双绞线、 同轴电缆和光纤是常用的三种传输媒体。卫星通信、无线通信、红外通信、 激光通信以及微波通信的信息载体都属于无线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的特性对网络数据通信质量有很大影响,
这些特性是:同轴电缆
1)物理特性:说明传输媒体的特征。
2)传输特性:包括是使用模拟信号发送还是数字信号发送,调制技术、传输量及传输的频率范围。
3)连通性:点到点或多点连接。
4)地理范围:网上各点间的最大距离,能用在建筑物内、建筑物之间或扩展到整个城市。
5)抗干扰性:防止噪音、干扰对数据传输影响的能力。
6)相对价格:以元件、安装和维护的价格为基础。
2、常用的传输媒体
双绞线
收螺旋扭在一起的两根绝缘导线组成。线对扭在一起可以减少相互间的辐射电磁干扰,双绞线早就用在电话通信中模拟信号的传输,也可用于数据信号的传输,是最常用的传输媒体。双绞线
(1)物理特性 双绞线一般是铜质的,提供良好的传导率。
(2)传输特性 双绞线既可以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用于传输数字信号。对于模拟信号来说,大约每5~6km需要一个放大器。对于数字信号来说,每2~3km使用一个中继器。双绞线最常用于声音的模拟传输,虽然语音的频谱在20Hz--20MHz之间,但是进行可理解的语音传输所需要的带宽却窄得多,一条全双工音频通道的标准宽是300Hz--4Hz,即只要4Hz的带宽。因而,在双绞线上使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可以进行多个音频通道的多路复用。双绞线带宽268Hz, 在通道之间留适当的隔离,那么就可具有24 条间频通道的容量。在使用调制解调器时,双绞线作为模拟间频通道也可传输数字数据。根据上前的调制解调器设计,使用移相键控法PSK,实用的速度达到9600kbps以上。在一条24通道的双绞线上,总的数据传输率是230kbps。双绞线上也可发送数字信号。使用T1线路的总数据传输率可达1544Mbps。达到较高数据传输率是可能的,但与距离有关,新近制定标准的10BASE-T总线局域网提供了通过无屏蔽双绞线数据传输率为10Mbps,采用特殊技术可达100Mbps。
(3)连通性 双绞线既可以 用于点到点的连接,也可以用于多点的连接,作为一种多点媒体,双绞线比同轴电缆的价格低,但性能差,而且只能把持很少几个站,普遍用于点-点连接。
(4)地理范围 双绞线可以很容易地在15km或更大范围内提供数据传输,例如远距离的中继线。局域网的双绞线主要用于一个建筑物内或几个建筑物内,在100kbps速率下传输距离可达1km。
(5)抗干扰性 在低频传输时,双绞线的抗干扰性相当于或高于同轴电缆,但在超过10~100kHz时,同轴电缆就比双绞线明显优越。
(6)价格 以每米2为计算,双绞线比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都要便宜得多。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也象双绞线那样由一对导体组成,但它们的按"同轴"形式构成线对,最里层是内芯,外包一层绝缘材料,外面再一层屏蔽层,最外面则是起保护作用的塑料外套。内芯和屏蔽层构成一对导体。同轴电缆又分为基带同轴电缆(阻抗50欧姆)和宽带同轴电缆(阻抗75欧姆)。基带同轴电缆用来直接传输数字信号,宽带同轴电缆用于频分多路复用(FDM)的模拟信号发送, 还用于不使用频分多路复用的高速数字信号发送和模拟信号发送。闭路电视所使用的CATV 电缆就是宽带同轴电缆。
(1)物理特性 单根同轴电缆的直径约为102--254cm,可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工作。
(2)传输特性 50欧姆仅仅用于数字传输,并使用曼彻斯特编码,数据传输率最高可达10Mbps。公用无线电视CATV电缆既可用于模拟信号发送又可用于数字信号发送。对于模似信号频率可达300--400Mbps。在CATV 电缆上用与无线电和电视广播相同的方法自理模拟数据,例如视频和声频。每个电视通道分配6MHz带宽。每个无线电通道需要的带宽要窄得多,因此在同轴电缆上使用频分多路复用FDM技术可以支持大量的通道。
(3)连通性 同轴电缆适用于点到点和多点连接。基带50欧姆电缆可以支持数千台设备,在高数据传输率下(50Mbps)使用欧姆电缆时设备数目限制在20~30台。
(4)地理范围 典型基带电缆的最大距离限制在几公里,宽带电缆可以达到几十公里,取决于界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高速的数字传输或模拟传输(50Mbpds)限制在约1km的范围内 由于有较高的数据传输率,因此总线上信号间的物理距离非常小,这样,只允许有非常小衰减或噪声,否则数据就会出错
(5)抗干扰性 同轴电缆的抗干扰性能比双绞线强。
(6)价格 安装同轴电缆的费用比双绞线贵,但比光导纤维便宜。
光纤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它由能传导光波的石英下班纤维,外加保护层构成。 相对于金属来说重量轻、体积(细)。用光纤来传输电信号时,在发送端先要将其转换成光信号,而在接收端又要由光检波器瞠原成电信号。光源可以采用二种不同类型的发光管: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和注入型激光二极管ILD(Injection Laser Diode)。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固态器件,电流通过时就发光,价格较便宜,它产生的是可见光,定向性较差,是通过在光纤石英玻璃媒体内不断反射面向前传播的。这种光纤称为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注入型激光二极管ILD也是一种固态器件,它根据激光器原理进行工作,即激励量子电子疚来产生一个窄带的超辐射光束,产生的是激光,由于激光的定向性好, 它可沿着光导纤维传播,减少了折射也减少了损耗,效率更高,也能传播更长的距离,而且可以保持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是激光二极管要比LED 价格贵得多,这种光纤称为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der)。
在接收端用来把光波转换为电能的检波器是一个交电二极管。目前使用两种固态器件:PIN检波器和APD检波器。PIM光电二极管是在二极管的P层和N 层之间增加一小段纯(I)硅,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的外部特性和PIN类似,但是使用了较强电磁场。这两种器件基本上是光电计数器。PIN的价格便宜,但是不如APD灵敏。光纤传送信号过程
对光载波的调制属于移幅键控法ASK,也称亮度调制(intensity modulation)。典型的做法是在给定的频率下,以光的出现和消失来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发光二极管LED和注入型激光二极管ILD的信号都可用这种方法调制,PIN和APD 检波直接响应亮度调制。 (1)物理特性 光计算机网络中均采用两根光纤(一来一去)组成传输系统。按波长范围( 近红外范围内)可分为三种:085um波长区(08~09um),13um波长区(125~135um) 和155um波长区(153~158um) 。不同的波长范围光纤损耗特性也不同,其中085um工区为多模光纤通信方式,155um波长区为单模光纤通信方式工区为多模光纤3um波长区有多模和单模两种。
(2)传输特性 光纤通过内部的全反射来传输一束经过编码的光信号。 内部的全反射可以的任何折射指数高于包层媒体折射指数的透明媒体中进行。实际上光纤作为频率范围从1014~1015Hz的波导管,这一范围覆盖了可见光谱和部分红外光谱。从小角度进入纤维的光沿着纤维反射,其它光线则被吸收,光纤的数据传输率可达几千,传输距离达几十公里。上前一第光纤线路上只能传输一个载波,随着技术进步,会出现实用的频分多路复用或者时分多路复用。
(3)连通性 光纤普遍用于点到点的链路。总线拓扑结构的实验性多点系统建成,但是价格还太贵。原则上讲,由于光纤功率损失小,衰减少的特性以及有较大的带宽潜力,因此一段光纤能够支持的分接头数比双绞线或同轴电缆多得多。
(4)地理范围 从上前的技术来看,可以 在6~8km的距离内不用中继器传输。因此光纤适合于在几个建筑物之间通过点到点的链路连接局域网络。
(5)抗干扰性 光纤具有不受电磁干扰或噪声影响的独有特征,适宜在长距离内保持高数据传输率,而且能够提供很好的安全性。
(6)价格 以每米的价格和所需部件(发送器、接收器、 连接器)比双绞线和同轴电缆要贵 但是双绞线和同轴电缆的价格不大可能下降, 但光纤的价格将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会大大下降,使它能与同轴电缆的价格相竞争由于光纤通信具有损耗低、频带宽、数据传输率高、抗电磁干扰强等特点,对高速率、距离较远的局域网也是很适用的。
低价、可靠的发送器为085um波长发光二极管LED, 能支持40Mbps速率和15~2km范围的局域网激光二极管的发送器成本较高,且不能满足面万小时寿命的要求。运行在085um波长的光二极管检波器PIM也是低价的接收器雪崩光二极管检波器的信号增益比PIN大,但要用20~50伏的电源,而PIN 检波器只需5伏电源。如果要达到更高速率和与之配套的光纤连接器的性能也是很重要的,要求每个连接器的连接损耗低于25dB,易于安装、价格较低。
3、无线传输媒体
编辑
无线传输媒体都不需要架设或铺埋电缆或光纤,而通过大气传输, 上前有三种技术:微波、红外线和激光。 无线通信已广泛应用于电话的领域构成蜂窝式无线电话便携式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在军事、野外等特殊场合下移动式通信连网的需要促进了数字化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现在已开始出现无线局域网产品,能在一幢楼内提供快速、高性能的计算机连网技术。
微小通信的载波频率为2GHz到40GHz范围,因为频率很高,可同时传送大量信息,如一个带宽为2MHz的频段可容纳500条话音线路,用来传输数字信号,可达若干Mbps。蜂窝式无线电话
微小通信的工作频率很高,与通常的无线电波不一样,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地球表面是曲面,微小在地面的传播距离有限,直接传播的距离与天线的高度有关,天线越高距离越远,但超过一定距离后就要用中继站来接力,另外两种无线通信技术,红外通信和激光通信也象微波通信一样,有很强的方向性,都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三种技术都需要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有一条视线(line-of-sight)通路,有时统称这三者为视线媒体。 不同的是红外通信和激光通信把要传输的信号分别转换为红外光倍和激光信号,直接在空间传播这三种视线媒体由于都不需要铺设电缆, 对于连接不同建筑物内的局域网特别有用,这是因为很难在建筑物之间架设电缆,不论在地下或用电线杆,特别的要穿越的空间属于公共场所,例如要跨越公路时,会更加困难。而使用无线技术只需在每个建筑物上安装设备。这三种技术对环境气候较为敏感,例如雨、雾和雷电。相对来说,微波对一般雨和雾的敏感度较低。
最后以对微波通信中特殊形式--卫星通信作介绍。卫星通信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作中继来转发微波信号,卫星通信可以克服地面微波通信距离的限制。一个同步卫星可以覆盖地球的三分之一以上表面。三个这样的卫星就可以覆盖地球的人武部通信区域,这样地球上的各个地面站之间都可互相通信了。由于卫星信道频带宽,也可彩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分为若干子信道,有些用于由地面站向卫星发送( 称为上行信道),有些用于由卫星向地面转发(称为下行信道) 卫星通信的优点是容量大,距离远;缺点产传播延迟时间长。从发送站通过卫星转发到接收站的传播延迟时间要花270ms,但这个传播延迟时间是和两站点间的距离可以无关。这相对于地面电缆传播延迟时间约6us/km来说,特别对于近距离的站点要相差几个数量级。

物联网应用技术解释如下:

物联网应用技术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 专业定义 物联网应用技术主要研究信息采集、无线传输、信息处理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联网系统设计、项目管理、终端节点的安装与调试、系统集成、施工等。

物联网(英文:Internet of Things,缩写:IoT)起源于传媒领域,是信息科技产业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体与网络相连接,物体通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功能。

在没有引入物联网(车联网)时的车辆管理状态。通常会在世博园的各个入口,设定关卡,逐车检查证件,逐个放行。这样往往会导致入园的车辆在入口排队等候的时间过长,而且需要安排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关卡执勤。

于是在2010上海世博会中,引入了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车联网。车联网也就是物联网的一种具体应用。

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这也是物联网最近“发烧”的原因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045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 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