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采用通过手机控制家电,市场上使用较多的是wifi模块,以及zigbee模块嵌入我们家电产品中。然而蓝牙技术以及红外技术通讯的距离太短。不符合我们生活所需。但是对于wifi模块和zigbee模块控制家电哪种技术更好呢?
美国物联网专家詹姆士认为,zigbee技术只是适合于小范围的通讯,但是如果牵涉到远程控制,他必须与网关结合,这个网关和我们常见的路由器有点相似,里面嵌入了wifi模块。wifi具有传输距离远,可传输数据量大,组网简单等优势以及对于wifi技术市场上的趋势,只要在常见的家电中进行嵌入式开发,将wifi模块与单片机结合,就能形成物联网智能家电。让我们更好的享受智能家居家电的便捷与舒适。
手机通过wifi模块控制家电控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局域网的方式,一种是广域网的方式。当然这些控制方式用户在使用手机控制家电的情况下,用户不需要了解这些信息。
接着给大家介绍一下wifi模块的工作方式,它有常见的工作方式有两种:一是sta模式,即wifi模块工作客户端模式:二是AP模式,即wifi模块工作热点模式,它可以为其他终端提供一个无线网络,以便他们接入。
wifi模块控制家电局域网工作模式有两种:
第一,wifi模块工作在AP模式,智能终端(手机、平板)直接接入wifi模块提供的网络,在同一个热点网络实现无线控制。
第二,wifi模块工作sta模式,智能终端和wifi模块工作由无线路由器提供的无线网络环境中,数据信号经过无线路由器转发,从而实现无线控制。
wifi模块控制家电广域网工作模式有一种:
第三:wifi模块工作sta模式,必须借助服务器和无线路由器的支持,首先将wifi模块的MAC地址绑定在服务器中,这样在整个互联网中服务器相当于一个路由器,智能手机只要有网络(2G/3G/4G/wifi)的支持,既可以实现无线远程控制。(如腾讯QQ聊天)
在局域网的工作模式下,通常简称为点对点控制,广域网工作模式简称为远程控制。hf—lpt230是促进物联网发展的低功耗wifi模块。
低功耗传感器与微控制器(MCU)的需求也正在快速攀升中。因此,相关组件开发商也开始积极投入新产品研发,希望促成更多智慧联网应用。
随着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物联网应用的高速发展,低功耗物联网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不同的通讯技术皆有其优劣势,必须将适当的技术导入在适当的应用才能达到最高效率。低功耗WiFi模块也开始获得工程师的青睐。
产品特点:
1、节省流量:模块已经内置了网络通信协议,支持MQTT物联网专用协议,大大节省数据流量,提高控制效率和成功率;
2、数据安全:经过多次数据加密,保障数据安全;
3、使用方便: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数据速率较高的产品。已在照明、家电、安防等多场景得到落地应用。
个人推荐以下3家,3家均有互联网巨头战略投资的背景,所谓树大好乘凉,各方面都能得到巨头的支持嘛
第一 上海庆科
成立于2004年,在行业内有10多年的技术和经验沉淀,实力杠杠的
2013年阿里巴巴战略投资的
产品及服务:物联网 *** 作系统MiCO、基于MiCO的wifi模块、移动应用(App)开发以及FogCloud云端服务(如对第三方公有云的访问和协议接入等)四个领域;
公司定位:智能硬件背后的连接者和交互者;
客户群所在市场领域:物联网领域(如:智能家电、智能健康、智能照明、智能安防、工业物联网、可穿戴产品)
核心优势:经过多年的行业经验和技术沉淀,上海庆科将开发中各种常用的中间件进行封装,整合了端和云之间的各种服务协议,定义成MiCO *** 作系统。当开发不再受硬件形态限制的时候,厂商可以专注在产品本质功能的研发,而不是投入过多精力在嵌入式底层上。因此对于众多不熟悉嵌入式底层开发、云端部署的硬件厂商来说,不仅缩短了研发时间更节约了研发成本,能够快速实现产品的智能化并上市。
第二 古北科技
成立于2009年12月
2013年获京东战略投资
产品及服务:wifi模块,DNAKit开放平台,智能家居单品等
公司定位:倾力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DNAKit及智能家居生态圈BroadLinkDNA
客户群所在市场领域:智能家居
核心优势:BroadLink与平台、厂商三方跨领域强强联合,将构建更多安全可靠、方便易用、智能互动的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和个性化的智慧生活场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智能家居体验。
第三上海汉枫电子,百度投资的,有wifi模块,
成立于2013年
2014年获百度战略投资
产品及服务:Wi-Fi/zigbee/BLE/Zwave等模块、APP、云服务器全套解决方案
公司定位:专注物联网领域无线解决方案开发
客户群所在市场领域:智能家电,手持移动设备,医疗和工业检测仪表,智能电网,物联网等领域
核心优势:拥有自主基带处理器芯片和超过30件该领域专利技术,2013年Wi-Fi模组累计出货超过500K
以上资料都是在官网或百度找的,供参考。若有不足之处,欢迎更多同行批评与指正~
面积大、干扰大、墙体多、设备多……这一切都有可能让WiFi信号产生死角,于是WiFi MESH网络来了,也火了。WiFi Mesh网络产品最高发端于北美市场,国内市场的推出计划略有落后,但经历了这两年的野蛮生长,用“火爆”来形容也不为过。WiFi Mesh面世的背景是为了满足大户型用户对于网络覆盖的需求。WiFi Mesh网络产品依然是下一个最流行的无线技术趋势,对扩充整个WiFi生态圈的产品形态很有意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WiFi Mesh网络及其产品,下面依旧做一些WiFi Mesh相关的科普。
WiFi Mesh网络(无线网状网)也被称为“多跳”的网络,是一个新的无线网络技术,与传统的WiFi网络有所不同。WiFi Mesh网络是一种基于多跳路由和对等网络的网络技术,是一种新的网络结构,具有移动宽带的特性,它可以动态扩展,自组织,自管理,自动修复和自我平衡的典型特点。最早应用于物联网领域,但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家用路由器领域一直未有出色的产品面世,直到这两年技术突破才迅速进入家用市场。
WiFi Mesh面世的背景是为了满足大户型用户对于网络覆盖的需求,那么具体什么样环境下需要我们选择一台WiFi Mesh路由产品呢,这里简单列举了几种情况供大家参考。
1、家里房子较大(面积较大或者是多层复式),现有的家庭路由存在WiFi信号死角,例如生活阳台、卫生间等旮旯位置;
2、无论采取什么措施,依然解决不了传统路由器的无线信号质量问题;
3、家里存在大量需要联网的智能家居设备;
4、你是一名喜欢追赶新技术潮流和新产品的消费者;
不可否认的是,能够实现全屋WiFi信号覆盖的并非只有WiFi Mesh路由一种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市面上一共有两种主流的全屋WiFi方案。
第一种:AC+AP,优点是稳定性好,酒店多数使用这种方案,无缝漫游;缺点是必须要提前布线,安装门槛较高;
第二种:Mesh网络,优点是部署简单灵活(可有线可无线),无缝漫游漫游;缺点是市面假Mesh路由较多,高端Mesh产品价格较贵,且兼容性有待提升;
如果说你家的装修已经很完善且短期不会重新装修的话,每个房间已经有布网线的话,那么两种方案可以任选,但方案一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安装门槛相对较高;如果每个房间没有布网线呢?那么几乎没得选,只有方案二。
如果说你的房子正在装修或者还未装修,强烈建议布网线,并且是6类网线起,有了网线就回到了上面情况。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对WiFi Mesh路由已经有了一定了解,WiFi Mesh路由也正是凭借安装简单、新一代技术潮流、WiFi信号全无覆盖等优点获得了无数小伙伴的认可。而接下来我们便通过对网件RBK353 WiFi6 Mesh套装的体验评测来实地看看WiFi Mesh路由的表现。
网件RBK353发布于2021年的1月28日,是网件继RBK852和RBK752后的第三款Orbi系列产品。如果对网件Orbi路由没有足够了解的小伙伴可能对网件的产品名比较懵,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这里简单介绍下。
以Orbi RBK353为例,其中RBK35X代表系列,截至目前已经有RBK35X、RBK75X和RBK85X三个系列,而数字越大意味着产品定位越高端,例如RBK75X和RBK85X均是三频路由,而RBK35X仅是双频路由,对于无线Mesh来说,三频和双频的区别在于双频没有专属回程频段信号,子路由的带宽会收一定影响;
而最后的数字则代表MESH套装内路由器的件数,RBK353就意味着整个包装内有三只路由(1只主路由+2只子路由),RBK352则整个包装内有两只路由(1只主路由+1只子路由)。
从定位上可以看出,网件Orbi RBK353属于入门级,但是不同于友商的做法,Orbi RBK353在硬件配置上直接选择了高通IPQ6000,集成4核心ARM Cortex A53 CPU,14nm工艺,18GHz主频,芯片定位在中上水平。
而在定价方面,不要奢望网件领势华硕三巨头会多么亲民,Orbi RBK353目前官方售价2199元,和性价比似乎没啥关系。虽然和性价比没关系,但不可忽略是Orbi RBK353一款简单、稳定、省心的成熟之作,适合对于路由器外形有较高要求又不喜欢(擅于)折腾的用户。
作为网件Orbi RBK产品线一员,网件RBK353在包装和产品上均延续了RBK85X系列的诸多特色,外观上可以说是像素级的继承,但是在产品外观设计上,RBK35再一次力求能够为用户带来颠覆感,细节上做了诸多改动,所以在网件Orbi RBK353身上还是有不少看点。
包装依旧是网件Orbi经典的蓝白色系,外层的蓝白硬纸壳材质来提升整个包装质感,内部的瓦楞纸材质为产品提供足够的支撑,以避免运输途中的破坏。正面右侧有产品渲染图,但从渲染图上就能感受到这货的高颜值,左侧便是产品系列名称,特地标明速率达到了18Gbps。
背面则是Orbi系列的一些特色功能介绍,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直接忽略,不过看看有利于了解产品的一些特性。我此次入手的是国行国内版本,按照惯例来说无线地区会被锁区。所以大家后面想入手能够更换无线地区的网件路由产品,那么建议发布之后尽快入手,因为按照网件以往的调性,新品发布之后国内版本并不会马上出,此时国行货都是拿欧美等其他区域的货在售卖,这些版本是支持更换无线地区的(EU 欧洲、PR 中国、NA 北美 、AU 澳大利亚)。
打开包装里面就是家族式的快速上手指南,因为是国内版本,所以家族式的快速上手指南做了本土化。一直以来网件Orbi RBK包装内均没有对应说明书,而这恰好是Orbi的定位,上手简单。
Orbi RBK353采用的是两只装,所以包装内有三只路由,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只路由有主副之分,最快的分辨方式的看路由正面是否有贴有产品标签,有标签的则是主路由(RBR350),没有标签的就是子路由(RBS350)。
所有配件单独包装,有三个一模一样的电源适配器,网件的电源适配器一直被我吐槽,造型上过于传统,与友商相比颜值较差。电源输出标准是12V/15A,为适合国情,插头部分为两插固定式(海外为可拆可换设计)。
包装内还附赠有一根“面条”网线,从网线自身的标识可以看得出,这是一根超五类网线。面条线美观度上有绝对优势。但不得不说的是面条网线的强度和抗干扰能力都要弱于正常的超五类网线,虽说应付家中千兆网络问题不大,但是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更换。网线整体长度约为2m。
虽说Orbi RBK353的三只路由有主副之分,但是外观上两者的差异非常小,所以下面的路由外观讲解部分以主路由为主。
路由外观上延续了Orbi家族的一贯风格,采用立式设计,以白色为主色调。但是在细节上网件Orbi RBK353做了诸多优化。首先整体尺寸小了一圈,仅有仅为17814561mm(RBK852三维尺寸为25419057112mm),重量上主路由066Kg,子路由为053Kg。
造型上Orbi RBR350并不规则,整体扁平,但是相比RBK852要更加圆润,配合小一圈的体积,RBK353看起来更加的小巧,更易于融入家居环境。
整个机身正面除了Logo没有多余的元素,正反面的断层下方均隐藏的是散热孔,能够将散热孔优雅的设计成装饰点,可见网件PM的用心和对美感的追求。
其实在Logo下方的内凹散热孔中还隐藏有一个呼吸灯,根据灯光颜色等来指示路由当前的不同状态,同时起到装饰作用。
背面和正面差别不大,但机身所有的IO布局在背面,主路由RBR350从左到右分别是Sync组网按键、1G WAN口、3个千兆LAN口、电源接口和重置按键。
子路由RBS350背面的接口则变为Sync组网按键、2个千兆LAN口、电源接口和重置按键。其实在IO上方同样有大面积的散热格栅。
路由顶部采用的是圆润设计,两条缝隙为散热通道,冷空气从底部进入,从顶部流出。
底部是4块大面积的硅胶垫,为产品站立式时提供足够大的摩擦系数,中心位置有一张产品标签,产品的基础必要信息均在上面,例如型号、MAC地址、默认无线等信息。
处理器:Soc是高通的IPQ6000
5GHz频段为高通QCN5052,支持2x2 MU-MIMO,80MHz频宽,最高速率为1200Mbps;24GHz频段高通QCN5022,支持2x2 MU-MIMO,速率可达573Mbps;
内存:512MB Flash& 512MB RAM;
LAN口:数量3,全千兆;
WAN口:数量1,1Gbps;
发送/接受:24GHz 22;5 GHz-1 22
电源输入:12V/15A;
支持数据传输率:
80111ax(WiFi 6)24Ghz:573Mbps;
80111ax(WiFi 6)5Ghz:1200Mbps;
再回想起Orbi RBK353包装正面的“18Gbps”相信大家应该有所了解,18Gbps=1800Mbps=24Ghz :573Mbps+5Ghz:1200Mbps。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厂家宣称的路由器无线传输速度只是各频段下的理论值总和,这个值加起来很高但现实中很难实现,这里不是针对某一个品牌,是所有的路由品牌。
正如上文所说,网件的Orbi走的是高效、稳定、易用和覆盖广路线,体现在使用上自然是怎么简单怎么来,这点不管是在网页端还是手机APP端、是配网还是组网都得到了验证。
网页端一如既往的简单明了,但整个UI还是偏传统,虽说上手快, *** 作起来简单,但美观度上尚有提升空间。
为了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网件引入了Armor Security,可以更好的保护你的网络和连接的设备,但是试用时间结束后需要自己购买,当然我们也可以手动关闭此功能。不过遗憾的是在国内版本上没有找到此选项。
RBR850同时支持AP模式,这对于高阶路由玩家提供了更多的设置空间。相对来说更多的设置需要在网页端完成。从这里可以看出网件的思路是APP满足日常的基本需求,更高阶的设置则依旧保留在网页端,和华硕有异曲同工之妙。
APP *** 作比较简单,首先需要在苹果应用商店或者谷歌商店下载对应的APP,然后创建一个账号进行登录,有了此账号后期可以实现远程 *** 控路由。正常登录账号后,添加对应的路由,然后通过手机镜头扫描RBR850机身正面的QR码即可连接新路由,然后进行常规设置即可完整配网步骤。
除了正常的账号密码登录外,“Orbi”应用还支持指纹登录,为防止账号遗失,在注册账号时还必须设置问题回答,安全机制等级较高。
进入到APP路由管理界面,能够直观的看到当前路由状态和分身状态,往下则是6个对应的常用功能模块,分别是设备管理器(查看当前Mesh系统的联网设备),网速(内置的是SpeedTest测速,从实际体验来看测速过程较慢)、Wi-Fi分析(能够直观的看到当前信号强度、查看信号的信道和相关干扰情况,对于有一定网络知识需要调试的小伙伴比较有用)、网络地图(Mesh系统的联网状况)、无线设置和访客网络。
按理说,Mesh组网是一个复杂而又极具技术含量的事, *** 作起来并不简单。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复杂性,反而引起来路由工程师的重视,通过繁重的幕后工作换得了我们目前比较简单的Mesh组网方式。虽说各个路由品牌的Mesh组网都不难,但是网件Orbi也算是做到了极致。
只需要将主路由配网后,再将分身路由正常通电,待白灯稳定常亮按下分身背后的SYNC按钮,剩下的便是等待,约数十秒的时间,两只路由便自动组网成功。
网件Orbi RBK353优先组无线回程Mesh网络,如果想切换到有线回程,只需要通过网线连接主路由的LAN口和分身路由的LAN口,会自动切换到有线连接,拔掉网线又会自动回到无线回程。
关于无线回程,因为Orbi RBK353仅有双频信号,所以会使用58G与RBR350组建无线回程,并释放出24G和58G供用户使用,因为没有专属回程信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最大速率。
测试环境:建筑面积为81平的两室两厅两卫房子,户型示意图里的深褐色为承重墙。Orbi RBR350放置在图中红色标注位置,测试位置分别是A、B、C、D、E。A点与路由中间没有任何的遮挡物,距离为35米左右;B点相隔一面承重墙,距离为3米左右;C点相隔一面普通墙壁,距离为25米左右;D点相隔一道木门,距离为6米左右;E点相隔一面承重墙和两面普通墙,距离为75米左右。
负载情况:智能家居终端全部切换到测试路由,保持30个终端在线(不进行大流量交互),模拟真实环境;
测试设备:OPPO Reno 10倍变焦版手机;
信号强度:中国区;
测试网络:电信300M光纤;
(信号强度:图中顺序对应ABCDE位置)
尽管在五个不同位置信号出现了波动,但信号强度依旧处于正常范围内,由于E点距离路由较远同时阻隔墙壁较多,所以信号强度衰减到了-77dB,已经影响到日常使用,这就是为什么需要Mesh路由的重要原因之一。
(SpeedTest测速:图中顺序对应ABCDE位置)
从速度测试上也能清晰的看到各个位置的网络状况,AB两处在5G信号下基本是全速状态,而CD亮点由于信号强度衰减,速率也出现了对应衰减,E点此时已经难以保持正常的上网需求,只能维持最基础的网络通信。
其实只要下行速度超过300Mbps/s,上行超过30Mbps,基本就可以断定速度已经达到了满速,
之所以这样决定是因为下行速度超过200Mbps之后就很难断定是因为路由信号衰减而造成的速度下降还是因为电信光猫自身的压制作用。
网件Orbi RBK353主打网状网络技术,所以接下来我会将两个设备进行Mesh无线组网。
测试环境:建筑面积为81平的两室两厅两卫房子,户型示意图里的深褐色为承重墙。一个主路由Orbi RBR350放置在图中红色三角标注位置,一个分身路由Orbi RBS350放置在图中黑色三角标注位置,另一个分身路由Orbi RBS350放置在图中黑色三角标注位置。测试位置同样是A、B、C、D、E。A点与路由中间没有任何的遮挡物,距离为35米左右;B点相隔一面承重墙,距离为3米左右;C点相隔一面普通墙壁,距离为25米左右;D点相隔一道木门,距离为6米左右;E点相隔一面承重墙和两面普通墙,距离为75米左右;从日常的使用来看,E点是WiFi信号的重灾区。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为啥要求生活阳台有网络呢?生活阳台位置我放有智能洗衣机(需要联网)、吸顶灯(需要联网)等设备,所以也需要网络。
负载情况:智能家居终端全部切换到测试路由,保持30个终端在线(不进行大流量交互),模拟真实环境;
测试设备:OPPO Reno 10倍变焦版手机;
双频信号:双频合一
传输区域:中国,测试的房子不是很大,为了更好的漫游效果,将信号的发射功率调小了;
测试网络:电信300M光纤;
(5G信号强度:图中顺序对应ABCDEF位置)
从单个路由5G信号强度和Mesh网络5G信号强度的对比图上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房间每个位置的信号状况,可以看到D(书房)、E(生活阳台)两个位置的信号有了明显好转,信号强度要远远超过单个路由。之所以这样自然是移动终端自动漫游到了更好的信号源上。
(5G SpeedTest测速:图中顺序对应ABCDEF位置)
SPeedtest速度方面,在A点和B点,不管是单个路由还是Mesh组网网络,上行和下行均达到了满速状态;D和E点速率有了明显提升,但是按照信号强度来说,这样的速率表现肯定是不合格的,这里面主要是因为网件Orbi RBK352是双频路由,回程信号共用一个5G信号,导致子路由的整体吞吐有所下降。
漫游除了改善家中各个位置的信号状况,其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那就是信号漫游时的网络状况,例如我们在《王者荣耀》中打得正酣,你需要从主卧到生活阳台去拿个物品,此时的走位一定会出现信号切换,如果漫游效果不佳的话,延迟掉线是必然的,所以接下来也简单测试下网件Orbi RBK353漫游时的具体表现。
测试环境:建筑面积为81平的两室两厅两卫房子,户型示意图里的深褐色为承重墙。一个主路由Orbi RBR350放置在图中红色三角标注位置,一个分身路由Orbi RBS350放置在图中黑色三角标注位置,另一个分身路由Orbi RBS350放置在图中黑色三角标注位置。测试位置同样是A、B、C、D、E。A点与路由中间没有任何的遮挡物,距离为35米左右;B点相隔一面承重墙,距离为3米左右;C点相隔一面普通墙壁,距离为25米左右;D点相隔一道木门,距离为6米左右;E点相隔一面承重墙和两面普通墙,距离为75米左右;从日常的使用来看,E点和F点均是WiFi信号的重灾区。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为啥要求生活阳台有网络呢?生活阳台位置我放有智能洗衣机(需要联网)、吸顶灯(需要联网)等设备,所以也需要网络。
负载情况:智能家居终端全部切换到测试路由,保持30个终端在线(不进行大流量交互),模拟真实环境;
测试设备:OPPO Reno 10倍变焦版手机;
双频信号:双频合一
传输区域:中国,测试的房子不是很大,为了更好的漫游效果,将信号的发射功率调小了;
测试网络:电信200M光纤;
走位情况:从D——A(第一次漫游),A——E(第二次漫游),E——A(第三次漫游),A——D(第四次漫游);
第一次漫游:副路由(户型图黑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切换到主路由(户型图红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耗时88ms;
第二次漫游:主路由(户型图红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切换到厨房副路由(户型图黑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耗时35ms;
第三次漫游:厨房副路由(户型图黑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切换到主路由(户型图红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耗时58ms;
第四次漫游:主路由(户型图红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切换到副路由(户型图黑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耗时53ms;
而整个漫游过程中,丢包率为0。
如果说以上测试数据并没有太大感知,下面我便说说我自身的一下体验,确实有被Orbi RBK353的漫游实力惊艳到。应该说绝大多数路由厂商都会宣传自家的Mesh产品可根据当前的信号强度和速率来选择最佳的信号接入,但是实际体验并非如此,表现较好的是信号漫游比较及时(前提是漫游前的信号较弱),不丢包;表现差的会表现出漫游效果差,出现丢包等各种状况。但是通过实测发现,Orbi RBK353不仅漫游及时,并且在多个Mesh信号覆盖的区域,Orbi RBK353能够在最快的速度找到当前位置速率最佳的信号并自动切换过去。
网件Orbi的产品理念一直是简单、易用、高效、覆盖广,当第一代Orbi产品完成这个使命后,RBK353作为后续继承者,要做不可不仅仅是继承,而是发扬光大,而从实际体验来看,RBK353确实已经做到了。
例如在简单易用方面,网件RBK353只需插电、按下SYNC按钮即可自动完成MESH无线组网全过程,即使是没有任何网络技术基础的小伙伴也能单独完成;在信号覆盖范围伤,三支装的RBK353可以满足200平以上的房子,只要不是屈指可数的大土豪都可以满足,即使是大土豪也只能额外增加一些子路由即可;在定位方面,网件RBK353虽然是入门级,但是在用料上却不含糊,虽算不上性价比产品,但是却能够满足高负荷的网络环境,做到一劳永逸。
所以说,如果你是对路由有一定要求而又不想折腾,那么网件Orbi RBK系列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比之下,Orbi RBK353就是性价之选了。
WiFi模块又名串口Wi-Fi模块,属于物联网传输层,功能是将串口或TTL电平转为符合Wi-Fi无线网络通信标准的嵌入式模块,内置无线网络协议IEEE80211bgn协议栈以及TCP/IP协议栈。传统的硬件设备嵌入Wi-Fi模块可以直接利用Wi-Fi联入互联网,是实现无线智能家居、M2M等物联网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WiFi模块参数主要包含硬件、无线和其他参数,下图是WiFi模块WG217的参数,希望能有助于您了解WiFi模块和WiFi模块选型应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