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02次飞行。标志着中国航天工程取得又一重大进展。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七号改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一箭双星”成功发射,也为文昌航天发射场年度航天发射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轨道卫星发射重量将达到6吨至7吨左右。今年3月刚加入长征火箭家族的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高轨液体运载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7吨,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高轨道55吨至7吨运载能力的空白。
此次发射成功,长七改火箭挑战我国首次两颗高轨道主卫星的“一箭双星”发射。为了在有限的整流罩空间内合理容纳两颗卫星,设计人员采用了串联布局,打造了外支撑整流罩,并且通过新研复合承力倒锥和高整体机加卫星支架,有效提升了整流罩内可用包络空间,使任务实施成为可能。
01星02星发射成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让我国在高空轨道领域,发射重量型卫星奠定了基础,向真正的航空航天强国迈进。
天基物联网
扩展资料: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且是一个封闭且能自我调控的系统。地球是整个宇宙中唯一已知的有生物生存的地方。
一般认为生物圈是从35亿年前生命起源后演化而来。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统合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外层圈,其范围大约为海平面上下垂直约10公里。
来源:环球网
图集
日新月异的光谷。
当前武汉致力打造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要枢纽,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国科创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
更重要的是,随着国家战略聚焦和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的落地,武汉加快发展的机遇之好前所未有,扩大开放的信心之强前所未有,投资武汉的空间之大前所未有。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三大核心城市之一、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的武汉,必然继续致力于携一江两岸、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五大产业基地,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在此背景下,世界从武汉见证中国的勃勃生机:
10月5日
武汉市召开工作专题会,研究武汉六环线及放射线建设等工作。 武汉六环线是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项目,分为东、南、西、北4个路段及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汉南过江通道两座长江大桥。
9月9日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该环评公示称:该项目计划于2020年10月开工,2024年10月建成,全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为120公里/小时,桥面采用双向8车道设计,主跨1360米。
这意味着,连接长江右岸中国光谷长江存储器产业基地和长江左岸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武汉第12座长江大桥即将横空出世。
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示意(以规划最终方案为准)。
双柳长江大桥开工在即
一线串起长江两岸科创大格局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介绍,双柳长江大桥是《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将进一步优化武汉城市圈高速公路结构,增强过江通道供给能力,强化路网衔接与转换,并为沿线地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就像武汉每修建一座大桥一样,围绕大桥两端的区域,总是好消息不断:
9月5日,注册于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航天行云 科技 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在今年5月成功发射两颗卫星基础上,将在明年发射12颗卫星,逐步组建总计80颗卫星的天基物联网,解决全球范围内的物联网通信盲区问题。
9月10日,长江存储国家存储器基地推出了首款使用自产芯片的消费级商用产品“致钛”固态硬盘;
这个过程中,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内已基本建成的航天科工火箭公司快舟系列运载火箭总装总调中心,将用主打产品“快舟火箭”发挥出强有力作用。
目前,位于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航天行云 科技 有限公司行云工程研制保障条件(一期)项目,包含运营及试验厂房、动力中心等,也已启动。
今年7月,光谷科创大走廊核心区规划出炉;同期,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同样进展神速,火箭、卫星、新材料等正在快速推进,实现量产、产值指日可待。
由此,在长江武汉段的下游,大河两岸群星闪耀:右岸是光谷 科技 创新大走廊,向西源起于武汉市武昌、洪山等科教资源密集区,向东拓展至鄂州、黄石、黄冈等 科技 产业集聚区;左岸由长江新城一路向东,以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团风产业新城、问津产业新城为组团,正在打造一条“武汉东产业新城集群”。
位于长江两岸的科创大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六环驱动东部“火箭速度”
武汉两大科创群星组团融入大循环
区位和产业人才优势,一直是武汉的核心优势。
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日前在武汉表示:
武汉有两大优势:
一是当之无愧的区位优势,武汉地处华中、九省通衢、交通四通八达,在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形势下,武汉将有可能成为全球产业制造中心;
第二大优势则是武汉的人才优势,武汉的人力资源优势居全国第三,这一优势将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
基于交通和人才的产业发展导向,江城武汉具有十足底气,以桥带两岸、两桥串成环、环线促发展,这也是近年来武汉城市发展格局和产业资源调度重要特点。
武汉六环线是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项目,分为东、南、西、北4个路段及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汉南过江通道两座长江大桥。
10月5日,武汉市 召开工作专题会 , 会议强调,要 抢机遇、抢时间、抢要素,高起点谋划、快节奏推进六环线及放射线建设,为武汉疫后重振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推动武汉城市圈一体化进程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规划进度最快的双柳长江大桥(新港长江大桥),将有望率先发力,可将以国家存储器基地为新驱动的光谷创新走廊和以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为代表的多个产业新城串联起来,整体纳入到武汉都市圈的“内环”中来,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
除了扩大武汉的环线范围和联动效应,环线内部交通组织的密度和精度还在进一步提升,这也为长江左右两岸产业协同发展、武汉东部产业新城集群与中国光谷形成互动联动创造内循环和小循环。
据介绍,武汉市正在积极与国家铁路集团对接,将已纳入《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的光谷长江大桥建设尽快启动,目前处于方案论证阶段,这条公铁两用城市道路部分拟采用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双向8车道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
双柳长江大桥加上已规划的光谷长江大桥,两桥夹一江、两桥串两廊,武汉有望在国内大循环中形成沿江产业发展的“产业小循环”,利用夹江发展的双轮驱动力, 在武汉东部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火箭速度”。
光谷长江大桥公铁合建示意(以规划最终方案为准)。
现在光更快、未来天更高
迈向“第三极”的武汉东紧追光谷东
今年上半年, 光谷GDP总量和增速均居武汉市各区之首, 达到了2019年上半年的九成,其中二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较上年同期增长135%。
在当前经济重振过程中,光谷速度得益于其强大的产业基础。上半年,在汉的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联合国内厂商共同完成基于国产芯片的高速50G光模块样机,长江存储武汉基地项目二期、霍尼韦尔新兴市场中国总部揭牌、迈瑞医疗“全球第二总部”同日在汉开工;将“鲲鹏”引入武汉的华为已在提供云服务场景;武汉华星光电的国内首条柔性折叠显示屏生产线正在量产爬坡;小米武汉总部签下二期战略合作协议;光谷出台“互联网+教育十条”新政,5年再贡献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同样的,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团风产业新城、问津产业新城等科创产业群星,正致力于打造“武汉东产业新城集群”,将以更新的规划定位和产业赋能,紧追光谷步伐。
10月5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武汉宣布,将继续加大在汉投资,和武汉共同努力,把第六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办出水平,把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打造成国家高新技术示范引领项目,支持武汉迈向航天“第三极”。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四大功能分区协同发展。
8月,作为快舟总装总调中心(一期)的补充条件项目,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快舟火箭产业园二期辅助厂房正式开工,将建设1万平方米的辅助厂房及数字化生产线一条,主要用于快舟系列固体运载火箭发射、测试车辆的维修、保养,部分关键产品试验以及产品仓储等,预计于2021年3月底前完工。快舟火箭产业园的投产,意味着“武汉造”火箭将实现量产。
火箭产业园实景。
据了解,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主体结构已封顶,年内将具备投产能力;行云测运控中心已安装完毕;和泰新材料、磁电等项目正加速建设中。
目前,基地已初步形成8平方公里产城融合示范区,先后完成了路网环线、航天公园、产业港公园、社区足球场等项目建设,园区格局初步呈现;同时,全面启动九年一贯制学校、三甲医院、文体中心、幸福里商业等配套设施建设,现代化城市生活正逐步呈现。
随着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团风产业新城、问津产业新城等打造的武汉东产业新城集群的持续发力,武汉东部的双轮驱动力道十足,长江左岸武汉东将紧追长江右岸光谷东。
说了这么多,都不如一场现场直播live来得过瘾。敲黑板、敲黑板、敲黑板——重点来了:
10月15日晚,19:00—21:00,“武汉东一江两岸 科创大走廊”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投资峰会,将跟随多位经济、产业、城市规划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探究武汉东的投资发展之势。
直播现场已搭建完毕,多机位现场待命。就等你来!
光谷30年,在武汉再造了一座产业新城,得益于光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可谓 “跑得很快”;未来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前途更加不可限量,必然会“飞得更高”。在两桥飞架、公园建成、大道通车、火箭发射、卫星上天、医院落成等不断利好加持之下,长江左岸航天大道串联的武汉东产业新城集群,实现产业两翼齐飞的宜居宜业之城,必然崛起于武汉东方。
简单来说,中国版“星链”就类似于一个“超级wifi”,可以为全球各个角落提供高速互联网通信服务。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依靠一颗颗卫星组成通信网络,达到预期的覆盖范围。早在2016年,我国已经在卫星通信系统方面开始全面布局。参与该计划的是中国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团,二者分别启动了“鸿雁星座”和“虹云工程”。总体来说,航天科工集团负责的“虹云工程”与SpaceX公司的“星链”更为相似,主要侧重宽带网络的构建。而“鸿雁星座”更为侧重窄带通信,也是我国在太空网络通信探索领域的创新。在这两大工程同步启动的同时,我国还同步推出了卫星互联网“行云工程”。相对来说,这个“行云工程”除了为地质部门、海上运输部门及环境部门提供检测服务之外,也是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因为一旦“行云工程”投入使用,它可以充当覆盖全球的天基物联网,成为实现“万物互联”的支柱平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无处不在,从地图导航到外卖,再到车库停车,无处不在。全球有超过372亿手机使用北斗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开拓进取的过程。北斗一号的主要成就是两颗卫星实现了广泛的高精度定位和授时服务,覆盖中国和周边地区。根据GPS定位原理,需要12颗卫星,双向授时精度10ns,全球领先。定位和报告可以在同一渠道同时完成。用户知道我在哪里,指挥部门也知道我们在哪里,定位报告是北斗与GPS最大的区别。
北斗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三频完整服务能力的导航系统。北斗是全球首个连续导航定位报告双模式集成系统。双模用户计算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成就是独立建立了时间和空间的全球基准,因为只有全球系统是全球系统的代表,那些区域系统没有能力建立时间基准,所以北斗系统没有。北斗七星实际上是从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的航行,因此北斗七星的成就是跨代的。
我国北斗建成后,基本上达到了L频计级的导航精度。在2030年或2035年,一个导航、通信、遥感融合深度的空间系统将来自中国,中国的高速网络采用5g地面网络,实现全球天空物体和内容的连通性,第六代移动通信,中国的6G道路和西方国家的不一样,中国是先建设地面系统,然后建设空间系统,中国的空间系统是基于北斗时空基准的,所以中国的5G将会成功,中国的6G也会成功。
未来会有一个北斗全球物联网。互联网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联系,人们非常包容。为了实现全球动态事物之间的互联,全球物联网必须在时空基准下进行维护。世界一流的动态分米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实现,提供了统一时空基准的天基物联网,获得了天基无线电全球系统对地球的认知,北斗未来天基物联网模块实现了空间物体与空间的互联,空间与地球内容联网,任务超出了地球导航方法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北斗空时基准的基本价值,打破世界上独立建筑行业导航、通信、遥感的固化状态,为包括遥感在内的大部分行业提供公共数据链接。北斗多业务卫星无线电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北斗三号在基础导航、星基增强、精确单点定位、信息通信、国际搜救等服务领域的综合创新,是未来发展的良好开端。
2021年对中国通信产业而言是个标志性的年份。随着同年8月工信部宣布我国5G基站数与终端连接数占全球比重均超过70%,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面通信网络。而新的目标,正在向空间通信进发。值得注意的是,将低轨卫星通信需使用的非地面波(NTN)技术纳入5G范畴,正是全球通信标准制定组织3GPP正在努力的目标。2021年9月,3GPP公布5G技术标准的R17版本将于2022年冻结发布,标准将首度引入非地面波技术,以作为5G标准的一部分。业内广泛认为,这对于移动与卫星通信产业而言,将是一座重要里程碑。
TrendForce研报预估,截至2022年全球卫星市场产值将有望达295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33%。尤其是在我国,受物联网需求与有限轨道资源驱动。预计2021 2035年我国卫星互联网总产值或可达93377亿美元。
标准先行 与5G互补融合
卫星互联网的提出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摩托罗拉便提出了“铱星”计划,但在地面网络尚未完善的彼时,该计划也因实现成本过高而终告流产。直至近年来伴随5G网络的演进,卫星通信的优势才重新显现,并获得重视。
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陈山枝博士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低轨卫星通信的定位应该是与5G实现差异化互补,到6G时代,陆地移动通信和低轨卫星通信则将实现有机融合,包括架构融合、空口融合及终端融合等层面。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目前的5G网络而言,支撑各垂直行业的物联网应用连接则是更为紧迫的任务,据中国互联网协会今年7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到2025年,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将高达801亿个,年复合增长率达141%;全球则预计将有309亿台物联联网设备接入。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低轨卫星互联网将成为2022年电子行业的关键趋势之一。预计在相关企业推动下,低轨卫星服务与相关零部件出货量将在2022年显著成长,低轨道卫星服务供应商将优先受益。
企业探路 卫星发射迈入活跃期
与任何产业的崛起路径类似,企业的先行 探索 也成为我国低轨卫星市场寻求突破的重要特征与趋势。
供应链拆解信息显示,卫星产业生态链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地面站、卫星服务四大领域,目前产业阶段以卫星制造与发射为主,在国内,领衔这一环节的为两大央企巨头——中国航天 科技 和中国航天科工。
公开信息显示,在星链计划诞生的2015年同年,中国航天 科技 和中国航天科工便同时公布了各自的低轨卫星项目——“鸿雁”和“虹云”,两者计划各自发射300颗和156颗低轨通信卫星,并将于2023年建设完成,其中,两大系统的首颗实验星都已于2018年底试射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在“鸿雁”和“虹云”两大工程完工前,我国还于2018年部署了首个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工程“天启 星座 ”。官方信息显示,这一系统由38颗低轨卫星组成,目前已成功发射15颗,并计划于2022年部署完成,届时能够解决70%以上陆地、全部的海洋及空中物联网数据通信覆盖盲区问题。
同时,中国航天科工也牵头推出了天基物联网 星座 “行云工程”,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所属航天行云 科技 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微表示,目前项目第一阶段建设任务已圆满完成。计划在2022年完成第二阶段共12颗卫星的发射任务,并完成小规模组网。据其透露,届时该工程将会在集装箱运输监管、地质灾害监测、电网传输安全监管、油气勘探以及水利水务监管等诸多领域发挥作用。
而在央企之外,民营卫星发射企业也开始站上舞台中央。以银河航天为例,继今年5月与中国信通院成功合作开展一系列低轨卫星 星座 体制技术试验后,该公司又于今年10月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初步完成了5G卫星接入组网通信测试。
“随着国家队与民营航天企业同时在低轨卫星发射上发力,预计2022年国内卫星发射次数有至少2倍的倍数级增长。”张毅预计。
领航产业 政策加速落地
为了护佑引领低轨卫星产业的 健康 发展,我国中央与地方层面近年来也出台了多条产业政策。
国家层面,2020年4月,我国首次提出“新基建”计划,卫星互联网被纳入其中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范畴。2021年3月,我国“十四五”规划出炉,明确提出将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
2021年11月,工信部对外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一步在“十四五”规划总体目标基础上细化,提出包括全面部署5G、千兆光纤网络、IPv6、移动物联网、卫星通信网络等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5项重点任务。
《规划》指出,加快布局卫星通信,加强卫星通信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推动高轨卫星与中低轨卫星协调发展;推进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信息通信系统深度融合,初步形成覆盖全球、天地一体的信息网络,为陆海空天各类用户提供全球信息网络服务;积极参与卫星通信国际标准制定;鼓励卫星通信应用创新,促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信息通信领域规模化应用,在航空、航海、公共安全和应急、交通能源等领域推广应用。
《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则指出,超前布局6G网络,支持发展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通信感知一体化、通信与人工智能融合、星地一体融合组网、通信网络内生安全等通信融合技术,协同开展6G相关的高端芯片、核心器件、仿真验证平台等攻关研制。
对于各地的政策加持,张毅分析称,卫星的发射需要极高的技术积累与资源调配能力,短期内在政策利好背景下诞生的企业很难具备航天发射需要的能力,而从地方政策的内容指向看,也更多会是材料、遥感、无线、芯片等产业链配套企业,后者在2022年会有明显的数量增长。
此外,张毅认为,中央与地方产业政策的密集出台,反映了卫星产业建设将在各地加速落地。随着商业卫星发射在2022年进入活跃阶段,2022年低轨卫星市场规模也将迎来进一步的增长。
研究团队将原本的火箭末子级改造成成本极低的科学实验和通信平台,实现了太空垃圾“变废为宝”。
中国风云三号04星(FY-3D)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据悉,在以往各国每一次火箭发射后,随着一级火箭、二级火箭以及整流罩的脱落并返回地面,末子级火箭会随着它的有效载荷一同进入轨道,并长期在太空中占据宝贵的轨道资源,对在轨空间飞行器造成安全威胁,是目前体量最大的太空垃圾,也是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困扰,由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纳系统中心、上海智能电子与系统研究院、复旦大学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宇航系统研究所和下属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等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长达两年多时间的联合攻关,对常规微纳卫星功能模块高度集成化与芯片化,硬件资源可重构和智能化设计,使其重量降至30克以内,整机结构重量降低到11千克。
据介绍,本次发射,复旦大学与航天八院双方研究人员巧妙地安装了多组这种芯片系统,建成了首个末子级留轨智能应用平台,开展天基物联网实验。研究团队介绍,在火箭发射任务相对频繁的当下,这种方法具有发射周期短、在轨数量多、载荷成本低等众多优势,对构建未来多轨道天基信息网络具有重要的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