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鸿蒙OS 3.0 发布,鸿蒙系统新升级或给生态链市场带来新机遇?

华为鸿蒙OS 3.0 发布,鸿蒙系统新升级或给生态链市场带来新机遇?,第1张

华为公司常务董事、终端设备BGCEO余承东公布,正式上市全新一代系统软件HarmonyOS3。目前为止,配备HarmonyOS2的华为设备数提升3亿,鸿蒙智联商品出货量提升17亿。“HarmonyOS是有史以来发展趋势更快、都是遮盖更新型号最多的电脑 *** 作系统。”

据了解,HarmonyOS30第一批兼容型号包含华为的P50系列产品、Mate40系列产品、Mate50系列产品及其华为公司MatePadPro126英尺2021款。与此同时,HarmonyOS30超级终端适用包含复印机、聪慧近视眼镜、车载电脑在内的12种智慧设备组成协作。除手机外,智慧屏、PC等设备还可以变成超级终端的中心机器设备,产生办公室、游戏娱乐、运动和交通出行新感受。

鸿蒙30的到来有什么影响?读懂通信研究院研究者袁博觉得“鸿蒙系统正逐渐迈向全世界,并在加强建立与安卓系统、iOS三足鼎立的资本,鸿蒙30的诞生,代表着‘少魂’问题的解决再进一步。”英雄所见略同,华为公司内部人员也认为,鸿蒙30较大的突破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可控,其在底层搭建中降低了非自主研发的开源项目的使用,有希望完全摆脱海外生态的垄断性。

但是,鸿蒙系统还很年轻,将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对于此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者陈佳表明,“鸿蒙系统作为一个新生的安卓 *** 作系统,大部分进行首环节每日任务,但间距全世界顶尖电脑 *** 作系统依然存在差别。鸿蒙系统否能形成战略优势还看鸿蒙30的实战演练状况。”

据了解,鸿蒙30有超级终端、鸿蒙智联、万能卡片、顺畅特性、隐私安全、信息无障碍六大升级,为用户增添了全新的全场景体感互动。

华为公司HarmonyOS的下一站在哪儿?看中华为公司HarmonyOS的同时,社会各界也明确提出希望。华为公司HarmonyOS的面世,某种意义上是“国产替代”发展趋势里的一座新高度。但国产替代并非是单纯的取代、兼容,其背后拥有更深层的商业化的逻辑和生态问题。

“非生态闭环不可活”,鸿蒙系统要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电脑 *** 作系统,就必须协同好几个合作者,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华为公司内部人员先前对媒体表明:“华为公司根据持续不断的研发及多位基础设施建设自主创新,将面向全球普遍结合行业组织和产业小伙伴等,构建生态。”

从短时间看,鸿蒙系统独立的应用生态的多元性待提升,根据鸿蒙系统中的卓越运用仍待发生。但是HarmonyOS3或者一个新的征程或是新的契机点,将吸引更多合作者和开发人员进到。国内绿色生态也有望加快推进搭建,鸿蒙生态圈的技术服务类、绿色生态应用类有关小伙伴也或可借此机会趁势辉煌。

1、集成在keil中,没有所谓移植概念。针对任何MCU都可以一键添加(试想一下,如果你将来用的不是STM32,那么移植OS是不是还是那么容易);
2、占用资源极小。大约5kB,而且针对cortex系列ARM官方优化,效率不言自明;
3、组件丰富。常用中间件USB/network/GUI/文件系统等,ARM官方已经准备好,只需要在keil中一键添加,同样没有移植概念;
4、仿真非常方便。在keil的debug模式中,轻松查看任务的CPU、内存占用,还有各任务的运行时间、运行状态,各任务之间如何抢占,非常直观,不需要像其他RTOS那样调用专用的查看函数;
5、CMSIS RTOS是ARM现在热推的物联网 *** 作系统mbedOS的基础,搞懂这个RTOS API,mbedOS更容易上手,物联网是大势所趋,ARM的在这个浪潮中的地位众所周知(软银收购ARM的核心原因),物联网以后估计会产生大量的相关工作机会;
6、使用极简单。再次提醒,CMSIS RTOS只是一套API,有兴趣的可以去研究它封装OS源码,没兴趣的,看看API拿来就用;
7、免费!这点和freeRTOS一样,比uc/oS更有潜力,不过freeRTOS是个人开源项目,后续升级维护缺乏商业模式,而ARM刚从软银那里搞来大笔钱,估计后续发展推广更为强劲,话说回来,如果freeRTOS真的非常优秀,ARM也可以对它进行封装。

物联网有四层平台:设备连接平台、设备管理平台、应用分析平台、应用开发平台,提供Paas服务。这都是使能平台。选择现有的IOT使能平台可以通过平台开发厂商的影响力、成功案例、全球通用性、服务持续提供能力、开发水平、方案解决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一、 提供统一的终端接入
通过使能平台,为不同业务类型的所有物联网应用终端提供统一的数据接入方案,极大降低了终端接入的难度和成本。终端数据接入支持多种通讯设备、通讯协议,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辨识、分发以及报警分析等预处理。
二、 提供统一的应用基础运行平台
物联网应用软件与传统的应用软件应用相比,有底层终端类型及数量多、行业应用复杂的特点,各种行业终端数量规模通过一定的发展往往能达到百万甚至更高级别,要求使能平台能维护大量共享数据和控制数据,提供物联网应用的统一运行环境,从概念、技术、方法与机制等多个方面无缝集成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历史记录,实现数据的高时效调度与处理,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以便能够支撑所有连接终端所需要呈现的各种应用。
三、 提供统一的安全认证
以用户信息、系统权限为核心,集成各业务系统的认证信息,提供一个高度集成且统一的认证平台。
四、 统一的数据管理及数据交换
不同种类及数终端的海量数据在平台上得以集中管理并且提供统一的数据交换功能,通过平台连接各种业务相关的异构系统、应用以及数据源,满足重要系统之间无缝共享和交换数据的需要。彻底解决了由于业务不同、应用不同、系统不同所导致的信息孤岛问题,数据平台的统一性让大数据分析成为可能,让更多的应用能够因数据的开发性得以实现。
五、 提供统一的门户支撑
提供一个灵活、规范的信息组织管理平台和全网范围的网络协作环境,实现集成的信息采集、内容管理、信息搜索,能够直接组织各类共享信息和内部业务基础信息,面向不同使用对象,通过门户技术实现个性化服务,实现信息整合应用。
六、 提供多种业务基础构件
为各行业应用业务提供开发辅助工具、快速定制、地理信息服务、权限管理、数据展现及挖掘等多种平台支撑服务。通过这些基础构件,实现系统的松散耦合,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保障快速开发、降低运营维护成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187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 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