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属于我们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并且它已经涵盖了其它六大新兴产业的大多数内容 这实际上是属于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因而国家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予以最丰厚的政策支持。那么主营新材料业务,并且其新材料业务在多个产品中属于国内非常优秀的凯盛科技,具备着哪些我们值得关注的投资亮点,下面大家一起来进行分析。
在开始分析凯盛科技前,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这份新材料行业龙头股名单,可以参考一下:宝藏资料!新材料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绍:新型显示和应用材料是凯盛科技主营的两大业务。新型显示中主要产品为ITO导电膜玻璃、玻璃盖板、触摸屏模组、显示触控一体化模组等;新材料主要产品为锆系材料、球形石英粉、纳米钛酸钡和稀土抛光粉等,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慧物联,医疗仪器设备等电子产品上应用较多。
看完了公司的基础概况,具体聊聊公司所具备的投资价值。
亮点一:显示触控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不断突破国内国际大客户
凯盛科技依托集团在显示和电子玻璃基板上的优势,创造了紧密的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关系,延伸出ITO导电膜玻璃、柔性触控、面板减薄、保护盖板、显示触控一体化模组的较完整显示产业链,且其ITO导电膜玻璃产品业务,已成为全球ITO导电膜玻璃的主要提供商之一。
同时,凯盛科技利用自身优势,不断与大客户进行深度合作,同时也在挖掘新的重要客户,目前为亚马逊、谷歌、三星、宏碁、华硕、联想、腾讯、阿里、百度、京东方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
亮点二:锆基材料行业引领者,积极拓展新产品及应用领域
新材料领域中,凯盛科技的电熔氧化锆产品已连连续多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并与澳大利亚最大锆英砂供应商ILUKA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柔性超薄玻璃(简称UTG)取得重大进展。靠这项技术便打破了信息显示关键材料多年处于困境的局面,打破了国外垄断,不光满足了显示终端产品柔性对关键材料的需求,而且也使得折叠发展趋势对关键材料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从源头上对中国信息显示产业链的安全进行保障,能批量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产品的企业在国内只有凯盛科技。
由于篇幅要求不能太长,有关凯盛科技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的详情,在这篇研报当中有介绍,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凯盛科技点评,建议收藏!
二、行业角度
新型显示:作为数字与信息交互的重要媒介,已经成为了我国加速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依托。由于万物互联到万物显示时代的发展非常迅速,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为新型显示技术的创新带来了更多机遇和可能,未来的市场存在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新材料:国家产业正在加速升级的同时,应用材料近年来在集成电路、高端光学、生物医疗等高端技术行业领域应用加速、迭代加速,为行业带来的新的机会。
目前来看,公司脚踏关键赛道,响应时代号召,积极创新,在将来,新型显示和新材料产业的爆发,会给我们带来巨大机会的,看好公司股价发展前景。但文章不是实时更新的,如果想进一步确切的了解凯盛科技的最新行业动态和未来发展,下面链接点击既可获取,让专业投顾帮助你进行诊股,有没有对凯盛科技估值判断是否正确:免费测一测凯盛科技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0-2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
从“大锅饭”到“包产到户”
“1+6+N”的“6”。整体上来看,就是由一口大锅,改成了六口锅。六个业务集团的老大,汇报对象不是张勇,而是各自的董事会。之前是淘宝天猫养活其他板块,现在大家都自负赢亏,自己博未来,解放生产力,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干得好都能上市。“1+6+N”的1”。阿里变成集团控股公司,怎么在六个业务集团中,实现协调力和一定的控制力,要实现多大的控制力,主要看接下来六个业务集团的董事会安排。譬如,张勇会不会都出现在其中3“1+6+N”的“N”。实际上目前阿里体系内还有 很多板块没有纳入。像阿里大健康、飞猪、盒 马、大润发、银泰等。
最值得期待的:云智能和国际数字商业6个板块中最值得期待的应该是张勇亲自带队的云智能集团。云智能集团包括阿里云和钉钉等。对标亚马逊和微软,确实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可以支撑一个新的巨头。在当下国内政企客户受影响的情况下,出海业务也非常值得期待。
IFLY(IFLY) 退市IFLY IFLY
退市
查看行情
股市直播
百位播主在线直播,有问必答!
加肥斗
公司基本面全面分析——大华股份,还值得入手吗?
公司总体评分★★★☆公司亮点$大华股份(SZ002236)$
(1)公司正在逐渐突破安防行业的边界,向视觉物联网、产业数字化方向进军,这将为公司开拓新的业务疆界,非常符合新一轮科技革命通过大数据、AI赋能传统行业,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趋势,将会催生巨大的业务体量,想象空间非常巨大。
(2)行业马太效应明显,公司在该行业处于全球第二的稳固地位,且占有率仍在提高,市场集中度还有提高的空间。
(3)与海康威视形成了一定的错位竞争,未来国际市场将可能是大华的优势市场。
(4)公司高额的研发投入,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其所在行业的优势地位。
(5)公司从偏硬件向偏软件、偏服务转变,待投资者认识到该问题之后,估值中枢将慢慢提升。
(6)公司目前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
增长驱动因素(1)安全需求提升,与发达国家人均安防摄像头的差距,逆全球化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带来的安防需求。
(2)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各行业通过大数据AI赋能,产业数字化、物联网、物信融合从而提升生产效率的趋势明显,对于智能视频硬件、软件的需求必将增加。公司正在逐渐突破传统安防领域的疆界。
(3)交通监控需求提升,与发达国家人均公路里程的差距。
(4)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新基建),对传统存量监控设备的替代和新增需求。
(5)中国雪亮工程(约1500亿左右市场),安防监控设备下乡。
(6)智能视频设备将是未来线下数据收集的底座,以视觉物联网技术,收集人们线下活动的方方面面数据,实现线下、线上数据融合。
(7)智能设备渗透率低;智能家居;汽车电子;ASIC芯片大批量应用后,成本大幅度下降。
(8)新冠疫情带来的确诊病例行动轨迹跟踪需求和人们意识的觉醒。
(9)存量替换:摄像头目前存量35亿个,平均5年替换一次,每年7000万个;AI设备替换传统设备,附加价值更高。
(10)我国监控摄像头等典型安防设备渗透率低,城市级市场空间大。市场空间大。从国家角度看,2018年,中国大陆安装了约35亿台摄像头,渗透率约为41人台;美国安装了约7000万台摄像头,渗透率约为46人台;中国台湾渗透率约为55人台;应该渗透率约为65人台;新加坡渗透率约为71人台,可以看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摄像头渗透率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1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监控摄像头密度仍较低,未来仍具有较大市场空间。英国每千人约拥有75台监控摄像机,美国每千人约有96台监控摄像机。而我国监控摄像头密度较大的北京和杭州每千人摄像头仅为59和46台,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每千人监控数量仅为5台和3台,地区发展不均衡明显,未来市场空间充足。
(12)AI产品占比逐步提升:2017-2018年,前端AI产品占比由24%提升至49%后端AI产品占比由37%提升至62%。智能化升级有望拉动产品ASP上升:目前市场主流人工智能摄像头产品售价约为4000元,是普通高清摄像头价格3-4倍。
(13)从卖硬件到安防运营服务的业务模式转变。安防运营成行业未来趋势,行业供应逻辑转为需求逻辑。安防运营服务指维持安防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后续运营,核心业务包括云数据服务、用户需求分析、报警运营服务、监控维保服务等在安防商业模式中处于整个产业金字塔体系顶尖地位。凭借技术整合、软硬件开发及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实力,我国安防运营服务近三年市场销售额均维持30%以上的增速:20162018年,我国安防运营服务市场销售额分别为4235/6593/857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54%/557%/301%301%,预计2020年安防运营服务产值超过千亿。
可能面临的重大风险(1)可能面临来自阿里、百度、华为等在AI、云计算领域具备先天优势的互联网企业的狙击,需要密切关注该等企业的动态。
(2)公司财务报表所使用的会计政策相较于海康威视更加激进。
(3)控股股东在体外投入了需要消耗大量资本的产业(新能源汽车),再加上曾经存在用上市公司给所投企业增资等行为,可能会存在占用上市公司资源的潜在风险。
(4)近期连同CEO、CFO在内的多名高管连续离职,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5)员工对于公司基本上是一边倒的负面评价。
(6)近年来基金持股大幅减持。
--------------------------------------------------------------------------------------------一、基本面分析(一)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公司评级
★★★☆
3公司成立时间
2001-03-12
4上市时间
2008-05-20
5分析时间
2020-12-9
6一级行业
信息技术--技术硬件与设备--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电子设备和仪器
7二级行业
-
8上市代码
002236SZ
9注册地
浙江省杭州市
10数据基准日
2020-09-30
11实际控制人背景
傅利泉、陈爱玲夫妇
12股权结构
13主要人员背景
(1)傅利泉先生,中国国籍,拥有塞浦路斯永久居留权,1967年出生,浙江大学EMBA。为公司主要创始人,现任公司董事长、总裁。2018年被安防协会续聘为“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先后荣获“致敬改革开放40年·中国安防卓越人物奖“、“十大风云浙商”、“浙江省劳动模范”、“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工业创新发展四十人”、“工信经济突出贡献企业优秀经营者”、“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时代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平安中国、匠心铸盾”杰出贡献奖、全球安防贡献奖、安防十大和福布斯上市公司最佳CEO等殊荣。
“长大后一定要买得起「三大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1989年大学毕业后,傅利泉被分配到某部队下属企业,杭州通达电子设备厂做调度通信。”“创业以前,我对房子车子感兴趣,但后来我对产品创新更关注。”
“农民出身的他,没有高消费的喜好,跟平民百姓一样,住在公寓里,也没买豪车。公司有些高管对此会有点意见,因为老板不买好车,他们也不好意思买。”
(2)吴军先生,中国国籍,1972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最近5年历任公司副董事长、副总裁、浙江大华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公司副董事长、副总裁、浙江大华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3)朱江明先生,中国国籍,拥有塞浦路斯永久居留权,1967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为公司主要创始人之一,历任本公司副董事长,杭州摩托罗拉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运营总监、总经理,现任公司董事、常务副总裁、浙江华图微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荣获杭州市2003-2004年度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2006年被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聘任为“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专家”。
(4)张兴明先生,中国国籍,1977年出生,研究生学历。最近5年历任公司副总裁、研发中心总经理。现任公司执行总裁兼研发中心总经理、浙江华图微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成都大华智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二)主营业务1主要业务和主要产品
前端(摄像头)、存储控制(视频编解码、存储、监控设备)、中心产品(数据结构化、智能分析等云计算产品)
上述产品可以单独售卖,也可以解决方案的形势打包售卖。
2产品用途
(1)安防监控;(2)各行业产业赋能(视频物联)
全面覆盖城市运营、企业管理、消费者生活三大场景,构建智慧城市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闭环,打造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生态系统。
3产品主要解决的问题和创造价值
(1)满足人们的安防需求(市政、金融、企业);
(2)通过视频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向政府政务、城市、各行业赋能,提升社会运行的效率;
4公司自成立以来的产品演变
(1)2002-2005年,公司以嵌入式DVR为起点,切入安防市场,推出多款产品覆盖公安、电力等行业,如8路嵌入式DVR等;
(2)2005-2014年,围绕“大安防”,公司发力前端市场,推出前端音视频等产品;2014年公司前端产品业务规模首次超过后端产品,此外公司在2010年年报首次提出“云”概念,意在打造“云DVR。”
(3)2014年至今,基于“大安防”,公司搭建大华“HOC”架构积极探索研究AI,大数据,云服务,物联网等技术转型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逐步开拓如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型业务。
5主要原材料
芯片(视频处理芯片、电源控制芯片、智能AI芯片)、镜头、硬盘
6各业务占比
硬件业务:41%
解决方案:52%
境内:63%
境外:37%
7产销量
8公司现有产能及所在地
杭州智能制造基地
9公司潜在产能及投产时间
杭州智能制造基地一期技改和二期项目
10产品定价规则
-
11上游供应商和占比
前五大供应商占比:2419%
12上游主要采购商品
13下游客户和占比
主要面对城市级、行业级、消费级客户。
国内安防产品的下游应用主要可分为平安城市(金额占比24%,下同)、智慧交通(18%)、智慧楼宇(16%)、文教卫(13%)、金融行业(12%)、能源(7%)、司法监狱(5%)、
其他(5%)。
前五大客户占比:814%
14采购模式
-
15销售模式
直销、渠道经销
公司营销和服务网络覆盖全球:在国内32个省市设立了200多个办事处,在境外设立了54个分支机构;
16主要竞争对手
海康威视、华为、宇视(中国安防第三)+阿里
17公司研发能力
公司较为重视研发,每年研发费用占比达到收入的10%左右。
18波特五力分析
供应商的溢价能力:前五大供应商集中度仅22%,较为分散;前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替代;后端的芯片、硬盘短期内尚难替代,且供应商较少。
购买者的溢价能力:行业集中度较高,CR15达到65%,国内CR2超过50%,购买者选择不多;大华的境外客户较多,相较于境外厂商,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新进入者的威胁:以华为、阿里为首的传统互联网企业正在酝酿计算视觉物联领域,其中阿里已经通过战略投资宇视进入了该行业;他们的特点是在上游芯片制造,智能算法等领域有较强积淀,但在视频前端采集,中端编解码、存储、传输的能力不如传统企业;此外,机器视觉四小龙也在跃跃欲试,他们在算法领域可能具有优势,但在视频前端、中端与算法的融合、数据的积累层面可能不如传统企业。此外,传统企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充足的现金流,且作为上市公司,融资能力有保障,对研发的持续投入将进一步缩小与这些企业在算法、云计算方面的差距,最终各厂商在算法上将可能趋于一致。
替代品的威胁:不存在替代品。
同行业竞争程度:最大的同行业竞争对手是海康威视。大华在国内市场上,可能受制于股东背景原因,在取得市政、公安等订单方面的能力远不如海康威视;两家公司从财务表现上来看,大华的应收账款质量、现金流质量远不如海康威视,可以看出海康威视的客户更为优质,而大华的客户可能更加下沉;但大华在境外市场反而可能存在一定优势,从两家公司的海外业务占比即可看出这一规律;可以看出,从市场的角度,两家公司存在境内境外错位竞争的格局,但由于境内安防市场增速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所以海康还是相对更有优势。研发层面,大华的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稍高于海康,但从绝对值的角度来看,远低于海康威视,可能在未来并没有太好的机会弯道超车。
19业务战略方向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成功为目标,为城市运营、企业管理、个人消费者生活创造价值。
人工智能为公司核心战略,主要聚焦智能交通、人脸、行为分析、物品识别、机器人、多维传感融合六大应用领域,根据不同行业应用场景推出端到端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与产品。
(三)主营业务所在行业简况1产业链简介
前端摄像头部件、AI芯片,传感器,解码芯片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后端硬盘、芯片短期内较难实现替代;
2行业增长情况
2018年中国专业视频监控设备市场增速达到135%,全球其他市场增速仅为5%。
3行业集中度
2014年全球专业视频监控设备市场Top15的份额为52%,2018年该数字上升至65%。在全球安防摄像机市场上,Top5的市占率从2016年的527%提高至2018年的60%,马太效应明显,海康和大华的市占率均处于持续提升的趋势。
4行业规模
2018年全球安防产业规模达到2758亿美金,同比增长731%,而同期国内安防产业规模为657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23%,市场规模占全球34%,2019年国内安防产业规模达到741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8%。
2019年全球视频监控设备市场规模199亿美元,同比增长93%。
5行业增长主要影响因素
已分析
6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占有率
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二;全球市场占有率1380%
7行业发展趋势和特征
(1)智能化:从模拟监控到数字监控到网络监控再到高清监控最后到智能监控。
“安防+AI”推动向主动监控过渡,解决传统安防行业痛点。
(2)从卖产品到卖解决方案最后到卖运营服务转型。
(3)看得见到看得清到看得懂。2015年开始,摄像机走向智能化的道路,向“看得懂”努力。随着视频监控的高清化和网络化,一些图像分析处理技术的实现越来越容易,智能化应用开始大展拳脚。(智能摄像机基于高清的图像采集,具备准确的图像辨识能力,具备大脑思考能力,借助视频分析软件可以处理人类无法处理的海量数据。目前在安防行业中正在普遍应用的主要有球机的智能跟踪功能、客流量统计功能、人脸卡口系统功能、视频质量诊断技术、实时视频透雾、畅显引擎、高清视频拼接等。)
(4)从偏硬件公司向偏软件公司转型。从硬件主导向软件主导发展。
(5)目前视频结构化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对车辆特征、人像特征、行为事件等辨识方面。未来将从安全防范向帮助用户提升效率,通过视觉物联网,帮助企业数字化发展。
(6)安防行业历经两次跨越,从最开始的通用级产品到解决方案,再到内容分析前置,接下来则是平台运营。在此背景下,安防行业背后是兆亿级别且呈几何式增长的巨大流量入口。
(四)公司治理1股权结构
截至2019年末。
2控股股东背景
自然人:傅利泉、陈爱玲夫妇
3大股东质押比率
大股东总计质押:1190%;(傅利泉899%,占其持股比例的2631%)
4员工人数和结构
总人数13658人,研发人数7161人;硕士2171人
5上市时间
-
6累积融资和分红情况
1分红
(1)2008年-2020930,累积净利润180亿元,累积分红23亿元,分红率1289%。
(2)2008-2019年,每年分红,股利支付率10%-35%。
(3)2012年、2015年曾经派发过股票红利。
2融资
(1)2008年:首发上市,融资4072320万元
(2)2013年:定向增发,融资100419万元
7高管薪酬水平
8高管持股情况
9竞争对手高管薪酬水平
海康威视
10竞争对手高管持股比例
11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
截至2020年9月30日,基金、券商、陆股通合计持股1375%;基金近一年大幅减持约10%
12股权激励情况
2010:授予607万股,占当时总股比454%,行权价1672元/股
2014:授予2720万股,占当时总股比237%,行权价2042元/股
2018:授予11104万股,占当时总股比383%,行权价817元/股
2020:授予1339万股,占当时总股比045%,行权价747元/股
13股权激励对应的业绩考核
14员工对于公司的评价
基本上较为负面。
15员工离职率
据员工描述,离职率较高。
16公司实控人及核心人员旗下其他主要关联资产
(1)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设计、生产、销售业务,傅利泉持股约15%,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任公司董事长。注册资本58亿元人民币。
(2)浙江华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从事投资管理业务,所投行业主要围绕机器视觉领域展开,且最终投资标的多为大华股份控股。傅利泉夫妇持股100%,注册资本10亿元。
(3)浙江华诺康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医疗内窥镜生产和销售业务,傅利泉持股85%,注册资本5000万元。
(五)财务分析-资产负债表1审计师
立信
2资产负债表主要情况
3资产负债表结构
4存货的性质和计量准则
成本法计量;发出时加权平均法
5存货跌价准备计量准则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6同行业公司存货跌价计提政策
海康威视:成本法计量;移动加权平均法;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7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政策
预期信用损失;通过历史损失概率、损失比例推算。(大华股份)
一年以内:5%
1-2年:10%
2-3年:30%
3-4年:50%
4-5年:80%
5年以上:100%
8应收账款平均回款速度
9同行业公司应收账款回款速度
-
10同行业公司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政策
海康威视
预期信用损失;通过历史损失概率、损失比例推算。
信用期内:045%
逾期一年以内:614%
逾期1-2年:3501%
逾期2-3年:7169%
逾期3-4年:8955%
逾期4年以上:100%
11同行业公司资产负债特征
海康威视
12同行业公司资产负债结构
海康威视
(六)财务分析-利润表1利润表主要科目
2利润结构
3竞争对手利润情况
海康威视
4竞争对手利润结构
海康威视
5增长情况
6收入确认准则
内销安防标准产品:客户收到货物并验收合格,公司取得客户收货凭据时确认收入;
境内公司外销标准品:报关出口后确认收入;
境外公司外销标准品:客户收到货物并验收合格时确认收入;
系统集成类销售:验收合格后确认收入;
7收入区域占比
2019年:境内63%,境外37%。
8收入季节性
从第一到第四季度,每个季度保持递增(某些年份二三季度差距不大)
9收入增长核心逻辑
已在“行业增长主要影响因素”中涵盖
10研发费用
2019:28亿元
2018:23亿元
2017:18亿元
11竞争对手研发费用
海康威视
2019:54亿元
2018:45亿元
2017:32亿元
12近三年研发费用占比
2019:1069%
2018:965%
2017:949%
13竞争对手研发费用占比
海康威视
2019:951%
2018:899%
2017:762%
(七)财务分析-现金流量表1现金流量表主要情况
(八)财务指标分析1核心财务指标
2竞争对手核心财务指标
海康威视
3员工数量
-
4年均薪酬
2019年:318万元/人
5同行业公司年均薪酬
海康威视2019年:223万元/人
(九)二级市场情况1当前股价
2081亿元人民币/股(截至2020年12月15日)
2总市值
624亿元人民币
3估值水平
PE(TTM):151
PB(LF):337
PEG:144(使用2019年收入增速)
4历史估值水平
5竞争对手估值水平
PE(TTM):318
PB(LF):913
PEG:203(使用2019年收入增速)
6研究机构覆盖家数
9家:东方证券、ChinaKnowledge、中航证券、国元证券、中金公司、天风证券、国盛证券、中信证券、信达证券
7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
截至2020年9月30日:796%(基金大幅减持)
8近一年投资者调研次数
9
9近一年接待机构投资者数量
279
10历史股价图
(十)资本运作1上市以来的重大资产重组及资本运作
(1)2013年,收购浙江宏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100%股份,作价2074万元人民币,傅利泉在该公司持股1497%,该公司常年亏损。
(2)2017年,增资由傅利泉作为第一大股东的零跑科技新能源汽车公司,5700万元。
(3)2020年,转让全资子公司华图微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作价12亿元
1999年,当时正是互联网热潮的最后一年,马云在杭州创办了阿里巴巴。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马云到处找不到投资,他到了北京,见了几十个投资人,其中就包括了雷军,最后没有一个是成功的。
不过最后吴鹰找到了马云,当时孙正义投资了雅虎,名声大噪。吴鹰的UT斯达康也拿到了孙正义3000万美元的投资,于是吴鹰牵线帮孙正义在中国寻找新的创业者。马云见到了孙正义,两个人谈得很好。最后孙正义把原本决定给另外一家电子商务的2000万美元给了马云。
马云靠着这笔钱撑过了互联网的泡沫期,之后孙正义还追加了4000多万美元的投资,成为了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最多的时候孙正义的软银持有阿里巴巴396%的股份。当然软银这6000多万的投资,如今变成了差不多2000亿美元。如今经过了数次套现,软银已经持有296%的股份,依然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
软银持有阿里巴巴股权292%,为第一大股东。雅虎持有阿里巴巴股权15%,为第二大股东。虽然马云及合伙人只持有公司的少数股份,但却有绝对的控制权。在公司成立之初,为了防止大权旁落,阿里合伙人与软银、雅虎达成了一整套表决权拘束协议,以进一步巩固合伙人对公司的控制权。
阿里巴巴之选择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就是因为马云及团队实行的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相当于同股不同权。也就是说,美国的雅虎以及日本的软银虽为第一、第二号股东,但是没有权利决定阿里巴巴走向,只可以享受阿里巴巴的分红收益。
扩展资料
软银集团在1981年由孙正义在日本创立并于1994年在日本上市,是一家综合性的风险投资公司,主要致力IT产业的投资,包括网络和电信。软银在全球投资过的公司已超过600家,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 IT公司拥有多数股份。
2016年7月,软银以243亿英镑(约合320亿美元)的现金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9月5日,软银已完成320亿美元收购ARM交易。
11月23日,软银将与Openstreet合作,在日本推出“Hello Cycling”物联网单车共享系统。2017年6月,《2017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公布,软件银行集团排名第95位。
2018年7月13日,日本软银集团发布了一款新应用(App),允许司机在日本查找和预订停车位。 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软件银行集团位列85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软件银行集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