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光伏新能源车微幅振荡,医药零售大涨,大盘企稳了吗?

白酒光伏新能源车微幅振荡,医药零售大涨,大盘企稳了吗?,第1张

3月16日早盘,A股三大股指全线高开,盘中探底回升,沪指半日涨024%,北向资金净流入超47亿元。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报342808点,上涨813点,上涨024%,成交额208656亿元;深证成指报1357434点,上涨5427点,上涨04%,成交额250808亿元,两市合计成交额459464亿元;创业板指报265965点,上涨1564点,上涨059%,成交额80334亿元。

盘面上看,行业板块涨多跌少,其中食品饮料等板块涨幅居前,钢铁板块表现颓靡。概念板块涨跌不一,其中电力物联网等板块涨幅居前,碳化硅板块表现较弱。两市个股涨多跌少,共计2621只个股上涨,1390只个股下跌,64只个股涨停。

畅谈古今话投资的全网第一人投资喜洋洋为您今日大盘午间播报,助您随时掌握投资信息!


(一)白酒板块反d,茅台上攻2000元

3月16日上午,白酒板块逐步企稳,茅台2000元/股附近震荡,报收199906元/股。金徽酒涨停,五粮液上涨278%。

畅谈估计话投资的全网第一人投资喜洋洋为您点评:白酒春节动销旺盛,茅台仍稳握行业定价权,公司可以通过放量、产品结构优化和直营体系建设等多种方式实现增长,业绩确定性较高;五粮液受益高端需求旺盛和茅台开箱销售政策影响,春节期间销售超预期。节后板块回调,行业向上景气趋势并未改变,也不存在大的系统性风险,杀估值更多是受资金面和市场风格变化的影响,市场情绪可能会引起超跌,但行业再回到20倍附近应该比较困难,板块收益空间正逐渐打开。

(二)光伏板企稳微涨,隆基股份继续下挫

光伏板块企稳微涨082%,其中首航高科涨停,金博股份大涨535%,隆基股份继续下挫1%,报收8103元/股。

畅谈估计话投资的全网第一人投资喜洋洋为您点评:2021年3月12日,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 健康 有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意义,从可再生能源企业贷款展期或续贷、发放和合理支持补贴确权贷款、优先发放补贴和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等方面对金融机构承担“绿色责任”提出要求。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大背景政策下,持续看好光伏产业。

(三)新能源车微幅振荡,比亚迪企稳

新能源车板块微幅振荡1%,比亚迪早盘报收17611,基本站稳了178的五日均线。2021年2月,新能源车用户购车意向数量环比下降21%,相较上月环比增长率下滑52%,市场热度持续下行,降幅进一步扩大。 汽车 市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今年的春节假期完全介于2月中,对本月的周期性影响也最大。相信随着3月份开工季的全面复苏以及4月份上海国际车展的日益临近,用户对市场的热度将持续回升。

(四)医药零售大涨,全板块飘红!

医药零售板块赛道优良,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判断:①行业增速稳健,O2O 业务带动同店增长,费用减少业绩增长提速;②医药分家大趋势下,中长期处方外流带来的市场扩容、集中程度提升、龙头优势巩固提升逻辑不变。③ 线上药店受限于医保属地化管理,在医保端对接存在困难,线上线下商品差异明显,线上药店对线下冲击非常有限。个股方面分析,当前仍然属于草莽阶段,并没有出现医药零售的巨无霸企业,后市发展看好。

畅谈古今话投资的全网第一人投资喜洋洋为您点评:

市场经过十几天连续下跌,空头力量正在逐步耗尽,市场下跌的主趋势已经告一段落,但市场原有的上升趋势已经完全破坏,马上组织有效的反攻可能性很小,市场内部结构的调整将持续存在,基金重仓股短期很难重聚力量发起反攻,只有市场出现新的投资逻辑,聚集合力才能组织起有效的反攻。市场将在3450附近继续力量,然后再上攻3515

#股票# #茅台# #投资理财# #新能源 汽车 # #大盘猜涨跌#

注:本文非投资建议,仅为思考记录。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要求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并提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的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节点,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指出,钢铁行业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要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作为钢铁行业履行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手段,氢冶金技术已经成为绿色低碳发展钢铁冶炼的重要抓手。


新技术助力低碳排放


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三个过程:一是将铁矿石还原成生铁;二是将生铁进一步脱碳制成粗钢;三是将粗钢加工成型获得钢材产品。其中,第一步的还原过程中产生了占整个钢铁生产过程高达90%的碳排放量。因此,降低还原过程的碳排放,对于钢铁行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氢冶金技术中,将原本完全依靠碳还原的炼铁工艺,采用氢气替代碳作为还原剂,从而大大降低了碳还原剂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


按照制氢生产、炼钢利用和减碳支持三个方面来讲,氢冶金技术的重点是制氢生产技术。制氢过程是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的转化,考虑到实际生产和应用环节,其还涵盖了氢能储存、氢能运输设备和技术。国内外钢铁企业都开展了煤基法、气基法、电解法、核能制氢等多种制氢方式的研究开发。相比而言,我国钢铁企业并不落后。目前,电解水制氢的工艺尚不完善,专利申请较少,也未形成保护壁垒,而电解水所带来的污染最小,降低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作用最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瑞典钢铁公司、德国西门子奥钢联、意大利特诺恩集团、美国米德雷克斯技术公司等多家欧美企业,都开展了电解制氢的绿氢项目。结合我国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条件看,国内的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已经初具规模,国内钢铁企业也完全具备开展“零排放发电+电能制氢”的绿氢项目的能力。


在炼钢利用方面,也就是在使用氢气还原铁的生产阶段,应更多地考虑如何提高氢气还原效率和炼铁炼钢生产率,从而达到进一步节能减排的效果。在目前的原材料体系和工艺条件下,各钢铁企业都尝试了不同的混合气、气煤混合等还原剂成分组合,以及调整控制还原工艺的参数,来实现还原铁效果的突破。前景最为明朗的是,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已经成为氢冶金相关技术领域的确定性研发方向和发展机会,由于我国钢铁产业链较为完善,“三废”资源回收利用具有超大规模市场和相关政策支持,使得钢铁企业能够在氢冶金工艺中利用二次资源提高生产线的综合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通过对废气、废水、废料的循环利用,不仅能够实现节能减排,也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毛利率。并且,随着产业链核心部件的系统升级,以及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钢铁企业应把握信息技术在氢冶金相关技术领域的应用机遇,利用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方法合理调配氢气用量,提高还原反应效率,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产率和产品质量。


在减碳支持方面,随着碳中和目标的逐步落实,除了制氢生产和炼钢工艺的研发投入,钢铁企业还需要对相关支持设备和配套技术进行改进,保障氢气生产、使用、储存的安全性,淘汰落后产能的生产线,优化企业资源调配。由于国家层面对高能耗低附加值的钢产品将进行常态化产量压减,势必刺激钢材产品市场价格上涨,同时,由于碳排放已经逐步成为钢铁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企业应当积极利用发展趋势,大力开展技术研发,拓展专利权等知识产权价值利用空间和融资渠道,利用碳排放权交易开展兼并重组,促进企业的整体低碳转型,提高行业竞争力。


“头部企业”注重“氢”专利


企业研发投入在形成无形资产之前,所产生的费用均作为研发费用在年报报表中列报,当研发项目满足了无形资产确认条件,将被计入报表的无形资产项目,因此,可以从钢铁企业的研发费用和无形资产列报情况以及氢冶金技术研发能力和进展作出比较。下表中列出了部分国内钢铁企业上市公司的部分经营数据和专利申请情况,其中专利申请量是以2001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的公开数据为基础,考虑到部分公司的2020年年报尚未公布以及2020年的疫情影响,表中的研发费用和无形资产以2019年年报数据为基础。



隶属于宝武集团的宝钢股份由于其在业内的绝对实力,其具备了远超过其他公司的无形资产和研发实力,也拥有着最多的氢冶金专利申请量。河钢集团是研发费用与无形资产比例最高的钢铁企业,尽管其目前的专利申请量并不突出,但结合媒体报道的其与意大利特诺恩集团的氢冶金合作项目,以及其与中科院、钢铁研究总院、东北大学组建的氢能技术与产业创新中心等,可以预期,河钢集团将围绕低碳发展和氢能源开发与利用进行一系列工艺变革和产业链布局。


安信证券 邵琳琳 苏多永

苏文电能为涵盖电力咨询设计、工程建设、设备供应和智能用电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EPCO)供用电服务商。公司专注分散的用户端配网市场,该市场客户数量多、单个订单规模小、市场极为分散,与大型电力工程拼企业规模、拼资质不同,用户端配网市场客户服务更为关键。公司EPCO一体化、服务、品牌三大优势凸显:1)实现了咨询设计、工程建设、设备工业和智能用电服务的一体化,更好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2)民营市场化机制激发员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3)率先上市,奠定“苏文”品牌的先发优势。

碳中和刺激市场进一步扩容

我国电网工程建设市场规模大,农网升级改造及配网建设是电网投资重点。据中电联数据,2019年全国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856亿元,其中110千伏及以下电网投资占电网投资的比重为633%,达3074亿元,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未来将有大量的分布式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接入配电网,将对配电网的智能化、柔性化提出新的挑战,配电工程市场规模有望因此进一步扩容。

公司服务业主方多为房地产和大型工业企业,不乏全国性布局的知名企业。公司借由与这些大客户过往合作,逐步由常州向江苏其他地市以及外省拓展,公司2020年省内收入占8914%,省外收入占1086%,截止2020年底,公司E端、C端、P端业务已分别覆盖13个、11个、8个省辖市,省外收入占比不断提升。

智能电力运维注入长期成长动力

公司以用户端配电工程为入口,以自主打造的苏文电能智能电力运维软硬件系统为支撑,快速拓展智能电力运维业务,根据招股说明书,截止2020年8月31日,公司富兰克林电力云平台已接入工业企业等各类用户1216家。由于智能电力运维的SaaS属性,随着用户数量的提升,该业务的盈利能力将不断强化,成为公司长期增长点。

投资建议

公司为电力咨询设计、建设、设备供应和智能用电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服务供应商,聚焦用户端配网市场,其服务一体化、市场经营、服务质量和品牌优势明显,积累了大量国家电网和企事业单位用户,主营业务成长迅速,业绩高增,2016-2020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6249%。公司立足常州,布局全国市场,优质客户资源充足,订单承揽优势显著,有望受益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的电力建设投资规模提升以及智能用电需求释放。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预计2021年-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1896、2519、323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5%、328%、282%;净利润333、439、5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400%、320%、292%,EPS分别为237、313、404元,PE分别为213、161、125倍,成长性突出;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610元。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业务区域相对集中风险,安全质量控制风险,市场竞争加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282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5
下一篇 2023-07-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