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电脑开机提示加载rdpnmodem.dll出错,怎么回事?

今天电脑开机提示加载rdpnmodem.dll出错,怎么回事?,第1张

这个是调制解调器驱动程序出错导致的,可以重新安装一下网卡驱动或者禁用那个调制解调器,但更多的可能 是偶发情况,原因是在开机时你可能 接了外接设备。反正这个不影响你使用电脑。对系统也没有什么用的。它的主要作用是
直接使用“猫”上网,它要转换信号模式。现在基本上都不用这个直连了!

路由器交换机的功能不同、工作层次不同、转发依据不同。
功能不同:路由器可以把一个IP分配给很多个主机使用,这些主机对外只表现出一个IP;交换机可以把很多主机连起来,这些主机对外各有各的IP,出现多个IP。
工作层次不同:交换机工作在OSI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即第二层;而路由器则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即第三层。相对交换机的原理比路由器简单。
转发依据不同:交换机转发所依据的对象是MAC地址(物理地址),主要是用于组建局域网;路由转发所依据的对象是IP地址(网络地址),负责让主机连接因特网。
路由器(Router)是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的硬件设备,在网络间起网关的作用,是读取每一个数据包中的地址然后决定如何传送的专用智能性的网络设备。它能够理解不同的协议,例如某个局域网使用的以太网协议,因特网使用的TCP/IP协议。
交换机(Switch)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

A
A 模拟
A/DC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
A/L音频/逻辑板
AAFPCB音频电路板
AB 地址总线
ab 地址总线
accessorier 配件
ACCESSORRIER 配件
ADC(A/O) 模拟到数字的转换
adc 模拟到数字的转换
ADDRESS BUS地址总线
AFC 自动频率控制
afc 自动频率控制
AFC自动频率控制
AFMS 来音频信号
afms 来自音频信号
AFMS来音频信号
AFPCB 音频电路板
AF音频信号
AGC 自动增益控制
agc 自动增益控制
AGC自动增益控制
aged 模拟地
AGND 模拟地
AGND模拟地
ALARM 告警
alarm 告警
ALC 自动电平控制
ALEV 自动电平
AM 调幅
AMP 放大器
AMP放大器
AM调幅
ANT 天线
ANT/SW 天线开关
ant 天线
Anternna天线
antsw 天线开关
ANTSW天线切换开关
ANT天线
APC 自动功率控制
APC/AOC自动功率控制
ARFCH 绝对信道号
ASIC 专用接口集成电路
AST-DET 饱和度检测
ATMS 到移动台音频信号
atms 到移动台音频信号
ATMS到移动台音频信号
AUC 身份鉴定中心
AUDIO 音频
AUDIO音频
AUTO自动
AUX辅助
AVCC音频处理芯片
A模拟信号
b+ 内电路工作电压
BALUN平衡于一不平衡转换
BAND-SEL频段选择/切换
BAND频段
Base band基带(信号)
base 三极管基极
batt+ 电池电压
BDR接收数据信号
Blick Diagram方框图
BPF带通滤波器
BUFFER缓冲放大器
BUS通信总线
buzz 蜂鸣器
C
CALL 呼叫
CARD 卡
Carrier载波调制
CCONTCSX开机维持(NOKIA)
CCONTINT关机请求信号
CDMA 码分多址
cdma 码分多址
CEPT 欧洲邮电管理委员会
CH 信道
CHAGCER 充电器
CHECK 检查
CIRCCITY 整机
Circuit Diagram电路原理图
CLK 时钟
CLK-OUT逻辑时钟输出
CLK-SELECT时钟选择信号(Motorola手机)
COBBA音频IC(诺基亚系列常用)
COL 列
COLLECTOR 集电极
CONTROL 控制
control 控制
CP 脉冲、泵
CP-TX RXVCO控制输出接收锁相电平
CP-TX TXVCO控制输出发射锁相电平
CPU 中央处理器
cpu 中央处理器
CS 片选
CTL-GSM频段控制信号
d b 数据总线
D/AC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
d 数字
dac 数字到模拟的转换
dcin 外接直流电愿输入
DCS-CS发射机控制信号:控制TXVCO与I/Q调制器
DDI数据接口电路
DECIPHRIG解秘
DEINTERLEARING去交织
DET检测
dfms 来数据信号
dgnd 数字地
Diplex双工滤波器
Direct Coner Siorl Lionear Receicer直接变换的线性接收机
dsp 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
dtms 到数据信号
DUPLEX / DIPLEX双工器
Duplex Sapatation双工间隔
E 
Earph 耳机
EEPROM 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IR 设备号寄存器
EL 发光
EMITTER 发射极
emitter 三极管发射极
EMOD Demodu Laticon解调
EN 使能
EN 使能、允许、启动
en 使能
ENAB 使能
EPROM 电编程只读存贮器
ERASABLE 可擦的
ETACS 增强的全接入通信系统
etacs 增强的全接入通信系统
EXT 外部
EXT 外部
ext 外部的
FBUS处接通信接口信号线
fdma 频分多址
feed back 反馈
fh 跳频
FILFTER滤波器
fl 滤波器
fm 调频
from 来自于
gain 增益
GAIN增益
Gen Out信号发生器
gnd 地
GSM-PINDIODE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切换控制信号
GSM-SEL频段切换控制信号之一
G-TX-VCO900MHZ发射VCO切换控制
hook 外接免提状态
I
I 同相支路
I/O 输入/输出
I/O输入/输出
i/o输入输出
i 同相支路
IC 集成电路
ICTRL 供电电流大小控制端
ictrl 供电电流大小控制端
IF 中频
if 中频
IFLO中频本振
IF中频
IMEI 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
IN 输入
INSERT CARD 插卡
INT 中断
int 中断
Interface界面,电子电路基础知识2,接口
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
I同相支路
LayoutPCB元件分布图
LCDCLK显示器时钟
led 发光二极管
LOCK锁定
loop fliter 环路滤波器
LO本振
LPF低通滤波器
lspctrl 扬声器控制
M
MAINVCO主振荡器(Motorola)
MCC 移动国家码
MCLK 主时钟
mclk 主时钟
MCLK主时钟
MCLK主时钟
MDM 调制解调
MDM调制解调器(Motorola手机)
MENU 菜单
MF 陶瓷滤波器
MIC 话筒
mic 送话器
MISO主机输入从机输出(Motorola)
MIX 混合
Mixed Second第二混频信号
MIXER SECOND 第二混频信号
MIX混频器
MOD 调制信号
mod 调制信号
MODEM调制解调器
MODFreq调制频率
MODIN 调制I信号负
modin 调制i信号负
MODIN调制I信号负
MODIP 调制I信号正
MODIP调制I信号正
MODQN 调制Q信号负
MODQN调制Q信号负
MODQP 调制Q信号正
MODQP调制Q信号正
MOD调制
MOD调制信号
MOEM调制解调器DM
mopip 调制i信号正
MOSI主机输出从机输入(Motorola)
MS 移动台
MSC 移动交换中心
MSIN 移动台识别码
MSK 最小移频键控
MSRN 漫游
MUTE 静音
mute 静音
N
NAM 号码分配模块
NC 空、不接
NO NETWORK 无网络
ofst 偏置
on 开
onsrq 免提开关控制
PA 功率放大器
PADRV功率放大器驱动
PCB板图
PCM脉冲编码调制
PD/PH相位比较器
pll 锁相环
PLL锁相环
PLL锁相环路
powcontrol 功率控制
POWCONTROL功率控制
Power Supply电源系统
powlev 功率级别
POWLEV功放级别
PURX复位信号(NOKIA)
pwrsrc 供电选择
Q
Q uadrature modulalion正交调制
Q 正交支路
Q 正交支路
q 正交支路
R 
RACH 随机接入信道
RADIO射频本振
RAM 随机存储器
ram 随机储存器(暂 存)
RD 读
Receiver收信机
REF 参考、基准
ref 参考
RESET 复位
reset 复位
RF PCB 射频板
RF 射频
rf 射频
RFADAT 射频频率合成器数据
rfadat 射频频率合成数据
RFADAT射频频率合成器数据
RFAENB 射频频率合成器启动
rfaenb 射频频率合成启动
RFAENB射频频率合成器启动
RFConnector射频接口
RFI 射频接口
RFIN/OFF高频输入/输出
ROM 只读存储器
ROW 行
RSSI 场强
RSSI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rssi 接收强度指示
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RX 接收
rx 接收
RX-ACQ接收机数据传输请求信号
RXEN接收使能
RXIFN 接收中频信号负
rxifn 接收中频信号负
RXIFN接收中频信号负
RXIFP 接收中频信号正
rxifp 接收中频信号正
RXIFP接收中频信号正
RXIN接收I信号负
RXIN接收输出
RXIP接收I信号正
RXI接收基带信号(同相)
RXON 接收开
rxon 接收开
RXON接收机启动/开关控制
RXOUT接收输出
RXQN接收Q信号负
RXQP接收Q信号正
RXQ接收基带信号(正交)
RXVCO 收信压控振荡器
RX接收
sat-det 饱和度检测
saw 声表面波滤波器
SAW声表面波滤波器
SF超级滤波器
SHFVCO专用射频VCO(NOKIA)
SLEEPCLK睡眠时钟
SMOC数字信号处理器
spi 串行外围接口
spk 扬声器
SUPLEX双工器作用相当于天线开关
sw 开关
swdc 末调整电压
SW开关
synclk 频率合成器时钟
SYNCLK频率合成器时钟
syndat 频率合成器数据
SYNDAT频率合成器数据
SYNEN频率合成器启动/使能
synstr 频率合成器启动
SYNSTR频率合成器启动
SYNTCON频率合成器开/关
synton 频率合成器开/关
T
TACS 全接入移动通信系统
TCH 话音通道
TDMA 时分多址
tdma 时分多址
TEMP 温度监测
temp 温度监测
TEST 测试
TP 测试点
tp 测试点 tx 发送
Transmitter发信机
TRX 收发信机
TX EN 发送使能
tx en 发送使能
TX 发送
TX 发信
TXC 发信控制
TX-DEY-OUT发射时序控制输出
TXENT发射供电
TXEN发射使能
TXEN发送使能
TX-IF 发信中频
TXIN发送I信号负
TXIP发送I信号正
TXI发射基带信号
TXON 发送开
txon 发送开
TXON发送开
TXOUT发射输出
TXPWR发射功率
TXQN发送Q信号负
TXQP发送Q信号正
TXQ发射基带信号
TXRF发射射频
TXVCO 发信压控振荡器
txvco 发送压控振荡器频率控制
UHFVCO超高频/射频VCO
UHF超高频段
UI用户接口BSIC专用集成电路
UREGISTERED未注册
vbatt 电池电压
vcc 电愿
VCO 压控振荡器
vco 压控振荡
VCTCXO温补压控振荡器
vcxocont 基准振荡器频率控制
VHFVCO甚高频/中频VCO
vpp 峰峰值
vppflash flash 编程控制
vrpad 调整后电压
vswitch 开关电压
W
WATCH DOG 看门狗
WATCHDOG看门狗信号
WCDMA 宽带码分多址
WD-CP 看门狗脉冲
WDG看门狗(维持信号电压)
WDOG 看门狗
WR 写

我来补充一下,在窗体上建立控件或者自定义控件尽量不要使用工具箱里面的,写构造控件过程:

//全局申明控件
Button btn,btn1;
TextBox tx1,tx2;
MyControl myc; 
//创建控件
void lize()
{
   btn=new Button();
   btnText=;
   
   myc=New MyControl();
   btnClick+=(object o,EventArgs re)=>
   {
      //事件
   }
   //
   thisControlsAdd(btn);
   //

//分辨率调整这是窗体的尺寸改变事件或者写在paint事件里
private void form1_SizeChanged()
{
   int wid=thisClientSizeWidth;
   int hei=thisClientSizeHeight;
   btnLeft=(int)(wid005);
   btnWidth=80;
   btnTop=(int)(hei002);
   //
   tx1Left=btnLeft+btnHeight+20;
   //
}

把lize()写在窗体初始化类里面,这样,怎么看他都会有尺寸变化了,当然实际过程中,要求高,字体也变化计算字体跟尺寸成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可以设置一个限度,比如800600分辨率哪些字体是多大,1024768范围字体尺寸,或者大于这个尺寸字体又分别是一个尺寸,归纳到一个类里面,应用类就将字体分辨率也写进去了。

1836年
-- 电报诞生。 Cooke和Wheatstone为这个发明申请了专利。这个发明和互联网有什么关系呢?
她在人类的远程通讯历史上走出了第一步。
采用了用一系列点、线在不同人之间传递信息的Morse码,虽然速度还比较慢,但这和当今计算机通讯中的二进制比特流已经相差不远了。
1858年-1866年
-- 跨海电缆诞生。允许大西洋两岸之间实现直接快速的通讯。她的重要性体现在:
当今联系各大洲的枢纽仍然是海底光缆。
1876年
-- 电话诞生。Alexander Graham Bell 向世人展示了这个新发明。
她的意义在于:
当今的Internet网络依然有很大程度上是架构在电话交换系统之上的。
Modem具有数模信号转换的功能,实现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的功能。
1957年
-- USSR(前苏联)发射了的一颗人造卫星,她的重要性在于:
在全球通讯领域迈出了第一步。今天许多信息实际上都在通过卫星传输。
美国设立了与之竞争的ARPA机构(高级研究规划署),并作为国防部的一部分,为美国军方科技应用打下基础。
1962年 - 1968年
-- 包交换网络(Packet-switching (PS) networks)诞生,她的意义在于:
互联网就是基于包交换来传输信息的,这一点后面我们将会清楚地看到。
为实现网络信息传输安全提供了最大可能,这正是美国军方的本意。
数据被分成一个个小包传输,可以让他们经过不同路由到达目的地。
增加了对数据的窃听的困难(因为数据被分割成了包)。
路由冗余,提高可靠性。即使某个路由中断,通讯依然可以保持。
网络可以经得起大规模的破坏(比如核子攻击,可以这也是冷战的产物)。
1969年
-- 互联网诞生
美国国防部授权ARPANET进行互联网的试验。
这件事的意义在于:
先后建立了四个主Internet节点:UCLA大学(洛杉矶),紧接着是斯坦福研究所、UCSB(圣巴巴拉)和U(犹他州立)。
1971年
-- 人们开始通过互联网交流。
在ARPANET网上建立了15个节点(共23台主机)
电子邮件——一个通过分布网络传送信息的程序——被发明了,这个发明和互联网的关系是:
电子邮件今天依然是互联网上人与人沟通的主要方式。
本文后面会用一小段文字解释如何收发电子邮件。
在以后的生活中,电子邮件将与你息息相关。
1972年
-- 计算机可以更加简便的接入互联网
第一个展示ARPANET功能的公开演示网建立,共接入了40台主机。
互联网工作组(INWG)建立,并开始讨论建立各种协议的问题。
这个工作组对互联网产生的影响在于:
起草了Telnet协议规范。
Telnet协议是当今大多数主机之间互 *** 作的主要方式。
1973年
-- 全球性的互联网开始浮现
首批连入ARPANET的其他国主机出现,他们是:英国伦敦大学和挪威的皇家雷达机构。
以太网的最初模样被勾画出来——这就是现在局域网联网的最早形式。
互联网思想开始流传。
旧金山的一家大酒店第一次架设了具有网关结构的网络。网关结构明确了一个网络规模究竟能有多大(网络内部可以是异构的)
文件传输协议(FTP)被制定,使得联网计算机可以收发文档数据。
1974年
-- 包交换网络传输成为主流
传输控制协议(TCP)被制定,互联网的基石——包交换网络奠定。
Telenet,ARPANET的商业化运作网络向社会开放,这是第一次向社会提供包数据传输服务。
1976年
-- 网络规模迅速膨胀
伊丽莎白女王进行了发送电子邮件的尝试。
UUCP(Unix to Unix CoPy)协议由AT&T的贝尔实验室开发并在UNIX群体中发布。
这个协议的重要性在于:
UNIX当今依旧是各个大学和科研究构的主流 *** 作系统。
这些UNIX主机可以透过互联网“交谈”。
网络开始向全球用户开放。
1977年
-- 电子邮件服务蓬勃兴起,互联网正在变为现实
联网主机数量突破100。
THEORYNET网为100多名计算机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电子邮件服务,这个系统使用了一个自己开发的电邮系统和TELENET接入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
起草电子邮件标准
第一个在 ARPANET/无线网/SATNET 互联的演示网通过网关和互联网协议连接的演示网。
1979年
-- 新闻组诞生
旨在研究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机科学部在美国建立。
基于UUCP协议的USENET网建立。
她的意义在于:
USENET今天依然非常兴旺。
产生了各种讨论组、新闻组。
当年年末建立了3个新闻组。
现在几乎所有的话题都有相应的新闻组。
1979年 (续)
第一个MUD(多用户土牢)多人交互 *** 作站点建立。这个站点包含了各种冒险游戏、棋类游戏和丰富详尽的数据库。
ARPA建立了互联网配置白板(ICCB)
包交换无线电网(PRNET)在ARPA的资助下开始试验。许多无线电爱好者在这个网络上进行了无数的通讯实验。
1981年
-- 各种网络重新融合
诞生于纽约城市大学的BITNET(Because It's Time NETwork)开始运行,并与耶鲁大学进行了首次连接。
除了文件传输服务(FTP)以外,他们还提供电子邮件和邮件组的服务。
CSNET(Computer Scienc NETwork)项目开始启动,并向那些不能连入ARPANET的各大学的科学家们提供电子邮件服务。CSNET实际上就是后来的计算机科学网的前身。
1982年
-- TCP/IP缔造了未来的网络通讯模式
DCA和ARPA网制订了网络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这个协议组一般被简称为TCP/IP协议。
这个协议的重要意义在于:
首先将互联网定义为使用TCP/IP协议互联的一个网络集合,互联网就是通过TCP/IP互联的一个大网络。
1982年 (续)
由EUUG创建的EUnet(欧洲UNIX网)开始提供电子邮件服务和新闻组服务。并实现了最初的荷兰、丹麦、瑞典和英国之间的互联。
外部网关协议(EGP)的草案被制订,并开始运用在各种不同体系结构的网间互联上。
1983年
-- 互联网越来越壮大了
开发出了域名服务系统
她的重要意义在于:
满足了大量网络节点的需要
避免了各种难以记忆的地址
采用了人们习惯中易于记忆的名称
桌面工作站开始成为现实
她的意义在于:
许多基于Berkerley的UNIX系统都内建有IP网络的相关软件
促使从用单个分时的超级计算机连入Internet的模式过渡为通过局域网连入Internet。
1983年 (续)
作为ICCB的替代物,IAB(Internet Activities Board)开始建立。
Berkeley发布了他们最新的42版的BSD UNIX系统,其中内建了TCP/IP的实现。
欧洲科研网(EARN)采用与BITNET类似的线路开始运营。
1984年
-- 互联网继续保持增长
主机数量突破1,000台
域名服务系统(DNS)正式启用
代替了点分十进制的地址,如 12345678910
域名更容易为大家记忆
在线网站运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336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 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