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在我国南北方什么地区?

桑蚕在我国南北方什么地区?,第1张

桑蚕养殖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了成熟的桑蚕养殖技艺,桑蚕业算得上是中国最古老的农业支柱。由于桑蚕业的发展,使得整个中原文明的防治技术远远领先于世界。蚕丝作为丝绸的基本原料,不仅推动了服饰的变革,在当时对毛笔、刺绣、纸张的发明都有重要的推进意义。
蚕桑种植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中原社会财富的增加、贫富的差距和阶级的形成,而在蚕桑文化上高度发展成熟起来的丝绸文化则将中原文化推向鼎盛。
在两千七百多年的西周,养蚕和种桑已经成为黄河流域普遍的职业,当时甚至还设有专门的“桑园”,其规模可见一斑。
山东的齐鲁地区在当时曾经是蚕桑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今天我国山东泰安市的“鲁桑”模式便滥觞于此。由于我国桑树种类众多,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于是便有了很好的桑蚕基础。
我国现代的桑蚕分布格局主要为三大桑蚕基地,分别是:太湖流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基地。
三大桑蚕基地的产业模式都略有不同,主要是由于地理因素和输出产品各有所长导致。
太湖流域包括杭州、嘉兴、湖州和江苏省的环太湖地区,是国内最大桑蚕养殖基地。这里气候十分适宜桑蚕养殖,一年可采桑叶三次,全年可养蚕两到四次。
比起桑蚕业这里的丝织工业更负盛名。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刺绣、湖州的湖绸、杭州的织绵都是享誉中外的丝织品。四川盆地桑蚕基地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流域和涪江中下游一带,四川盆地气候温暖湿润,一年可采桑养蚕三至四次。
四川盆地主要的丝制品主要为蜀锦和巴缎。四川盆地桑蚕基地还在向丘陵地区发展阶段,其前景仍非常广阔。 珠江三角洲桑蚕基地主要以广东省的顺德、南海、中山等县为主。以顺德县最为有名,其蚕桑产量约占全省蚕桑生产总量的一半。
珠江三角洲最大的优势在于地处亚热带南部,桑叶全年可以采摘七至八次,养蚕可达七到九次,堪称国内之最。再加上发达的轻工业,使得珠三角桑蚕基地在国内桑蚕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
现代的桑蚕基地已经形成了科学发展的养殖模式,在确保桑蚕业生产发展的同时,注重推广应用与之相配套的新技术。
不仅能够提高桑蚕生产的综合效益,还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如发展小蚕共育、“田桑蚕”生态模式、蚕粪集中消毒处理、桑枝综合利用等新式桑蚕养殖技术都是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中发展出来的。

选购和挑选时你必须看: 看纯度:用100%桑蚕丝为原料,能闻到蚕丝特有清香的蚕丝被为上品。 看工艺:手工制作的为佳,蚕丝被套有拉链,不机械绗缝,能保证蚕丝被的柔软和透气性。 看丝质:本白有天然光泽,蓬松、匀净度好、手感柔软、厚薄均匀。 看包装:规格型号、面料、丝胎净重等内容标注清楚不含糊。 看价格:蚕丝被应按丝胎重量计,每公斤在200元以上,过低的价格是不可信的。 看品牌:选择有优质蚕茧原料供应、有蚕丝加工能力和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与品牌。 如何鉴别蚕丝被,它有多种的方法: 1,84消毒液溶解法。 84消毒液中的次氯酸能使蛋白质迅速变性,而天然蚕丝的主要成分正是动物蛋白,所以两者碰到一起后,蚕丝会迅速溶解。而棉花或化纤等其它非蛋白质纤维则不能溶解于84消毒液。 2,看燃烧反应。 蚕丝的燃点很低,离开火后很快就会熄灭,燃烧时发出蛋白质的焦味(跟动物毛发烧着是的气味一样),稍后的灰末成块状并且很脆,轻轻一搓就会碎掉。而化纤材料燃烧后成一个硬块,极难弄碎。棉花燃烧后成絮状灰,跟纸质材料燃烧后的灰烬差不多。 3,其它识别法: a,质地鉴别法:蚕丝细而柔软,极易粘手的为正品,而不粘手的为假品。 b,气味鉴别法:蚕丝具有特殊蚕丝香气(有些说是豆浆味,其实蚕蛹的味道),化纤和棉花则肯定没有。 c,形貌鉴别法:蚕丝为乳白色,偶有未拣净的薄茧片,有光泽。 最好的蚕丝被当然是纯桑蚕丝的,如何来分辨呢: 桑蚕主产地在江南,农业时代的浙江、江苏等江南一带,另外还有广东、四川等地,由于江南气候、水土条件较好,家家户户都栽桑养蚕,种桑养蚕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桑蚕丝是天然纤维中最长、最细、最软、最光亮、粗细最均匀的纤维。它d性好、吸湿性强、强度高,还有一定的蓬松度。用它加工的面料适合做夏季衣服。桑蚕丝(茧)呈现天然的白色,桑蚕丝做的被子,贴身细腻、耐用透气,不易结块,非常适合儿童和老人使用。 柞蚕丝主要产于中国的北方,为柞蚕吐丝而成,其原始色泽为灰黑色,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用酸碱性化学药剂进行褪色处理,因而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柞蚕丝呈块状联结,采用柞蚕丝制被,其原始结构不易进行重新整制,只能稍作整理,因而其内在结构仍较不规整。另外,柞蚕丝丝体中所含的“丝胶”比较多,导致它本身手感比较粗糙,不够光滑,光泽也比较暗淡,为此,不少厂家会使用化学添加剂对柞蚕丝进行去胶处理;更有厂家为了增加蚕丝的光泽度,会给蚕丝上工业硅油甚至猪油,这些添加物对人体显然是没有好处的。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是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桑养蚕。桑蚕产业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脱贫攻坚做出了重大贡献。地处桂西北,有壮、瑶、汉、苗、水等民族居住的广西河池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种桑养蚕的自然条件优越。河池市立足优势,把桑蚕丝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经营,实现了蚕丝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新兴的桑蚕丝生产基地。

广西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

河池市谢志刚市长介绍,河池市桑园面积由2000年4600多公顷发展到2007年41300公顷;蚕茧产量由2000年12万担发展到2007年1536万担,占广西蚕茧产量的三分之一,占全国总量的8%左右。2007年,全市平均亩桑产茧达到12387公斤,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出一倍以上。目前,河池已发展成为广西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其中宜州市成为全国桑蚕茧第一大县(市)。

广西河池市的桑蚕生产成就了一大批农民增收致富的愿望。2007年,全市种桑养蚕涉及11个县(市、区)133个乡镇23万多农户,蚕农售茧收入达10亿多元人民币。一大批农民尝到了依靠种桑养蚕脱贫致富的甜头。

中国国家蚕丝办公室一位官员说,在近年来批准全国的106个“东桑西移”项目中,广西河池市实施得比较成功。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弋辉说,河池市的蚕茧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为我国的蚕丝绸业的稳步发展作出了贡献。

桑蚕属寡食性昆虫,除喜食桑叶外,也能吃柘叶、榆叶、鸦葱、桑叶、蒲公英和莴苣叶等。 菜场有的只有蒲公英、莴苣。 但桑叶是蚕最适合的天然食料。

一、桑蚕业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是世界蚕桑业的发源地。蚕丝利用、野蚕驯化、种桑养蚕,皆起源于我国,传播于我国。种桑养蚕是我国古代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相传伏羲氏发明乐器,以桑制瑟,以蚕丝为弦。在5000多年前的远古时期,黄帝打败蚩尤,有人来献丝,黄帝命织成绸、制成衣帽,穿戴起来既舒适,又华贵。后来,黄帝轩辕氏的皇后西陵氏—嫘祖就把野蚕移入室内饲养,人们纷纷仿效,养蚕逐步推广开来。从此嫘祖便被尊称为养蚕的先祖。

二、思考与抉择

曾几何时,江、浙、鲁几大桑蚕大省风光无限,桑园面积一度超过300万亩,政府扶持,百姓拥护,一派欣欣向荣。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紧缺,东部沿海桑蚕大省的桑园面积不断萎缩。政府层面随之提出了“东桑西移”的战略,传统的丝绸大省产能向中西部省份转移,产业链分工越来越明显。问题也同样突出,粗放式发展,无序竞争造成了中西部省份桑蚕产业规模大,但优质原料缺乏、缺少龙头企业的现状。

三、入缅

缅甸土地广袤,劳动力充足,有6000余万人口。农业是其支柱产业,是典型的农业国家。自然条件适宜种桑养蚕。发展桑蚕产业成本优势明显。经过周密考察,郑山洪最终选定了缅甸掸邦作为事业的开始。掸邦位于缅甸东部,与中国、泰国和老挝接壤,面积为161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00多万人,是缅甸联邦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邦。

种桑养蚕跨种植和养殖两个产业,是农业中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深谙中国桑蚕产业发展模式,结合缅甸国情,郑山洪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公司出资建设育苗、育种、养小蚕基地,基地负责发动农户种桑养蚕,提供技术服务,回购蚕茧,农户负责饲养大蚕,收获蚕茧。蚕的一生有卵、幼虫、蛹、蛾四个阶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344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 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