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赛克2022年发展前景

中新赛克2022年发展前景,第1张

(一)行业发展趋势公司是国内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市场领先企业,是信息安全领域网络内容安全专家。公司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产品技术优势和行业先发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网络内容安全、大数据运营等业务市场潜力大,拓展成效显著。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公司所处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公司产品核心价值的实现,体现为嵌入式软件、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因此公司所处行业属于软件行业。此外,公司的网络内容安全产品所处行业为信息安全行业,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产品下游主要应用领域为信息安全行业。1、软件行业发展趋势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灵魂,“软件定义”是信息革命的新标志和新特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引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核心支撑。建设强大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我国构建全球竞争新优势、抢占新工业革命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根据发展规划,到2020年,软件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备,产业有效供给能力大幅提升,融合支撑效益进一步突显,培育壮大一批国际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基本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根据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业务收入突破8万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占信息产业比重超过30%,其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达到55%。信息安全产品收入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软件从业人员达到900万人。综上所述,未来软件市场预计将保持稳定的年增长率,为公司嵌入式软件、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会加速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为公司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软件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2、信息安全行业发展趋势随着中国整体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经济和社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身份盗用、交易诈骗、资源滥用、网络钓鱼等安全事件也随之频发,政府、企业、个人对信息安全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社会对信息安全的需求与日俱增,政府部门、重点行业在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上的投入也不断增加,促进了信息安全行业的持续增长。同时,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以及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给信息系统架构带来了巨大变化,信息安全也随之迎来挑战。例如云计算技术,使得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由原来的各业务系统独立建设模式转变为资源池建设模式,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的部署方式相应改变。基础架构的变化要求信息安全建设能够适应新的IT基础架构,从而满足新的安全需求,这同时为信息安全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根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信息安全服务行业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9-2025年)》,2019-2022年市场增长速度将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10%左右的增幅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水平,预计2022年将超过96753亿元。2019年-2022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及增长种种迹象表明,2020年随着5G大规模建设、数据中心建设等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落地,网络安全的形势也将越来越严峻,信息安全支出也将进一步加大,对网络内容安全等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来说,是个难得的发展机遇。3、网络可视化市场发展趋势公司所处市场主要为网络可视化市场。(1)网络安全政策以及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推动网络可视化市场持续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面部署国家“十三五”时期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2017年6月1日,我国首部《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标志着网络安全国家战略实施有法可依,网络安全国家战略实施将进入快车道。2019年,《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商用密码法》、《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征求意见稿)》、《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网络安全领域重要政策法规陆续出台,将为网络安全市场增长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撑。因此,随着网络安全政策及法律法规的相继发布和实施,以及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工作全面部署,作为网络安全行业和大数据产业链上游的网络可视化市场将进一步迎来稳定、高速、持续地发展。(2)网络基础设施持续建设及网络优化运维的需要,将带动网络可视化市场持续发展2019年8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较2018年底新增网民2,59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12%,较2018年底提升16%。截至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较2018年底新增手机网民2,984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8年底的986%提升至991%,手机上网比例持续提升。2019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印发《关于开展深入推进宽带互联网提速降费支撑高质量发展2019专项行动的通知》,“提速降费”政策进一步落地。与五年前相比,在网络提速方面,固定和移动宽带平均下载速率提升了6倍多;在网络降费方面,固定网络和手机上网流量资费水平降幅均超过90%;在网络流量方面,用户月均使用移动流量达到72GB,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2倍。与此同时,上半年,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持续向高速率迁移,百兆以上宽带用户占比稳定提升,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435亿户,上半年净增2,737万户;受物联网业务高速增长、基站需求持续增长的影响,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732万个,其中4G基站总数445万个,占比为608%。2020年伊始,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网络、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进一步提速,未来基于新基建下的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和智慧生活,虽然会体验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性,但同时也要承受网络安全带来的挑战。新基建未来会带动万亿级的市场,但是也会伴生很多的网络安全问题。随着“新基建”的推进将进一步带动网络可视化市场持续发展。4、网络内容安全市场发展趋势网络内容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成为网络内容安全监管的主阵地。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19年通信业统计公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1144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22部/百人。2020年,5G将会规模化商用,基于5G网络的应用将会更加丰富,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万物互联的应用场景、多样化的终端形态与接入技术、移动边缘计算技术、网络切片技术将产生新的安全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设备的内容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移动网络内容安全产品和服务水平还远远达不到要求,与市场需求形成巨大反差。面对全球网络的新威胁、新挑战,需要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更先进技术手段的网络内容安全解决方案,满足全球网络内容安全市场日益增长的需要。5、大数据市场发展趋势公司大数据运营产品所处市场为大数据市场。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产业的深入发展,大数据国家战略的加速落地,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产业转型、数据资产管理、信息安全等大数据技术及应用领域都将面临新的发展突破,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全球大数据储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其中中国数据产生量增长最为迅速,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比全球快3%,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圈。中国数据圈受到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以及云计算、边缘计算增长的驱动,中国生产力数据和物联网数据占比将从2015年的11%增长至2025年的40%,全球大数据储量规模爆炸式增长,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0,000亿元。6、工业互联网市场发展趋势工业互联网正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2017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2018年,国家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呈现出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产业协调纵深发展、融合应用创新活跃的良好局面。2019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的通知》,工业互联网产业已经进入了快车道。国家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对工业互联网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预计到2020年,工业互联网的市场规模达到6,500亿元左右。工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同时,工业互联网安全面临巨大挑战。2019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指南(试行)》,要求围绕设备、控制、网络、平台、数据安全等方面实现工业互联网安全的全面管理,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促进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综上所述,工业互联网的巨大市场空间和安全需求为公司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产品提供新的市场机遇。(二)公司经营发展的战略1、产品战略公司将继续专注于数据提取、数据融合计算及在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在数据源广度、数据处理深度、业务应用丰富度和整体方案闭环架构完整度等方面进行深度耕耘,融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入研究各个细分行业的需求,积极向后端业务延伸,拓展数据挖掘和业务应用类产品,为政府、运营商和企事业单位等提供优质的综合解决方案。2、市场战略公司将整体采取扩张的市场策略。国内市场方面,公司继续加强资源投入,加快渠道建设和区域覆盖,在既有行业加大力度推动整体解决方案销售,同时向新的行业拓展;国际市场方面,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采取成熟市场深度经营与新市场拓展相结合策略,通过强强联合等多种举措,促成多产品和解决方案规模应用。3、人才战略公司作为高科技企业,人才是公司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源动力。公司一直秉承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投入等视作一项长期投资的理念。公司坚持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人才选拔机制。在人才引进方面,公司采取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双轮驱动策略,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在激励机制方面,公司基于价值创造和责任结果进行价值分配,对标市场行情和标杆企业,为员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
核心竞争力:
(一)领先的专业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公司核心研发团队自公司成立起就专注于数据提取、数据融合计算及在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应用,精通固网、移动网、大数据、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5G、人工智能等技术架构并了解其演进趋势,技术积累丰富。公司凭借多年积累形成的软硬件开发能力以及对通信和互联网协议的深度理解能力,可向客户提供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高性价比的综合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新产品的预研和开发,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2396%,研发人员人数达到756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6005%。公司新获授权国家专利11项,新增申请国家专利22项,新获取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6项。(二)全面的产品布局和市场拓展能力公司经过多年在网络可视化、网络内容安全和大数据等领域的持续经营、创新和积累,已完成从数据提取、数据融合计算到数据应用的全面布局。报告期内,在数据源广度方面,公司实现了网络空间和电磁空间数据提取的全覆盖,有线网络的多维度流量分类核心技术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电磁空间实现从9KHz到25GHz的全频谱的数据采集,形成了立体全息的数据提取能力,实现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产品的全面布局;在业务应用丰富度方面,公司持续加大大数据运营产品和网络内容安全产品的业务应用开发力度,形成大数据组件化平台、行业细分应用、综合分析系统及网络内容安全系统解决方案等应用产品系列,满足不同客户的应用需求;在数据处理深度方面,实现了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技术与大数据的结合,提高了网络内容安全产品和网络可视化产品人机协同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公司长期的技术积累,产品的模块化、平台化形成的优势日益凸显,大数据运营产品的组件化和 *** 作系统平台、宽带网产品的安全 *** 作系统和业务平台、移动网产品的软硬件平台逐步建成。结合公司对行业应用的深刻理解,为公司产品的快速推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提升了产品的研发效率,优化了系统整体性能,节约了客户投入成本,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在国内外均有成熟的销售和服务队伍,具备国内外工程服务和交付的成熟经验,深谙市场特性和客户的采购流程,能够迅速将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与客户的需求紧密结合,持续给客户带来价值。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增加销售和服务团队人员,同时,销售和服务团队继续下沉,加强了行业、区域覆盖和合作伙伴建设。(三)对市场需求和发展的充分理解公司在国内较早从事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产品研发,较早进入海外网络内容安全市场,在产品不断应用中,与客户充分合作与探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刻领会业务的发展演进趋势,对市场需求和发展有充分理解。大数据运营产品随着近几年的不断开拓,与客户及行业合作伙伴深入合作,在目标行业取得规模应用,应用解决方案的开发越来越有针对性和竞争力。公司通过国内外市场持续经营,参与国内国际各种专业展会,从全球视野进行市场需求的获取和分析判断,将公司的技术能力、服务能力与客户的需求相结合,及时推出竞争力强的产品,确保公司始终处于行业领先者的地位。报告期内,基于互联网流量特征的变化,公司宽带网产品采用深度报文检测技术并与大数据运营产品结合创新性地推出了DFX+态势感知方案,降低客户资本支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迅速占据行业的制高点。公司网络内容安全产品与大数据运营产品的协同,在国内的行业细分应用和综合分析系统应用上把握了市场机会,取得规模的市场业绩。(四)完善的供应链管控能力公司进入行业较早,非常注重供应链建设。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建立了稳定的原材料及核心部件自购渠道。同时,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每年会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评定,建立合格的供应商数据库,并与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完善供应链建设,加强了对供应商的管理,并积极推进了管理系统、工具和流程的完善,提高了公司运营效率和议价能力,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公司的交付能力。完善的供应链管控能力使公司产品的可靠性进一步提升,为应对竞争和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支撑。(五)党建引领公司发展公司于2015年正式成立党支部,2019年4月正式升格为党委,现有党员160余人。2018年公司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明确党委的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前置程序,“三重一大”在公司治理中得到充分贯彻执行,坚持党建工作和公司经营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使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细则得到进一步完善。报告期内,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助力公司健康发展。公司党委把党建工作和保密建设作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推动与企业经营管理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筑牢安全屏障、引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攻坚作用。

创新安全管理是保证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
通过创新安全管理,要变事后处理型为问题发现型管理模式,运用安全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把管理重点放在事故超前预防上,为生产发展与生命安全建立坚实的屏障。
开展标准化建设,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通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将安全生产责任从法定代表人开始,逐一落实到每个从业人员,使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去干,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自主管理和规范管理水平。
创新预警机制,提高事故的超前防范能力。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和预测方法建立监控预警体系,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做出科学的判断和预警,可以有效提升安全管理和监管水平。通过建立区域生产安全宏观风险预警系统,可以为各级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安全生产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提高政府战略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实施超前防范,为安全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突出重点行业领域,提升安全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安全监管历来是重要环节。管理好这些流动的危险源涉及面广、难度大,传统的方法难以适应。现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创新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提供了手段,要通过建立危化品道路运输省际联运机制,提高安全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使用普通对讲机,然后通过特定办法确实可以打开一些电子智能锁,虽然98%有点夸张,但是50%还是有的,这看似不符合逻辑,背后却隐藏着很深的科学道理!

锁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保护财产的一种防御措施,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看到锁的存在。

而只要加装在门窗上,或者是两件物品的连接开合处,需要经过钥匙,密码,磁卡等才能打开的金属装置,都可以被称为门锁。

而锁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考古学家在公元3000年的中国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最早的木制锁具。

而锁具的诞生,同时也意味着个人私有财产制的诞生,而随着现在网络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锁也有了和我们人类 历史 同等的发展轨迹,现在的锁相比于古代的木锁铜锁,已经进化成了机械锁,密码锁,智能锁等等。

而锁体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现在我们常见的锁具,按照安全等级分别A级锁,B级锁,C级锁三大种类。

根据网络上公布的相关资料显示,现在的A级锁采用技术性开锁,只需要花费1分钟左右,B级锁芯达到5分钟左右。

而安全等级最高的C级锁,需要270分钟以上,虽然现在的锁具越来越复杂,但是锁具的安全性不一定能比得上古代。

现代人在生活中,已经习惯了智能设备带给我们的生活便利,所以年前的一段时间正好赶上我家里门锁坏掉。

为了赶时髦再加上我也想体验一下 科技 的便捷性,所以直接选择购买安装了一把智能锁,在刚刚安装好的时候。

派出所工作的朋友曾经提醒过我,让我每次出门时一定要随手反锁下门锁,以防止有小偷偷偷进入室内。

刚开始我老老实实地听从朋友的告诫,一直到最近,朋友来我家喝酒时顺口问了我一句:你这智能锁啥品牌?多少钱买的?

我虽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也没有多想直接脱口而出道:好像是个某花牌子,花了我1200百块大洋买的。

没想到朋友听完对我神秘的一笑,然后就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只对讲机对我说:来,哥们今天给你表演个魔术。

说完朋友直接拉着我走出了房门,接着朋友直接把房门关闭,就在我吃惊的目光下,朋友拿起对讲机对着智能锁按了几下。

接着我就看到了为所思的一幕,只见我家的电子智能锁显示屏界面,显示出HC标识门锁内的语音也提示道:门已打开,请进入!

看到这一幕,我瞬间目瞪口呆有些不可思议,而朋友一脸得意洋洋地看着我,看到朋友的笑容时,我瞬间有了精神连忙询问是咋回事。

接着朋友给我详细解释了一下,对讲机是如何打开智能锁的原理,同时我在听完朋友的解释后,立马决定重新换一把智能锁。

那么为什么朋友可以用对讲机,在没有钥匙的情况下打开智能锁?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如果把门反锁后是不是就不会打开?

现在就让我来聊聊这个问题的答案。

什么是智能锁

智能锁是我们目前所有小区内,最常见的一种锁具,其不用钥匙就可以通过指纹密码进入房间的特性,让智能锁大受欢迎。

而电子智能锁是指哪些,以电磁铁或者是微型电动机和机械锁铁体,共同执行同一种动作然后打开房门的锁具。

电子智能锁把电路集成,和普通机械锁综合集中在一起,其中的内部技术构造包含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软件技术,网络报警技术,锁体机械设计技术等。

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子智能锁的构造是有两种结构组成,第一种构造就是最重要的电子结构。

在电子结构中,里边包含了指纹模块,震动马达,物联网模块,高度集成电路板,蓝光或者白光显示屏,以及用于输入密码的键盘部分。

而机械结构是由ABC锁芯组成的锁体,用于给电子设备供电的5~7号电池槽,锁体打开后的门把手,反锁旋钮,应急钥匙,和前后左右两块面板组成。

什么是对讲机

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对讲机是一种双向移动通信工具,他的特点是不需要任何网络支持,就可以在一定距离下进行通话。

一对普通的对讲机,在满电状态下可以使用八小时左右,更加让人省心的是对讲机通话中是不会产生话费的。

目前对讲机在市面上分为三大种类,分别是模拟对讲机,数字对讲机,IP对讲机,而在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模拟信号对讲机。

而我们所常用的对讲机分别是由外壳,主机,发射部分,接收部分,电池,皮带夹,天线,座充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需要发射部分,把语音信息转换后,再经过放大,产生额定的射频功率,然后再经过天线发射出去。

对讲机可以无钥匙打开智能锁吗?

答案是:可以的!

其实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普通对讲机,然后通过特定的一些办法, *** 作后确实可以打开一些电子智能锁。

当然98%是有点夸张,但是50%的几率还是有的,而这看似不符合逻辑,背后却隐藏着很深的科学原理!

而只要符合以下几点原理的智能锁,才可以通过对讲机打开:

原理一:高频脉冲信号

脉冲信号是一种离散性质的信号,它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与普通模拟信号相比来说,脉冲信号的电压幅度会明显高于模拟信号。

如果用生活中的常识来举例,脉冲信号就相当于一个一直打开流水的水龙头,而高频段就是把水流放大。

对讲机是需要把接收到的信号,通过转换成高频脉冲然后发送出去,再经过另一只对讲机接收到信号,转换成我们所能听到的语音消息。

而人类肉眼看不到的脉冲信号,对于智能锁这种电子精密设备反而是伤害最大,特别容易造成智能锁芯片故障,从而自动打开房门。

原理二:智能锁内部稳压模块缺失

首先电子智能锁是一种电子设备,作为电子设备对于电压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个小小的电压不稳就可能会造成整个设备损坏。

而电子智能锁核心部位是电路板,在电路板中所有的电子元件,都是依靠线路传输电源和无线信号。

对于常用的电子智能锁来说,电路板上面会有许多稳压模块,来保证电子锁不会出现的问题。

但是某些市面上所流通的电子智能锁,为了偷工减料以做到利益最大化,对于智能锁内部的电压板会采取减少稳压模块的方式,来减少成本。

这种智能锁是不具备电流过载,短路保护功能的,当智能锁碰到强电冲击时,瞬间就会因为电压过高,而导致智能锁内部系统紊乱,进而重置数据!

对讲机是怎么打开智能锁的?

前文中我已经详细解释其中的具体原理,而对于朋友是如何打开电子智能锁的,我也看得清清楚楚。

根据朋友给我现场示范时,我发现朋友是使用对讲机的天线,把对讲机天线对准电子智能锁的键盘或者是指纹模块上下移动。

在上下移动的途中,朋友的手一直按在对讲机的发送按钮上,这导致对讲机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也就是绿灯常亮。

在对讲机工作途中会产生高频脉冲电流信号,而为电子智能锁按键部位,上下移动又会使电子智能锁内部电子版的稳压模块失效。

最终导致系统内部信号混乱,让系统误以为是房主使用了密码,从而直接打开电子智能锁,而这种方式更加可怕的一点。

就是哪怕我们反锁智能锁后,依然可以通过这种方法,会让智能锁的系统判定为正常进入从而打开房门。

市面上所有的电子智能锁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打开吗?

答案也很明显,并不是所有的电子智能锁,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打开,经过我所查询的资料显示:

市面上的电子智能锁品牌良莠不齐,而能通过这种方法打开的电子智能锁,基本上是属于一些小的品牌,价格上也相对会便宜一些!

而为了验证具体的成功率,我专门询问了下开锁的朋友,朋友告诉我说说:有许多市面上的高端品牌是无法通过这种办法打开。

根据他的经验,目前市面上价格相对低廉的电子智能锁是最容易打开的,而高端一些的确实是无法打开。

写在最后:

门锁是保卫我们财产安全的一道屏障,也是保护个人财产的一种手段,虽然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度之一。

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对于自己的财产安全,我们最起码也应当保持警惕的态度。

同时如果发现我们房间进入过小偷,无论是否丢失物品,记得一定要报警,而只有尽早报警才会让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和转发。

这还是新鲜事吗?即使不用对讲机,用特斯拉线圈也能打开电子智能锁!

上图就是某工厂生产的特斯拉线圈,利用变压器使普通电压升压,然后经由两级线圈,从放电终端放电,从而对智能电子锁里的电子设备产生干扰,打开门锁!

对讲机也是同样的原理,只要能持续输出高频脉冲进行干扰,一样也可以开智能锁。

早在2018年,曾经就有电视节目曾经做过相关的报道和测试。

在电视节目中,共计测试了10款智能锁,其中8款都被顺利地打开,不寒而栗啊~~~

从以上的情况分析,应该是智能锁具在防干扰的方面做的不到位,或者说是产品缺陷。

通俗的讲,机械的比电子的要更皮实耐用。这一点不仅是在智能门锁上。就连 汽车 这样的大件产品也是如此。比如特斯拉失控,很多都是电子故障导致的,而五菱面包车失控,几乎都是人为的一个道理。

除此之外,智能锁还有一个缺陷,就是人脸识别不精准,也是容易被误开的原因。

市面上一些智能锁只能识别二维的人脸,并不具备三维人脸识别功能,通过照片打印人脸就可以直接打开门锁,这也给了不法分子可趁之机。

总结一句话,越复杂的产品,它产生缺陷的可能就越多。别以为价格高、智能化就一定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我自己的指纹锁,我试了一下,对讲机开不了。首先我的指纹锁是最基础版,没有app开门,没有输入密码,没有智能卡,只能靠指纹识别以后手动开门,虽然廉价,但是买的时候已经做好功课了,这样的锁一年充一次电,其它方法没有不能破解。

现在智能锁技术日新月异,成熟稳定的供应链源源不断的技术升级,根本不会有这样那样的弊端。

随着我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断深入和发展,智慧政务在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应急职能方面作用愈发重要,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地位日益凸显,尤其是国家提出网络强国战略以来,加快智慧政务发展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此,我国要深化智慧政务改革,不断适应新形势,谋划新思路,提出新理念,构建新模式,发掘新途径,满足新需求,打造新常态。
一、工程导向到问题导向
智慧政务发展容易陷入误区:以工程建设为导向,认为简化审批、加快建设一大批信息化系统,就能较好地提高政府履职能力。这种以工程为导向的建设模式,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突出重点,增强智慧政务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下,智慧政务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建立以需求为主导的建设机制。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需求为目标,切实提高政府履职能力为出发点,合理规划智慧政务建设项目,有效提高社会管理和公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时效性、规范性和权威性。
二、分散建设到集约化建设
长期以来,智慧政务建设中缺乏顶层设计,分散、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普遍存在。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省级和副省级城市、地市级、区县级设有独立机房的部门平均比例分别为70%、32%、22%;省级、地市级、区县级政府网站分散建设的比例分别平均为78%、32%、30%。智慧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分散状况严重,粗放式的建设模式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给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带来各种困难。因此,亟需切实加强智慧政务规划、建设、运营的统筹协调,加快实现从粗放式、低效能的分散建设,向集约化、高绩效的协同发展转变,从部门独立建设、自成体系,向跨部门跨区域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转变。
三、政府独导到社会共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参与“治理”的主体包括了各类权力部门、公共部门,以及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他们在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过程中是平等关系。“社会治理”弥补了“社会管理”内涵的局限,使社会治理体制得以创新和拓展。智慧政务是社会治理模式的信息化反映,智慧政务建设模式要始终适用于、服务于社会治理模式的变动和演化。
1、规范社会共建机制,打造以政府主导为一体,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为两翼的社会共治模式。
2、规范监督和保障机制,规范参与方的权、责、利。
3、鼓励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快形成统一有效的购买服务平台和机制,厘清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明确政府购买的服务种类、性质和内容,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加快促进政府独导到社会共治模式的转变。
四、由数据割据到数据开放共享
据统计,政府拥有社会信息资源总量的80%之多,但有关部门调研的38个部委涉及的80个专网里,实现横向交互的比例尚不及01%。这对数据尴尬刻画了目前政府数据共享面临的数据壁垒日益加重之窘境:政务业务数据成指数量级增长,但由于各业务系统技术标准、开发环境、系统架构等存在巨大差异,客观上对政府部门数据共享造成了技术屏障。大数据时代,要彻底消除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羁绊,
1、开放数据。要尽快规划政府数据开放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推进开放数据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2、落实数据共享机制,明确数据共享的权、责、利,根据“一数一源”原则保证数据的真实性、鲜活性、权威性。
3、加快制定应用规范和技术标准,借助信息技术和手段打通各异构业务系统。
五、数据支撑到辅助领导决策
从发展历程看,中国智慧政务经历了办公自动化、系列“金字”工程、政府上网到“三网一库”的发展阶段。伴随着智慧政务的发展,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电子口岸、社会信用、食品和药品监管、应急指挥、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安全监管等重点信息系统项目不断展开研究、设计、立项和建设工作。这些信息系统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和协调,但如何有效整合利用有关业务系统和各部门的相关信息资源,完善综合分析、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等业务应用系统,为领导决策指挥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在大数据时代已日显迫切。当下,这些信息系统需要通过整合智慧政务网络,以提高应用水平、发挥系统效能为重点,深化智慧政务应用,推动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资源整合,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智慧政务辅助领导决策体系,提高政府宏观管理与科学决策能力,加速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化辅助决策的进程。
六、履行政府职能转向提供公共服务
长期以来,智慧政务建设主要是从政府内部需求角度推进的,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方便监管,对民众需求的考虑显然不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智慧政务建设,打造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基础教育、保障性住房和公共安全的智慧政务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不断创新优化完善公共服务,不断将公共服务电子化,使智慧政务由流程规范化自动化,提高服务效率,转变为有效为社会公众提供最终交付品,为公众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满足公众的个性化需求,有效提高服务效能和水平。
七、传统模式到新兴形态
作为新兴技术,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和大数据潜在的价值逐渐得到挖掘,关注度不断得以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大力推进国家智慧政务建设,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利用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智慧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工信部在2013年已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中期评估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目前针对云计算的“十三五”规划也已经启动。未来发展中,智慧政务应继续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借助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等新技术进一步扩展政务信息来源,构建异构信息资源整合方式,提高政务信息化资源利用效能,深化业务应用,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
八、核心技术设备国产化
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逐渐完善,但是整体来看,国产设备占有率低,核心设备差距明显,潜在的战略风险、数据泄漏风险和情报监控风险,严重威胁着信息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棱镜门”事件之后,信息安全被提升到了重要高度,“去IOE”成为多个领域的共识。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智慧政务设备国产化的帷幕正式全面拉开,国产芯片、 *** 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信息技术攻关有望加速,应用牵引、平台重构、分阶段实施的国产化新思路将全面铺开,金鹏信息网格化软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346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 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