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32的wifi模块叫啥

esp32的wifi模块叫啥,第1张

您好,esp32的wifi模块叫做ESP32-WROOM-32,它是一款低功耗的Wi-Fi和蓝牙模块,可以支持IEEE 80211 b / g / n / e / i,支持IEEE 802154,支持BLE 42,支持双模蓝牙,支持低功耗模式。它采用的是32位的Xtensa® Dual-Core LX6处理器,拥有双核心,每个核心可以运行160MHz,最高可以达到240MHz。它拥有520KB的SRAM,支持多种外设,如ADC,DAC,I2C,I2S,SPI,UART,CAN,IR,PWM,GPIO等,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如C,C ++,Python,Java,Lua等。它拥有4MB的Flash存储,可以支持多种应用,如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安全,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健康,智能运动,智能游戏,智能家庭,智能环境等。

如果您是想通过esp8266WiFi模块的MQTT协议来实现智能家居控制的话,可以了解一下支持MQTT协议的esp8266WiFi模块,比如SKYLAB的WG219/WG229以及WG231。

MQTT WiFi模块

MQTT 最初由 IBM 于上世纪 90 年代晚期发明和开发。它最初的用途是将石油管道上的传感器与卫星相链接。顾名思义,它是一种支持在各方之间异步通信的消息协议。异步消息协议在空间和时间上将消息发送者与接收者分离,因此可以在不可靠的网络环境中进行扩展。虽然叫做消息队列遥测传输,但它与消息队列毫无关系,而是使用了一个发布和订阅的模型。在 2014 年末,它正式成为了一种 OASIS 开放标准,而且在一些流行的编程语言中受到支持(通过使用多种开源实现)。

物联网设备选择MQTT协议的原因分析

物联网 (IoT) 设备必须连接互联网。通过连接到互联网,设备就能相互协作,以及与后端服务协同工作。互联网的基础网络协议是 TCP/IP。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 是基于 TCP/IP 协议栈而构建的,已成为 IoT 通信的标准。

MQTT 是一种轻量级的、灵活的网络协议,致力于为 IoT 开发人员实现适当的平衡:

1、这个轻量级协议可在严重受限的设备硬件和高延迟/带宽有限的网络上实现。

2、它的灵活性使得为 IoT 设备和服务的多样化应用场景提供支持成为可能。

WG219

WG219是一款基于ESP8266芯片方案的小尺寸低功耗低成本串口WiFi模块,符合80211b / g / n 无线模块标准,支持UART-WiFi -以太网数据传输。专为移动设备和物联网应用设计,可将用户的物理设备连接到WiFi无线网络上,进行互联网或局域网通信,实现联网功能。

WG229

WG229是一款基于ESP8266芯片方案的小尺寸低功耗低成本串口WiFi模块,符合80211b / g / n 无线模块标准,支持UART-WiFi -以太网数据传输。专为移动设备和物联网应用设计,可将用户的物理设备连接到WiFi无线网络上,进行互联网或局域网通信,实现联网功能。另外WG229仅需要通过出串口使用AT指令控制,就能满足大部分的网络功能需求。WG229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支持串口透传等特性,使得WG229在高集成、低功耗自动化和传感器解决方案的理想解决方案,WG229和LCS6260 Pin对Pin兼容,可替代ESP8266方案的ESP-12F。

支持MQTT协议的IoT UART接口WiFi模块也都是支持对接云端服务的。LCS6260支持对接阿里云、涂鸦云,WG219/WG229/WG231支持对接阿里云。

在讲SDIO WiFi模块之前,我们先快速了解下SDIO,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SD的I/O接口。而SD本身是记忆卡的标准,但是现在我们会把SD插在部分外围接口来使用,由此才诞生了我们所说的SDIO。 也可以说SDIO接口是在SD卡接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接口,它不仅能够兼容以前的SD卡,还可通过SD的I/O接脚来连接外部外围,并且通过SD上的I/O数据接位与这些外围传输数据。

再来看今天将要提到的SDIO WiFi模块,简单来说就是基于SDIO接口且符合WiFi无线网络标准的嵌入式模块,内置无线网络协议IEEE80211协议栈以及TCP/IP协议栈,能够实现用户主平台数据通过SDIO口到无线网络之间的转换。由于其传输速度快,兼容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各类无线智能设备上,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有哪几款热门型号:

[if !supportLists]1 [endif] 3131A-S ,基于华为海思80211n视频传输IOT芯片Hi1131S, 支持超低待机功耗,WIFI 1T1R n模式下传输速率高达150 Mbps,需基于LiteOS搭配海思主控,目前主要应用以智能门铃和IPC为主。而当下Hi3518EV20X/Hi3518EV300+Hi1131S的搭配方案更是直接占据了全球低功耗IPC类产品的半壁江山,其高画质,WiFi图传稳定性也是得到了各厂商的一致认可。

[if !supportLists]2 [endif]3181A-S,基于华为海思Hi3881芯片,在射频性能上与Hi1131S基本一致,也可对标我司热门型号 F89FTSM13-W3 ,可基于LiteOS/Linux,在系统上较上款多了一个选择,极大方便了对LiteOS缺乏经验的工程师,同时缩短了调试时间与开发周期。目前主要应用以常电宽带透传场景为主,比如IPC,机顶盒。

[if !supportLists]3 [endif]3161A-SL,基于华为海思Hi3861L芯片,同样继承了Hi1131S的射频能力,但MCU子系统部分可供选,这样大大减少了软硬件开发同时也提高了调试方便性。目前主要应用还是会以低功耗智能场景(电池智能设备,如门锁,感应器等)和视频场景(电池ICP)居多。

[if !supportLists]4 [endif] 6222B-SRC ,基于瑞昱RTL8822CS,为之前RTL8822BS的升级款,支持IEEE 80211a/b/g/n/ac+蓝牙50,WIFI 2T2R AC模式下传输速率高达867 Mbps,较之前RTL8822BS不但性能有优化,在同级市场的竞争上,成本优势也较明显。主要的应用还是集中在机顶盒,平板等视频传输类高速率要求的智能设备上。

[if !supportLists]5 [endif] 8274B-SR ,基于高通QCA6174A-3,性能参数较6222B-SRC类似,之前也有文章专门讲到两者对比,同样都支持MU-MIMO。较大的区别是高通方案的工作温度会较瑞昱更为宽温,这点在一些工业级应用或复杂环境中会尤为重要。

除了上述提到的基于海思Hisilicon/瑞昱Realtek/高通Qualcomm方案的SDIO WiFi模块,同样还有基于联发科MTK以及紫光展锐RDA的同等类型模块,不论是24G WiFi还是24G/58G双频WiFi,我司都具备足够的市场经验和技术积累,能够为客户提供完善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更多选型推荐敬请关注 欧飞信OFLYCOMM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361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 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