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至2020年,物联网应用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率先突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
截至到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发展到15万亿元。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各类政策大力发展物联网行业,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物联网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发展意见,从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税收优惠、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工业自动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示范,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达万亿元。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超预期增长,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成效突出。在网络强国、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加快推动IPv6、NB-IoT、5G等网络建设,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逐步开始规模化应用,5G、车联网等领域发展取得突破。
政策推动我国物联网高速发展
自2013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印发以来,国家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来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
我国物联网行业呈高速增长状态 未来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自2013年以来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增速一直维持在15%以上,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经从2013年的489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5万亿元。
虽然我国物联网发展显著,但我国物联网行业仍处于成长期的早中期阶段。目前中国物联网及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5%,创新活力突出,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巨大。
物联网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
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GSMA移动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9%左右,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目标16亿元,按照目前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态势,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有望超预期完成;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
未来物联网行业将向着多元方向发展
标准化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是希望在早期主导市场的行业领导者之间的一场斗争。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百家争鸣,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现。因此在未来可能通过不断竞争将会出现限数量的供应商主导市场,类似于现在使用的Windows、Mac和Linux *** 作系统。
合规化同样是当下物联网面临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数据隐私问题。目前数据隐私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各种用户数据泄露或被滥用的事件频发,特别是Facebook的丑闻引发了全球担忧。
因此在未来,我国各种立法和监管机构将提出更加严格的用户数据保护规定,,用户的敏感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安全化是指预防物联网软件遭受网络黑客攻击,在未来,以安全为重点的物联网设施将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某些特定的基础行业,如医疗健康、安全安防、金融等领域。
多重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
从技术创新趋势来看,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强。连接技术不断突破,NB-Iot、eMTC、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全球商用化进程不断加速;物联网平台迅速增长,服务支撑能力迅速提升;
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题材不断注入物联网,为物联网带来新的创新活力。受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综合驱动,物联网呈现“边缘的智能化、连接的泛在化、服务的平台化、数据的延伸化”等特点。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我们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传统制造业迎接转型升级的浪潮,工业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制造业开启了智能化大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众多百年老牌企业,如西门子、通用电气、博世集团、施耐德电气等,都在为推数字化工厂、工业互联网及工业40的发展,他们早已成为行业领导者。那么在新的革命浪潮中,谁能笑到最后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17新一届世界500强排行榜,下面是工业自动化领域排名靠前的10家企业。1、通用电气公司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创立于1892年,又称奇异公司,由老摩根在1892年出资把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汤姆逊-豪斯登国际电气公司等三家公司合并组成。美国通用电气以各种方式吞并了国内外许多企业,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技术和服务业务的跨国公司。通用电气坚持多元化发展,公司业务从飞机发动机、发电设备到金融服务,从医疗造影、电视节目到塑料。
人、数据、机器无缝协作-以智能机器定义未来工业的新形态。2013年,通用电气公司的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概念,一个开放、全球化的网络,将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通过大数分析,找出机器的能耗来源,提升设备的运转效率。
2015年4月,通用电气(GE)公司与AT&T、思科、IBM和英特尔共同宣布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IIC),通用电气(GE)公司还做出承诺,其工业互联网软件平台Predix向所有公司开放。2016年7月20日,通用电气(GE)正式宣布与华为达成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中国“工业互联网”进步。通用电气将积极参加打造中国工业互联网的生态体系,探索不同的合作模式,寻求共赢。
众所周知,今年GE高层进行了大换血,新任CEO Flannery实施了一系列新政提振业绩、优化业务结构、削减运营成本、大幅裁员等,可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可能是新旧政策的交替需要磨合,GE的股票一直在下跌。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GE股票下跌,但是总营收的工控领域排名依然是全球NO1。
2、西门子
西门子股份公司创立于1847年,是全球电子电气工程领域的领先企业。2014年,西门子卖出博西家电股份,彻底退出家电领域,专注于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西门子数字化企业解决方案涵盖了工业软件、工业通讯、工业信息安全以及基于数据的服务。
西门子主要产品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工业电脑(IPC)及工业 *** 作面板(HMI),工业软件,数控机床,低压电器,触摸屏等。九大业务分别是发电与天然气、风力发电与可再生能源、能源管理、楼宇科技、交通、数字化工厂、过程工业与驱动、医疗以及金融服务。数字化是西门子未来发展方向三大之一,西门子将数字化作为未来主要的增长领域,对数字化工厂设定的目标利润率为14%-20%。
为了加强数字化领域的实力,西门子收购了全球工程仿真软件开发商CD-adapco。西门子数字化技术帮助企业在实际投入生产之前即能在虚拟环境中优化、仿真和测试,而在生产过程中也可同步优化整个企业流程,最终打造高效的柔性生产、实现快速创新上市,锻造企业持久竞争力。
2016年4月西门子推出了MindSphere工业云平台,MindSphere被设计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工业企业可将其作为数字化服务。今年12月25日,西门子宣布, MindSphere的最新版将首次登陆亚马逊云服务(AWS),从此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为各行业的客户开发稳健的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尤其是航空航天、国防以及能源和公共事业。
3、日立
日立(HITACHI),是日本的一家全球最大的综合跨国集团,于20世纪60年代来到中国,成为早期进入中国市场的少量外资企业之一。日立集团由众多的事业部门、事业公司组成,并拥有多项技术、产品、解决方案技术。目前,日立在中国国内拥有100多家集团企业,成员活跃在电力电机、电子设备、家用电器和信息通信等领域,
日立全心投入社会创新事业,将信息通信系统、电力系统、环境·产业·交通系统、社会·城市系统等相关的“社会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两大领域的优势融合创新,为打造低碳社会和绿色经济而不懈努力。日立通过对人像特征抽取算法及高速检索引擎的长期研究,并结合深度学习和自动矫正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人脸检索与识别技术克服了诸多使用条件的限制,系统核心功能和性能都取得了质的飞跃。
日立变频器以其稳定的性能、丰富的组合功能、高性能的矢量控制技术、低速高转矩输出、良好的动态特性及超强的过载能力,在变频器市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全球获奖甚多,尤其是具有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的日立变频器,是日立首创,具有全球专利。日立SJ700B系列广泛适用于金属加工机械、卷绕机械、 塑料挤出机械、搬运机械、木工机械、 空调设备、风机、水泵等应用领域。
于工业界物联网的潜力巨大,日立Hitachi Insight Group在工业物联网投资上更是一掷千金。未来两年,日立将投入28亿美元,为客户群提供预测性解决方案。采用大数据和预测分析的工厂,日常运营中提高了10%的生产力。从事物的宏观角度来说,10%的提高看起来不算多,但这种效应最后会传递给终端消费者,而显得意义重大。
4、博世公司
博世是德国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从事汽车技术、工业技术和消费品及建筑技术的产业。1886年年仅25岁的罗伯特·博世先生在斯图加特创办公司时,就将公司定位为“精密机械及电气工程的工厂”。总部设在德国南部斯图加特市的博世公司员工人数超过23万,遍布50多个国家。博世以其创新尖端的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闻名于世。
博世集团是德国工业40战略的重要发起者,在工业40领域有着独特的定位。博世力士乐位于德国洪堡的液压阀生产线,因实现人、机器、物体与IT系统的最佳互联被德国知名行业杂志授予“工业40奖”。该生产线能够零切换生产6大产品家族的2000种不同产品,并且实现小批量定制化生产甚至是单一产品生产,在提升生产效率10%的同时减少30%的库存。
博世力士乐开发了一系列同步伺服电机,可向公司的IndraDrive控制器提供电机上的温度和饱和度数据,使其扭矩精度得以提高且 *** 作耐量范围比之前的更严格。目前,博世已在全球超过100家工厂推广实践工业40,苏州汽车电子工厂便是试点之一。在生产环境中,构成该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机器、仓储系统以及制造设施共同发挥作用,实现交换信息、触发流程以及自动控制等功能。工业40将在整个价值链上,从供应商到客户,将人、机、物全部联结起来。
2017年5月,博世在上海召开的以“创享互联”为主题的2017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其2016年财报情况,借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东风,博世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在2016年上升了19%,达到了915亿人民币,获得巨大的成功。
5、松下
松下集团是全球性电子厂商,从事各种电器产品的生产、销售等事业活动。1978年,中国国家参观了松下集团日本电视机工厂。在双方会谈中,创业者松下幸之助表达了为中国做贡献的决心。随后,松下集团进入了中国事业的起始阶段。在这几年中,集团一直致力于产品出口以及对中国工厂的技术合作,并于1987年设立了第一家合资工厂。截至今日,松下集团在中国的事业活动涉及研究开发、制造、销售、服务、物流、宣传等多个方面。松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产品涉及继电器、连接器、机器用传感器、开关、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智能 *** 作面板、图像处理装置、紫外线硬化装置等。
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PanasonicWeldingSystems(Tangshan)Co,Ltd简称PWST),是由日本松下集团与唐山开元电器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中日合资企业。公司完全采用日本松下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使用世界一流的制造、调试和检测设备,生产商标为“Panasonic”的各种弧焊机、电阻焊机、等离子切割机、机器人及焊接切割用纯正部品。自1996年起,经济效益连续居中国电焊机行业之首。
松下2016年07月19日宣布,将涉足机器人控制设备市场。松下预测到2020年左右这种设备的市场将达到数百亿日元规模,将争取获得其中的数十亿日元市场份额。松下开发了能比以往设备更精确地测量机器人立体位置的“动作感测器”。这类产品能检测并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公司认为工厂和护理等领域对机器人的需求将增加。据称控制机器人姿势的能力将提高,能提升工作效率。
6、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成立于1999年,由原世界两大著名公司-美国联信公司及霍尼韦尔公司合并而成。原霍尼韦尔公司的核心业务为住宅及楼宇控制技术和工业控制以及自动化产品;核心业务为航空航天、汽车和工程材料。如今,霍尼韦尔业务涉及航空产品及服务;住宅及楼宇控制和工业控制技术;自动化产品;特种化学、纤维、塑料、电子和先进材料、以及交通和动力系统及产品等领域。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工业企业必须找到可以快速实施的,兼具高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的自动化解决方案。2016年7月20日——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近日发布了具备更强工业物联网性能的新一代Experion PKSOrion过程知识系统。该全新解决方案不仅可以让工厂业主与前沿技术保持同步,还能够帮助他们进一步优化自动化项目执行,减少循环调试时间和运营风险,同时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投资。Experion PKSOrion拥有可扩展的系列创新解决方案,可帮助客户提高项目执行和调试,升级控制系统基础架构,扩大标准的兼容性和互 *** 作性,并提供持续的技术演化路径。
霍尼韦尔成立一个新业务部门,专门负责工业物联网和大数据。2016年5月,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HPS)近日宣布推出全新的、一体化集成的过程软件解决方案——Uniformance Suite。该系统能够将工厂数据转化为可 *** 作的信息,从而实现智能运营。霍尼韦尔工业物联网技术产品系列正在帮助制造商通过利用数据来更加安全、高效地运营工厂。通过数据采集、先进的分析能力及深厚的专业知识,霍尼韦尔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帮助业主减少意外停机时间和不合格产品等状况。
2017年5月,霍尼韦尔发布全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ControlEdge PLC)。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PLC产品经理施学勇表示,“适时推出ControlEdge PLC,一方面是顺应智能制造对于PLC产品的智能化、数字化、小型化更新换代新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配合霍尼韦尔渠道业务模式。”
7、三菱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电子和电气产品制造商,始终致力于尖端技术及专业领域的研究、开发与制造。主要从事信息通信系统、电子元器件、重电系统、工业自动化系统、汽车电装品设备和家用电器等业务,并在卫星、防御系统、通风设备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此外,三菱电机拥有优秀的显示设备和显示装置技术。三菱电机其业务范围覆盖工业自动化(FA)产品和机电一体化(Mechtronics)产品。
三菱电机在中国的合资、独资企业已达三十多家,它们在汽车零部件、半导体等电子器件领域,以及输变电设备、电梯、铁道车辆用电机品、工业自动化设备、家用电器等电子、机器的广泛领域内,均开展着各项事业并积极进行技术转让。
三菱电机于2015年7月15日推出了工业用垂直多关节机器人“MELFA-F”系列的新产品,包括承载重量分别为35kg、50kg、70kg的“RV-35/50/70F”等12款机型。新机型通过改变手腕的结构,配备比老款容量大的减速器,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速度。12款机型中有6款机型可与三菱电机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联动。不仅可以使用PLC的高速通信功能缩短I/O处理时间,而且配合使用显示器时,还能提高 *** 作和维护工作的效率。
为响应“综合设备和工厂控制的工业需求”,三菱电机自动化发布了IQ-R系列产品,将序列、运动、安全、过程和C语言控制融合到一个平台中。该iQ-R系列控制平台适用于需要综合的运动和安全控制、多过程和高生产率之间的紧密同步的应用,专为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物料处理和电子设备制造行业设计。随着中国自动化市场逐渐转型智能化,对智能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三菱电机紧密贴近中国市场,2017年推出性价比极高的经济型产品——小型智能变频器CS80。
8、韩国现代重工集团
韩国现代重工集团成立于1972年,最初从造船事业开始做起,通过造船行业积累的技术,逐渐进军到海洋设备,工业成套设备,发动机,电子电气设备,工程机械及新能源领域,成长为世界领先的综合性重工业企业。
1984年现代重工正式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向全世界用户提供自动化和机器人系统的项目服务,产品涵盖: 焊接机器人系统,搬运机器人系统,装配机器人系统,码垛机器人系统,LCD搬运机器人系统,医疗机器人系统等。
目前,韩国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商已占全球5%左右的市场份额。现代重工已可供应焊接、搬运、密封、码垛、冲压、打磨、上下料等领域的机器人,大量应用于汽车、电子、通信产业,大大提高了韩国工业机器人的自给率。但整体而言,韩国技术仍与日本、欧洲等领先国家存在较大差距。2003年,现代重工机器人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9、瑞士ABB集团
ABB集团成立于1988年,由瑞典ASEA公司和瑞士BBCBrownBoveri公司合并而成。ABB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公司,致力于为工业和电力行业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是一个业务遍及全球的电气工程集团
ABB发明、制造了众多产品和技术,其中包括全球第一套三相输电系统、世界上第一台自冷式变压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第一台电动工业机器人,并率先将它们投入商业应用。ABB拥有广泛的产品线,包括全系列电力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高、中、低压开关柜产品,交流和直流输配电系统,电力自动化系统,各种测量设备和传感器,实时控制和优化系统,机器人软硬件和仿真系统,高效节能的电机和传动系统,电力质量、转换和同步系统,保护电力系统安全的熔断和开关设备。这些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电力和公共事业中。
2015年4,ABB推出了第一款真正实现人机协作的双臂工业机器人YuMi,YuMi是一个协作的双臂组装解决方案,具有视觉和触觉。从机械手表的精密部件到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台式电脑零件的处理,YuMi都能以其精确性轻松应对,甚至连穿针引线都不在话下。这款机器人特别为电子产品和玩具制造等行业小部件装配和测试而设计。可用于分拣、零件插入、检测、零部件配送、包装以及拉紧螺栓等力量引导装配任务。
今年ABB通过一系列战略并购补强实力,2017年7月,ABB宣布完成对贝加莱(B&R)公司的收购,后者是专注于为机械与工厂自动化提供领先产品和软件的全球最大独立供应商;2017年9月25日,ABB在瑞士苏黎世宣布收购GE工业系统业务,进一步巩固电气化领域全球领导地位。
10、施耐德电气
施耐德电气有限公司成立于1836年,总部位于法国吕埃,是全球能效管理领域的领导者。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为100多个国家的能源及基础设施、工业、数据中心及网络、楼宇和住宅市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其中在能源与基础设施、工业过程控制、楼宇自动化和数据中心与网络等市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住宅应用领域也拥有强大的市场能力。
施耐德电气将在2020年以前,斥资6500万欧元(约一亿新元),在新加坡设立软件解决方案中心、新的东亚总部与区域控制中心。该公司全球主席与首席执行长赵国华(Jean-Pascal Tricoire)表示,选择新加坡是因为该公司在本地已有40年的历史,新加坡经商环境友善、有效率、地点优越、有完善的物流平台,并具有人才优势,因此决定扩展在新加坡的投资。
作为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希望凭借在可持续能源管理、工业自动化以及软件与服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实现技术创新,并为客户带来价值。
2017年10月11日,施耐德电气宣布推出EcoStruxure工业软件平台(EcoStruxure Industrial Software Platform)。该平台为工程、规划和运营、资产绩效以及控制和信息管理提供了高可靠性的解决方案能力,凭借部署在全球超过10万个站点的200多万个软件授权,工业软件平台可在支持复杂和关键任务型工业运营所必需的范围内运行,处理超过10万亿次日常业务,涵盖200多亿个运行参数。说起智能工厂,人们总是将其与无人化工厂相联系,其实智能工厂并不一定是“黑灯工厂”,或者说,智能工厂也不应该仅仅是“黑灯工厂”。对于现在大部分存量工厂而言,如何变成智能工厂,其实就是要弄清楚对于存量工厂而言,其痛点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方式可以帮助其智能化转型,并为其所用。在 科技 进化到一定阶段之前,存量工厂如何智能化?
那么,在探讨存量工厂智能化转型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几个概念:物联网是什么?工业互联网又是什么?
简单来说,工业互联网由工业物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组成。
工业物联网是物联网(IoT)在工业场景的应用,可以打通工业“人机物法环测”六大要素。
产业互联网使产业链上下游互联互通。
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构成针对工业的综合性技术。
对于单体工厂来说,IoT是变成智能工厂的第一步,只有迈出了这第一步,才能实现数字化、智能化。
阿尔卑斯系统集成(大连)有限公司(简称“ALSI”)为制造业提供多元化智能工厂规划方案。其中,ALSI大连IoT解决方案主要根据制造现场实际情况,完成“人机物法环测”六要素有效数据的自动采集与上传,并进行数据分析与管理。
总体来说,ALSI大连IoT解决方案有五大特点:
1适用范围广。无论是由专用设备组成的产线,还是通用设备,都可以采用。
2具有强大的兼容性。无论一条产线上有多少种不同品牌、型号的设备,都可以统一入网进行全自动数据采集。
3接口完全开放,可与各种管理软件无缝衔接。如MES、PLM、WMS,都可调用ALSI的IoT解决方案采集的数据,也可以通过ALSI直接定制智能产线控制系统,实现现场管理的智能化转型。
4传感器技术先进。ASLI大连的集团公司ALPSALPINE,是世界知名的传感器研发生产企业,品质卓越,技术领先。“稳定”、“安全”是它的特点;“精准”、“可靠”是客户对它的评价。ALSI大连在IoT解决方案中根据应用场景需求选用最适合的传感器,完成向智能工厂转型的坚不可摧“基建”工作。
5成本相对较低、实施难度小。以生产设备智能管理为例,其成本仅为PLC的1/3,加装数采设备时不用停产,而且数采设备可以随时更换,或用于其它设备或产线,自由、方便、灵活。
对于存量工厂而言,一味地追求智能工厂建设不科学,而直接转变为“黑灯工厂”更是不现实的事情,在一定的 历史 时期,我们要考虑智能工厂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对于存量工厂来说,什么才是“智能工厂”,那一定是落地的、切实可行、将影响降到最小的解决方案,才是其智能化的切入点。
更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详见
ALSI大连_精益生产_智能工厂_设备监控系统_阿尔卑斯系统集成(大连)有限公司
工业物联网云平台推荐是一个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智能制造平台,它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于一体,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预测性维护、异常检测以及生产调度、设备管理等工业应用。
工业物联网云平台推荐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放性
工业物联网云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它采用标准化的接口和协议,与各种硬件设备、传感器、机器人等工业设备实现无缝对接,与各种软件系统、应用服务实现互联互通。同时,平台还提供了丰富的API,方便开发者和企业自主开发和集成精细化的应用。
二、可扩展性
工业物联网云平台是一个高度可扩展的平台,它可以支撑海量设备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能够灵活地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此外,平台还提供了多样化的工具、算法和应用组件,方便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
三、协作性
工业物联网云平台是一个强调协作的平台,它鼓励企业之间、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同推动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平台还提供了多种合作机制和服务,包括共享设备、协同工作、技术支持、数据交换等,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四、安全性
工业物联网云平台推荐是一个高度安全的平台,它采用了多种安全技术和加密方案,保障用户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平台还提供了完善的权限管理和安全审计机制,有效防范各类网络攻击。
工业物联网云平台推荐,上海力控科技ThingNet物联网云平台是基于以往的物联网产品,以及目前市场上的各种云平台优点,精心打造的一款实现设备上云的多功能产品,该物联网云平台面向设备而使用,例如大型的空调机组、空压机、泵等等设备的上云,云平台提供从设备接入、运行监控、设备资产管理、工业数据预知分析等一站式SaaS服务,使用对象可以为设备厂家、设备运维厂家、以及相关设备管理型公司等。
物联网与工业物联网、工业40的概念既有交集也有差异。物联网强调的是将生活和生产中一切硬件设备的连接;工业物联网是指在工业环境下,生产设备和产品的连接;工业40则涵盖整个制造生态系统。
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企业内部及企业间生产控制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互联互通的需求渐增,通过接入网络进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运营效率的需求更为强烈,工业物联网应运而生。
工业物联网将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设备变成数据终端,全方位采集底层基础数据,并进行更深层面的数据分析与挖掘,从而提高效率、优化运营。
与物联网在消费行业的应用不同,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基础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如过程控制和自动化系统、工业化以太网连接和无线局域网(WALN)等系统已经在工厂运行多年,并接连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无线传感器和射频识别技术标签(RFID)。但是在传统工业自动化环境下,一切都只是发生在工厂自己的系统里,从来没有与外部世界连接。
工业物联网相较于传统工业自动化有以下四个特点:数据收集范围:工业物联网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手段随时获取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最终用户使用各个阶段的信息数据,而传统工业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往往局限于生产质检阶段。
互联传输:工业物联网利用专用网络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式,实时准确地传递物体信息,对网络依赖性更高,更强调数据交互。
智能处理:工业物联网综合利用云计算、云存储、模糊识别、神经网络等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结合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数据价值。
自组织与自维护:工业物联网的每个节点为整个系统提供自己处理获得的信息或决策数据,当某个节点失效或数据发生变化时,整个系统会自动根据逻辑关系做出相应调整。
预见2022:《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兴通讯(000063),卫士通(002268),东方国信(300166),荣联科技(002642),浪潮信息(000977)等
定义:工业互联网
据信通院的产业范围理解,工业互联网存在着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范围来看,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只包含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型网络、边缘计算等融合创新带来的全新产业领域。从广义范围来看,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基本等同于工业数字化的相关产业,其根植于传统制造支撑体系,又融合数据感知、互联互通、先进计算、智能分析等能力,带来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产业环节的诞生。
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体系既包括融合形成的两类全新产业子领域,即工业自动化、工业网络向边缘计算延拓形成的边缘计算子领域,汇聚工业数据、机理模型和创新应用形成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及软件子领域。也包括工业软件、工业自动化、工业网络、工业装备、工业安全等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部分。
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人、机、物的全面联网,促进制造资源泛在连接、d性供给与高效配置。工业互联网正在推动制造业创新模式、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商业范式的深刻变革。在实体经济、数字经济、软件产业共同发展的新体系中,工业互联网成为我国制造业在中国制造2025目标下、工业40时代的新的发展思路。
工信部、财政部等部委最近密集出台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0年工作计划)》等多项旨在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产业支持政策。业内普遍认为,随着产业支持政策的不断落地,工业互联网应用将进一步普及,产业发展也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的情况下,工业互联网行业仍然是一片蓝海。
我国工业互联网布局不断完善,且我国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布局各方面成果初现,但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2、工业互联网前景预测:工业互联网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而快速发展
考虑到工业互联网的跨界性质,很多产业可能将会从中受益,尤其是中小软件企业、互联网企业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企业、智能制造企业等。作为物联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互联网发展将会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而得到快速发展,芯片、传感器、通信模组网络等行业的技术进步将会带动工业企业的新一轮效率提升,帮助电力、航空、医疗、铁路、能源等行业提高生产率。前瞻根据近年来的相关政策以及年复合增速测算出2027年中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经济规模将达到243万亿元左右,渗透产业经济规模将达539万亿元,合计为782万亿元。这将为智能机器人、新型工业软件等软硬件领域带来发展机遇。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