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相当老牌的软件企业,润和软件在“一体两翼”新战略下持续发力。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0刚结束几天,润和软件就在其南京总部与华为联合举行了一场发布会,并且取了一个略有感情色彩的主题:风雨同舟、10年见证。
这背后隐藏着双方自2010年就开始的合作之路。
9月27日,润和创智中心,主角是鲲鹏。
润和软件与华为联合发布了HopeEdge V10(首款面向边缘的物联网 *** 作系统)、HopeContainer V10(容器云)、业务中台联合解决方案V10、数字化智慧营销服务平台10等四大解决方案,都是基于鲲鹏。
润和软件董事长兼总裁 周红卫
润和软件董事长兼总裁周红卫开场提到,润和软件与华为的合作始于2010年,至今整十年。十年以来,华为与润和软件的合作持续升级,双方的合作重心逐渐转向了云计算、 *** 作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智能硬件等前沿与热门领域,也越来越深入到了鲲鹏生态当中……与华为持续深化合作,这是润和软件一个非常重要的底层逻辑。
华为计算产品线副总裁 姜涛
华为计算产品线副总裁姜涛在现场表示,润和软件擅长行业、客户与应用端,结合华为领先的智能算力、应用算法等底层基础能力,双方的合作具有天然的战略互补性,有助于充分整合并释放鲲鹏的基础平台能力与润和软件的行业能力。在未来,华为将推动润和软件更加深入的参与到鲲鹏生态体系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润和软件的野心在哪里?
中国基础软件的领先者——这听上去梦想很大,但润和软件已为此备战多年。
发布会上,润和软件公布了《鲲鹏解决方案发展计划》,提出要成为“中国基础软件的领先者”,发展计划全面涵盖从底层基础系统到中间件、到上层业务应用解决方案。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其中(已通过鲲鹏兼容性认证)四款解决方案在本次发布会上正式亮相。
润和软件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蔡志旻透露,润和软件《鲲鹏解决方案发展计划》下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另有两款面向通用服务器市场的鲲鹏解决方案HopeStage、HopeBase的开发工作已经收尾,目前已经提交鲲鹏进行兼容性测试。
据雷锋网了解,目前,鲲鹏服务器已得到市场验证和部署,各行业的软件厂商已基于鲲鹏处理器的多核高并发能力,针对大数据、分布式存储、数据库、原生应用和云服务等优势场景进行了深度优化,为政府、金融、运营商、电力、互联网等广大行业客户提供了基于鲲鹏处理器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服务。
截至目前,鲲鹏生态已经汇聚产业链上下游数百家优秀企业和百万名杰出开发者,覆盖十三个国计民生行业,汇聚1200余家软硬件企业,超过200家基础软件生态伙伴已经完成鲲鹏兼容性认证,鲲鹏产业整体投资规模已超150亿元。
四大鲲鹏解决方案,具体是什么?
润和软件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蔡志旻和金融创新事业部首席技术专家丁杰分别就上述四大鲲鹏解决方案做了发布。
润和软件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 蔡志旻
润和软件金融创新事业部首席技术专家 丁杰
润和软件的下一个产粮区
今年5月,润和软件董事长兼总裁周红卫就提到:如何为润和软件寻找到下一个十年的产粮区?
意味深长。
经过认真的思考,结合既有的业务布局,润和软件最终确立了“一体两翼”的新战略规划。
所谓“两翼”,一翼主攻金融 科技 方向,重点聚焦于传统金融行业的数字化升级;一翼主攻物联网方向,重点聚焦在智能电力、零售、 汽车 等行业。
所谓“一体”,就是以国产化、数字化为中枢,打造“需求→开发→测试→运维”于一体的底层企业能力共享平台与高效能数字化专业交付体系。
为保障一体两翼总体规划的顺利落地,润和软件还有两大特色的转型方法论:一是坚持与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在金融 科技 领域主要是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在物联网领域主要是华为、华为海思、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瑞萨电子、百胜中国等各个行业巨头。
而眼下,与华为“风雨同舟”10年后再度出发,意味着润和软件将继续沿着优势业务出发,在自我转型与推动客户转型上,提前占位。(雷锋网雷锋网)
设备能够接入华为云物联网平台的前提。1、要有数据传输通路。
2、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
3、要有CPU。
4、要有 *** 作系统。
5、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6、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7、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普通家电如果不能连网是不能接入华为生态链的,需要华为品牌合作的一些家电品牌。
1月11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现场,原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以华为物联网解决方案副总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的身份出席参会。
在大会上,郑刚表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的定位,是作为未来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负责的主要部门,并提供智能汽车的ICT部件和解决方案成为面向汽车的增量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部件供应商。
解读:今年51岁的郑刚是汽车产业领域的老兵。其在北汽集团有近20年的工作经历。
公开资料显示,郑刚于2001年4月进入北汽福田,历任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品牌与公关总监等职务。2009年,郑刚前往北汽集团,历任集团办公室(党办)主任、行政事务与品牌总监等职务。2014年1月,郑刚成为北汽新能源第三任总经理。直到2019年1月,郑刚一直担任北汽新能源总经理。
郑刚执掌北汽新能源的5年,也是中国新能源市场以及北汽新能源快速增长的5年。2018年,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达到158万辆,连续6年成为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在2018年9月27日,完成借壳的北汽新能源登陆A股市场,成为国内新能源整车第一股,证券简称“北汽蓝谷”。
但是在2019年2月,郑刚主动提出因个人原因从北汽集团离职。
从北汽离职后的郑刚曾对媒体解释道,“在高速变化的今天,要想真正理清未来10年的职业发展方向,还是很有挑战,并且是需要时间的。对我来说,在北汽一个地方已经工作了近20年,多花一点时间看清楚下一个10年的方向,还是很有必要的。”
离职后,郑刚曾短暂加入铁牛集团(众泰汽车控股股东),但是只担任董事长的特别顾问,并不参加公司具体的管理工作。
2019年11月,有媒体曝出郑刚已经正式加入华为,并担任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副总裁,但是郑刚本人以及华为方面并没有公开回应。
此次电动百人会上,郑刚首次以华为物联网解决方案副总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的身份出席参会,参与了“互联网+”时代下零部件企业的转型与升级对话。
郑刚决定加入华为,说明其认可华为符合其心中汽车产业下一个10年的方向。
华为虽然一再强调不造车,但是华为正不断在智能汽车领域投资加码,并将汽车业务重要性升级。2019年5月,华为公司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BU),成为集团下五大事业部之一。目前,华为正以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身份不断扩大对外合作。
郑刚在车企有丰富的工作履历,并曾长期作为一把手执掌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郑刚加盟华为,能够给华为带来汽车产业资深的行业经验和战略视角,其在华为担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将为华为的汽车业务制定战略方向。在对外和车企的合作方面,郑刚的资历和经验,也有助于华为推进和车企的合作。
华为正通过吸收传统车企中的高端人才,加强其对汽车产业的理解和布局。华为虽然目前声称不造车,但并不代表华为放弃打造自研自制汽车的能力,也不代表未来一定不会造车。
在汽车智能化变革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信息科技公司“跨界”加入汽车产业,作为代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科技公司,其技术和待遇优势,将会吸引更多的传统汽车人才加入其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物联网品牌排行榜居前十的有:阿里云、华为HUAWEI、中移物联ONENET、中国联通物联网、天翼物联、百度智能云、中兴等。
物联网就是利用现代最新传感技术和网络的便利条件结合起来,把所有智能的一切物体联合成一个网络,从而极大的方便人们的生活。物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好处是能够提高社会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把原来不能实现或者难以实现的功能实现。
物联网正在取代移动互联网成为信息产业的主要驱动以物联网设备为例,2017年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已经超过手机用户数量,以阿里、华为、京东为首的互联网巨头企业纷纷提出自身的物联网战略。值得关注的是,全球各国尤其是美国、欧盟、日韩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积极进行战略布局。
其他的方面
智慧医疗:包括远程检测、诊断,远成医疗协助,还包括远程手术等。车联网智能驾驶:未来可实现车车之间、车与智慧交通系统之间、车与人之间的实时通信及辅助决策,最终实现无人驾驶。智慧停车:停车资源优化、协同分配、调度,提高车位利用率。
智能家居:智能照明、智能音箱、智慧屏幕、各种传统家电升级为智慧控制,甚至通过家庭控制中心协同所有家居设备等,家居机器人等。智慧小区:服务、物业、停车、垃圾处理、业主互动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