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联网技术在蔬菜、温室大棚的应用

农业物联网技术在蔬菜、温室大棚的应用,第1张

农业物联网技术在蔬菜、温室大棚的应用

“农业物联网”就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的具体应用。按照物联网技术架构,农业物联网仍然通过“感知—传输—应用”的途径来实现对农业的应用。“感知”就是运用各类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CO2传感器等设备,实时地采集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运输等环境中的温度、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CO2浓度等物理量参数信息;“传输”就是建立数据传输和转换方法,通过局部的无线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各种通信网络交互传递,实现农业生产环境信息的有效传输;“应用”就是将获取的大量农业信息进行融合、处理,使技术人员对多个大棚的环境进行监测控制和智能管理,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达到增产、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进而实现农业生产集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目标。

蔬菜大棚、温室大棚主要用于不适合蔬菜生长的季节,模拟蔬菜生长的自然条件,提供蔬菜适合生长的环境,而这个环境的实现不能凭感觉,需要引入农业物联网温室环境监控技术解决蔬菜生长环境的可控性,达到提高蔬菜生产效益的目的。

一、蔬菜温室大棚控制系统构建:

一个完整的蔬菜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和生产 *** 作系统等部分,每个部分在蔬菜生产中具有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组合起来完成蔬菜生产的全过程。

二、蔬菜温室大棚物联网环境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分系统部分:

1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由无线传感器、供电电源或者蓄电池等组成;现场的监测元件包括温湿度、CO2浓度、土壤温湿度、土壤养分等监测元件。数据采集系统主要负责温室大棚内部的光照、温度、湿度和土壤含水量以及视频等数据的采集和控制。

2数据传输系统:

数据传输系统由数据采集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风向传感器等组成。传输方式:外部网络以基于IP网络技术和GPRS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传输;内部网络则采用短距离、低功率的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基于ZigBee的无线传输模式中,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ZigBee发送模块传送到中心节点上,同时,用户终端和一体化控制器间传送的控制指令也传送到中心节点上,中心节点再经过边缘网关将传感器数据、控制指令发送到上位机的业务平台。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有线网络/无线网络访问上位机系统业务平台,实时监测大棚现场的传感器参数,控制大棚现场的相关设备。

3数据分析系统:

数据分析及显示部分包括电脑、软件、无线接收模块、报警系统,依据不同的环境、作物、生长期,实施不同的控制方案。

4实地环境 *** 控系统:

该分系统包括的灌溉控制系统可进行滴浇灌和微喷雾系统的控制,实现远程自动灌溉;土壤环境监测系统则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等来实时获取土壤水分、湿度等数据,为灌溉控制系统和温湿度控制系统提供环境信息;温湿度监控系统可利用高精度传感器来采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信息,设定环境指标参数,当环境指标超出参数范围时,可自动启动风机降温系统、水暖加温系统、空气内循环系统等,以进行环境温湿度的调节。

利用农贸行业物联网建设的蔬菜温室大棚,能为温室大棚种植提供有效的控制蔬菜的生长环境的先进技术,使蔬菜获得适宜的生长环境,增加产量,以实现跨季节的蔬菜培育。

加快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化发展

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法增加碳吸收量,将碳吸收量与碳排放量抵消,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是碳中和前必须经过的阶段。

2020年9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2021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进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

数据中心规模扩大,能耗随之增加

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我国政府已将数据中心列为七大“新基建”领域之一,同时工信部也将其纳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范畴。受益于云计算、5G、物联网、VR/AR等新应用的广泛兴起,我国IDC业务收入连续高速增长,2020年全年规模实现22387亿元,同比增长433%。

数据中心是公认的高耗能行业,过去十年间,我国数据中心整体用电量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递增,2018年,全国数据中心总耗电量1500亿千瓦时,达到了社会总用电量的219%。预计到2025年,占比将增加一倍,达到405%。

当前中国的电力结构仍以燃煤发电为主,在数据中心供电结构中,火电占比超过70%,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及其他污染物。

碳中和政策影响下,推进建设节能型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政策陆续出台

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国家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提出强化数据中心能源配套机制,推进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实现数据中心行业碳减排。

北上广深为首的核心一线城市纷纷推出节能减排政策,对IDC的PUE能耗水平进行严格控制,在能耗总量限制基础上大力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同时对核心土地指标进行管制。

政策限制高PUE值数据中心入场,数据中心降PUE大势所趋

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是衡量数据中心运行效率的指标,其越接近于1,代表数据中心对于电能的利用越有效率。根据《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数据,2017-2019年,我国在用超大型、规划在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PUE值均呈下降趋势,说明降低数据中心的PUE值并实现能耗降低成为发展趋势。

从区域分布来看,河北、西藏、江苏、山西、湖南等地数据中心PUE值处于较高水平。国家和地方持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引导数据中心绿色发展,对数据中心PUE提出了明确指标,数据中心一直在加快绿色化发展,不少优秀数据中心获得了数据中心绿色等级4A、5A级,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随着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政策及地方政策的逐步推进,未来,数据中心在降低PUE的同时,可通过自建或采购可再生能源电力、购买绿电证书、碳排放交易等手段加快实现碳中和目标。

根据《2019中国企业绿色计算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企业数据中心PUE值有明显改善。PUE值大于20的企业从2012年的346%降至2019年的2%,小于15的企业从37%上升到129%。但依然有85%的受访企业数据中心的PUE值在15-20间,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加快,互联网和通信领域较多

数据中心是未来为数不多能源消耗占社会总用电量比例持续增长的行业。因此,数据中心行业需要积极践行碳中和,对于我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意义重大。因此,各地数据中心绿色化建设加快。2021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管局、银保监会、国家能源局确定了60家2020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如下:

分领域来看,互联网领域和通信领域绿色数据中心数量较多,分别有25个和21个,占比分别为41%和35%;此外金融领域有10个,占比17%,公共机构和能源领域分别占5%和2%。

碳中和背景下,能源使用由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变

《欧洲气候中立数据中心公约》指出到2025年12月31日,数据中心使用电力可再生能源将达到75%,到2030年12月31日达到100%的使用可再生能源,并达到无碳绿色数据中心水平。使用绿色清洁能源成为数据中心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国内来看,如果未来五年数据中心采用市电的比例维持2018年水平,而企业不采取额外措施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到2023年数据中心用电五年内将新增6487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通过提高可再生能源上网消纳以及数据中心企业更主动采购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将避免二氧化碳排放1583万吨。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无锡蜻蜓分类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10-18,注册资本为10000万,法定代表人为朱亚根,注册地址为无锡市滨湖区环湖路18号68幢。

蜻蜓分类集团由航天联合发起、 东方中经等几家上市公司投资,在无锡地区拟投资20亿元,打造''美团'’界垃圾分类巨头企业。

集团目标:力争打造无锡十分钟内零垃圾生态圈,争创碳中和碳达峰垃圾分类样板城市。

集团模式:站在无锡任何角落十分钟内打造没有垃圾城市,打造无锡成为全国性文明样板城市。

融合大数据、 物联网、碳达峰碳中和大数据中数据 碳分交易中心,提供垃圾分类城市级智慧SSS管理系统解决 方案的高科技公司。

相关信息

一季度为智慧分类+上门回收模式(骑手1万名覆盖全无锡)。

二季度为物联网回收柜(覆盖全无锡)。

三季度源头称重+北斗+监管功能拓展一期平台智慧运转系统。

四季度城市智慧垃圾分类分拣中心。

同时利用大数据数据原理,利用算法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设置文明城市榜,个人排名,社区排名,街道排名,区排名,完全解决所在地区的垃圾分类量以及作为程度。

从原来的环卫一条线所有垃圾一车收集,到三条独立线收集,再到10分钟现场收集处理。   

工业40蓄势待发,工业制造领域的大变局意味着中国有机会将过去几十年来积累的制造经验转化成创造的基础,复杂的制造业场景给了企业更多创新的机会。

在此之中,软件工程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是工业物联网的基础设施?

“物联市场 线上对谈”是由边无际发起的立足物联网行业的访谈栏目,第一期邀请到零碳数科CEO闫保磊,与边无际CEO陈永立、边无际COO郑凯文一起畅聊工业物联网的行业现状与软件平台的解决方案。

郭琦:请闫总介绍一下零碳数科。

闫保磊:零碳数科是一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从名称上讲,数科和零碳揭示了我们的特色,数科寓意数智化,零碳寓意碳中和,我们认为二者相得益彰。因此,我们研发的产品和技术致力于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数智化和低碳化转型,目前主要切入四个领域,分别是能源管理、碳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智能制造。我们的愿景是打造“立足中国·服务世界”的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SaaS+PaaS”协同研发、“产品+服务”双轮驱动的特色模式,深耕能源、化工、钢铁、机械、农产、橡胶、玻璃、建筑、园区等行业和场景。我们已在北京、天津、厦门和烟台设立子公司,客户分布于中国、美国、德国、韩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总之,我们还是家比较年轻的公司,取得了一些成绩,对工业互联网对发展有一些感受。

郭琦:工业物联网领域有什么独有的特点?

闫保磊:第一,工业互联网被国家定义为“新基建”之一,可见它的定位意义深远,对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是基础性的和关键性的,是未来的国之利器。既然工业互联网主要是服务工业的,那么可以说“工业为本,数科为器”,这里的“数科”是指以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科技,它作为一种新型工具为工业赋能,这才是工业互联网的底层逻辑。

第二,工业互联网是新兴技术,主要面向的是工业应用场景。当然,它还不完善。一是中国工业的特征是参差不齐,既有比肩工业40的先进制造业,也有停留在工业20甚至10的原始状态。这种工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建设必然是艰难而漫长的。

第三,我们的愿景是打造工业数智化转型的底层 *** 作系统,也就是工业互联网平台。首先以提升我们自己开发解决方案效率为目的,未来也可以开放给软件开发企业甚至是客户,支持他们更便捷高效地开发工业场景的解决方案。但是,就目前而言,我们认为工业企业更迫切的需求是产品或者说解决方案,而不是平台。因此,我认为中国的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应该是“先产品,后平台”,丰富的产品的共性部分逐渐沉淀下来,像沙漏一样堆积成跨行业跨领域的通用平台。

郭琦:边无际也是致力于要做物联网的底层系统,请边无际CEO陈永立来聊一聊,我们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技术解决方案?

陈永立:边无际主要的产品是一套类似于IoT界的安卓的一套系统,我们认为安卓在移动时代它的核心是一个开发框架。因为有了安卓或者iOS这样的系统,可以让整个移动端的生态的开发门槛变得非常低,生态也可以爆发。在这个万物互联时代,我们认为以后包括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等,这一切的背后核心的解决方案的开发者都是程序员。我们需要给这些程序员一套好用的工具,也就是我们边无际所致力于打造的底层的基础设施。

郭琦:基础设施这两年是特别热门的一个词,由于我国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想要把基础设施的建设的会亮提上来,超过以前的纯粹代工的一个产业状态。想请闫总谈一下,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我们遇到的难点主要是什么?

闫保磊:提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内很多企业都在做这个领域的工作。既然是基础设施,其实它是一个从零到一的建构过程,大家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工业互联网分很多层次,不同企业定位的主要发力点是不一样的,我们更重要的关注点是在PaaS或SaaS层的开发工作。底层的一些基础设施是需要合作伙伴共同去构建的一个体系,由不同公司的基因和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决定。对于我们自己公司来讲,大量的客户都是直接面向工厂或工业园区的终端客户。做面向客户的整体方案过程中,我们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更底层的一些技术框架,怎样提升开发解决方案的效率,是需要边无际这样的团队或者企业来提供。在底层的构建上,尤其涉及到 *** 作系统的一些模块,是我们类似的企业共同需要的能力补充。还有一点,我多次强调的“工业为本”,工业机理是一个非常基础性的东西,缺乏对工业机理的深刻理解很难构建出满足工业需要的平台,这是很多人常常忽略的一点,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主要难点。只有将工业机理和数字科技深度融合起来,才可能打造出好的基础设施。

郭琦: PaaS业务和SaaS业务比较难做,原因是需要整合的领域、技术是比较多的。想请闫总谈谈我们在推进过程中需要哪些合作伙伴?

闫保磊:中国的工业门类齐全,行业众多,跨行业复制能力是一个稀缺能力。你在这个行业干得好,未必在其他行业也能干好。谁能解决跨行业复制问题,谁就是未来真正的王者。这与我们所使用的消费互联网显然是不同的。因此,有的企业就会专注做一个行业。作为平台型企业,就需要和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

工业的数智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提供一个app就能解决的。比如会有大量的工业现场的工程问题,像安装传感器、调试通信等。这些专业型的工作同样需要合作伙伴一起参与。除此之外,还有云服务、数据分析以及基于数据分析的咨询等等。这些工作既可以一家公司都做了,也可以和其他企业合作。

还有一点我认为全世界还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平台出现,类似于安卓、iOS或者Windows系统,工业界还没有公认的特别好的,这是一个重要的现状。构建底层都 *** 作系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然也很困难,需要有一批这个领域的企业加强合作共建。

郭琦:工业物联网是两种体系的匹配,工业指向了客户需求到底在哪,工具是技术的解决方案,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共同推动生态的建立。想请问一下陈永立,我们是一个技术导向开始发起创业的公司,你是怎么判断工业物联网的时代从此开始有了我们的机会呢?

陈永立:这个话题可能更偏技术一点。我们观察到由于容器以及云原生的技术日渐成熟,有机会做一个能够把非常碎片化、非常零散的物联网底层,用软件的方式统一化一套底层的技术。

我们这个团队有微软、亚马逊等的做云计算的基因,在这方面有一些比较深刻的理解,做出了一套底层的开发框架。如果我们只有一套开发框架,比如iOS、安卓、包括Windows,其实没有给客户带来直接的价值。Windows一开始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上面有Office,iOS和安卓之所以有价值,可能因为有微信、今日头条等真正的应用,所以是平台中还有平台的机会,我感觉是一个非常大的浪潮,而且是可能持续几十年的事。

郭琦:任何技术只有真正到了能用、能有人的感受、能够 *** 控,才可能产生价值和意义。想请问闫总,您是怎么判断工业物联网真的到来了,我们现在要走出去第一步的话,那个最痛的痛点在哪?

闫保磊:判断浪潮的到来,一是行业研究报告或者知名企业的战略转型计划。二是靠团队的集体智慧和判断。我和我的团队成员很多在工业领域工作十年以上,近距离观察和亲身参与了工业数字化项目的策划和落地。总之,我们主要是基于工业发展规律和多年经验作出判断,并制定公司发展战略。

从全球的趋势来讲,大家都处于差不多的阶段,就是从自动化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我们经常到工厂现场,有切身体会。2019年我们做了产品开发和验证,并在全球20多个国家做了落地案例,基本上判断工业40的浪潮确实不仅是某一个国家的事情,应该是全球同步要做的事,尤其是以中国、美国、日本、欧盟等工业基础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

我们现在要走出第一步最痛的点应该是利用好技术为工业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一些空泛的概念。工业企业是理性的,不能带来实际价值的东西是不可持续的。

郭琦:凯文很长一段时间在麦肯锡工作,对工业物联网领域有很深的观察,凯文是怎么判断现在这个行业是什么阶段,发展的怎么样?

郑凯文:从全球范围来看,我们可以坚信40一定会发生,而且是下一波能够引领不只是制造业,我觉得是全球多个行业、多个产业变革的一个核心。根据过往有限的咨询项目经验来看,国内总体的数字化或自动化的程度还是有些参差不齐的,而且越往前走越接近40这个目标的企业就更少,我觉得是时间的问题。

因为本质上过往的10年或15年,我们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型的国家。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对于精密制造、科技型产业制造的需求不断扩大,所以自动化、数字化可能是唯一的途径。可能头部的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些投资,包括一些尝试,腰部或者尾部的企业,现在更多的可能还是跟随的状态。如果让我来说一个形状的话,我觉得还是一个三角形,很不幸是个正三角形。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变成一个倒三角,大部分头部企业都已经做到数字化的时候,这可能是我们真正把这个产业做到比较先进、比较辉煌的时候。

郭琦:工业物联网刚刚起步,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刚刚起步,包括我们国家这次真正地和全球化并行同步起来,然后能达到从小部分人的尝试,变成更大部分人的头部企业都实现的自动化的程度。永立是从美国微软回来,之前面对的技术、产品、生态都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你观察到的在全球范围内工业物联网领域,技术是如何协同起来的,它的先进技术到底是什么?

陈永立:我在微软的时候经历过一次特别大的战略转型,从“mobile first, cloud first”(移动为先,云为先),转变为“intelligent cloud and intelligent edge”(智能云和智能边缘),去掉了“移动”增加了“边缘”。“边缘”代表的是“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我认为它的底层核心就是物联网,物联网价值最高的场景就是工业物联网,微软这种巨头公司也已经把整个战略重心向这边倾斜,与之而来的是有一套跟边缘计算有关的技术。

实际上,在云上面的技术很多时候并不适合在现场使用。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需要有低延迟支持工业现场做实时决策。如果我们用云,数据要先传到云上,经过计算再回到本地,可能是几百毫秒的延迟。但如果我们在工业现场立刻用边缘计算进行处理,可能会降低到几毫秒,对于网络延迟方面的一个指标上就有百倍的提升。有很多的底层的基础设施以后,上层的应用就有了可能性。比如我们在一个工厂里有一个本地的小型数据中心,可以支持工业40的所有实施决策,无人工厂运行的所有计算是在本地进行,本地处理保护了数据的安全性,解决了客户的顾虑,尤其是工业客户要求在本地部署的情况很多。

郭琦:边缘计算是现在越来越热门的部署技术方案,请永立深入讲解一下,面对开发者用他们理解的语言解释,边无际怎样实现边缘计算的功能?

陈永立:边无际的核心产品是Shifu,是把物联网的设备封装成微服务,并把它的核心能力以API的形式开放出来。在做开发的时候不需要对接零散的生态,已经做好了一套数据底座,需要什么设备的能力可以直接调用。

郭琦:基于边无际的解决方案,联合零碳数科的能力,我们想做的PaaS平台、SaaS平台是想让软件工程师们改变制造业,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工厂的效率。零碳数科探索得更加深入,闫总可以举例讲一下在发展用户的过程中,用户真实遇到的情况是什么,可能遇到哪些场景,哪些场景有特别的困难需要我们攻克?

闫保磊: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参差不齐,确实是中国工业的现状。个人觉得目前我们的几个产品或者说解决方案,对应着工业互联网可以率先应用的场景。能源和碳的管理是我们特别重要的一个产品模块,目的是怎样更好地用数字技术帮助企业节能减排。工厂的节能技改、节能减排其实已经做了很多年,但现在大家会觉得再推进下去难度非常大。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比较容易做的事情凭借老师傅、老工人的经验,基本上已经解决,如果缺乏数据支撑再去做深度挖掘,是很难做到的。

在工业场景中的数据,可能没有,或者数据的维度、颗粒度和质量都非常差,不足以支撑做深度分析,那么工业互联网技术就可以发挥作用。就像病人去医院首先要做全面体检,拿到各种参数,在工厂场景当中,我们要获取数据需要与设备去对接。工业场景的设备种类成千上万,只靠一个个接入可以获取数据,但是从底层来讲,我们希望市场上有一种能力把连接设备的效率提高,成为一个标准化模块,我觉得这是一个难点。

能源和碳管理可以扩展来看,像设备运维、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我们对接的传感器或边缘侧的设备种类繁多,并且工业领域的协议也是比较复杂的,降低了解决方案的开发速度,这个事情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希望边无际能够做得更完善,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讲,也会有很大的助力。

郭琦:如果工业互联网继续向前进,技术上得到了一些解决和积累之后,工业物联网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场景,我们想追求的是实现什么样的功能,实现什么样的工业物联网?

郑凯文:我们现在谈的工业物联网向前发展的本质是绩效,就是提高效率。提升效率的障碍主要是数据跟数据之间的壁垒没有被打通。举个简单例子,一家公司从产品定义到后期的采购、供应链、生产、销售、维保等整个周期内,最基本的一点数据能够让各个部门打通。现在很多公司没有这个基础,并不是企业老板不想做,而是市场的确有很多阻碍。

设备在设计的时候,它的自动化水平或者是数字化能力是不一致的,没有很规范的行业标准,可能从不同的供应商拿到解决方案拼凑出一套数据,中间会有漏包、无法及时沟通等情况。现在第一是数据的利用率不高,第二是拿到数据之后,怎么样分析数据提升现有效率,很多企业能在一部分的环节当中做到,但我觉得整个产业链全盘优化的话,计算量很大,而且对企业内部数据分析的能力要求很高。我们传统制造业以前是不太注重这部分的,更多是靠经验,靠商业模式去完善所谓的效率。我觉得向前发展的话,数字化的基础可能会是提高效率的一个最核心的起点。

郭琦:从数据收集工作到处理工作没做好的话,通过数据去指导生产,指导项目的效率肯定是会出现问题的。事实上,互联网是在近两年才重新注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用数据去指导生产生活,可能下一步真正进入到生产制造的领域当中。我们是有客户的,客户的需求往往也比较明确,在一些方面我们可以提供支撑。在闫总的设想中,零碳数科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闫保磊:一个公司的未来取决于团队的基因,基因决定了核心竞争力。我们团队的核心成员在工业场景的解决方案和经验方面是丰富的,对工业机理的理解是深刻的。同时,数字科技领域有来自微软等知名企业的专家。这种团队配置也呼应了“工业为本,数科为器”的判断。目前我们做的工作主要围绕工业客户,未来希望开发出更多数智化解决方案。

现在我们有几十个细分的解决方案,相比于未来市场上可能有百万级别的解决方案显得还很少。我们希望能够开发出擅长领域的解决方案,打造出一个应用商店,让我们的客户能够在里面挑选适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工业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不同阶段的需求。现在的工作是从客户比较急迫的、能够带来现实价值的场景切入,主要围绕能源和碳,以及供应链、智能制造、设备运维。我们不会进入营销、销售等领域,这些基本上用不到物联网。

怎样支撑未来百万级的场景解决方案的开发,怎样连接五花八门的设备获取高质量的数据,是全球通用的一个难题,对中国参差不齐的工业来说更是巨大挑战。如果没有这样技术的支撑,开发解决方案的效率会非常低。我们决心不断丰富产品矩阵,能够让客户找到适配需求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商业模式的远景,也是我们正在做的工作。

郭琦:目前在做基础设施,未来可以模块化处理,让客户能通过拖拉拽的形式实现生产场景的解决方案的获得。请永立讲一下我们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现在对商业模式的思考是什么?

陈永立:我们未来想作为一个比较通用的物联网底层的开发工具或框架,给物联网的开发进行赋能。传统的Web开发或 移动开发 已经有很多可行的商业模式,比如美国的GitLab是给传统的开发者做一站式的解决方案,以SaaS加PaaS的形式进行收费。开发者工具的公司都很流行用一种增长模式PLG(Product Led Growth),先让大家免费使用社区版或基础版高效地获取产品的价值,同时可以提升日常工作的效率。如果有安全或稳定性等额外需求,会有企业版的增值服务。最终想做成什么样子,如果是以C端大家可以感知到的可能是类似于Windows、iOS或安卓,更确切一些可能更像AWS或阿里云,大家可以用已有的云服务、基础设施直接进行开发。

郭琦:如果给中国的工业物联网一个期待的话,你们希望它会是什么样子的?

闫保磊:我对这个行业和技术充满期待。首先,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之一是中国制造业能够做大做强的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其次,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必须符合国情。中国的工业基础跟全球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制造业有比较大的差异。怎样更好地服务国内的工业客户是首个应当回答的问题。希望中国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在吸收全球的经验、理念的前提下,联系中国工业实际,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再次,希望中国的技术能够走向其他国家。2019年,我们做了大量的海外项目。我认为中国的技术走向全球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中国的技术在国外的市场空间是非常大的。我希望工业互联网技术在中国发展壮大之后,能够走向其他国家。

最后,工业互联网不是一个技术,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涉及的技术非常多。我们在应用这个技术的过程中,融合了工业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其他数字技术,包括机器人、无人机技术也已被融合在解决方案当中。仅靠几家企业是不行的。我希望相关企业更好地协同,加强互动和交流,共同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

郭琦:大家都希望新基建成为强基建,让生态真正做起来,让中国的人才聚拢起来为工业物联网的这一次迈进做贡献。做企业要呼应国家战略让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双市场双循环,既服务于国内,发展大客户,也服务于国际,不卑不亢地走向全球市场。请陈永立来讲一下期待是什么?

陈永立:我的期待就是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就像零碳数科已经在做的一样,已经在把中国创造出来的技术输出服务给国外企业,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我们做为中国人,尤其是技术驱动的公司,一定要树立好自己的自信心,我们绝对不会做的比别人差。我回国创业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制造业的基本盘是在中国,场景也是最多的,我们用最多最杂、甚至最复杂的场景,理论上可以打磨出最好的产品,然后出口给全世界。

我觉得中国的以制造业为基本盘的所有技术方案都有这个机会,可能在下一次的工业浪潮中,在中国会出现自己的类似于西门子,或者工业版的微软、亚马逊、谷歌等这样的公司。

日产将全面开启智能汽车厂

日产将全面开启智能汽车厂,日产汽车公司还宣布到2050年在全球制造工厂实现碳中和,通过引进创新生产技术并减少能源使用,让工厂设备实现全面电驱化,日产将全面开启智能汽车厂。

日产将全面开启智能汽车厂1

在与自然的争斗和和谐共存的过程中,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挑战。臭氧漏洞和全球变暖,让地球人前所未有的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上。于是碳排放和碳中和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最近发生的停电风波也牵动了无数人的神经。作为耗电大户的工厂,如何降低能耗,同时又要把这一努力呈现出来,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规划设计院认为,生产企业的创新和他们工业旅游的宣传可以同步进行。

蓝裕文化了解到,日产汽车公司在日本枥木工厂展示了全新的生产线,全面开启“日产智能工厂”(Nissan Intelligent Factory),为实现碳中和作出贡献。同时,日产汽车公司还宣布到2050年在全球制造工厂实现碳中和,通过引进创新生产技术并减少能源使用,让工厂设备实现全面电驱化。“日产智能工厂”所有电力都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和/或使用替代燃料燃料电池。

日产汽车公司在其位于日本的枥木工厂引进了“日产智能工厂”(Nissan Intelligent Factory)计划,以应对以下需求和趋势,利用掌握“工匠”(Takumi)生产工艺的机器人生产新一代高品质车型;改善工作环境,使工人们能够舒适地工作;实现零排放生产体系,加快实现脱碳社会。

日产汽车计划到2050年在整个集团企业运营和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公司将从“日产智能工厂”开始进行生产工艺创新及提高汽车装配生产力,并努力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为实现制造工厂碳中和目标,所有使用的电力都将从可再生能源和/或使用替代燃料的燃料电池中获得。

日产汽车公司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执行副总裁坂本秀行(Hideyuki Sakamoto)先生表示,汽车行业正处于变革时期,解决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迫在眉睫。这是增强日产汽车DNA——“产品制造”(monozukuri)实力的良好契机,以研发和应用创新技术来应对挑战。

坂本秀行补充道,日产汽车公司将以枥木工厂为起点,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日产智能工厂”(Nissan Intelligent Factory),同时公司将以更加灵活、高效和实用的方式为脱碳社会打造新一代车型。与此同时,公司还将继续推动制造业创新,丰富人们的生活,获得长远发展。

据了解,日产智能工厂四大支柱是打造移动出行未来:应对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共享服务和电驱化(CASE)的机遇,日产汽车公司旨在对生产线进行创新,打造集电驱化、智能化、更具互联为一体,搭载更先进、复杂技术的新一代车型。

为机器人注入“工匠”工艺,不断提高的“工匠”技能将“传授”给机器人。工匠们将通过对工作场所做出改善和专注于全新的、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非自动化专业领域,支持高品质车辆的制造;利用机器人创造更好的生产环境,公司将利用机器人来辅助完成困难的任务,努力营造易于工作的环境。日产汽车还将致力于工作方式多样化,更利于女性和高龄职员工作;零排放生产体系,为实现2050碳中和目标,日产汽车正在努力使所有生产设备完全电驱化,并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或替代能源。

技术支持上,传统上通过劳动密集型、多道工序安装的多个动力总成部件现在可以从一个台车上批量安装;台车的双层架构,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允许在一个单一设备中进行 27 种不同的模块组合(3 x 3 x 3);使用实时车辆位置测量和高精度 (±005 mm) 部件位置校正。

过去需要通过多道工序手动安装的工序流程现已改良为具有自动对准调整功能的单一工序,拧紧过程需要高扭矩的高负荷作业已实现完全自动化。由机器人进行调整作业,精准度达01°,确保高精度对准,超越工匠的 *** 作水准。

车顶蓬 蒙现已实现自动化,由于添加智能互联部件,车顶区域重量也在增加,曾经难以实现自动化的软部件安装作业,现已通过将工匠的技艺转移到机器人身上,实现了自动化;一般需要用手指进行精细感应,如今可通过使用力传感器实时检查插拔力,实现自动夹子插拔。

全新凹坑焊接可使车身门窗框(窗框)凸缘宽度减少45毫米,为驾乘者提供更宽阔视野且满足汽车智能化需求电气系统;11台机器人检查车身和保险杠,实现对灰尘和碎屑的100%检测(直径可达03毫米),6台机器人进行规格检测和缺陷识别,通过移动斑马照明系统并反复成像,提高了缺陷检测率。

车身和保险杠使用新研发的可在低温环境下固化的水性涂料,可以将车身和保险杠一起涂漆和烤漆,从而减少25%的能耗。使用干粉吸收漆雾并重复利用油漆废料有助于实现零排放,喷漆房中的循环空气可将能耗降低25%。远程设备使用集中控制室通过物联网网络连接信息并将最佳恢复方法传递给现场维护人员,从而使设备故障恢复时间减少30%。

工业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对社会和产品的一次改良和优化,这些突破可以作为工业旅游展示的重点项目,向人们展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研发实力,让人们体验到创新生产下产品实实在在的改进。当然,蓝裕文化认为,工业的本质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如果有一天弊大于利了,那么,她最好还是成为工业遗址,让人们了解工业曾经的故事会比较合适。

日产将全面开启智能汽车厂2

10月11日,日产汽车在日本枥木工厂展示了其全新生产线,并全面开启“日产智能工厂”(Nissan Intelligent Factory)。尤为重要的一点是,该工厂计划在本财年开始生产全新纯电动SUV车型日产Ariya。作为日产汽车“Nissan NEXT”企业转型计划的基点,日产Ariya相当于是日产面向整个2050碳中和战略发起进攻的一面旗帜。

大象转身,势在必行。只不过,不同于日本海彼岸一些“激进”的中国企业,日产如同其他日系车企一样,对“中和”有着更多的考量。

e-POWER与Zero Emission合力落实“双碳”

作为首家加入联合国支持的“Race to Zero”运动的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的目标是到2050年整个集团的企业运营和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目标。同时,在本世纪30年代初期实现核心市场新车型100%的电动化。

按照规划,日产将在电动化和制造技术方面进一步创新,通过固态电池和相关电池技术的创新,开发具有成本竞争力和高效能的电动车型;深入开发日产e-POWER动力总成,实现更高的能效;开发电池生态系统,为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物提供分散式发电。同时,日产将加强与能源部门的合作,支持电网脱碳;从“日产智能工厂”开始,进行生产工艺创新以提高汽车装配的生产力。

日产于2010年上市的纯电动汽车——日产聆风,已在全球市场销售超过52万辆,其行驶里程达到170亿公里。按照日产公司内部计算值,到目前为止日产LEAF已减少了28亿KG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在日产Ariya即将于“日产智能工厂”生产落地之后,新一轮的电动化战斗也即将打响。只不过,除了纯电动之外,选择“中和”路线的日产还有另外“一条腿”。

在2021上海车展上,日产汽车宣布将在中国引进e-POWER技术。而在刚刚结束的2021天津车展上,这项被日产定义为“前所未有的融合动力”便基于轩逸车型正式亮相。e-POWER技术,将与纯电动汽车一起支撑起日产的电驱化战略。

作为日产全新一代动力技术,e-POWER从系统层级进行能量管理,实现了智能发电系统、功率型电池和驱动电机的高效协作,达到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搭载e-POWER的轩逸实现了300牛·米的高扭矩和39升百公里油耗的完美融合。在日产方面看来,在考虑从汽车生命周期中进一步进行二氧化碳减排时,相较于传统汽油车,生产电池时可能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通过EV纯电动技术有效降低或抵消,而日产汽车e-POWER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能更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据了解,轩逸作为e-POWER首款车型,只是开篇之作。按照规划,到2025年将有6款e-POWER车型落地。未来,e-POWER将与Zero Emission日产纯电形成绿色合力,向落实“双碳”目标挺进。毫无疑问,“中和”战略给予了日产“大象转身”更多差异化的竞争能力。

智能制造体系推广在即

汽车行业碳排放的产生主要分为原材料生产和加工、零部件制造、整车组装和流动、驾驶和使用、拆解和循环利用四部分。对于汽车主机厂而言,要实现“碳中和”目标,除了车辆排放过程中的“去碳”,生产及循环同样值得被重视。而枥木智能工厂的落成,相当于正式拉开了日产新一轮电气化转型的大幕。

日产汽车公司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执行副总裁坂本秀行(Hideyuki Sakamoto)表示,“汽车行业正处于变革时期,解决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迫在眉睫。日产汽车计划到2050年在整个集团的企业运营和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公司将从‘日产智能工厂’开始,进行生产工艺创新以提高汽车装配的生产力,并努力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在制造环节实现碳中和。”

坂本秀行强调,这是增强日产汽车DNA“产品制造”(monozukuri)实力的良好契机,即以研发和应用创新技术来应对挑战。

日产智能工厂利用掌握“工匠”(Takumi)生产工艺的机器人生产新一代高品质车型,集电驱化、智能化、更具互联为一体。从“日产智能工厂”开始,日产将通过生产工艺创新以提高汽车装配的生产力,并努力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在制造环节实现碳中和。到2050年,公司通过引进创新生产技术,减少能源使用,让工厂设备实现全面的电驱化。为实现制造工厂的碳中和目标,日产智能工厂所使用的电力都将从可再生能源和替代燃料的燃料电池中获得。

据坂本秀行透露,“日产汽车公司将以枥木工厂为起点,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日产智能工厂’(Nissan Intelligent Factory),同时公司将以更加灵活、高效和实用的方式为脱碳社会打造新一代车型。与此同时,公司还将继续推动制造业创新,丰富人们的生活,获得长远发展。”当清洁的生产体系开始推广,日产的电气化战略无疑有了基本盘的支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417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 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