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改变教育的下一个爆点?

云计算,改变教育的下一个爆点?,第1张

编者按疫情时期学校在云平台开展线上教学,云计算在教育领域逐渐渗透,并引爆了云计算市场。云计算究竟有何优势?在教育信息化中又起到什么作用?在教育领域又有多少的可能性?

本文转自雷锋网,作者李菁瑛;经亿欧编辑,供读者参考。

当今,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各种新兴技术层出不穷,云计算便是其中之一。云计算服务从最初的兴起到逐渐落地到各个行业,经过了黄金发展的十年,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趋势,被视为21世纪最有前景的市场之一。

2020年,一场突发的新冠疫情,再次引爆了云计算市场。

疫情之下,足不出户,带来了“在线服务”的大爆发,学校在各种云平台上开展在线教学,企业在云平台上开展视频会议,进行线上协同办公,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上办公,其背后都需要稳定的云服务来保障。疫情期间的流量大考,暴露出卡顿、流量超载等问题,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知到云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当前云计算产业发展的不足。

疫情终将结束,但疫情给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变革不会止步。对学校和老师来说,过去的云仅仅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如今,疫情倒逼每位师生接受了在线教学的体验,教学、授课、练习、作业批改、家校互动……一切都在云端进行。云的理念将不再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技术,而真真切切烙印在了师生的心里。

当然,云计算对于教育的渗透将不仅于此,未来云对教育行业的影响,仍是一幅值得无尽畅想的蓝图。

云计算技术兴起后,因其便捷、灵活的IT资源部署和按需支付的模式,使其成为全球 科技 和通信巨头们争相布局的“香饽饽”,在短短数十年间,便得到了迅猛发展,甚至被誉为数字化时代的基础设施。

云计算何以被“众星捧月”,它究竟有何魅力?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云计算是采用虚拟化技术,将各地区的服务器组成一个集群,根据用户消耗多少交多少钱的方式,可以为用户随时随地的接入和获取资源。集成在一个虚拟化的资源池中,用户可以方便、迅速的获取资源,不需要太多的管理,只是偶尔的通信。

早在2006年,Amazon对全世界宣布了一组云计算服务,推出云计算服务环境EC2(elastic Compute Cloud)以及云存储服务Amazon S3(Simple Storage Service)。Google在 2012 年正式发布 Google Drive,它是一款云存储服务系统。随后,国内的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也都基于云计算平台搭建了各种应用为用户提供云服务。

云计算的出现,赋予了IT资源更大的优势,让一切变得“触手可及”。

其d性扩展、伸缩性强的特点,用户通过服务平台可以对存储在互联网上的资源可以实现共享;

其虚拟化的特点,使得存储的内容无需具象在某台服务器或计算机终端,所有的东西都在“云”上,只要在能联网的地方,随时都可以获取互联网资源;

相对于传统自建机房,云计算技术灵活性强, 由于没有固定的应用以及动态分配的特点,用户无需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便可以轻松享受云服务,省去了传统运维工作中繁琐的 *** 作过程, 如管理服务器、部署代码、安装数据库、存储文件、保持负载均衡等,高效的自动化运维大大节省了运维人力和成本资源,让员工专注于主营业务;

而且,云计算系统将各个区域计算机和服务器的整合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采用多重安全认证的机制大大提高了资源和服务的可靠性。

从最早的私塾教育,到日渐普及化的学校教育;从言传身授,到远程网课,上千年来,教育技术从无到有,不断渗透、改变着教育的形态。

我们先来复盘下近现代教育技术的演变历程。

1990-1999年为前互联网时代,这个时代,学校开始搭建局域网,一部分教学材料和试卷、教材应用平台实现简单的计算机化,也 探索 了广播电视、远程网线等新兴传播技术。

2000-2009年为PC互联网时代,教务系统开始出现一些单点的应用,比如试卷和教材的应用平台。在教学上也开始使用多媒体投影、MOOC、远程网校等技术形式。

2010年后,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对教育行业的影响进入升级阶段,2012年,国家颁布“三通两平台”战略,教育信息化开始成为人们口中的热词,更多的教务系统和教学终端进入学校。

2015年-2019年,云计算和软件服务的兴起,使用户从繁重、复杂的计算机资源管理中解放出来,教育局、中小学、高校等机构开始建设教育云平台、搭建智慧校园。与此同时,直播、翻转课堂、云中教室、AI双师等新模式被应用到教学场景中,教务、教学开始共同迈入智能化时代。

过去的十年里,人们看到技术对于教育领域的影响开始逐渐深入,那么,2020年作为下一个十年的起点,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应用,技术不仅将继续改变教学的过程,甚至将会重构校园的边界和内涵,无论是课堂还是校园,都将变得更加“智慧化”, 科技 将真正开始“颠覆”教育行业。

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消费水平不断升级,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不同于AI、大数据技术直接作用于教学练考管的各个环节,还有5G技术对于在线直播的流畅度的可观性,在过去的几年里屡见报端,被业界津津乐道。

相比而言,云计算这个互联网时代的底层技术,因其本身的虚拟和抽象属性,有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感,更多扮演着“底座”和“托盘”的角色,而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但其重要程度无疑是不言而喻的。

打个比方,如果说AI、大数据等技术像是阳光和雨露,让教育的森林更加郁郁葱葱,那么云计算就像是支撑它们脚下的土壤,为教育技术变革提供赖以生存的水分和养分。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模式,以其快速、安全、易扩散的计算和数据存储能力,将会给教育信息化建设带来巨大的变革。

云计算应用在教育行业,就诞生了“教育云”, 即依靠互联网将教育资源和系统进行虚拟化,租用云平台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器并在云平台上部署自己的资源和系统架构。

在“教育云”平台上,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可以通过接入互联网方便分享和下载想要的教育资源,老师也可以将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料存储到云平台上,学生通过移动终端便可轻松获取。同时,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可以将各个学校或机构的教育资源集合到一起,打破了信息孤岛,促进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

教育云平台可以构建一体化、可靠、优质、快速的教育网络环境,通过虚拟桌面云终端的设计方式,老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云平台实现有效交流,将老师、学生和教育管理者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解放出来,促进了教与学的全面互动。

除了教育资源的数字化,云计算还可以实现教育基础设施和管理的数字化,把各种系统、终端连接起来,实现集中的平台管理,跨终端数据采集、信息挖掘分析,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从而推动个性化的教学,打造全方位的智慧校园。

另外,云平台的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安全性。其加密和备灾的功能,可以从物理层、网络层到应用层做到实时自动化监控,保证数据安全。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将数据存储在云端、多可用区部署,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丢失,使学校能够快速搭建稳定的信息架构。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已充分认识到云计算的基础作用,纷纷加大对云计算产业的扶植力度,全球云计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在政策和产业的双重推动下,我国的云计算产业也迎来了春天。

早在2015年开始,政府就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云计算行业发展。

2015年1月,国务院引发的《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云计算应用基本普及,云计算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7年4月,工信部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五个层面的重点行动计划以此推动中国云计算市场发展。

2018年8月,工信部引发《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指导和促进企业运用云计算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2020年,中央密集发声聚焦「新基建」,5G+云计算「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的重要领域,成为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重点。

在政策的春风吹拂下,我国云计算产业方兴未艾,互联网、零售、金融、医疗、教育等新老行业纷纷推动“上云”。

2019年7月,IDC公布全球公有云服务商 Top10,中国云厂商占据四强席位。

2020年5月8日,IDC 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跟踪》报告显示,2019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696亿美元。IaaS市场增长609%,PaaS市场增长763%。

据《2019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23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作为新基建的一环,未来的云计算不再只是人们印象中枯燥乏味的IT技术,而将变成各个行业的“水和电”,云的内涵将更加丰富,云办公、云医疗、云教育、云法庭等新型业态喷涌而出,云将进一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万物云化将不再是梦。

相比于云计算在零售、金融、医疗等行业的落地已日渐纯熟, 目前云在教育领域的渗透还处于初级阶段,全国中小学、高校、教育局的数字化覆盖率还远远不够,教育“云化”拥有广阔的增量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教育与技术的关系,国内许多教育专家、校长也都表示过积极拥抱的态度,这也意味着云在教育领域的无限可能性。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黄荣怀教授:

为实现"教育现代化2035"的目标,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智能技术,加快推动教学方式、教学环境、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中央电教馆副馆长韩骏:

教育信息化已然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与必然之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智能+研究院院长、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周傲英:

数字经济下,“Data is Power”,教育 科技 20时代,要 探索 一条应用、技术、科学研究联动和融合的创新之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依托教育底层基础设施的升级,对教育资源进行精准高效连接,从而实现供给端资源的高效个性化配置。

面向教育领域,阿里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华为云等国内云厂商都已推出了教育专属解决方案,打造智慧教育云生态,帮助学校、教育局、教育企业实现数字化。除了巨头入局,一些中小型云服务商和电信服务商也在为教育行业提供定制化的PaSS、SaSS能力。

云+教育正在以强劲的势头重构教育行业,云计算或许将成为改变教育行业的下一个爆点,教育技术又将迎来一个波澜壮阔的新时代。

本文转自雷锋网,如需转载请至雷锋网官网申请授权。

文章链接:>首先介绍一下目前的无线物联网技术的优缺点吧。1、ZigBee:
具有自组网能力,安全性,可靠性,抗干扰能力,穿墙能力和衍射能力较弱,传输距离只有20米左右。其理论节点具有6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中200-300个节点时稳定性上就会衰减
2、Wi-Fi:实现大数据在小范围内的无线传输,可连接30左右个产品但是实际中连接20个以上就极不稳定。适用于智能单品,不适用于系统应用。3、蓝牙 Mesh:
蓝牙Mesh网络,也称为“多跳”网络,具有自组网能力安全性可靠,但穿墙能力和衍射能力较弱,需要借助邻近节点中转来实现长距离大范围组网,组网速度慢,节点多时延迟较大。4、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需基站的支持,具有覆盖广、连接多、速率快、功耗低等特点,但缺点是成本较高,普及性低,每个节点需消耗移动流量
。然后给您推荐一下深圳咻享智能的无线物联网技术YIO协议:具有自组网能力,高安全性,高可靠性,跳频抗干扰能力强,节点数量可达到百万个。单节点半径可达200米,并无限桥接,非常适合大面积,多数量的设备无线管控。

打开电脑,登陆活动邮箱cy@tsoucn,下载新收到的创业项目案例进行整理,准备发送给项目评审组委会,这是浙江天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搜科技)“孵化匠心——寻找创业同行者”活动相关负责人自该活动启动以来,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

“我们现在已经收到不少创业项目,其中颇有一些别出心裁的,让我们感受到了创业者的创意和热情,也期待收到更多优质的项目,让更多的创客加入我们的‘创业同行者联盟’。”

据了解,这场由浙江省移动互联网领域知名创业、投资机构天搜科技联合高端财经媒体《科技金融时报》共同举办的“孵化匠心——寻找创业同行者”活动,上线近一个月以来,已经收到了不少各具特色的项目,大部分都专注于不同的细分领域,有的专注于微运动,有的带来了共享经济的新玩法,有的让出行更具趣味性,有的搭建消费物联网平台,有的致力于帮助大学生增强实践能力……

项目多样化,这是移动互联网领域创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商人被称作是“买卖人”,这也体现出以前的商人主要集中在零售、消费、贸易领域。而现代的商人,早已不局限于这些领域。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创业之路,又因各自的经验、知识构成等的不同,走向了不同的细分领域,也让移动互联网呈现出“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现状。

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创业项目已经够多了,每个细分领域都竞争激烈,也难以有所创新。对于这个观点,天搜科技负责人表示了不同的意见。

“移动互联网创业仍然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空间。例如在本次创投活动收到的项目中,不乏既具有创新性、又具有落地性的好项目,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某个痛点,让人眼前一亮。现如今,移动互联网与人的联系,是前所未有的紧密。针对人生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生活领域,所有未被满足的痛点,都可以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成为下一个创业爆点。”

的确,在这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APP爆红,一波又一波出人意料的风口兴起,无数的“不可能”已经成为现实。只要你有“匠心”,更多的“不可能”正在等待你的挖掘。天搜科技的这场“孵化匠心——寻找创业同行者”活动,也期待着你的加入,将通过搭建合作交流、资本对接平台等方式,在你走向伟大的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十三五”规划提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日前,国家发改委表示,“十三五”期间,将有针对性地组织100个城市大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型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涉及方方面面的多个环节。为推动新型智慧城市的顺利建设,需在顶层设计中构建优秀的总体架构。那么如何构建新型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华为企业BG全球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部总经理郑志彬博士、深圳市智慧城市研究会会长李林教授就此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华为郑志彬博士:

近日,在华为举办的“新ICT,让城市更智慧——华为智慧城市生态圈行动计划发布会”上,其发布了华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整体架构,即“一云二网三平台”。

1、“一云”:城市云数据中心

基于开放架构,为城市建设融合、开放、安全的云数据中心,整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提升政府服务与决策效率和合理性。

2、“二网”:城市通信网和城市物联网

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线+无线宽带网络,为城市构建无处不在的宽带,让城市公共服务触手可及;在物联网领域,提供轻量级物联网通信 *** 作系统,多种类型的接入网关。并提供物联网平台,为城市各行业应用提供物联网数据服务。

3、“三平台”:ICT能力开放平台、大数据服务支撑平台、业务应用使能平台

通过ICT能力开放平台,将ICT能力进行封装、打包提供给业务应用开发者,使其更便利地调用ICT接口,共同为客户提供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与合作伙伴联合提供大数据服务支撑平台、业务应用使能平台,为城市智慧应用提供资源获取自动化、软件开发自动化、运维管理自动化的服务。

智慧城市研究会会长李林教授:

面对新型智慧城市如何建设,李林教授提出了“三中心一平台”的总体架构。其认为,“三中心一平台”遵循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六大核心要素。通过天地一张栅格网构成一个“虚拟化的复杂巨系统”,实现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平台资源、软件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等的全面共享。

1、“三中心”

(1)网络融合与安全中心

新型智慧城市“网络融合与安全中心”以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天地一张栅格网为核心要素。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公共互联网(包括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网络)、智慧城市无线网、智慧城市物联网(包括公安视频专网)之间的网络互联和传输信息及数据的互通,以及网络与信息的安全保障。

(2)大数据资源中心

“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以形成新型智慧城市大数据的“总和”为核心要素。将分散的、重复的、难于访问的 *** 作数据转换成集中统一的、有价值的知识数据。“大数据中心”为不同来源的数据提供了一致的数据视图,将不同介质、不同组织方式的数据集成转换成为一个一致的分析型数据环境。

(3)管理、指挥与运行中心

新型智慧城市以建立一个高效的管理、指挥和运行中心为核心要素。更好对城市的市政设施、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宏观经济、民生民意等状况有效掌握和管理,构建新型智慧城市统一的管理、指挥和运行中心,实现城市资源的汇聚共享和跨部门的协调联动,为城市高效精准管理和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支撑。通过可视化技术实现对智慧城市网络、数据、信息的集成与应用的展现、监控、管理、运营、服务的功能。

2、“一平台”

“一平台”即“公共信息一级平台”。“公共信息一级平台”以新型智慧城市各类信息资源的调度管理和服务化封装,支撑智慧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智慧化功能为核心要素。应用“智慧城市信息栅格技术”,构建新型智慧城市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智慧城市涉及政府政务信息、城市管理信息、社会民生信息、企业经济信息各行业级二级平台、业务级三级平台和应用系统之间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交换、业务功能协同。

新型智慧城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新技术和城市治理理念的深度融合,体现了“以技术为引领”到“以理念为引领”,“以管理为核心”到“以服务为核心”和“以业务为驱动”到“以数据为驱动”的转变。

使用多重数据加密。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安全是因为使用多重数据加密。“农业物联网”是基于计算机应用、物联网、视频监控、4G通信、IPv6等先进技术构建的农业专家智能、农业生产物联控制和有机农产品安全溯源等三大应用为一体。

智慧城市是在数字城市、平安城市等基础框架之上建立的全新实体,通过物联网将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进行有效融合,自动和实时地感知现实世界中人和物的各种状态和变化,由云计算中心处理其中海量和复杂的计算与控制,为城市管理和公众提供各种智能化的服务。

从国家政策来看,中国“863计划”智慧城市项目总体技术体系架构在科技部863计划“智慧城市(一期)”项目的支持下,863计划智慧城市项目(一期)总体组提出了“六横两纵”的智慧城市技术框架。“六横”层层递进,最下层的是城市的感知层,再是传输层,再上面依次分别是处理层、支撑服务层、应用服务层,最上面是智慧应用层,贯穿全局的是安全保障体系以及标准与评测。

而要真正实现智慧城市,必须引入大数据技术,主要包含三大方面的需求,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才能实现海量数据的搜集、处理、加工、分析,并真正作用于具体细分行业:

一、大数据融合技术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是城市系统之间由于标准问题无法有效集成,形成信息孤岛。因此,在大数据融合技术领域,一方面要加强大数据标准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海量异构数据建模与融合、海量异构数据列存储与索引等关键技术研发,为给予底层数据集成的信息共享提供标准和技术保障。

二、大数据处理技术

大规模数据在智慧城市系统流动过程中,出于传输效率、数据质量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需要对大规模数据进行预处理。大数据处理技术往往需要与基于云计算的并行分布式技术相结合,这也是目前国际产业界普遍采用的技术方案。

三、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

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为智慧城市治理提供了强大的决策支持能力。相比于大数据融合和处理技术,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更为复杂,是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技术难题。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行业用户对大数据技术的需求日渐明显,大数据行业应用遍地开花。小编通过金鹏信息在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的探索,分享一些国内外的实际案例供借鉴。

1国内的智慧城市

2013年3月,北京市的“智慧朝阳服务网”正式上线。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处理、分析手段,从支撑库提炼出数据后发送到服务管理系统,然后通过服务门户,包括微信、微博、移动应用、服务网站、机顶盒等多元化的方式与不同的用户群体进行沟通。

2国外的智慧城市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政府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了18个路边控制站,通过使用RFID技术以及利用激光、照相机和先进的自由车流路边系统,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自动向在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6:30到18:30之间进出市中心的注册车辆收税。通过收取“道路堵塞税”减少了车流,交通拥堵降低了25%,交通排队所需的时间下降50%,道路交通废气排放量减少了8%-14%,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

3智慧医疗

金鹏信息医疗制定了基于英特尔大数据解决方案的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建设目标,在郑州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形成了完整的大数据解决方案。经过反复测试和调优,这一区域卫生大数据计算架构可以满足海量数据(一亿条以上记录数)的高并发检索和实时数据分析的性能要求,满足了“智慧”的大数据需求。

4智慧警务

通过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视频智慧分析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网络、移动警务智能系统、数字集成等前沿科技,实现警务工作现代化、智能化、流程化、可视化。

5智慧交通

郑州建立智能公交系统,使公交车信息就在地图上显示出来:如最近的一辆公交车还有5分钟到站,满员;下一辆公交车还有10分钟到站,有空座,可以选择乘坐;下楼2分钟,走到站台1分钟,余下7分钟,还有时间坐下喝杯热茶。

6智慧消防

郑州建立智能消防系统,报警人只需拨打119,系统将立刻定位报警人当前位置,并调用位置所在区域监控摄像头,确定灾情地点和火势情况。

7智慧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方面,通过对城市地理、气象等自然信息和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人文社会信息进行挖掘,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强化城市管理服务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金鹏信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552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0
下一篇 2023-07-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